日本国家机关和党派情况)

一、天皇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恢复了天皇的统治权,并通过"明治宪法"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强调"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帝国议会和内阁对天皇只起"协赞"作用。支持天皇的基本支柱是财阀、军阀、地主豪绅、官僚政客。他们借天皇的权威,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以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利益。

战后,天皇制虽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根据战后《日本国宪法》的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他"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天皇行使有关国事行为,如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及公告举行国会总选举等等,都必须根据内阁的建议和承认。新宪法的这些规定,不仅使天皇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所谓天皇是"现人神"的神秘观念。

现任日本天皇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长子,生于1933年,1989年即位,改年号为平成。明仁天皇和夫人美智子皇后有二子一女。

战前皇室费用不受国家限制。战后根据新宪法的规定,皇室的一切财产属于国家。皇室的一切费用必须列入预算并经国会议决通过。

皇室的机构有:皇室会议--由皇族两人、众议院及参议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宫内厅长官、最高法院长(最高裁判所所长)等十八人组成。内阁总理大臣任议长,审议皇位继承、摄政等有关皇室的重要事项,并作出决定。

皇室经济会议--由众参两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大藏大臣、宫内厅长官以及会计检查院长官等八人组成。由内阁总理大臣任议长,审议有关皇室经济等事项,并作出决定。

宫内厅--掌管皇室及有关天皇国事行为等事务,并保管国玺。它直属于总理府。

二、国会

日本的国会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根据1889年"明治宪法"于1890年开始设立的,称"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它仅对天皇起"赞助"作用,权力非常有限。

战后,"帝国议会"改为"国会"。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参两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普选产生,其定额由法律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四年,但众议院提前的解散时,其任期随之结束;参议院议员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半数。在众议院被解散时,参议院同时休会,但在紧急需要时可举行临时会议。

国会除每年召开一次常会(为期约150天)外,如经任何一议院全体议员1/4以上要求,内阁必须召开集临时会议。在众议院被解散和重新举行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之日起30天内须召开国会特别会议。除特殊情况外,国会会议均公开举行。国会两院分别设正、副议长各一人,由各议院选举产生。两院分别设有若干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国会的议事活动大部分是在这些委员中进行的。

国会的主要职权是:制定宪法和法律;组织和监督政府;审核和批准由内阁编制提出的财政预算以及和外国缔结的各种条约等。凡法律案,除宪法有特别规定者外,经两院表决通过后便成为法律。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在参议院作出不同决议时,如经众议院出席议员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即成为法律(在一般情况下,往往通过两院协议会来解决)。预算案、条约、协定等经众议院通过并提交参议院后,除国会休会期间不计外,参议院在30天内不作出决议时,即以众议院的决议作为国会决议。国会(主要是众议院)有权对内阁的施政方针等提出质询,监督行政活动;在必要时可以用通过不信任案或否决信任案的方式迫使内阁总辞职。

日本国会中,众议院有议员480席,参议院有议员252席。

三、内阁

日本的内阁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太政官制的中央政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1885年根据天皇的敕令开

始建立内阁,其下属行政机构称"省"(相当于我国的部)。此时国家的最高行政权仍属于天皇,内阁仅仅处于"赞助"地位。

战后,废除了天皇集权制的"敕令内阁",改为"议院内阁制"。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是行政权的主体,一切负有行政职能的机关都必须在内阁的统一支配之下。内阁由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但所有内阁成员都必须是文职人员,而不能是现役的武官。内阁总理大臣也称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他由国会提名经议员选举产生,并经天皇任命。内阁其余各国务大臣均由总理大臣任命(或罢免),但其中1/2以上必须从国会议员中选任。战后以来,历届内阁绝大部分是由在国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即执政党)组成的,该党的领袖(总裁)便成为内阁总理大臣的当然人选,其内阁成员也多半是从该执政党所属的国会议员(主要是众议院议员)中任命的。

内阁除执行一般行政事务外,主要行使下列职权:负责执行法律,总理国务;处理对外关系;缔结条约;掌管有关官吏的事务;编制预算;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政令;决定大赦、特赦、减刑,刑罚执行的免除及恢复权利。此外,内阁还有权对天皇的有关国事行为提出建议和承认;有权建议天皇解散众议院、召开国会;决定召开国会临时会议、参议院紧急会议等。内阁还负责提名最高法院院长及任命各级法官,向国会报告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等。

内阁行使行政权,集体向国会负责。当众议院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或否决了信任案,而此后10天内众议院又未被解散,则内阁必须总辞职。当众议院总选举后,首次召集国会时,原内阁也必须总辞职,然后向国会重新选举内阁总理,由新任总理组阁。

内阁的组织机构由总理府及其下属外局(包括各委员会和各厅)、12个行政省以及内阁辅助机构,包括内阁官房、内阁法制局和人事院等组成。

日本现任内阁由总理大臣(首相)1人、各省大臣(相)12人以及各厅、局长官9人组成

天皇是国家元首

日本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现将日本部分机构名称和官衔做简要介绍。

厚生劳动省:由厚生省和劳动省合并而成,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险、食品安全监督、就业以及劳动生产安全保障等,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民政部所承担的工作。

文部科学省:由原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并而成,主要分管全国的初等和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等工作。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文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国防科工委所承担的工作。

国土交通省:主要负责日本全国的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公路交通的建设和管理,铁道交通的监管及气象、地震的预报和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负责海上交通安全、船舶出入港口以及打击海上走私和犯罪等工作的海上保安厅也隶属于国土交通省。该省主管的业务范围基本上相当于我国的国土资源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旅游局和负责海岸警备、海上安全的武警部队等的工作。

内阁官房长官的职务十分重要,是仅次于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的第二号人物。总理大臣出国访问或因故不能管理国家,基本上都由内阁官房长官代理行使首相权限,被称为政府的“大管家”。

日本有1都1道2府43县,属于同一级别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首长称为知事。东京都知事相当于北京市市长,但东京都还下属20多个市,所以习惯上称东京都知事,而不译成东京市市长。

中央省厅一览

2007年(平成19年)1月9日当前的中央省厅一览。中央省厅于2001年(平成13年)1月6日进行再编,大致形成了现在的体制框架。粗字体为以国务大臣为首的行政机关。

省厅名 设置所根据的法律、备注等

内阁官房 内阁法

内阁法制局 内阁法制局设置法

安全保障会议 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

人事院 国家公务员法。属内阁管辖。

内阁府

宫内厅

公正交易委员会

国家公安委员会

警察厅

金融厅

内阁府设置法

宫内厅法。虽不是内阁府的直属局,却是“内阁府的组成部分”。(内阁府设置法

第48条)

禁止垄断法。于2003年(平成15年)4月9日由总务省的直属局改为内阁府的直属局。“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

警察法。“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同法第4条第1项),为“管理警察厅”(同法

第5条第2项)的内阁府之直属局。委员长由担任。(同法第6条)。

警察法。是国家公安委员会中的“特别机关”(内阁府设置法第56条)。

金融厅设置法。为内阁府之直属局。

总务省

公害等调查委员会

消防厅

总务省设置法

公害等调查委员会设置法。为总务省直属局。

消防组织法。为总务省直属局。

法务省

检察厅

公安审查委员会

公安调查厅

法务省设置法

检察厅法。是法务省中的“特别机关”(法务省设置法第14条第1项)。

公安审查委员会设置法。为法务省直属局。

公安调查厅设置法。法务省直属局

外务省 外务省设置法

财务省

国税厅

财务省设置法

财务省设置法。财务省直属局。

文部科学省

文化厅

文部科学省设置法

文部科学省设置法。文部科学省直属局。

厚生劳动省

中央劳动委员会

社会保险厅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劳动组合法、劳动关系调整法等。为厚生劳动省直属局。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为厚生劳动省直属局。

农林水产省

林野厅

水产厅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为农林水产省直属局。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为农林水产省直属局。

经济产业省

资源能源厅

特许厅

中小企业厅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中小企业厅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国土交通省

船员劳动委员会

气象厅

海上保安厅

海难审判厅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海上保安厅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海难审判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环境省 环境省设置法

防卫省

防卫设施厅

防卫省设置法。于2007年(平成19年)1月9日由内阁府的直属局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

防卫省设置法。为防卫省直属局。

废止的官厅

邮政事业厅(总务省):于2003年4月1日废止了邮政事业厅,职权移交至以国家专管的部门和国家专管管理部门为特殊法人的日本邮政公社。邮政业务的企划立案功能等移交至总务省邮政行政局。另外,日本邮政公社通过邮政民营化(平成17年法律第97号)等措施,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按不同部门独立进行公司化。

粮食厅(农林水产省):于2003年7月1日废止。

职权移交

司法考试管理委员会(法务省):从2004年1月1日起其职权移交至司法考试委员会。由国家行政组织法第3条第2项所规定的“省直属委员会”降格为同法第8条所规定的“省的审议会等”(比起直属委员会独立性较弱)。

预定进行职权移交的机关

社会保险厅(厚生劳动省):预定从厚生劳动省的直属局中进行职权变更。 防卫设施厅(防卫省):预定在2007年度统合进防卫省。

日本首相选举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为日本最高行政首脑。日本议会泛称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日本首相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经由执政党推选,国会投票选举产生。但当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时,便会出现几个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这时便由几个联合执政的党联合推选首相候选人,经国会议员选举产生首相。

现今日本国会虽是由自民党及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执政,但作为执政联盟中最大的党派,自民党总裁常常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任首相。所以,自民党总裁选举如今往往就成为了日本首相选举。

日本议员选举制度

日本实行责任内阁制,首相和内阁主要成员均为议员。在全国范围,国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惟一的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现有众议院议员 480名,其中自由民主党 233人,民主党127人,自由党22人,共产党18人,社会民主党8人,公明党31人,保守党7人,其他24人;参议院议员 252名,其中自由民主党104人,民主党56人,自由党12人,公明党、改革俱乐部24人,共产党23人,社会民主党14人,两院俱乐部4人,参议院之会10人,无党派5人。在地方,都道府县、市町村通常都设有议会。国会众议院议员任期为4年,但内阁总理大臣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进行选举。参议院议员任期是6年,每3年改选一半。日本地方议会,按照法律规定,每 4年选举一次

