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汽车转向特性

SlLlCON

LLEy—l囊i

f高新技术产韭发展】

论汽车转向特性

王圣惟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江苏镇江212006)

摘要:汽车转向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转向特性,这种特性是由车辆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不同转向特性的车辆表现出来的安全稳定性也不一致,我们通过理

论分析能够正确认识汽车的转向性能。

关键词:汽车;转向:分析

中图分类号:F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020--01

汽车转向特性一般分为三种,即: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度转向。“转向不足”的车辆过弯时会出现’推头”想象,表现为前轮打滑,失去转向力而直直地冲向弯道外侧。

而“转向过度”的车辆过弯时会出现“甩尾”现象,表现为后轮打滑,失去抓地力车头指向弯道内侧,致使车身打转,甚至使汽车原地掉头,严重时还会发生翻车事故。

。推头”和“甩尾”都是汽车过弯时会出现的两种不稳定现象。判定车辆具有何种转向特性的一般方法(如图a所示):

如果车轮是刚性车轮(没有弹性变形),那么汽车后轴中点的速度吒的方向是沿着汽车纵轴线方向,但由于轮胎的的偏离,在转向过程中左右后轮上作用有侧向力,结果后轴中点的速度K偏离纵轴线一个夹角岛(%称为后轴偏离角)。

同样如果车轮是刚性车轮,转向时左右前轮转角是不相等的,前轴中点速度K与纵轴线夹角为6--0.5(6左+8右),其中6左和6右分别为左右前轮的转角。同样由于弹性轮胎的偏离,产生前轴偏离角啦,结果前轴中点速度巧与纵轴夹角为(6一q)。

过前后轴中点分别作K和‘的垂线,交点即为汽车的瞬时转向中心0,下面来决定0点的位置参数c和转向半径R。

因为三=Rtan岛+盖伍n移一喁),所以

不足转

R:——————兰——一。———LC=Rtan佤:—兰塑竖:一些2咖呸+tan(万一q)甜岛一吗

tan呸+tan(8一喁)・弦吗一q如果车轮是刚性的,即q=%=0,则有c=o,瞬时转向中心在后轴延长线上

图8

将方向盘转过一定角度,然后驱动汽车绕瞬时转向中心转向,如果车辆越转越往外走,即转向所画的圆弧越来越大,转向半径越来越大,则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反之,如果车辆越转越往里转。即转向所画的圆弧越来越小,转向半径越来越小,则车辆具有过度转向特性。当然如果车辆转向半径不变,转向中心一定,则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转向特性形成的原因:

因为车轮不是刚性的。所以在运动过程中会有变形,以至于会发生侧偏现象,即汽车高速行驶开始转向时,因受汽车向前行驶的惯性作用,汽车会对转向产生瞬时抵抗,便产生了轮胎侧偏角,即汽车行驶方良与车轮朝向所成的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叫侧偏角,我们用希腊字母a表示这个角度的大小,侧偏角的大小与轮胎结构,车轮铅垂载荷以及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系.下面是汽车转向简图(图b):

特性.

此时R=』≮*.=JL.a

氇nO

对于装轮胎的车辆,如果q2钙,则转向半径R和刚性轮相等。这时称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但q2吒≠0,所以c≠O,即两者的瞬时转向中心并不重合,所以行驶轨迹也不一致。

如果q>钙,则转向半径要比刚性轮大,这是称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的如果q<呸,则转向半径要比刚性轮小,这是称汽车具有过多的转向的特性。

由此可见影响汽车转向特性的是前后轴的的偏离角度,而偏离角度又受前后轴的载荷、轮胎特性和地面附着系数的影响。

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是不稳定、不安全的。一般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和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在侧向力作用下的运动,如图c。

、<

”I----t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q’%)与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喁‘%)在相同侧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瞬时转向中心不一致,分别位于车辆两侧,不难看出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产生的离心力分力与侧向力方向相反,能够抵消一部分侧向反力,减小侧向力对车辆运动的影响,而过多转向的车辆产生的离心力分力与侧向力同向,则加剧

li∥

V<

。~

’/

-}啊转I口J甲・D

f?^,…、

:√

了侧向力的作用,进一步使车辆不稳定性增加.所以出于安全考虑,车辆应具有一定的不足转向特性。

。转向不足”的车辆过弯时出现的前轮打滑,失去转向力而直直地冲向弯道外侧的现象就是不足转向的车辆能抗外力而保持自己原有的运动状态的能力的一个表现。

而“转向过度”的车辆过弯时出现的后轮打滑,失去抓地力车头指向

图b

(下转第37页)

