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析安陵容之悲-李品珠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

隔叶黄鹂空好音,清歌怎奈蝉声盗

――安陵容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2012年6月22日

在流潋紫的笔下,《后宫.甄嬛传》中每个女人都是悲情的一生。然而最具有争议性、最悲情的莫过于安陵容了。本文通过对其行为和心理的分析,将从安陵容成长环境、个人性格、以及爱情等三面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下简单地阐释,并探讨造成安陵容悲剧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 甄嬛传;安陵容;心理;性格悲剧;文学

Abstract

According to LiuLianxZi described, the "harem. Zhen Huan Biography" played every woman is a sentimental life. However the most controversial, the most sentimental woman absolutely is AnLingRo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nalysis her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from AnLingRong growth environment,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love and other three face the character to make a simple explanation, and discuss the reason caused by AnLingRong tragic ending.

Key Words: Zhen Huan Biography; AnLingRong; Character tragedy; Literature

目 录

前言 ………………………………...…………………………………………5

一 童年情感的缺失使自使自己陷入极度自卑当中 ………………………….6

(一)童年亲情的缺失带来极度自卑感……………………………………………………6

(二)自卑带来的自闭使内心变得孤高……………………………………………………6

(三)自尊常常受到夸大化自卑的挑战……………………………………………………7

二 敏感多思的性格使自己陷入不甘和自卑矛盾中 ...…………....…………..8

(一)家庭环境造就的悲剧性格 ………………………………………………………… 8

1家庭环境遭遇带来的自卑感 ………………………………………………………… 8 2群体行为带来的“去个体化”现象 ……………………………………………………8

(二)多侧面性格的变动转移 ……………………………………………………………8

三 爱情遭遇的心理机制使其变的充满攻击性……………………………….10

四 结语 …………………………………...……………………………………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前 言

《后宫.甄嬛传》的出现无疑是给逐渐走出观众审美视野的宫斗剧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一部新作能引发如此轰动的效应,肯定是它有自己很独到的人物故事情节塑造性。这里不得不提道的就是安陵容这个角色。她既有林黛玉敏感多思的心情;又如同跟贾迎春一样的身世背景和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最后被扭曲的人性又像极曹七巧令人发指的形象。可见,这是一个被塑造地非常丰富生动的人物。

安陵容一出场以“小家碧玉,温柔婉约”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她出身卑微,压抑的黑暗童年为了带来了深深地恐惧和不安,因而常常在别人面前感到极度自卑。而她本人又因为心态摆不正,敏感多思、想法偏激,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所以总是不断地怨天尤人甚至还嫉妒成性见不得别人好,总觉得都是别人对不起她、想害她,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通过审视安陵容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她的内心一直以来都存在一种渴望,那就是渴望被爱、被尊重、渴望绝对的自由与安全。

其实安陵容内心这种渴望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基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由低到高分别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其中认识和审美需要又可归入自我实现需要之中, 而自我实现需要被认为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其中安全需要是指人都希望生活稳定、有保障, 喜欢处在安全有序、可预测的环境中, 也即人希望有安全感。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人希望自己归属某个团体, 有知心朋友,渴望得到爱并给予他人。尊重的需要指人希望尊重他人也得到他人尊重, 这种需要和人渴望有成就、名誉, 渴望获得独立与自由相关。马斯洛还指出, 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每一时刻人总有处于支配地位的需要来指导自己的意识。

综观全剧,我们发现,安陵容因幼年成长环境欠佳而形成了自卑、多疑等心理缺陷,这使得和一般人相比, 她内心对绝对自由和安全,对被关爱、被尊重的渴求来得尤其强烈。正因为内心对爱的渴望强烈,自己又从小得不到爱,所以她这一生注定了将是最悲剧的一生。下面就这从她的成长经历寻案来阐释造成她悲剧命运的一系列原因。

1 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2页。

一、童年情感的缺失使自己陷入极度自卑的困境之中

(一)童年亲情的缺失带来极度自卑感

安陵容出生在一户寻常人家,祖上并无显赫家世,只是靠母亲接活刺绣攒了钱才为父亲谋得了芝麻小官。谁想日后母亲并未得到父亲的关心和重视,眼光里净是其他的新欢,甚至母亲被几个小妾排挤苛待生不如死的时候,父亲都厌恶得不愿去看一眼,最后落得凄凉收场的结局。她自己也算正房嫡出之女,但是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环境中,正房嫡出一样会因为父亲的喜恶偏向而毫无地位。由此在安陵容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心理印记——父亲对母亲好,不是因为喜欢,是因为母亲有用,用完便冷落,不过一个绣娘出身,冷落也是无妨!可以说,安陵容自幼就生活在缺乏关爱的环境里,她体会更多的是被歧视、被损害的痛楚。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对人的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人在婴儿时期即有安全感的需求, 此时期的安全感来自看护者的呵护与培养。如果人的这种早期经验中出现某种缺失,就会导致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积淀下来, 并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指出,人人都有自卑感, 它来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 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情结。人意识到自身的劣势, 会产生一种内趋力去改善处境争取优势,以求得对卑下的补偿。

