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建造试航大纲

目 录

1、船体部分 1.1 总 则 1.2 测速试验 1.3 回转试验 1.4 停船试验

1.5 全速停车倒退和前进试验 1.6 航向稳定性试验 1.7 艏侧推试验

1.8 船体结构振动测量 1.9 抛锚试验 1.10 操舵试验 1.11 噪声测试

2、轮机部分

2.1 主机最低稳定转速试验 2.2 主机负荷试验

2.3 可调桨液压系统操纵速率试验 2.4 制淡装置试验 2.5 废气锅炉试验 2.6 主机燃油转换试验 2.7 测量轴系扭振 2.8 测量主机轴功率 2.9 检查齿轮箱负荷 2.10 自动化试验

2.11 桥楼遥控操纵试验

3、电气部分 3.1 失电试验 3.2 通导设备试验

3.3 主机转速表及螺距指示器调整 3.4 电力负荷测量 3.5 瘫船启动状态

1.

船 体 部 分

1.1 总则

1.1.1 本试验大纲系根据合同附件主要规格书编制。 1.1.2 本试验大纲应提交船级社和船东代表确认。 1.1.3

试航状态:

船处于压载状态。

1.2 测速试验

1.2.1 地点和测量方法:

地点:长江口。

方法:测量船舶在通过测速柱间距离(1海里)时所需时间。1.2.2 试航状态和天气

船状态: 平均吃水: 约4.1m ;

排水量: 约4877.1t 。

天气条件:风力在蒲氏2~3级,静潮平流。 1.2.3 测试工况

测量0.5、0.75、0.9及1.0主机功率(不带轴带发电机)下,船的航速,并按下列公式求出航速:

V=(V1+V2)/2 海里/时

式中:V――平均航速,海里/时;

V1――第一次单程航速,海里/时;

V2――第二次单程(返回)航速,海里/时; 注:航速需经浅水阻力修正。 1.2.4 测量记录

――试验数据和试验地点; ――试验区域水深; ――试验区域水比重; ――艏、舯、艉吃水;

――海况、水流方向、天气;

――相对风速和风向(由风速表和风向仪测量); ――船航向(每次航行由罗盘测定); ――船经过测量区域的时间(用秒表);

――用扭力仪测量主机轴功率(仅首制船进行测定); ――在航速试验同时,校正计程仪初始数据。

1.3 回转试验

1.3.1 试验状态:天气良好、风速低于蒲福氏风级3级,海况平静。轴带发电机处于工作状态。

1.3.2 试验水域宽阔,水深大于2倍船吃水。 1.3.3 试验次序:

主机724转/分 右满舵(45°) 主机724转/分 左满舵(45°)

1.3.4 试验方法

当主机转速稳定于(724转/分)后,舵操至右45°,舵角不得摆动以形成稳定的回转,待船首向角变化达到540°时,即该回转试验结束。

当主机转速稳定于(724转/分)后,舵操至左45°,舵角不得摆动以形成稳定的回转,待船首向角变化达到540°时,即该回转试验结束。 1.3.5 测量记录

――试验地点和试验数据;

――海况、海流方向、天气、水深;

――相对风速和风向(用风速表和风向仪测量); ――初始船向,船航速和主机转速; ――试验时的最大横倾角; ――船转动90°、180°、270°、360°时所需时间和其座标。

1.4 停船试验

1.4.1 试验状态:同”1.3.1” 1.4.2 试验方法:

主机转速分别达到船半速和全速并保持稳定时,下达停止主机运转令,主机应立即停止运转,舵保持正舵,船滑行到5节左右航速时为一次试验完成。

1.4.3 测量记录

――试验数据、试验时间和地点; ――天气状况、海情、水流、水深; ――相对风速和风向;

――初始航向、主机转速、初始稳定航速用计程仪测量; ――惯性滑动时间和距离(用抛木块法计算滑行距离)。

1.5 全速停车倒退和前进试验(轴带发电机工作) 1.5.1 试验方法

船在主机为90%MCR 功率下直线前进,下达全速后退的命令,一直到船停止为止。上述数据测量完毕后,主机稳定在50%MCR 功率下后退,对船发出全速前进命令一直向前到船停止为止。 1.5.2 测量数据

