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_产业发展理论

第六章 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目的。研究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是要从各个不同方面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接着介绍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战略,最后分析论述了产业衰退和对衰退产业的调整。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是最早在理论上系统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国富论》通篇都是对经济增长性质、原因和如何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的研究。

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斯密将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五个方面: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用总量生产函数表示为:

Yt=f (Lt,It,Nt,Tt,Vt)

其中:Yt表示时间t时的总产出,从Lt~ Vt依次表示t时的劳动就业、资

本存量、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利用率、技术变革率和社会经济制度。

斯密从其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劳动看作是极其重要的增长因素。他明确指出,人均产出的增加,一方面取决于投入生产中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的比例。斯密认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对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不同。前者能够创造价值和物质财富,为工人提供工资收入和生活保障,为雇主提供利润和积累资本,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财富生产和增长;而后者则消耗社会财富,妨碍资本积累和生产增长。

2、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李嘉图是斯密的继承者,但他又与斯密不同,他将考察的中心转向收入分配问题,着重分析了各种收入分配比例如何通过影响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斯密的总量生产函数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完全适用于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但是,二者的立论基础却截然不同。斯密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性,生产实际成本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因为市场容量在扩大,社会分工在不断深化。而李嘉图的生产函数则受制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边际产品均递减,技术进步只能抵消部分递减,但不能根本改变这种下降趋势。由于收益递减,生活资料价格上升,故工资的自然价格提高,地租率提高,利润率必然下降,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因而趋于萎缩,经济增长放慢。任何促进边际生产率提高的措施(如改良农业、机器的采用、廉价谷物的输

入、削减赋税和公共支出等)都会提高利润,从而提高资本形成率,加快经济增长。可见,李嘉图虽然从收入分配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但仍突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罗伊·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埃夫塞·多马 (E.Domar)经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短期静态分析长期化和动态化,以考察一国经济长期增长问题,从而建立起第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起初是为了解释发达国家的增长问题,但其基本原理与方法目前已广泛地用于发展中国家。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1)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该产品既可作个人消费,又可作生产要素投入生产。(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与资本。(3)资本与产量比率固定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或只有中性技术进步。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G=s/V

式中:G表示收入(或产量)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亦即本期收入(或产量)增量与上期收入(或产量)之比(Δy/y);s表示平均储蓄倾向,即总储蓄与总收入之比(s/y);V表示加速系数,即投资与产量之比(I/Δy)。

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F=s·δ

式中:F表示投资增长率,即本期投资相对于上期投资的增量与上期投资的比率(ΔI/I);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即储蓄增量在收放增量中所占的比率(ΔS/ΔI);δ表示资本生产率,即产量或收入与资本总投入的比率(Y/K)。

由于他们都假定资本--产量比率不变、储蓄率不变、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不存在生产能力闲置等,所以哈罗德公式中的平均储蓄倾向S等于多马公式中的边际储蓄倾向S;哈罗德公式中的加速系数的倒数1/V等于多马公式中的资本生产率δ;哈马德的经济增长率G必然与多马的投资增长率F相等,两者实际上一致,都可称作经济增长率。因此,经济学家将二者统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为经济增长理论向动态化、长期化、定量化、实用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由于这一模型高度抽象、简化、便于测算,它已成为经济学家及一些国家用以研究预测经济增长、制定经济计划的便捷手段。

但是,由于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在一系列其他因素不变的假定下,只有储蓄率S和资本——产量比率V(或资本生产率δ,δ=1/V)两个变量来决定,而且其中V和δ也被假定为不变,所以经济增长率只由S一个变量决定,即只受储蓄率亦即资本积累率决定。事实上,经济增长受到多变量影响。因而在上述不合理的假定下所建立的均衡增长途径就像“刀刃”一样狭窄。同时,该模型过于笼统,它既不能提供进行细致计算的基础,也不能说明结构的和地区的问题,因此,应用起来困难较多。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针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存在的问题,索洛(R.Solow)和斯旺(W.Swan)作了修正和补充,将其发展为一个“新古典模型”,即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1)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2)只有资本与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但两个生产要素可相互替换,即资本——劳动比率与资本——产量比率可按需要进行调整。(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变或成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4)市场属完全竞争型,即价格调节机制起主要作用。(5)索洛——斯旺模型中不存在技术进步。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含义。设Y为产量,K为资本,L为劳动。在技术条件下不变的条件下,总量生产函数为:

Y=f(K,L) (6.1)

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有:

ΔY/Y=a·(ΔK/K)+b(ΔL/L) (6.2)

式中:a=MPK·K/Y和b=MPL·L/Y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

额,也称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且a+b=1。而MPK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L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公式(6.2)即为索洛——斯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它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与劳动的增长率及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共同决定的。若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则有如下模型:

ΔY/Y=λ+a (ΔK/K)+b(ΔL/L) (6.3)

上式中,λ为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率。

公式(6.3)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它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与劳动的增长率,资本与劳动的产生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共同决定的。

索洛的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突出地强调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基本反映了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由技术进步决定的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对增长的贡献份额日趋增加的现实,并将其动态化、模型化,从而将“技术进步决定论”的经济增长理论向计量化、实证化方向推进了决定性的一大步。但是,这一模型把所有除劳动和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之外的全部剩余都归因于技术进步这一因素的做法,有将技术进步庸俗化为除投入要素外什么都可以塞进去的无所不包的不可捉摸的“大杂烩”的倾向,因而不利于科学地、精确地认识和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真实作用。

3、诺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道格拉斯·诺斯(D.North)以经济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和依托,大胆创新,提出了他的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经济增长理论流派中“制度决定论”的代表。

诺斯在充分肯定其他流派关于经济增长原因的研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的同时,认为它们“显然存在漏洞”。他指出,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要到制度因素中去寻找。因为,如果经济增长所需的只是投资和创新,那为什么有些社会具备了这种条件却没有如意的结局呢?我们过去列出的原因(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乃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诺斯从1961年开始另辟蹊径研究经济增长因素,试图以制度变化解释经济增长。他发现,历史上在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制度变迁亦能促进生产率提高和实现经济增长。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诺斯逐步构建了一个以产权为基本概念,以制度变迁为核心,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严密理论体系和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制度变迁的主要参数即产权制度来解释经济增长,基本命题是: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相似性,即推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行为主体都是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前提下,行为主体才会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

关于国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认为,国家是产权的奠定和实施单位,有关的各种基本规则由国家或政府制度、变更或维持,因此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4、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人立足于舒尔茨(T.Schultz)等创立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将人力资本因素系统地引入经济增长模式,并把它置于最突出的决定性地位,创立了“新增长理论”。他们试图以此来修正和发展索洛等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致力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改造成为既研究产出即GNP增长,又关注国际国内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和发展失衡等发展问题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力求使增长经济学成为真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学科。“新增长理论”建立在“人力资本决定论”的基础上,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因素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并揭示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同样在于人力资本的持续增长和积累,因而对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现实更具有解释力,对各国经济增长实践更有指导意义,因此它才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各流派中的主导流派。

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的长期增长模式”。众所周知,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但仅仅从纯粹单一的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前提出发,而且往往假定资本边际产出率递减,因而这些理论也就无法说明和保证产出及消费的长期增长。李嘉图由于认定物质生产要素收益递减,致使他得出悲观的结论;在哈罗——多马模型中,物质资本积累(储蓄和投资)是唯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因而在假定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条件下,产出的总趋势仍是递减的;索洛(R.Solow)、丹尼森(E.Danison) 等人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也同样恪守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信条,尽管他们认为,引入其理论模型的技术进步这一外生变量能够产生递增收益与物质资本收益递减两相抵消,使总的规模收益保持不变,但仍无法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在罗默模式中,技术变革不仅被内生化,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增长的结果。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取代物的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原动力。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不仅自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能通过其外部效应使物质资本及其他因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R.Lucas)在1988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

的机制》中,提出并比较了三个增长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模型,强调舒尔茨(T.Schultz)型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学校正规与非正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的模型和强调阿罗“边干边学”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经济增长思想。

二、经济发展理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论的集中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

(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最关键的是“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如何在落后国家的传统社会经济里为“起飞”准备条件并尽早实现经济“起飞”,是罗斯托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罗斯托的理论也被称之为“起飞”理论。

罗斯托指出,所谓“起飞”就是使一国经济突破传统停滞状态,犹如飞机滑离跑道,腾空而起。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要使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提高到10%以上;二是要“有一种或多种实质性的制造业部门”作为“起飞”的主导部门“发展起来,增长率很高”;三是要建立起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即必须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的结构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开拓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的力量和“起飞”阶段的潜在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使成长具有不断前进的特征。

罗斯托认为,“起飞”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发生扩散效果的环境中引进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又总被吸收在特定的工业部门。这些特定部门由于采用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及其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罗斯托称这种起引擎作用的特定工业部门为主导部门。经济成长阶段的交替表现为主导部门顺序的变化,现代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当主导部门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个有关部门和地区之后,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时就会有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的不断交替,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罗斯托在说明主导部门为什么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时指出,主导部门的作用是通过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实现的。第一,回顾影响,即主导部门对那些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第二,旁侧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第三,前瞻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诱导作用。主导部门通过这三种影响,使其与其他部门组成了一个主导部门的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

刘易斯(W.A.Lewis)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基于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

的机制》中,提出并比较了三个增长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模型,强调舒尔茨(T.Schultz)型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学校正规与非正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的模型和强调阿罗“边干边学”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经济增长思想。

二、经济发展理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论的集中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

(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最关键的是“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如何在落后国家的传统社会经济里为“起飞”准备条件并尽早实现经济“起飞”,是罗斯托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罗斯托的理论也被称之为“起飞”理论。

罗斯托指出,所谓“起飞”就是使一国经济突破传统停滞状态,犹如飞机滑离跑道,腾空而起。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要使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提高到10%以上;二是要“有一种或多种实质性的制造业部门”作为“起飞”的主导部门“发展起来,增长率很高”;三是要建立起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即必须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的结构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开拓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的力量和“起飞”阶段的潜在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使成长具有不断前进的特征。

罗斯托认为,“起飞”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发生扩散效果的环境中引进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又总被吸收在特定的工业部门。这些特定部门由于采用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及其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罗斯托称这种起引擎作用的特定工业部门为主导部门。经济成长阶段的交替表现为主导部门顺序的变化,现代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当主导部门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个有关部门和地区之后,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时就会有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的不断交替,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罗斯托在说明主导部门为什么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时指出,主导部门的作用是通过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实现的。第一,回顾影响,即主导部门对那些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第二,旁侧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第三,前瞻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诱导作用。主导部门通过这三种影响,使其与其他部门组成了一个主导部门的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

刘易斯(W.A.Lewis)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基于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

业部门来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增长与发展,以便消除工农之间以及工农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失衡。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两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

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农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资源,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原理,当人口迅速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必然很低,其中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甚至可以到零。因此,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通常只维持自身和家庭的最低生活水平。正是这种生存收入决定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限额。工业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或等于这个限额,否则工业部门就不可能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高于这个限额但不能高得太多,否则,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就会超过工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迫使工资水平下降。刘易斯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的工资水平比农业大约高30%左右。

由于工业与农业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吸引着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可再生资源,其规模可随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而不断扩大,而且扩大的幅度可以大于人口增长的幅度。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农业国,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只要工业部门扩大生产规模,就可用现行工资水平雇佣到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正是这样,刘易斯认为,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固定工资水平上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任何劳动力的数量,即现代工业部门存在劳动无限供给的状况。

在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而资本是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呢?刘易斯认为,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利用利润进行投资。由于工人工资低,仅够糊口,没有什么储蓄,因此,投资只有来自资本家的利润。虽然资本家获取的利润也要用于消费,但为分析简便,刘易斯假定资本家的利润全部转化为储蓄,以作为再投资之用,从而就可以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不断反复,直至工业部门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这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也相应增加。工业部门要想再获取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这样,整个经济就摆脱了低水平均衡的陷阱,而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

刘易斯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由于工业资本不多,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力,因此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如何扩大,总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力供给。这样,工业总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部分增长的速度,于是出现一个资本加速积累和迅速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时期,直至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此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由于劳动力也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稀缺的,而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因此工资水平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利益开始在两个部门之间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刘易斯认为,当前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第一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出现在80年代中期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

件中,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处在形成的过程中。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定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具体原则有如下几个:

1、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一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另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不同代际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消耗量的80%。

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护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质量原则

可持续发展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而不是经济发展的量。因为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更不代表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一般用实际GNP或GDP的增长率来表示;而人均GNP或GDP通常被用作衡量一国国民收入水平高低的综合指标,并常被用作评价和比较经济增长绩效的代表性指标。经济发展当然也包括经济增长,但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内容要丰富得多。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至于社会发展,它的涵义又远比经济发展更加丰富。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G.Dennis )认为,发展包括三个核心内容:生存、自尊、自由。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的,至于群体及群体组成的社会的发展则不仅包括了经济发展的所有内容,还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改善、教育科技的进步、文化的良性融合与交流、

社会成员工作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改善等等。因此,如果说经济学家提出绿色GNP是一大进步(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长中的环境问题),那么可持续发展则站得更高,它充分考虑经济增长中环境质量及整个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5.时序性原则

时序性原则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发达国家优先利用了地球上的资源,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格局,剥夺了应当由发展中国家公平利用的那一部分地球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控制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格局,这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负起更多的责任,如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应当把消除贫困作为最优先的目标,同时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与公平性,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发展的原则

人类的需求系统分为基本需求子系统、环境需求子系统和发展需求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其中的基本需求是指维持正常的人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物质和生活资料;环境需求是指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生活更加和谐所需求的条件;发展需求是指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为了生活更充实和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按照人类三种需求全面衡量,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原则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本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环境需求和发展需求更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对发达国家而言,生存问题虽早已解决,但从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的物质与生活需求也不断增长的角度看,他们也必须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与量。

第二节 产业发展模式

一、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

(一)、雁行发展的形成及其存在的条件

所谓“雁行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行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行模式”。

赤松要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的棉纺工业史时,发现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织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不久,国内产量猛增,逐步取代进口产品。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便开始扩大。即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赤松要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因为如把这一过程用曲线绘成图形,在图表上呈倒"V"型,就像三只大雁结成雁群在空中飞翔。

他把这一过程称为雁行形态的基本型。60、70年代,某些产业的生产和出口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而开始下跌,生产规模逐步缩小,对较落后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最后引起低价格同类产品进口,使该产业又变成净进口部门这一事实,上述基本型被扩展到五个阶段,即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雁行形态论”最早是被用来描述后起国(例如战前日本)某一特定产业(如棉纺工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

随着研究的展开,赤松要进一步发现:进口——生产——出口这一变化是从棉线、棉纺织品开始,然后转向纺织机械、机械器具。即由消费资料转向生产资料,或由轻工业产品转向重化工业产品。时间上一个比一个要晚一些。这种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赤松要称之谓“雁行形态的变化型”。这时,“雁行形态论”已被用来说明一国内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动,即不同产业的兴衰变化过程。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入高速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前后劳动力由过剩转为不足,致使工资上升,棉制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日本企业随即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向以工业化为目标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等转移这些产业,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产品部分返销日本,部分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同时总结了日本棉纺业最初也从英国引进技术、产品,进而以低工资和生产率的提高为武器,不断提高出口竞争力,逐步使英国缩小了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这一历程。赤松要及小岛清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雁行形态论”,专门被用于研究产业在一国向另一国转移。认为“雁行形态”还有第二种变化型,即由于产业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从而产生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连锁变化,这一变化与各国(地区)比较优势结构(生产成本、要素赋存、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是相对应的。他们还以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东盟为例指出,典型的的例证是纺织业从日本转移到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再转移到东盟国家,而整个典型的转移顺序是纺织工业到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再到汽车、电子工业。其中,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直接投资和贸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后起国由接受产业转移开始,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因此,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

以上是对“雁行形态论”或“雁行模式”的产生及基本含义和被逐步引伸拓展的过程及其含义的回顾。可见,赤松要最初提出这一理论假说,是用于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工业的成长模式,以后被引伸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的过程,即产业的国际区域发展模式。由于这一理论假说客观地描述了后起国内部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同时表述了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互相波及中依次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因此,被称之为“雁行模式”而享有颇高的知名度。