(二)自卑带来的自闭使内心变得孤高

由心理学我们知道,人遇到外界刺激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机制。受到外界伤害,人本能地会采取相应的心理防伪措施,给自己套上一层“外壳”,以免再次受到伤害。极度的自卑者为了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反倒以近乎高傲的姿态出现,甚至会报复他人。卑微的出身和阴暗的童年,曾在安陵容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而紫禁城――这个封建皇权影响最极端、等级矛盾冲突最激烈的皇家禁地,又把她那些心理伤痕无限制的撕裂和放大,终于她彻底扭曲了。安陵容憎恨所有的人,那些践踏她的人,利用她的人,玩弄她的人她恨之入骨,就连那些对她好帮她的人,她也会认为是在施舍冷饭。在她看似温顺隐忍的外表下,是一颗早已疯狂到无法分辨善与恶、充斥着深深恨意与报复欲的心。而这种与外界互动的困境不断地强化她内心对被歧视、被损害的感受, 从而也会加深她对被关爱、被尊重, 对自由与安全的渴望。

我们看到,她的自卑让她与外界常常处于疏离状态,别人不了解她,她也很难真正融入身边的小圈子, 她是孤独的。自从入宫,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利益倾轧。华妃凶悍,在她的欺凌霸道面前,安陵容脆弱的自尊心只能遭遇血淋淋的盘剥;皇后阴险,曾以为是参

天大树可以就此依靠,到头来推安陵容入万劫不复深渊的也恰恰是她。子嗣对于嫔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皇后对祺贵人之流还只能暗中动手脚不让她们受孕,而对安陵容,则是直截了当的一碗落胎药,由不得她有任何异议。如孤草一般寒微的安陵容,她有着孤独纠结的内向性格和深沉敏感的封闭心机,这导致在沟通方面她和甄嬛与沈眉庄存在严重的障碍。相比华妃和皇后,其实甄嬛待安陵容才是真正互惠互利彼此扶助的作风,可是最终,安陵容却选择了背离甄嬛。

(三)自尊常常受到夸大化自卑的挑战

在安陵容的童年成长环境中,负面因素太多,绝望和屈辱的影响太深,缺乏可以让她坚强起来的引导力量。作为不受宠的正房之女,压抑黑暗的童年为她带来深深的恐惧与不安,幼年不佳的成长环境让她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性挫伤, 常常时刻都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卑贱地位,她变得自卑敏感, 多疑, 易怒, 嫉妒心重, 而且她的自卑感要比常人严重得多。这种自卑感使她过分敏感,对于别人的言行总要疑心重重地探究深意,一些在她眼中夸大了的侮辱表现,使她的自尊很容易受到伤害。

同样出身寒微的宫女余氏一朝博得皇帝龙颜大悦,从而飞上枝头当了凤凰,这便让她难堪至极,觉得无地自容;甄嬛把皇上赏的两件珍贵浮光锦衣一人一件送给她和浣碧,她就认为甄嬛拿她跟自己丫鬟比,是对极大她的藐视。在安陵容死前和甄嬛的对话里,甚至说到“你(甄嬛)对我好,是因为要利用我(安陵容),让我替你去向皇上争宠!”。局外人一看便知,那时的甄嬛在意的是保全她们(眉庄、甄嬛、安陵容)三个小姐妹,根本不是什么争宠,不然就只有被华妃欺负的份儿。只能说“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是怎样,一切诸相皆是虚妄,光明阴暗全在自己。”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 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1可以说自卑感人人都有,安陵容这种远远超出常人的自卑与孤独致使她用过度的自尊与外界相对抗, 也因此注定了她将是孤身一人独占到底。

安陵容这种病态的心理模式,导致她最终她只能循着这条自己定义的错误逻辑,依靠手段实现荣登富贵。

于是,选秀也好,争宠也罢,以及之后的各种邪恶,一以贯之!

1 阿德勒著、罗玉林,等译:《阿德勒的人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二、敏感多思的性格使其陷入不甘和自卑的极度矛盾之中

(一)家庭环境造就的悲剧性格

1 家庭环境遭遇带来的自卑感

首先,由于家庭的遭遇、不堪受辱的内心、受人歧视的地位以及向上爬而不能如愿的愤怒,形成了安陵容自尊、自卑、虚伪、自私自利、敏感多思、想法偏激等性格悲剧。而她自己又不甘于过平庸的生活,安陵容一直说要自强,可是她由始至终都在寻找可以攀附与依靠的势力,无法摆脱自卑心理的她从未真正自强,而只是不断在用别人的血来温暖自己,这无非就是因为她自卑,所以她把别人害到如她一样悲惨的境地,她认为彼此之间也就并无不同了。自卑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自卑的人想有所出头,一条常走的路就是依靠他人,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于是也就后来依赖强者皇后——自己没得拼就“依附”在他人身上跟别人一起拼,作他人手中的道具!

