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景观中文化元素的表达_田结兵

网络出版时间:2014-02-20 14:44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528.TU.20140220.1444.183.html

后工业景观中文化元素的表达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

■ 田结兵 杨 晨 ■ Tian Jiebing Yang Chen

[摘 要] 工业遗产是城市特殊景观与历史记忆,是多元文化、历史等意识形态载体。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大量工业废弃地,许多承载历史文化的工业遗产面临淘汰。本文试图从文化与利用角度为工业景观设计予以启示。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后工业景观 文化

[Abstract] Industrial heritage is a special city landscape and historical memory, is a multi-cultural, historical ideology car- ri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waste land, and many industrial heritages carry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are facing elimin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nlighten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and use.

[Key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 cul- ture

业景观是工业文化的物质载体。人是景观改造的主体,因此后工业景观散发和贮存着工业文化的魅力,厂房、机器、高炉、车间等共同构成了制约后工业景观发展的客观因素。在文化全球化背景影响下,后工业景观附带着浓重的地域与工业文化气息,是工业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的客观载体,更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脉络。

二、 后工业景观中的文化特质

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工业废水及地下水体的污染态环境问题,应当遵循场地自身的景观及生态发展过程。例如使用工业的废弃材料,不仅是生态可持续利用的过程,而且能够更好的突出工业文化的氛围。

(3)实体构成要素

后工业景观实体构成要素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硬质景观要素指工业遗产中的构筑物、建筑物、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等。硬质景观构成了后工业景观的主要骨架,后工业景观中的软质景观主要指水体(包括蓄水池、冷却水池及景观水体)、植物、空气等。原有水体应当适当保留改造,景观植物除了利用原有植物之外,重新协调组织植物配置,形成层次丰富、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

(4)场所精神要素

解读场所的文化特质是设计的首要任务,因为景观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更是一个精神场所。场所是具有形态、质感、颜色的物质要素组成的整体,后工业景观是这种特殊的形态、质感、颜色的物质产生的精神场所。充分挖掘工业遗产所包含的特质,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后工业景观的文化景观特征

后工业景观与其他类型景观有着共性和自身的特点。

(1)传承延续性

景观文化是一直运动发展着的矛盾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对于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延续性是文化景观的主线和精神实质。

(2)时代空间特征

后工业景观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在地域与时代相同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与审美取向趋于相同。当然,文化景观也具有阶段性与周期性。(3)直观性

后工业景观是通过工业建筑、构筑物等实体展现出来的,通过直观的载体展现,传达工业时代的辉煌与过往,让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三、 后工业景观中文化的表达手法研究

1. 文化创意视角下后工业景观的空间类型 (1)后工业景观中的游憩空间

后工业景观用地大多是尺度较大、景观破碎的废弃用地。在利用设计时,需要重新梳理整合。游憩空间能够促进人们的交流,感受工业文化的空间氛围。

(2)后工业景观中的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是一个城市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的重要标志,它是面向城市人群,并且提供活动设施的场所。后工业景观的活动空间要充分解析人的活动需求,融合餐饮、娱乐、休闲等活动于一体。

(3)后工业景观中的标志性空间

高炉、厂房等标志性的工业特征,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在后工业景观的设计中,一方面要尊重原有的文物和环境,保留特定的空间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时下的功能需求与审美特性,设计具有典型意向的实体与物质元素。

2. 文化创意视角下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方法 (1)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创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在利用与改造自然地同时,十分注重景观环境的保护与设计。中国传统园林注重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的理念,也可以结合到后工业景观的设计之中。

(2)提炼工业遗产文化符号

符号是文化的代表形式,符号的性质由它所指代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在工业遗产的改造设计中,符号是工业文化的载体。通过提炼典型的工业文化符号,将符号的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对后工业景观环境起到最有效的渲染作用。

(3)多元化设计与重组

多元化是指物质形态在共同的体系下,保持自

(下转第219页)

一、 解读后工业景观与文化

1. 工业遗产与后工业景观的定义

输设施(铁路、铁水包、鱼雷罐车等)业遗产的范围。

ndscape”中,充利用场地原有要素,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解决场地矛盾,使场地恢复生机与活力的新景观。

2. 文化景观的概念解读

关于“文化”一词在中国的古籍中有记载,“文”既指文字、文章,又指法律条文、礼乐制度等;“化”是指“教行”、“教化”的意思。而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指农耕及植物的培养。今天所指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是景观环境的总和,它是人的知识、艺术、习惯、精神、信仰等相互影响的综合体。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景观学科在近些年发展迅速。景观不仅包含人为修建的景观和自然景物,还包含人们赋予思想情感的客体,这使得景观成为思想文化与视觉产物共同存在的物质场所。