测量和记录下述项目:

――试验数据、时间和地点; ――天气、风速、风向和海况; ――从命令到船停止的时间和距离。

1.6 航向稳定性试验 1.6.1 试验条件:同”1.3.1” 1.6.2 试验内容 (1) 保持舵角不变,测量航向变化情况

在全速情况下,在稳定3~5min后,保持正舵不变,每隔10~30s测量记录罗经航向读数,连续测量3~5min。顺流和逆流情况各进行一次。 (2) 保持航向不变,测量操舵情况

在全速情况下,测量在保持航向不变情况下,为保持航向不变所操舵次数及最大操舵角度,连续测定3~5min。顺流和逆流情况各进行一次。

1.6.3 试验记录

――试验数据、时间和地点;

――天气、风速、风向、海况、流速和流向;

――罗经航向读数、操舵次数、最大操舵角度和航行时间。

1.7 艏侧推试验 1.7.1 试验条件

(1) 船舶处于停船(Vѕ=0)状态和低速状态; (2) 试验海区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 (3) 风力不超过蒲氏3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

1.7.2 试验内容

船速为0,开动艏侧推,在其最大功率时,测量船首向角变化,记录时间,连续试验3~5min。

船舶为低航速时,将舵置于满舵角,开动艏侧推,在其最大功率时,测量船首向角变化,记录时间,连续试验3~5min。 1.7.3 试验记录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对应情况下船首向角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8 船体结构和相关轮机部件振动测量 1.8.1 通 则

(1)振动测量在试航时进行,测量位置参见附表。

(2)试航中发现振动较剧烈处而在附表中又未作规定的区域可要求在该区域增加测点。

(3)振动测量报告将由船厂准备并提交船东参考。 1.8.2 测量状态

(1)船状态:试航状态。

(2)主机状态:相应于0.9MCR 的主机转速(724转/分)。 1.8.3 测量条件

(1)船舶应尽可能直线航行,在自由航线航行时,左右舵角应限制在2°以内。

(2)测量应在平静的海面航行时进行,水深应不小于船舶吃水的5倍。

1.8.4 测量仪器

采用可测量单点振动的手提式测振仪,测量仪器应在测量前,进行标定。

1.8.5 振动标准

参见本船的技术规格书。

(根据:GL-Rules I Part 1 Chapter 2 Sect. 1; C2)

振动测点和结果

注:(1)测点位置参见附图; (2)测试状态0.9M.C.R 。

1.9 抛锚试验 1.9.1 试验方法

(1) 在海水深度不小于50m 处进行抛锚试验。 (2) 使用电动锚机及自由抛出左右锚,抛锚过程中使用刹车2至3

次,并检查刹车工作情况。 (3) 抛锚后,用掣链器固定锚链,用慢倒车将锚链拉紧,并检查掣

链器工作可靠性。 (4) 收起锚及链,测量第2节锚链起升速度,其平均速度不小于

9m/min。 (5) 在起锚同时,应检查以下项目:

—当锚链通过锚链筒、掣链器滚轮及链轮时,锚链应无不正常跳动和翻转;

—检查锚链冲水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各部件运行是否正常; —检查掣链器位置是否正常;

—检查锚链拉紧后,锚与船体贴合是否正常。 (6) 以上试验项目,左右均应进行。 1.9.2 测量数据

下列项目必须测量和记录:

—试验地点、日期、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天气、海况、风速、风

向和水深(用测深仪); —起锚平均速度; —起锚机电机电流。

1.10 操舵试验 1.10.1 试验方法

本试验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在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进行自动操舵的功能试验。

1.10.2 数据测量

下列项目应测量并记录结果:

—试验地点、日期、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气候、风速、风向、海况和试验开始时的船速;

—舵叶转动从一舷至另一舷所需时间(35°~另一舷30°); —实际操舵舵角; —泵组最大油压;