2 群体行为带来的“去个体化”现象

一旦一个人把自己和另个人黏在了一起,一个小群体就产生了。产生了群体,就有了所谓的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最大特点就是——会让个人主动接受群体的影响,并且在很多关键的重要时刻,尤其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刻,主动抛弃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见。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去个体化!所谓去个体化是说: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介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1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的状态。安陵容已经把自己和皇后一党作为一个群体,她为了生存,主动加入了皇后一党,主动请缨做了皇后的一颗棋子。于是乎,皇后都授意去做的事情,陵容有什么不敢的呢?再说了,说到最后——那是皇后的主意,安陵容当时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委曲求全,被动胁迫罢了!

(二)多侧面性格的变动转移

其次,安陵容的性格是多侧面而变动转移的,就如同一个在不同风向中展现其不同页面的风车。从《甄嬛传》故事进展来看,安陵容的性格大体上经历了“妥协——反抗——妥协”这样的变化。从小时候一直到刚进宫这段时期,她的性格主要倾向于妥协,不管是进宫前父亲的冷酷绝情和姨娘们百般欺辱,还是进宫后其他嫔妃们的排挤欺压,甚至宫女太监们仗着自己主子的荣光向她施压,她也一味地向他们妥协,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1 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下)》,2009年,第6期,第78页。

被人欺”因此一直都过着含羞忍辱的生活。后来在甄嬛的帮助下顺利受到恩宠之后,明显比以前精神了许多,也开始学会主动追求,尤其她主动杀死余氏那一段,足见其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一段她的性格主要倾向于反抗。然后再到最后投靠皇后她再一次陷入被动,被人挟持利用,她的性格又重新倾向于妥协。当然从整体上来说,安陵容的性格变动转移是由局部反抗到全面、彻底的反抗。

安陵容基本一生都在向周围的人和命运妥协,在其人生的巅峰时期,一个“郦妃”的封号活活撕毁了安陵容一生的努力。临了,一句“皇后杀了皇后”,究竟是对甄嬛姐妹情的愧疚和回报,还是苍凉泣血的本能之善,都已经不再重要。陵容在自杀前所说:“这条命,这口气,从来由不得自己,如今,终于可以由自己做主一回了”1,她可悲地只有在最后为自己选择生死时才摆脱了被人摆布的命运。

1 流潋紫:《后宫.甄嬛传(7)》,重庆出版社,2009年。

三、爱情遭遇的心理机制导致她变得充满攻击性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起因于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1这一理论曾引起许多专家的关注和争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挫折可以引起攻击性行为,但不是攻击性行为产手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更主要的是从社会习得的,如模仿等。但是如果这种攻击性行为孩提时代得不到及时矫正,就为在成年后成为其行为发展的方式。2

关于安陵容的受挫,很遗憾在电视剧集里面大家已经看不到了一个丢失的剧情——安陵容曾经喜欢甄嬛的哥哥“甄衍”。原著中,安陵容这个角色并不是阴险奸诈、腹黑到底的极品,她入宫前本性是一个温柔婉约的女子,并于甄府中与甄嬛的哥哥甄衍有着一段凄美的萌芽爱情。安陵容起先根本不想争宠,一心想着甄嬛的哥哥,可以说安陵容对甄珩的爱和进宫的无奈造就了她凄凉的结局。一开始与甄嬛眉庄交好的她,因后来甄嬛提醒她甄珩娶妻,并劝她承宠,意识到甄嬛对她并非全心全意,而对甄嬛有怨在心,后终于在皇后的帮助下开始了她真正的宫廷生活,后来皇帝赐予她鹂妃的封号,她因此受到后宫诸人的嘲讽与不屑,对此,她安然处之,而在最后她一切的阴谋水落石出之后,她却又真正的放松了下来,那句臣妾不喜欢鹂妃这个封号,皇上从未真心爱我,只是宠我罢了,和宠一只小猫小狗没什么分别,第一次道出了她的不愿,她的心声,而一直逆来顺受,默默筹划的她也终于为自己强硬了一次。小说最后的番外鹂音声声,不如归去道出了她的结局,也道出了她全部的心声,在她的生命结束之前,她终究是又见到了自己苦苦爱着的人,而最后的离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安陵容本身并没有过错,错的是这个宫廷,错的是这个时间,她临了的那份坦然和不悔令每个人佩服,在错的地点,错的时间里,无论怎么选都不见得对,因为眼前不见得有对的路,她走的路是错了,但随着她的离去,一切烟消云散,让人佩服她的那份纯粹,纯粹为自己而活、纯粹为家族而活好。安陵容有万般怨毒,其实她到底也只是这深宫巨兽吞噬掉的一缕尘埃,她苦心保全父亲,可最后父亲仍被皇帝问斩,就连她自己死在重重阴霾的宫闱中,恐怕也没人会伤心留意。如孤草一般的出身,也如孤草一般的死去,就如她自己所说“我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的”,道出了自己内心无奈、悲凉的心声,不由得令人想发出:“哀其不幸,怒其错争,卿本佳人,奈何为凶”之感。 1 陈燕琳:《怎么样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2004年10月13日,http://hunan.voc.com.cn/gb/content/2004-10/13/content_2489324.htm。