一、议员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最早对选举和选举制度作了法律上的规定:只有年满25周岁以上、缴纳国税15日元以上的男子才有选举权;而作为候选人,则必须缴纳2000日元的保证金。当时的选举制度具有严格的财产和性别限制。后来,选举人的财产限制有所变化,1900年降为10日元,1919年降为3 日元。 1925年,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财产限制被取消,但性别限制依然存在,而且选举也仅仅局限于众议院议员的选举,参议院议员则由天皇直接任命。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对选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同年12月公布的《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修改纲领》,将选民的年龄降为20周岁,被选举人的年龄降为25周岁,同时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这个修改纲领,日本实行大选区制:根据地域人口的比例,全国划分为54个选区,各选区分配的候选人名额从2名到14名不等。1946年4月日本举行的战后第一次大选,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但结果是各党派议员的票数过于分散,获得最多票数的自由党也只以140 票就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为了改变这种票数过于分散的弊端,1947年3月再次对该选举法进行了修改,将选区划分由大选区改为中选区制:全国划分为 117个选区,每个选区分配3—5名议员候选人名额。以后,根据人口变动等情况,又对选区作了适当调整,改为全国划分为13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举产生3 —5名议员。

1946年日本颁布的新宪法,将参议院议员由天皇直接任命改为普选产生。按照其后制定的《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参议院共设252个参议员席位,其中100 名是以全国为一个大选区,统一选举产生;另外152名参议员,最初与众议员一样,即从全国的 130个选区中选举产生。

1950年5月颁布的《公职选举法》对国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议员定额、选举程序、选举活动及选举经费管理、违法行为处罚做了具体规定。 1982年,国会通过一项改革参议院议员选举方式的决议,将 152名参议员由全国130个选区中选举产生,改为按地方选区选举产生,即按全国

47个都道府县各设1个选区,每个选区按人口比例分配2-8名议员名额;将100名全国议席的参议员选举改为限制名簿式比例代表制,选民在选举中直接投政党的票,而不是具体的候选人,而内阁首相,则由国会议员选举、天皇任命、间接选举产生。

1993年日本大选后,通过了《政治资金规正修正案》、《政党助成法案》,对议员选举中经费问题作出了规定。

1994年,日本对议员选举制度再次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实行混合代表制(即采取双票制):即将全国划分为300个小选区,每个选区产生1名众议员;同时将全国再分为11个大选区,以比例代表制方式产生其余的300名众议员。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同时投两张选票,一张投给小选区的某个候选人,另一张投给大选区中的由某个政党提出的候选人名单。小选区以简单多数制产生议员,但所得票数不得少于有效总票数的六分之一;在大选区的选举中,一个政党只有拥有5名国会议员或拥有该大选区议员总数20%的议员,并在最近一次选举中获得2%以上的选票,才有资格提出候选人名单。通过这次改革,基本形成了日本现行的议员选举制度。

日本自由民主党

日本自由民主党代表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一直控制着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7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保守与革新相峙局

日本政党——自民党

面,参众两院的自民党势力有所衰落。1983年12月在众议院大选中自民党遭到失败,被迫与新自由俱乐部(1976年6月从自民党中脱离出来的 6名议员组成的小党)联合执政,暂时打破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局面,但新自由俱乐部不久解散,重归自民党。1986年7月参众两院同时选举,自民党重新获胜。1989年里库路特贿赂案使自民党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在 7月参议院选举时,首次失去了该党成立以来在参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优势。派系林立是自民党的特点之一,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该党成立时,党内分为原自由党系统的吉田派、绪方派、大野派和原民主党系统的岸派、河野派、鸠山派。经过30多年的分化改组,演变为现在的五大派系:竹下派、中曾根派、安倍派、宫泽派、河本派。派系是自民党权力分配的重要依据。各派系都按每个成员的资历、当选次数、对派系的忠诚程度以及对派系的贡献大小排列派系成员名单。派系之间经过竞争后所获得的各种职位,基本上按名单顺序进行分配。在组织上,各派系都有自己的办事处、会计、执行机关和政策研究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有各自的政治资金来源;在大选和总裁竞选时分别提出本派候选人。除上述

五大派系之外,还有无派系成员。在无派系成员中,只有极少数属于真正的无所属成员,其余有的虽形式上没有参加任何派系,而实际上带有倾向性;有的因职务关系不许参与派系活动,如众、参两院议长,从就职之日起就要脱离派系,任职届满后可以恢复派籍。自民党本部(相当于中央委员会)有严密的组织制度,有明确的党纲、党章,分为决策机构(政务调查会)、批准机构(党的代表大会、参众两院议员总会、总务会和高干会议)、执行机构(正副总裁、正副干事长)。地方组织分为都道府县的支部联合会和市町村的支部二级。地方组织是松散的,可以作出不受党本部约束的决议。吸收党员无严格要求,只要赞同并支持党的政策,在入党书上签名,即可称为党员,而且去留随便。到1989年,党龄 3年以上的党员约有 160万,党友45万。自民党党章规定,总裁由自民党国会议员选举产生,任期 2年,只能连任 1次。自民党1955年成立时,采用代行委员制,由鸠山一郎、三木武吉、大野伴睦、绪方竹虎 4人任总裁代行委员。1956年选举鸠山一郎为第一任总裁。1991年宫泽喜一任总裁。自民党机关报为《自由新报》(日报),理论刊物为《自由民主》(月刊)。

日本社会党

日本社会党为日本拥有国会议员最多的在野党。1945年11月 2日成立。成立时通过“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关系上的和平主义”的简单纲领。1947年4月,社会党在众议院大选中获143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组成了以片山哲为总理大臣的社会党、民主党、国民协同党三党联合内阁。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社会党组阁。片山内阁只存在 8个月即宣告总辞职。1948年3月,该党参加了以民主党为首的芦田均内阁,在内阁中占有副总理和 6名大臣的职位。自1948年10月芦田均内阁总辞职后,该党一直处于在野地位。该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联合各阶层劳动群众团体和各党派,形成议会的多数派,然后经过长期的、逐渐的民主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党内有社会主义协会派(简称协会派)、反协会派和无派系等派别。该党是社会党国际的成员。最高权力机关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代行职权。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处理党的日常事务的机关,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和书记长组成三人领导。党中央设中央本部,都道府县设地方本部,市町村设总支部,基层设支部。1989年有党员 9.7万余人。该党委员长为田边诚(1991年起)。机关报为《社会新报》(每周出版两期);理论刊物为《社会党》(月刊)。

日本共产党

日本共产党1922年 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成立后为推翻专制主义天皇制,废除封建主义所有制,反对侵略战争,争取人民民主等进行了英勇斗争,因此屡遭日本政府镇压和迫害,1935~1945年间,党的全国性统一活动处于中断

状态。1945年 8月日本战败投降,12月日共召开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行动纲领和党章,提出了废除天皇制,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德田球一当选为总书记。1946年 2月召开“五大”,提出“和平革命”论,认为在美军占领下,可以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1950年1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公开批评这一理论,引起日共党内意见分歧并导致分裂。同年 6月,美国占领军勒令日共的《赤旗》报停刊,并禁止日共全部中央委员的政治活动,日共再次被迫转入地下。1951年10月,以德田球一为首的一派召开第五次全国协议会,通过了《五一年纲领》和武装斗争方针。1955年 7月,分裂的双方共同召开第六次全国协议会,批判了分裂时期的错误,选出了统一的中央委员会,基本结束了分裂状态。1958年召开“七大”,决定废除《五一年纲领》,通过了新党章并提出了新的纲领草案,开始确立独立自主路线。野坂参三当选为主席,宫本显治为总书记。1970年7月“十一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五项政策。1976年 7月“十三大”决定将党的纲领、章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科学社会主义”。将“无产阶级专政”改为“工人阶级政权”。自“七大”以后,日共为反对日美安全条约,为独立、民主、和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进行了不断的斗争。该党主张通过掌握国会多数议席,合法地、民主地建立联合政府,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日共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主席、干部会委员长。1982年 7月“十六大”起,野坂参三任名誉主席,宫本显治任主席,不破哲三任委员长。1990年7月“十九大”时,党员有49万人。中央机关报为《赤旗》(日报);理论刊物为《前卫》(月刊)。

日本公明党

日本公明党自称是贯彻中道主义的国民政党。前身是宗教团体“创价学会”于1961年创建的公明政治联盟。1964年 11月创价学会召开建党大会, 将公明政治联盟改称公明党,通过了沿用“王佛冥合”说的党纲。1964~1969年间,实行“政教合一”体制,党员来自学会会员,党的干部同时兼任学会职务,注意吸收非学会成员入党。中道主义和人性社会主义是公明党纲领的理论基础。中道主义具体内容包括:把人视为最高价值和目的的人性主义;把社会看成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心理、宗教等组成的多极结构的总体主义;主张通过议会制民主实现社会变革的渐进主义;反对一切战争的和平主义。党的最高机构是中央委员会。执行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13个职能局。1989年有党员20万人,主要成分是中小资本家、职员和青年学生。妇女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一半。1989年起,石田幸四郎任委员长,市川雄一任书记长。机关报《公明新闻》和《公明新闻星期日版》;理论刊物《公明》(月刊)。

日本民社党

日本民社党原名民主社会党,1960年1月24日成立,由日本社会党分裂出来的西尾末广派和部分河上丈太郎派组成。1970年 1月改称民社党。该党把民主社会主义

作为党纲的核心。建党宗旨是进行资本主义改革,主张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民社党自称中道革新,但现实政策接近自民党,有“第二自民党”之称。中央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在都道府县联合会下按全国选区建立联合会。党员基本义务是为党的候选人当选而从事选举活动。1989年有登记党员 9万人。1989年起永末英一任委员长,米泽隆任书记长。机关报《民社周刊》;理论刊物《革新》(月刊)。 日本民主党

日本民主党成立于1998年4月27日, 势力从战后的一个小党渐渐增强到今日的第二大党。日本民主党由四 个由自民党分裂出、成立较早的反对党合并而成,这四个政党包括了,日本民主党,好统治党(Minseito),新进党(ShintoYuai)和民主改革党。

民主党于成立之初在众议院有九十三席,在参议院则有三十八席。通

日本政党——民主党

过大选逐渐壮大起来,2000年与日本自由党合并后,成为日本最大在野党,仅次于自民党的日本第二大政党2003年10月22日,在民主党主席的演说之中发表声明,并表示由自民党所组成的日本政府应该放弃军事武力及许多重大的左派主张使得民主党获得众多日本人民的支持。因此,民主党的议席更快速的成长为178席。并成为自由民主党的主要竞争对手。

2004年7月,日本第20届参议院选举,民主党获得50席,不仅超过执政的自民党,且刷新了在野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所获议席的历史纪录。这一结果显示日本两大政党主导政坛的趋势更加明朗。2004年7月,民主党在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再次获胜,总席位增至109个席位,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 从2006年4月起,小泽一郎出任民主党领导人。2009年5月11日,小泽一郎因其首席秘书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迫于压力宣布辞职。5月16日,民主党举行该党代表(即党首)选举,现任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击败对手副代表冈田克也当选新一任代表。

