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操控"的8 种典型表现

1 ,环境破坏大王– "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2 ,聚光灯爱好者 – "你说你头痛?你知道吗?我有脑癌!"

3 ,乐于助人者 – "我这么帮你,你要拿什么回报我?"

4,无责任失败者-"千错万错,不是我的错!"

5,损人高手-"你看你,怎么那么胖啊!。。。啊。。。你生什么气啊,我开玩笑的。"

6,负罪感大师-"不管你怎么做,你都对不起我。。。"

7,暗示女王-"你如果爱我,就明白我的意思。"

8,骗人专家-"我根本没说过那种话。。。是你说的!"

这些情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往往当作正常,并没有注意到这其实是变相的心理虐待。一提到"虐待"这两个字,我们总是会想到"家暴",但是,比起身体上的暴力,精神上的操控和侮辱其实更加恐怖。因为我们意识不到,所以不会加以防护,不但自己会受到伤害,而且还有可能变成无意识的施暴者。

在论坛上潜水许久,发现很多人对"情感操控"并不熟悉,不但自己成为"操控者"的受害者,同时也会对把"情感操控"用在别人身上。所以很想写一写,各位在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可引以为戒。

所谓"情感操控"是心理虐待的一种,译自英文 "emotional manipulation" : "emotional" 很好理解:就是感情的意思。而manipulation 中文直译为 "控制",但是相对于比较中性的"control ",manipulation 更加的倾向于"操控别人的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emotional manipulation 完整的翻译过来应该是:"以感情为武器操控别人的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一种行为。

我身边有很多"大师"级别的情感操控者,小时候深受其害,但却不明就里,只是暗暗发誓,长大之后绝对不要变成这样的人。因为想要了解家人这样伤害别人的真正行为原理,才会努力的研究资料。来美国选修了大量的心理学课程,参加志愿者的服务,渐渐明白何谓"情感操控者"和他们的种种技巧,以及如何抵抗。

有人总结出 "情感操控"的8 种典型表现,有些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有些则更加西方化。有些比较普遍(我们大家都经历过或者自己做过),有些则比较不常见。我做了一些修改,加入了我的理解和一些事例。我觉得对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是不能照搬过来中国的。因为心理学是一种植根于文化的学科,虽然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根源是一样的,但是表象和最终的结果却会因为人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而有很大不同。所以这篇文章也意在引起各位的思考。如果你觉得这一条很适用就引进过来,如果你觉得这一条并不合理,也希望能够回贴说一说为什么不合理。

1 ,环境破坏大王– "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他周边的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我老爹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给我一个原则 "充分不愉快"原则,这个原则的本质是:如果我不高兴(如果你惹我不高兴,不管是你有意无意),我都会竭尽全力让你的生活也变得充分不愉快,直到我高兴起来。这个原则,就是情感操控8 个征像之一的"情绪环境掌控 "(emotional climate control )。

比如说,这位破坏大王因为某件事情不高兴,这件事情可能是因你而起,也可能跟你毫无关系,你只是碰巧在他身边而已。他很可能会故意在你面摔东摔西,可能会冷言冷语,含沙射影的贬低你,可能会吹毛求疵的指责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平常你可以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听听音乐,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很生气的让你放低声音,骂你不关系他的死活。你本来很高兴的在跟朋友讲电话,他在旁边故意把电视开得很大声,让你没法讲下去。你放下电话问他,他却会借机骂你一顿,数落你就知道煲电话粥。明明做了他平常喜欢吃的菜,他却抱怨太咸或者太淡,攻击你连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破坏情绪环境的恐怖之处在于,破坏大王们可以让他周围的人小心翼翼的生活在他所布下的感情地雷区。我们会想:"哎呀,我可要小心,不要惹他生气。。。否则大家都不好过。。。"或者"希望他不要因为别的什么事情生气哦。。。要不我可就惨了。。。" 我们不但会改变自己的正常生活程序去讨好他们,如果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生气,更会为了自己的日子好过些,而去替他们解决本来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自己本来计划好要出去玩,却因为害怕这位感情操控者发作而作罢。本来想做些自己喜欢吃的菜,却因为感情操控者生气了,所以改变主意做他喜欢吃的菜而讨好他。本来想要看8 台电视剧,但却为了要讨好他,让他赶快高兴起来,而陪他一起看4 台的另外一部你其实并不喜欢的电视剧。。。