2 同上。

四、结语

归根结底,安陵容悲剧命运的形成承受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性格等诸多因素

的结合。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作为后宫众多妃子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除了其卑微的出身,平平的才情等个人因素之外,封建社会的礼教熏陶以及来自家庭环境和皇宫自身内部矛盾的影响都尤为重要。可以说是男权社会造就了安陵容的世界, 但她的世界里只有她一个

人。“陵容生的孤独, 死的寂寞”。陵容的悲剧,不是时代的悲剧,也不是性格的悲剧,而是纯粹女人命运的悲剧。

安陵容是一个集自卑、自尊性格为一身的复杂形象。黑暗的背景环境使她强烈地维持

“自我”,而她那异乎寻常的自尊恰恰来自内心深处无可回避的自卑。她不甘心自己如此

卑微,任人践踏,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同周围环境奋战。虽然她最终难以摆脱宫廷斗争为

她安排的悲剧命运,然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超越自卑的过程中。安陵容形象的魅力集

中也正是体现在她对自卑的超越上。她虽未能完全消除自卑对自我的压抑,但她能正视自

卑,执著于超越自卑的生存追求,从而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正是由自卑进发出的自尊形

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她才能最终主宰自我,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最后香消玉殒,但也彻底摆脱了被人摆布的命运,进而也达到了她个人形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海宁:《从心理学角度论于连坚持不上诉的原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 梁亚茹:《自卑与超越中于连形象的个体心理学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 刘怀新、尚玉峰:《谈于连的悲剧成因——重读》,《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3期。

4 赵香凌:《是野心家,还是悲剧英雄?——中于连人物形象分析》,《周口师范学院》,2005年,第1期。

5 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下)》,2009年,第6期,第78页。

6 夏春莲:《论中于连形象》,《文学与艺术》,2006年,第10期。

7 康路:《心理描写探析》,《湘潭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 流潋紫:《后宫.甄嬛传(1、2)》,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

9 流潋紫:《后宫.甄嬛传(6、7)》,重庆出版社,2009年。

10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

11 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12 阿德勒著、陈太盛,等译:《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3 阿德勒著、李心明,等译:《让生命超越平凡》,西苑出版社,2003。

14 阿德勒著、罗玉林,等译:《阿德勒人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

15 陈燕琳:《怎么样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2004年10月13日。 16 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人物心理分析:安陵容,手握杀机的背后!》,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4621.htm,2012年6月15日访问。

致 谢

春暖花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在电脑上敲出了最后一个字,终于有一种如释重

负的感觉。论文终于完成了,我的大三时代即将结束,很快也将面临毕业,尽管百般不舍,这一天终究会在熙熙攘攘的喧嚣中决绝的来临。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

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用语言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学年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

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安静老师。安静老师在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

感谢我的父母,你们是我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你们,我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感谢我的朋友们,三年来给我了那么多的帮助与鼓励,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总能让我

开心起来。不会忘记,三年里我们一起渡过的欢乐时光,那些开心的日子,总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李品珠

2012年月20日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

隔叶黄鹂空好音,清歌怎奈蝉声盗

――安陵容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2012年6月22日

在流潋紫的笔下,《后宫.甄嬛传》中每个女人都是悲情的一生。然而最具有争议性、最悲情的莫过于安陵容了。本文通过对其行为和心理的分析,将从安陵容成长环境、个人性格、以及爱情等三面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下简单地阐释,并探讨造成安陵容悲剧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 甄嬛传;安陵容;心理;性格悲剧;文学

Abstract

According to LiuLianxZi described, the "harem. Zhen Huan Biography" played every woman is a sentimental life. However the most controversial, the most sentimental woman absolutely is AnLingRo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nalysis her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from AnLingRong growth environment,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love and other three face the character to make a simple explanation, and discuss the reason caused by AnLingRong tragic ending.