第45届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最终结果于2009年8月31日凌晨揭晓。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获得众议院全部480个议席中308席,超过控制众议院各个常设委员会的绝对稳定多数269席,取得空前胜利。 日本民主党总裁鸠山由纪夫出任日本首相。 日本民主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构筑新自由社会。对内主张建立自由、透明和公开的经济社 会体系,并推动其日趋完善和成熟发展。主张在着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营造和平、自由和公开的国际环境。在双边关系中主张优先考虑与美国的同盟,并努力培养与中国、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友好

互信关系。 日本民主党的以“建立自由与安心的社会”为号召,政策包括要求日本政治“脱官僚”,反对“政治精英、政府官僚、产业界三者紧密结合的铁三角关系”、建立透明与公正的规范、实现共生社会、国民主权原则、在国际上建立可信赖的国家。现在作为日本的在野党。民主党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可是,小泽一郎主张,天皇参拜靖国神社。

民主党属温和保守型政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并主张加强与亚洲各国开展外交活动,深化经济关系,强调对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该党支持基础主要为工会组织和市民工薪阶层,其党员主要为年轻的职业人士,包括政府官员、律师、医生、银行家和新闻工作人员等。 前党首前原的政策主张保守色彩较重。他积极主张修改日本宪法,强调应该删除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要求日本拥有陆海空战争力量,日本应该拥有集体自卫权,主张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 民主党主张修宪和强化日美同盟,前原被称为“日本的布莱尔”,他关于税金等政策的主张也被认为与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相仿。但外界对前原诚司能在多大程度上贯彻其重建民主党的宣言表示疑虑。当选党首后,前原表示不会维护“劳动组合”及业界团体这些民主党历来支持层的既得利益,他宣称,“如果民主党与劳动组合及业界团体的意见相异,会毅然提出并有与其对峙的勇气”。不过,民主党内旧社会党和旧民社党势力与“劳动组合”关系历来深厚,而且党内旧自民党势力也多受到业界团体的照顾,外界对前原诚司如何才能发挥“勇气”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编辑本段新党

国民新党

国民新党(日文:国民新党,こくみんしんとう)是2005年8月17日日本新成立的政党。由反对小泉纯一郎首相推行的邮政民营化法案的脱离自民党的四名原众议院议员、现参议院议员、和脱离民主党一名参议员组成。第一任代表(党首)为原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干事长为原国土厅长官龟井久兴。中心成员是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原自民党政调会长、原建设大臣、自民党龟井派原会长的龟井静香。现有成员6名。 新党日本

新党日本(しんとうにっぽん)是日本一个政党,由反对“邮政民营化改革相关法案”的日本自由民主党议员小林兴起等4人和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于2005年8月21日宣布成立,代表(党魁)一职由田中康夫担任。但新党日本于成立不久后举行的2005年日本大选中选情惨败,仅1人当选众议员,而不得不与国民新党在众议院共同组成联合会派集体活动。

政坛、文化及民间这三个层次的右翼势力,正形成共生和呼应关系的趋势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任景国发自北京 9月7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冲击波,在日本政界和民间反复震荡,执政党民主党推卸责任,民间爆发反华示威游行。一位身在东瀛的中国观察人士指出,钓鱼岛事

件在日本造成的反应,才刚刚开始。

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举国上下不分政治派别,群起攻击执政的民主党上层决定放还中国船长是“丧权辱国之举”。右翼组织趁势纠集人马上街游行,包围首相官邸,叫喊要定9月24日(放还中国船长的日子)为“国耻日”,要“打倒菅直人,打倒菅内阁”。那些黑色幽灵般的街头宣传车、高分贝的扩音大喇叭、极端

疯狂的右翼人马(甚至有些人身着战前军服),透过现代媒体镜像迅即传遍全世界。

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正在抬头。东京都知事石源慎太郎日前高呼,“日本如果拥有核武的话,就不必惧怕中国了。”在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拥核论”一直是言论的禁区,过去类似

的言论会遭到社会主流舆论的抨击,但是这一次,日本的各大媒体全面保持沉默。

这些活生生的影像和不断传来的日本各方面的讯息,令中国人震惊,日本右翼势力为何如此嚣张?

极端口号令人震惊

据报道,10月2日,除东京外,还有名古屋、京都、札幌等18个地方城市,举行了反华游行示威活

动,其规模之大、参与城市之多,为近些年来罕见。

9月29日中午,在邻近中国驻日大使馆的东京麻布和广尾地区,同血社、大日本胜魂社等右翼组织举行反华游行,游行队伍打着“释放支那船长是耻辱”、“保卫尖阁诸岛”、“创设皇军”、“粉碎中华霸权”等标语,高呼“垃圾滚回垃圾箱”、“蟑螂滚回蟑螂国家”、“日中断交”等口号,强烈要求驱逐在日中国人,与中国断

交。

香港《亚洲周刊》观察到,在这些游行队伍里,近三分之一是年轻人,这显示原来日本青年对政治漠

不关心的状态已经改变,“日本愤青”开始从虚无网络走上社会街头。

如此极端的口号和标语,令现场目击的中国人震惊。一位在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感叹,“原本以为日本人

礼貌谦逊,但没有想到骨子里头竟然如此极端。”

这位国人看到的是日本民间的极右群体。所谓“极右”群体,就是指采取过激的政治主张和行动的“过激派”,他们中很多都是标榜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历史修正主义的团体,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承认侵略战争,极度仇视近邻国家,主张积极军备、走军事强国道路等。极右势力的思想根基在于法西斯纳粹主义、人种

至上主义(尤其是新纳粹分子)、原理教旨主义(宗教右派)、超国家主义、超国粹主义等。

但总体来说,日本的右翼团体众多,派系复杂,并且以不同的面孔示人。如果划出一个坐标轴,横轴上可标出:极左、左翼、中道左派、中道、中道右派、右翼、极右;纵轴由上至下可标出:政界、军界、

宗教界、文化学术界、媒体、财经企业界、民间团体、暴力团、个人。

横轴上的左翼影响在日本日渐式微,而各界别的右翼势力不断增长,影响力有扩大趋势。在纵轴的上部为政界右翼,下部是民间右翼,中间右翼可以看出是由各界构成的,以文化媒体界为主。从结社组织形

态观察,呈正三角形;从影响势力及范围分析,则完全是一个倒金字塔状态。

日本大多数民间右翼团体都有暴力团的背景关系,由于暴力团形象极端恶劣——有些暴力团干脆就摇身一变“结社”而成某某政治组织——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像躲避瘟神一样远离这些团体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很难讲这些右翼团体在民众中有多大影响,许多右翼包括极右翼组织及人物臭名昭著,这让上述其他

各界尤其是政界、文化学术界的保守右翼头脸人物也退避三舍。

其实,这些保守的右翼面孔更具有伪装色,更能欺骗平民大众,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更应引起中国

的高度警觉。

政坛右翼日益坐大

据《亚洲周刊》报道,在东京代代木公园10月2日的集会上,日本航空自卫队前幕僚长(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东京都杉并区区长山田宏、草莽全国地方议员会干事长水岛聪、台湾研究论坛会长永山英树等人,和一些地方议员,纷纷发表演讲,抨击菅直人内阁对中国的“软弱外交”和“卖国亡国”政策,主张对

华强硬。

纵观日本政坛的右翼,大家很熟悉的屹立日本政坛数十年不倒的自民党,就是一个老牌右翼保守政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中曾根康弘为代表,形成了新保守主义势力,其在外交方面的主义主张为:

修改宪法,强化日美同盟,在高调宣扬中国、朝鲜威胁的同时,主张对中、朝采取强硬对抗路线。 其后的小泉纯一郎更是以右翼鹰派形象为内外所熟悉,安倍晋三、麻生太郎及现在的自民党首谷垣祯

一、干事长石原伸晃都继承和延续了新保守主义的右翼路线。自民党议员大多参加了右翼组织“日本会议”。

当然,自民党内部也有如河野洋平等对华友好温和派,非右翼议员也有一定的势力和实力。

2009年上台执政的民主党,虽然号称“中道左翼”政党,但其内部也出现了新鹰派势力坐大的情况。新鹰派大部分人不否认侵略战争,不参拜靖国神社,但他们在外交上却捧起了新保守主义,宣扬“中国威胁论”,主张以强硬路线对抗中国,其领军人物代表是外相前原诚司。新鹰派中的其他某些领军人物如枝野幸男、

原口一博等,都有转变为右翼新鹰派的倾向。

日本是一个多党派国家,其他政党也有右翼势力存在。有很多政治观察家指出,日本政坛进入动荡期,已呈各政党、各种政治势力重新洗牌的趋势,这并不令人担忧,最令人担忧的是,政坛右翼势力的集结。由于政坛右翼势力位于国家的上层建筑,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整体走向既具有直接的决策权,也具有巨大

影响力。

文化右翼是最大毒瘤

再以媒体为例,除了那些极端的右翼媒体,主流媒体中就有知名度极高的极右翼报纸《产经新闻》,发行量很大的保守派系报纸《读卖新闻》;杂志类有《周刊文春》、《周刊新潮》、《思想战士》、《青

年战线》、《原理日本》等,媒体右翼聚集在这些报纸刊物旗下,形成了媒体鹰派右翼势力。

文化学术界中有很多右翼文人、专家学者,他们组织了各类右翼学术团体,为右翼的各项政治主张等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研究,他们以有教养、有学问的文化学术名人自居,大张旗鼓地展开活动,频频在各

大电视频道上抛头露脸,发表文章,出书立说,极具欺骗性和影响力。

如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他是一个小说家,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极右翼政治领袖,厌美仇华,否认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京都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中西辉政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日本核武装论”者,他是政治学上的极右翼鹰派领军人物;号称文学家、评论家的西尾干二是闻名日本的右翼复古主义者,他著书《国民的历史》等,竭尽全力抹黑中国,全面否认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以种种谬论来论证南京没有发

生大屠杀……

在日本有两个和《产经新闻》紧密相关的右翼组织,一个叫做“日本战略研究论坛”,还有一个是“同台经济恳话会”,这两个团体的会长都由濑岛龙三担任,这个人是原关东军参谋,现在身兼日本NTT顾问、亚细亚大学理事长、日本美术协会会长、稻盛财团会长等职。旧军队及自卫队出身的许多人都加入了这两

