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实例

住区水环境规捌设计实倒

李海燕1

车伍1黄宇2黄延3

100044;2北京大学总务部运行管理办公室,100871;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北京

3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100044)

摘要

分析了住区水环境系统科学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以中国南方某城市一住宅小区水环境

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过程,包括规划规模、水量平衡分析及水体补水、防洪能力、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水质保障等。

关键词住区

水环境规划

案例

由于住区水环境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效果及运营成本,因此,科学的设计方法应该是在小区规划之初就纳入水环境规划,用长远的眼光来关注其建设,细心考虑、科学规划、统筹把握,把景观建设与水资源利用、水质保障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时应以水量平衡分析作为设计的基础及依据进行科学设计,以确保住区水环境系统的科学构建,保障水环境的良好运行效果。本文通过对典型住区水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的实例分析,介绍了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及过程。1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南方某城市一规划住宅小区,紧邻河流,且河水水质较差,历史最高水位为491.63m,现状水位为487.74m。项目场地地势平坦,标高为489.6~

490.5

m。地下水丰富,埋深2~4m,年变幅约2

m。

项目建筑净用地面积26万m2,分两期建设,初步规划道路用地106

340

m2,绿化用地10万m2,绿地率

38.2%,水景面积3万mz。

为实现该住宅小区水环境的可持续景观效果及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全面分析了项目规划用地及周边地区地理、地质、环境、气象等资料,在水环境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水环境规划具体设计。该项目紧邻河流,且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时项目用地曾经被淹,因此要求小区有较高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还应满足雨水收集排放的要求。设计中遵循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B类)(2006819);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可持续水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BJEl0016200611)。

图1小区水体规划平面布置与高程控制

2.2水量平衡分析及水体补水

水量平衡分析是在水体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根据

80给水排水V01.33

No.22007

万方数据 

小区用水规划对水体进行水量的平衡估算,可从量的角度给出小区的用水量(绿地浇灌、道路喷洒、水面蒸发等)与供水量(在此主要指雨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大致估算出小区的月外排水量及以水体常水位为准的补充水量需求[1],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由于小区未规划建立中水站,因此水体中的水可能成为绿化、道路喷洒的主要水源。该小区的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降雨在一年内分布不均匀,5~9月小区的径流雨水量很大,除满足其自身绿地浇灌和喷洒道路用水、湖面蒸发及损失外,2~4月、10~12月的用水量不足(需向水体补水约2表1水量平衡分析计算结果

月份

345

外排水量/m3

OO

00

050

999

补充水量/m3

O4

1923

7098960

月份7

10

11

12

外排水量/m。25235

24262

10238

000补充水量/m3

0623

4794

937

雨水利用技术与景观的结合在一些发达国家已hm2总面积汇流雨水给3.8hm2的人本工程水体补水水源限于地下水、河水及雨水。万 

方数据用地下水补水。但地下水位的波动会给水体的存在和运行造成困难,且水体开挖越深施工难度也会越大,因此排除降低整个水体高程,直接利用地下水位来维持水体的方案,而是提高水体高程、对水体进行防渗处理,钻井进行补水。另外,水量平衡分析证明如能调蓄利用好雨水资源,可满足水体的补水要求,因此,规划设计中决定在项目一期采取地下水与雨水联合补水的方案,而将河水作为后期的补充补水水源,并预留预沉淀、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用地。2.3小区防洪能力设计

综合考虑雨水调蓄利用、小区雨水汇集、防(泄)景观设计要求等因素,初步确定水体的水面高程为

m,于中心湖体设计0.15~0.45m的调蓄

350~13050

m3,该调蓄水深

mm。在整个小区雨水不能出,小区内雨水可顺利流人湖中而不会出现淤水现a一遇暴雨的较高蓄洪排a一遇的暴雨将淹没小区,因m,可防100a一遇的暴雨,从而进一步提高

图2不同降雨重现期条件F小区水面高程变化及河水的洪水位

根据以上对小区水体的水量平衡、防洪排涝等500

m2,溪流面积1

500m2。

给水排水Voi.33

No.2200781

还有大量剩余雨水(约7万1"1"13)需要外排;而万m3)。因此,考虑将多余的雨水进行合理调蓄后作为缺水月份的补水水源,总体上能满足水体自身的水量收支平衡,现水景面积(3万m2)基本合适。开发商还可根据具体投资情况进行水景规模的调整。