Key Words: Zhen Huan Biography; AnLingRong; Character tragedy; Literature

目 录

前言 ………………………………...…………………………………………5

一 童年情感的缺失使自使自己陷入极度自卑当中 ………………………….6

(一)童年亲情的缺失带来极度自卑感……………………………………………………6

(二)自卑带来的自闭使内心变得孤高……………………………………………………6

(三)自尊常常受到夸大化自卑的挑战……………………………………………………7

二 敏感多思的性格使自己陷入不甘和自卑矛盾中 ...…………....…………..8

(一)家庭环境造就的悲剧性格 ………………………………………………………… 8

1家庭环境遭遇带来的自卑感 ………………………………………………………… 8 2群体行为带来的“去个体化”现象 ……………………………………………………8

(二)多侧面性格的变动转移 ……………………………………………………………8

三 爱情遭遇的心理机制使其变的充满攻击性……………………………….10

四 结语 …………………………………...……………………………………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前 言

《后宫.甄嬛传》的出现无疑是给逐渐走出观众审美视野的宫斗剧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一部新作能引发如此轰动的效应,肯定是它有自己很独到的人物故事情节塑造性。这里不得不提道的就是安陵容这个角色。她既有林黛玉敏感多思的心情;又如同跟贾迎春一样的身世背景和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最后被扭曲的人性又像极曹七巧令人发指的形象。可见,这是一个被塑造地非常丰富生动的人物。

安陵容一出场以“小家碧玉,温柔婉约”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她出身卑微,压抑的黑暗童年为了带来了深深地恐惧和不安,因而常常在别人面前感到极度自卑。而她本人又因为心态摆不正,敏感多思、想法偏激,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所以总是不断地怨天尤人甚至还嫉妒成性见不得别人好,总觉得都是别人对不起她、想害她,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通过审视安陵容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她的内心一直以来都存在一种渴望,那就是渴望被爱、被尊重、渴望绝对的自由与安全。

其实安陵容内心这种渴望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基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由低到高分别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其中认识和审美需要又可归入自我实现需要之中, 而自我实现需要被认为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其中安全需要是指人都希望生活稳定、有保障, 喜欢处在安全有序、可预测的环境中, 也即人希望有安全感。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人希望自己归属某个团体, 有知心朋友,渴望得到爱并给予他人。尊重的需要指人希望尊重他人也得到他人尊重, 这种需要和人渴望有成就、名誉, 渴望获得独立与自由相关。马斯洛还指出, 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每一时刻人总有处于支配地位的需要来指导自己的意识。

综观全剧,我们发现,安陵容因幼年成长环境欠佳而形成了自卑、多疑等心理缺陷,这使得和一般人相比, 她内心对绝对自由和安全,对被关爱、被尊重的渴求来得尤其强烈。正因为内心对爱的渴望强烈,自己又从小得不到爱,所以她这一生注定了将是最悲剧的一生。下面就这从她的成长经历寻案来阐释造成她悲剧命运的一系列原因。

1 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2页。

一、童年情感的缺失使自己陷入极度自卑的困境之中

(一)童年亲情的缺失带来极度自卑感

安陵容出生在一户寻常人家,祖上并无显赫家世,只是靠母亲接活刺绣攒了钱才为父亲谋得了芝麻小官。谁想日后母亲并未得到父亲的关心和重视,眼光里净是其他的新欢,甚至母亲被几个小妾排挤苛待生不如死的时候,父亲都厌恶得不愿去看一眼,最后落得凄凉收场的结局。她自己也算正房嫡出之女,但是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环境中,正房嫡出一样会因为父亲的喜恶偏向而毫无地位。由此在安陵容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心理印记——父亲对母亲好,不是因为喜欢,是因为母亲有用,用完便冷落,不过一个绣娘出身,冷落也是无妨!可以说,安陵容自幼就生活在缺乏关爱的环境里,她体会更多的是被歧视、被损害的痛楚。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对人的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人在婴儿时期即有安全感的需求, 此时期的安全感来自看护者的呵护与培养。如果人的这种早期经验中出现某种缺失,就会导致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积淀下来, 并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指出,人人都有自卑感, 它来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 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情结。人意识到自身的劣势, 会产生一种内趋力去改善处境争取优势,以求得对卑下的补偿。

(二)自卑带来的自闭使内心变得孤高

由心理学我们知道,人遇到外界刺激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机制。受到外界伤害,人本能地会采取相应的心理防伪措施,给自己套上一层“外壳”,以免再次受到伤害。极度的自卑者为了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反倒以近乎高傲的姿态出现,甚至会报复他人。卑微的出身和阴暗的童年,曾在安陵容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而紫禁城――这个封建皇权影响最极端、等级矛盾冲突最激烈的皇家禁地,又把她那些心理伤痕无限制的撕裂和放大,终于她彻底扭曲了。安陵容憎恨所有的人,那些践踏她的人,利用她的人,玩弄她的人她恨之入骨,就连那些对她好帮她的人,她也会认为是在施舍冷饭。在她看似温顺隐忍的外表下,是一颗早已疯狂到无法分辨善与恶、充斥着深深恨意与报复欲的心。而这种与外界互动的困境不断地强化她内心对被歧视、被损害的感受, 从而也会加深她对被关爱、被尊重, 对自由与安全的渴望。