个组织,之外,包括政界、宗教界、文化学术界的名流在内,还聚集了很多财经企业界的巨头。 总之,除了政界右翼势力、民间右翼势力,由以上所述这些人和团体组织构成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第三

极。

或许变为危险的邻居

日本国民大都知道,在街头巷尾疯狂般折腾的民间右翼尤其是极右翼势力,绝大多数都和暴力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多是年轻人,政治上激进,行为上暴烈,普通百姓都将他们视为极度危险分子。日

本警方等相关部门也将他们列为监控和管制对象。

所以,尽管他们折腾得厉害,但对普通国民却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说到政界、学界、经济界、宗教

界、媒体,因为话语权都被握在他们手里,容易对普通百姓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政坛、文化媒体界右翼势力,及民间右翼势力这三个层次的势力,正形成共生和呼应关系的趋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中国就将拥有一个极端危险的邻居。有资深观察人士用“羊群论”形容日本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不同:如果把日本社会和中国社会都比作羊群,那么当领头羊变成了领头狼时,

日本这个羊群就会变成一个狼群,但是中国依旧还是一个羊群。

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在当前的日本社会,政坛右翼直接操纵和利用民间极右势力的可能性还不大,因为这是一把危险的双刃剑,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火烧身。但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右

翼的动向,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该出手时就出手。

钓鱼岛事件终将结束,但钓鱼岛问题并没有解决。钓鱼岛事件折射出的日本右翼势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右翼势力三大阵营不仅会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搅事生非,制造麻烦,他们还会在靖国神社参拜、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许多个问题上与中国为敌。失落的二十年,让日本社会跌进挫折郁闷、躁动不安的深渊,

右翼势力极端的意识形态像弥漫的瘴气在渐渐吞噬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中国应该对此有警惕意识。

日本极右翼是只纸老虎

在日本街头活动的极端右翼分子,大多是日本社会素质较为低下的一群混混,日本百姓对他们的态度

也多是敬而远之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萨苏发自东京 在日本旅游的中国人,常常在他们的游记中提起看到日本右翼。他们驾驶着黑色宣传车,奏着高亢的旧日本军歌,呼喊着带有反共、反华、反左派口号,在车上插着

造型怪异的旗帜于大街上行进,成为东瀛街头令人不快的一景。

极右群体多是街头混混

中国游客们遇到的这些人,是日本的极右翼。笔者和他们也有过直接接触。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至日本时,笔者曾亲眼目睹中国留学生和日本右翼在长野的冲突。那一次,日本右翼分子举着的旗帜中,竟然可以看到“膺惩支那”这样仿佛上一个时代的标语。他们的据点“狐狸庵”前堆满了酒瓶,大喇叭的

喧嚣震耳欲聋。

而他们攻击的对象,不仅有中国的留学生,也有日本自己的火炬手。一些亢奋的右翼分子在酒精的刺激下攻击路人,连身带记者袖标的笔者也不能幸免,在遭到攻击时笔者的手提电脑被砸坏。在回程的车上,笔者忍不住向大阪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观感:五年后看他们,他们依旧会是游荡在街头的混

混、恶棍。

这段话是对现在日本民间极右群体比较贴切的描述。在日本街头活动的右翼分子,大多是日本社会素质较为低下的一群。而由于人数较少,为了取得声势,当发动较大规模行动的时候,右翼团体经常雇佣社会流氓,造成其整体形象更加不堪。实际上在很多日本人眼里,今天的右翼也令人侧目。在那一次传递圣火的活动中,当日本右翼分子攻击了“瓷娃娃”福原爱以后,连日本警方也被惹恼,直接将其控制在一个偏

僻的小山丘上,让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不受干扰。

右翼猖獗具有历史渊源

日本右翼内部有着泾渭分明的不同派别。

战后,日本“正统右翼”随着战败遭到清洗而衰败,而“亲美右翼”则得到美国占领军当局的支持,而成为日本战后政府之外的一支重要潜在社会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冷战环境下,战后的日本自由主义与左翼思想盛行,引发西方疑虑。美国需要在日本构建“反共堡垒”。日本右翼极端的反共倾向为此受到美国占

领军司令麦克阿瑟的青睐并得到了扶植。

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是日本右翼横行的时代。当时,日本政府由于奉行和平宪法和民主政体,在面对左翼运动的时候常常缺乏压制力量。因此,勾结右翼就成为执政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日本右翼的幕后黑手儿玉誉士夫曾经在晚年供认,他曾经奉日本首相的暗中指挥,以控制的“全日本的赌徒和流氓”,并雇用当时生活贫困的一些社会底层人员冲击左派集会,破坏反政府行动。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标榜“尊

皇”、“打倒国贼”的右翼与力主“反对成立自卫队”、“反对安保条约”的左翼进行争斗的场面。

随着八十年代日本社会渐趋稳定,左翼运动对政府的威胁减小,而右翼由于越来越崇尚暴力,无法无天,成为重要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日本政府不愿意右翼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对右翼的实际依赖与支

持逐渐减小。

老百姓称他们“害国者”

表面上看,日本的极右翼宣传车经常四处出没,似乎这支“街宣右翼”实力很强。但实际上,却真有一点纸老虎的意味。比如,每年在日本战败日的靖国神社,都会发现到处都有右翼的旗帜飘扬,气势汹汹,

但放到日本全社会上,右翼的总数还是微不足道。据认为,尽管极右翼标榜自己是爱国者,而且为了“爱日本”无所不用其极,但老百姓并不领情,通常将其以害国者视之。极右翼构成人员的反社会性质导致了国民

的反感,是其规模有限的原因。

笔者在日本的新闻报道中曾经见到如下一系列照片:有一辆右翼宣传车在街上走,用大喇叭喊,周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听。接下来两个有趣的镜头,第一个镜头是这辆车停在那里,但是轮胎瘪了;下个镜头,轮胎为什么瘪了?是被人扎了窟窿。接下来警方进行调查,问这是怎么回事,虽然没有查到案犯,但是周

围的老百姓就说,(右翼的)宣传车扰民,一定是有对此不满的人给他放气了。

新闻背景:日本右翼组织大起底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本右翼派系复杂,团体众多,立场不同,活动内容、策略方针等也因不同团

体而有不同,因此简单的划分归类难以概括日本右翼的全貌。

而日本警视厅则按照过激活动危险程度将右翼分为“组织右翼”和“行动右翼”。组织右翼主要有:大东塾(不二歌道会)、国民总联合、生产党、国民同志会、日本青年联盟、国民社会党、合友会(名古屋)、

日本同志会(冈山)、弘道会(神户)。

行动右翼大致有:爱国党、护国团、治安确立同志会、防共挺身队、日本国粹会、松叶会、义人党(日之丸青年队)、大日本国民党、大日本独立青年党、大日本菊水会(奈良)、师魂革新同盟(名古屋)、

建国青年同盟(爱知)、爱国青年同志会(和歌山)、照国会(鹿儿岛)等。

战后各右翼组织的主义主张,统而言之就是公然标榜“天皇中心主义、反共反社会主义、促进再军备、改正宪法”,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共亲美”路线。作为统括各个右翼派系组织及保守派团体的联络机构,有几个很有名:全日本爱国者团体会议(全爱会议)、大日本爱国团体联合时局对策协议会(时对协)、青年

思想研究会(青思会)、日本会议(拥有众多自民党议员会员、日本最大的保守右翼团体)。

极右组织也有多种分类,最主要的有:民族派、新右翼、街宣右翼、网络右翼。

“民族派”右翼团体有:日本学生会议、全国学生自治体联络协议会(全国学协)、日本学生同盟(日学同)等;新右翼团体有:铃木邦男组织的“一水会”、野村秋介组织的“统一战线义勇军”等。“一水会”的现任领导者是木村三浩,他在今年夏天于8月15日邀请了欧洲国家的极右翼领导,如法国的勒庞等人齐聚

日本,公然否认日本的二战罪行,在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亡灵祈祷。

所谓“街宣右翼”是指那些使用街宣车游走于大街之上大肆宣传过激的政治主张的极右翼团体。街宣车通体涂黑,绘有日本国旗和天皇家的菊花家徽,悬挂过激的政治标语,装载高分贝喇叭,不断播放战时军歌和政治主张。这些“街宣右翼”也被日本相关当局归类为“行动右翼”。日本的“街宣右翼”团体根据日本辞海《智慧藏》1990年粗略统计为50个团体左右,2万2000人上下;而根据日本警视厅1999年的统计大约

增加到900多个团体,这和街宣车的数字接近,至于究竟有多少人就很难把握了。

与传统的各类右翼组织不同的是,在日本经济裹足不前的二十年里,网络世界窜出了一批新型极端分子,他们通过互联网相互串联,尽情宣泄极端丑陋的仇恨言论,完全背离旧有的日本政治游戏规则,被日本媒体和警方称为“网络右翼”,简称“网右”,如:以“网右”自称的濑户弘幸之流、极端排外团体《在特会》(会头:樱井诚)等。“网络右翼”在日本基本上是一个“蔑视”的称呼,由于在互联网上飘忽不定,言论恶

毒,行为乖张,甚至连“新右翼”也为之颦蹙。(任景国)

一、天皇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恢复了天皇的统治权,并通过"明治宪法"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强调"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帝国议会和内阁对天皇只起"协赞"作用。支持天皇的基本支柱是财阀、军阀、地主豪绅、官僚政客。他们借天皇的权威,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以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利益。

战后,天皇制虽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根据战后《日本国宪法》的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他"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天皇行使有关国事行为,如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及公告举行国会总选举等等,都必须根据内阁的建议和承认。新宪法的这些规定,不仅使天皇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所谓天皇是"现人神"的神秘观念。

现任日本天皇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长子,生于1933年,1989年即位,改年号为平成。明仁天皇和夫人美智子皇后有二子一女。

战前皇室费用不受国家限制。战后根据新宪法的规定,皇室的一切财产属于国家。皇室的一切费用必须列入预算并经国会议决通过。

皇室的机构有:皇室会议--由皇族两人、众议院及参议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宫内厅长官、最高法院长(最高裁判所所长)等十八人组成。内阁总理大臣任议长,审议皇位继承、摄政等有关皇室的重要事项,并作出决定。

皇室经济会议--由众参两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大藏大臣、宫内厅长官以及会计检查院长官等八人组成。由内阁总理大臣任议长,审议有关皇室经济等事项,并作出决定。

宫内厅--掌管皇室及有关天皇国事行为等事务,并保管国玺。它直属于总理府。

二、国会

日本的国会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根据1889年"明治宪法"于1890年开始设立的,称"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它仅对天皇起"赞助"作用,权力非常有限。