万方数据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i鬓麓

电停电,主变换器从蓄电池获取电能继续不间断地对负载供电。这种UPS能够获得优良的输入、输出特性,还可减少变换器总容量,提高运行效率并增强UPS过载能力。缺点是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相对复杂,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市电故障时,各种UPS的输出电能质量取决于逆变器输出电压质量,差别不会很大,只有在市电正常时,由于电路结构和工作状态不同,各种UPS的性能差别较大。

2UPS的发展方向

2.3智能化

智能化要求,对运行中UPs状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这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用程序控制UPS的起动、停止和定期自检,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操作。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整流部分,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分阶段恒流充电。

2.4网络化

UPS应具有联网功能。在网上可以随时观察UPS的各项运行参数,而且在市电或UPS故障时,可以向服务器、工作站等发出信息;当市电停电或蓄电池放电将要结束时,能够按照预先约定有序地关闭工作站、服务器等,使修理维护、操作、查询、监控更加便捷。

2.5绿色化

电网质量标准的提高,要求UPS的输入功率因数不能太低,应尽量减小输入电流的谐波和从电网吸取的无功能量。以往常用的不可控整流电路及相控整流电路不能满足这一新要求。加强抗电磁于扰能力,降低辐射干扰,将UPS输人功率因数提高到理想程度,这就是绿色无污染UPS。一般常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提高UPS功率因数。

UPS系统模块化和冗余化设计

随着IT业数据处理量的加大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UPS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UPS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提高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应用新型开关器件实现高效率、小型化;采用微机控制实现UPS的智能化和网络化;采用全数字控制手段,满足各种负载(如非线性负载、三相不平衡负载)的要求、减少谐波、提高可靠性;在UPS输入侧设置必要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实现UPS的绿色化:采用冗余并机技术,提高UPS的容量和可靠性,即实现UPS的大容量单机冗余化。

2.1控制系统的全数字化

近年来,随着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即GA)及数字信号处理器(I)SP)技术的发展,UPS的控制逐渐由模拟控制转向数字控制,即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控制电路的元器件数量明显减少,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电源输出控制采用软件处理,设计、调试和修改灵活,电源性能一致性好。采用高档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化控制,有利于提高UPS的效率、可靠性以及多台UPS的并机,容易实现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通过网络对关键器件进行有效监视,对已发生的故障进行冗余措施处理。

与UPS的数字化控制相对应,各种各样的离散控制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如无差拍控制、重复控制、离散滑模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

2.2主电路拓扑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

UPS的高频化,一方面是指逆变器开关频率的提高,由于新型开关器件IGBT的广泛使用,中小容量UPS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已经可以做20kliz左右,大容量UPS开关频率一般在lOkHz左右;UPS高频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小容量UPS中,即采用高频隔离的形式取代笨莺的工频隔离变压器,这是UPS高频化的真正意义。高频隔离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_种方式是在整流器与逆变器之间加一级高频隔离的DC/DC变换器,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频链逆变技术。

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会给高频化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采用软开关技术,减小器件应力和发热,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成为今后UPS技术的必然趋势。

2.6

这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各个模块处于均流运行,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应力降低,开关损耗减小,电源系统的体积、蕈量大为降低。由于模块的标准化,因而电源产品种类减少,便于规范化,同时为实现高可靠性的电源系统提供了可能。模块化打破了UPS在功率上的局限,可像搭积木一样根据用户的需求任意组合.当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热更换此模块,其他模块则平均分摊故障模块的负载,不影响系统的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方便了维护,节约了投资。

随着电源设备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实施,对电源模块并联冗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源系统并机模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出现了专门作为并联的全冗余电源系统,这种全冗余设计是指不但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冗余设计,而且在功率变换部分也采用冗余设计。如在UPS系统中,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等均采用冗余设计,这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提

高。

参考文献:

[1]陈坚,电力电子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杨子立(1965一),女,硕士,副教授。

(上接第20页)

故也是过度转向车辆不稳定的一个表现。

车速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所以过弯时一定要减速行驶。

为了提高车辆过弯时的稳定性,我们设计了四轮转向系统即

0。

4WS(4Wheel

Steering)除了传统的以前轮为转向轮,后两轮也是转向轮,

以使汽车快速安全的通过弯道。最大可能减小转向特性对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载荷变化会引起车辆质心位置改变,会影响到转向特性。质心后移,使不足转向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具有过多转向特

侧向力

性。所以装载货物时也考虑整车质心移动对转向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延龄主编,汽车运用工程,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北京:机械T业出版社,2000.