这些看似都是小事,而且也会有人说:"这不是很正常吗?你关心的人不高兴,你做点小事让他高兴不是应该的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为这个感情操控者作了什么,而是因为什么而做。到底是因为你爱他,心甘情愿的为他做,做了心里很高兴。还是说怕他又对自己生气发脾气,而不得不去哄他高兴,做过之后觉得自己很犯贱,或者在他终于开心起来的时候大松一口气?如果你是因为第二个原因,久而久之,你会不断的替他解决问题,被他的情绪左右,不断的担心自己哪里又做错了,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着,而是在为这个感情操控者的喜怒哀乐而活着,他的一颦一笑左右你的行为,那个时候你们关系就不再是健康的感情,而是病态的"依赖"了。

对策:不要被他影响。不要为了照顾他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比如说,你今天晚上已经约好要跟朋友出去,他这个时候怒气冲冲的回来。一般来说,情感操控者不会直接要求你改变计划。他会告诉你"去玩!别管我。"之类之类的话。(当然实际上他却用表情啊,动作啊,要求你留下来陪他)。不要,千万不要留下来。按照你原定的计划出去玩。本质上,感情操控者是被训练出来的。他们在跟人相处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运用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效益的处事手法。如果他这次发作成功的让你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成功的操控了你),他下次就会变本加厉。不要让他得逞,不要让他破坏你的心情。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学会用健康的途径跟你交流他的感情。

2 ,聚光灯爱好者 – "你说你头痛?你知道吗?我有脑癌!"

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困境,感情操控者永远比你更惨。当你找到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时候,他们会很同情的说:"噢。。。是吗。。。我当时/ 现在可比你惨多了。。。"这样子话题一转,他们又成了谈话的主题,大家同情的对象。感情操控者永远要当主角,他们总是希望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他们无论如何都会让自己成为谈话的中心人物。所以,不管你跟他们讲什么,他们最后总会扯到自己身上。最典型的关键词则是:"你那点小伤小痛算什么啊?我可是。。。。如何如何,这般这般,我不也撑下来了吗?"表面是给你鼓劲,表示同情,实际上是想让你同情他的遭遇。

也许有人会说:"劝人嘛,大家当然会用自己的事例。。。我们又不是职业的心理学医师。"用自己的事例来劝解别人的情况是件好事,对于处于困扰的人来说,他们会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个遇到这种事情的人。但问题在于,你在劝解别人的时候,是以别人的问题为中心,还是以唠叨自己的事情为目的呢?你在引用自己的事例时,是为了证明你比他经历的还多,你的经历比他还惨(最后变成人家安慰你。。。)。还是为了要让他知道,他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那么可怕,他完全有能力撑过去呢?

对策:对这种人,不要给他诉说自己的机会,他开始说他自己,你就要直接说:"我们不是在说你。我是在说我的事情。"这种时候,他一般会有两种反映:1,让你继续说,但是对谈话失去兴趣。2,指责你自我中心,不关心他。无论如何,你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会占上峰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去找他求助。他只关心他自己,你去找他也没用。

3 ,乐于助人者 – "我这么帮你,你要拿什么回报我?"

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报以涌泉",这些 "乐于助人"类型的感情操控者会很乐意的帮你一点小忙,有时甚至会自告奋勇的帮助你,然后希望你从此对他感恩戴德,末齿难忘。比如你正在找工作,他会很积极的帮你介绍关系,甚至帮你整理简历,在你很感激的说过谢谢之后。他会似有若无的叹气,或者摇头,暗示你他其实勉为其难的替你做这些。如果你问他是不是不想帮忙,他会故作惊讶的说,"我当然愿意帮你啊!"让你无话可说,心里却很有负担。在你找到工作之后,他会时不时的提出(当众或者私下里)当初你怎么怎么欠他多大的一个人情,不管你最后找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和他有关。

乐于助人者在他为别人做的那些"善事"方面,记忆力尤其的好,好像他们脑子里有个小本子,专门纪录某年月日,他做了什么什么来帮你。最关键的是在你们两个有矛盾的时候,他会把这些拿出来作为攻击你的武器,来说明他是多么多么的爱你,当初还帮你找到工作。。。而你现在找到了好工作,陪他的时间少了是多么忘恩负义,自私自利,你是天下最不知道感恩的人。

我们谁也不是圣人,为别人做了事情,当然会希望得到感谢和回报。世界上也的确有那种你为他做了100,他却连1都不愿意为你做的人。但是,为所爱的人做事,不应该成为你拿来要挟他的手段。如果你发现你的爱人能够历数他给你作过哪些好事,而且一天到晚挂在嘴头上,你就要当心了。