战后,"帝国议会"改为"国会"。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参两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普选产生,其定额由法律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四年,但众议院提前的解散时,其任期随之结束;参议院议员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半数。在众议院被解散时,参议院同时休会,但在紧急需要时可举行临时会议。

国会除每年召开一次常会(为期约150天)外,如经任何一议院全体议员1/4以上要求,内阁必须召开集临时会议。在众议院被解散和重新举行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之日起30天内须召开国会特别会议。除特殊情况外,国会会议均公开举行。国会两院分别设正、副议长各一人,由各议院选举产生。两院分别设有若干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国会的议事活动大部分是在这些委员中进行的。

国会的主要职权是:制定宪法和法律;组织和监督政府;审核和批准由内阁编制提出的财政预算以及和外国缔结的各种条约等。凡法律案,除宪法有特别规定者外,经两院表决通过后便成为法律。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在参议院作出不同决议时,如经众议院出席议员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即成为法律(在一般情况下,往往通过两院协议会来解决)。预算案、条约、协定等经众议院通过并提交参议院后,除国会休会期间不计外,参议院在30天内不作出决议时,即以众议院的决议作为国会决议。国会(主要是众议院)有权对内阁的施政方针等提出质询,监督行政活动;在必要时可以用通过不信任案或否决信任案的方式迫使内阁总辞职。

日本国会中,众议院有议员480席,参议院有议员252席。

三、内阁

日本的内阁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太政官制的中央政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1885年根据天皇的敕令开

始建立内阁,其下属行政机构称"省"(相当于我国的部)。此时国家的最高行政权仍属于天皇,内阁仅仅处于"赞助"地位。

战后,废除了天皇集权制的"敕令内阁",改为"议院内阁制"。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是行政权的主体,一切负有行政职能的机关都必须在内阁的统一支配之下。内阁由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但所有内阁成员都必须是文职人员,而不能是现役的武官。内阁总理大臣也称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他由国会提名经议员选举产生,并经天皇任命。内阁其余各国务大臣均由总理大臣任命(或罢免),但其中1/2以上必须从国会议员中选任。战后以来,历届内阁绝大部分是由在国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即执政党)组成的,该党的领袖(总裁)便成为内阁总理大臣的当然人选,其内阁成员也多半是从该执政党所属的国会议员(主要是众议院议员)中任命的。

内阁除执行一般行政事务外,主要行使下列职权:负责执行法律,总理国务;处理对外关系;缔结条约;掌管有关官吏的事务;编制预算;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政令;决定大赦、特赦、减刑,刑罚执行的免除及恢复权利。此外,内阁还有权对天皇的有关国事行为提出建议和承认;有权建议天皇解散众议院、召开国会;决定召开国会临时会议、参议院紧急会议等。内阁还负责提名最高法院院长及任命各级法官,向国会报告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等。

内阁行使行政权,集体向国会负责。当众议院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或否决了信任案,而此后10天内众议院又未被解散,则内阁必须总辞职。当众议院总选举后,首次召集国会时,原内阁也必须总辞职,然后向国会重新选举内阁总理,由新任总理组阁。

内阁的组织机构由总理府及其下属外局(包括各委员会和各厅)、12个行政省以及内阁辅助机构,包括内阁官房、内阁法制局和人事院等组成。

日本现任内阁由总理大臣(首相)1人、各省大臣(相)12人以及各厅、局长官9人组成

天皇是国家元首

日本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现将日本部分机构名称和官衔做简要介绍。

厚生劳动省:由厚生省和劳动省合并而成,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险、食品安全监督、就业以及劳动生产安全保障等,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民政部所承担的工作。

文部科学省:由原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并而成,主要分管全国的初等和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等工作。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文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国防科工委所承担的工作。

国土交通省:主要负责日本全国的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公路交通的建设和管理,铁道交通的监管及气象、地震的预报和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负责海上交通安全、船舶出入港口以及打击海上走私和犯罪等工作的海上保安厅也隶属于国土交通省。该省主管的业务范围基本上相当于我国的国土资源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旅游局和负责海岸警备、海上安全的武警部队等的工作。

内阁官房长官的职务十分重要,是仅次于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的第二号人物。总理大臣出国访问或因故不能管理国家,基本上都由内阁官房长官代理行使首相权限,被称为政府的“大管家”。

日本有1都1道2府43县,属于同一级别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首长称为知事。东京都知事相当于北京市市长,但东京都还下属20多个市,所以习惯上称东京都知事,而不译成东京市市长。

中央省厅一览

2007年(平成19年)1月9日当前的中央省厅一览。中央省厅于2001年(平成13年)1月6日进行再编,大致形成了现在的体制框架。粗字体为以国务大臣为首的行政机关。

省厅名 设置所根据的法律、备注等

内阁官房 内阁法

内阁法制局 内阁法制局设置法

安全保障会议 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

人事院 国家公务员法。属内阁管辖。

内阁府

宫内厅

公正交易委员会

国家公安委员会

警察厅

金融厅

内阁府设置法

宫内厅法。虽不是内阁府的直属局,却是“内阁府的组成部分”。(内阁府设置法

第48条)

禁止垄断法。于2003年(平成15年)4月9日由总务省的直属局改为内阁府的直属局。“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

警察法。“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同法第4条第1项),为“管理警察厅”(同法

第5条第2项)的内阁府之直属局。委员长由担任。(同法第6条)。

警察法。是国家公安委员会中的“特别机关”(内阁府设置法第56条)。

金融厅设置法。为内阁府之直属局。

总务省

公害等调查委员会

消防厅

总务省设置法

公害等调查委员会设置法。为总务省直属局。

消防组织法。为总务省直属局。

法务省

检察厅

公安审查委员会

公安调查厅

法务省设置法

检察厅法。是法务省中的“特别机关”(法务省设置法第14条第1项)。

公安审查委员会设置法。为法务省直属局。

公安调查厅设置法。法务省直属局

外务省 外务省设置法

财务省

国税厅

财务省设置法

财务省设置法。财务省直属局。

文部科学省

文化厅

文部科学省设置法

文部科学省设置法。文部科学省直属局。

厚生劳动省

中央劳动委员会

社会保险厅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劳动组合法、劳动关系调整法等。为厚生劳动省直属局。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为厚生劳动省直属局。

农林水产省

林野厅

水产厅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为农林水产省直属局。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为农林水产省直属局。

经济产业省

资源能源厅

特许厅

中小企业厅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中小企业厅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国土交通省

船员劳动委员会

气象厅

海上保安厅

海难审判厅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海上保安厅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海难审判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环境省 环境省设置法

防卫省

防卫设施厅

防卫省设置法。于2007年(平成19年)1月9日由内阁府的直属局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

防卫省设置法。为防卫省直属局。

废止的官厅

邮政事业厅(总务省):于2003年4月1日废止了邮政事业厅,职权移交至以国家专管的部门和国家专管管理部门为特殊法人的日本邮政公社。邮政业务的企划立案功能等移交至总务省邮政行政局。另外,日本邮政公社通过邮政民营化(平成17年法律第97号)等措施,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按不同部门独立进行公司化。

粮食厅(农林水产省):于2003年7月1日废止。

职权移交

司法考试管理委员会(法务省):从2004年1月1日起其职权移交至司法考试委员会。由国家行政组织法第3条第2项所规定的“省直属委员会”降格为同法第8条所规定的“省的审议会等”(比起直属委员会独立性较弱)。

预定进行职权移交的机关

社会保险厅(厚生劳动省):预定从厚生劳动省的直属局中进行职权变更。 防卫设施厅(防卫省):预定在2007年度统合进防卫省。

日本首相选举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为日本最高行政首脑。日本议会泛称国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日本首相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经由执政党推选,国会投票选举产生。但当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时,便会出现几个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这时便由几个联合执政的党联合推选首相候选人,经国会议员选举产生首相。

现今日本国会虽是由自民党及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执政,但作为执政联盟中最大的党派,自民党总裁常常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任首相。所以,自民党总裁选举如今往往就成为了日本首相选举。

日本议员选举制度

日本实行责任内阁制,首相和内阁主要成员均为议员。在全国范围,国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惟一的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现有众议院议员 480名,其中自由民主党 233人,民主党127人,自由党22人,共产党18人,社会民主党8人,公明党31人,保守党7人,其他24人;参议院议员 252名,其中自由民主党104人,民主党56人,自由党12人,公明党、改革俱乐部24人,共产党23人,社会民主党14人,两院俱乐部4人,参议院之会10人,无党派5人。在地方,都道府县、市町村通常都设有议会。国会众议院议员任期为4年,但内阁总理大臣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进行选举。参议院议员任期是6年,每3年改选一半。日本地方议会,按照法律规定,每 4年选举一次

一、议员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最早对选举和选举制度作了法律上的规定:只有年满25周岁以上、缴纳国税15日元以上的男子才有选举权;而作为候选人,则必须缴纳2000日元的保证金。当时的选举制度具有严格的财产和性别限制。后来,选举人的财产限制有所变化,1900年降为10日元,1919年降为3 日元。 1925年,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财产限制被取消,但性别限制依然存在,而且选举也仅仅局限于众议院议员的选举,参议院议员则由天皇直接任命。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对选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同年12月公布的《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修改纲领》,将选民的年龄降为20周岁,被选举人的年龄降为25周岁,同时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这个修改纲领,日本实行大选区制:根据地域人口的比例,全国划分为54个选区,各选区分配的候选人名额从2名到14名不等。1946年4月日本举行的战后第一次大选,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但结果是各党派议员的票数过于分散,获得最多票数的自由党也只以140 票就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为了改变这种票数过于分散的弊端,1947年3月再次对该选举法进行了修改,将选区划分由大选区改为中选区制:全国划分为 117个选区,每个选区分配3—5名议员候选人名额。以后,根据人口变动等情况,又对选区作了适当调整,改为全国划分为13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举产生3 —5名议员。

1946年日本颁布的新宪法,将参议院议员由天皇直接任命改为普选产生。按照其后制定的《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参议院共设252个参议员席位,其中100 名是以全国为一个大选区,统一选举产生;另外152名参议员,最初与众议员一样,即从全国的 130个选区中选举产生。

1950年5月颁布的《公职选举法》对国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议员定额、选举程序、选举活动及选举经费管理、违法行为处罚做了具体规定。 1982年,国会通过一项改革参议院议员选举方式的决议,将 152名参议员由全国130个选区中选举产生,改为按地方选区选举产生,即按全国