然而,作为国际区域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雁行模式”的形成和存在是有其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内部前提条件是;(1)经济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域内各国和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而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宜于构造垂直国际分工体系,由此为先行国向后起国进行产业转移和传递创造了条件;(2)地域上的邻近。作为特定国际区域内的各国(地区)在地域上的相邻,便于实现产业转移和传递,容易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实现

产业结构之间的国际性转移和引起连锁型变化及转换;(3)域内各国(地区)实施外向的发展战略。即实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开放经济体制,这不仅便于地区内实现产业循环,而且使本地区的产业循环机制呈开放态势。很明显,这三个形成和存在的条件,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以及东盟在60年代已基本具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已大体上具备,从而沿海地区首先加入雁阵。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最后又必然使这一模式发生变化。

(二)雁行模式的局限性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暴露与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东亚发展中各经济体在资本、技术市场上对于日本与美国的过度依赖。传统雁行模式下,东亚各个发展中经济体一方面依赖于区内外先进国家(主要是日本与美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其自身进行产业转移与传递,另一方面东亚各个发展中经济体(除中国大陆外)由于内部市场的相对狭小,又必然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主要是美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支撑,这种很强的依赖性是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本质与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传统“雁行模式”中,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具有“进口对日依存,出口对美依存”的重要特征,随之也就带来了传统模式在运行中的脆弱性与波动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汇率波动与市场需求等原因,美国对于东亚产品的进口规模开始下降,这成为1997年东亚金融(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之一。另外,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减少了其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和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危机后的恢复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区域内部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经济体在对外出口上的竞争加剧。在传统垂直型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中,处于相同和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的国家如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东亚四小龙以及四小龙与日本之间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性,这就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压力与矛盾。以东盟与中国的竞争为例,由于双方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电子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有加剧之势。本地区同一层次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的雷同性和竞争性,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增长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可能带来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局面。

3、传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非制度性特征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二战以后,传统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确立和东亚经济圈的形成,是各国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考虑到地缘相近与文化相亲的优势,以投资与贸易相互循环的形式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性固然显示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制度性合作因素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进一步扩大。例如,日本由于经济萧条的影响,在农林产品上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中日贸易摩擦有加剧的趋势。2001年4月23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对中国大葱等3种农产品的进口实行200天紧急“设限”,6月8日,日方又宣布,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家禽及禽类产品。中方则针锋相对,对日本产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调3种进口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以上事例说明,由于传统东亚经济圈的非制度性特征,使得具有传统经济依存关系的东亚各个经济体之间继续保持较高的贸易壁垒,而且无法通过制度性的

途径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或公正合理地及时解决贸易摩擦,这些弊端都严重阻碍了东亚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雁行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运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正因为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条件的,因而当条件发生变化,该模式也将转换,被新的发展模式所替代。

二、产业的梯度转移模式

(一)梯度转移模式的内容

梯度转移是一种以工业生产生命循环理论为科学基础,以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以客观存在的地区发展差异为依据,通过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梯度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以实现一国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或模式。梯度转移理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推移的趋势,并为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推移的事实所证实,更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济奇迹所证实。

美国哈佛大学弗农(R.G..Vernon)等人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都要历经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把这种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主要论点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于产业结构的优势,而产业结构优势又取决于该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和其它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前期,则该区可列为高梯度地区。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一般来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衰退的部门、产品、技术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后来,缪尔达尔(G. Myrdal)对资本主义社会地区经济发展总趋势的观察研究,提出累积因果论,从而把梯度理论从静态提升到动态上来。根据累积因果理论,地区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同时在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力量,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水平梯度上升。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扩展效应也在起作用,因为随着城市带发展梯度上升,附近地区可能在城市带的帮助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程效应指发达地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仍然具有比不发达地区更多的优势。不发达地区虽有扩展效应的帮助,但由于回程效应使资金、移民仍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仍能保持竞争力。从而,回程效应削弱了扩展效应的作用。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

增长极理论是与梯度转移模式相关的理论。由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

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它部门和所在地区以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具体有四个方面,即:(1)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作用;(2)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作用;(3)获取巨大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4)产生“凝聚经济效果”的作用。增长极的出现,使人口、资本、生产、技术、贸易、信息等要素高度聚集,产生“城市化趋向”形成“经济区域”。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提出以后,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并作了一些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亲和力将产生外部经济效益,“增长极”或“增长点”的出现有利于企业之间、行业地区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网络关系,进而扩大外部经济效益。支配性地区、部门、产业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越大,其推动效应越强。由于创新、支配、推动等的产生、强化,弱化或消失,经济增长可以视为是一个由不平衡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

(二)低梯度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生产力从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的驱动力是技术的扩散效应,而扩散效应只有抵消了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后才能推动梯度推移。因此,生产力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实现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战略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低梯度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充足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禀赋特点,可以通过发展资源输出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创造性资源”,而这些非自然性质的资源在国际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非常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地区要素禀赋的依赖。因此今天再在缺乏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的情况下实施单一比较优势战略,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样,按照后发优势理论,低梯度地区可以直接学习、模仿、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和制度,超常规地提高效益,达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并非是落后地区实际拥有的优势,它只是潜在的一种发展可能,而且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缺少了投资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只有模仿没有创新,最终也无法实现经济的腾飞。

从当前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既具备比较优势的基础,又具有后发优势的条件,因此可以采取双重优势战略的组合,既避免依靠单一优势的缺陷,又综合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特点,迅速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比较优势建立起一批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成地区特色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同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轨迹,在技术和制度上与发达地区接轨,甚至后来居上,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实现经济转型。日本和许多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了双重优势战略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培育区域产业集群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说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组织经济,或者是组织-市场经济,组织活动压倒了市场活动。因此,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强调区域经济的组织发展,当前普遍被世界各国认为比较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就是形成区域内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由于产业群存在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从而对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力有一定作用。在健全的市场制度条件下,企业自然地群集可能增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企业的信任和社会规范的程度可能增强,因而降低合同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以及技术服务的成本。靠近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接收超过其生产能力的定单,因而能够留住有价值的客户。因此,产业群可以使企业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多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并有助于建立国际战略联盟。特别重要的是,产业群内部有一种创新的氛围,企业正式或非正式地接触时,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会很快地流通,从而促进创新。但是,并非在地理上自然扎堆的或者共享基础设施的企业集群都可以认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群。产业群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产业群成功的重要基础是社会资本充足,人际相互信任,而社会资本是基于对某种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的认同,或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正因为如此,在社会资本不足的地方,特别需要公共政策进行干预,实行产业群战略。

案例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

一、产业发展战略含义

产业发展战略就是研究产业发展中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部分、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而相应作出的筹划和决策。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社会,产业的发展都是极其复杂的,作为一个全局,它也是由各个局部和因素构成的:从空间来看,它是由各个地区经济构成的;从行业来看,它是由各个部门经济构成的;从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它是由再生产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作为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部分、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着某种客观规律性,它们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当然是不完全相同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些局部、部分可能成为制约产业全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其他部分却不具有这样的作用。因此,为了经济全局的健康而迅速的发展,必须很好地、认真地分析构成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真正把握住那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便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指导。

如同战略对于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样,产业发展战略对于产业发展的成功与否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工作中所造成的最大失误,莫过于由于

战略决策所造成的失误,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发展战略思想。

对产业发展战略内涵所作的分析,使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是确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同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包括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计划是根据产业发展战略思想制订出来的,是产业发展战备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一定时期我们所要实现的具体任务和相应采取的措施。我们不能把产业发展战略搞成一个像经济计划那样无所不包而又非常具体的东西,更不能用制订具体的经济计划和长远规划来代替对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二、产业发展战略体系

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以上六方面也称为战略的六大要素。任何战略都离不开这六个要素。战略思想是灵魂,战略环境是基础,战略目标是目的,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是措施。六个因素各有其特征而又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

(一)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是指导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基本思路与观念。战略思想具体化后,就可逐步形成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如传统的战略思想是仅重视产业发展的速度,一些国家提出应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战略目标,可以用就业率、识字度、平均期望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六个指标来衡量其发展状况。还有如急功近利的战略思想和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战略环境

战略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制定的,因而对战略环境或制定战略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制定战略的基础或前提。离开了环境分析,就难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在分析产业发展内外环境基础上,根据战略思想作出的较长时期经济活动的预期结果。它是借助于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来体现的。主要有:(1)增长速度,包括产值、产品产量的增长倍数;(2)结构变化,确定重点部门及其增长速度;(3)技术进步;(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等;(5)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描绘出产业发展的远景。

制订战略目标的要求是:(1)目标层次要清楚;(2)目标要便于衡量;(3)目标应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4)目标要经过综合平衡;(5)目标要有激励作用;

(6)目标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注意战略目标的配套性,战略目标的配套性是指目标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四)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那些事关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而又薄弱的项目和部门。战略重点是构成一套完整战略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抓住了战略重点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战略重点是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确定的,战略重点是实现战

略目标的核心,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战略重点是战略中的关键部位,是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战略重点一般是薄弱环节。很多项目虽然重要,但并不薄弱,可以不作为战略重点。战略重点可以是项目也可以是部门,战略重点应具有长期性,而且在较长时间里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如果只是在短期内是重点而在较长时期来看算不上重点,就只能是战术重点,而不是战略重点。

(五)战略阶段

战略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一般在二三十年,最少也得10年左右。因此,一个较长的大型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必然要经过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其特定的战略任务。通过完成各个阶段的战略任务,就可以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各个阶段虽有其独立性,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循序渐进,才能使战略目标最实现。战略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模式,而是根据各自的战略特点来划分的,一般来说可分为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三个阶段。

(六)战略对策

战略对策是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一套重要方针、措施的总称。它是保证战略实现的手段即战术。对策的活动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研究变化——抓住战机——采取措施——改变态势”的活动过程,通过这些活动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目的。

三、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

制定发展目标是产业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产业发展目标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战略的成功与否。确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遵循必要的原则。

1、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现实的产业基础为依据

产业的现实状况决定着产业今后发展的内容。发展中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基本上是为了赶超发达国家,这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差距只能通过产业的现状反映出来。如果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只看到发达国家水平,不看到差距所在,那么,制定的目标不可能是切合实际的,很容易产生盲目冒进的现象。

2、产业发展目标必须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一致

国民经济各产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如工业的发展不能仅从工业本身来考虑,还必须考虑其他部门的发展。如果仅从工业本身考虑确定工业发展的目标,即使从理论上看可以达到,但在实践中若没有农业提供的生活资料和原材料,没有交通运输业提供实现工业目标的保证,其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3、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出发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因如此,人民的需要在产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时期内应当达到怎样的水平,理所当然地应包含在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之内,并且作为战略目

标的首要因素和核心内容。

4、产业发展目标的选择必须适应国力要求

国力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的状况与结构。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能有太多太大的“瓶颈”,否则增加了目标实现的难度,有时甚至根本不能实现。这要求目标的制定避开大的“瓶颈”,减少阻力,所以在目标选择时就必须与国力决定的生产要素状况和结构一致。

(二)产业发展战略对策与实施

在战略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战略目标的实施,这就是有关战略对策问题。这里要研究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是平衡发展,还是区分重点与非重点,首先保证重点项目和环节;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进行,循序渐进。

1、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时期内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必须抓住的中心环节。产业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只有互相协调,整个产业才能顺利发展。如果每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出现“瓶颈”现象,其他环节的发展就会受阻。因此,我们在选择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时,首先考虑产业发展中内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同时还必须考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薄弱环节,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都会阻碍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们选择的产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是:

(1)关键部门。这是指其他部门的发展都必须依赖的部门。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缺少了这个基础,整个产业就无法起步。这种部门的发展,不仅是弥补自身的缺陷,而且会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例如,原材料工业,在工业发展中属于基础产业,其他各部门的发展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原材料工业的现实水平决定了加工工业乃至其他工业的现实水平。如原材料工业生产水平提高,不仅使其他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而且使其他工业基础提高。

(2)薄弱环节。这样的环节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他部门的基础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它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乃至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它的短缺使其他部门的生产能力无法发挥出来。例如能源,在工业基础一定、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生产的状况就取决于能源供应的多少,能源相对充足,生产能力就能最大发挥,能源短缺则生产能力闲置。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可能存在许多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和环节,但是,由于资金一般比较紧缺,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那么我们在选择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时,必须根据资金状况,分别轻重缓急,尽量落到实处。

2、战略步骤

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目标。在这样一个较长时期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并不是致的,因此,对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或不可能按固定的速度和比例实行。这样,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过程就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里,都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比例。但是,这些不同的发展重点、发展速度和比例的确定并不是任意

进行的,要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同时必须从总目标的要求来考虑,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如果战略目标按照这样的阶段不断落实,那么每一个阶段都是总战略目标实现的必需步骤。产业发展战略步骤就是为了实现长远发展战略而制定的较短时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所以战略步骤实际上就是一个子战略,而战略步骤中的目标就是产业发展总目标的 “子目标”,产业发展战略就是依产业发展战略步骤而一步一步得到实现。

3、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按照战略指导思想制定的各项重大政策,诸如技术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各项法规和条例等,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必须提供的基本条件。

4、战略的实施

战略一经确定,就要付诸实施。战略实施行动分布在一系列具体的、局部的规划和活动中,战略的实施首先是目标的分解。目标是长期的,但战略的实施则是实现目标中的瞬时行动,这种行动是为实现目标而做的具体工作。

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过程,因为战略的实施要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不能等到战略执行完后再检验,而必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验,以便对结果起到控制作用。战略的控制就是从监测具体的先期行动入手,随时了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信息的反馈,判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保证目标的实现,如果能达到预期效果,则继续按预期的方案执行;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现了偏差,应及时根据先期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正和补充方案,以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而脱离目标;如果发现原有的战略是不可行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应作出停止执行的决策,并对整个战略进行调整或重新部署,实现战略转换。

四、主要发展战略模式的评价

(一)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一种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体的外向型产业化战略。它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实施这个战略。尽管许多国家为实现经济独立,积极改造单一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多样化。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国家还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因而对单一经济结构的改造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同时,有些国家希望利用自己传统经济的优势,继续发展传统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为发展本国经济积累资金。结果,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单一经济至今仍然比较严重,其少数几种农矿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并未显著下降,甚至有些国家反而上升。有些国家由于矿产资源的发现,生产和出口从农产品为主变成以矿产产品为主。

事实上,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深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造成严重的不稳定性。这不仅是由于农矿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而且,由于绝大

部分初级产品输往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许多代用品,单位产品消耗的农矿原料也不断减少,这使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国际垄断地位压低农矿初级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时期,国际垄断组织不仅压低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同时又极力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价格,使实施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国家蒙受双重损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近几年来,农矿初级产品价格猛降,不少发展中国家因此陷入经济困境。

由此可见,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施农矿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期实行这种战略,则无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国际分工中永远处于不利地位。1[①]

(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的实质,是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货,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来逐步实现工业化。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只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虽获得了独立,但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地位基本未变。更改变这种状况,唯一办法是减少原料产品的出口,并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发展进口替代品的生产,提高工业品的自给能力,逐步实现工业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巴西、我国台湾)先后都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

一般来说,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或地区,第一步是发展普通消费品工业,即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因为普通消费品工业投资少、技术简单、占用劳动多,且有现实可靠的国内市场,这对缺少资金和技术但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是易于进行的。一定时期以后,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普通消费品工业替代逐渐结束。有些国家或地区就开始逐步扩展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物、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即转为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也有的国家或地区转向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到底走什么道路,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一般地说,幅员较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转入第二阶段进口替代战略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是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小国,则转为出口替代战略较为合适。实践证明,实施侧重于资本货物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战略难度较大,进展缓慢,但有利于较快地提高独立自主发展国民经济的能力。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并建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扩大就业,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增加了国民收入,在某些方面减少了对外依赖性,经济自给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发展战略也有一些消极方面,主要是:由于该战略需要实行保护政策,缺少竞争,因而不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在高度政策保护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产品销路伴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而愈益困难,甚至无法继续扩大生产,导致经济停滞。另外,由于对进口替代产业实行保护和扶植,必然导致国内各集团和各阶层间的收入不均状况更加严重。所以,进口替代战略虽有利于促进