[3]庄l}|}德著,汽车轮胎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4]陈新亚著,好车子的一百个标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2009.[5]高峰主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圈C

弯道内侧,致使车身打转,甚至使汽车原地掉头,严重时还会发生翻车事

万方数据

匝圃

SlLlCON

LLEy—l囊i

f高新技术产韭发展】

论汽车转向特性

王圣惟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江苏镇江212006)

摘要:汽车转向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转向特性,这种特性是由车辆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不同转向特性的车辆表现出来的安全稳定性也不一致,我们通过理

论分析能够正确认识汽车的转向性能。

关键词:汽车;转向:分析

中图分类号:F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020--01

汽车转向特性一般分为三种,即: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度转向。“转向不足”的车辆过弯时会出现’推头”想象,表现为前轮打滑,失去转向力而直直地冲向弯道外侧。

而“转向过度”的车辆过弯时会出现“甩尾”现象,表现为后轮打滑,失去抓地力车头指向弯道内侧,致使车身打转,甚至使汽车原地掉头,严重时还会发生翻车事故。

。推头”和“甩尾”都是汽车过弯时会出现的两种不稳定现象。判定车辆具有何种转向特性的一般方法(如图a所示):

如果车轮是刚性车轮(没有弹性变形),那么汽车后轴中点的速度吒的方向是沿着汽车纵轴线方向,但由于轮胎的的偏离,在转向过程中左右后轮上作用有侧向力,结果后轴中点的速度K偏离纵轴线一个夹角岛(%称为后轴偏离角)。

同样如果车轮是刚性车轮,转向时左右前轮转角是不相等的,前轴中点速度K与纵轴线夹角为6--0.5(6左+8右),其中6左和6右分别为左右前轮的转角。同样由于弹性轮胎的偏离,产生前轴偏离角啦,结果前轴中点速度巧与纵轴夹角为(6一q)。

过前后轴中点分别作K和‘的垂线,交点即为汽车的瞬时转向中心0,下面来决定0点的位置参数c和转向半径R。

因为三=Rtan岛+盖伍n移一喁),所以

不足转

R:——————兰——一。———LC=Rtan佤:—兰塑竖:一些2咖呸+tan(万一q)甜岛一吗

tan呸+tan(8一喁)・弦吗一q如果车轮是刚性的,即q=%=0,则有c=o,瞬时转向中心在后轴延长线上

图8

将方向盘转过一定角度,然后驱动汽车绕瞬时转向中心转向,如果车辆越转越往外走,即转向所画的圆弧越来越大,转向半径越来越大,则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反之,如果车辆越转越往里转。即转向所画的圆弧越来越小,转向半径越来越小,则车辆具有过度转向特性。当然如果车辆转向半径不变,转向中心一定,则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转向特性形成的原因:

因为车轮不是刚性的。所以在运动过程中会有变形,以至于会发生侧偏现象,即汽车高速行驶开始转向时,因受汽车向前行驶的惯性作用,汽车会对转向产生瞬时抵抗,便产生了轮胎侧偏角,即汽车行驶方良与车轮朝向所成的夹角,我们把这个夹角叫侧偏角,我们用希腊字母a表示这个角度的大小,侧偏角的大小与轮胎结构,车轮铅垂载荷以及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系.下面是汽车转向简图(图b):

特性.