洪涝标准、地质条件与施工难度、开挖土方量、水体488.54

水深,可在雨季蓄水4可调节降雨量26~78外排的最不利情况下遭遇不同降雨重现期时,水面

高程的变化及河水的洪水位情况见图2。可以看象,只要不出现特大暴雨和雨水不能外排的极端不利情况,小区具有调蓄50涝能力。考虑到100此建议将小区与河流之间公路的控制高程设计为

491.63

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北京等城市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2],且雨水收集净化措施的研究及工程实例表明了雨水作为景观水水源具有可行性[3 ̄5]。如北京东方太阳城住宅小区一期工程[6],利用小区29工湖补水,每年补人雨水量可达8.7万m3,而人工湖自身蒸发量为4.56万m3,补人的雨水量不仅补偿了蒸发损失,而且还有余量可供回用。其二、三期工程在更大的范围内收集利用雨水,利用雨水量也成倍增加,同时,还有效地节省了管道系统的费用,解决了水涝问题,改善了小区生态环境。

由于小区分期建设,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长期、稳定的补水供给及水景运行。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水位较高,便于利用,且政策上准许使用,水价也不高,因此,优先考虑在一期补水量较小的条件下利

小区的防洪排涝能力。

2.4水面规模的确定及分布

综合分析,3万m2的水景总面积基本可行。根据各部分水体的功能定位及其输水能力的要求,确定其

面积分配方案如下:中心人工湖面积2万群,人工

内河面积共约7

2.5雨水的收集、排放系统设计

雨水的收集建议采用组织地面排水方式,即屋面与路面雨水就近汇人附近的植被浅沟或植被渠对雨水进行截流截污[7’8]。植被浅沟坡度根据地形控制约2‰左右,并可根据地面的具体条件在入湖之前采用植被缓冲带或集中式雨水弃流装置截留雨水中的污染物,最后进入景观水体进行补水。这样不仅可省掉雨水管道的巨额投资,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相应的景观效果。

为便于雨水的顺利收集,满足植被浅沟的高程要求,除充分利用现有场地高程(489.6~490.5

m)

条件外,设计中采取利用小区水系的开挖土方量来回填小区低洼地段的场地高程控制措施,以实现小区的顺利排水。开挖土方量约3.5万In3,填方量约3.75万m3,具体高程控制见图1。2.6水环境的水质保障规划设计2.6.1水源的水质保障

由于项目一期规划采取地下水、雨水联合补水的方案且地下水水质较好,因此水源的水质保障主要是雨水的污染控制。初期雨水有一定污染,会对水体构成威胁,所以需要考虑在雨水收集过程中进行控制,主要措施是利用植被浅沟对雨水进行截污、输送,在入湖之前采用植被缓冲带或集中式雨水弃流装置截留雨水中的污染物;将小区的污水干管设计于植被浅沟末端,使弃流掉的初期雨水就近排人污水管道,以保障水体的水质。因其水质保障措施基本与雨水收集系统一并考虑设计,额外费用少。2.6.2水体的水质保障

(1)水深的确定。水体深度直接影响到水体水质和生态功能的构建,一般而言,对于大面积的水域,水越深越有利于水质保障,但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层的构造、施工的难度及造价的高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建议小区水体人工湖的水深为

1.5

m,溪流的平均水深约0.8

m。

(2)水体循环。对小区水系的水进行循环(10

h/d,10d水体的水可完成一次循环净化),使水体

形成循环水流,不仅对水系水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使水体更具活力。水体循环方式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