对策:如果他愿意做,那么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让他把自己做的事情,算在你身上。如果他不愿意做,却"勉为其难"的做了,直接告诉他,"不要这样子!"他可能会表现的很受伤,但是几次之后,他就会知道,他在这方面,是无法控制你的。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女性占多数。我几乎天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当初为了他做了那么多。。。。"你当初为了他做了那么多,是你爱他,你乐意。他没有拿枪逼着你为了他做这些。你现在也不应该用这些事情来逼他做什么。爱情不是交换,你做50%,我做50%,大家谁也不欠谁的。如果你爱他,就为他做,如果不爱他,就走开

1 ,环境破坏大王– "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2 ,聚光灯爱好者 – "你说你头痛?你知道吗?我有脑癌!"

3 ,乐于助人者 – "我这么帮你,你要拿什么回报我?"

4,无责任失败者-"千错万错,不是我的错!"

5,损人高手-"你看你,怎么那么胖啊!。。。啊。。。你生什么气啊,我开玩笑的。"

6,负罪感大师-"不管你怎么做,你都对不起我。。。"

7,暗示女王-"你如果爱我,就明白我的意思。"

8,骗人专家-"我根本没说过那种话。。。是你说的!"

这些情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往往当作正常,并没有注意到这其实是变相的心理虐待。一提到"虐待"这两个字,我们总是会想到"家暴",但是,比起身体上的暴力,精神上的操控和侮辱其实更加恐怖。因为我们意识不到,所以不会加以防护,不但自己会受到伤害,而且还有可能变成无意识的施暴者。

在论坛上潜水许久,发现很多人对"情感操控"并不熟悉,不但自己成为"操控者"的受害者,同时也会对把"情感操控"用在别人身上。所以很想写一写,各位在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可引以为戒。

所谓"情感操控"是心理虐待的一种,译自英文 "emotional manipulation" : "emotional" 很好理解:就是感情的意思。而manipulation 中文直译为 "控制",但是相对于比较中性的"control ",manipulation 更加的倾向于"操控别人的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emotional manipulation 完整的翻译过来应该是:"以感情为武器操控别人的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一种行为。

我身边有很多"大师"级别的情感操控者,小时候深受其害,但却不明就里,只是暗暗发誓,长大之后绝对不要变成这样的人。因为想要了解家人这样伤害别人的真正行为原理,才会努力的研究资料。来美国选修了大量的心理学课程,参加志愿者的服务,渐渐明白何谓"情感操控者"和他们的种种技巧,以及如何抵抗。

有人总结出 "情感操控"的8 种典型表现,有些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有些则更加西方化。有些比较普遍(我们大家都经历过或者自己做过),有些则比较不常见。我做了一些修改,加入了我的理解和一些事例。我觉得对于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是不能照搬过来中国的。因为心理学是一种植根于文化的学科,虽然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根源是一样的,但是表象和最终的结果却会因为人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而有很大不同。所以这篇文章也意在引起各位的思考。如果你觉得这一条很适用就引进过来,如果你觉得这一条并不合理,也希望能够回贴说一说为什么不合理。

1 ,环境破坏大王– "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他周边的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我老爹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给我一个原则 "充分不愉快"原则,这个原则的本质是:如果我不高兴(如果你惹我不高兴,不管是你有意无意),我都会竭尽全力让你的生活也变得充分不愉快,直到我高兴起来。这个原则,就是情感操控8 个征像之一的"情绪环境掌控 "(emotional climate control )。

比如说,这位破坏大王因为某件事情不高兴,这件事情可能是因你而起,也可能跟你毫无关系,你只是碰巧在他身边而已。他很可能会故意在你面摔东摔西,可能会冷言冷语,含沙射影的贬低你,可能会吹毛求疵的指责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平常你可以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听听音乐,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很生气的让你放低声音,骂你不关系他的死活。你本来很高兴的在跟朋友讲电话,他在旁边故意把电视开得很大声,让你没法讲下去。你放下电话问他,他却会借机骂你一顿,数落你就知道煲电话粥。明明做了他平常喜欢吃的菜,他却抱怨太咸或者太淡,攻击你连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破坏情绪环境的恐怖之处在于,破坏大王们可以让他周围的人小心翼翼的生活在他所布下的感情地雷区。我们会想:"哎呀,我可要小心,不要惹他生气。。。否则大家都不好过。。。"或者"希望他不要因为别的什么事情生气哦。。。要不我可就惨了。。。" 我们不但会改变自己的正常生活程序去讨好他们,如果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生气,更会为了自己的日子好过些,而去替他们解决本来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自己本来计划好要出去玩,却因为害怕这位感情操控者发作而作罢。本来想做些自己喜欢吃的菜,却因为感情操控者生气了,所以改变主意做他喜欢吃的菜而讨好他。本来想要看8 台电视剧,但却为了要讨好他,让他赶快高兴起来,而陪他一起看4 台的另外一部你其实并不喜欢的电视剧。。。