47个都道府县各设1个选区,每个选区按人口比例分配2-8名议员名额;将100名全国议席的参议员选举改为限制名簿式比例代表制,选民在选举中直接投政党的票,而不是具体的候选人,而内阁首相,则由国会议员选举、天皇任命、间接选举产生。

1993年日本大选后,通过了《政治资金规正修正案》、《政党助成法案》,对议员选举中经费问题作出了规定。

1994年,日本对议员选举制度再次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实行混合代表制(即采取双票制):即将全国划分为300个小选区,每个选区产生1名众议员;同时将全国再分为11个大选区,以比例代表制方式产生其余的300名众议员。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同时投两张选票,一张投给小选区的某个候选人,另一张投给大选区中的由某个政党提出的候选人名单。小选区以简单多数制产生议员,但所得票数不得少于有效总票数的六分之一;在大选区的选举中,一个政党只有拥有5名国会议员或拥有该大选区议员总数20%的议员,并在最近一次选举中获得2%以上的选票,才有资格提出候选人名单。通过这次改革,基本形成了日本现行的议员选举制度。

日本自由民主党

日本自由民主党代表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一直控制着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7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保守与革新相峙局

日本政党——自民党

面,参众两院的自民党势力有所衰落。1983年12月在众议院大选中自民党遭到失败,被迫与新自由俱乐部(1976年6月从自民党中脱离出来的 6名议员组成的小党)联合执政,暂时打破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局面,但新自由俱乐部不久解散,重归自民党。1986年7月参众两院同时选举,自民党重新获胜。1989年里库路特贿赂案使自民党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在 7月参议院选举时,首次失去了该党成立以来在参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优势。派系林立是自民党的特点之一,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该党成立时,党内分为原自由党系统的吉田派、绪方派、大野派和原民主党系统的岸派、河野派、鸠山派。经过30多年的分化改组,演变为现在的五大派系:竹下派、中曾根派、安倍派、宫泽派、河本派。派系是自民党权力分配的重要依据。各派系都按每个成员的资历、当选次数、对派系的忠诚程度以及对派系的贡献大小排列派系成员名单。派系之间经过竞争后所获得的各种职位,基本上按名单顺序进行分配。在组织上,各派系都有自己的办事处、会计、执行机关和政策研究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有各自的政治资金来源;在大选和总裁竞选时分别提出本派候选人。除上述

五大派系之外,还有无派系成员。在无派系成员中,只有极少数属于真正的无所属成员,其余有的虽形式上没有参加任何派系,而实际上带有倾向性;有的因职务关系不许参与派系活动,如众、参两院议长,从就职之日起就要脱离派系,任职届满后可以恢复派籍。自民党本部(相当于中央委员会)有严密的组织制度,有明确的党纲、党章,分为决策机构(政务调查会)、批准机构(党的代表大会、参众两院议员总会、总务会和高干会议)、执行机构(正副总裁、正副干事长)。地方组织分为都道府县的支部联合会和市町村的支部二级。地方组织是松散的,可以作出不受党本部约束的决议。吸收党员无严格要求,只要赞同并支持党的政策,在入党书上签名,即可称为党员,而且去留随便。到1989年,党龄 3年以上的党员约有 160万,党友45万。自民党党章规定,总裁由自民党国会议员选举产生,任期 2年,只能连任 1次。自民党1955年成立时,采用代行委员制,由鸠山一郎、三木武吉、大野伴睦、绪方竹虎 4人任总裁代行委员。1956年选举鸠山一郎为第一任总裁。1991年宫泽喜一任总裁。自民党机关报为《自由新报》(日报),理论刊物为《自由民主》(月刊)。

日本社会党

日本社会党为日本拥有国会议员最多的在野党。1945年11月 2日成立。成立时通过“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关系上的和平主义”的简单纲领。1947年4月,社会党在众议院大选中获143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组成了以片山哲为总理大臣的社会党、民主党、国民协同党三党联合内阁。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社会党组阁。片山内阁只存在 8个月即宣告总辞职。1948年3月,该党参加了以民主党为首的芦田均内阁,在内阁中占有副总理和 6名大臣的职位。自1948年10月芦田均内阁总辞职后,该党一直处于在野地位。该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联合各阶层劳动群众团体和各党派,形成议会的多数派,然后经过长期的、逐渐的民主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党内有社会主义协会派(简称协会派)、反协会派和无派系等派别。该党是社会党国际的成员。最高权力机关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代行职权。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处理党的日常事务的机关,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和书记长组成三人领导。党中央设中央本部,都道府县设地方本部,市町村设总支部,基层设支部。1989年有党员 9.7万余人。该党委员长为田边诚(1991年起)。机关报为《社会新报》(每周出版两期);理论刊物为《社会党》(月刊)。

日本共产党

日本共产党1922年 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成立后为推翻专制主义天皇制,废除封建主义所有制,反对侵略战争,争取人民民主等进行了英勇斗争,因此屡遭日本政府镇压和迫害,1935~1945年间,党的全国性统一活动处于中断

状态。1945年 8月日本战败投降,12月日共召开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行动纲领和党章,提出了废除天皇制,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德田球一当选为总书记。1946年 2月召开“五大”,提出“和平革命”论,认为在美军占领下,可以通过和平、民主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1950年1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公开批评这一理论,引起日共党内意见分歧并导致分裂。同年 6月,美国占领军勒令日共的《赤旗》报停刊,并禁止日共全部中央委员的政治活动,日共再次被迫转入地下。1951年10月,以德田球一为首的一派召开第五次全国协议会,通过了《五一年纲领》和武装斗争方针。1955年 7月,分裂的双方共同召开第六次全国协议会,批判了分裂时期的错误,选出了统一的中央委员会,基本结束了分裂状态。1958年召开“七大”,决定废除《五一年纲领》,通过了新党章并提出了新的纲领草案,开始确立独立自主路线。野坂参三当选为主席,宫本显治为总书记。1970年7月“十一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五项政策。1976年 7月“十三大”决定将党的纲领、章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科学社会主义”。将“无产阶级专政”改为“工人阶级政权”。自“七大”以后,日共为反对日美安全条约,为独立、民主、和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进行了不断的斗争。该党主张通过掌握国会多数议席,合法地、民主地建立联合政府,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日共最高权力机关是党的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主席、干部会委员长。1982年 7月“十六大”起,野坂参三任名誉主席,宫本显治任主席,不破哲三任委员长。1990年7月“十九大”时,党员有49万人。中央机关报为《赤旗》(日报);理论刊物为《前卫》(月刊)。

日本公明党

日本公明党自称是贯彻中道主义的国民政党。前身是宗教团体“创价学会”于1961年创建的公明政治联盟。1964年 11月创价学会召开建党大会, 将公明政治联盟改称公明党,通过了沿用“王佛冥合”说的党纲。1964~1969年间,实行“政教合一”体制,党员来自学会会员,党的干部同时兼任学会职务,注意吸收非学会成员入党。中道主义和人性社会主义是公明党纲领的理论基础。中道主义具体内容包括:把人视为最高价值和目的的人性主义;把社会看成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心理、宗教等组成的多极结构的总体主义;主张通过议会制民主实现社会变革的渐进主义;反对一切战争的和平主义。党的最高机构是中央委员会。执行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13个职能局。1989年有党员20万人,主要成分是中小资本家、职员和青年学生。妇女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一半。1989年起,石田幸四郎任委员长,市川雄一任书记长。机关报《公明新闻》和《公明新闻星期日版》;理论刊物《公明》(月刊)。

日本民社党

日本民社党原名民主社会党,1960年1月24日成立,由日本社会党分裂出来的西尾末广派和部分河上丈太郎派组成。1970年 1月改称民社党。该党把民主社会主义

作为党纲的核心。建党宗旨是进行资本主义改革,主张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民社党自称中道革新,但现实政策接近自民党,有“第二自民党”之称。中央领导机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在都道府县联合会下按全国选区建立联合会。党员基本义务是为党的候选人当选而从事选举活动。1989年有登记党员 9万人。1989年起永末英一任委员长,米泽隆任书记长。机关报《民社周刊》;理论刊物《革新》(月刊)。 日本民主党

日本民主党成立于1998年4月27日, 势力从战后的一个小党渐渐增强到今日的第二大党。日本民主党由四 个由自民党分裂出、成立较早的反对党合并而成,这四个政党包括了,日本民主党,好统治党(Minseito),新进党(ShintoYuai)和民主改革党。

民主党于成立之初在众议院有九十三席,在参议院则有三十八席。通

日本政党——民主党

过大选逐渐壮大起来,2000年与日本自由党合并后,成为日本最大在野党,仅次于自民党的日本第二大政党2003年10月22日,在民主党主席的演说之中发表声明,并表示由自民党所组成的日本政府应该放弃军事武力及许多重大的左派主张使得民主党获得众多日本人民的支持。因此,民主党的议席更快速的成长为178席。并成为自由民主党的主要竞争对手。

2004年7月,日本第20届参议院选举,民主党获得50席,不仅超过执政的自民党,且刷新了在野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所获议席的历史纪录。这一结果显示日本两大政党主导政坛的趋势更加明朗。2004年7月,民主党在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再次获胜,总席位增至109个席位,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 从2006年4月起,小泽一郎出任民主党领导人。2009年5月11日,小泽一郎因其首席秘书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迫于压力宣布辞职。5月16日,民主党举行该党代表(即党首)选举,现任干事长鸠山由纪夫击败对手副代表冈田克也当选新一任代表。

第45届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最终结果于2009年8月31日凌晨揭晓。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获得众议院全部480个议席中308席,超过控制众议院各个常设委员会的绝对稳定多数269席,取得空前胜利。 日本民主党总裁鸠山由纪夫出任日本首相。 日本民主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构筑新自由社会。对内主张建立自由、透明和公开的经济社 会体系,并推动其日趋完善和成熟发展。主张在着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对外关系中,主张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营造和平、自由和公开的国际环境。在双边关系中主张优先考虑与美国的同盟,并努力培养与中国、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友好

互信关系。 日本民主党的以“建立自由与安心的社会”为号召,政策包括要求日本政治“脱官僚”,反对“政治精英、政府官僚、产业界三者紧密结合的铁三角关系”、建立透明与公正的规范、实现共生社会、国民主权原则、在国际上建立可信赖的国家。现在作为日本的在野党。民主党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可是,小泽一郎主张,天皇参拜靖国神社。