(3)水体生态功能的构建。设计中将水体设计82给水排水Voi.33

No.2

2007

万 

方数据施组成的生态型非硬化结构,可充分利用土壤及生物的净化作用对水体进行净化。人工湖及湖滨带的设计方案见图3。近水堤岸可设计成有效的植被堤岸,起到固岸护坡和防止坍塌的作用。在集中的雨水排放口处堆砌一些石块或卵石,对雨水径流进行消能和分散,防止径流对岸边的冲蚀破坏。在湖中根据景观及不同水深种植适当种类的水生植物,可遮阳降温,防止底泥再悬浮,也可对雨水和湖水中的有机质与营养盐进行过滤、吸收、分解转化,从而净化水质。在水深d0.3m的水域,种植千屈菜、地肤、水蓼、三棱草、慈姑等浅水植物;水深为

0.3~o.6m的水域,种植芦苇、菖蒲、水葱等挺水植

物;而在水深为0.6~1m时,可种植睡莲、荷花等沉水植物。湖中还可适当放养蚌类、鱼类、螺蛳和青蛙等动物,延长食物链,提高生物净化效果。

坡度2‰

羞厶蕉:堡星

和!登!~荷花、睡莲、香蒲、芦苇及oo‘_—2:气

姜C泳趸殍、4明54m常蝗

尘堡/

1巴、

——型i蓬‰

砾石及自然石块

图3小区人工湖及湖滨带的构建设计方案

湖中生物岛可作为生态净化水体的补充方案,是湖水水质保障的终端技术措施。根据需要及施工要求设计成多处固定岛或浮岛。岛上可根据当地特点种植不同植物,通过植物、土壤对湖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分解来实现对水的净化,并可成为鱼类、鸟类、昆虫的栖息场所,形成生物链,净化水质。

3结语

水环境规划设计是生态住区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涉及到建筑、景观、给排水、水处理等专业领域的内容,应遵循整体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小区具有较高的蓄洪排涝能力,水质保障措施的设计及水体生态功能的构建还将为小区水环境的良好运转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5):14~16

则,兼顾景观效果,在初步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设计完成后,可确定经济、合理的水景规模,1李俊奇,车武,汪宏玲.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给水排水,2003,29

成由人工湖湖滨带及湖中生物岛等自然生态净化措

莪国屋面雨水排水技木应用的研究与发展

黄晓家1’2

赵雨舟1

敬1

宁1

(1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9;2南华大学建资学院,衡阳421001)

摘要

回顾了我国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提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重力流、

两相流和满流(压力、虹吸)三种流态的设计理论,不同的流态其设计参数和应用条件不同。两相流介于重力流和满流之间,排水量弹性大,系统设计应了解雨水斗的排水能力与斗前水深的关系。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是采用斗中斗的方式加大斗前水深,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实现完全满流排水,安全度要通过提高重现期来保证;两相流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排水的中间流态,系统排水有很大的富裕量,符合降雨过程的大部分实际情况,安全度高。最后提出了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7个问题。

关键词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斗重力流两相流满流(压力、虹吸)

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建筑给水排水界对屋面雨水排水的物理现象,提出了工程设计计算中应面雨水排水也一直争议不断,延续到今天仍然存在注意的问题,供同行业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传统系统(有压半有压流),重力流(水一相重力流)1

20世纪50年代

系统,两相流系统,满流、压力流(水一相压力流)系建国初期,我国全面依照前苏联设计规范和方

统和虹吸雨水系统等争议[1卅],笔者认为这些争议法进行设计,在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中主要在于对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规律的认识不同或有采用的小时降雨厚度,依照不同地区分别采用前苏联排水规范有关条文50mm/h、65mm/h、75mm/h屋面雨水排水的自然状态因雨水量的不同存在的数据,作为排泄雨量的计算依据,排水管道采用前苏联规范水一相重力流原理的计算表进行设计。