此时R=』≮*.=JL.a

氇nO

对于装轮胎的车辆,如果q2钙,则转向半径R和刚性轮相等。这时称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但q2吒≠0,所以c≠O,即两者的瞬时转向中心并不重合,所以行驶轨迹也不一致。

如果q>钙,则转向半径要比刚性轮大,这是称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的如果q<呸,则转向半径要比刚性轮小,这是称汽车具有过多的转向的特性。

由此可见影响汽车转向特性的是前后轴的的偏离角度,而偏离角度又受前后轴的载荷、轮胎特性和地面附着系数的影响。

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是不稳定、不安全的。一般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和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在侧向力作用下的运动,如图c。

、<

”I----t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q’%)与过多转向特性的车辆(喁‘%)在相同侧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瞬时转向中心不一致,分别位于车辆两侧,不难看出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车辆产生的离心力分力与侧向力方向相反,能够抵消一部分侧向反力,减小侧向力对车辆运动的影响,而过多转向的车辆产生的离心力分力与侧向力同向,则加剧

li∥

V<

。~

’/

-}啊转I口J甲・D

f?^,…、

:√

了侧向力的作用,进一步使车辆不稳定性增加.所以出于安全考虑,车辆应具有一定的不足转向特性。

。转向不足”的车辆过弯时出现的前轮打滑,失去转向力而直直地冲向弯道外侧的现象就是不足转向的车辆能抗外力而保持自己原有的运动状态的能力的一个表现。

而“转向过度”的车辆过弯时出现的后轮打滑,失去抓地力车头指向

图b

(下转第37页)

万方数据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i鬓麓

电停电,主变换器从蓄电池获取电能继续不间断地对负载供电。这种UPS能够获得优良的输入、输出特性,还可减少变换器总容量,提高运行效率并增强UPS过载能力。缺点是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相对复杂,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在市电故障时,各种UPS的输出电能质量取决于逆变器输出电压质量,差别不会很大,只有在市电正常时,由于电路结构和工作状态不同,各种UPS的性能差别较大。

2UPS的发展方向

2.3智能化

智能化要求,对运行中UPs状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这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用程序控制UPS的起动、停止和定期自检,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操作。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整流部分,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分阶段恒流充电。

2.4网络化

UPS应具有联网功能。在网上可以随时观察UPS的各项运行参数,而且在市电或UPS故障时,可以向服务器、工作站等发出信息;当市电停电或蓄电池放电将要结束时,能够按照预先约定有序地关闭工作站、服务器等,使修理维护、操作、查询、监控更加便捷。

2.5绿色化

电网质量标准的提高,要求UPS的输入功率因数不能太低,应尽量减小输入电流的谐波和从电网吸取的无功能量。以往常用的不可控整流电路及相控整流电路不能满足这一新要求。加强抗电磁于扰能力,降低辐射干扰,将UPS输人功率因数提高到理想程度,这就是绿色无污染UPS。一般常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提高UPS功率因数。

UPS系统模块化和冗余化设计

随着IT业数据处理量的加大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UPS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UPS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提高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应用新型开关器件实现高效率、小型化;采用微机控制实现UPS的智能化和网络化;采用全数字控制手段,满足各种负载(如非线性负载、三相不平衡负载)的要求、减少谐波、提高可靠性;在UPS输入侧设置必要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实现UPS的绿色化:采用冗余并机技术,提高UPS的容量和可靠性,即实现UPS的大容量单机冗余化。

2.1控制系统的全数字化

近年来,随着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即GA)及数字信号处理器(I)SP)技术的发展,UPS的控制逐渐由模拟控制转向数字控制,即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控制电路的元器件数量明显减少,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电源输出控制采用软件处理,设计、调试和修改灵活,电源性能一致性好。采用高档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化控制,有利于提高UPS的效率、可靠性以及多台UPS的并机,容易实现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通过网络对关键器件进行有效监视,对已发生的故障进行冗余措施处理。

与UPS的数字化控制相对应,各种各样的离散控制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如无差拍控制、重复控制、离散滑模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

2.2主电路拓扑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

UPS的高频化,一方面是指逆变器开关频率的提高,由于新型开关器件IGBT的广泛使用,中小容量UPS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已经可以做20kliz左右,大容量UPS开关频率一般在lOkHz左右;UPS高频化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小容量UPS中,即采用高频隔离的形式取代笨莺的工频隔离变压器,这是UPS高频化的真正意义。高频隔离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_种方式是在整流器与逆变器之间加一级高频隔离的DC/DC变换器,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高频链逆变技术。

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会给高频化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采用软开关技术,减小器件应力和发热,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成为今后UPS技术的必然趋势。

2.6

这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各个模块处于均流运行,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应力降低,开关损耗减小,电源系统的体积、蕈量大为降低。由于模块的标准化,因而电源产品种类减少,便于规范化,同时为实现高可靠性的电源系统提供了可能。模块化打破了UPS在功率上的局限,可像搭积木一样根据用户的需求任意组合.当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热更换此模块,其他模块则平均分摊故障模块的负载,不影响系统的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方便了维护,节约了投资。