我们看到,她的自卑让她与外界常常处于疏离状态,别人不了解她,她也很难真正融入身边的小圈子, 她是孤独的。自从入宫,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利益倾轧。华妃凶悍,在她的欺凌霸道面前,安陵容脆弱的自尊心只能遭遇血淋淋的盘剥;皇后阴险,曾以为是参

天大树可以就此依靠,到头来推安陵容入万劫不复深渊的也恰恰是她。子嗣对于嫔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皇后对祺贵人之流还只能暗中动手脚不让她们受孕,而对安陵容,则是直截了当的一碗落胎药,由不得她有任何异议。如孤草一般寒微的安陵容,她有着孤独纠结的内向性格和深沉敏感的封闭心机,这导致在沟通方面她和甄嬛与沈眉庄存在严重的障碍。相比华妃和皇后,其实甄嬛待安陵容才是真正互惠互利彼此扶助的作风,可是最终,安陵容却选择了背离甄嬛。

(三)自尊常常受到夸大化自卑的挑战

在安陵容的童年成长环境中,负面因素太多,绝望和屈辱的影响太深,缺乏可以让她坚强起来的引导力量。作为不受宠的正房之女,压抑黑暗的童年为她带来深深的恐惧与不安,幼年不佳的成长环境让她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性挫伤, 常常时刻都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卑贱地位,她变得自卑敏感, 多疑, 易怒, 嫉妒心重, 而且她的自卑感要比常人严重得多。这种自卑感使她过分敏感,对于别人的言行总要疑心重重地探究深意,一些在她眼中夸大了的侮辱表现,使她的自尊很容易受到伤害。

同样出身寒微的宫女余氏一朝博得皇帝龙颜大悦,从而飞上枝头当了凤凰,这便让她难堪至极,觉得无地自容;甄嬛把皇上赏的两件珍贵浮光锦衣一人一件送给她和浣碧,她就认为甄嬛拿她跟自己丫鬟比,是对极大她的藐视。在安陵容死前和甄嬛的对话里,甚至说到“你(甄嬛)对我好,是因为要利用我(安陵容),让我替你去向皇上争宠!”。局外人一看便知,那时的甄嬛在意的是保全她们(眉庄、甄嬛、安陵容)三个小姐妹,根本不是什么争宠,不然就只有被华妃欺负的份儿。只能说“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是怎样,一切诸相皆是虚妄,光明阴暗全在自己。”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 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1可以说自卑感人人都有,安陵容这种远远超出常人的自卑与孤独致使她用过度的自尊与外界相对抗, 也因此注定了她将是孤身一人独占到底。

安陵容这种病态的心理模式,导致她最终她只能循着这条自己定义的错误逻辑,依靠手段实现荣登富贵。

于是,选秀也好,争宠也罢,以及之后的各种邪恶,一以贯之!

1 阿德勒著、罗玉林,等译:《阿德勒的人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二、敏感多思的性格使其陷入不甘和自卑的极度矛盾之中

(一)家庭环境造就的悲剧性格

1 家庭环境遭遇带来的自卑感

首先,由于家庭的遭遇、不堪受辱的内心、受人歧视的地位以及向上爬而不能如愿的愤怒,形成了安陵容自尊、自卑、虚伪、自私自利、敏感多思、想法偏激等性格悲剧。而她自己又不甘于过平庸的生活,安陵容一直说要自强,可是她由始至终都在寻找可以攀附与依靠的势力,无法摆脱自卑心理的她从未真正自强,而只是不断在用别人的血来温暖自己,这无非就是因为她自卑,所以她把别人害到如她一样悲惨的境地,她认为彼此之间也就并无不同了。自卑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自卑的人想有所出头,一条常走的路就是依靠他人,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于是也就后来依赖强者皇后——自己没得拼就“依附”在他人身上跟别人一起拼,作他人手中的道具!

2 群体行为带来的“去个体化”现象

一旦一个人把自己和另个人黏在了一起,一个小群体就产生了。产生了群体,就有了所谓的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最大特点就是——会让个人主动接受群体的影响,并且在很多关键的重要时刻,尤其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刻,主动抛弃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见。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去个体化!所谓去个体化是说: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介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1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的状态。安陵容已经把自己和皇后一党作为一个群体,她为了生存,主动加入了皇后一党,主动请缨做了皇后的一颗棋子。于是乎,皇后都授意去做的事情,陵容有什么不敢的呢?再说了,说到最后——那是皇后的主意,安陵容当时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委曲求全,被动胁迫罢了!