5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或国外设计的工业厂房大量投入使用,出现雨季大雨时,厂房内部分雨水排水检查井冒水,冒水的检查井都是埋地排水管起点的几个井,而同一埋地排水管后面的检查井则不冒本文介绍了我国屋面雨水的试验研究历程,屋

水。雨水检查井冒水事件相继发生,仅北京一地就

per{ormanceremovingrunoff

pollution.WaterResearchManage,

联住宅产业商会/中国房地产报《新北京楼市》,2004,(11):182001,127(3):168~171

FletcherT

M,PeSoI.,FieldingJ,eta1.Theperformanceof

应用研究.给水排水,2004,30(10):75~78

vegetatedswalesforurbanstormwaterpollutioncontr01.NinthInternationalDrainageConference

on

urbanDrainage.2001,(9):

用研究.给水排水,2002,28(5):56~58

8~】3

利,2003,(3):16~18

&电话:(010)88385871

析.见:《水与发展》(水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地质出版

E-mail:lhy01229@yzhoo.corn.cn

社,2004

收稿日期:2006—04—19

Yu

SL,Kuo

J,FassmanE,eta1.Field

test

of

grass—swale

修回日期:2006—09—27

给水排水V01.33

No.2

200"/83

万 

方数据所差异。

三种不同流态,即完全重力流、两相流和满流(压力、虹吸),一场降雨过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能经历这三种流态,也可能一种或两种。至于在工程中如何应用,应根据当地雨水特性,屋面形式和雨水斗的特性等进行设计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兰淑澄.生态住区大面积景观水体、水质、水量保障.全国工商3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利用雨水作为景观用水水源的设计与

4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聚福园景观用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5车伍,李俊奇,刘红,等.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北京水

6车伍,李俊奇.城市住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水环境改善案例分7

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实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海燕, 车伍, 黄宇, 黄延

李海燕,车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北京,100044), 黄宇(北京大学总务部运行管理办公室,100871), 黄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100044)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7,33(2)1次

参考文献(8条)

1.Fletcher T M;Peljo L;Fielding J The performance of vegetated swales for urban stormwater pollutioncontrol 2001

2.Yu S L;Kuo J;Fassman E Field test of a grass-swale performance removing runoff pollution 2001(03)3.车伍;李俊奇 城市住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水环境改善案例分析 2004

4.车伍;李俊奇;刘红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期刊论文]-北京水利 2003(03)

5.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 聚福园景观用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用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2(05)6.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 利用雨水作为景观用水水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4(10)7.兰淑澄 生态住区大面积景观水体、水质、水量保障 2004(11)

8.李俊奇;车武;汪宏玲 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3(05)

引证文献(1条)

1.车伍.张伟.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龙.刘红.何建平.孟光辉 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10(1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ps200702019.aspx

住区水环境规捌设计实倒

李海燕1

车伍1黄宇2黄延3

100044;2北京大学总务部运行管理办公室,100871;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北京

3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100044)

摘要

分析了住区水环境系统科学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以中国南方某城市一住宅小区水环境

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过程,包括规划规模、水量平衡分析及水体补水、防洪能力、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水质保障等。

关键词住区

水环境规划

案例

由于住区水环境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效果及运营成本,因此,科学的设计方法应该是在小区规划之初就纳入水环境规划,用长远的眼光来关注其建设,细心考虑、科学规划、统筹把握,把景观建设与水资源利用、水质保障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时应以水量平衡分析作为设计的基础及依据进行科学设计,以确保住区水环境系统的科学构建,保障水环境的良好运行效果。本文通过对典型住区水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的实例分析,介绍了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及过程。1项目基本情况

