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看美丑对照

  摘 要 提利昂・兰尼斯特,是乔治・R・R・马丁执笔的《冰与火之歌》(在2011年被拍摄成电视剧《权利的游戏》)里面的主要人物。他天生就是一个侏儒,但他有高大的身影;他说话尖酸刻薄,心狠手辣,他却是在用脑子思考;他背负弑父之罪,却是用情至深。这样的他,是复杂矛盾的,也是美丑对照的。

  关键词 提利昂・兰尼斯特 丑之极致 美之极致 美丑对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81

  1 提利昂・兰尼斯特之原型塑造

  乔治・R・R・马丁不是凭空想象塑造提利昂・兰尼斯特的,是有一定原型对照的基础上进行描摹的。提利昂・兰尼斯特的原型,我们可以从《宫廷侏儒》(又《塞巴斯蒂安・德莫拉肖像》)得到答案,该油画是画家委拉斯开兹于1644年绘画完成的。

  在灰绿和赭色这样冷色调的背景空间中,相称的是画中人塞巴斯蒂安・德莫拉深绿色、黑色的袍子和裤子,同时却让袍子外面大红色的氅格外鲜明,而氅上镶着的金边,肩和手腕处的白色蕾丝,也显得分外打眼。精致服装表明了只有在宫廷才会享有的特权。

  塞巴斯蒂安・德莫拉的手势和眼神向世人透露出一份尊严。他双手握拳,插在腰间,似乎手中攥有短剑。若你直视他的略带威严的双眼,你定不会有亵玩之念,他仿佛还在提醒你:“在你们眼中的我,同样拥有和你们无差的东西――尊严,更甚者还拥有你们没有过的经历。”

  时至今日,当看到这幅《塞巴斯蒂安・德莫拉肖像》时,熟识提利昂・兰尼斯特的人第一反应都会是:“这不是《冰与火之歌》中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吗?”他们的外貌极似,仿佛提利昂・兰尼斯特早就在17世纪出生,并非是在1996年在后才出现,这巧妙地说明乔治・R・R・马丁在塑造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身形外貌时,定是将《塞巴斯蒂安・德莫拉肖像》作为了原型进行了对照。

  提利昂虽然身材矮小,但他拥有美好的心性与睿智,将他的身影延伸到很高的维度。在《冰与火之歌》中,对他有过有这样一段描述:“当他打开门的一刹那,室内的灯光将他的背影清楚洒在庭院中,就在那一瞬间,提利昂・兰尼斯特的身影如帝王般昂首挺立。”

  2 提利昂・兰尼斯特美丑对照

  2.1 丑之极致

  狠毒之丑:瑟曦・兰尼斯特和提利昂的关系一直很糟糕,姐姐瑟曦一直对他看不上眼。瑟曦从提利昂出生就开始折磨他,比如用力的拧提利昂的小鸡鸡,就算他疼得哭喊了出来也不打算住手;在黑水河战役中,瑟曦企图派人杀死自己的亲弟弟;追杀弑父杀儿的小恶魔,全城捕杀所有的侏儒、小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瑟曦靠着这样“执着的信念”,死死地拽着提利昂的脖子不松手。为了“回报”瑟曦,提利昂甚至想偷偷雇一个无面者去干掉瑟曦;提利昂多次挫败瑟曦的计划:瑟曦将托曼乔装送往罗斯比城,却被提利昂早已暗中派人拦下托曼;为不让瑟曦参加御前会议,提利昂还曾找机会给她下毒。

  提利昂曾用恶毒之言表达他对瑟曦的恨:“以前我常躲在凯岩城深处的地道,燃起火堆,望着熊熊烈焰,一望就是好几个钟头,一边幻想那是魔龙吐出的烈火。有时候我会幻想我老爸被火烧死,有时候则是我老姐。”

  弑父之丑:提利昂与父亲泰温・兰尼斯特的关系也很坏。对于提利昂的第一任妻子――泰沙,父亲欺骗他说泰沙是妓女,并当众让士兵轮奸她。当他在哥哥詹姆成为御林铁卫而失去继承权,要求父亲泰温视他为法定继承人时,泰温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这让提利昂十分寒心,对父亲又多了一份恨意。

