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气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内容的开发

浅谈以气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内容的开发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开发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主题词】综合实践活动 气象 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确定主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我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有利条件等设计了“研究气象知识”等有趣的主题活动,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调查研究气象的民间谚语”是个小主题,它广泛地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展示了群众的想像力。谚语中所包含的思想、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的教益。

和我校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但他们并不了解每句谚语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以及以前人们是怎样观看天气的等等很有探究的必要。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了四项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搜集谚语,探寻内涵;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展示评价,总结延伸。第一个活动是提出问题。由学生爱看的动画片引出问题,明确本课研究主题,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期待。第二个活动是搜集谚语,探寻秘密。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调查,可以上网搜集材料也可以回家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并在搜集的过程中思考谚语的含义。第三个活动是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在学生搜集完材料,了解自己所搜集材料的含义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设计。

这是一个由理论延伸到实践的过程。最后的活动是展示评价,总结延伸。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并且告诉大家自己搜集的是什么谚语,谚语中所包含的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雾、冰、霜,日、月、星、雪,不停地思索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它们的千变万化,预测它们的来龙去脉的小故事等等, 同学们对最有创意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最后,为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气象日记,终于创立了物候学,为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物候学,我们对民间口耳相传的物象谚语、天象谚语、雷雾露霜谚语有了科学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更大的热情,使活动得到了延伸。这个主题活动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二、以农业问题入手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比如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多媒体展示了几张农民在农忙时的几张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照片立刻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与24节气有什么关系?以前人们是根据什么来种植农作物的?农业与天气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之后,有的小组提出应该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把有关农业与气候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同时把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种植的不同农作物查一下,展示给大家,这样让大家一方面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知道了不同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等等。有的小组说,我们大部分来自农村,还可以回家问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看他们平时根据什么来种植农作物的,我们县城的主要农作物都有哪些?有的小组说,我们还可以去附近的气象局了解一下有关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以及我县是什么样的气候等等。学生对这个自己设计的主题充满了责任感。通过搜集、调查、研究、分析、询问等,

三、结合周围环境及资源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我校离县气象局很近,而且我校确立了以气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出发,普及气象知识,倡导学生的亲身经历,通过观看天气预报,以及去气象局询问调查,让学生积极参与考察、实践、反思等一系

列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增长社会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和我县的天气预报,了解各种气象符号,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进行统计和对比,画出折线统计图,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在班里预报天气预报,适时提醒学生带雨具或者添衣等,通过活动,学生走出了班级,走出了校园,接触了社会,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四、从传统节日入手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寄托了很多美好的故事和愿望。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少之甚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漠。为了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设计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走进中秋》这个小主题活动,是以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学生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中秋节习俗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宣传与展示等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发掘一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热爱和认同感,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在第一阶段,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等活动对中秋节的时间、由来,还有它的各种习俗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比如:中秋节为什么是八月十五?为什么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可以说,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中秋节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在第二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校里其它年级的同学关于中秋节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时间、由来和习俗,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

分析得出了数据,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数据说明了继续开展活动的必要性。在课堂上,通过调查数据的汇报,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让更多人了解端午节的愿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做一期手抄报,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宣传的能力。通过宣传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第三阶段,是课堂的延伸阶段。学生将第二阶段的设计制作逐步完善,使作品精美,富有创意。并在中秋节来临前一个星期,将所有的制作进行汇总,制作成展板,在校园中展出,吸引同学们来观看、学习,并通过交流对好的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佳作品。继而对整个主题活动进行全面而公平的总结与评价。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浅谈以气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内容的开发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开发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主题词】综合实践活动 气象 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确定主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我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有利条件等设计了“研究气象知识”等有趣的主题活动,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调查研究气象的民间谚语”是个小主题,它广泛地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展示了群众的想像力。谚语中所包含的思想、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的教益。

和我校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但他们并不了解每句谚语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以及以前人们是怎样观看天气的等等很有探究的必要。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了四项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搜集谚语,探寻内涵;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展示评价,总结延伸。第一个活动是提出问题。由学生爱看的动画片引出问题,明确本课研究主题,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期待。第二个活动是搜集谚语,探寻秘密。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调查,可以上网搜集材料也可以回家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并在搜集的过程中思考谚语的含义。第三个活动是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在学生搜集完材料,了解自己所搜集材料的含义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设计。

