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语文检测题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加粗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堪 勘误 精湛 斟酌 B、赚钱 嫌疑 道歉 谦虚

C、晶莹 荧屏 野营 萤火虫 D、缭绕 潦草 嘹亮 铁镣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锱铢必较 扬长而去 B.不屈不挠 道听途说 出谋画策 冥思苦想

C.赏心悦目 海纳百川 陈词滥调 不言而喻 D.一劳永逸 兴高采烈 无动于衷 锲而不舍

3. 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1)cù 然 (2)zhù 蓄 (3)洗 zhuó (4)qī 息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和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你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每当看到挂在墙上的照片,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过去的往事,心中难以平静。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中有些话可为格言警句,全文的核心是献身精神。

B.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幽默或夸张意味的故事。

C.朱自清的《春》以诗的笔调,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了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6.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崔颢《黄鹤楼》中有诗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净沙·秋思》中有与之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4)《渡荆门送别》体现诗人对故乡山水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 。

(5)李婷性格沉稳内向,品学兼优。但刚上中学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赵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1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⑧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8.上面文段中有些经典的话已固定为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 。(4分)

(二)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⑤心者矣。 【注】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了解。

9.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焉能仿效 必有我师焉

B. 以针刺死 徐喷以烟

C. 整其足 其恕乎

D. 盍仿而效之 学而时习之

(三)画眉鸟

百转千声随意听,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0.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写法说说作者表达情感的妙处(4分)

答:

2

11.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B.《西江月》这首词的上阕最后两句倒装,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下阕最后两句也是倒装句,突出了茅店的意外出现和作者的惊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D.《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

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②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③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3

13.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答:

14.第 ⑥段中两个“功课”的意思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个“功课”的意思: 第二个“功课”的意思:

15.为什么要写第⑤段的内容?(2分)

16.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抬起头来做人”蕴含的哲理。(3分)

答:

(二)乡居闲情(钟梅音)

① 门前一片草坪,人们日间因为火伞高张,晚上嫌它冷冷清清,除了路过,从来不愿也不屑在那儿流连;唯其如此,这才成了真正是“属于我”的一块儿地方,它在任何时候,静静地等候着我的光临。

②站在这草坪上,当晨曦在云端若隐若现之际,可以看见远处银灰色的海面上,泛着渔人的归帆。早风穿过树梢,簌簌地像昨宵枕畔的絮语,几声清脆的鸟叫,荡漾在含着泥土香味的空气之中,只有火车的汽笛,偶然划破这无边的寂静。

③我喜爱在天边残留着一抹桃色的晚霞、暮霭已经笼罩大地的时候,等待鸭宝宝的晚归。差不多像时钟一般准确--当上学的和办公的都陆续回到家之后,你可以看见小溪的那一头,远远地有一个白点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披着白斗篷的队长”,领着它的队伍正在向归途行进。渐渐地越游越近,一批穿着背上印满黑斑的浅褐制服的小兵,跟着它们的队长,开始登陆,然后一个个吃力地拔动着两片脚掌,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傻头傻脑急急忙忙穿过阡陌,有时一不小心滑落到田里,立刻勇敢地又爬了起来继续往前赶,唯恐会落伍似的。好不容易绕道迂回跑上了草坪,看见有人站在门边,一个个便鬼鬼祟祟偏过头去,商量不定,直到你离开了所站的地方,走得远远的,它们这才认为威胁已经解除,可以安全通过,然后一窝蜂地涌进了大门。

④我还喜欢夜晚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观赏盈盈皓月。当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的时候,清辉把周围映成两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若无,渐渐地浮云伴着月亮升上了天空。月亮从薄如细纱的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娇美极了。这情景我仿佛在黄昏的花园里看见过,一朵掩藏在叶底的娇媚的白玫瑰,然而不及月的皎洁;又仿佛在古画里看见过,一个用团扇遮面的含羞的少女,可是不及月的潇洒;那么超然地、悠然地在银河里凌波微步。 ⑤唉,人们都太忙了,从忙着吃奶、长牙,到忙着学走路、学说话、学念书……以至于忙着魂牵梦萦地恋爱,气急败坏地赚钱,因此忘了他们的周围,还有这么一个可爱的世界,而我,却从一般人以为枯燥贫乏的乡居生活里,认识了它们。