—液压泵组电机电压及最大电流。

1.11 噪声测试 1.11.1 测试条件

(1) 主机航行试验时,主机采用0.9MCR (3569KW )和1台柴油

发电机正常运转; (2) 噪声测试时,房间内的播风器必须打开。

1.11.2 测试要求

(1) 仪器必须校准; (2) 通常情况下,应在房间中心距离甲板1.2m~1.6m处测试噪声,

测试者手持测声仪离开身体有一臂距离,以避免人体的干扰; (3) 在门外测试时,在有风的情况下,使用挡风玻璃的过滤器。 1.11.3 测试记录表

2 轮 机 部 分

2.1

主机最低稳定转速试验

慢慢的降低主机转速,以得到主机的最低稳定转速,然后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行主机5分钟。记录主机的最低稳定转速、喷射泵格数,操纵手柄格数和增压器转速。

主机负荷试验

主机以额定转速运行,调节调距桨螺距以改变主机功率,按下表进行主机耐久性试验:

2.2

2.2.1

2.2.2 2.2.3 2.2.4

2.3 可调桨液压系统操纵速率试验

在额定转速时,操纵桨叶转动,使其螺距角从正满角到负角,从操纵至负角开始所需的时间应不大于15秒。

在此期间进行下列试验:

各个气缸的最大压力在每种工况下每一小时记录一次。其余各项参数,每半小时测量记录一次。

在耐久试验后打开曲轴箱,检查运动部件,测量曲轴热态甩挡。 在耐久试验后,由船东代表或船级社验船师选择一只缸进行拆检。 试航后,检查主机侧向支承,垫块及底脚螺栓的紧密性。

2.4 制淡装置试验

在耐久性试验中主机在MCR 工况运转时,以主机高温冷却淡水作为热源运行制淡装置一小时。测量并记录淡水的盐份浓度。淡水的盐份浓度应小于10PPM 。

废气锅炉试验

在主机耐久试验时进行废气锅炉运行试验一小时。试航后检查锅炉内部情况。

主机燃油转换试验

主机燃油转换试验是从重燃料油转换成重柴油,再从重柴油转换到重燃料油。

测量轴系扭振

主机转速从最低稳定转速开始逐步增加到额定转速,此后三分钟内无级降至最低稳定转速,记录主机转速、轴系扭振的振幅及频率。这项试验仅对首制船作。

测量主机轴功率

在主机升速试验中测量主机轴功率。该试验仅对首制船需要。

检查齿轮箱负荷

打开齿轮箱,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测量齿轮间隙。 2.5 2.6 2.7 2.8 2.9

2.10 自动化试验

2.10.1 试验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各报警及控制点;

—检查各燃油及滑油舱;

—检查各空压机及空气瓶;

—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处于工作状态;

—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应急发电机置于自动备用状态;

—将各备用泵置于”自动”状态;

—打开机舱风机;

—打开机舱报警及监视系统;

—运行制淡装置;

—打开火警检查系统。

2.10.2 试验

—首先由船级社验船师、船东代表、船厂代表检查所有的准备工作; —本试验在CSR 工况下运行4小时;

—在试验期间,所有的控制在驾驶室进行,机舱中只有值班轮机员可以操作;

—电力负荷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

—在4小时的试验中,至少作30分钟的增速及减速试验。

—打印试验期间的报警清单,做为试验结果。

2.11 桥楼遥控操纵试验

在这试验中,在机舱中不进行手动操作,所有的系统置于正常运行状态。试验中记录运行时间、控制手柄的位置、螺旋桨螺距、主机转速。

分别在以下控制模式下进行遥控试验:

2.11.1 转速螺距联合控制

通过联合操纵器,以理想的主机转速和螺旋桨螺距的匹配联合控制推进系统。

2.11.2 转速螺距独立控制

A. 螺旋桨螺距控制

螺旋桨螺距控制有以下两种方式:

—常规控制(通过操纵手柄)

—后备控制(通过控制板上的后备操纵开关)

B. 主机转速控制

主机转速控制有以下两种方式:

—常规控制(通过控制电位器)

—恒速控制(轴带发电机运行工况)

2.11.3 轴带发电机运行模式

在轴带发电机运行状态下,主机的转速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11.4 操纵试验后,试验控制系统的加载速率控制功能。