这是一个由理论延伸到实践的过程。最后的活动是展示评价,总结延伸。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并且告诉大家自己搜集的是什么谚语,谚语中所包含的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雾、冰、霜,日、月、星、雪,不停地思索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它们的千变万化,预测它们的来龙去脉的小故事等等, 同学们对最有创意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最后,为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气象日记,终于创立了物候学,为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物候学,我们对民间口耳相传的物象谚语、天象谚语、雷雾露霜谚语有了科学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更大的热情,使活动得到了延伸。这个主题活动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二、以农业问题入手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比如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多媒体展示了几张农民在农忙时的几张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照片立刻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与24节气有什么关系?以前人们是根据什么来种植农作物的?农业与天气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之后,有的小组提出应该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把有关农业与气候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同时把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种植的不同农作物查一下,展示给大家,这样让大家一方面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知道了不同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等等。有的小组说,我们大部分来自农村,还可以回家问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看他们平时根据什么来种植农作物的,我们县城的主要农作物都有哪些?有的小组说,我们还可以去附近的气象局了解一下有关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以及我县是什么样的气候等等。学生对这个自己设计的主题充满了责任感。通过搜集、调查、研究、分析、询问等,

三、结合周围环境及资源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我校离县气象局很近,而且我校确立了以气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出发,普及气象知识,倡导学生的亲身经历,通过观看天气预报,以及去气象局询问调查,让学生积极参与考察、实践、反思等一系

列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增长社会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和我县的天气预报,了解各种气象符号,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进行统计和对比,画出折线统计图,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在班里预报天气预报,适时提醒学生带雨具或者添衣等,通过活动,学生走出了班级,走出了校园,接触了社会,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四、从传统节日入手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寄托了很多美好的故事和愿望。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少之甚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漠。为了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设计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走进中秋》这个小主题活动,是以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学生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中秋节习俗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宣传与展示等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发掘一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热爱和认同感,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在第一阶段,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等活动对中秋节的时间、由来,还有它的各种习俗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比如:中秋节为什么是八月十五?为什么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可以说,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中秋节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在第二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校里其它年级的同学关于中秋节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时间、由来和习俗,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

分析得出了数据,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数据说明了继续开展活动的必要性。在课堂上,通过调查数据的汇报,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让更多人了解端午节的愿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做一期手抄报,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宣传的能力。通过宣传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第三阶段,是课堂的延伸阶段。学生将第二阶段的设计制作逐步完善,使作品精美,富有创意。并在中秋节来临前一个星期,将所有的制作进行汇总,制作成展板,在校园中展出,吸引同学们来观看、学习,并通过交流对好的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佳作品。继而对整个主题活动进行全面而公平的总结与评价。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相关内容

  • CDIO课程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 课程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杨玲2011年11月30日年月 电子工程学院简况 硕士研究生专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04 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省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1978 在校本科生近2000人,硕士生近300人,教师约80人 本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雷电防 ...

  • 发展时期民航气象观测工作
  • 专业探索 航空气象/AERONAUTICALMETEOROLOGY 发展时期民航气象观测工作 Civil aviation weather observation work in development period 宁波空管站 马列娜 引言 民航气象观测是指民航气象观测人员使用目力和仪器对本站视区 ...

  • 关于人才战略的若干实践与理论思考
  • 人才教育培训 关于人才战略的若干实践与理论思考∗ 刘英金 (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现在,从国际到国内, 从中央到地方, 谈论最多的是人才,争夺最激烈的也是人才.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代发 ...

  • 3.公共气象服务-20110724修改稿
  • 气象部门基层台站职工科学发展主题远程培训讲义 第三讲 公共气象服务  [内容提要] 本讲介绍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与举措,探讨了县级气象局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 [学习要点] 了解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理解发展公共气象 ...

  • 2012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报告
  • 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四个能力 以优异气象服务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2012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2011年工作,科学分析形 ...

  •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
  •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阐述了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以及治理政策,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些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大气环境:治理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根据2012年全国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环境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城市酸雨 ...

  • 2013年气象局工作总结
  • 一年来,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和统筹发展,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防灾 ...

  • 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
  • 气象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8日 气象发展规划(2011 - 2015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前 言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指导下,广大气象工作者奋发努力,气象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

  • 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2010---2011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