民族产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实施这种战备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出口替代是典型的外向工业化战略,也有人称为出口导向型战略。它的特点是,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并将其产品投产国际市场,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初级产品的出口,以推动工业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初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进口替代战略的缺陷日益暴露,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另找发展经济的新途径。但是,应该看到,它们所以能实行出口替代发展战略,还因为进口替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使国内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各项基础设施,有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而且,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积累了一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经验。另外,当时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正是在这些有利条件下,一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利用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以出口为目标的纺织、成衣、鞋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战略转移,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在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中,有的是以增加国产原料的加工层次为主,但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则以加工进口原料为主。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困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限制越来越严格。同时,又有一批劳动力价格更为便宜的新的出口加工国出现,成为那些早期实行出口替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的竞争对手。在这种双重压力下,一些工业技术基础较好的实行出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提出 “产业升级”,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仪器仪表、机械、钢铁、化工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过渡,向更高级的出口加工工业转化。

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相比,出口替战略所制订的政策较为切合实际,鼓励出口,实行低关税政策,因而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市场不足所造成的困难,增加了出口和外汇收入,扩大了就业,提高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因此,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较快,效率较高,工业化进程较为迅速。

但是,这种发展战略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对制成品的吸收能力,因而在世界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时期,实行这种发展战略国家的经济容易遭受冲击。其次,有些国家由于大量引进外资,不仅人们创造的巨额财富以利润或利息的形式被掠走,而且,外国直接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润的汇出给国家造成沉重的外汇压力,那些通过大量举借外债进行投资的国家更是债台高筑,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造成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发展。此外,它同进口替代战略一样,由于它对某些产业实行扶植的政策,必然导致国内不同集团和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

(四)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从上述几种发展战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求得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和实现工业化,一般都经过进口替代阶段来保护民族产业的成

长。在进口替代任务基本完成后,有的国家转为出口替代的外向发展战略。但是,也有些国家在积极扩充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进口替代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实行对外开放和鼓励出口制成品的政策,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很大,只要实施正确的政策,就有可能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结合起来,建立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国民经济。因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国际化日趋加强和国际经济关系愈益密切的20世纪后半期,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国家,如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就无法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也不能获得有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于发展本国经济的辅助效果。另一方面,就这些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如果抛开国内市场,不充分发挥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力,片面追求面向世界市场,即使得到一些“好处”,也很难起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一旦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国家难于像一些小国那样进行及时调整,以摆脱国际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因此,有些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强调自力更生和立足于国内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并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外国资本和引进先进技术,在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容量和发展内需工业的同时,积极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实施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之后,实施这种内外向相结合的战略,就能较为稳定地发展国民经济,减少由于实行出口替代战略所受的国际市场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不利影响。其次,它也有利于克服由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所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的困难,有利于消除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另外,它所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又能适当吸收外国的资本和技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这种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虽然克服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战略给经济发展造成的某些障碍,但它也没有摆脱传统发展战略共有的一些弊病,如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此外,有的国家由于过多地吸收了外国资本,债务负担日益沉重。

(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发展重工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巩固国防和发展科学研究事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就发展中国家来看,从长期看,要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实现扩大再生产,并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独立自主地发展国民经济,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所以,有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如中国、印度、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而要求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中,重工业的投资更多些,速度更快些。但是,有些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国家,由于没有相应地安排其他部门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

而严重地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同时,由于没有轻工业和农业在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相应配合与支持,导致重工业孤军作战、基础薄弱。另外,由于发展重工业一般占用的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慢,从而难于迅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一些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国家,先后进行了战略调整,加强了农业和轻工业,以求得整个国家经济协调发展。

(六)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战略

一般说来,发展生产人民群众生活消费品的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利润大,而且多属劳动密集型工业,因而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另外,生产普通消费品的轻工业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较为简单,而且原料大多来自农业,所以,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实施了这一战略,如新加坡、韩国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虽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长期实行这种战略也会产生一些弊端,特别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因而难于摆脱对外依赖性和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所以,除了工业化初期,或者由于前一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从而导致轻工业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时期里实施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外,一般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步伐,以争取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七)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战略。平衡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应大规模进行;另一个是各部门均衡发展。从供给平衡的角度看,通过全面投资使各部门相互提供投入,避免了供给“瓶颈”以及辅助生产要素缺乏所引起的资本浪费;从需求平衡角度讲,各部门的均衡发展使所创造的收入刚好吸收各部门的产品。通过平衡发展的战略克服了发展中的各种供求阻碍,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保证经济中各部门的获利,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平衡发展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单靠价格机制,很难在短期内调集大量资金并在各部门按比例配置以求平衡发展,而必须借助国家的行政手段,通过宏观计划才有可能。

平衡发展的实质是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的障碍,以获取内部经济的好处和扩大经济规模而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以此迅速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平衡发展需要各部门齐头并进,同时发展,在资金短缺、外汇稀缺、人才不足的条件下,这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此外,平衡发展战略对国家的管理水平、统计资料的丰富和翔实都提出一系列的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因此,尽管平衡发展的策略从理论上看十分诱人,但实际上实施起来却很难成功。

平衡发展理论后来受到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批评。他们指出,平衡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资源正是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否则它们就不成其为发展中国家了。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传统的落后的经济上面强加一个现代化部门那是不恰当和不现实的。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D.Hirschman)认为,在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生产性投资之间,假如先对前者进行大规模投资,其后并未造成使生产性投资处于一种非投资不可的地位,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定会达到增

长的目的;反过来如果政府只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设施,而通过诸如保护性关税、补贴等办法鼓励企业投资于生产性活动,那么随着生产性投资的增长,经常性设施的缺少就日益突出。这样,这种压力就会成为政府合理分配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一种标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设施落后可直接增加生产性投资,经济发展反而更快一些,资源分配也更合理一些。

(八)不平衡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不平衡发展战略中怎样选择部门先后顺序?赫希曼提出了“产业联系”的概念。如钢铁工业在生产中必须向采矿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等提出需求,这对钢铁工业来讲是一种“后向联系”,而钢铁工业产品又被其他产业买走,这对钢铁工业是一种“前向联系”。产业联系的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与传统经济分析不同的分析概念。为了保证生产性投资不断进行,赫希曼建议选择那些具有最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部门优先发展。因此,选择社会初始投资时,不是选择生产最后制成品的产业,而是应当选择那些靠近投入产出矩阵中间部分的部门,即那些既有后向联系又有前向联系的部门发展。

那么,究竟应采取平衡发展,还是不平衡发展的战略?从行政管理角度讲,不平衡发展的要求低于平衡发展。但政府作出有利的决策,必须收集大量数据,必须选择一些部门和领域,比较它们的相对利益,决定适当的制度以刺激投资等等。因而这个任务也不是十分简单的。究竟是资源决定经济增长,还是人为决策上的不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或者说究竟是资源的短缺,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了经济的落后和停滞?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一个贸易收入比率比较高的国家中,执行不平衡发展战略较为合适。而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则需要平衡协调发展。从长期看,平衡发展应当是一个目标,而不平衡发展可以作为实现平衡发展这一长期目标的手段。

第四节 产业衰退与产业调整

一、单个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业生命周期的内容

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就会存在由多种不同的产业构成的产业总体,因此从总体上来讲的产业将永远存在,产业总体也就不存在由产生直至消亡的生命周期。如果产业总体也有生命周期,也会走向消亡,那就意味着国民经济也要消亡,人类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产业总体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不完善、不成熟的低水平向更完善、更成熟的高水平演进的过程,而且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过程就是无止境的,这是产业总体发展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但是,单个具体产业则不同,大多数产业都会存在由产生直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为,单个具体产业是由生产同种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某种具体的产品大多数都存在

生命周期,当某种产品走向消亡的时候,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要么衰亡,要么转产而变成别的产业的企业,由生产消亡产品的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也就会走向衰亡。因此,可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产业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根据市场学的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是某个产品从生产、使用到消耗或报废的使用寿命或自然寿命,而是某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所以产品生命周期更准确地讲是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某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和利润量的变化反映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具体演变过程,一般会依次经过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6—1所示。

O 时间 由图6—1可见,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期,由于刚开始,成本和价格较高,人们还不了解,销售渠道还不多、不畅,所以产品销售额很小,还不可能产生利润,产业也只是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市场逐步打开。销售额不断增加,开始有了利润并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产业开始发展、壮大。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产品成本和价格下降,规模经济形成,产品被人们熟悉和广泛接受,销售渠道增多、畅通,销售额大幅度增加,逐步达到顶峰,利润也逐步达到最大化,产业成熟、发达。

第四阶段是衰退阶段,在销售额和利润量较高的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以后,由于新产品的出现或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会大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量必然会随之大幅度下降,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消失,产业也走向衰退。

从长期来看,大多数产品都有市场生命周期,但也有少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明显,比如大米、面粉、食盐等产品就看不出“S型曲线”的变化。而且,不同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时间长短和周期性特征也不完全相同,有的产品如流行服装、时髦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短,而有的产品如日用品的市场生命周期长;有的产品如照相机、电话机的投入期、成长期很长,而有产品如电子计算机投入期、成长期都非常短。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能开发出许多功能更新和更全、性能更好、质量更高、价格更便宜的新产品,消费结构变化会使某些市场需求减少以至消失、使某些市场需求增加、使新的需求产生,这都会引起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老产品不断被淘汰,新产品不断取而代之的趋势,从而形成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生命周期。比如:汽车代替马车,使生产马车的产业走向衰亡、生产汽车的产业逐步发达繁荣;电子计算机淘汰手动计算机、程

控电话取代手摇电话、收录机取代手摇留声机等等,也都导致老产业的衰落和消亡,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四个发展阶段,也反映了相关产业兴衰的演变过程,产品兴亡史也就是产业兴衰史。

(二)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

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可以说就是产业生命周期。与其他事物有生必有亡的生命周期相比较而言,产业生命周期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不仅产业总体没有生命周期,大多数大类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其再一个层次的种植业、轻工业、旅游业等也不存在生命周期,而且单个具体产业也不一定都存在生命周期,不一定都会走向衰亡,比如理发业、清洁水供应业等。

(2)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技术开发周期缩短,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速,使得产业很快由成熟期进入衰退期,有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只有几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3)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表明,进入衰退期的许多传统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对这些产业产品的需求不会完全消失,因而这些产业的比重也不会下降到零,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真正完全“消失”或“死亡”的产业并不多见。

(4)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有些进入衰退期的产业可能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和武装,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增加花色品种,重新焕发“青春”,增强生命力,再次显示出产业尤其期甚至成熟期的特征。

(三)产业生命周期中产业地位和性质的变化

单个具体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依次经历进入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各个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随着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的地位和性质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处于进入期和成长期的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先导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市场潜在需求巨大,生产新产品,技术先进,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速度快,增长率高,有的还具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可能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一般的特点是市场需求可能达到最大,具有较为长期和稳定的产出和收入,虽然并不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但只要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必然是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因为只有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和支柱作用,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处于衰退期的产业,一般是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市场需求萎缩以及消失,产品老化、技术陈旧,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在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进入衰退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则会失去“主导”、“支柱”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发达的国家的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等。进入衰退期的产业一般有三条出路;一是由衰退走向消亡;二是转移到别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演进也处于低级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新的市场,焕发新的生机;三是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和武装,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再次走上发展之路。2[②]

产业的地位和性质,按产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依次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先导产业,成熟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这一发展趋势,既反映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业类型演变的特点,也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案例

二、产业衰退与产业调整

(一)产业衰退的原因

1、衰退产业的定义与识别

产业衰退现象是经济发展中产业有序更替的产物,它是由产业的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基本变化规律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进化。经济发展越是迅速,产业结构的演化也越是激烈;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越快,产业更替的频率也越快。产业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新兴产业的成长和统产业的衰退过程,如20世纪初的代表性产业——内燃机制造业取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产业——蒸汽机制造业,使后者不可避免地衰退了。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电气机车制造业无疑会取代内燃机车制造业,使内燃机车制造业趋于衰落。又如,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管工业荡然无存。塑料、铝合金等新兴材料产业的崛起,大大冲击了钢铁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地位,钢铁工业的衰退已成不争的事实。

衰退产业,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某一个产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下降或停滞的产业。

2、衰退产业的识别。衰退产业的识别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衰退产业产品是传统产品,其产业所提供的产值在GDP 中的比重有下降趋势,即使有的产业的产品在国民经济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产品需求量长期处于下降趋势。

(2)产业利润率持续下降也是衰退产业的特征之一。因为衰退产业中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使企业竞相压价(垄断产业除外),最终导致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成本甚至平均成本的恶性竞争可能发生,过度竞争必然使产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行业性亏损。

(3)从产业组织演化的角度来看,垂直一体化也是衰退产业的特征之一。因为在产业的衰退期,随着市场和生产规模的萎缩,在产业成长期由企业内部分工分化为社会分工的产业链的各环节只得“重返娘家”,社会分工又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即斯密定理所讲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

当然,具有某些上述特征的产业并不一定就是衰退产业,尤其在市场机制扭曲时更是如此。比如受政策管制或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会导致一产业出现上述衰退的特征,引起某些产业的增长减速,但这本质上不属于衰退产业,不是产业生命周期的“自然”老化。

(二)产业衰退的原因

从理论上讲,产业本身并不会衰退,而是由于人类不断追求进步,改变了对产业需求的结构从而使某些产业产品的需求下降。产业衰退的根源在于国民经济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有规律的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具体来讲,产业衰退的原因主要有:

1、 产业间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差异或技术创新产生了替代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的替代性越来越强,没有替代产业的产业几乎很难找到,只是替代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技术创新落后的产业将被技术创新先进的产业淘汰。如B产业是A产业的替代产业,当B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大于A产业时,

则B产业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A产业就会发生衰退。另一种情形是技术创新尤其是技术革命创造了全新的替代产业,使原有产业趋于衰退。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一套典型的产业程式和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技术革命的实质是新兴产业成长传统产业衰退的过程。目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具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将使传统商业趋于衰退。如网络传递将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战胜传统邮政业,传统邮政业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了。又如纺织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几乎是人类每次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最广泛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的纺织业不能迅速吸收先进技术,势必失去其比较优势。

2、 需求的进化也是产业衰退的主要原因。需求永远是技术和供给的目标和动力。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是产业演进的主要推动力。行为科学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即随着社会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我国消费热点的变迁即是很好的佐证,20世纪50年代的“三响一转”(缝纫机、钟、收音机、自行车),60、70年代的“36条腿”(组合家具),80年代的“四大件”电子化(电视机、摩托车、电子表、洗衣机),90年代“四大件”现代化(大屏幕彩电、空调、电话、电脑)。消费热点的这种变迁直接影响到了产业的兴衰。当产业缺乏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落后于人们的需求进化时,产业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形成缺口,如果产业不能加快技术创新来弥补这一缺口,则势必使供给与需求缺口形成剪刀差,从而加速产业的衰退。需求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即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如烟草业的衰退很大程度是由于香烟的社会认可正在急剧下降。类似地,由于全球绿色运动的兴起,环保产业、绿色制造业和保健产业迅速成长,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需求萎缩也是必然的。又如随着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以大批量标准化为特征的产业(包括服务业)的需求也将逐渐萎缩。

3.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 产业比较优势因两方面的原因丧失:一是自然禀赋条件的下降。如采矿业和冶炼业由于资源品位下降或资源枯竭必然使产业失去原有的优势,趋于衰退。我国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金属冶炼业等即属于此类衰退。二是因为产业发展在区位间的传递效应。如发达国家纺织业的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依赖于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而拥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发达国家,使发达国家纺织业失去竞争力而衰退。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产业比较优势的传递更为快捷和广泛,在封闭经济体系中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而将趋于衰落。

4.制度性因素。制度性因素是我国产业衰退的一个特有的因素。我国发生衰退的产业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形成的,在产业布局以及企业制度、政企关系上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的甚至严重违反了经济规律,因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将逐渐衰退。

(三)产业调整

衰退产业的调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任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也是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衰退产业调整应以市场机制为其基础机制,要通过市场价格的导向和要素市场来实现,