中国南方某城市一规划住宅小区,紧邻河流,且河水水质较差,历史最高水位为491.63m,现状水位为487.74m。项目场地地势平坦,标高为489.6~

490.5

m。地下水丰富,埋深2~4m,年变幅约2

m。

项目建筑净用地面积26万m2,分两期建设,初步规划道路用地106

340

m2,绿化用地10万m2,绿地率

38.2%,水景面积3万mz。

为实现该住宅小区水环境的可持续景观效果及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全面分析了项目规划用地及周边地区地理、地质、环境、气象等资料,在水环境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水环境规划具体设计。该项目紧邻河流,且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时项目用地曾经被淹,因此要求小区有较高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还应满足雨水收集排放的要求。设计中遵循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B类)(2006819);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可持续水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

(BJEl0016200611)。

图1小区水体规划平面布置与高程控制

2.2水量平衡分析及水体补水

水量平衡分析是在水体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根据

80给水排水V01.33

No.22007

万方数据 

小区用水规划对水体进行水量的平衡估算,可从量的角度给出小区的用水量(绿地浇灌、道路喷洒、水面蒸发等)与供水量(在此主要指雨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大致估算出小区的月外排水量及以水体常水位为准的补充水量需求[1],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由于小区未规划建立中水站,因此水体中的水可能成为绿化、道路喷洒的主要水源。该小区的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降雨在一年内分布不均匀,5~9月小区的径流雨水量很大,除满足其自身绿地浇灌和喷洒道路用水、湖面蒸发及损失外,2~4月、10~12月的用水量不足(需向水体补水约2表1水量平衡分析计算结果

月份

345

外排水量/m3

OO

00

050

999

补充水量/m3

O4

1923

7098960

月份7

10

11

12

外排水量/m。25235

24262

10238

000补充水量/m3

0623

4794

937

雨水利用技术与景观的结合在一些发达国家已hm2总面积汇流雨水给3.8hm2的人本工程水体补水水源限于地下水、河水及雨水。万 

方数据用地下水补水。但地下水位的波动会给水体的存在和运行造成困难,且水体开挖越深施工难度也会越大,因此排除降低整个水体高程,直接利用地下水位来维持水体的方案,而是提高水体高程、对水体进行防渗处理,钻井进行补水。另外,水量平衡分析证明如能调蓄利用好雨水资源,可满足水体的补水要求,因此,规划设计中决定在项目一期采取地下水与雨水联合补水的方案,而将河水作为后期的补充补水水源,并预留预沉淀、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用地。2.3小区防洪能力设计

综合考虑雨水调蓄利用、小区雨水汇集、防(泄)景观设计要求等因素,初步确定水体的水面高程为

m,于中心湖体设计0.15~0.45m的调蓄

350~13050

m3,该调蓄水深

mm。在整个小区雨水不能出,小区内雨水可顺利流人湖中而不会出现淤水现a一遇暴雨的较高蓄洪排a一遇的暴雨将淹没小区,因m,可防100a一遇的暴雨,从而进一步提高

图2不同降雨重现期条件F小区水面高程变化及河水的洪水位

根据以上对小区水体的水量平衡、防洪排涝等500

m2,溪流面积1

500m2。

给水排水Voi.33

No.2200781

还有大量剩余雨水(约7万1"1"13)需要外排;而万m3)。因此,考虑将多余的雨水进行合理调蓄后作为缺水月份的补水水源,总体上能满足水体自身的水量收支平衡,现水景面积(3万m2)基本合适。开发商还可根据具体投资情况进行水景规模的调整。

洪涝标准、地质条件与施工难度、开挖土方量、水体488.54

水深,可在雨季蓄水4可调节降雨量26~78外排的最不利情况下遭遇不同降雨重现期时,水面

高程的变化及河水的洪水位情况见图2。可以看象,只要不出现特大暴雨和雨水不能外排的极端不利情况,小区具有调蓄50涝能力。考虑到100此建议将小区与河流之间公路的控制高程设计为

491.63

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北京等城市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2],且雨水收集净化措施的研究及工程实例表明了雨水作为景观水水源具有可行性[3 ̄5]。如北京东方太阳城住宅小区一期工程[6],利用小区29工湖补水,每年补人雨水量可达8.7万m3,而人工湖自身蒸发量为4.56万m3,补人的雨水量不仅补偿了蒸发损失,而且还有余量可供回用。其二、三期工程在更大的范围内收集利用雨水,利用雨水量也成倍增加,同时,还有效地节省了管道系统的费用,解决了水涝问题,改善了小区生态环境。