  瑟曦指控提利昂杀死自己儿子时,父亲泰温没有站出来替他辩护,而是迅速的组建法庭以审判他的罪行,并且在比武失败后立即宣判他的死刑。这一切都让提利昂觉得,这好像就是上帝给了父亲一个除掉他的合理的理由和机会。最后,泰沙的真相和躺在父亲的床上的雪伊成为了他对父亲仇恨的导火索,怒火燃烧的他拿起十字弓对准了泰温公爵。最终,提利昂背上了“弑父的罪名”。

  2.2 美之极致

  睿智之美:提利昂从小就喜爱读书,饱览群书,最值得欣赏的就是他那颗脑袋了。提利昂曾对琼恩・史塔克说过:“老哥有他的宝剑,我则有我的脑袋。”

  在从长城回君临的路上,遇到培提尔・贝里席欺骗的凯瑟琳・史塔克,让凯瑟琳认为布兰的刺杀与提利昂有关。于是,逮捕了提利昂,并将其关押在鹰巢城的天牢里。提利昂多次诱导看守莫德最终成功贿赂,又在比武审判中设法笼络佣兵波隆助其脱困。离开鹰巢城后,在山路上成功瓦解谷地高山氏族部落的包围并说服其跟随提利昂。

  在宫廷较量中,提利昂首先清除瑟曦安插在御前会议中的眼线,他制定了几个关于托曼和弥塞�的计划,他将这几个计划分别告诉瓦里斯、培提尔・贝里席和派席尔。从瑟曦的质问中他知道了派席尔就是瑟曦的眼线,最终将其关进红堡的地牢。后来,提利昂为赢得多恩领的支持,将瑟曦的小女儿弥塞�送往多恩跟崔斯丹・马泰尔王子订婚。

  当得知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率军进军时,提利昂开始积极着手君临防御部署。他命令渔民建造更多的渔船,铁匠打造数条牢固的巨大的铁链,以便战争时封锁黑水河,炼金术士哈林制造野火,派高山部落的人去御林搜索敌方的情报人员与先头部�。这些战前部署在黑水河战役中都发挥了最好的效用,成功击溃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大部分士兵。

  用情之美:在提利昂的感情世界里,有两个女性让他有“爱”的冲动。提利昂十三岁时,认识了泰沙――一个从强盗手中营救出来的农家女孩。两人短暂的相处便产生了爱,在修士的主持下,他和泰沙举行了秘密婚礼。虽然这场婚礼只持续了两周就夭折了,但是提利昂非常着迷泰沙――他的第一任妻子。即使后来父亲泰温迫使提利昂接受泰沙是一个“妓女”的事实,也间接导致了他将这份情感转嫁到“妓女雪伊”身上,由此便有了“兰尼斯特巨人”这样的枕间戏语。

  妓女身份的雪伊一开始只是提利昂的情妇,后来,提利昂对雪伊产生了感情,成为第二个他想保护的女人。为了避免重复泰沙的悲剧,提利昂竭力保护着雪伊。于是,提利昂通过瓦里斯让雪伊住进莎塔雅的妓院,来掩护雪伊。在君临暴动之后,为了雪伊的安全着想,提利昂让雪伊以洛丽丝侍女的身份进入到红堡内。后面,在宫廷愈演愈烈的权力斗争中,雪伊的存在始终会给她带来生命的威胁,所以,提利昂托一个太监送走雪伊,以免使雪伊成为在这场斗争中受到伤害。如此多番周折的安排,可见提利昂是真的爱雪伊。   提利昂对雪伊说:“我要你和我一起住,为我倒酒,陪我说笑,每天在我奔波之后替我按摩双脚……而且,不管我留你一天还是一年,只要我们在一起,你就不许跟其他男人上床。”