但必须辅之以政府的扶持和援助才能克服产业调整的壁垒,调整援助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各类衰退产业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调整模式,以减少产业调整所引起的社会震荡,提高资源转移和再配置的效率。根据产业衰退的原因及产业调整的经验,衰退产业调整的主要模式有:结构升级模式、资源重组模式、产业创新模式和区位调整模式。

1、结构升级模式。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过程。衰退产业是产业新陈代谢的产物,但衰退产业往往并不是夕阳产业、死亡产业。比如纺织业在发达国家是公认的衰退产业,但在某些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并具有较强的活力。人要穿衣,单从这一点看纺织业也是永恒的产业。许多产业的衰退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或停滞造成的。因而通过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克服产业衰退的根本途径。因为,企业一般难以逾越衰退产业调整的壁垒,政府的调整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不仅要创造衰退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良好的体制环境,而且要直接出面干预产业和企业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由政府组织并资助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成立行业性的技术创新机构,为中小企业建立信息和技术成果转让的交易平台,促进竞争性行业的技术创新。美国政府对衰退产业的技术创新援助的做法很值得我国借鉴。技术落后或缺乏创新能力是我国一些产业如纺织业、钢铁业等衰退的根本原因,因而实施以技术创新援助为主的政策对这些产业走出衰退困境、实现结构升级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就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衰退产业而言,技术创新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创新,因为只有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形成和创造新的需求,从根本上克服因衰退产业的产品档次低、成本太高引发的产品相对过剩。二是促进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因为产品深加工,一方面能拉长衰退产业的产业链,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推动衰退产业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能提高产业利润率,因为深加工产品具有较大稀缺性,能有效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能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

信息技术是衰退产业调整的带动产业,也是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因为信息技术产业是一个关联度、感受度、带动度很高的产业。根据对产业升级的经验考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衰退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和定制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衰退产业的生产过程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从而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衰退产业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企业,收益至少增加10%以上。据我国的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投入产出比一般都在1∶4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0。如果企业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达到产品的“零库存”,则能更大地提高效益。二是产品销售过程的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网络化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核心所在。衰退产业中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网络管理等手段,可以大大降低产业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可以促进衰退产业的升级或再生。

2、资源重组模式。资源重组是优化存量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它完全可成为衰退产业调整的一种主要模式。从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经验看,解决生产能力过剩并不是通过限制生产和投资的方法来控制经济规模,而是主张将新的投资和

原有的投资能力转移到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衰退产业调整中的“积极调整战略”。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清楚地显示,实现资源有效转移的途径就是企业购并。如1993年的经济衰退使西方国家社会需求大幅度下降,过剩生产能力成为市场供需关系中的突出矛盾。企业界试图通过行业协会和卡特尔等组织来维持其生产能力和利润,同时减少过剩的生产能力,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随后的企业购并重组运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衰退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

资源重组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资源的退出通道。衰退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生产能力过剩,进而引发行业的恶性竞争。而通过资源重组,有利于资源从低效企业、低效产业流向高效率的企业或产业,尤其是大企业通过资源重组能实现产业多元化,使衰退产业和新兴产业互补,使衰退产业中的资源平稳地流向新兴产业,产业调整的过程在企业内部得以顺利实现。这种内部调整比外部调整的效率高得多、成本小得多,而且对社会的副作用也小得多。我国许多传统产业或衰退产业(如传统商业、制造业等)的企业通过资源重组成功地转向了新兴产业,尤其是借助于资本市场,资源重组已成为衰退产业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二是能降低产业成本,提高衰退产业的盈利能力。首先,表现在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托管、债务重组等资源重组手段能快速实现低成本扩张,大企业能获取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因而能较大幅度地降低衰退产业产品成本。其次,通过资源重组可以延长产业链的长度,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如钢铁厂和钢管厂、钢制品厂之间重组就可以获得较好的范围经济。再次,能降低产业间的交易成本,上下游相关产业间的重组因减少了交易层次,提高了交易效率等降低产业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衰退产业的利润水平。

3、产业创新模式。有些衰退产业其产品已经被高效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的产品所替代,这些衰退产业的继续生存必将导致资源的浪费或破坏自然环境,因而必须淘汰。如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以氟制冷的家电制品等产业的淘汰是必然的。显然,对这类衰退产业应该实施积极的调整策略,帮助这类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和资源向其他产业部门的有效转移,这种以产业转型为目的的调整就称之为产业创新模式。产业创新就是要突破已结构化产业的约束,以产业先见或产业洞察力构想未来产业轮廓以及使构想产业成为现实的过程。

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即产业序列不断衰退和新生的过程。因而尽早促成再生无望的衰退产业中的资源向新兴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存在资源配置的不可逆性等阻碍资源流动的因素,产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援助,这也正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对衰退产业实施调整援助的原因所在。从内容上看,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资源重组等调整活动密切相关。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条件,资源重组可为产业创新提供资源再配置的途径。但产业创新又并不等同于技术创新或产业升级以及资源重组,产业创新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

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传统商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生产定制化、营销网络化和竞争全球化使传统的产业定义和产业演化路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产业演化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传统产业与信息技

术产业相融合之后纷纷出现分化、解体和重组,不断催生出新的“边缘产业”,如光学电子、医疗器械电子、航空电子、汽车电子产业和信息服务、信息建筑、信息家电业等。二是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绿色化的核心是利用生命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克服传统产业尤其是衰退产业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弊端,使传统产业进化为节能、环保、健康的新型产业。绿色化的经济学含义是将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包括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由外部经济因素转入到产业或企业的内部经济中去。绿色化是企业克服产业衰退的有效战略之

一。生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类似, 它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是产业创新的基本趋势之一。生命科学产业不但本身会不断演化出一大批新兴产业,而且它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似乎无所不入,会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不断衍生出新兴产业。

产业演化趋势为衰退产业调整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衰退产业的信息化和绿色化(生命技术化)无疑是产业创新的基本内容。产业创新是衰退产业调整的高级形式,既涉及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又包括了新兴产业的扶持问题。就其内容而言,它构成了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核。因为新兴产业的振兴(扶持)和衰退产业的调整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两个基本内容。因而产业创新是难度最大的调整方式,需要政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大力援助和扶持。

4.区位调整模式

产业区位是产业演进的重要环境因素。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区位所提供的“外部经济”的大小。产业区位是指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构成及其关联性。一定的产业区位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且是经济、人文、社会、政治、地理、历史等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大量研究证明,产业的地理集中能延缓产业的衰退,提高产业竞争力。 许多衰退产业在一些特定的区位具有超常的活力,国际上此类案例颇多,如美国佐治亚州道尔顿周围的地毯制造业、瑞士的钟表业、意大利的瓷砖业和纺织服装业等。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大量存在,如四川宜宾的酿酒业、广东佛山的瓷砖业、湖南浏阳的花炮业、苏南的纺织服装业、浙江义乌小商品等,大凡是高度集中于一区域内的产业基本上具有抗衰老的机能。其实这就是产业区位理论所讲的“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人们所说的技术性外部经济,即由于产业的地理集中使区域内企业之间技术交流更容易,学习的成本更低,公司间能互相取长补短、相互竞争,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产业的生存力。第二种是经济性外部因素,即产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促进形成了巨大的辅助产业网以及原料供应商、专业技能人力储备、产品销售市场的规模化,这样一来,降低了产业内企业交易成本,改善了产业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因此,衰退产业调整应有计划地调整产业区位格局,应扶持现存的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的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并根据产业区位优势在各地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内兴办“外部经济”密集而地价较低的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的地理集中,发挥产业“集聚效益”,以此带动资源存量的优化配置。

本章参考文献

1.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 陆国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探析》,《南开管理评论》 2000年第5期。

3. 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4. 严潮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5. 张锦鹏:《增长极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当代经济科学》 1999年第6期。

6. 侯家营:《增长极理论及其运用》,《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年第4期。 重点名词

哈罗德—多马模型 可持续发展 雁行模式 极化效应 产业衰退

思考题

1. 请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2.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原则?

3. 请说明产业梯度转移模式的内涵。

4. 产业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建议阅读书目

1.陆国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探析》,《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五期。

2.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999。

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人物介绍

W.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

1915年生于原英属西印度群岛。他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和任教,后转到曼彻斯特大学,他在那里完成了发展经济学发明最富创建的理论,即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发表的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两篇论文。20世纪50年代,他成为联合国机构的高级官员并一度担任过西印度大学的名誉副校长,1963年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工作至今。他一直兼任许多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西非和加勒比海国家政府部门的经济顾问。由于他和T.W.舒尔茨(T·W·.Schultz)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二人被同时授予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刘易斯对经济学的最著名和最有影响有贡献,无疑是1954年关于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得出了一个把典型的贫穷国家的经济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大部分的流行模型。“传统”部门包括个体农业和城市中各类个体经济,其经济活动的基

本目标是维持自身消费,“现代”部门包括商业性农业、种植业及制造业,在这个部门中存在雇佣劳动,利润是资本家和企业主阶级组织生产的动机。在论述这个模型的两个重要特征时,刘易斯采取了严格的经典观点。第一个特征是,现代部门中非熟练工人的实际工资是与就业和利润一起外生地给定的,而且是由同短期固定资本存量相对应的劳动需求决定。第二个经典性特征是资本积累受来自利润的储蓄支配。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部门相对传统部门的扩展过程,这一扩展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传统部门中的“剩余劳动”蓄水池干涸,从而出现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市场时为止。这种市场上的工资,便是按新古典学派的方法确定的均衡的实际工资。这个“二元经济”模型曾引起相当多的论战,产生了大量的辩论文章。这种二元经济模型的最老练和最彻底的捍卫者是森(Sen,1966年)。

这篇1954年发表的论文的另一个著名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模型。刘易斯在1969年的威克塞尔(Wicksell)讲座中,通过以经验为基础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模型。刘易斯的中心思想是制成品和诸如咖啡、茶、糖、橡胶和黄麻这类热带产品的相对世界价格,是由生产食品的劳动力的相对机会成本决定的。匹兹堡钢铁工人的工资受堪萨斯州农场的生产率的支配,而巴西咖啡种植园工人的工资则由农民借以维持生计的农业的低得多的生产率决定。刘易斯以富于想象力的方式将这个模型用来说明世界经济史的若干主要方面,包括他1987年出版的最新重要著作《1870-1913年经济的增长与波动》。在这卷书中,他把对两次大战间隙时期世界经济的考察倒推到1970-1913年的“黄金时代”。此书同他以第二手资料为基础的早期著作不同,他采用了熊彼特(Schumpeter)和库兹涅茨(Kuznets)的方法,从统计的和历史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因而是一部深刻而定于开创性的杰作。

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1903—1987)

法国经济学家,以他建立的经济实力理论体系而闻名。他生于里昂,为求学而去索邦省,从1955年至1975年在法兰西学院任职。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批评者,佩鲁接受了美国制度主义者的部分观点,但又超越他们,建立了一个经济分析体系——这个体系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向传统的均衡经济学挑战。这个体系内容丰富,基础坚实,是建立在无所不在的“支配效应”之上,从经济行为者各自的经济实力着眼,反映他们之间的不平等。在均衡经济学中,经济行为者的活动在充分均等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互助合作的,从而导致彼此妥协,由此产生调整,避免混乱。按照佩鲁的看法,这种研究方法与经济生活的现实不相一致,并且无法揭示经济实力在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凡是传统经济学强调平等之上的合作、协调及其功能性的相互依存之处,佩鲁看到的是经济行为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他们可以治人,或是受治于人。

佩鲁将他的支配效应描述为不对称的和不可逆的,并且对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行为者一方不作任何意向的假定。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支配效应带来的并不是均衡,而是持久的渐进的转变。其作用随企业、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水平而定。例如,一家占优势的企业能够集中其优势,通过增加销售量、减少自外部的购买以及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有利的价格而获得盈余。这些盈余使优势企业能在内部融通资金,进行兼并及收购,为对其产品的需求筹集资金或操纵市场,从而加强了这

些企业的经济实力。在国际层次上,佩鲁的支配效应使人们对于那些具有支配性经济地位国家有了新的见解。他的理论与各种帝国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支配性实力这一说法无须某种概念。

佩鲁有关经济实力的基本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发展起来的,那时,凯恩斯的新理论问世不久,投入-产出分析法、线性规划和对策论已经汇入主流经济学之中。经济学界对又一个意义深远的变革没有准备。因此,佩鲁关于经济支配的基本理论未能打破传统分析方法。但是,佩鲁由他的基本理论发展出了“经济空间”和“发展极”理论,由此派生出了结构性变革、非平衡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仍在被广泛地讨论,并在地区性规划中应用。

雷蒙德.弗农(R.Vernon)

美国经济学家,生于1913年。弗农是二战以后在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一位最多产的作者。他的著作反映了他多方面的职业生涯,包括将近20年在政府部门供职,短时期从商,担任过3年“纽约市区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从1959年开始与哈佛大学有成果的合作,先是在商学院,在那里他是国际商业的教学和研究骨干,后来是在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管理学院,在那里直到退休,他一直是克拉伦斯·狄龙(Clarence Dillon)国际问题讲座教授。

弗农早期的研究贡献之一是区位经济学。在“纽约市区研究”中心工作时,他把“外在经济”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聚集的特定环境。他使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位于市区的企业所享有大量的专业化服务。正是服务的可获性以及它们的低成本,决定了诸如电子、时髦商品、印刷和出版等行业的特征,这些行业往往由于聚集而得以繁荣,尽管这时它们一些较常规的生产要素(如劳动、空间和运输)的成本很高。

信息和专业化服务也很显著地出现在弗农论述多国公司的大量著作中。在这里,弗农提示了信息和专业化服务是如何内在化的和怎样转化为专有知识,多国企业利用这种知识获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把生产转移到位于常规的生产要素最便宜的国家中的子公司,同时把总部放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祥地——最发达的市场,从而使些企业的垄断地位从“产品周期”的初始阶段一直延续到成熟阶段。

弗农在哈佛商学院时,单独或与同事和博士生合作,出版了大量关于多国公司的著作,并发表了多篇论文。他研究了它们一方面在以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另一方面天以资源为基础的行业的世界生产和贸易中的主导作用,使用“产品周期”理论和更为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型来解释它们特有的竞争结构,它们同东道国和母国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以及通过一个可预测的权力关系周期——弗农恰当地称之为“过时的契约”——而发展起来的冲突。在《对海湾的主权》(1971年)和《多国公司面临的风暴》(1977年)两本书中,弗农概括了他对多国公司的研究,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将被认为是对我们有关多国公司的知识的贡献。

弗农在他早先作为一名文官时对企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他研究多国公司时又回到了这个论题上。这个主题在他后来在肯尼迪管理学院时的研究工作甚至占有更突出的地位,在这方面,他集中地研究了国有企业,以及在70年代中期及以后的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两个饥饿的巨人》

第六章 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目的。研究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是要从各个不同方面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接着介绍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战略,最后分析论述了产业衰退和对衰退产业的调整。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是最早在理论上系统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国富论》通篇都是对经济增长性质、原因和如何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的研究。

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斯密将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五个方面: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用总量生产函数表示为:

Yt=f (Lt,It,Nt,Tt,Vt)

其中:Yt表示时间t时的总产出,从Lt~ Vt依次表示t时的劳动就业、资

本存量、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利用率、技术变革率和社会经济制度。

斯密从其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劳动看作是极其重要的增长因素。他明确指出,人均产出的增加,一方面取决于投入生产中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生产劳动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的比例。斯密认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对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不同。前者能够创造价值和物质财富,为工人提供工资收入和生活保障,为雇主提供利润和积累资本,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财富生产和增长;而后者则消耗社会财富,妨碍资本积累和生产增长。

2、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李嘉图是斯密的继承者,但他又与斯密不同,他将考察的中心转向收入分配问题,着重分析了各种收入分配比例如何通过影响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斯密的总量生产函数虽然从形式上看也完全适用于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但是,二者的立论基础却截然不同。斯密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性,生产实际成本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因为市场容量在扩大,社会分工在不断深化。而李嘉图的生产函数则受制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边际产品均递减,技术进步只能抵消部分递减,但不能根本改变这种下降趋势。由于收益递减,生活资料价格上升,故工资的自然价格提高,地租率提高,利润率必然下降,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因而趋于萎缩,经济增长放慢。任何促进边际生产率提高的措施(如改良农业、机器的采用、廉价谷物的输