17.作者描绘了哪两幅图画来表现他的乡居闲情?(每幅图7个字以内)。(2分)

第一幅: ;第二幅:

4

18.下面两个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点,请说说好在哪里。(6分)

(1)有时一不小心滑落到田里,立刻勇敢地又爬了起来继续往前赶,唯恐会落伍似的。

(2)当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的时候,清辉把周围映成两轮彩色的光晕。

19.作者为什么要写结尾一段内容?(2分)

答:

四、综合运用(20分)

21.选出填入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5分)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种特殊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

①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22.仿写句子(6分)

①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在抬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②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

5

23.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不得超过15字(5分)

英国25所中小学的校长老师50多人来华交流,顺便探究中国学生数学能力闻名世界的秘密。结果,中国小学生用乘法口诀快速算出72÷3=?,令他们震撼不已。原来在英国要这么算10×3=30,10×3=30,4×3=12,再叠加得出24,光这道题就得教好几节课。

答:

24.说说下面这段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30字以内)(4分)

一个富翁在海边散步看到渔夫在晒太阳,问:“你为什么不打鱼呢?”“打鱼干什么?”渔夫问。“买大船呀。”“买大船干什么?”“打很多鱼,你就是富翁了。”“成了富翁又怎样?”“你就不用天天打渔了,幸福地晒太阳了。”“我不正在晒太阳!”富翁哑然。

答:

参考答案

1C 2B 3猝 贮 禅 栖4A 5B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6.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1迷惑2通“智”聪明,智慧 3在

8.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B 10.全诗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11C 12.小男孩在一次班级捐款活动中,经妈妈开导,终于懂得了自信和奋斗的价值。

13.1学习好。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2听话。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 3有集体荣誉感。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4有自信。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4.老师交给的学习作业。/ 捐款。

15.插叙交代出男孩班级捐款情况和自己与同学不同的家境,揭示了妈妈只捐5元钱的原因。(或为下文写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作铺垫)

1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17.鸭宝宝晚归图;盈盈皓月图

18.1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勇敢”把鸭子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鸭宝宝着急回家而又害怕掉队的情态。2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浮云的柔和比作絮,把浮云的轻匀比作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浮云的轻柔和轻匀,衬托出皓月的洁白和月光的柔和。

19.揭示枯燥贫乏的乡居生活里也有可爱的世界这一主旨,表达出作者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21.D 22.①例如:向日葵朝着太阳,那是启示我们要追求光明。②例如:你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值得我学习的朋友。

23.英国中小学校长被九九乘法表震撼24. 幸福是我们内心的需要,只要情愿做的,从中感受快乐,就是幸福。

6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加粗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堪 勘误 精湛 斟酌 B、赚钱 嫌疑 道歉 谦虚

C、晶莹 荧屏 野营 萤火虫 D、缭绕 潦草 嘹亮 铁镣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锱铢必较 扬长而去 B.不屈不挠 道听途说 出谋画策 冥思苦想

C.赏心悦目 海纳百川 陈词滥调 不言而喻 D.一劳永逸 兴高采烈 无动于衷 锲而不舍

3. 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1)cù 然 (2)zhù 蓄 (3)洗 zhuó (4)qī 息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和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你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每当看到挂在墙上的照片,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过去的往事,心中难以平静。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中有些话可为格言警句,全文的核心是献身精神。

B.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幽默或夸张意味的故事。

C.朱自清的《春》以诗的笔调,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了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作。

6.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崔颢《黄鹤楼》中有诗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净沙·秋思》中有与之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4)《渡荆门送别》体现诗人对故乡山水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 。

(5)李婷性格沉稳内向,品学兼优。但刚上中学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赵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1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⑦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⑧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8.上面文段中有些经典的话已固定为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 。(4分)

(二)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⑤心者矣。 【注】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了解。