  康德关于美丑关系提出了“主观合目的性”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以“崇高”为调和剂,将痛感转化成快感,将恶转换成审丑对象。何谓“崇高”?即生活中展现给人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巨大、野蛮、暴力可怖等等。进一步理解“主观合目的性”,即敌对主体、否定主体的不合自然目的性的对象,在某种容忍度前提下,从外部取得审美上的调和,使这种本来具有否定性质的对象�D而促使主体的理性获得对自身无限性的认识,从而由无形式的否定性对象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这就是崇高感的来源。究其性质,崇高就是被主体转换化为美的丑。

  综上所述,就康德的“主观合目的性”分析,小恶魔长相确实不能给人愉快,甚至感到“可怖、狰狞”,不合乎自然法则的美,是被人否定的“丑”,就是瑟曦所厌恶的丑。如果看到在战场厮杀的那个侏儒的背影,你不会觉得他是那么丑陋,取而代之的是勇敢之美;小恶魔说话尖酸刻薄,不留情面,甚至是亲姐姐也会用计报复,言行确实狠毒、丑陋。如果你知道他尖酸之语是在揭露真相,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甚至对有相同境遇之人表示同情,也曾渴望姐姐的爱,当姐姐的剑已经靠近喉咙,他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来保护自己吗?他聪明的知道应该做什么;小恶魔冷血无情,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杀?我们试想他天生就恨他父亲,以至于要杀了他不可?不,他曾经还在芬妮面前夸过自己父亲的英勇,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他渴望的父爱,是父亲亲手毁灭,让他看到绝望的。其实,他是一个用情极深的人,不管对于泰沙还是雪伊,他都想竭力保护。

  所以,提利昂・兰尼斯特丑得令人窒息,美得使人叹息。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R・R・马丁著.第一卷权力的游戏[M].屈畅,胡绍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2] (美)乔治・R・R・马丁著.第三卷权力的游戏[M].屈畅,胡绍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3] (美)乔治・R・R・马丁著.第六卷列王的纷争[M].屈畅,胡绍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4]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英)李斯托威尔著.近代美学史评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6] 胡经之著.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资料丛编辑委员会编.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

  [9] (法)奥古斯特・罗丹著.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10] 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J].文史哲,2008(3).

  [11] 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从“审美”到“审丑”的视界转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2] 当代审丑文化崛起之价值学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13] 二十世纪末叶文学的审美论与审丑论[J].齐鲁学刊,2003(2).

  摘 要 提利昂・兰尼斯特,是乔治・R・R・马丁执笔的《冰与火之歌》(在2011年被拍摄成电视剧《权利的游戏》)里面的主要人物。他天生就是一个侏儒,但他有高大的身影;他说话尖酸刻薄,心狠手辣,他却是在用脑子思考;他背负弑父之罪,却是用情至深。这样的他,是复杂矛盾的,也是美丑对照的。

  关键词 提利昂・兰尼斯特 丑之极致 美之极致 美丑对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81

  1 提利昂・兰尼斯特之原型塑造

  乔治・R・R・马丁不是凭空想象塑造提利昂・兰尼斯特的,是有一定原型对照的基础上进行描摹的。提利昂・兰尼斯特的原型,我们可以从《宫廷侏儒》(又《塞巴斯蒂安・德莫拉肖像》)得到答案,该油画是画家委拉斯开兹于1644年绘画完成的。

  在灰绿和赭色这样冷色调的背景空间中,相称的是画中人塞巴斯蒂安・德莫拉深绿色、黑色的袍子和裤子,同时却让袍子外面大红色的氅格外鲜明,而氅上镶着的金边,肩和手腕处的白色蕾丝,也显得分外打眼。精致服装表明了只有在宫廷才会享有的特权。

  塞巴斯蒂安・德莫拉的手势和眼神向世人透露出一份尊严。他双手握拳,插在腰间,似乎手中攥有短剑。若你直视他的略带威严的双眼,你定不会有亵玩之念,他仿佛还在提醒你:“在你们眼中的我,同样拥有和你们无差的东西――尊严,更甚者还拥有你们没有过的经历。”