由于小区分期建设,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长期、稳定的补水供给及水景运行。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水位较高,便于利用,且政策上准许使用,水价也不高,因此,优先考虑在一期补水量较小的条件下利

小区的防洪排涝能力。

2.4水面规模的确定及分布

综合分析,3万m2的水景总面积基本可行。根据各部分水体的功能定位及其输水能力的要求,确定其

面积分配方案如下:中心人工湖面积2万群,人工

内河面积共约7

2.5雨水的收集、排放系统设计

雨水的收集建议采用组织地面排水方式,即屋面与路面雨水就近汇人附近的植被浅沟或植被渠对雨水进行截流截污[7’8]。植被浅沟坡度根据地形控制约2‰左右,并可根据地面的具体条件在入湖之前采用植被缓冲带或集中式雨水弃流装置截留雨水中的污染物,最后进入景观水体进行补水。这样不仅可省掉雨水管道的巨额投资,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相应的景观效果。

为便于雨水的顺利收集,满足植被浅沟的高程要求,除充分利用现有场地高程(489.6~490.5

m)

条件外,设计中采取利用小区水系的开挖土方量来回填小区低洼地段的场地高程控制措施,以实现小区的顺利排水。开挖土方量约3.5万In3,填方量约3.75万m3,具体高程控制见图1。2.6水环境的水质保障规划设计2.6.1水源的水质保障

由于项目一期规划采取地下水、雨水联合补水的方案且地下水水质较好,因此水源的水质保障主要是雨水的污染控制。初期雨水有一定污染,会对水体构成威胁,所以需要考虑在雨水收集过程中进行控制,主要措施是利用植被浅沟对雨水进行截污、输送,在入湖之前采用植被缓冲带或集中式雨水弃流装置截留雨水中的污染物;将小区的污水干管设计于植被浅沟末端,使弃流掉的初期雨水就近排人污水管道,以保障水体的水质。因其水质保障措施基本与雨水收集系统一并考虑设计,额外费用少。2.6.2水体的水质保障

(1)水深的确定。水体深度直接影响到水体水质和生态功能的构建,一般而言,对于大面积的水域,水越深越有利于水质保障,但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层的构造、施工的难度及造价的高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建议小区水体人工湖的水深为

1.5

m,溪流的平均水深约0.8

m。

(2)水体循环。对小区水系的水进行循环(10

h/d,10d水体的水可完成一次循环净化),使水体

形成循环水流,不仅对水系水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使水体更具活力。水体循环方式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

(3)水体生态功能的构建。设计中将水体设计82给水排水Voi.33

No.2

2007

万 

方数据施组成的生态型非硬化结构,可充分利用土壤及生物的净化作用对水体进行净化。人工湖及湖滨带的设计方案见图3。近水堤岸可设计成有效的植被堤岸,起到固岸护坡和防止坍塌的作用。在集中的雨水排放口处堆砌一些石块或卵石,对雨水径流进行消能和分散,防止径流对岸边的冲蚀破坏。在湖中根据景观及不同水深种植适当种类的水生植物,可遮阳降温,防止底泥再悬浮,也可对雨水和湖水中的有机质与营养盐进行过滤、吸收、分解转化,从而净化水质。在水深d0.3m的水域,种植千屈菜、地肤、水蓼、三棱草、慈姑等浅水植物;水深为