9.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焉能仿效 必有我师焉

B. 以针刺死 徐喷以烟

C. 整其足 其恕乎

D. 盍仿而效之 学而时习之

(三)画眉鸟

百转千声随意听,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0.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写法说说作者表达情感的妙处(4分)

答:

2

11.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B.《西江月》这首词的上阕最后两句倒装,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下阕最后两句也是倒装句,突出了茅店的意外出现和作者的惊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D.《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

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②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③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3

13.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答:

14.第 ⑥段中两个“功课”的意思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个“功课”的意思: 第二个“功课”的意思:

15.为什么要写第⑤段的内容?(2分)

16.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题“抬起头来做人”蕴含的哲理。(3分)

答:

(二)乡居闲情(钟梅音)

① 门前一片草坪,人们日间因为火伞高张,晚上嫌它冷冷清清,除了路过,从来不愿也不屑在那儿流连;唯其如此,这才成了真正是“属于我”的一块儿地方,它在任何时候,静静地等候着我的光临。

②站在这草坪上,当晨曦在云端若隐若现之际,可以看见远处银灰色的海面上,泛着渔人的归帆。早风穿过树梢,簌簌地像昨宵枕畔的絮语,几声清脆的鸟叫,荡漾在含着泥土香味的空气之中,只有火车的汽笛,偶然划破这无边的寂静。

③我喜爱在天边残留着一抹桃色的晚霞、暮霭已经笼罩大地的时候,等待鸭宝宝的晚归。差不多像时钟一般准确--当上学的和办公的都陆续回到家之后,你可以看见小溪的那一头,远远地有一个白点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披着白斗篷的队长”,领着它的队伍正在向归途行进。渐渐地越游越近,一批穿着背上印满黑斑的浅褐制服的小兵,跟着它们的队长,开始登陆,然后一个个吃力地拔动着两片脚掌,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傻头傻脑急急忙忙穿过阡陌,有时一不小心滑落到田里,立刻勇敢地又爬了起来继续往前赶,唯恐会落伍似的。好不容易绕道迂回跑上了草坪,看见有人站在门边,一个个便鬼鬼祟祟偏过头去,商量不定,直到你离开了所站的地方,走得远远的,它们这才认为威胁已经解除,可以安全通过,然后一窝蜂地涌进了大门。

④我还喜欢夜晚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观赏盈盈皓月。当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的时候,清辉把周围映成两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若无,渐渐地浮云伴着月亮升上了天空。月亮从薄如细纱的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娇美极了。这情景我仿佛在黄昏的花园里看见过,一朵掩藏在叶底的娇媚的白玫瑰,然而不及月的皎洁;又仿佛在古画里看见过,一个用团扇遮面的含羞的少女,可是不及月的潇洒;那么超然地、悠然地在银河里凌波微步。 ⑤唉,人们都太忙了,从忙着吃奶、长牙,到忙着学走路、学说话、学念书……以至于忙着魂牵梦萦地恋爱,气急败坏地赚钱,因此忘了他们的周围,还有这么一个可爱的世界,而我,却从一般人以为枯燥贫乏的乡居生活里,认识了它们。

17.作者描绘了哪两幅图画来表现他的乡居闲情?(每幅图7个字以内)。(2分)

第一幅: ;第二幅:

4

18.下面两个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点,请说说好在哪里。(6分)

(1)有时一不小心滑落到田里,立刻勇敢地又爬了起来继续往前赶,唯恐会落伍似的。

(2)当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的时候,清辉把周围映成两轮彩色的光晕。

19.作者为什么要写结尾一段内容?(2分)

答:

四、综合运用(20分)

21.选出填入括号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5分)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种特殊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

①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对“断臂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22.仿写句子(6分)

①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在抬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②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

5

23.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不得超过15字(5分)

英国25所中小学的校长老师50多人来华交流,顺便探究中国学生数学能力闻名世界的秘密。结果,中国小学生用乘法口诀快速算出72÷3=?,令他们震撼不已。原来在英国要这么算10×3=30,10×3=30,4×3=12,再叠加得出24,光这道题就得教好几节课。

答:

24.说说下面这段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30字以内)(4分)

一个富翁在海边散步看到渔夫在晒太阳,问:“你为什么不打鱼呢?”“打鱼干什么?”渔夫问。“买大船呀。”“买大船干什么?”“打很多鱼,你就是富翁了。”“成了富翁又怎样?”“你就不用天天打渔了,幸福地晒太阳了。”“我不正在晒太阳!”富翁哑然。

答:

参考答案

1C 2B 3猝 贮 禅 栖4A 5B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6.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1迷惑2通“智”聪明,智慧 3在

8.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9B 10.全诗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11C 12.小男孩在一次班级捐款活动中,经妈妈开导,终于懂得了自信和奋斗的价值。

13.1学习好。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2听话。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 3有集体荣誉感。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4有自信。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4.老师交给的学习作业。/ 捐款。

15.插叙交代出男孩班级捐款情况和自己与同学不同的家境,揭示了妈妈只捐5元钱的原因。(或为下文写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作铺垫)

1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17.鸭宝宝晚归图;盈盈皓月图

18.1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勇敢”把鸭子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鸭宝宝着急回家而又害怕掉队的情态。2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浮云的柔和比作絮,把浮云的轻匀比作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浮云的轻柔和轻匀,衬托出皓月的洁白和月光的柔和。

19.揭示枯燥贫乏的乡居生活里也有可爱的世界这一主旨,表达出作者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21.D 22.①例如:向日葵朝着太阳,那是启示我们要追求光明。②例如:你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值得我学习的朋友。

23.英国中小学校长被九九乘法表震撼24. 幸福是我们内心的需要,只要情愿做的,从中感受快乐,就是幸福。

6


相关内容

  •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 初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温江二中 万欣 时光飞逝,不经意间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已飞逝而去.回首走过的路,风雨兼程,只为寻找心中的梦. 本学期可用三个"用心"来概括我们的实践工作. 一.用心开展学科活动和综合性学习. 读书看世界,慧眼看未来.爱读书是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因 ...

  • 初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初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锦山五中 谢永芳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

  • 2013秋期末工作安排
  •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工作安排 各教研组.各年级组: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有条不紊地做好本学期后期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将期末工作安排如下,望遵照执行. 一.新课结束.期考备考要求: 1.各学科结束新课时间为18周(1月1日前):18周周四至19周进行复习(每科至少应该有一周课的时间进行 ...

  • 初一(3)班语文教学总结
  • 教学总结 东简中学 王调英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了一(3)班的语文科,并在此班实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勇于尝试和创新,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标准,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教法,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于策略,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促今后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现将本学期教学 ...

  • 电话通知稿
  • 电 话 通 知 稿 吴教研电„2013‟118号 签发:沈正元 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生暑期自主学习 暨衔接教材使用的通知 各中小学: 暑假是学生的假期,可以让学生身心放松,但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考验的黄金时期.在暑假,通过详细的计划.周密的安排.有效的督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 ...

  • 初一阅读教学计划
  • 初一上学期阅读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深化"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与好书共成长"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 ...

  • 范文:语文组工作总结
  • 除教研活动集体组织学习外,大多数教师坚持读了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二. 除互相听课外(本学期语文组教师平均听课50余节,多的 达70余节),每人都举行了一次年级或校级公开课,有的达多次. 三.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多公开课中都较好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许多教师利用微机备课,做语文课件.在教案评选中语文 ...

  • 初一教研计划
  • 喀什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任石蓓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初一教工作将以"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为工作重心,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我校的教学常规建设,完善我校的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

  • 语文教研组总结
  • 语文教研组总结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重点学校尤其如此。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语文考试成绩难以拉开差距,并且往往成绩与实际程度不符,导致学生不愿花力气 ...

  • [备考2016下学期期末]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总
  • 本帖最后由 初中试题调研 于 2016-6-7 14:52 编辑 上传不了!--终于可以上传了!!! 懒得下载的,需要的同学留下邮箱,打包发给大家! 语文.数学.英语的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 所以留下邮箱的均已发送,未收到的回复第一时间发送!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北京市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