  时至今日,当看到这幅《塞巴斯蒂安・德莫拉肖像》时,熟识提利昂・兰尼斯特的人第一反应都会是:“这不是《冰与火之歌》中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吗?”他们的外貌极似,仿佛提利昂・兰尼斯特早就在17世纪出生,并非是在1996年在后才出现,这巧妙地说明乔治・R・R・马丁在塑造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身形外貌时,定是将《塞巴斯蒂安・德莫拉肖像》作为了原型进行了对照。

  提利昂虽然身材矮小,但他拥有美好的心性与睿智,将他的身影延伸到很高的维度。在《冰与火之歌》中,对他有过有这样一段描述:“当他打开门的一刹那,室内的灯光将他的背影清楚洒在庭院中,就在那一瞬间,提利昂・兰尼斯特的身影如帝王般昂首挺立。”

  2 提利昂・兰尼斯特美丑对照

  2.1 丑之极致

  狠毒之丑:瑟曦・兰尼斯特和提利昂的关系一直很糟糕,姐姐瑟曦一直对他看不上眼。瑟曦从提利昂出生就开始折磨他,比如用力的拧提利昂的小鸡鸡,就算他疼得哭喊了出来也不打算住手;在黑水河战役中,瑟曦企图派人杀死自己的亲弟弟;追杀弑父杀儿的小恶魔,全城捕杀所有的侏儒、小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瑟曦靠着这样“执着的信念”,死死地拽着提利昂的脖子不松手。为了“回报”瑟曦,提利昂甚至想偷偷雇一个无面者去干掉瑟曦;提利昂多次挫败瑟曦的计划:瑟曦将托曼乔装送往罗斯比城,却被提利昂早已暗中派人拦下托曼;为不让瑟曦参加御前会议,提利昂还曾找机会给她下毒。

  提利昂曾用恶毒之言表达他对瑟曦的恨:“以前我常躲在凯岩城深处的地道,燃起火堆,望着熊熊烈焰,一望就是好几个钟头,一边幻想那是魔龙吐出的烈火。有时候我会幻想我老爸被火烧死,有时候则是我老姐。”

  弑父之丑:提利昂与父亲泰温・兰尼斯特的关系也很坏。对于提利昂的第一任妻子――泰沙,父亲欺骗他说泰沙是妓女,并当众让士兵轮奸她。当他在哥哥詹姆成为御林铁卫而失去继承权,要求父亲泰温视他为法定继承人时,泰温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这让提利昂十分寒心,对父亲又多了一份恨意。

  瑟曦指控提利昂杀死自己儿子时,父亲泰温没有站出来替他辩护,而是迅速的组建法庭以审判他的罪行,并且在比武失败后立即宣判他的死刑。这一切都让提利昂觉得,这好像就是上帝给了父亲一个除掉他的合理的理由和机会。最后,泰沙的真相和躺在父亲的床上的雪伊成为了他对父亲仇恨的导火索,怒火燃烧的他拿起十字弓对准了泰温公爵。最终,提利昂背上了“弑父的罪名”。

  2.2 美之极致

  睿智之美:提利昂从小就喜爱读书,饱览群书,最值得欣赏的就是他那颗脑袋了。提利昂曾对琼恩・史塔克说过:“老哥有他的宝剑,我则有我的脑袋。”

  在从长城回君临的路上,遇到培提尔・贝里席欺骗的凯瑟琳・史塔克,让凯瑟琳认为布兰的刺杀与提利昂有关。于是,逮捕了提利昂,并将其关押在鹰巢城的天牢里。提利昂多次诱导看守莫德最终成功贿赂,又在比武审判中设法笼络佣兵波隆助其脱困。离开鹰巢城后,在山路上成功瓦解谷地高山氏族部落的包围并说服其跟随提利昂。