3. 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景观的关系

工业文化是后工业景观存在的精神实质,后工

198

城市建筑┃建筑论坛┃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FORUM

(7)墙垛

当建筑结构为剪力墙时,有小于200 mm墙垛时应进行深化设计。墙垛可同结构一起浇筑,构造配筋。以防止砌筑的小垛不牢固,两种材料交接处出现裂缝等问题。

3. 砌筑阶段的深化设计与施工

在砌筑施工阶段,各专业交叉和配合将会密集的发生,需要协调的工作量相比主体施工时会空前增加。此时,应加强对图纸的理解,使各专业都综合到砌筑墙体上,深化砌筑墙体的构造要求。

(1)当风井、电井、水井较小时,井道内侧抹灰应同砌筑同步进行,并保证底部的落灰进行清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隔层设置兜网,以免落地灰过多,造成无法清理,影响后期安装调试。

预留套管比较困难。为防止二次开洞,此处暂时不砌筑。待管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砌筑。

(5)与安装配合预留预埋施工

线管及开关插座预埋盒埋设应同砌筑同步进行,避免二次开槽,箱体及开关插座预埋盒应出墙一个抹灰厚度。

4. 安装专业深化设计与施工

有无装饰面层均需做管线综合布置。综合管线深化设计即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将各机电专业(给排水、电气、空调暖通等)的线管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发现各专业线管在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解决各专业存在的配合问题,使各功能的管线在建筑空间上占有合理的位置。既能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又整齐有序、节省层高,保证管线施工的可2)下层管道施工完成后,为上层管道留检修空间;

3)在排布时,不仅仅考虑管线之间的碰撞,还

要考虑管线与结构的碰撞;

4)在排布时,应把支吊架因素加进去,防止因支吊架影响排布好的管线;

5)在排布时,将不同管线用不同颜色表示,以防混淆;

6)排布后灯具有无安装空间。

5. 土建、安装与装饰装修专业的全面配合施工 二次结构结束后,安装工程全面展开。此时,应注意对一次结构及二次结构的成品保护问题。同时,土建施工应及时给出楼层及门窗口的控制线,给后续门窗安装、吊顶、消火栓箱安装等定位提供依据。

这里以抹灰为例进行阐述,抹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抹灰前,应全数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与墙体以上,各部位的抹灰做法应按照装饰做法来要以综合排布为纲,处理好各专业间现场配合问题。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中建八局大连分公司 130000)

图2 窗固定点示意图

(4)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上部墙体一般管道比较密集,砌筑时

(上接第198页)

身的传统性与自参与性。重组是指物质内部结构重新排列设计,在不改变本质的前提下,使得利益的最大化。从生态的角度看,应当尊重与遵循自然发展进程;从社会角度看,能够激发与创造城市的发展活力;从文化的角度看,诠释了工业的沧桑历程。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多元化与重组的设计手法,寻求新旧元素的统一协调。

四、 结语

后工业景观凸显文化特征,使得没落的工业遗产成为文化新动力的载体。通过景观的更新、文化的重生,为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提供新的动力。在吸取国外优秀案例的同时,彰显自身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刘伯英,冯钟平.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高玮.工业遗产改造中的文化景观整合表达[D].合肥工业大学,2011.

[3]刘抚英.后工业景观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4]张静,丁奇.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19

网络出版时间:2014-02-20 14:44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528.TU.20140220.1444.183.html

后工业景观中文化元素的表达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

■ 田结兵 杨 晨 ■ Tian Jiebing Yang Chen

[摘 要] 工业遗产是城市特殊景观与历史记忆,是多元文化、历史等意识形态载体。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大量工业废弃地,许多承载历史文化的工业遗产面临淘汰。本文试图从文化与利用角度为工业景观设计予以启示。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后工业景观 文化

[Abstract] Industrial heritage is a special city landscape and historical memory, is a multi-cultural, historical ideology car- ri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waste land, and many industrial heritages carry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are facing elimin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nlighten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and use.