民主党属温和保守型政党,主张推行民主、稳健的政治路线,并主张加强与亚洲各国开展外交活动,深化经济关系,强调对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该党支持基础主要为工会组织和市民工薪阶层,其党员主要为年轻的职业人士,包括政府官员、律师、医生、银行家和新闻工作人员等。 前党首前原的政策主张保守色彩较重。他积极主张修改日本宪法,强调应该删除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要求日本拥有陆海空战争力量,日本应该拥有集体自卫权,主张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 民主党主张修宪和强化日美同盟,前原被称为“日本的布莱尔”,他关于税金等政策的主张也被认为与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相仿。但外界对前原诚司能在多大程度上贯彻其重建民主党的宣言表示疑虑。当选党首后,前原表示不会维护“劳动组合”及业界团体这些民主党历来支持层的既得利益,他宣称,“如果民主党与劳动组合及业界团体的意见相异,会毅然提出并有与其对峙的勇气”。不过,民主党内旧社会党和旧民社党势力与“劳动组合”关系历来深厚,而且党内旧自民党势力也多受到业界团体的照顾,外界对前原诚司如何才能发挥“勇气”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编辑本段新党

国民新党

国民新党(日文:国民新党,こくみんしんとう)是2005年8月17日日本新成立的政党。由反对小泉纯一郎首相推行的邮政民营化法案的脱离自民党的四名原众议院议员、现参议院议员、和脱离民主党一名参议员组成。第一任代表(党首)为原众议院议长绵贯民辅,干事长为原国土厅长官龟井久兴。中心成员是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原自民党政调会长、原建设大臣、自民党龟井派原会长的龟井静香。现有成员6名。 新党日本

新党日本(しんとうにっぽん)是日本一个政党,由反对“邮政民营化改革相关法案”的日本自由民主党议员小林兴起等4人和长野县知事田中康夫于2005年8月21日宣布成立,代表(党魁)一职由田中康夫担任。但新党日本于成立不久后举行的2005年日本大选中选情惨败,仅1人当选众议员,而不得不与国民新党在众议院共同组成联合会派集体活动。

政坛、文化及民间这三个层次的右翼势力,正形成共生和呼应关系的趋势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任景国发自北京 9月7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冲击波,在日本政界和民间反复震荡,执政党民主党推卸责任,民间爆发反华示威游行。一位身在东瀛的中国观察人士指出,钓鱼岛事

件在日本造成的反应,才刚刚开始。

树欲静而风不止。日本举国上下不分政治派别,群起攻击执政的民主党上层决定放还中国船长是“丧权辱国之举”。右翼组织趁势纠集人马上街游行,包围首相官邸,叫喊要定9月24日(放还中国船长的日子)为“国耻日”,要“打倒菅直人,打倒菅内阁”。那些黑色幽灵般的街头宣传车、高分贝的扩音大喇叭、极端

疯狂的右翼人马(甚至有些人身着战前军服),透过现代媒体镜像迅即传遍全世界。

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正在抬头。东京都知事石源慎太郎日前高呼,“日本如果拥有核武的话,就不必惧怕中国了。”在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拥核论”一直是言论的禁区,过去类似

的言论会遭到社会主流舆论的抨击,但是这一次,日本的各大媒体全面保持沉默。

这些活生生的影像和不断传来的日本各方面的讯息,令中国人震惊,日本右翼势力为何如此嚣张?

极端口号令人震惊

据报道,10月2日,除东京外,还有名古屋、京都、札幌等18个地方城市,举行了反华游行示威活

动,其规模之大、参与城市之多,为近些年来罕见。

9月29日中午,在邻近中国驻日大使馆的东京麻布和广尾地区,同血社、大日本胜魂社等右翼组织举行反华游行,游行队伍打着“释放支那船长是耻辱”、“保卫尖阁诸岛”、“创设皇军”、“粉碎中华霸权”等标语,高呼“垃圾滚回垃圾箱”、“蟑螂滚回蟑螂国家”、“日中断交”等口号,强烈要求驱逐在日中国人,与中国断

交。

香港《亚洲周刊》观察到,在这些游行队伍里,近三分之一是年轻人,这显示原来日本青年对政治漠

不关心的状态已经改变,“日本愤青”开始从虚无网络走上社会街头。

如此极端的口号和标语,令现场目击的中国人震惊。一位在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感叹,“原本以为日本人

礼貌谦逊,但没有想到骨子里头竟然如此极端。”

这位国人看到的是日本民间的极右群体。所谓“极右”群体,就是指采取过激的政治主张和行动的“过激派”,他们中很多都是标榜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历史修正主义的团体,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承认侵略战争,极度仇视近邻国家,主张积极军备、走军事强国道路等。极右势力的思想根基在于法西斯纳粹主义、人种

至上主义(尤其是新纳粹分子)、原理教旨主义(宗教右派)、超国家主义、超国粹主义等。

但总体来说,日本的右翼团体众多,派系复杂,并且以不同的面孔示人。如果划出一个坐标轴,横轴上可标出:极左、左翼、中道左派、中道、中道右派、右翼、极右;纵轴由上至下可标出:政界、军界、

宗教界、文化学术界、媒体、财经企业界、民间团体、暴力团、个人。

横轴上的左翼影响在日本日渐式微,而各界别的右翼势力不断增长,影响力有扩大趋势。在纵轴的上部为政界右翼,下部是民间右翼,中间右翼可以看出是由各界构成的,以文化媒体界为主。从结社组织形

态观察,呈正三角形;从影响势力及范围分析,则完全是一个倒金字塔状态。

日本大多数民间右翼团体都有暴力团的背景关系,由于暴力团形象极端恶劣——有些暴力团干脆就摇身一变“结社”而成某某政治组织——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像躲避瘟神一样远离这些团体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很难讲这些右翼团体在民众中有多大影响,许多右翼包括极右翼组织及人物臭名昭著,这让上述其他

各界尤其是政界、文化学术界的保守右翼头脸人物也退避三舍。

其实,这些保守的右翼面孔更具有伪装色,更能欺骗平民大众,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更应引起中国

的高度警觉。

政坛右翼日益坐大

据《亚洲周刊》报道,在东京代代木公园10月2日的集会上,日本航空自卫队前幕僚长(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东京都杉并区区长山田宏、草莽全国地方议员会干事长水岛聪、台湾研究论坛会长永山英树等人,和一些地方议员,纷纷发表演讲,抨击菅直人内阁对中国的“软弱外交”和“卖国亡国”政策,主张对

华强硬。

纵观日本政坛的右翼,大家很熟悉的屹立日本政坛数十年不倒的自民党,就是一个老牌右翼保守政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以中曾根康弘为代表,形成了新保守主义势力,其在外交方面的主义主张为:

修改宪法,强化日美同盟,在高调宣扬中国、朝鲜威胁的同时,主张对中、朝采取强硬对抗路线。 其后的小泉纯一郎更是以右翼鹰派形象为内外所熟悉,安倍晋三、麻生太郎及现在的自民党首谷垣祯

一、干事长石原伸晃都继承和延续了新保守主义的右翼路线。自民党议员大多参加了右翼组织“日本会议”。

当然,自民党内部也有如河野洋平等对华友好温和派,非右翼议员也有一定的势力和实力。

2009年上台执政的民主党,虽然号称“中道左翼”政党,但其内部也出现了新鹰派势力坐大的情况。新鹰派大部分人不否认侵略战争,不参拜靖国神社,但他们在外交上却捧起了新保守主义,宣扬“中国威胁论”,主张以强硬路线对抗中国,其领军人物代表是外相前原诚司。新鹰派中的其他某些领军人物如枝野幸男、

原口一博等,都有转变为右翼新鹰派的倾向。

日本是一个多党派国家,其他政党也有右翼势力存在。有很多政治观察家指出,日本政坛进入动荡期,已呈各政党、各种政治势力重新洗牌的趋势,这并不令人担忧,最令人担忧的是,政坛右翼势力的集结。由于政坛右翼势力位于国家的上层建筑,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整体走向既具有直接的决策权,也具有巨大

影响力。

文化右翼是最大毒瘤

再以媒体为例,除了那些极端的右翼媒体,主流媒体中就有知名度极高的极右翼报纸《产经新闻》,发行量很大的保守派系报纸《读卖新闻》;杂志类有《周刊文春》、《周刊新潮》、《思想战士》、《青

年战线》、《原理日本》等,媒体右翼聚集在这些报纸刊物旗下,形成了媒体鹰派右翼势力。

文化学术界中有很多右翼文人、专家学者,他们组织了各类右翼学术团体,为右翼的各项政治主张等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研究,他们以有教养、有学问的文化学术名人自居,大张旗鼓地展开活动,频频在各

大电视频道上抛头露脸,发表文章,出书立说,极具欺骗性和影响力。

如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他是一个小说家,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极右翼政治领袖,厌美仇华,否认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京都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中西辉政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日本核武装论”者,他是政治学上的极右翼鹰派领军人物;号称文学家、评论家的西尾干二是闻名日本的右翼复古主义者,他著书《国民的历史》等,竭尽全力抹黑中国,全面否认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以种种谬论来论证南京没有发

生大屠杀……

在日本有两个和《产经新闻》紧密相关的右翼组织,一个叫做“日本战略研究论坛”,还有一个是“同台经济恳话会”,这两个团体的会长都由濑岛龙三担任,这个人是原关东军参谋,现在身兼日本NTT顾问、亚细亚大学理事长、日本美术协会会长、稻盛财团会长等职。旧军队及自卫队出身的许多人都加入了这两

个组织,之外,包括政界、宗教界、文化学术界的名流在内,还聚集了很多财经企业界的巨头。 总之,除了政界右翼势力、民间右翼势力,由以上所述这些人和团体组织构成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第三

极。

或许变为危险的邻居

日本国民大都知道,在街头巷尾疯狂般折腾的民间右翼尤其是极右翼势力,绝大多数都和暴力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多是年轻人,政治上激进,行为上暴烈,普通百姓都将他们视为极度危险分子。日

本警方等相关部门也将他们列为监控和管制对象。

所以,尽管他们折腾得厉害,但对普通国民却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说到政界、学界、经济界、宗教

界、媒体,因为话语权都被握在他们手里,容易对普通百姓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政坛、文化媒体界右翼势力,及民间右翼势力这三个层次的势力,正形成共生和呼应关系的趋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中国就将拥有一个极端危险的邻居。有资深观察人士用“羊群论”形容日本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不同:如果把日本社会和中国社会都比作羊群,那么当领头羊变成了领头狼时,

日本这个羊群就会变成一个狼群,但是中国依旧还是一个羊群。

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在当前的日本社会,政坛右翼直接操纵和利用民间极右势力的可能性还不大,因为这是一把危险的双刃剑,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火烧身。但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右