入、削减赋税和公共支出等)都会提高利润,从而提高资本形成率,加快经济增长。可见,李嘉图虽然从收入分配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但仍突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罗伊·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埃夫塞·多马 (E.Domar)经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短期静态分析长期化和动态化,以考察一国经济长期增长问题,从而建立起第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起初是为了解释发达国家的增长问题,但其基本原理与方法目前已广泛地用于发展中国家。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1)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该产品既可作个人消费,又可作生产要素投入生产。(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与资本。(3)资本与产量比率固定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或只有中性技术进步。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G=s/V

式中:G表示收入(或产量)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亦即本期收入(或产量)增量与上期收入(或产量)之比(Δy/y);s表示平均储蓄倾向,即总储蓄与总收入之比(s/y);V表示加速系数,即投资与产量之比(I/Δy)。

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F=s·δ

式中:F表示投资增长率,即本期投资相对于上期投资的增量与上期投资的比率(ΔI/I);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即储蓄增量在收放增量中所占的比率(ΔS/ΔI);δ表示资本生产率,即产量或收入与资本总投入的比率(Y/K)。

由于他们都假定资本--产量比率不变、储蓄率不变、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不存在生产能力闲置等,所以哈罗德公式中的平均储蓄倾向S等于多马公式中的边际储蓄倾向S;哈罗德公式中的加速系数的倒数1/V等于多马公式中的资本生产率δ;哈马德的经济增长率G必然与多马的投资增长率F相等,两者实际上一致,都可称作经济增长率。因此,经济学家将二者统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为经济增长理论向动态化、长期化、定量化、实用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由于这一模型高度抽象、简化、便于测算,它已成为经济学家及一些国家用以研究预测经济增长、制定经济计划的便捷手段。

但是,由于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在一系列其他因素不变的假定下,只有储蓄率S和资本——产量比率V(或资本生产率δ,δ=1/V)两个变量来决定,而且其中V和δ也被假定为不变,所以经济增长率只由S一个变量决定,即只受储蓄率亦即资本积累率决定。事实上,经济增长受到多变量影响。因而在上述不合理的假定下所建立的均衡增长途径就像“刀刃”一样狭窄。同时,该模型过于笼统,它既不能提供进行细致计算的基础,也不能说明结构的和地区的问题,因此,应用起来困难较多。

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针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存在的问题,索洛(R.Solow)和斯旺(W.Swan)作了修正和补充,将其发展为一个“新古典模型”,即后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1)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2)只有资本与劳动力两个生产要素,但两个生产要素可相互替换,即资本——劳动比率与资本——产量比率可按需要进行调整。(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变或成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4)市场属完全竞争型,即价格调节机制起主要作用。(5)索洛——斯旺模型中不存在技术进步。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含义。设Y为产量,K为资本,L为劳动。在技术条件下不变的条件下,总量生产函数为:

Y=f(K,L) (6.1)

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有:

ΔY/Y=a·(ΔK/K)+b(ΔL/L) (6.2)

式中:a=MPK·K/Y和b=MPL·L/Y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

额,也称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且a+b=1。而MPK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L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公式(6.2)即为索洛——斯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它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与劳动的增长率及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共同决定的。若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则有如下模型:

ΔY/Y=λ+a (ΔK/K)+b(ΔL/L) (6.3)

上式中,λ为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率。

公式(6.3)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它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与劳动的增长率,资本与劳动的产生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共同决定的。

索洛的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突出地强调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基本反映了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由技术进步决定的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对增长的贡献份额日趋增加的现实,并将其动态化、模型化,从而将“技术进步决定论”的经济增长理论向计量化、实证化方向推进了决定性的一大步。但是,这一模型把所有除劳动和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之外的全部剩余都归因于技术进步这一因素的做法,有将技术进步庸俗化为除投入要素外什么都可以塞进去的无所不包的不可捉摸的“大杂烩”的倾向,因而不利于科学地、精确地认识和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真实作用。

3、诺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道格拉斯·诺斯(D.North)以经济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和依托,大胆创新,提出了他的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经济增长理论流派中“制度决定论”的代表。

诺斯在充分肯定其他流派关于经济增长原因的研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的同时,认为它们“显然存在漏洞”。他指出,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要到制度因素中去寻找。因为,如果经济增长所需的只是投资和创新,那为什么有些社会具备了这种条件却没有如意的结局呢?我们过去列出的原因(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乃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诺斯从1961年开始另辟蹊径研究经济增长因素,试图以制度变化解释经济增长。他发现,历史上在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制度变迁亦能促进生产率提高和实现经济增长。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诺斯逐步构建了一个以产权为基本概念,以制度变迁为核心,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严密理论体系和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制度变迁的主要参数即产权制度来解释经济增长,基本命题是: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相似性,即推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行为主体都是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前提下,行为主体才会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

关于国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诺斯认为,国家是产权的奠定和实施单位,有关的各种基本规则由国家或政府制度、变更或维持,因此国家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4、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罗默(P.Romer)、卢卡斯(R.Lucas)等人立足于舒尔茨(T.Schultz)等创立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将人力资本因素系统地引入经济增长模式,并把它置于最突出的决定性地位,创立了“新增长理论”。他们试图以此来修正和发展索洛等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致力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改造成为既研究产出即GNP增长,又关注国际国内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和发展失衡等发展问题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力求使增长经济学成为真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学科。“新增长理论”建立在“人力资本决定论”的基础上,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因素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并揭示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同样在于人力资本的持续增长和积累,因而对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现实更具有解释力,对各国经济增长实践更有指导意义,因此它才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各流派中的主导流派。

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的长期增长模式”。众所周知,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但仅仅从纯粹单一的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前提出发,而且往往假定资本边际产出率递减,因而这些理论也就无法说明和保证产出及消费的长期增长。李嘉图由于认定物质生产要素收益递减,致使他得出悲观的结论;在哈罗——多马模型中,物质资本积累(储蓄和投资)是唯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因而在假定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条件下,产出的总趋势仍是递减的;索洛(R.Solow)、丹尼森(E.Danison) 等人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也同样恪守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信条,尽管他们认为,引入其理论模型的技术进步这一外生变量能够产生递增收益与物质资本收益递减两相抵消,使总的规模收益保持不变,但仍无法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在罗默模式中,技术变革不仅被内生化,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增长的结果。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取代物的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原动力。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不仅自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能通过其外部效应使物质资本及其他因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R.Lucas)在1988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

的机制》中,提出并比较了三个增长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模型,强调舒尔茨(T.Schultz)型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学校正规与非正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的模型和强调阿罗“边干边学”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经济增长思想。

二、经济发展理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论的集中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

(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最关键的是“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如何在落后国家的传统社会经济里为“起飞”准备条件并尽早实现经济“起飞”,是罗斯托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罗斯托的理论也被称之为“起飞”理论。

罗斯托指出,所谓“起飞”就是使一国经济突破传统停滞状态,犹如飞机滑离跑道,腾空而起。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要使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提高到10%以上;二是要“有一种或多种实质性的制造业部门”作为“起飞”的主导部门“发展起来,增长率很高”;三是要建立起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即必须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的结构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开拓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的力量和“起飞”阶段的潜在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使成长具有不断前进的特征。

罗斯托认为,“起飞”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发生扩散效果的环境中引进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又总被吸收在特定的工业部门。这些特定部门由于采用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及其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罗斯托称这种起引擎作用的特定工业部门为主导部门。经济成长阶段的交替表现为主导部门顺序的变化,现代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当主导部门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个有关部门和地区之后,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时就会有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的不断交替,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罗斯托在说明主导部门为什么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时指出,主导部门的作用是通过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实现的。第一,回顾影响,即主导部门对那些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第二,旁侧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第三,前瞻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诱导作用。主导部门通过这三种影响,使其与其他部门组成了一个主导部门的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

刘易斯(W.A.Lewis)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基于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

的机制》中,提出并比较了三个增长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模型,强调舒尔茨(T.Schultz)型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学校正规与非正规教育获得人力资本)的模型和强调阿罗“边干边学”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经济增长思想。

二、经济发展理论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论的集中代表,也是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

(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最关键的是“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如何在落后国家的传统社会经济里为“起飞”准备条件并尽早实现经济“起飞”,是罗斯托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罗斯托的理论也被称之为“起飞”理论。

罗斯托指出,所谓“起飞”就是使一国经济突破传统停滞状态,犹如飞机滑离跑道,腾空而起。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要使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提高到10%以上;二是要“有一种或多种实质性的制造业部门”作为“起飞”的主导部门“发展起来,增长率很高”;三是要建立起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即必须有一种政治、社会和制度的结构的存在或迅速出现,这种结构开拓了推动现代部门扩张的力量和“起飞”阶段的潜在的外部经济影响,并且使成长具有不断前进的特征。

罗斯托认为,“起飞”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发生扩散效果的环境中引进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又总被吸收在特定的工业部门。这些特定部门由于采用新技术,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及其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罗斯托称这种起引擎作用的特定工业部门为主导部门。经济成长阶段的交替表现为主导部门顺序的变化,现代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当主导部门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个有关部门和地区之后,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时就会有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主导部门的不断交替,带动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罗斯托在说明主导部门为什么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时指出,主导部门的作用是通过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实现的。第一,回顾影响,即主导部门对那些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第二,旁侧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影响;第三,前瞻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诱导作用。主导部门通过这三种影响,使其与其他部门组成了一个主导部门的综合体系,这个综合体系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带动作用。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

刘易斯(W.A.Lewis)在其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基于这一特点,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

业部门来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增长与发展,以便消除工农之间以及工农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失衡。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两部门间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

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农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土地等非再生资源,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原理,当人口迅速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必然很低,其中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甚至可以到零。因此,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通常只维持自身和家庭的最低生活水平。正是这种生存收入决定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限额。工业的工资水平不能低于或等于这个限额,否则工业部门就不可能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高于这个限额但不能高得太多,否则,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就会超过工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迫使工资水平下降。刘易斯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的工资水平比农业大约高30%左右。

由于工业与农业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吸引着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大量使用的是厂房、机器设备等可再生资源,其规模可随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而不断扩大,而且扩大的幅度可以大于人口增长的幅度。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农业国,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只要工业部门扩大生产规模,就可用现行工资水平雇佣到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正是这样,刘易斯认为,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固定工资水平上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任何劳动力的数量,即现代工业部门存在劳动无限供给的状况。

在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而资本是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呢?刘易斯认为,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利用利润进行投资。由于工人工资低,仅够糊口,没有什么储蓄,因此,投资只有来自资本家的利润。虽然资本家获取的利润也要用于消费,但为分析简便,刘易斯假定资本家的利润全部转化为储蓄,以作为再投资之用,从而就可以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这个过程不断反复,直至工业部门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这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也相应增加。工业部门要想再获取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这样,整个经济就摆脱了低水平均衡的陷阱,而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增长。

刘易斯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由于工业资本不多,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力,因此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如何扩大,总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力供给。这样,工业总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部分增长的速度,于是出现一个资本加速积累和迅速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时期,直至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此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由于劳动力也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稀缺的,而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因此工资水平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利益开始在两个部门之间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分配。刘易斯认为,当前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第一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出现在80年代中期的一些发达国家的文章和文

件中,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处在形成的过程中。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定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具体原则有如下几个:

1、公平性原则。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一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另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不同代际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消耗量的80%。

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护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质量原则

可持续发展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而不是经济发展的量。因为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更不代表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一般用实际GNP或GDP的增长率来表示;而人均GNP或GDP通常被用作衡量一国国民收入水平高低的综合指标,并常被用作评价和比较经济增长绩效的代表性指标。经济发展当然也包括经济增长,但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内容要丰富得多。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至于社会发展,它的涵义又远比经济发展更加丰富。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G.Dennis )认为,发展包括三个核心内容:生存、自尊、自由。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的,至于群体及群体组成的社会的发展则不仅包括了经济发展的所有内容,还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改善、教育科技的进步、文化的良性融合与交流、

社会成员工作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改善等等。因此,如果说经济学家提出绿色GNP是一大进步(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长中的环境问题),那么可持续发展则站得更高,它充分考虑经济增长中环境质量及整个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5.时序性原则

时序性原则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发达国家优先利用了地球上的资源,这一长期以来形成的格局,剥夺了应当由发展中国家公平利用的那一部分地球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控制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格局,这使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负起更多的责任,如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应当把消除贫困作为最优先的目标,同时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与公平性,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发展的原则

人类的需求系统分为基本需求子系统、环境需求子系统和发展需求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其中的基本需求是指维持正常的人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物质和生活资料;环境需求是指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生活更加和谐所需求的条件;发展需求是指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为了生活更充实和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按照人类三种需求全面衡量,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原则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本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环境需求和发展需求更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对发达国家而言,生存问题虽早已解决,但从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的物质与生活需求也不断增长的角度看,他们也必须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与量。

第二节 产业发展模式

一、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

(一)、雁行发展的形成及其存在的条件

所谓“雁行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行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行模式”。

赤松要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的棉纺工业史时,发现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织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不久,国内产量猛增,逐步取代进口产品。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便开始扩大。即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赤松要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因为如把这一过程用曲线绘成图形,在图表上呈倒"V"型,就像三只大雁结成雁群在空中飞翔。

他把这一过程称为雁行形态的基本型。60、70年代,某些产业的生产和出口由于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而开始下跌,生产规模逐步缩小,对较落后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最后引起低价格同类产品进口,使该产业又变成净进口部门这一事实,上述基本型被扩展到五个阶段,即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雁行形态论”最早是被用来描述后起国(例如战前日本)某一特定产业(如棉纺工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

随着研究的展开,赤松要进一步发现:进口——生产——出口这一变化是从棉线、棉纺织品开始,然后转向纺织机械、机械器具。即由消费资料转向生产资料,或由轻工业产品转向重化工业产品。时间上一个比一个要晚一些。这种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赤松要称之谓“雁行形态的变化型”。这时,“雁行形态论”已被用来说明一国内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动,即不同产业的兴衰变化过程。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入高速经济增长阶段,1960年前后劳动力由过剩转为不足,致使工资上升,棉制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日本企业随即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向以工业化为目标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等转移这些产业,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产品部分返销日本,部分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同时总结了日本棉纺业最初也从英国引进技术、产品,进而以低工资和生产率的提高为武器,不断提高出口竞争力,逐步使英国缩小了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这一历程。赤松要及小岛清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雁行形态论”,专门被用于研究产业在一国向另一国转移。认为“雁行形态”还有第二种变化型,即由于产业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从而产生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连锁变化,这一变化与各国(地区)比较优势结构(生产成本、要素赋存、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是相对应的。他们还以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东盟为例指出,典型的的例证是纺织业从日本转移到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再转移到东盟国家,而整个典型的转移顺序是纺织工业到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再到汽车、电子工业。其中,以跨国公司为主角,直接投资和贸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后起国由接受产业转移开始,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因此,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

以上是对“雁行形态论”或“雁行模式”的产生及基本含义和被逐步引伸拓展的过程及其含义的回顾。可见,赤松要最初提出这一理论假说,是用于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工业的成长模式,以后被引伸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的过程,即产业的国际区域发展模式。由于这一理论假说客观地描述了后起国内部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同时表述了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互相波及中依次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因此,被称之为“雁行模式”而享有颇高的知名度。

然而,作为国际区域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雁行模式”的形成和存在是有其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内部前提条件是;(1)经济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域内各国和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而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宜于构造垂直国际分工体系,由此为先行国向后起国进行产业转移和传递创造了条件;(2)地域上的邻近。作为特定国际区域内的各国(地区)在地域上的相邻,便于实现产业转移和传递,容易通过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等实现

产业结构之间的国际性转移和引起连锁型变化及转换;(3)域内各国(地区)实施外向的发展战略。即实行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开放经济体制,这不仅便于地区内实现产业循环,而且使本地区的产业循环机制呈开放态势。很明显,这三个形成和存在的条件,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以及东盟在60年代已基本具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已大体上具备,从而沿海地区首先加入雁阵。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最后又必然使这一模式发生变化。