3 电 气 部 分

3.1 失电试验

3.1.1 总则

所有发电机组的运行、备用机组运行和并联运行等试验应在系泊试验期间完成。船舶应航行在正常情况下。

3.1.2 试验工况

1)工况A

—1号柴油发电机运行;

—2号柴油发电机作第1备用;

—应急发电机处于自动状态;

—所有1号泵组投入运行;

—所有2号泵组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试验:

a. 手动切断1号柴油发电机主开关;

b. 2号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

c. 检查所有正在运行的泵组、备用泵组和应急发电机的功能。

2)工况B

—轴带发电机运行;

—1号柴油发电机作第1备用;

—2号柴油发电机作第2备用;

—应急发电机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所有2号泵组投入运行;

—所有1号泵组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试验:

a. 手动切断轴带发电机主开关;

b. 1号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

c. 检查所有正在运行的泵组、备用泵组、2号柴油发电机和应急发电机的功能

3)工况C

—轴带发电机工作;

—2号柴油发电机作第1备用;

—1号柴油发电机作第2备用;

—应急发电机处于自动状态。

试验:

a. 关闭1号、2号柴油发电机的起动空气阀,模拟起动故障; b. 手动切断轴带发电机主开关;

c. 应急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

d. 观察下列状况:

—保证所有应急负载如舵机、火警装置、通导等设备的供电。 —机舱、房舱等处所应有良好的照明。

3.2 通导设备试验

3.2.1 总则

航行试验通常使用所有的导航设备。设备的操作性试验在码头完成,如果需要额外的调整,将在试航初期完成。

3.2.2 电罗经

离港前首先对电罗经和所有分罗经校正,允许误差±0.5°。 试航时,调整磁罗经并比较其与电罗经的偏差。

3.2.3 磁罗经调整

由罗经师负责校正。

3.2.4 测深仪

在每个测深范围进行功能试验并与海图比较。如果偏差过大,应进行调整。

3.2.5 计程仪

将测速试验的结果与计程仪测行的航速进行比较。

3.2.6 导航通讯系统

—带ARPA 雷达

—自动舵

—GPS 导航仪

—VHF 甚高频无线电话和DSC 终端

—气象传真机

—号笛系统

—通用报警系统

—电话系统

—广播系统

—航行告警接收机

—GMDSS 无线电组装台

—2182KH z 值班接收机

—卫通B

3.3 主机转速表和螺距指示器调整

在试航前调整主机转速表和螺距指示器,其安装位置如下:

目 录

1、船体部分 1.1 总 则 1.2 测速试验 1.3 回转试验 1.4 停船试验

1.5 全速停车倒退和前进试验 1.6 航向稳定性试验 1.7 艏侧推试验

1.8 船体结构振动测量 1.9 抛锚试验 1.10 操舵试验 1.11 噪声测试

2、轮机部分

2.1 主机最低稳定转速试验 2.2 主机负荷试验

2.3 可调桨液压系统操纵速率试验 2.4 制淡装置试验 2.5 废气锅炉试验 2.6 主机燃油转换试验 2.7 测量轴系扭振 2.8 测量主机轴功率 2.9 检查齿轮箱负荷 2.10 自动化试验

2.11 桥楼遥控操纵试验

3、电气部分 3.1 失电试验 3.2 通导设备试验

3.3 主机转速表及螺距指示器调整 3.4 电力负荷测量 3.5 瘫船启动状态

1.

船 体 部 分

1.1 总则

1.1.1 本试验大纲系根据合同附件主要规格书编制。 1.1.2 本试验大纲应提交船级社和船东代表确认。 1.1.3

试航状态:

船处于压载状态。

1.2 测速试验

1.2.1 地点和测量方法:

地点:长江口。

方法:测量船舶在通过测速柱间距离(1海里)时所需时间。1.2.2 试航状态和天气

船状态: 平均吃水: 约4.1m ;

排水量: 约4877.1t 。

天气条件:风力在蒲氏2~3级,静潮平流。 1.2.3 测试工况

测量0.5、0.75、0.9及1.0主机功率(不带轴带发电机)下,船的航速,并按下列公式求出航速:

V=(V1+V2)/2 海里/时

式中:V――平均航速,海里/时;

V1――第一次单程航速,海里/时;

V2――第二次单程(返回)航速,海里/时; 注:航速需经浅水阻力修正。 1.2.4 测量记录

――试验数据和试验地点; ――试验区域水深; ――试验区域水比重; ――艏、舯、艉吃水;

――海况、水流方向、天气;

――相对风速和风向(由风速表和风向仪测量); ――船航向(每次航行由罗盘测定); ――船经过测量区域的时间(用秒表);

――用扭力仪测量主机轴功率(仅首制船进行测定); ――在航速试验同时,校正计程仪初始数据。

1.3 回转试验

1.3.1 试验状态:天气良好、风速低于蒲福氏风级3级,海况平静。轴带发电机处于工作状态。

1.3.2 试验水域宽阔,水深大于2倍船吃水。 1.3.3 试验次序:

主机724转/分 右满舵(45°) 主机724转/分 左满舵(45°)

1.3.4 试验方法

当主机转速稳定于(724转/分)后,舵操至右45°,舵角不得摆动以形成稳定的回转,待船首向角变化达到540°时,即该回转试验结束。

当主机转速稳定于(724转/分)后,舵操至左45°,舵角不得摆动以形成稳定的回转,待船首向角变化达到540°时,即该回转试验结束。 1.3.5 测量记录

――试验地点和试验数据;

――海况、海流方向、天气、水深;

――相对风速和风向(用风速表和风向仪测量); ――初始船向,船航速和主机转速; ――试验时的最大横倾角; ――船转动90°、180°、270°、360°时所需时间和其座标。

1.4 停船试验

1.4.1 试验状态:同”1.3.1” 1.4.2 试验方法:

主机转速分别达到船半速和全速并保持稳定时,下达停止主机运转令,主机应立即停止运转,舵保持正舵,船滑行到5节左右航速时为一次试验完成。

1.4.3 测量记录

――试验数据、试验时间和地点; ――天气状况、海情、水流、水深; ――相对风速和风向;

――初始航向、主机转速、初始稳定航速用计程仪测量; ――惯性滑动时间和距离(用抛木块法计算滑行距离)。

1.5 全速停车倒退和前进试验(轴带发电机工作) 1.5.1 试验方法

船在主机为90%MCR 功率下直线前进,下达全速后退的命令,一直到船停止为止。上述数据测量完毕后,主机稳定在50%MCR 功率下后退,对船发出全速前进命令一直向前到船停止为止。 1.5.2 测量数据

测量和记录下述项目:

――试验数据、时间和地点; ――天气、风速、风向和海况; ――从命令到船停止的时间和距离。

1.6 航向稳定性试验 1.6.1 试验条件:同”1.3.1” 1.6.2 试验内容 (1) 保持舵角不变,测量航向变化情况

在全速情况下,在稳定3~5min后,保持正舵不变,每隔10~30s测量记录罗经航向读数,连续测量3~5min。顺流和逆流情况各进行一次。 (2) 保持航向不变,测量操舵情况

在全速情况下,测量在保持航向不变情况下,为保持航向不变所操舵次数及最大操舵角度,连续测定3~5min。顺流和逆流情况各进行一次。

1.6.3 试验记录

――试验数据、时间和地点;

――天气、风速、风向、海况、流速和流向;

――罗经航向读数、操舵次数、最大操舵角度和航行时间。

1.7 艏侧推试验 1.7.1 试验条件

(1) 船舶处于停船(Vѕ=0)状态和低速状态; (2) 试验海区有足够的助航距离和回旋余地; (3) 风力不超过蒲氏3级,海浪不超过2级,潮流平稳。

1.7.2 试验内容

船速为0,开动艏侧推,在其最大功率时,测量船首向角变化,记录时间,连续试验3~5min。

船舶为低航速时,将舵置于满舵角,开动艏侧推,在其最大功率时,测量船首向角变化,记录时间,连续试验3~5min。 1.7.3 试验记录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对应情况下船首向角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8 船体结构和相关轮机部件振动测量 1.8.1 通 则