翼的动向,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该出手时就出手。

钓鱼岛事件终将结束,但钓鱼岛问题并没有解决。钓鱼岛事件折射出的日本右翼势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右翼势力三大阵营不仅会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搅事生非,制造麻烦,他们还会在靖国神社参拜、篡改历史教科书等许多个问题上与中国为敌。失落的二十年,让日本社会跌进挫折郁闷、躁动不安的深渊,

右翼势力极端的意识形态像弥漫的瘴气在渐渐吞噬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中国应该对此有警惕意识。

日本极右翼是只纸老虎

在日本街头活动的极端右翼分子,大多是日本社会素质较为低下的一群混混,日本百姓对他们的态度

也多是敬而远之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萨苏发自东京 在日本旅游的中国人,常常在他们的游记中提起看到日本右翼。他们驾驶着黑色宣传车,奏着高亢的旧日本军歌,呼喊着带有反共、反华、反左派口号,在车上插着

造型怪异的旗帜于大街上行进,成为东瀛街头令人不快的一景。

极右群体多是街头混混

中国游客们遇到的这些人,是日本的极右翼。笔者和他们也有过直接接触。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至日本时,笔者曾亲眼目睹中国留学生和日本右翼在长野的冲突。那一次,日本右翼分子举着的旗帜中,竟然可以看到“膺惩支那”这样仿佛上一个时代的标语。他们的据点“狐狸庵”前堆满了酒瓶,大喇叭的

喧嚣震耳欲聋。

而他们攻击的对象,不仅有中国的留学生,也有日本自己的火炬手。一些亢奋的右翼分子在酒精的刺激下攻击路人,连身带记者袖标的笔者也不能幸免,在遭到攻击时笔者的手提电脑被砸坏。在回程的车上,笔者忍不住向大阪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观感:五年后看他们,他们依旧会是游荡在街头的混

混、恶棍。

这段话是对现在日本民间极右群体比较贴切的描述。在日本街头活动的右翼分子,大多是日本社会素质较为低下的一群。而由于人数较少,为了取得声势,当发动较大规模行动的时候,右翼团体经常雇佣社会流氓,造成其整体形象更加不堪。实际上在很多日本人眼里,今天的右翼也令人侧目。在那一次传递圣火的活动中,当日本右翼分子攻击了“瓷娃娃”福原爱以后,连日本警方也被惹恼,直接将其控制在一个偏

僻的小山丘上,让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不受干扰。

右翼猖獗具有历史渊源

日本右翼内部有着泾渭分明的不同派别。

战后,日本“正统右翼”随着战败遭到清洗而衰败,而“亲美右翼”则得到美国占领军当局的支持,而成为日本战后政府之外的一支重要潜在社会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冷战环境下,战后的日本自由主义与左翼思想盛行,引发西方疑虑。美国需要在日本构建“反共堡垒”。日本右翼极端的反共倾向为此受到美国占

领军司令麦克阿瑟的青睐并得到了扶植。

上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是日本右翼横行的时代。当时,日本政府由于奉行和平宪法和民主政体,在面对左翼运动的时候常常缺乏压制力量。因此,勾结右翼就成为执政者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日本右翼的幕后黑手儿玉誉士夫曾经在晚年供认,他曾经奉日本首相的暗中指挥,以控制的“全日本的赌徒和流氓”,并雇用当时生活贫困的一些社会底层人员冲击左派集会,破坏反政府行动。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标榜“尊

皇”、“打倒国贼”的右翼与力主“反对成立自卫队”、“反对安保条约”的左翼进行争斗的场面。

随着八十年代日本社会渐趋稳定,左翼运动对政府的威胁减小,而右翼由于越来越崇尚暴力,无法无天,成为重要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日本政府不愿意右翼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对右翼的实际依赖与支

持逐渐减小。

老百姓称他们“害国者”

表面上看,日本的极右翼宣传车经常四处出没,似乎这支“街宣右翼”实力很强。但实际上,却真有一点纸老虎的意味。比如,每年在日本战败日的靖国神社,都会发现到处都有右翼的旗帜飘扬,气势汹汹,

但放到日本全社会上,右翼的总数还是微不足道。据认为,尽管极右翼标榜自己是爱国者,而且为了“爱日本”无所不用其极,但老百姓并不领情,通常将其以害国者视之。极右翼构成人员的反社会性质导致了国民

的反感,是其规模有限的原因。

笔者在日本的新闻报道中曾经见到如下一系列照片:有一辆右翼宣传车在街上走,用大喇叭喊,周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听。接下来两个有趣的镜头,第一个镜头是这辆车停在那里,但是轮胎瘪了;下个镜头,轮胎为什么瘪了?是被人扎了窟窿。接下来警方进行调查,问这是怎么回事,虽然没有查到案犯,但是周

围的老百姓就说,(右翼的)宣传车扰民,一定是有对此不满的人给他放气了。

新闻背景:日本右翼组织大起底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本右翼派系复杂,团体众多,立场不同,活动内容、策略方针等也因不同团

体而有不同,因此简单的划分归类难以概括日本右翼的全貌。

而日本警视厅则按照过激活动危险程度将右翼分为“组织右翼”和“行动右翼”。组织右翼主要有:大东塾(不二歌道会)、国民总联合、生产党、国民同志会、日本青年联盟、国民社会党、合友会(名古屋)、

日本同志会(冈山)、弘道会(神户)。

行动右翼大致有:爱国党、护国团、治安确立同志会、防共挺身队、日本国粹会、松叶会、义人党(日之丸青年队)、大日本国民党、大日本独立青年党、大日本菊水会(奈良)、师魂革新同盟(名古屋)、

建国青年同盟(爱知)、爱国青年同志会(和歌山)、照国会(鹿儿岛)等。

战后各右翼组织的主义主张,统而言之就是公然标榜“天皇中心主义、反共反社会主义、促进再军备、改正宪法”,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共亲美”路线。作为统括各个右翼派系组织及保守派团体的联络机构,有几个很有名:全日本爱国者团体会议(全爱会议)、大日本爱国团体联合时局对策协议会(时对协)、青年

思想研究会(青思会)、日本会议(拥有众多自民党议员会员、日本最大的保守右翼团体)。

极右组织也有多种分类,最主要的有:民族派、新右翼、街宣右翼、网络右翼。

“民族派”右翼团体有:日本学生会议、全国学生自治体联络协议会(全国学协)、日本学生同盟(日学同)等;新右翼团体有:铃木邦男组织的“一水会”、野村秋介组织的“统一战线义勇军”等。“一水会”的现任领导者是木村三浩,他在今年夏天于8月15日邀请了欧洲国家的极右翼领导,如法国的勒庞等人齐聚

日本,公然否认日本的二战罪行,在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亡灵祈祷。

所谓“街宣右翼”是指那些使用街宣车游走于大街之上大肆宣传过激的政治主张的极右翼团体。街宣车通体涂黑,绘有日本国旗和天皇家的菊花家徽,悬挂过激的政治标语,装载高分贝喇叭,不断播放战时军歌和政治主张。这些“街宣右翼”也被日本相关当局归类为“行动右翼”。日本的“街宣右翼”团体根据日本辞海《智慧藏》1990年粗略统计为50个团体左右,2万2000人上下;而根据日本警视厅1999年的统计大约

增加到900多个团体,这和街宣车的数字接近,至于究竟有多少人就很难把握了。

与传统的各类右翼组织不同的是,在日本经济裹足不前的二十年里,网络世界窜出了一批新型极端分子,他们通过互联网相互串联,尽情宣泄极端丑陋的仇恨言论,完全背离旧有的日本政治游戏规则,被日本媒体和警方称为“网络右翼”,简称“网右”,如:以“网右”自称的濑户弘幸之流、极端排外团体《在特会》(会头:樱井诚)等。“网络右翼”在日本基本上是一个“蔑视”的称呼,由于在互联网上飘忽不定,言论恶

毒,行为乖张,甚至连“新右翼”也为之颦蹙。(任景国)


相关内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
  • 毛泽东在1937 年的题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岁" 内容摘要 中国主要的民主党派,多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和发展,其领导人及代表人物都经受了抗日烽火的考验,以其独特的地位与身份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 民主党派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代表个人,在患难与共中与共产党一道坚持抗战.维持 ...

  • 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自治讲课案例分析
  • 1.案例呈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日趋规范:(1)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已基本形成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150多次.(2)民主党派在人大.政协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各民主党 ...

  • 邓野:从[顾维钧回忆录]看顾氏其人
  • 2015-10-22 11:45 来源:<近代史研究>作者:邓野 7196次点击:我要评论 顾维钧并不具有革命性,因而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手段上,他不赞成采取革命性手段,主张按国际法准则予以解决.然而在国际法准则之内,顾则是激进的.颇具挑战性格的. 一定意义上讲,顾维钧代表了整整一代民国外 ...

  • 国民参政会与汪精卫叛国投敌
  • 2009年第4期第34卷(总第148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以.34No.4 Aug.,2009 国民参政会与汪精卫叛国投敌 阎玉田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

  • 大一中国近现代史笔记~精品
  • 写在前面 好容易把这个东西整出来了,自己鼓下掌~鼓掌~ 因为近代史是唯一的开卷科目,既然让带资料咱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特地整理了这些供大家使用,下面是使用说明: 1)以下内容3成来自孙锡平老师课上笔记:6成内容来自网上资料:少于1成是我自己的观点.因此全部内容仅供参考. 2)红色标注的为孙老师课上笔 ...

  • 双十协定 明治维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四马分肥 现代史
  •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1. 双十协定,又称为<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旨在结束国共分裂局面,建立民主政权而发表的会谈纪要,全称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签定于1945年10月10日. 2.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 ...

  • 2018历史学考研: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历史学考研冲刺专业课复习知识点很多,冲刺复习要注意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中国当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大家注意把握好发展脉络,对重点大事重点记忆,祝2018考研的同学们一切顺利.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寇深祸急的形势面前,国共两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并以 ...

  • 历史集体备课
  •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初备课教案 纳雍一中历史教研组 王泽昌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二.能力与方法 1. 通过多渠道搜集关于专制皇权的历史资料,熟悉资料的搜集遴选方式. 2. 通过 ...

  • 摒弃国共'抗战'纠葛,纠正前人误判,昂首民族之林
  • 30252169 在线 尤文土斯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5-09-02 15:15 [只看该作者] 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机,海峡两岸有识之士摒弃党派纠葛和意识纷争,重新拨乱反正,正视历史,反省历史,还原历史,客观公正的对待历史.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东方主战场'历史纪录片,很多过去或讳莫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