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主精神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使之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学习重点: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学习难点: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自主学习:

1、中华文化的特点: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和 之中。

2、中华文化的内容: 。

3、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着今

天 ,而

且 。

4、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的

品质,随着 ,其内容和形式 。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

蓝色是主色调,代表着地球、梦想、生命、未来、科技,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的主题深度契合。

(1)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影响怎

样?

(3) 请你就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

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课堂练习

1、“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富而不忘贫、乐而不忘忧、成而不忘败、顺而

不忘逆、甘而不忘苦、福而不忘祸”。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智慧。这种智慧就是( )

A 节俭意识 B 忧患意识 C 进取意识 D 竞争意识

2、罗福欢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航天工业工作,后来辞职专门从事擦皮鞋的行业,经过不断探索,他在各地开了20多家连锁店,几年时间就成了拥有近千万资产的小老板。罗福欢走上致富道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辛勤的劳动 B 智慧与开拓 C 科学技术 D 资本

3、墨子曾说“俭节则昌,淫失则亡。”这告诉我们( )

A 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B 社会的文明进步是靠勤俭节约铸就

C 凡是富人都奢侈,穷人都勤俭 D 勤俭节约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这告诉我们( )

A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 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

D 要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

5、截至2009年10月,世界上已有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国外逐年增多并带动汉语热日渐升温表明( )

A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 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

C 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D 汉语将取代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

6、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公安局长任长霞“亲民爱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雷锋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的责”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说明 ( )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归纳小结

拓展运用

从2008年开始,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被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请你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将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

课后反思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主精神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使之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学习重点: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学习难点: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自主学习:

1、中华文化的特点: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和 之中。

2、中华文化的内容: 。

3、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着今

天 ,而

且 。

4、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的

品质,随着 ,其内容和形式 。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

蓝色是主色调,代表着地球、梦想、生命、未来、科技,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的主题深度契合。

(1)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 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影响怎

样?

(3) 请你就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

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课堂练习

1、“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富而不忘贫、乐而不忘忧、成而不忘败、顺而

不忘逆、甘而不忘苦、福而不忘祸”。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智慧。这种智慧就是( )

A 节俭意识 B 忧患意识 C 进取意识 D 竞争意识

2、罗福欢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航天工业工作,后来辞职专门从事擦皮鞋的行业,经过不断探索,他在各地开了20多家连锁店,几年时间就成了拥有近千万资产的小老板。罗福欢走上致富道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辛勤的劳动 B 智慧与开拓 C 科学技术 D 资本

3、墨子曾说“俭节则昌,淫失则亡。”这告诉我们( )

A 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B 社会的文明进步是靠勤俭节约铸就

C 凡是富人都奢侈,穷人都勤俭 D 勤俭节约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因情节感人,旋律优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这告诉我们( )

A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B 要全部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

D 要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

5、截至2009年10月,世界上已有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国外逐年增多并带动汉语热日渐升温表明( )

A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 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

C 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D 汉语将取代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

6、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公安局长任长霞“亲民爱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雷锋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的责”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说明 ( )

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归纳小结

拓展运用

从2008年开始,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被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请你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将端午节纳入法定节假日?

课后反思


相关内容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分析: 本框由两目构成. 第一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首先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接着叙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再突出中华文化的力量,然后讲中华文化总的特点,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后讲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 ...

  •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 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 ...

  • 五千年的文明光辉灿烂着华夏
  • 五千年的文明光辉灿烂着华夏,四大发明的美誉灿烂着中华.炎黄子孙都为我们中华民族而骄傲.自豪. 我们自豪,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历史,沉淀了东西方文明古国的精髓,显露出人类科学事业的曙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四大发明改变整个人类的面貌,<诗经>开创了世 ...

  •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与反思
  •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与反思 歇马镇中学 望必勤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依据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的要求, ...

  • 灿烂的中国文化
  • 灿烂的中国文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单元教材解读 一.教材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盘古开天地>讲的是巨人盘 ...

  •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对这 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依据 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 ...

  •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 第五课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一)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产生和组成. 2.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地位 3.掌握中华文化的作用及影响. 二.学习重点: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地位 难点:掌握中华文化的作用及影响. 三.自学指导:(要求: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认真学习课本66-68页第一目题 ...

  • 灿烂辉煌的文化1
  •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各民族诗歌.小说.故事的代表作及其在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及其特色技艺:提高对文学艺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了解和欣赏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学艺术,体会艺术审美,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比较全面的掌握各民族文学艺术的代表作 ...

  •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优质课教案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科学习,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2.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3.认识宋词和元曲,掌握杰出代表 4.认识宋元时期的绘画和书法,掌握杰出代表 5.学会感受美.欣赏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