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高效优质特色设施农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及对策建议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是当前挖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农业旗县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期,就杭锦后旗设施农业建设、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5月中下旬,我们先后深入到头道桥镇等6个镇,重点调研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集镇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在设施农业方面,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头道桥镇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二道桥镇老农夫蔬菜专业合作社,详细了解了两地设施农业生产销售情况,两地设施农业呈现出产销两旺、效益倍增的发展势头。

(一)啸天合作社种植反季节水果,效益可观,兴起农业观光旅游业。头道桥镇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民建村七组,由民建村上门女婿刘啸天(山东籍)于2012年9月建立,注册资金100万元,入社农户50户。合作社采取租赁的方式,以650元/亩/年租赁农民土地300亩,期限10年;总投资432万元,建成65座土钢结构日光温室种植基地,保鲜库2000平方米,办公场所、实验室600平方米。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去年冬季,在传统育苗和种植蔬菜的基础上,从山东引进草莓、油桃等

品种,试验种植反季节水果,改变了当地农事习惯,变冬闲为冬忙,农民种植大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今年4月份7棚草莓成熟上市,该基地推出游客观光采摘活动,采摘1斤草莓售价15元至30元,正值水果生产淡季,有效填补了当地鲜果市场的空档。每到节假日采摘游客络绎不绝,最高峰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产品供不应求,倍受游客欢迎,啸天设施农业基地也因此名声大振。据合作社刘啸天介绍,今年春季育苗大棚每棚收入5000元,每棚草莓除1.2万元投资成本外,收入5至7万元。预计一年两茬的蔬菜大棚每棚可收入2—3万元,今年种植的油桃每棚可收入7万元。

种植草莓获得巨大效益,更加坚定了啸天合作社扩大基地、发展反季节水果产业的信心。今年春季,旗政府投入1100多万元,在头道桥镇民建村征地650亩,无偿提供给啸天合作社扩大温室基地,目前150栋大棚已开工建设。同时,该合作社从山东引进各类名优新特水果种苗3.1万株,包括优质红枣、精品石榴、脆枣、毛桃、油桃、黄桃和红提葡萄等种苗,并栽植成功。该合作社要力争把反季节水果产业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打造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田园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

(二)二道桥镇老农夫蔬菜合作社主攻蔬菜产业,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二道桥镇甲一村十社设施农业建于2011年,由25户农户投资460万元,建设日光温室50栋,大棚50栋,总面积245亩。在村支部书记田有凤带领下,组织流

通大户投资360万元成立了老农夫蔬菜流通专业合作社,新建6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可储存600吨蔬菜,新建3万平米蔬菜交易市场,年交易蔬菜可达3000吨。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信息培训、农产品流通为主要服务内容,为农户解决了蔬菜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

该基地严格按绿色农产品生产规程,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市场、统一销售价格的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站稳市场。老农夫合作社建立以来,充分发挥帮扶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邀请科技人员为社员及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优质服务,积极为基地提供生产资料、新品种引进、实用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帮助。通过组织科技讲座,不断强化社员的质量意识,力争使基地农产品走品牌化之路。

今年该基地种植蔬菜46棚,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西瓜、茄子、甜玉米、彩椒等,其产品由老农夫合作社统一配送销售,主要销往磴口团部,产品供不应求。其中16棚黄瓜每棚纯收入达8000多元;11栋番茄青椒育苗大棚每棚已收入15000元,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当前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资金、水质等因素制约,设施农业建设进度缓慢。就我旗而言,部分镇村土壤盐碱重、地下水质不达标,导致设施农业建设不能“全面开花”。同时设施农业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如建一座温室大棚需十一二万元,政府补贴3万元,农户自有资金不足,加之农户贷款难,发展设施农业