(1)振动测量在试航时进行,测量位置参见附表。

(2)试航中发现振动较剧烈处而在附表中又未作规定的区域可要求在该区域增加测点。

(3)振动测量报告将由船厂准备并提交船东参考。 1.8.2 测量状态

(1)船状态:试航状态。

(2)主机状态:相应于0.9MCR 的主机转速(724转/分)。 1.8.3 测量条件

(1)船舶应尽可能直线航行,在自由航线航行时,左右舵角应限制在2°以内。

(2)测量应在平静的海面航行时进行,水深应不小于船舶吃水的5倍。

1.8.4 测量仪器

采用可测量单点振动的手提式测振仪,测量仪器应在测量前,进行标定。

1.8.5 振动标准

参见本船的技术规格书。

(根据:GL-Rules I Part 1 Chapter 2 Sect. 1; C2)

振动测点和结果

注:(1)测点位置参见附图; (2)测试状态0.9M.C.R 。

1.9 抛锚试验 1.9.1 试验方法

(1) 在海水深度不小于50m 处进行抛锚试验。 (2) 使用电动锚机及自由抛出左右锚,抛锚过程中使用刹车2至3

次,并检查刹车工作情况。 (3) 抛锚后,用掣链器固定锚链,用慢倒车将锚链拉紧,并检查掣

链器工作可靠性。 (4) 收起锚及链,测量第2节锚链起升速度,其平均速度不小于

9m/min。 (5) 在起锚同时,应检查以下项目:

—当锚链通过锚链筒、掣链器滚轮及链轮时,锚链应无不正常跳动和翻转;

—检查锚链冲水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各部件运行是否正常; —检查掣链器位置是否正常;

—检查锚链拉紧后,锚与船体贴合是否正常。 (6) 以上试验项目,左右均应进行。 1.9.2 测量数据

下列项目必须测量和记录:

—试验地点、日期、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天气、海况、风速、风

向和水深(用测深仪); —起锚平均速度; —起锚机电机电流。

1.10 操舵试验 1.10.1 试验方法

本试验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在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进行自动操舵的功能试验。

1.10.2 数据测量

下列项目应测量并记录结果:

—试验地点、日期、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气候、风速、风向、海况和试验开始时的船速;

—舵叶转动从一舷至另一舷所需时间(35°~另一舷30°); —实际操舵舵角; —泵组最大油压;

—液压泵组电机电压及最大电流。

1.11 噪声测试 1.11.1 测试条件

(1) 主机航行试验时,主机采用0.9MCR (3569KW )和1台柴油

发电机正常运转; (2) 噪声测试时,房间内的播风器必须打开。

1.11.2 测试要求

(1) 仪器必须校准; (2) 通常情况下,应在房间中心距离甲板1.2m~1.6m处测试噪声,

测试者手持测声仪离开身体有一臂距离,以避免人体的干扰; (3) 在门外测试时,在有风的情况下,使用挡风玻璃的过滤器。 1.11.3 测试记录表

2 轮 机 部 分

2.1

主机最低稳定转速试验

慢慢的降低主机转速,以得到主机的最低稳定转速,然后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行主机5分钟。记录主机的最低稳定转速、喷射泵格数,操纵手柄格数和增压器转速。

主机负荷试验

主机以额定转速运行,调节调距桨螺距以改变主机功率,按下表进行主机耐久性试验:

2.2

2.2.1

2.2.2 2.2.3 2.2.4

2.3 可调桨液压系统操纵速率试验

在额定转速时,操纵桨叶转动,使其螺距角从正满角到负角,从操纵至负角开始所需的时间应不大于15秒。

在此期间进行下列试验:

各个气缸的最大压力在每种工况下每一小时记录一次。其余各项参数,每半小时测量记录一次。

在耐久试验后打开曲轴箱,检查运动部件,测量曲轴热态甩挡。 在耐久试验后,由船东代表或船级社验船师选择一只缸进行拆检。 试航后,检查主机侧向支承,垫块及底脚螺栓的紧密性。