(二)多侧面性格的变动转移

其次,安陵容的性格是多侧面而变动转移的,就如同一个在不同风向中展现其不同页面的风车。从《甄嬛传》故事进展来看,安陵容的性格大体上经历了“妥协——反抗——妥协”这样的变化。从小时候一直到刚进宫这段时期,她的性格主要倾向于妥协,不管是进宫前父亲的冷酷绝情和姨娘们百般欺辱,还是进宫后其他嫔妃们的排挤欺压,甚至宫女太监们仗着自己主子的荣光向她施压,她也一味地向他们妥协,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1 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下)》,2009年,第6期,第78页。

被人欺”因此一直都过着含羞忍辱的生活。后来在甄嬛的帮助下顺利受到恩宠之后,明显比以前精神了许多,也开始学会主动追求,尤其她主动杀死余氏那一段,足见其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一段她的性格主要倾向于反抗。然后再到最后投靠皇后她再一次陷入被动,被人挟持利用,她的性格又重新倾向于妥协。当然从整体上来说,安陵容的性格变动转移是由局部反抗到全面、彻底的反抗。

安陵容基本一生都在向周围的人和命运妥协,在其人生的巅峰时期,一个“郦妃”的封号活活撕毁了安陵容一生的努力。临了,一句“皇后杀了皇后”,究竟是对甄嬛姐妹情的愧疚和回报,还是苍凉泣血的本能之善,都已经不再重要。陵容在自杀前所说:“这条命,这口气,从来由不得自己,如今,终于可以由自己做主一回了”1,她可悲地只有在最后为自己选择生死时才摆脱了被人摆布的命运。

1 流潋紫:《后宫.甄嬛传(7)》,重庆出版社,2009年。

三、爱情遭遇的心理机制导致她变得充满攻击性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起因于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1这一理论曾引起许多专家的关注和争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挫折可以引起攻击性行为,但不是攻击性行为产手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更主要的是从社会习得的,如模仿等。但是如果这种攻击性行为孩提时代得不到及时矫正,就为在成年后成为其行为发展的方式。2

关于安陵容的受挫,很遗憾在电视剧集里面大家已经看不到了一个丢失的剧情——安陵容曾经喜欢甄嬛的哥哥“甄衍”。原著中,安陵容这个角色并不是阴险奸诈、腹黑到底的极品,她入宫前本性是一个温柔婉约的女子,并于甄府中与甄嬛的哥哥甄衍有着一段凄美的萌芽爱情。安陵容起先根本不想争宠,一心想着甄嬛的哥哥,可以说安陵容对甄珩的爱和进宫的无奈造就了她凄凉的结局。一开始与甄嬛眉庄交好的她,因后来甄嬛提醒她甄珩娶妻,并劝她承宠,意识到甄嬛对她并非全心全意,而对甄嬛有怨在心,后终于在皇后的帮助下开始了她真正的宫廷生活,后来皇帝赐予她鹂妃的封号,她因此受到后宫诸人的嘲讽与不屑,对此,她安然处之,而在最后她一切的阴谋水落石出之后,她却又真正的放松了下来,那句臣妾不喜欢鹂妃这个封号,皇上从未真心爱我,只是宠我罢了,和宠一只小猫小狗没什么分别,第一次道出了她的不愿,她的心声,而一直逆来顺受,默默筹划的她也终于为自己强硬了一次。小说最后的番外鹂音声声,不如归去道出了她的结局,也道出了她全部的心声,在她的生命结束之前,她终究是又见到了自己苦苦爱着的人,而最后的离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安陵容本身并没有过错,错的是这个宫廷,错的是这个时间,她临了的那份坦然和不悔令每个人佩服,在错的地点,错的时间里,无论怎么选都不见得对,因为眼前不见得有对的路,她走的路是错了,但随着她的离去,一切烟消云散,让人佩服她的那份纯粹,纯粹为自己而活、纯粹为家族而活好。安陵容有万般怨毒,其实她到底也只是这深宫巨兽吞噬掉的一缕尘埃,她苦心保全父亲,可最后父亲仍被皇帝问斩,就连她自己死在重重阴霾的宫闱中,恐怕也没人会伤心留意。如孤草一般的出身,也如孤草一般的死去,就如她自己所说“我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的”,道出了自己内心无奈、悲凉的心声,不由得令人想发出:“哀其不幸,怒其错争,卿本佳人,奈何为凶”之感。 1 陈燕琳:《怎么样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2004年10月13日,http://hunan.voc.com.cn/gb/content/2004-10/13/content_2489324.htm。

2 同上。

四、结语

归根结底,安陵容悲剧命运的形成承受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性格等诸多因素

的结合。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作为后宫众多妃子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除了其卑微的出身,平平的才情等个人因素之外,封建社会的礼教熏陶以及来自家庭环境和皇宫自身内部矛盾的影响都尤为重要。可以说是男权社会造就了安陵容的世界, 但她的世界里只有她一个