(二)雁行模式的局限性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弊端开始集中暴露与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东亚发展中各经济体在资本、技术市场上对于日本与美国的过度依赖。传统雁行模式下,东亚各个发展中经济体一方面依赖于区内外先进国家(主要是日本与美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其自身进行产业转移与传递,另一方面东亚各个发展中经济体(除中国大陆外)由于内部市场的相对狭小,又必然依赖于外部市场需求(主要是美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支撑,这种很强的依赖性是东亚传统雁行模式的本质与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传统“雁行模式”中,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具有“进口对日依存,出口对美依存”的重要特征,随之也就带来了传统模式在运行中的脆弱性与波动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汇率波动与市场需求等原因,美国对于东亚产品的进口规模开始下降,这成为1997年东亚金融(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之一。另外,9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减少了其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和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危机后的恢复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区域内部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经济体在对外出口上的竞争加剧。在传统垂直型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中,处于相同和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的国家如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东亚四小龙以及四小龙与日本之间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性,这就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压力与矛盾。以东盟与中国的竞争为例,由于双方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电子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有加剧之势。本地区同一层次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的雷同性和竞争性,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增长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可能带来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局面。

3、传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非制度性特征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二战以后,传统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的确立和东亚经济圈的形成,是各国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考虑到地缘相近与文化相亲的优势,以投资与贸易相互循环的形式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性固然显示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制度性合作因素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进一步扩大。例如,日本由于经济萧条的影响,在农林产品上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中日贸易摩擦有加剧的趋势。2001年4月23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对中国大葱等3种农产品的进口实行200天紧急“设限”,6月8日,日方又宣布,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所有家禽及禽类产品。中方则针锋相对,对日本产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调3种进口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以上事例说明,由于传统东亚经济圈的非制度性特征,使得具有传统经济依存关系的东亚各个经济体之间继续保持较高的贸易壁垒,而且无法通过制度性的

途径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或公正合理地及时解决贸易摩擦,这些弊端都严重阻碍了东亚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扩大。

“雁行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运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正因为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条件的,因而当条件发生变化,该模式也将转换,被新的发展模式所替代。

二、产业的梯度转移模式

(一)梯度转移模式的内容

梯度转移是一种以工业生产生命循环理论为科学基础,以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以客观存在的地区发展差异为依据,通过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梯度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以实现一国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或模式。梯度转移理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推移的趋势,并为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推移的事实所证实,更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济奇迹所证实。

美国哈佛大学弗农(R.G..Vernon)等人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都要历经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把这种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主要论点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于产业结构的优势,而产业结构优势又取决于该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和其它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前期,则该区可列为高梯度地区。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一般来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衰退的部门、产品、技术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后来,缪尔达尔(G. Myrdal)对资本主义社会地区经济发展总趋势的观察研究,提出累积因果论,从而把梯度理论从静态提升到动态上来。根据累积因果理论,地区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同时在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力量,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水平梯度上升。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扩展效应也在起作用,因为随着城市带发展梯度上升,附近地区可能在城市带的帮助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程效应指发达地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仍然具有比不发达地区更多的优势。不发达地区虽有扩展效应的帮助,但由于回程效应使资金、移民仍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仍能保持竞争力。从而,回程效应削弱了扩展效应的作用。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

增长极理论是与梯度转移模式相关的理论。由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

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它部门和所在地区以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具体有四个方面,即:(1)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作用;(2)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作用;(3)获取巨大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4)产生“凝聚经济效果”的作用。增长极的出现,使人口、资本、生产、技术、贸易、信息等要素高度聚集,产生“城市化趋向”形成“经济区域”。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提出以后,受到经济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并作了一些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亲和力将产生外部经济效益,“增长极”或“增长点”的出现有利于企业之间、行业地区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网络关系,进而扩大外部经济效益。支配性地区、部门、产业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越大,其推动效应越强。由于创新、支配、推动等的产生、强化,弱化或消失,经济增长可以视为是一个由不平衡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

(二)低梯度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生产力从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的驱动力是技术的扩散效应,而扩散效应只有抵消了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后才能推动梯度推移。因此,生产力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实现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战略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低梯度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充足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禀赋特点,可以通过发展资源输出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但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创造性资源”,而这些非自然性质的资源在国际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非常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地区要素禀赋的依赖。因此今天再在缺乏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的情况下实施单一比较优势战略,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样,按照后发优势理论,低梯度地区可以直接学习、模仿、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和制度,超常规地提高效益,达到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并非是落后地区实际拥有的优势,它只是潜在的一种发展可能,而且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缺少了投资环境和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只有模仿没有创新,最终也无法实现经济的腾飞。

从当前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看,既具备比较优势的基础,又具有后发优势的条件,因此可以采取双重优势战略的组合,既避免依靠单一优势的缺陷,又综合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特点,迅速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比较优势建立起一批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成地区特色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同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轨迹,在技术和制度上与发达地区接轨,甚至后来居上,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实现经济转型。日本和许多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了双重优势战略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培育区域产业集群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说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组织经济,或者是组织-市场经济,组织活动压倒了市场活动。因此,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强调区域经济的组织发展,当前普遍被世界各国认为比较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就是形成区域内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由于产业群存在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从而对降低成本,尤其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力有一定作用。在健全的市场制度条件下,企业自然地群集可能增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企业的信任和社会规范的程度可能增强,因而降低合同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以及技术服务的成本。靠近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接收超过其生产能力的定单,因而能够留住有价值的客户。因此,产业群可以使企业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多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并有助于建立国际战略联盟。特别重要的是,产业群内部有一种创新的氛围,企业正式或非正式地接触时,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会很快地流通,从而促进创新。但是,并非在地理上自然扎堆的或者共享基础设施的企业集群都可以认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群。产业群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产业群成功的重要基础是社会资本充足,人际相互信任,而社会资本是基于对某种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的认同,或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正因为如此,在社会资本不足的地方,特别需要公共政策进行干预,实行产业群战略。

案例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

一、产业发展战略含义

产业发展战略就是研究产业发展中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部分、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而相应作出的筹划和决策。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社会,产业的发展都是极其复杂的,作为一个全局,它也是由各个局部和因素构成的:从空间来看,它是由各个地区经济构成的;从行业来看,它是由各个部门经济构成的;从经济运动过程来看,它是由再生产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作为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部分、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制约关系,有着某种客观规律性,它们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当然是不完全相同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些局部、部分可能成为制约产业全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其他部分却不具有这样的作用。因此,为了经济全局的健康而迅速的发展,必须很好地、认真地分析构成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真正把握住那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便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指导。

如同战略对于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样,产业发展战略对于产业发展的成功与否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济工作中所造成的最大失误,莫过于由于

战略决策所造成的失误,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发展战略思想。

对产业发展战略内涵所作的分析,使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是确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同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包括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计划是根据产业发展战略思想制订出来的,是产业发展战备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一定时期我们所要实现的具体任务和相应采取的措施。我们不能把产业发展战略搞成一个像经济计划那样无所不包而又非常具体的东西,更不能用制订具体的经济计划和长远规划来代替对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二、产业发展战略体系

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以上六方面也称为战略的六大要素。任何战略都离不开这六个要素。战略思想是灵魂,战略环境是基础,战略目标是目的,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是措施。六个因素各有其特征而又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

(一)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是指导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基本思路与观念。战略思想具体化后,就可逐步形成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如传统的战略思想是仅重视产业发展的速度,一些国家提出应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战略目标,可以用就业率、识字度、平均期望寿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六个指标来衡量其发展状况。还有如急功近利的战略思想和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战略环境

战略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制定的,因而对战略环境或制定战略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是制定战略的基础或前提。离开了环境分析,就难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在分析产业发展内外环境基础上,根据战略思想作出的较长时期经济活动的预期结果。它是借助于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来体现的。主要有:(1)增长速度,包括产值、产品产量的增长倍数;(2)结构变化,确定重点部门及其增长速度;(3)技术进步;(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等;(5)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描绘出产业发展的远景。

制订战略目标的要求是:(1)目标层次要清楚;(2)目标要便于衡量;(3)目标应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4)目标要经过综合平衡;(5)目标要有激励作用;

(6)目标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注意战略目标的配套性,战略目标的配套性是指目标内容上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四)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那些事关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而又薄弱的项目和部门。战略重点是构成一套完整战略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抓住了战略重点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战略重点是从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确定的,战略重点是实现战

略目标的核心,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战略重点是战略中的关键部位,是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战略重点一般是薄弱环节。很多项目虽然重要,但并不薄弱,可以不作为战略重点。战略重点可以是项目也可以是部门,战略重点应具有长期性,而且在较长时间里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如果只是在短期内是重点而在较长时期来看算不上重点,就只能是战术重点,而不是战略重点。

(五)战略阶段

战略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一般在二三十年,最少也得10年左右。因此,一个较长的大型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必然要经过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有其特定的战略任务。通过完成各个阶段的战略任务,就可以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各个阶段虽有其独立性,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循序渐进,才能使战略目标最实现。战略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模式,而是根据各自的战略特点来划分的,一般来说可分为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三个阶段。

(六)战略对策

战略对策是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一套重要方针、措施的总称。它是保证战略实现的手段即战术。对策的活动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研究变化——抓住战机——采取措施——改变态势”的活动过程,通过这些活动达到实现战略目标的目的。

三、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

制定发展目标是产业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产业发展目标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战略的成功与否。确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遵循必要的原则。

1、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现实的产业基础为依据

产业的现实状况决定着产业今后发展的内容。发展中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基本上是为了赶超发达国家,这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差距只能通过产业的现状反映出来。如果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只看到发达国家水平,不看到差距所在,那么,制定的目标不可能是切合实际的,很容易产生盲目冒进的现象。

2、产业发展目标必须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一致

国民经济各产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如工业的发展不能仅从工业本身来考虑,还必须考虑其他部门的发展。如果仅从工业本身考虑确定工业发展的目标,即使从理论上看可以达到,但在实践中若没有农业提供的生活资料和原材料,没有交通运输业提供实现工业目标的保证,其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3、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出发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正因如此,人民的需要在产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时期内应当达到怎样的水平,理所当然地应包含在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之内,并且作为战略目

标的首要因素和核心内容。

4、产业发展目标的选择必须适应国力要求

国力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的状况与结构。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能有太多太大的“瓶颈”,否则增加了目标实现的难度,有时甚至根本不能实现。这要求目标的制定避开大的“瓶颈”,减少阻力,所以在目标选择时就必须与国力决定的生产要素状况和结构一致。

(二)产业发展战略对策与实施

在战略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战略目标的实施,这就是有关战略对策问题。这里要研究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是平衡发展,还是区分重点与非重点,首先保证重点项目和环节;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进行,循序渐进。

1、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时期内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必须抓住的中心环节。产业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只有互相协调,整个产业才能顺利发展。如果每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出现“瓶颈”现象,其他环节的发展就会受阻。因此,我们在选择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时,首先考虑产业发展中内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同时还必须考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薄弱环节,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都会阻碍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们选择的产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是:

(1)关键部门。这是指其他部门的发展都必须依赖的部门。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缺少了这个基础,整个产业就无法起步。这种部门的发展,不仅是弥补自身的缺陷,而且会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例如,原材料工业,在工业发展中属于基础产业,其他各部门的发展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原材料工业的现实水平决定了加工工业乃至其他工业的现实水平。如原材料工业生产水平提高,不仅使其他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而且使其他工业基础提高。

(2)薄弱环节。这样的环节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他部门的基础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它影响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乃至整个工业的发展速度。它的短缺使其他部门的生产能力无法发挥出来。例如能源,在工业基础一定、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生产的状况就取决于能源供应的多少,能源相对充足,生产能力就能最大发挥,能源短缺则生产能力闲置。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可能存在许多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和环节,但是,由于资金一般比较紧缺,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要求,那么我们在选择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时,必须根据资金状况,分别轻重缓急,尽量落到实处。

2、战略步骤

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目标。在这样一个较长时期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并不是致的,因此,对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或不可能按固定的速度和比例实行。这样,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过程就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里,都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比例。但是,这些不同的发展重点、发展速度和比例的确定并不是任意

进行的,要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同时必须从总目标的要求来考虑,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如果战略目标按照这样的阶段不断落实,那么每一个阶段都是总战略目标实现的必需步骤。产业发展战略步骤就是为了实现长远发展战略而制定的较短时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所以战略步骤实际上就是一个子战略,而战略步骤中的目标就是产业发展总目标的 “子目标”,产业发展战略就是依产业发展战略步骤而一步一步得到实现。

3、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按照战略指导思想制定的各项重大政策,诸如技术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各项法规和条例等,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必须提供的基本条件。

4、战略的实施

战略一经确定,就要付诸实施。战略实施行动分布在一系列具体的、局部的规划和活动中,战略的实施首先是目标的分解。目标是长期的,但战略的实施则是实现目标中的瞬时行动,这种行动是为实现目标而做的具体工作。

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过程,因为战略的实施要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不能等到战略执行完后再检验,而必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检验,以便对结果起到控制作用。战略的控制就是从监测具体的先期行动入手,随时了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信息的反馈,判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保证目标的实现,如果能达到预期效果,则继续按预期的方案执行;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现了偏差,应及时根据先期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正和补充方案,以免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而脱离目标;如果发现原有的战略是不可行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应作出停止执行的决策,并对整个战略进行调整或重新部署,实现战略转换。

四、主要发展战略模式的评价

(一)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一种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体的外向型产业化战略。它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实施这个战略。尽管许多国家为实现经济独立,积极改造单一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多样化。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国家还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因而对单一经济结构的改造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同时,有些国家希望利用自己传统经济的优势,继续发展传统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为发展本国经济积累资金。结果,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单一经济至今仍然比较严重,其少数几种农矿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并未显著下降,甚至有些国家反而上升。有些国家由于矿产资源的发现,生产和出口从农产品为主变成以矿产产品为主。

事实上,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深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造成严重的不稳定性。这不仅是由于农矿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而且,由于绝大

部分初级产品输往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许多代用品,单位产品消耗的农矿原料也不断减少,这使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国际垄断地位压低农矿初级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时期,国际垄断组织不仅压低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同时又极力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价格,使实施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国家蒙受双重损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近几年来,农矿初级产品价格猛降,不少发展中国家因此陷入经济困境。

由此可见,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实施农矿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期实行这种战略,则无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国际分工中永远处于不利地位。1[①]

(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的实质,是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货,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来逐步实现工业化。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只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虽获得了独立,但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地位基本未变。更改变这种状况,唯一办法是减少原料产品的出口,并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发展进口替代品的生产,提高工业品的自给能力,逐步实现工业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巴西、我国台湾)先后都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

一般来说,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或地区,第一步是发展普通消费品工业,即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因为普通消费品工业投资少、技术简单、占用劳动多,且有现实可靠的国内市场,这对缺少资金和技术但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是易于进行的。一定时期以后,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普通消费品工业替代逐渐结束。有些国家或地区就开始逐步扩展耐用消费品和资本货物、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即转为进口替代的第二阶段。也有的国家或地区转向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到底走什么道路,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一般地说,幅员较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转入第二阶段进口替代战略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是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小国,则转为出口替代战略较为合适。实践证明,实施侧重于资本货物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战略难度较大,进展缓慢,但有利于较快地提高独立自主发展国民经济的能力。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并建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扩大就业,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增加了国民收入,在某些方面减少了对外依赖性,经济自给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发展战略也有一些消极方面,主要是:由于该战略需要实行保护政策,缺少竞争,因而不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在高度政策保护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产品销路伴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而愈益困难,甚至无法继续扩大生产,导致经济停滞。另外,由于对进口替代产业实行保护和扶植,必然导致国内各集团和各阶层间的收入不均状况更加严重。所以,进口替代战略虽有利于促进

民族产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实施这种战备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出口替代是典型的外向工业化战略,也有人称为出口导向型战略。它的特点是,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并将其产品投产国际市场,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初级产品的出口,以推动工业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初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进口替代战略的缺陷日益暴露,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另找发展经济的新途径。但是,应该看到,它们所以能实行出口替代发展战略,还因为进口替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使国内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各项基础设施,有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而且,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能力显著提高,积累了一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经验。另外,当时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正是在这些有利条件下,一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利用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以出口为目标的纺织、成衣、鞋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战略转移,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在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中,有的是以增加国产原料的加工层次为主,但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则以加工进口原料为主。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滞胀”困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限制越来越严格。同时,又有一批劳动力价格更为便宜的新的出口加工国出现,成为那些早期实行出口替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的竞争对手。在这种双重压力下,一些工业技术基础较好的实行出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提出 “产业升级”,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仪器仪表、机械、钢铁、化工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过渡,向更高级的出口加工工业转化。