2.4 制淡装置试验

在耐久性试验中主机在MCR 工况运转时,以主机高温冷却淡水作为热源运行制淡装置一小时。测量并记录淡水的盐份浓度。淡水的盐份浓度应小于10PPM 。

废气锅炉试验

在主机耐久试验时进行废气锅炉运行试验一小时。试航后检查锅炉内部情况。

主机燃油转换试验

主机燃油转换试验是从重燃料油转换成重柴油,再从重柴油转换到重燃料油。

测量轴系扭振

主机转速从最低稳定转速开始逐步增加到额定转速,此后三分钟内无级降至最低稳定转速,记录主机转速、轴系扭振的振幅及频率。这项试验仅对首制船作。

测量主机轴功率

在主机升速试验中测量主机轴功率。该试验仅对首制船需要。

检查齿轮箱负荷

打开齿轮箱,检查齿轮啮合情况,测量齿轮间隙。 2.5 2.6 2.7 2.8 2.9

2.10 自动化试验

2.10.1 试验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各报警及控制点;

—检查各燃油及滑油舱;

—检查各空压机及空气瓶;

—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处于工作状态;

—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应急发电机置于自动备用状态;

—将各备用泵置于”自动”状态;

—打开机舱风机;

—打开机舱报警及监视系统;

—运行制淡装置;

—打开火警检查系统。

2.10.2 试验

—首先由船级社验船师、船东代表、船厂代表检查所有的准备工作; —本试验在CSR 工况下运行4小时;

—在试验期间,所有的控制在驾驶室进行,机舱中只有值班轮机员可以操作;

—电力负荷每一个小时记录一次;

—在4小时的试验中,至少作30分钟的增速及减速试验。

—打印试验期间的报警清单,做为试验结果。

2.11 桥楼遥控操纵试验

在这试验中,在机舱中不进行手动操作,所有的系统置于正常运行状态。试验中记录运行时间、控制手柄的位置、螺旋桨螺距、主机转速。

分别在以下控制模式下进行遥控试验:

2.11.1 转速螺距联合控制

通过联合操纵器,以理想的主机转速和螺旋桨螺距的匹配联合控制推进系统。

2.11.2 转速螺距独立控制

A. 螺旋桨螺距控制

螺旋桨螺距控制有以下两种方式:

—常规控制(通过操纵手柄)

—后备控制(通过控制板上的后备操纵开关)

B. 主机转速控制

主机转速控制有以下两种方式:

—常规控制(通过控制电位器)

—恒速控制(轴带发电机运行工况)

2.11.3 轴带发电机运行模式

在轴带发电机运行状态下,主机的转速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11.4 操纵试验后,试验控制系统的加载速率控制功能。

3 电 气 部 分

3.1 失电试验

3.1.1 总则

所有发电机组的运行、备用机组运行和并联运行等试验应在系泊试验期间完成。船舶应航行在正常情况下。

3.1.2 试验工况

1)工况A

—1号柴油发电机运行;

—2号柴油发电机作第1备用;

—应急发电机处于自动状态;

—所有1号泵组投入运行;

—所有2号泵组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试验:

a. 手动切断1号柴油发电机主开关;

b. 2号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

c. 检查所有正在运行的泵组、备用泵组和应急发电机的功能。

2)工况B

—轴带发电机运行;

—1号柴油发电机作第1备用;

—2号柴油发电机作第2备用;

—应急发电机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所有2号泵组投入运行;

—所有1号泵组处于自动备用状态。

试验:

a. 手动切断轴带发电机主开关;

b. 1号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

c. 检查所有正在运行的泵组、备用泵组、2号柴油发电机和应急发电机的功能

3)工况C

—轴带发电机工作;

—2号柴油发电机作第1备用;

—1号柴油发电机作第2备用;

—应急发电机处于自动状态。

试验:

a. 关闭1号、2号柴油发电机的起动空气阀,模拟起动故障; b. 手动切断轴带发电机主开关;

c. 应急发电机自动启动并合闸;

d. 观察下列状况:

—保证所有应急负载如舵机、火警装置、通导等设备的供电。 —机舱、房舱等处所应有良好的照明。

3.2 通导设备试验

3.2.1 总则

航行试验通常使用所有的导航设备。设备的操作性试验在码头完成,如果需要额外的调整,将在试航初期完成。

3.2.2 电罗经

离港前首先对电罗经和所有分罗经校正,允许误差±0.5°。 试航时,调整磁罗经并比较其与电罗经的偏差。

3.2.3 磁罗经调整

由罗经师负责校正。

3.2.4 测深仪

在每个测深范围进行功能试验并与海图比较。如果偏差过大,应进行调整。

3.2.5 计程仪

将测速试验的结果与计程仪测行的航速进行比较。

3.2.6 导航通讯系统

—带ARPA 雷达

—自动舵

—GPS 导航仪

—VHF 甚高频无线电话和DSC 终端

—气象传真机

—号笛系统

—通用报警系统

—电话系统

—广播系统

—航行告警接收机

—GMDSS 无线电组装台

—2182KH z 值班接收机

—卫通B

3.3 主机转速表和螺距指示器调整

在试航前调整主机转速表和螺距指示器,其安装位置如下:


相关内容

  • 国内造船合同
  • 本合同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船东单位全称)(以下简称甲方)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承造船厂全称)(以下简称乙方)就建造______________(船舶名称)(以下简称本船)_______艘,于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________ ...

  • 造船流程-1
  • 船海讲坛]图解造船系列(1)造船工艺流程简介 2015-06-26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 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 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上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 ...

  • 建造船舶合同
  • 本合同根据__法律组建并营业的,其总公司设在_____公司(下称建造方)为甲方和根据_____法律组建并营业的,其总公司设在______公司(下称买方)为乙方于___年__月__日签订. 鉴于本合同中所含的相互约定,建造方同意按下面所订的条款在________(下称船厂)建造.下水.装机.完工,并向 ...

  •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下的船舶建造工艺过程
  •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下的船舶建造工艺过程 摘要造船模式是指组织造船生产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它既反映对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原则,又反映作业任务分解后的组合方式:它体现船舶产品的设计思想.建造策略和管理思想三者的系统结合.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是成组技术等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目标是贯彻以" 中间 ...

  • 船舶建造合同
  • 船号:__________ 本合同由依照________法律组建和存在,并以_________为注册营业地的_________为一方(以下简称'买方'),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组建并存在,以中国_________为注册营业地的_________船厂为另一方(以下简称卖方)于______年_____ ...

  • "海洋石油286"深海水下工程船交付使用 我国将具备南海深海开发能力
  • 从今天起,我国的深水船队又多了一根能直探南海3000米深海的"定海神针".28日上午,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多功能深海水下工程船"海洋石油286"号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龙穴基地举行交船仪式,正式交付使用.该船具备在南海海域进行施工的能力,将成为中国深水石 ...

  • 造船的主要工艺流程
  • 钢材预处理在号料前对钢材进行的矫正, 除锈和涂底漆工作. 船用钢材常因轧制时压延不均, 轧制后冷却收缩不匀或运输, 储存过程中其 钢材预处理 在号料前对钢材进行的矫正, 除锈和涂底漆工作. 船用钢材常因轧制时压延不均, 轧制后冷却收缩不匀或运输, 储存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各种变形. 为此, 板 ...

  • 船舶工程专业船舶原理
  • 1. 静止在水中(不超过三级风二级浪)的新船满载试航所测得的速度.服 2. 供船连续航行的距离. 3. 4. 志,确定设计满足的规范. 5. 通常用其表征货物所需的容积,即每吨货所要 求的货舱容积数,单位是T/m3 . 6. 甲板层数,甲板间高等. 7. 说,ηDW0占Δ0的百分数,对同样Δ的船来D ...

  • 二手船买卖合同(范本)
  • 附件3: 二手船买卖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 甲方: 法定地址: 营业执照号: 乙方: 法定地址: 营业执照号: 甲乙双方经充分的协商,甲方愿意出售且乙方愿意购买"______"轮(以下简称"该轮"),并达成如下协议: 1.船舶概况 船名: 船型: 船籍: 船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