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设施农业片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求配套完善,尤其是分散的小规模建设,直接加大了政府基础配套的投入。目前我旗设施农业大多集中在陕坝镇城郊,由于土地流转费用过高,企业参与建设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科技服务滞后,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我旗发展设施农业最欠缺的是技术人员。目前设施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的种大田模式,农民不舍得投入,新品种应用少,生产中缺乏专业的科技人员。如二道桥镇甲一村设施农业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仍以传统经验耕种。聘请1名专业技术人员费用在8至10万元,农民无力也不愿承担,导致新品种、新技术不能推广应用,设施农业的经济效应还未充分显现。

三是合作社管理能力弱,引领带动作用尚不明显。目前,我旗尽管组建了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没有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合作社财务管理、经营运作、民主决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社员对合作社的发展漠不关心,认为合作社只是个“空架子”。多数合作社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尤其是缺乏技术人才,服务内容仅限于农产品种植、农资供应和销售等方面,很少动脑筋搞精包装、创品牌、打市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入社农民增收还不明显。

四是产业规模小,品牌带动力较弱。我旗尽管有“康尔徕”这块全国招牌,但由于设施农业分布较为分散,康尔徕基地面积小,在产品数量上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还未凸显。目前各地设施农业生产、上市、销售还是靠单打独

斗,农民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淡薄,真正“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少,尚未形成绿色品牌优势。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发展设施农业必须加大奖补额度,创新投入机制,推进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走优质、高效、品牌化发展的路子。

(一)坚持科学规划,推进设施农业规模连片发展。针对多数乡镇立地条件差、地下水质不达标的实际,我旗应将设施农业布局在水质合格的陕坝镇和头道桥镇,重点扶持发展春光村、康尔徕、民建村等设施农业示范区。对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区要优先配套完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建成农业新技术与新成果的集成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有条件的镇村发展设施农业。

(二)加大政策扶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发展设施农业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政府在加大补贴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尽可能把项目资金放到设施农业区。同时协调银信部门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设施农业信贷,将贷款期延长到2至3年。要争取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及致富能人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形成以政府补贴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项目配套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强化经营管理,提高合作社生产销售能力。合作社是设施农业基地的龙头,要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多为社员办实事,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围绕设施农业生产,抓好育苗、农资、信息收集、技术

指导及销售服务,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合作社要扩大基地、建保鲜库、建市场,培养和发动一批经纪人参与生产、保鲜、流通和销售,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组织化水平。

(四)明确产业定位,培育各具优势的主打品牌。发展设施农业要按照“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通过引进试验,各自选准产业定位,如啸天合作社应把产业定位为反季节水果,康尔徕应定位为果蔬产业,老农夫定位为蔬菜产业,力求做到产业互补、各有特色,避免一哄而上、相互竞争。抓好农产品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把绿色安全理念贯穿于设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突出河套“绿色、无污染”这个最大优势。加大“三品”申报和原产地注册认证力度,重点培育康尔徕、啸天、老农夫、绿川沙海红等果蔬品牌,对申报成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培育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绿色农产品品牌。

(五)做好科技指导,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滞后、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应由政府买单聘请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抓好农户科技培训,采取外出取经、现场观摩等办法,让农民开阔眼界、转换思路。同时要出台激励措施,推行技术有偿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物资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学用新技术、新品种,把设施农业经济效益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及对策建议

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是当前挖掘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农业旗县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期,就杭锦后旗设施农业建设、生产、销售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5月中下旬,我们先后深入到头道桥镇等6个镇,重点调研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集镇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情况。在设施农业方面,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头道桥镇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二道桥镇老农夫蔬菜专业合作社,详细了解了两地设施农业生产销售情况,两地设施农业呈现出产销两旺、效益倍增的发展势头。

(一)啸天合作社种植反季节水果,效益可观,兴起农业观光旅游业。头道桥镇啸天绿色食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民建村七组,由民建村上门女婿刘啸天(山东籍)于2012年9月建立,注册资金100万元,入社农户50户。合作社采取租赁的方式,以650元/亩/年租赁农民土地300亩,期限10年;总投资432万元,建成65座土钢结构日光温室种植基地,保鲜库2000平方米,办公场所、实验室600平方米。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去年冬季,在传统育苗和种植蔬菜的基础上,从山东引进草莓、油桃等