这些看似都是小事,而且也会有人说:"这不是很正常吗?你关心的人不高兴,你做点小事让他高兴不是应该的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为这个感情操控者作了什么,而是因为什么而做。到底是因为你爱他,心甘情愿的为他做,做了心里很高兴。还是说怕他又对自己生气发脾气,而不得不去哄他高兴,做过之后觉得自己很犯贱,或者在他终于开心起来的时候大松一口气?如果你是因为第二个原因,久而久之,你会不断的替他解决问题,被他的情绪左右,不断的担心自己哪里又做错了,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着,而是在为这个感情操控者的喜怒哀乐而活着,他的一颦一笑左右你的行为,那个时候你们关系就不再是健康的感情,而是病态的"依赖"了。

对策:不要被他影响。不要为了照顾他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比如说,你今天晚上已经约好要跟朋友出去,他这个时候怒气冲冲的回来。一般来说,情感操控者不会直接要求你改变计划。他会告诉你"去玩!别管我。"之类之类的话。(当然实际上他却用表情啊,动作啊,要求你留下来陪他)。不要,千万不要留下来。按照你原定的计划出去玩。本质上,感情操控者是被训练出来的。他们在跟人相处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运用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效益的处事手法。如果他这次发作成功的让你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成功的操控了你),他下次就会变本加厉。不要让他得逞,不要让他破坏你的心情。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学会用健康的途径跟你交流他的感情。

2 ,聚光灯爱好者 – "你说你头痛?你知道吗?我有脑癌!"

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困境,感情操控者永远比你更惨。当你找到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时候,他们会很同情的说:"噢。。。是吗。。。我当时/ 现在可比你惨多了。。。"这样子话题一转,他们又成了谈话的主题,大家同情的对象。感情操控者永远要当主角,他们总是希望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他们无论如何都会让自己成为谈话的中心人物。所以,不管你跟他们讲什么,他们最后总会扯到自己身上。最典型的关键词则是:"你那点小伤小痛算什么啊?我可是。。。。如何如何,这般这般,我不也撑下来了吗?"表面是给你鼓劲,表示同情,实际上是想让你同情他的遭遇。

也许有人会说:"劝人嘛,大家当然会用自己的事例。。。我们又不是职业的心理学医师。"用自己的事例来劝解别人的情况是件好事,对于处于困扰的人来说,他们会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个遇到这种事情的人。但问题在于,你在劝解别人的时候,是以别人的问题为中心,还是以唠叨自己的事情为目的呢?你在引用自己的事例时,是为了证明你比他经历的还多,你的经历比他还惨(最后变成人家安慰你。。。)。还是为了要让他知道,他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那么可怕,他完全有能力撑过去呢?

对策:对这种人,不要给他诉说自己的机会,他开始说他自己,你就要直接说:"我们不是在说你。我是在说我的事情。"这种时候,他一般会有两种反映:1,让你继续说,但是对谈话失去兴趣。2,指责你自我中心,不关心他。无论如何,你在这个问题上是不会占上峰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去找他求助。他只关心他自己,你去找他也没用。

3 ,乐于助人者 – "我这么帮你,你要拿什么回报我?"

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报以涌泉",这些 "乐于助人"类型的感情操控者会很乐意的帮你一点小忙,有时甚至会自告奋勇的帮助你,然后希望你从此对他感恩戴德,末齿难忘。比如你正在找工作,他会很积极的帮你介绍关系,甚至帮你整理简历,在你很感激的说过谢谢之后。他会似有若无的叹气,或者摇头,暗示你他其实勉为其难的替你做这些。如果你问他是不是不想帮忙,他会故作惊讶的说,"我当然愿意帮你啊!"让你无话可说,心里却很有负担。在你找到工作之后,他会时不时的提出(当众或者私下里)当初你怎么怎么欠他多大的一个人情,不管你最后找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和他有关。