随着电源设备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实施,对电源模块并联冗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源系统并机模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出现了专门作为并联的全冗余电源系统,这种全冗余设计是指不但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冗余设计,而且在功率变换部分也采用冗余设计。如在UPS系统中,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等均采用冗余设计,这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提

高。

参考文献:

[1]陈坚,电力电子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杨子立(1965一),女,硕士,副教授。

(上接第20页)

故也是过度转向车辆不稳定的一个表现。

车速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所以过弯时一定要减速行驶。

为了提高车辆过弯时的稳定性,我们设计了四轮转向系统即

0。

4WS(4Wheel

Steering)除了传统的以前轮为转向轮,后两轮也是转向轮,

以使汽车快速安全的通过弯道。最大可能减小转向特性对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载荷变化会引起车辆质心位置改变,会影响到转向特性。质心后移,使不足转向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具有过多转向特

侧向力

性。所以装载货物时也考虑整车质心移动对转向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延龄主编,汽车运用工程,第三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北京:机械T业出版社,2000.

[3]庄l}|}德著,汽车轮胎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4]陈新亚著,好车子的一百个标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2009.[5]高峰主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圈C

弯道内侧,致使车身打转,甚至使汽车原地掉头,严重时还会发生翻车事

万方数据

匝圃


相关内容

  •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 <汽车理论> 1.汽车的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4.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L/100km和MPG 或mile/Usgal. . 6.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三种类型:不足转向,中性转向,过多转向 . 8.汽车支承通过性评价指标:牵引系数TC ,牵引效率TE ...

  •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维修类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系(分院)汽 车 工 程 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汽 车 电 子 技 术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意见表 电控 ...

  • 汽车转向系的发展历史
  • 汽车转向系的发展历史 转向系统是在车辆系统是必要的基本制度,通过方向盘司机操纵和控制汽车的方向旅行,以实现他的驾驶意图.在超过100年,汽车与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产业.今天,汽车是不是单纯的机械感的汽车,它是机械,电子,材料等综合产品.转向系统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后,长期的演变. 传统的转向系 ...

  • 电动转向器
  • 电动转向器(EPS ) 一.电动转向的基本概念 1 电动转向是一种简称,它有别于电动液压转向.前者指的是一种纯电机 助力转向装置,后者指的是一种电控液压助力转向装置.一般讲电动转向助力装 置包含电动转向器的机械部分.控制器.电机和传感器等.在不同结构的电动转 向助力装置中它们的相对关系是不同的.通常 ...

  • 汽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余志生版)()西华大学
  • 第一章 1.1.试说明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产生机理和作用形式? 答:1)定义:汽车在水平道路上等速行驶时受到的道路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滚动阻力. 2)产生机理:由于轮胎内部摩擦产生弹性轮胎在硬支撑路面上行驶时加载变形曲线和卸载变形曲线不重合会有能量损失,即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这种迟滞损失表现为一种 ...

  • 转向系统设计
  • (4) 改善驾驶员的"路感".由于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无机械连接, 1.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概述 1.2.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 图1-1 1. 转向横拉杆 2. 防尘套 3. 球头座 4. 转向齿条 5. 转向器壳 ...

  •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毕业论文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毕 业 实 践 报 告 题目/实践名称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专业 / 班级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三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企业指导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 起 止 时 间 2013.7.15-2014.3.25 实 习 单 位 目 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

  •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图解解析
  • 轮式车辆转向梯形结构的图解解析 常州工业技术学院 钨华芝 常州市政工程管理处 魏晓静 摘要 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车辆转向梯形结构的图解解析设计法.通过事先设定内.外转向轮实际特性曲线与理论特性的交点位置来控制转角偏差的方法,选择转向梯形机构参数,可以大大减少图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小转角误差. 关键词 ...

  • 中北大学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王望予
  • DUI 对驱动桥壳进行强度计算时,图示其受力状况并指出危险断面的位置,验算工况有几 种?各工况下强度验算的特点是神马? 答:驱动桥壳强度计算 全浮式半轴的驱动桥强度计算的载荷工况:与半轴强度计算的三种载荷工况相同. 危险断面:钢板弹簧座内侧附近:桥壳端部的轮毂轴承座根部(1)当牵引力或制动力最大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