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相比,出口替战略所制订的政策较为切合实际,鼓励出口,实行低关税政策,因而实施这种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市场不足所造成的困难,增加了出口和外汇收入,扩大了就业,提高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因此,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较快,效率较高,工业化进程较为迅速。

但是,这种发展战略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对制成品的吸收能力,因而在世界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时期,实行这种发展战略国家的经济容易遭受冲击。其次,有些国家由于大量引进外资,不仅人们创造的巨额财富以利润或利息的形式被掠走,而且,外国直接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润的汇出给国家造成沉重的外汇压力,那些通过大量举借外债进行投资的国家更是债台高筑,在债务泥潭中越陷越深,造成国民经济的不稳定发展。此外,它同进口替代战略一样,由于它对某些产业实行扶植的政策,必然导致国内不同集团和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

(四)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从上述几种发展战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求得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和实现工业化,一般都经过进口替代阶段来保护民族产业的成

长。在进口替代任务基本完成后,有的国家转为出口替代的外向发展战略。但是,也有些国家在积极扩充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进口替代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实行对外开放和鼓励出口制成品的政策,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很大,只要实施正确的政策,就有可能将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结合起来,建立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独立自主地发展国民经济。因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国际化日趋加强和国际经济关系愈益密切的20世纪后半期,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国家,如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就无法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也不能获得有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于发展本国经济的辅助效果。另一方面,就这些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如果抛开国内市场,不充分发挥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力,片面追求面向世界市场,即使得到一些“好处”,也很难起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一旦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国家难于像一些小国那样进行及时调整,以摆脱国际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因此,有些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强调自力更生和立足于国内经济的基础上,通过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并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外国资本和引进先进技术,在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容量和发展内需工业的同时,积极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实施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之后,实施这种内外向相结合的战略,就能较为稳定地发展国民经济,减少由于实行出口替代战略所受的国际市场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不利影响。其次,它也有利于克服由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所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的困难,有利于消除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另外,它所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又能适当吸收外国的资本和技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这种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虽然克服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战略给经济发展造成的某些障碍,但它也没有摆脱传统发展战略共有的一些弊病,如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此外,有的国家由于过多地吸收了外国资本,债务负担日益沉重。

(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发展重工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巩固国防和发展科学研究事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就发展中国家来看,从长期看,要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实现扩大再生产,并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独立自主地发展国民经济,就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所以,有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如中国、印度、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而要求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中,重工业的投资更多些,速度更快些。但是,有些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国家,由于没有相应地安排其他部门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

而严重地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同时,由于没有轻工业和农业在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相应配合与支持,导致重工业孤军作战、基础薄弱。另外,由于发展重工业一般占用的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慢,从而难于迅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一些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国家,先后进行了战略调整,加强了农业和轻工业,以求得整个国家经济协调发展。

(六)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战略

一般说来,发展生产人民群众生活消费品的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利润大,而且多属劳动密集型工业,因而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另外,生产普通消费品的轻工业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较为简单,而且原料大多来自农业,所以,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实施了这一战略,如新加坡、韩国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虽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长期实行这种战略也会产生一些弊端,特别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因而难于摆脱对外依赖性和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所以,除了工业化初期,或者由于前一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从而导致轻工业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时期里实施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外,一般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步伐,以争取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七)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战略。平衡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应大规模进行;另一个是各部门均衡发展。从供给平衡的角度看,通过全面投资使各部门相互提供投入,避免了供给“瓶颈”以及辅助生产要素缺乏所引起的资本浪费;从需求平衡角度讲,各部门的均衡发展使所创造的收入刚好吸收各部门的产品。通过平衡发展的战略克服了发展中的各种供求阻碍,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保证经济中各部门的获利,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平衡发展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完善,单靠价格机制,很难在短期内调集大量资金并在各部门按比例配置以求平衡发展,而必须借助国家的行政手段,通过宏观计划才有可能。

平衡发展的实质是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的障碍,以获取内部经济的好处和扩大经济规模而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以此迅速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平衡发展需要各部门齐头并进,同时发展,在资金短缺、外汇稀缺、人才不足的条件下,这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此外,平衡发展战略对国家的管理水平、统计资料的丰富和翔实都提出一系列的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因此,尽管平衡发展的策略从理论上看十分诱人,但实际上实施起来却很难成功。

平衡发展理论后来受到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批评。他们指出,平衡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资源正是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否则它们就不成其为发展中国家了。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在传统的落后的经济上面强加一个现代化部门那是不恰当和不现实的。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D.Hirschman)认为,在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生产性投资之间,假如先对前者进行大规模投资,其后并未造成使生产性投资处于一种非投资不可的地位,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定会达到增

长的目的;反过来如果政府只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设施,而通过诸如保护性关税、补贴等办法鼓励企业投资于生产性活动,那么随着生产性投资的增长,经常性设施的缺少就日益突出。这样,这种压力就会成为政府合理分配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一种标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设施落后可直接增加生产性投资,经济发展反而更快一些,资源分配也更合理一些。

(八)不平衡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不平衡发展战略中怎样选择部门先后顺序?赫希曼提出了“产业联系”的概念。如钢铁工业在生产中必须向采矿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等提出需求,这对钢铁工业来讲是一种“后向联系”,而钢铁工业产品又被其他产业买走,这对钢铁工业是一种“前向联系”。产业联系的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与传统经济分析不同的分析概念。为了保证生产性投资不断进行,赫希曼建议选择那些具有最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部门优先发展。因此,选择社会初始投资时,不是选择生产最后制成品的产业,而是应当选择那些靠近投入产出矩阵中间部分的部门,即那些既有后向联系又有前向联系的部门发展。

那么,究竟应采取平衡发展,还是不平衡发展的战略?从行政管理角度讲,不平衡发展的要求低于平衡发展。但政府作出有利的决策,必须收集大量数据,必须选择一些部门和领域,比较它们的相对利益,决定适当的制度以刺激投资等等。因而这个任务也不是十分简单的。究竟是资源决定经济增长,还是人为决策上的不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或者说究竟是资源的短缺,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导致了经济的落后和停滞?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一个贸易收入比率比较高的国家中,执行不平衡发展战略较为合适。而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则需要平衡协调发展。从长期看,平衡发展应当是一个目标,而不平衡发展可以作为实现平衡发展这一长期目标的手段。

第四节 产业衰退与产业调整

一、单个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业生命周期的内容

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就会存在由多种不同的产业构成的产业总体,因此从总体上来讲的产业将永远存在,产业总体也就不存在由产生直至消亡的生命周期。如果产业总体也有生命周期,也会走向消亡,那就意味着国民经济也要消亡,人类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产业总体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不完善、不成熟的低水平向更完善、更成熟的高水平演进的过程,而且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过程就是无止境的,这是产业总体发展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但是,单个具体产业则不同,大多数产业都会存在由产生直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为,单个具体产业是由生产同种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某种具体的产品大多数都存在

生命周期,当某种产品走向消亡的时候,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要么衰亡,要么转产而变成别的产业的企业,由生产消亡产品的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也就会走向衰亡。因此,可以说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产业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根据市场学的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是某个产品从生产、使用到消耗或报废的使用寿命或自然寿命,而是某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所以产品生命周期更准确地讲是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某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和利润量的变化反映出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具体演变过程,一般会依次经过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6—1所示。

O 时间 由图6—1可见,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期,由于刚开始,成本和价格较高,人们还不了解,销售渠道还不多、不畅,所以产品销售额很小,还不可能产生利润,产业也只是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市场逐步打开。销售额不断增加,开始有了利润并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产业开始发展、壮大。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产品成本和价格下降,规模经济形成,产品被人们熟悉和广泛接受,销售渠道增多、畅通,销售额大幅度增加,逐步达到顶峰,利润也逐步达到最大化,产业成熟、发达。

第四阶段是衰退阶段,在销售额和利润量较高的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以后,由于新产品的出现或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会大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该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量必然会随之大幅度下降,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消失,产业也走向衰退。

从长期来看,大多数产品都有市场生命周期,但也有少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不明显,比如大米、面粉、食盐等产品就看不出“S型曲线”的变化。而且,不同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时间长短和周期性特征也不完全相同,有的产品如流行服装、时髦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短,而有的产品如日用品的市场生命周期长;有的产品如照相机、电话机的投入期、成长期很长,而有产品如电子计算机投入期、成长期都非常短。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能开发出许多功能更新和更全、性能更好、质量更高、价格更便宜的新产品,消费结构变化会使某些市场需求减少以至消失、使某些市场需求增加、使新的需求产生,这都会引起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老产品不断被淘汰,新产品不断取而代之的趋势,从而形成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生命周期。比如:汽车代替马车,使生产马车的产业走向衰亡、生产汽车的产业逐步发达繁荣;电子计算机淘汰手动计算机、程

控电话取代手摇电话、收录机取代手摇留声机等等,也都导致老产业的衰落和消亡,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四个发展阶段,也反映了相关产业兴衰的演变过程,产品兴亡史也就是产业兴衰史。

(二)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

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可以说就是产业生命周期。与其他事物有生必有亡的生命周期相比较而言,产业生命周期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不仅产业总体没有生命周期,大多数大类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其再一个层次的种植业、轻工业、旅游业等也不存在生命周期,而且单个具体产业也不一定都存在生命周期,不一定都会走向衰亡,比如理发业、清洁水供应业等。

(2)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技术开发周期缩短,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速,使得产业很快由成熟期进入衰退期,有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只有几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3)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表明,进入衰退期的许多传统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对这些产业产品的需求不会完全消失,因而这些产业的比重也不会下降到零,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真正完全“消失”或“死亡”的产业并不多见。

(4)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有些进入衰退期的产业可能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和武装,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增加花色品种,重新焕发“青春”,增强生命力,再次显示出产业尤其期甚至成熟期的特征。

(三)产业生命周期中产业地位和性质的变化

单个具体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依次经历进入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各个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随着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的地位和性质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处于进入期和成长期的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先导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市场潜在需求巨大,生产新产品,技术先进,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速度快,增长率高,有的还具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可能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一般的特点是市场需求可能达到最大,具有较为长期和稳定的产出和收入,虽然并不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但只要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必然是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因为只有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和支柱作用,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处于衰退期的产业,一般是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市场需求萎缩以及消失,产品老化、技术陈旧,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在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进入衰退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则会失去“主导”、“支柱”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发达的国家的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等。进入衰退期的产业一般有三条出路;一是由衰退走向消亡;二是转移到别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演进也处于低级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新的市场,焕发新的生机;三是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和武装,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再次走上发展之路。2[②]

产业的地位和性质,按产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顺序,依次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先导产业,成熟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这一发展趋势,既反映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业类型演变的特点,也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案例

二、产业衰退与产业调整

(一)产业衰退的原因

1、衰退产业的定义与识别

产业衰退现象是经济发展中产业有序更替的产物,它是由产业的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基本变化规律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进化。经济发展越是迅速,产业结构的演化也越是激烈;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技术创新的步伐越快,产业更替的频率也越快。产业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新兴产业的成长和统产业的衰退过程,如20世纪初的代表性产业——内燃机制造业取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产业——蒸汽机制造业,使后者不可避免地衰退了。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电气机车制造业无疑会取代内燃机车制造业,使内燃机车制造业趋于衰落。又如,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管工业荡然无存。塑料、铝合金等新兴材料产业的崛起,大大冲击了钢铁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地位,钢铁工业的衰退已成不争的事实。

衰退产业,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某一个产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下降或停滞的产业。

2、衰退产业的识别。衰退产业的识别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衰退产业产品是传统产品,其产业所提供的产值在GDP 中的比重有下降趋势,即使有的产业的产品在国民经济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产品需求量长期处于下降趋势。

(2)产业利润率持续下降也是衰退产业的特征之一。因为衰退产业中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使企业竞相压价(垄断产业除外),最终导致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成本甚至平均成本的恶性竞争可能发生,过度竞争必然使产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行业性亏损。

(3)从产业组织演化的角度来看,垂直一体化也是衰退产业的特征之一。因为在产业的衰退期,随着市场和生产规模的萎缩,在产业成长期由企业内部分工分化为社会分工的产业链的各环节只得“重返娘家”,社会分工又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即斯密定理所讲的“市场容量限制劳动分工”。

当然,具有某些上述特征的产业并不一定就是衰退产业,尤其在市场机制扭曲时更是如此。比如受政策管制或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会导致一产业出现上述衰退的特征,引起某些产业的增长减速,但这本质上不属于衰退产业,不是产业生命周期的“自然”老化。

(二)产业衰退的原因

从理论上讲,产业本身并不会衰退,而是由于人类不断追求进步,改变了对产业需求的结构从而使某些产业产品的需求下降。产业衰退的根源在于国民经济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有规律的阶段性变化造成的。具体来讲,产业衰退的原因主要有:

1、 产业间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差异或技术创新产生了替代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的替代性越来越强,没有替代产业的产业几乎很难找到,只是替代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技术创新落后的产业将被技术创新先进的产业淘汰。如B产业是A产业的替代产业,当B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大于A产业时,

则B产业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A产业就会发生衰退。另一种情形是技术创新尤其是技术革命创造了全新的替代产业,使原有产业趋于衰退。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一套典型的产业程式和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技术革命的实质是新兴产业成长传统产业衰退的过程。目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具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将使传统商业趋于衰退。如网络传递将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战胜传统邮政业,传统邮政业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了。又如纺织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几乎是人类每次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最广泛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的纺织业不能迅速吸收先进技术,势必失去其比较优势。

2、 需求的进化也是产业衰退的主要原因。需求永远是技术和供给的目标和动力。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是产业演进的主要推动力。行为科学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即随着社会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我国消费热点的变迁即是很好的佐证,20世纪50年代的“三响一转”(缝纫机、钟、收音机、自行车),60、70年代的“36条腿”(组合家具),80年代的“四大件”电子化(电视机、摩托车、电子表、洗衣机),90年代“四大件”现代化(大屏幕彩电、空调、电话、电脑)。消费热点的这种变迁直接影响到了产业的兴衰。当产业缺乏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落后于人们的需求进化时,产业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形成缺口,如果产业不能加快技术创新来弥补这一缺口,则势必使供给与需求缺口形成剪刀差,从而加速产业的衰退。需求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即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如烟草业的衰退很大程度是由于香烟的社会认可正在急剧下降。类似地,由于全球绿色运动的兴起,环保产业、绿色制造业和保健产业迅速成长,而污染较大的产业的需求萎缩也是必然的。又如随着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以大批量标准化为特征的产业(包括服务业)的需求也将逐渐萎缩。

3.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 产业比较优势因两方面的原因丧失:一是自然禀赋条件的下降。如采矿业和冶炼业由于资源品位下降或资源枯竭必然使产业失去原有的优势,趋于衰退。我国的木材及竹材采运业、金属冶炼业等即属于此类衰退。二是因为产业发展在区位间的传递效应。如发达国家纺织业的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依赖于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而拥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发达国家,使发达国家纺织业失去竞争力而衰退。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产业比较优势的传递更为快捷和广泛,在封闭经济体系中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而将趋于衰落。

4.制度性因素。制度性因素是我国产业衰退的一个特有的因素。我国发生衰退的产业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形成的,在产业布局以及企业制度、政企关系上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有的甚至严重违反了经济规律,因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将逐渐衰退。

(三)产业调整

衰退产业的调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任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也是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衰退产业调整应以市场机制为其基础机制,要通过市场价格的导向和要素市场来实现,

但必须辅之以政府的扶持和援助才能克服产业调整的壁垒,调整援助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各类衰退产业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调整模式,以减少产业调整所引起的社会震荡,提高资源转移和再配置的效率。根据产业衰退的原因及产业调整的经验,衰退产业调整的主要模式有:结构升级模式、资源重组模式、产业创新模式和区位调整模式。