[Key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 cul- ture

业景观是工业文化的物质载体。人是景观改造的主体,因此后工业景观散发和贮存着工业文化的魅力,厂房、机器、高炉、车间等共同构成了制约后工业景观发展的客观因素。在文化全球化背景影响下,后工业景观附带着浓重的地域与工业文化气息,是工业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的客观载体,更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脉络。

二、 后工业景观中的文化特质

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工业废水及地下水体的污染态环境问题,应当遵循场地自身的景观及生态发展过程。例如使用工业的废弃材料,不仅是生态可持续利用的过程,而且能够更好的突出工业文化的氛围。

(3)实体构成要素

后工业景观实体构成要素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硬质景观要素指工业遗产中的构筑物、建筑物、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等。硬质景观构成了后工业景观的主要骨架,后工业景观中的软质景观主要指水体(包括蓄水池、冷却水池及景观水体)、植物、空气等。原有水体应当适当保留改造,景观植物除了利用原有植物之外,重新协调组织植物配置,形成层次丰富、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

(4)场所精神要素

解读场所的文化特质是设计的首要任务,因为景观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更是一个精神场所。场所是具有形态、质感、颜色的物质要素组成的整体,后工业景观是这种特殊的形态、质感、颜色的物质产生的精神场所。充分挖掘工业遗产所包含的特质,让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后工业景观的文化景观特征

后工业景观与其他类型景观有着共性和自身的特点。

(1)传承延续性

景观文化是一直运动发展着的矛盾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对于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延续性是文化景观的主线和精神实质。

(2)时代空间特征

后工业景观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在地域与时代相同的情况下,人们的价值与审美取向趋于相同。当然,文化景观也具有阶段性与周期性。(3)直观性

后工业景观是通过工业建筑、构筑物等实体展现出来的,通过直观的载体展现,传达工业时代的辉煌与过往,让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三、 后工业景观中文化的表达手法研究

1. 文化创意视角下后工业景观的空间类型 (1)后工业景观中的游憩空间

后工业景观用地大多是尺度较大、景观破碎的废弃用地。在利用设计时,需要重新梳理整合。游憩空间能够促进人们的交流,感受工业文化的空间氛围。

(2)后工业景观中的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是一个城市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的重要标志,它是面向城市人群,并且提供活动设施的场所。后工业景观的活动空间要充分解析人的活动需求,融合餐饮、娱乐、休闲等活动于一体。

(3)后工业景观中的标志性空间

高炉、厂房等标志性的工业特征,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在后工业景观的设计中,一方面要尊重原有的文物和环境,保留特定的空间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时下的功能需求与审美特性,设计具有典型意向的实体与物质元素。

2. 文化创意视角下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方法 (1)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创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在利用与改造自然地同时,十分注重景观环境的保护与设计。中国传统园林注重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的理念,也可以结合到后工业景观的设计之中。

(2)提炼工业遗产文化符号

符号是文化的代表形式,符号的性质由它所指代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在工业遗产的改造设计中,符号是工业文化的载体。通过提炼典型的工业文化符号,将符号的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对后工业景观环境起到最有效的渲染作用。

(3)多元化设计与重组

多元化是指物质形态在共同的体系下,保持自

(下转第219页)

一、 解读后工业景观与文化

1. 工业遗产与后工业景观的定义

输设施(铁路、铁水包、鱼雷罐车等)业遗产的范围。

ndscape”中,充利用场地原有要素,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解决场地矛盾,使场地恢复生机与活力的新景观。

2. 文化景观的概念解读

关于“文化”一词在中国的古籍中有记载,“文”既指文字、文章,又指法律条文、礼乐制度等;“化”是指“教行”、“教化”的意思。而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指农耕及植物的培养。今天所指的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人类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是景观环境的总和,它是人的知识、艺术、习惯、精神、信仰等相互影响的综合体。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景观学科在近些年发展迅速。景观不仅包含人为修建的景观和自然景物,还包含人们赋予思想情感的客体,这使得景观成为思想文化与视觉产物共同存在的物质场所。

3. 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景观的关系

工业文化是后工业景观存在的精神实质,后工

198

城市建筑┃建筑论坛┃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FORUM

(7)墙垛

当建筑结构为剪力墙时,有小于200 mm墙垛时应进行深化设计。墙垛可同结构一起浇筑,构造配筋。以防止砌筑的小垛不牢固,两种材料交接处出现裂缝等问题。

3. 砌筑阶段的深化设计与施工

在砌筑施工阶段,各专业交叉和配合将会密集的发生,需要协调的工作量相比主体施工时会空前增加。此时,应加强对图纸的理解,使各专业都综合到砌筑墙体上,深化砌筑墙体的构造要求。

(1)当风井、电井、水井较小时,井道内侧抹灰应同砌筑同步进行,并保证底部的落灰进行清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隔层设置兜网,以免落地灰过多,造成无法清理,影响后期安装调试。

预留套管比较困难。为防止二次开洞,此处暂时不砌筑。待管道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砌筑。