0.3~o.6m的水域,种植芦苇、菖蒲、水葱等挺水植

物;而在水深为0.6~1m时,可种植睡莲、荷花等沉水植物。湖中还可适当放养蚌类、鱼类、螺蛳和青蛙等动物,延长食物链,提高生物净化效果。

坡度2‰

羞厶蕉:堡星

和!登!~荷花、睡莲、香蒲、芦苇及oo‘_—2:气

姜C泳趸殍、4明54m常蝗

尘堡/

1巴、

——型i蓬‰

砾石及自然石块

图3小区人工湖及湖滨带的构建设计方案

湖中生物岛可作为生态净化水体的补充方案,是湖水水质保障的终端技术措施。根据需要及施工要求设计成多处固定岛或浮岛。岛上可根据当地特点种植不同植物,通过植物、土壤对湖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分解来实现对水的净化,并可成为鱼类、鸟类、昆虫的栖息场所,形成生物链,净化水质。

3结语

水环境规划设计是生态住区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涉及到建筑、景观、给排水、水处理等专业领域的内容,应遵循整体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小区具有较高的蓄洪排涝能力,水质保障措施的设计及水体生态功能的构建还将为小区水环境的良好运转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5):14~16

则,兼顾景观效果,在初步概念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设计完成后,可确定经济、合理的水景规模,1李俊奇,车武,汪宏玲.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给水排水,2003,29

成由人工湖湖滨带及湖中生物岛等自然生态净化措

莪国屋面雨水排水技木应用的研究与发展

黄晓家1’2

赵雨舟1

敬1

宁1

(1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9;2南华大学建资学院,衡阳421001)

摘要

回顾了我国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提出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重力流、

两相流和满流(压力、虹吸)三种流态的设计理论,不同的流态其设计参数和应用条件不同。两相流介于重力流和满流之间,排水量弹性大,系统设计应了解雨水斗的排水能力与斗前水深的关系。压力流(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是采用斗中斗的方式加大斗前水深,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实现完全满流排水,安全度要通过提高重现期来保证;两相流雨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水排水的中间流态,系统排水有很大的富裕量,符合降雨过程的大部分实际情况,安全度高。最后提出了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7个问题。

关键词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斗重力流两相流满流(压力、虹吸)

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建筑给水排水界对屋面雨水排水的物理现象,提出了工程设计计算中应面雨水排水也一直争议不断,延续到今天仍然存在注意的问题,供同行业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传统系统(有压半有压流),重力流(水一相重力流)1

20世纪50年代

系统,两相流系统,满流、压力流(水一相压力流)系建国初期,我国全面依照前苏联设计规范和方

统和虹吸雨水系统等争议[1卅],笔者认为这些争议法进行设计,在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中主要在于对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规律的认识不同或有采用的小时降雨厚度,依照不同地区分别采用前苏联排水规范有关条文50mm/h、65mm/h、75mm/h屋面雨水排水的自然状态因雨水量的不同存在的数据,作为排泄雨量的计算依据,排水管道采用前苏联规范水一相重力流原理的计算表进行设计。

5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或国外设计的工业厂房大量投入使用,出现雨季大雨时,厂房内部分雨水排水检查井冒水,冒水的检查井都是埋地排水管起点的几个井,而同一埋地排水管后面的检查井则不冒本文介绍了我国屋面雨水的试验研究历程,屋

水。雨水检查井冒水事件相继发生,仅北京一地就

per{ormanceremovingrunoff

pollution.WaterResearchManage,

联住宅产业商会/中国房地产报《新北京楼市》,2004,(11):182001,127(3):168~171

FletcherT

M,PeSoI.,FieldingJ,eta1.Theperformanceof

应用研究.给水排水,2004,30(10):75~78

vegetatedswalesforurbanstormwaterpollutioncontr01.NinthInternationalDrainageConference

on

urbanDrainage.2001,(9):

用研究.给水排水,2002,28(5):56~58

8~】3

利,2003,(3):16~18

&电话:(010)88385871

析.见:《水与发展》(水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北京:地质出版

E-mail:lhy01229@yzhoo.corn.cn

社,2004

收稿日期:2006—04—19

Yu

SL,Kuo

J,FassmanE,eta1.Field

test

of

grass—swale

修回日期:2006—09—27

给水排水V01.33

No.2

200"/83

万 

方数据所差异。

三种不同流态,即完全重力流、两相流和满流(压力、虹吸),一场降雨过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能经历这三种流态,也可能一种或两种。至于在工程中如何应用,应根据当地雨水特性,屋面形式和雨水斗的特性等进行设计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兰淑澄.生态住区大面积景观水体、水质、水量保障.全国工商3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利用雨水作为景观用水水源的设计与