  在宫廷较量中,提利昂首先清除瑟曦安插在御前会议中的眼线,他制定了几个关于托曼和弥塞�的计划,他将这几个计划分别告诉瓦里斯、培提尔・贝里席和派席尔。从瑟曦的质问中他知道了派席尔就是瑟曦的眼线,最终将其关进红堡的地牢。后来,提利昂为赢得多恩领的支持,将瑟曦的小女儿弥塞�送往多恩跟崔斯丹・马泰尔王子订婚。

  当得知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率军进军时,提利昂开始积极着手君临防御部署。他命令渔民建造更多的渔船,铁匠打造数条牢固的巨大的铁链,以便战争时封锁黑水河,炼金术士哈林制造野火,派高山部落的人去御林搜索敌方的情报人员与先头部�。这些战前部署在黑水河战役中都发挥了最好的效用,成功击溃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大部分士兵。

  用情之美:在提利昂的感情世界里,有两个女性让他有“爱”的冲动。提利昂十三岁时,认识了泰沙――一个从强盗手中营救出来的农家女孩。两人短暂的相处便产生了爱,在修士的主持下,他和泰沙举行了秘密婚礼。虽然这场婚礼只持续了两周就夭折了,但是提利昂非常着迷泰沙――他的第一任妻子。即使后来父亲泰温迫使提利昂接受泰沙是一个“妓女”的事实,也间接导致了他将这份情感转嫁到“妓女雪伊”身上,由此便有了“兰尼斯特巨人”这样的枕间戏语。

  妓女身份的雪伊一开始只是提利昂的情妇,后来,提利昂对雪伊产生了感情,成为第二个他想保护的女人。为了避免重复泰沙的悲剧,提利昂竭力保护着雪伊。于是,提利昂通过瓦里斯让雪伊住进莎塔雅的妓院,来掩护雪伊。在君临暴动之后,为了雪伊的安全着想,提利昂让雪伊以洛丽丝侍女的身份进入到红堡内。后面,在宫廷愈演愈烈的权力斗争中,雪伊的存在始终会给她带来生命的威胁,所以,提利昂托一个太监送走雪伊,以免使雪伊成为在这场斗争中受到伤害。如此多番周折的安排,可见提利昂是真的爱雪伊。   提利昂对雪伊说:“我要你和我一起住,为我倒酒,陪我说笑,每天在我奔波之后替我按摩双脚……而且,不管我留你一天还是一年,只要我们在一起,你就不许跟其他男人上床。”

  康德关于美丑关系提出了“主观合目的性”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以“崇高”为调和剂,将痛感转化成快感,将恶转换成审丑对象。何谓“崇高”?即生活中展现给人不和谐的因素,比如巨大、野蛮、暴力可怖等等。进一步理解“主观合目的性”,即敌对主体、否定主体的不合自然目的性的对象,在某种容忍度前提下,从外部取得审美上的调和,使这种本来具有否定性质的对象�D而促使主体的理性获得对自身无限性的认识,从而由无形式的否定性对象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这就是崇高感的来源。究其性质,崇高就是被主体转换化为美的丑。

  综上所述,就康德的“主观合目的性”分析,小恶魔长相确实不能给人愉快,甚至感到“可怖、狰狞”,不合乎自然法则的美,是被人否定的“丑”,就是瑟曦所厌恶的丑。如果看到在战场厮杀的那个侏儒的背影,你不会觉得他是那么丑陋,取而代之的是勇敢之美;小恶魔说话尖酸刻薄,不留情面,甚至是亲姐姐也会用计报复,言行确实狠毒、丑陋。如果你知道他尖酸之语是在揭露真相,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甚至对有相同境遇之人表示同情,也曾渴望姐姐的爱,当姐姐的剑已经靠近喉咙,他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来保护自己吗?他聪明的知道应该做什么;小恶魔冷血无情,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杀?我们试想他天生就恨他父亲,以至于要杀了他不可?不,他曾经还在芬妮面前夸过自己父亲的英勇,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他渴望的父爱,是父亲亲手毁灭,让他看到绝望的。其实,他是一个用情极深的人,不管对于泰沙还是雪伊,他都想竭力保护。

  所以,提利昂・兰尼斯特丑得令人窒息,美得使人叹息。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R・R・马丁著.第一卷权力的游戏[M].屈畅,胡绍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2] (美)乔治・R・R・马丁著.第三卷权力的游戏[M].屈畅,胡绍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3] (美)乔治・R・R・马丁著.第六卷列王的纷争[M].屈畅,胡绍晏,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4]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英)李斯托威尔著.近代美学史评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6] 胡经之著.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资料丛编辑委员会编.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

  [9] (法)奥古斯特・罗丹著.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10] 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J].文史哲,2008(3).