品种,试验种植反季节水果,改变了当地农事习惯,变冬闲为冬忙,农民种植大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今年4月份7棚草莓成熟上市,该基地推出游客观光采摘活动,采摘1斤草莓售价15元至30元,正值水果生产淡季,有效填补了当地鲜果市场的空档。每到节假日采摘游客络绎不绝,最高峰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产品供不应求,倍受游客欢迎,啸天设施农业基地也因此名声大振。据合作社刘啸天介绍,今年春季育苗大棚每棚收入5000元,每棚草莓除1.2万元投资成本外,收入5至7万元。预计一年两茬的蔬菜大棚每棚可收入2—3万元,今年种植的油桃每棚可收入7万元。

种植草莓获得巨大效益,更加坚定了啸天合作社扩大基地、发展反季节水果产业的信心。今年春季,旗政府投入1100多万元,在头道桥镇民建村征地650亩,无偿提供给啸天合作社扩大温室基地,目前150栋大棚已开工建设。同时,该合作社从山东引进各类名优新特水果种苗3.1万株,包括优质红枣、精品石榴、脆枣、毛桃、油桃、黄桃和红提葡萄等种苗,并栽植成功。该合作社要力争把反季节水果产业做出品牌、做出效益,打造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田园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

(二)二道桥镇老农夫蔬菜合作社主攻蔬菜产业,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二道桥镇甲一村十社设施农业建于2011年,由25户农户投资460万元,建设日光温室50栋,大棚50栋,总面积245亩。在村支部书记田有凤带领下,组织流

通大户投资360万元成立了老农夫蔬菜流通专业合作社,新建6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可储存600吨蔬菜,新建3万平米蔬菜交易市场,年交易蔬菜可达3000吨。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信息培训、农产品流通为主要服务内容,为农户解决了蔬菜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

该基地严格按绿色农产品生产规程,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市场、统一销售价格的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站稳市场。老农夫合作社建立以来,充分发挥帮扶带动和桥梁纽带作用,主动邀请科技人员为社员及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优质服务,积极为基地提供生产资料、新品种引进、实用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帮助。通过组织科技讲座,不断强化社员的质量意识,力争使基地农产品走品牌化之路。

今年该基地种植蔬菜46棚,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西瓜、茄子、甜玉米、彩椒等,其产品由老农夫合作社统一配送销售,主要销往磴口团部,产品供不应求。其中16棚黄瓜每棚纯收入达8000多元;11栋番茄青椒育苗大棚每棚已收入15000元,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当前发展高效、特色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资金、水质等因素制约,设施农业建设进度缓慢。就我旗而言,部分镇村土壤盐碱重、地下水质不达标,导致设施农业建设不能“全面开花”。同时设施农业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如建一座温室大棚需十一二万元,政府补贴3万元,农户自有资金不足,加之农户贷款难,发展设施农业

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设施农业片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求配套完善,尤其是分散的小规模建设,直接加大了政府基础配套的投入。目前我旗设施农业大多集中在陕坝镇城郊,由于土地流转费用过高,企业参与建设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科技服务滞后,设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我旗发展设施农业最欠缺的是技术人员。目前设施农业生产还是传统的种大田模式,农民不舍得投入,新品种应用少,生产中缺乏专业的科技人员。如二道桥镇甲一村设施农业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仍以传统经验耕种。聘请1名专业技术人员费用在8至10万元,农民无力也不愿承担,导致新品种、新技术不能推广应用,设施农业的经济效应还未充分显现。