人。“陵容生的孤独, 死的寂寞”。陵容的悲剧,不是时代的悲剧,也不是性格的悲剧,而是纯粹女人命运的悲剧。

安陵容是一个集自卑、自尊性格为一身的复杂形象。黑暗的背景环境使她强烈地维持

“自我”,而她那异乎寻常的自尊恰恰来自内心深处无可回避的自卑。她不甘心自己如此

卑微,任人践踏,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同周围环境奋战。虽然她最终难以摆脱宫廷斗争为

她安排的悲剧命运,然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超越自卑的过程中。安陵容形象的魅力集

中也正是体现在她对自卑的超越上。她虽未能完全消除自卑对自我的压抑,但她能正视自

卑,执著于超越自卑的生存追求,从而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正是由自卑进发出的自尊形

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她才能最终主宰自我,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最后香消玉殒,但也彻底摆脱了被人摆布的命运,进而也达到了她个人形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海宁:《从心理学角度论于连坚持不上诉的原因》,《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 梁亚茹:《自卑与超越中于连形象的个体心理学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 刘怀新、尚玉峰:《谈于连的悲剧成因——重读》,《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3期。

4 赵香凌:《是野心家,还是悲剧英雄?——中于连人物形象分析》,《周口师范学院》,2005年,第1期。

5 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科协论坛(下)》,2009年,第6期,第78页。

6 夏春莲:《论中于连形象》,《文学与艺术》,2006年,第10期。

7 康路:《心理描写探析》,《湘潭工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 流潋紫:《后宫.甄嬛传(1、2)》,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

9 流潋紫:《后宫.甄嬛传(6、7)》,重庆出版社,2009年。

10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

11 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12 阿德勒著、陈太盛,等译:《理解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13 阿德勒著、李心明,等译:《让生命超越平凡》,西苑出版社,2003。

14 阿德勒著、罗玉林,等译:《阿德勒人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4年。

15 陈燕琳:《怎么样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湖南日报-大众卫生报》,2004年10月13日。 16 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人物心理分析:安陵容,手握杀机的背后!》,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4621.htm,2012年6月15日访问。

致 谢

春暖花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在电脑上敲出了最后一个字,终于有一种如释重

负的感觉。论文终于完成了,我的大三时代即将结束,很快也将面临毕业,尽管百般不舍,这一天终究会在熙熙攘攘的喧嚣中决绝的来临。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

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用语言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学年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

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安静老师。安静老师在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

感谢我的父母,你们是我力量的源泉,只要有你们,我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感谢我的朋友们,三年来给我了那么多的帮助与鼓励,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总能让我

开心起来。不会忘记,三年里我们一起渡过的欢乐时光,那些开心的日子,总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最后对老师,同学和家人再次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李品珠

2012年月20日


相关内容

  • 唐雎不辱使命剧本
  • 人物:秦王.秦侍卫两人.安陵君.安陵国大臣两人.唐雎 (话外音: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吞并了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作为魏的附属小国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第一幕 (在安陵的宫中,气氛沉闷,安陵君不停地在地上踱来踱去,不时低头若有所思) ...

  • [甄嬛传]甄嬛小产,安陵容趁机挑拨离间!皇上一句话暗示她的结局
  • <甄传>甄小产,安陵容趁机挑拨离间!皇上一句话暗示她 的结局 还在伤心中没有看到皇甄刚好从端妃寝宫回去,经过御花园被安陵容与皇上遇见,甄 上,一对相爱的人就这样擦肩而过了 安陵容为了得宠便趁机挑拨离间.安陵容故意询问皇上今晚是否去甄 甄 太过倔强,不懂得为他想一想.宫中?而皇上说 安陵容 ...

  •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
  • 2008年.2009年<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 2008徐州市 (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 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 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 浅议电视剧[甄嬛传]的戏剧特色
  • [摘要]<甄嬛传>在当今这个浮躁而又充满压力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场人情世故的大戏,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唯美的艺术画面深深地吸引了观众.我们不得不深深思考:在封建社会,女子的出身与命运紧密相连.出身也决定了女子的才情和人格,大家闺秀的甄嬛与小家碧玉的安陵容最终走向了对立面,这绝不是偶然: ...

  • 唐雎不辱使命全解
  • 唐雎不辱使命全解 [阅读要点] [语言卡片] 1.生字 雎(jū) 跣(xiǎn) 祲(jì 缟(gǎo) 傀(guī] n) 2.雅词 辱:辱没.辜负. 谕:明白. 加惠:给予恩惠. 错意:置意. 布衣:平民. 怫然:盛怒的样子. 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请广于君:让安陵君扩大领士. 秦王色挠:秦王 ...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0
  •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的文言字词 2.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 学习唐睢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精神 4. 探讨唐睢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知识点: 一.导入新课 ...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 江苏南京市四中 华晓隽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曹刿论战>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 ...

  • 唐睢不辱使命
  • <唐睢不辱使命>文言知识及检测练习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这很好:虽然这样,但这毕竟是我从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我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 ...

  •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
  •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掌握"易.怫然"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 情感目标: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 神. 学习重点: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