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说课稿

襄樊市襄城区杨威中学梁红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三峡》是人教社义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标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全文仅15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壮丽风光。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婉约豪放、清荣峻茂。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领会作者精妙之笔法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学生欣赏三峡美丽风光的同时感知作者意境,引导学生探究、品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三峡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峡的特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成诵,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意境和对三峡的欣赏。

(2)难点:翻译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分析依据和理念】:《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三峡》是我国古代歌咏山水的优秀篇章,作者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感,我们应通过反复诵读来整体感知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二、学情分析:

古文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非常喜爱。对于国语的教学应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可学生的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多加引导。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理念】: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它有一定的被动性,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外过学者问过余秋雨,:“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同学们猜猜余秋雨说的是哪个地方?(三峡)

2、播放三峡风光的短片(背景音乐《话说长江》)

3、三峡的确魅力魅力无穷,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去走进壮丽的三峡,一起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注意图片和音乐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2、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和语句的通顺,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

3、学生试译短文。

4、多媒体展示重难点的字、词、句。

5、学生试着背诵。

此环节设计: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精读课文,品析领略

1、品读课文:三峡美在哪儿?(山、水)教师及时鼓励

2、郦道元如何写山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幻灯板书)注意激励

3、他又是如何写水的?(引导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三峡的水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景象。

4、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峡的美。

5、从语言、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来品析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精彩的段落,领会优美的词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比较欣赏

1、师生齐背《早发白帝城》。

2、一首是诗,一篇是游记,二者有哪些内容对应、写景相同的句子?

此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五)背诵课文,丰富积累

(六)走出课文,激发情感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美好画卷,今天的三峡正迸射出耀眼的光芒。三峡电站正造就着一个世界奇观。三峡,我们唯一的三峡!三峡,我们永远的三峡!

(七)教师小结,作业布置

1、小结三峡的壮丽。

2、师生齐读课文。

3、收集有关三峡的诗句。

梁红梅

襄樊市襄城区杨威中学梁红梅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三峡》是人教社义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材,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是新课标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全文仅150余字,然而作者却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壮丽风光。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婉约豪放、清荣峻茂。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领会作者精妙之笔法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学生欣赏三峡美丽风光的同时感知作者意境,引导学生探究、品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三峡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峡的特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成诵,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意境和对三峡的欣赏。

(2)难点:翻译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分析依据和理念】:《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三峡》是我国古代歌咏山水的优秀篇章,作者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感,我们应通过反复诵读来整体感知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二、学情分析:

古文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非常喜爱。对于国语的教学应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可学生的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多加引导。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设计理念】: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它有一定的被动性,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外过学者问过余秋雨,:“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同学们猜猜余秋雨说的是哪个地方?(三峡)

2、播放三峡风光的短片(背景音乐《话说长江》)

3、三峡的确魅力魅力无穷,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去走进壮丽的三峡,一起去领略那无限的风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注意图片和音乐配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2、学生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和语句的通顺,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

3、学生试译短文。

4、多媒体展示重难点的字、词、句。

5、学生试着背诵。

此环节设计: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精读课文,品析领略

1、品读课文:三峡美在哪儿?(山、水)教师及时鼓励

2、郦道元如何写山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幻灯板书)注意激励

3、他又是如何写水的?(引导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三峡的水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景象。

4、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峡的美。

5、从语言、文章的结构、描写手法来品析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精彩的段落,领会优美的词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比较欣赏

1、师生齐背《早发白帝城》。

2、一首是诗,一篇是游记,二者有哪些内容对应、写景相同的句子?

此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五)背诵课文,丰富积累

(六)走出课文,激发情感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美好画卷,今天的三峡正迸射出耀眼的光芒。三峡电站正造就着一个世界奇观。三峡,我们唯一的三峡!三峡,我们永远的三峡!

(七)教师小结,作业布置

1、小结三峡的壮丽。

2、师生齐读课文。

3、收集有关三峡的诗句。

梁红梅


相关内容

  • 文化漫谈:我是三峡人,我歌唱我的三峡
  • 引子 我是三峡人,我歌唱我的三峡. 三峡是什么?历史学者说,三峡是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链接支点,或者是长江文明和古蜀川西文明的咽喉.他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桥头堡,更是中原文明迁徙西南的索道.地理学家的眼里三峡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的大峡谷,是比较典型的峡谷,到如今,还没有学者十分明确的区别三峡和三个峡的地理学 ...

  • 三峡导游词
  • 尊敬的客人: 大家好! 欢迎大家乘船游览美丽的长江三峡.我叫***,是***旅行社的职业导游,持证号码是******号,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是:*********.今天能为大家服务和导游,我十分高兴和荣幸.希望三峡之旅和我的服务都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江三峡美丽的风光,去发现 ...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百科名片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 ...

  • 三峡逐梦记
  • 三峡逐梦记 --写在三峡工程兴建20年之际 三峡逐梦,大江安澜.三峡效应,延绵至今.百年三峡梦,给人们以太多的启示. --题记 12月14日,是三峡工程开工纪念日. 兴建20年,枢纽运行10周年,尤其是11月11日14时第4次成功实现175米蓄水,世纪工程经受了检验,百年三峡梦,今日终得圆. 从梦想 ...

  • 关于三峡工程的危害
  • 关于三峡工程的危害 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这是黄万里教授去世之前发生的.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之后三峡船闸试运行,三峡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部完工.这是黄万里教 ...

  • 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经常有朋友问起长江三峡在哪里?长江三峡是指哪三峡?今天小编整理了这篇文章,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情况. 长江三峡旅游景点线路图 为了增加我们对长江三峡的认识,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长江三峡旅游景点线路图吧.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由西至东(图中从左到右)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我们通常说的长江三峡 ...

  • 全面回眸三峡大坝70年利弊之辩
  • 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陆佑楣说,由于黄万里先生他没有进行调查,他年纪大了,三峡开工以后也没有到上游实地考察查勘过,泥沙的实际情况他可能也不掌握. 陆佑楣:1934年生,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1993年至2003年期间主持长江三峡工程建设. 沈国舫:19 ...

  • 三峡水利工程利与弊
  • 三峡水利工程的利与弊 (陈雯雯人文与传媒学院 325211) 摘要:三峡水利工程的从设想到建成始终争议不断,一方面它带来了发电.航运.防洪等方面的巨大效益,另外也存在着引发构造地震.水库库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的自然隐患和安置移民.文物破环的认为隐患.对于三峡我们要借鉴他国经验趋利避害. 关键词:三峡水利 ...

  • 三峡大坝今日14时有望全线竣工(组图)
  • http://news.QQ.com 2006年05月20日07:09 新京报 <新京报>制图/俞丰俊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三峡大坝昨日凌晨4时开始进行右岸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的浇筑.至当天18时50分,浇筑总量已达500多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完成过半. 担负施工任务的宜昌 青云水利水电 ...

  •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三峡]教学设计
  • <三峡>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 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 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三峡之歌>导入 二. 朗读,读出韵味. 1. 听读.听录音,或听教师泛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