三是合作社管理能力弱,引领带动作用尚不明显。目前,我旗尽管组建了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没有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合作社财务管理、经营运作、民主决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社员对合作社的发展漠不关心,认为合作社只是个“空架子”。多数合作社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尤其是缺乏技术人才,服务内容仅限于农产品种植、农资供应和销售等方面,很少动脑筋搞精包装、创品牌、打市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入社农民增收还不明显。

四是产业规模小,品牌带动力较弱。我旗尽管有“康尔徕”这块全国招牌,但由于设施农业分布较为分散,康尔徕基地面积小,在产品数量上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还未凸显。目前各地设施农业生产、上市、销售还是靠单打独

斗,农民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淡薄,真正“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少,尚未形成绿色品牌优势。

三、对策及建议

当前,发展设施农业必须加大奖补额度,创新投入机制,推进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走优质、高效、品牌化发展的路子。

(一)坚持科学规划,推进设施农业规模连片发展。针对多数乡镇立地条件差、地下水质不达标的实际,我旗应将设施农业布局在水质合格的陕坝镇和头道桥镇,重点扶持发展春光村、康尔徕、民建村等设施农业示范区。对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区要优先配套完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建成农业新技术与新成果的集成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有条件的镇村发展设施农业。

(二)加大政策扶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发展设施农业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政府在加大补贴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尽可能把项目资金放到设施农业区。同时协调银信部门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专门用于设施农业信贷,将贷款期延长到2至3年。要争取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及致富能人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形成以政府补贴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项目配套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强化经营管理,提高合作社生产销售能力。合作社是设施农业基地的龙头,要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多为社员办实事,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围绕设施农业生产,抓好育苗、农资、信息收集、技术

指导及销售服务,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合作社要扩大基地、建保鲜库、建市场,培养和发动一批经纪人参与生产、保鲜、流通和销售,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组织化水平。

(四)明确产业定位,培育各具优势的主打品牌。发展设施农业要按照“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的原则,通过引进试验,各自选准产业定位,如啸天合作社应把产业定位为反季节水果,康尔徕应定位为果蔬产业,老农夫定位为蔬菜产业,力求做到产业互补、各有特色,避免一哄而上、相互竞争。抓好农产品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把绿色安全理念贯穿于设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突出河套“绿色、无污染”这个最大优势。加大“三品”申报和原产地注册认证力度,重点培育康尔徕、啸天、老农夫、绿川沙海红等果蔬品牌,对申报成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培育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绿色农产品品牌。

(五)做好科技指导,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滞后、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应由政府买单聘请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抓好农户科技培训,采取外出取经、现场观摩等办法,让农民开阔眼界、转换思路。同时要出台激励措施,推行技术有偿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物资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学用新技术、新品种,把设施农业经济效益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关内容

  • 种植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种植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市某种植采摘示范园(暨某站) 2.项目承办单位:某市某种植有限公司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主管单位:某旗旅游局 6.项目地址:某旗某镇 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 ...

  •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 关于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经过深入村组走访及到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现对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 ...

  • 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规划探讨
  •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土地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0.58干公顷,其中水田199.64千公顷,旱田140.02千公顷.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为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与正在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 ...

  • 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1.2 项目建设地点 ----- 1.3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4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7000亩规模的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1.5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高新技术展示区及标准化育苗中心,占地20亩:②新 ...

  •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2篇
  • 农业工作会议讲话2篇 这次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是我市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去年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 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 关于南疆林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南疆现代农业指导小组自4月16日成立以来,先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南疆五地州的24个县市.兵团四个师的9个团场紧紧围绕如何推动现代农业进程.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其中,重点是对林果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总的来看 ...

  • 县有机农业发展总结范文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对“为什么发展”、“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创 ...

  • 走特色富民强县之路--关于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 走特色富民强县之路--关于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中共西丰县委书记 张志国 发挥资源优势 一.西丰县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特色经济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

  •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 甘肃省科技厅关于组织2011年度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市(州)科技局,有关单位: 为做好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一)突出重点原则.2011年是落实全省"十二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