4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聚福园景观用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5车伍,李俊奇,刘红,等.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北京水

6车伍,李俊奇.城市住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水环境改善案例分7

住区水环境规划设计实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海燕, 车伍, 黄宇, 黄延

李海燕,车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北京,100044), 黄宇(北京大学总务部运行管理办公室,100871), 黄延(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100044)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7,33(2)1次

参考文献(8条)

1.Fletcher T M;Peljo L;Fielding J The performance of vegetated swales for urban stormwater pollutioncontrol 2001

2.Yu S L;Kuo J;Fassman E Field test of a grass-swale performance removing runoff pollution 2001(03)3.车伍;李俊奇 城市住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水环境改善案例分析 2004

4.车伍;李俊奇;刘红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期刊论文]-北京水利 2003(03)

5.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 聚福园景观用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用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2(05)6.吕伟娅;张瀛洲;关丹桔 利用雨水作为景观用水水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4(10)7.兰淑澄 生态住区大面积景观水体、水质、水量保障 2004(11)

8.李俊奇;车武;汪宏玲 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3(05)

引证文献(1条)

1.车伍.张伟.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龙.刘红.何建平.孟光辉 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10(1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ps200702019.aspx


相关内容

  • 景观设计书籍大全
  • G00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全集景观资料<JJR> G002 国外经典建筑书籍<DESIGN GROUP规划.景观设计红皮书> G003 建筑规划<Tract_Landscape Architects Urban>地球景观 G004 贝尔高林景观设计事务所作品集 ...

  • 住宅区规划分析
  • 住宅区规划分析(原创) 来论坛规划版多日了,窃以为作为策划人掌握一定规划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版中人灌水有之,转载过期重复资料有之,虽表象热闹非常但其帖子质量偶不敢苟同.这里偶想借此文阐述一些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不敢说提升本版的发帖质量,只希望能为各位达人在规划方面有所帮助同时也算小可对以往工作中的心 ...

  • 欧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研究
  • <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欧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研究 吴志强 宋雯− (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摘要]经历了20世纪发达国家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之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成为21世纪城市规划领域发展的核心.欧洲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在了世界前沿.,可以 ...

  •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住宅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为空间,这种人为空间从来就包含着住宅的室内空间和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随着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业主,开发商,亦或设计方,都越来越关注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并出现越来越多成功的设计作品.本文将从空间组织.绿化设计及居民的需求 ...

  •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一. 调研提纲 1.户型的相关知识 2.居住小区的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具体意义 3.规划小区实例简介 4.基地调研(另附) 二. 正文部分 (一) 户型的相关知识 1.户型设计原则 . 1)北面房间都尽量开小窗,增加整个住宅的保温性能: 2)坡屋面,鉴于冬季积雪覆盖时间较长: ...

  •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 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 ...

  • 小区规划调研报告
  • 居住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调研报告 院系名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建筑学09级01班 学生姓名: 刘鹏 学 号: [1**********]8 调研时间: 2013/3/12-2013/3/20 指导教师: 刘建 评定成绩: 一. 调研的目的 1. 通过调研加深对居住区规划的了解,将理论与实践 ...

  •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 浅谈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从而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也也相应的提高.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创造出适宜人们居住的景观,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现以淮北龙溪水岸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来探讨城市居住区的景观发展. 关键词:城市 ...

  • 地理必修2课程标准的解读
  • 地理必修2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地理必修模块二各条"标准"要求的把握 作者:宁惠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8 更新时间:2009-11-10 对必修模块二各条"标准"要求的把握 ◆ 人口与城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