  [11] 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从“审美”到“审丑”的视界转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2] 当代审丑文化崛起之价值学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

  [13] 二十世纪末叶文学的审美论与审丑论[J].齐鲁学刊,2003(2).


相关内容

  • 虽然身患侏儒,但他是'兰尼斯特家族'唯一的巨人
  • <权力的游戏>是目前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美剧. 第67届艾美奖中<权力的游戏>破纪录斩获12项大奖,包揽了最佳剧情.导演.编剧.男配等大奖. 剧中,有一名特殊角色.他是个相貌丑陋的侏儒,却善于思考,富有谋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大人物. 他就是提利昂·兰尼斯特,人称小恶魔.白斩鸡觉得他 ...

  • 我说史塔克家族-[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 我说史塔克家族-<冰与火之歌>读后感 一部小说(而且只有前3部的电子版)还没有看完,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却让我产生了莫名的冲动,觉得有必要写点读后感,这真是件怪事啊!但我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的确配得上"伟大"二字,其对人性生动入微的描写与<红楼梦>相比 ...

  • [权力的游戏]图文流程攻略+剧情选择+人物介绍[全章节完结]
  • <权力的游戏>图文流程攻略+剧情选择+人物介绍[全章节 完结] 米拉只得道歉,玛格丽特也暂时平息了怒火. 如果没有玛格丽特的帮助,森林氏族将会被恐怖堡鱼肉. 如果放弃提利昂的提议,又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 米拉已经被权利的漩涡深深的卷了进去 ! 铁木堡 铁木堡,罗德里克从噩梦中醒来. 如 ...

  • 人物志 |[权力的游戏]之小恶魔
  • 4.25日,大家期待已久的<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终于跟小伙伴们见面了.Sara跟大家伙一样,特别关心雪若大人的生死,还好,还好,经过长达好几个月的千锤百炼,我已经接受得七七八八了. 不过今天咱不伦生死,不谈雪若,我们喝喝鸡汤,聊聊恶魔,额~不对--是小恶魔. 小恶魔是一名侏儒,受父亲排斥, ...

  • _红字_中的人名寓意解析
  • <红字>中的人名寓意解析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摘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特殊的命名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就运用了各种不同方法来为四个主要人物(HesterPrynne,ArthurDimmesdale,RogerChil ...

  • [红字]中的人名寓意解析
  • <红字>中的人名寓意解析 口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王 玲 摘要: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物特殊的命名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在其代表难,她马上会挺身而出,尽力尽责地去帮助别人,使这个冷漠的社会多了几分温暖.另外.Hester是hastier(草率的)的作<红 ...

  •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一,填空题 1,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2,希腊文学的历史从古时代开始,发展到公元前 2 世纪,大致可以分为 四 个时期. 3, 古代希腊文学第一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2世纪)的主要成就有两类,即 神话 和 史诗 . 4,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即 神的 ...

  • [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形象分析
  • 美国文艺批评家圣茨伯里说:"<巴黎圣母院>绘画出中世纪巴黎既辉煌又阴暗的风貌,它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怜悯,赞赏,恐怖等情感的超凡技能,它具有运用词语进行绘画的出色才能,他掌握了瑰丽的文辞,无穷诗歌的内涵以及他自己也不能左右的那种感染读者的气势磅礴的风格." <巴黎 ...

  •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
  •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美丑对照 原则的体现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主要代表作品,其塑造的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他运用的美丑对照原则将人物的形象衬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深刻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本文分析了<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