1、结构升级模式。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过程。衰退产业是产业新陈代谢的产物,但衰退产业往往并不是夕阳产业、死亡产业。比如纺织业在发达国家是公认的衰退产业,但在某些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并具有较强的活力。人要穿衣,单从这一点看纺织业也是永恒的产业。许多产业的衰退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或停滞造成的。因而通过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克服产业衰退的根本途径。因为,企业一般难以逾越衰退产业调整的壁垒,政府的调整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不仅要创造衰退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良好的体制环境,而且要直接出面干预产业和企业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由政府组织并资助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成立行业性的技术创新机构,为中小企业建立信息和技术成果转让的交易平台,促进竞争性行业的技术创新。美国政府对衰退产业的技术创新援助的做法很值得我国借鉴。技术落后或缺乏创新能力是我国一些产业如纺织业、钢铁业等衰退的根本原因,因而实施以技术创新援助为主的政策对这些产业走出衰退困境、实现结构升级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就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衰退产业而言,技术创新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创新,因为只有产品升级换代才能形成和创造新的需求,从根本上克服因衰退产业的产品档次低、成本太高引发的产品相对过剩。二是促进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因为产品深加工,一方面能拉长衰退产业的产业链,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推动衰退产业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能提高产业利润率,因为深加工产品具有较大稀缺性,能有效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能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

信息技术是衰退产业调整的带动产业,也是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因为信息技术产业是一个关联度、感受度、带动度很高的产业。根据对产业升级的经验考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衰退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和定制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衰退产业的生产过程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从而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改变衰退产业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企业,收益至少增加10%以上。据我国的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投入产出比一般都在1∶4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20。如果企业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达到产品的“零库存”,则能更大地提高效益。二是产品销售过程的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网络化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核心所在。衰退产业中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网络管理等手段,可以大大降低产业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可以促进衰退产业的升级或再生。

2、资源重组模式。资源重组是优化存量资产配置的重要途径,它完全可成为衰退产业调整的一种主要模式。从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经验看,解决生产能力过剩并不是通过限制生产和投资的方法来控制经济规模,而是主张将新的投资和

原有的投资能力转移到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衰退产业调整中的“积极调整战略”。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清楚地显示,实现资源有效转移的途径就是企业购并。如1993年的经济衰退使西方国家社会需求大幅度下降,过剩生产能力成为市场供需关系中的突出矛盾。企业界试图通过行业协会和卡特尔等组织来维持其生产能力和利润,同时减少过剩的生产能力,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随后的企业购并重组运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衰退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

资源重组在衰退产业调整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资源的退出通道。衰退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生产能力过剩,进而引发行业的恶性竞争。而通过资源重组,有利于资源从低效企业、低效产业流向高效率的企业或产业,尤其是大企业通过资源重组能实现产业多元化,使衰退产业和新兴产业互补,使衰退产业中的资源平稳地流向新兴产业,产业调整的过程在企业内部得以顺利实现。这种内部调整比外部调整的效率高得多、成本小得多,而且对社会的副作用也小得多。我国许多传统产业或衰退产业(如传统商业、制造业等)的企业通过资源重组成功地转向了新兴产业,尤其是借助于资本市场,资源重组已成为衰退产业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二是能降低产业成本,提高衰退产业的盈利能力。首先,表现在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托管、债务重组等资源重组手段能快速实现低成本扩张,大企业能获取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益,因而能较大幅度地降低衰退产业产品成本。其次,通过资源重组可以延长产业链的长度,使企业获得范围经济,如钢铁厂和钢管厂、钢制品厂之间重组就可以获得较好的范围经济。再次,能降低产业间的交易成本,上下游相关产业间的重组因减少了交易层次,提高了交易效率等降低产业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衰退产业的利润水平。

3、产业创新模式。有些衰退产业其产品已经被高效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的产品所替代,这些衰退产业的继续生存必将导致资源的浪费或破坏自然环境,因而必须淘汰。如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以氟制冷的家电制品等产业的淘汰是必然的。显然,对这类衰退产业应该实施积极的调整策略,帮助这类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和资源向其他产业部门的有效转移,这种以产业转型为目的的调整就称之为产业创新模式。产业创新就是要突破已结构化产业的约束,以产业先见或产业洞察力构想未来产业轮廓以及使构想产业成为现实的过程。

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即产业序列不断衰退和新生的过程。因而尽早促成再生无望的衰退产业中的资源向新兴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存在资源配置的不可逆性等阻碍资源流动的因素,产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援助,这也正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对衰退产业实施调整援助的原因所在。从内容上看,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资源重组等调整活动密切相关。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条件,资源重组可为产业创新提供资源再配置的途径。但产业创新又并不等同于技术创新或产业升级以及资源重组,产业创新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

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传统商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生产定制化、营销网络化和竞争全球化使传统的产业定义和产业演化路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产业演化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传统产业与信息技

术产业相融合之后纷纷出现分化、解体和重组,不断催生出新的“边缘产业”,如光学电子、医疗器械电子、航空电子、汽车电子产业和信息服务、信息建筑、信息家电业等。二是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绿色化的核心是利用生命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克服传统产业尤其是衰退产业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弊端,使传统产业进化为节能、环保、健康的新型产业。绿色化的经济学含义是将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包括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由外部经济因素转入到产业或企业的内部经济中去。绿色化是企业克服产业衰退的有效战略之

一。生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类似, 它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是产业创新的基本趋势之一。生命科学产业不但本身会不断演化出一大批新兴产业,而且它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似乎无所不入,会以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不断衍生出新兴产业。

产业演化趋势为衰退产业调整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衰退产业的信息化和绿色化(生命技术化)无疑是产业创新的基本内容。产业创新是衰退产业调整的高级形式,既涉及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又包括了新兴产业的扶持问题。就其内容而言,它构成了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核。因为新兴产业的振兴(扶持)和衰退产业的调整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两个基本内容。因而产业创新是难度最大的调整方式,需要政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大力援助和扶持。

4.区位调整模式

产业区位是产业演进的重要环境因素。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区位所提供的“外部经济”的大小。产业区位是指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构成及其关联性。一定的产业区位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且是经济、人文、社会、政治、地理、历史等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大量研究证明,产业的地理集中能延缓产业的衰退,提高产业竞争力。 许多衰退产业在一些特定的区位具有超常的活力,国际上此类案例颇多,如美国佐治亚州道尔顿周围的地毯制造业、瑞士的钟表业、意大利的瓷砖业和纺织服装业等。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大量存在,如四川宜宾的酿酒业、广东佛山的瓷砖业、湖南浏阳的花炮业、苏南的纺织服装业、浙江义乌小商品等,大凡是高度集中于一区域内的产业基本上具有抗衰老的机能。其实这就是产业区位理论所讲的“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人们所说的技术性外部经济,即由于产业的地理集中使区域内企业之间技术交流更容易,学习的成本更低,公司间能互相取长补短、相互竞争,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产业的生存力。第二种是经济性外部因素,即产业在某一区域的集中促进形成了巨大的辅助产业网以及原料供应商、专业技能人力储备、产品销售市场的规模化,这样一来,降低了产业内企业交易成本,改善了产业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因此,衰退产业调整应有计划地调整产业区位格局,应扶持现存的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的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并根据产业区位优势在各地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内兴办“外部经济”密集而地价较低的工业园区,促进产业的地理集中,发挥产业“集聚效益”,以此带动资源存量的优化配置。

本章参考文献

1.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 陆国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探析》,《南开管理评论》 2000年第5期。

3. 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4. 严潮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5. 张锦鹏:《增长极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当代经济科学》 1999年第6期。

6. 侯家营:《增长极理论及其运用》,《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年第4期。 重点名词

哈罗德—多马模型 可持续发展 雁行模式 极化效应 产业衰退

思考题

1. 请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

2.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原则?

3. 请说明产业梯度转移模式的内涵。

4. 产业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建议阅读书目

1.陆国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探析》,《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五期。

2.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999。

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人物介绍

W.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

1915年生于原英属西印度群岛。他曾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和任教,后转到曼彻斯特大学,他在那里完成了发展经济学发明最富创建的理论,即分别于1954年和1955年发表的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两篇论文。20世纪50年代,他成为联合国机构的高级官员并一度担任过西印度大学的名誉副校长,1963年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工作至今。他一直兼任许多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西非和加勒比海国家政府部门的经济顾问。由于他和T.W.舒尔茨(T·W·.Schultz)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二人被同时授予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刘易斯对经济学的最著名和最有影响有贡献,无疑是1954年关于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得出了一个把典型的贫穷国家的经济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大部分的流行模型。“传统”部门包括个体农业和城市中各类个体经济,其经济活动的基

本目标是维持自身消费,“现代”部门包括商业性农业、种植业及制造业,在这个部门中存在雇佣劳动,利润是资本家和企业主阶级组织生产的动机。在论述这个模型的两个重要特征时,刘易斯采取了严格的经典观点。第一个特征是,现代部门中非熟练工人的实际工资是与就业和利润一起外生地给定的,而且是由同短期固定资本存量相对应的劳动需求决定。第二个经典性特征是资本积累受来自利润的储蓄支配。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部门相对传统部门的扩展过程,这一扩展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传统部门中的“剩余劳动”蓄水池干涸,从而出现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市场时为止。这种市场上的工资,便是按新古典学派的方法确定的均衡的实际工资。这个“二元经济”模型曾引起相当多的论战,产生了大量的辩论文章。这种二元经济模型的最老练和最彻底的捍卫者是森(Sen,1966年)。

这篇1954年发表的论文的另一个著名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模型。刘易斯在1969年的威克塞尔(Wicksell)讲座中,通过以经验为基础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模型。刘易斯的中心思想是制成品和诸如咖啡、茶、糖、橡胶和黄麻这类热带产品的相对世界价格,是由生产食品的劳动力的相对机会成本决定的。匹兹堡钢铁工人的工资受堪萨斯州农场的生产率的支配,而巴西咖啡种植园工人的工资则由农民借以维持生计的农业的低得多的生产率决定。刘易斯以富于想象力的方式将这个模型用来说明世界经济史的若干主要方面,包括他1987年出版的最新重要著作《1870-1913年经济的增长与波动》。在这卷书中,他把对两次大战间隙时期世界经济的考察倒推到1970-1913年的“黄金时代”。此书同他以第二手资料为基础的早期著作不同,他采用了熊彼特(Schumpeter)和库兹涅茨(Kuznets)的方法,从统计的和历史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因而是一部深刻而定于开创性的杰作。

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1903—1987)

法国经济学家,以他建立的经济实力理论体系而闻名。他生于里昂,为求学而去索邦省,从1955年至1975年在法兰西学院任职。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批评者,佩鲁接受了美国制度主义者的部分观点,但又超越他们,建立了一个经济分析体系——这个体系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向传统的均衡经济学挑战。这个体系内容丰富,基础坚实,是建立在无所不在的“支配效应”之上,从经济行为者各自的经济实力着眼,反映他们之间的不平等。在均衡经济学中,经济行为者的活动在充分均等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互助合作的,从而导致彼此妥协,由此产生调整,避免混乱。按照佩鲁的看法,这种研究方法与经济生活的现实不相一致,并且无法揭示经济实力在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凡是传统经济学强调平等之上的合作、协调及其功能性的相互依存之处,佩鲁看到的是经济行为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他们可以治人,或是受治于人。

佩鲁将他的支配效应描述为不对称的和不可逆的,并且对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行为者一方不作任何意向的假定。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支配效应带来的并不是均衡,而是持久的渐进的转变。其作用随企业、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水平而定。例如,一家占优势的企业能够集中其优势,通过增加销售量、减少自外部的购买以及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有利的价格而获得盈余。这些盈余使优势企业能在内部融通资金,进行兼并及收购,为对其产品的需求筹集资金或操纵市场,从而加强了这

些企业的经济实力。在国际层次上,佩鲁的支配效应使人们对于那些具有支配性经济地位国家有了新的见解。他的理论与各种帝国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支配性实力这一说法无须某种概念。

佩鲁有关经济实力的基本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发展起来的,那时,凯恩斯的新理论问世不久,投入-产出分析法、线性规划和对策论已经汇入主流经济学之中。经济学界对又一个意义深远的变革没有准备。因此,佩鲁关于经济支配的基本理论未能打破传统分析方法。但是,佩鲁由他的基本理论发展出了“经济空间”和“发展极”理论,由此派生出了结构性变革、非平衡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仍在被广泛地讨论,并在地区性规划中应用。

雷蒙德.弗农(R.Vernon)

美国经济学家,生于1913年。弗农是二战以后在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一位最多产的作者。他的著作反映了他多方面的职业生涯,包括将近20年在政府部门供职,短时期从商,担任过3年“纽约市区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从1959年开始与哈佛大学有成果的合作,先是在商学院,在那里他是国际商业的教学和研究骨干,后来是在约翰·F·肯尼迪(John F.Kennedy)管理学院,在那里直到退休,他一直是克拉伦斯·狄龙(Clarence Dillon)国际问题讲座教授。

弗农早期的研究贡献之一是区位经济学。在“纽约市区研究”中心工作时,他把“外在经济”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聚集的特定环境。他使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位于市区的企业所享有大量的专业化服务。正是服务的可获性以及它们的低成本,决定了诸如电子、时髦商品、印刷和出版等行业的特征,这些行业往往由于聚集而得以繁荣,尽管这时它们一些较常规的生产要素(如劳动、空间和运输)的成本很高。

信息和专业化服务也很显著地出现在弗农论述多国公司的大量著作中。在这里,弗农提示了信息和专业化服务是如何内在化的和怎样转化为专有知识,多国企业利用这种知识获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把生产转移到位于常规的生产要素最便宜的国家中的子公司,同时把总部放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祥地——最发达的市场,从而使些企业的垄断地位从“产品周期”的初始阶段一直延续到成熟阶段。

弗农在哈佛商学院时,单独或与同事和博士生合作,出版了大量关于多国公司的著作,并发表了多篇论文。他研究了它们一方面在以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另一方面天以资源为基础的行业的世界生产和贸易中的主导作用,使用“产品周期”理论和更为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型来解释它们特有的竞争结构,它们同东道国和母国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以及通过一个可预测的权力关系周期——弗农恰当地称之为“过时的契约”——而发展起来的冲突。在《对海湾的主权》(1971年)和《多国公司面临的风暴》(1977年)两本书中,弗农概括了他对多国公司的研究,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将被认为是对我们有关多国公司的知识的贡献。

弗农在他早先作为一名文官时对企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他研究多国公司时又回到了这个论题上。这个主题在他后来在肯尼迪管理学院时的研究工作甚至占有更突出的地位,在这方面,他集中地研究了国有企业,以及在70年代中期及以后的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两个饥饿的巨人》


相关内容

  • 新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新发展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经济管理 新产业组织理论及其新发展 余东华 YUDong-hua (山东大学 济南 250100) NewIndustrialOrganizationandItsNewDevelopment [摘 要]20世纪70年代,由于自身的理论缺陷,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及SCP范 ...

  • 我国情报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伟大成就
  • 作者:符福峘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年11期 情报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年轻学科,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在学科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已成为一门较为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而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始于1956年我国科 ...

  •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理论的探究
  •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三大理论的探究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和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以梯度理论.辐射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这三大理论的发展沿袭的研究,结合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 ...

  •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文献建构
  • 作者:张雷声邓春芝龙晓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年07期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5-0055-008 文献作为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载体,是一个学科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文献建构则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马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性研究述评
  • 摘要:为了有利于学术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性研究为维度,述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含三大理论形态之间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组织管理学科的理论形态与创新途径
  • 组织管理学科的理论形态与创新途径 章凯 罗文豪 袁颖洁 2013-2-22 15:59:38 来源:<管理学报>2012年10期 [内容提要]在论述成熟学科理论形态的基础上,以组织行为学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当前组织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理论创新的途径与策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门成熟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研究
  • 研究生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学院: 指导教师: 教授 2013年12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研究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与发展 ...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这次大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交通流模型
  • 第!卷第"期#$$!年!#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0-(*)12&(3*3.&)4)5.)66(.)5 7&+8!9&8" :6/;#$$! 文章编号 对交通流理论的再认识 王殿海E曲昭伟 吉林大学 ...

  •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史简述
  • 一.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1)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至19世纪60年代,西欧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到顶点,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这时,当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马歇尔在研究分工与合作.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形态等问题时,触及了"规模经济"现象.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