乐于助人者在他为别人做的那些"善事"方面,记忆力尤其的好,好像他们脑子里有个小本子,专门纪录某年月日,他做了什么什么来帮你。最关键的是在你们两个有矛盾的时候,他会把这些拿出来作为攻击你的武器,来说明他是多么多么的爱你,当初还帮你找到工作。。。而你现在找到了好工作,陪他的时间少了是多么忘恩负义,自私自利,你是天下最不知道感恩的人。

我们谁也不是圣人,为别人做了事情,当然会希望得到感谢和回报。世界上也的确有那种你为他做了100,他却连1都不愿意为你做的人。但是,为所爱的人做事,不应该成为你拿来要挟他的手段。如果你发现你的爱人能够历数他给你作过哪些好事,而且一天到晚挂在嘴头上,你就要当心了。

对策:如果他愿意做,那么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让他把自己做的事情,算在你身上。如果他不愿意做,却"勉为其难"的做了,直接告诉他,"不要这样子!"他可能会表现的很受伤,但是几次之后,他就会知道,他在这方面,是无法控制你的。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女性占多数。我几乎天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当初为了他做了那么多。。。。"你当初为了他做了那么多,是你爱他,你乐意。他没有拿枪逼着你为了他做这些。你现在也不应该用这些事情来逼他做什么。爱情不是交换,你做50%,我做50%,大家谁也不欠谁的。如果你爱他,就为他做,如果不爱他,就走开


相关内容

  • 冷眼看"热词"
  • 秦安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补习班第八次检测 语 文 试 题 第I卷(30分) 命题教师:成其昌 辛平 李小妹 徐君祥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安谧.mì 忖度.duó 烙. 印lào 妍媸. 毕露chī 惊魂甫. 定fǔ B.变徵 ...

  • 潜意识操控术 脑力的6项素质
  • 训练更厉害的自己:潜意识操控术 目录 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这个时代最大的跃进,是发现人类透过改变内心的态度,就可以改变生命外在的行为.改变信念,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你的潜意识会应允你任何愿望.他可以帮你达成目标.甩开恶 ...

  • 2015届江苏高考散文 考前指导(超好)
  • 搬经中学语文考前指导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一.答题基本要领: 阅读理解并不难,把握文脉是关键:叙述介绍一带过,议论抒情主旨现:读罢原文审 题干,回归原文定区间:重点词句需整合,文从字顺得满分. 1.阅读:整体阅读,抓三个方面:文体特征意识: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

  • 浅谈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三大要素对翻译的影响
  • 第28卷第4期西安社会科学 V ol . 28, No . 4Xi ' an Social Science 2010年8月 Aug . , 2010 浅谈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三大要素对翻译的影响 张 晓 娟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近三十年来, 翻译研究从重视语言的转换.一直 ...

  • 以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为例,浅谈设计的美学力量
  • 摘要:文章以解读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运用"白"设计理念的几个典型设计品牌案例进行环比分析,研究"白"中所蕴含的设计情感.以及基于此设计情感表达而形成的设计的美学力量. 关键词:设计:白:美学力量 检索:www.artd ...

  • 母亲的类型决定儿子的伴侣
  • 母亲的类型决定儿子的伴侣 导读:母亲是男人生命中的第一位女人,她在男人的潜意识中塑造了未来爱情生活的模型.精神分析学家阿兰布拉克尼耶描绘了5类母亲的形象,并总结了每种类型的母亲对男人造成的影响.孩子未来选择什么样的伴侣,都是因为你. 这是一种世上独一无二的爱.每个母亲都很清楚,母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有多 ...

  • 被操控的翻译
  • 摘 要: "十年"文革的语境变量充满了政治角力和阶级革命.本文借助勒费维尔操控论中的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观,描述在当权赞助人即"文革"集团的干预下,以"反帝反封"和"斗资批修"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以及"革命性第 ...

  • 大学两年来的自我总结
  • 高中时,从一本杂志中对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进行测试,具体怎样的测试我已经记不清楚,但是得到的答案却让我难以忘怀,特别是哪个形容我当时性格的成语——好善不露。细细品位这四个字的味道,不禁会意一笑,不错当时我的性格特点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当真最恰当不过了。从此以后我总会在不断的往事回忆中试着去认识自己到底是 ...

  • 情商测试表
  • 七个朋友儿童情商乐园 情商训练型父母测试表 你属于哪类呢? 忽视型? 压抑型? 放任型? 情绪训练型? 测试人姓名: 测试 时间: 在这份自我测试中,我们会问一些问题,包括你对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的感受,也包括你对孩子产生这些情绪时的反应.请针对每一项选出最贴近你在真实感受的选项."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