(5)与安装配合预留预埋施工

线管及开关插座预埋盒埋设应同砌筑同步进行,避免二次开槽,箱体及开关插座预埋盒应出墙一个抹灰厚度。

4. 安装专业深化设计与施工

有无装饰面层均需做管线综合布置。综合管线深化设计即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将各机电专业(给排水、电气、空调暖通等)的线管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发现各专业线管在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解决各专业存在的配合问题,使各功能的管线在建筑空间上占有合理的位置。既能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又整齐有序、节省层高,保证管线施工的可2)下层管道施工完成后,为上层管道留检修空间;

3)在排布时,不仅仅考虑管线之间的碰撞,还

要考虑管线与结构的碰撞;

4)在排布时,应把支吊架因素加进去,防止因支吊架影响排布好的管线;

5)在排布时,将不同管线用不同颜色表示,以防混淆;

6)排布后灯具有无安装空间。

5. 土建、安装与装饰装修专业的全面配合施工 二次结构结束后,安装工程全面展开。此时,应注意对一次结构及二次结构的成品保护问题。同时,土建施工应及时给出楼层及门窗口的控制线,给后续门窗安装、吊顶、消火栓箱安装等定位提供依据。

这里以抹灰为例进行阐述,抹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抹灰前,应全数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与墙体以上,各部位的抹灰做法应按照装饰做法来要以综合排布为纲,处理好各专业间现场配合问题。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中建八局大连分公司 130000)

图2 窗固定点示意图

(4)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上部墙体一般管道比较密集,砌筑时

(上接第198页)

身的传统性与自参与性。重组是指物质内部结构重新排列设计,在不改变本质的前提下,使得利益的最大化。从生态的角度看,应当尊重与遵循自然发展进程;从社会角度看,能够激发与创造城市的发展活力;从文化的角度看,诠释了工业的沧桑历程。在后工业景观设计中,多元化与重组的设计手法,寻求新旧元素的统一协调。

四、 结语

后工业景观凸显文化特征,使得没落的工业遗产成为文化新动力的载体。通过景观的更新、文化的重生,为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提供新的动力。在吸取国外优秀案例的同时,彰显自身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刘伯英,冯钟平.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高玮.工业遗产改造中的文化景观整合表达[D].合肥工业大学,2011.

[3]刘抚英.后工业景观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4]张静,丁奇.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19


相关内容

  •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工业园区的景观环境塑造已成为目前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及当地人文.历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浓郁企业和地域特色的景观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该篇通过对现代工业园区生态性和独特性的分析,以美雅达厂区景观设计作为案例解析,提验出现 ...

  •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中国传统的文化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以民族特有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是现代设计的一大特色.本文对中国传统元素做了简单的介绍,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

  • 理解设计_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
  • 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 俞孔坚庞伟 [提要]以中山岐江公园旧船厂遗址改造和再利用为例,本文论述了对设计的理解,指出设计首先意味着保留历史与时间的积淀:然后才是修饰和改造,包括增或减的设计:最后才是创造新的语言和形式,以便更艺术地显现场所精神,和更充分地满足新的功能需求. 关键词:中山 ...

  • 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工业建筑单体改造策略分析 1.概况与本文概要 工业遗存改造源自美国苏荷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它不推倒建筑重建, 而是在忠实于旧建筑历史的同时,对原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将旧工业厂房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价值更清晰的显示,使之焕发第二次生命.近年来,这种改造再利用方式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风潮 ...

  • 景观特殊空间分析
  •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景观特殊空间分析 文章来源于:景观英才网 1景观特殊空间界定 景观特殊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的组成部分,"特殊"是相对于意义上的特殊空间,包括从尺度上界定的微空间,从结构.手法.理念上界定的奇空间,从功能定位上包括处理上界定的特性空间.本文主要从景观空间规划设计的 ...

  •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
  • 第24卷第2期2007年6月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城市科学版) J.ofHUST.(UrbanScienceEdition)Vol.24No.2 Jun.2007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 邱玉华, 陈幼琳 1 2 (1.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

  • 浅析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
  •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 总180期 SHA NDON G FOREST RY SCIEN CE AN D T ECH NOL OGY 2009. No. 1文章编号:1002-2724(2009) 01-0112-04 浅析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设计 陈立忠, 张建林, 高 松 (西南大学 ...

  •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 科技信息 职教与成教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张立图 海口经济学院 任洪丽 [摘要]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形成的背景的分析与介绍.结合美国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同时对比后现代建筑设计风格,进而归纳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特征 ...

  • 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 公司总部办公区景观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1 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