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

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J.Holand)创立的。它对于现代职业选拔及人员素质测评具有极大的实际指导意义。科学地从培训需求分析的角度看,该项理论也有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培训需求预测、培训项目开发工作重要技术手段的人员素质测评工作,目前在测验的选择、编制、搭配等方面都依据了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

1959年,霍兰德在其著作《如何选择你的职业》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人职匹配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员选拔能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匹配协调。霍兰德将当时美国的职业划分为六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并认为这六种基本职业与六种基本人格是相互对应的。这六种职业类型分别是: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又称企业型)(E)、常规型(C)。

各类性质与所对应的人格主要特征可参见下表:

职业及人格类型

人格特点

典型行业代表

现实型

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

机械、农林、机电、维修等

研究型

内省、理性、创造、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理等

艺术型

想象、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感情

绘画、音乐、写作、表演

社会型

助人、合作、责任感、同情心、喜欢并善于社会交往,乐善好施

心理咨询、教育、法律、宗教和社会服务

管理型

支配、自信、精力充沛、喜欢指挥、劝导别人接受自己意见

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厂长(经理)、官员等

常规型

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程序化的工作。

会计、图书管理员、档案员、秘书、数据录入工作等。

根据职业和人格类型的相互关系,霍兰德得出以下观点:

一、人的生活环境早就了人的人格特征,反过来,人的人格特征又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兴趣等因素。

二、人们总是试图寻找能够适合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同时,每一职业也在试图选择适应本职业需要的人。

三、人们对于职业的满意感、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职之间的匹配。

四、人们的职业行为是人格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霍兰德用一个六边图形来表示六种人格、职业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反映了六种任何类型间心理上的一致性程度,同时也代表了六种职业类型之间关系的远近程度。人职匹配的关系,在此图中可以得到较为直观地体现。

关于当代的人格培养与职业选择:

观点一:干一行爱一行,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你就是专家。

如果说,直接选择与自己性格特征相近的职业,很容易获得成功。并且获得相对的满足和幸福感。但是,这样发展下去,会容易造成人的性格偏激,优点过长,反之缺点也十分明显。

观点二:挑战自己的弱项或缺点,不断的学习

很多时候,这类事情更像是在修行。虽然短期不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却对人的品行磨练具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很多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小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口吃,然后迎难而上,最终克服口吃并成为语言类的专家。

应用:不同职业兴趣的课程及适用的培训方法

序号

培训课程内容

适用培训方法

1

领导艺术

讲授法、研讨法

2

战略决策

案例法、研讨法、模拟法

3

管理常识

讲授法

4

产品知识

讲授法、实验法

5

营销知识

讲授法、案例法

6

财会知识

讲授法、案例法、训练法

7

作业管理

讲授法、训练法

8

经营管理

案例法、研讨法、模拟法

9

班组管理

模拟训练法

10

品牌意识

讲授法、游戏法

11

管理技能

角色扮演法

12

销售技能

角色扮演法

13

生产技能

讲授法、模拟训练法

14

服务能力

角色扮演法

15

创新技能

启发式

16

人际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法

17

商务谈判能力

角色扮演法、研讨法

18

团队建设

体验式

19

工作态度

体验式

----------------------------------------------------------------------------------------------------------------------------

回复关键词:

1、回复关键词“职业资格”,查看相关介绍。

2、回复关键词“精益”,查看精益生产师的相关报名条件及报名信息。

3、回复关键词“大纲”,查看精益生产师考试大纲。

4、回复“管理浪费”查看管理的7大浪费文章;回复“生产浪费”查看8大浪费的分类和定义。分别回复“过量生产”;“库存”;“等待”;“搬运”;“过度加工”;“不良品”;“多余动作”;“创造力”查看8大浪费对应的文章。

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J.Holand)创立的。它对于现代职业选拔及人员素质测评具有极大的实际指导意义。科学地从培训需求分析的角度看,该项理论也有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培训需求预测、培训项目开发工作重要技术手段的人员素质测评工作,目前在测验的选择、编制、搭配等方面都依据了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

1959年,霍兰德在其著作《如何选择你的职业》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人职匹配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员选拔能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匹配协调。霍兰德将当时美国的职业划分为六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并认为这六种基本职业与六种基本人格是相互对应的。这六种职业类型分别是: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又称企业型)(E)、常规型(C)。

各类性质与所对应的人格主要特征可参见下表:

职业及人格类型

人格特点

典型行业代表

现实型

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

机械、农林、机电、维修等

研究型

内省、理性、创造、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理等

艺术型

想象、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感情

绘画、音乐、写作、表演

社会型

助人、合作、责任感、同情心、喜欢并善于社会交往,乐善好施

心理咨询、教育、法律、宗教和社会服务

管理型

支配、自信、精力充沛、喜欢指挥、劝导别人接受自己意见

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厂长(经理)、官员等

常规型

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程序化的工作。

会计、图书管理员、档案员、秘书、数据录入工作等。

根据职业和人格类型的相互关系,霍兰德得出以下观点:

一、人的生活环境早就了人的人格特征,反过来,人的人格特征又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态度、兴趣等因素。

二、人们总是试图寻找能够适合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同时,每一职业也在试图选择适应本职业需要的人。

三、人们对于职业的满意感、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职之间的匹配。

四、人们的职业行为是人格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霍兰德用一个六边图形来表示六种人格、职业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反映了六种任何类型间心理上的一致性程度,同时也代表了六种职业类型之间关系的远近程度。人职匹配的关系,在此图中可以得到较为直观地体现。

关于当代的人格培养与职业选择:

观点一:干一行爱一行,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你就是专家。

如果说,直接选择与自己性格特征相近的职业,很容易获得成功。并且获得相对的满足和幸福感。但是,这样发展下去,会容易造成人的性格偏激,优点过长,反之缺点也十分明显。

观点二:挑战自己的弱项或缺点,不断的学习

很多时候,这类事情更像是在修行。虽然短期不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却对人的品行磨练具有较大的帮助,比如,很多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小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口吃,然后迎难而上,最终克服口吃并成为语言类的专家。

应用:不同职业兴趣的课程及适用的培训方法

序号

培训课程内容

适用培训方法

1

领导艺术

讲授法、研讨法

2

战略决策

案例法、研讨法、模拟法

3

管理常识

讲授法

4

产品知识

讲授法、实验法

5

营销知识

讲授法、案例法

6

财会知识

讲授法、案例法、训练法

7

作业管理

讲授法、训练法

8

经营管理

案例法、研讨法、模拟法

9

班组管理

模拟训练法

10

品牌意识

讲授法、游戏法

11

管理技能

角色扮演法

12

销售技能

角色扮演法

13

生产技能

讲授法、模拟训练法

14

服务能力

角色扮演法

15

创新技能

启发式

16

人际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法

17

商务谈判能力

角色扮演法、研讨法

18

团队建设

体验式

19

工作态度

体验式

----------------------------------------------------------------------------------------------------------------------------

回复关键词:

1、回复关键词“职业资格”,查看相关介绍。

2、回复关键词“精益”,查看精益生产师的相关报名条件及报名信息。

3、回复关键词“大纲”,查看精益生产师考试大纲。

4、回复“管理浪费”查看管理的7大浪费文章;回复“生产浪费”查看8大浪费的分类和定义。分别回复“过量生产”;“库存”;“等待”;“搬运”;“过度加工”;“不良品”;“多余动作”;“创造力”查看8大浪费对应的文章。


相关内容

  • 浅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 浅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摘 要]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就业指导理论和方法.针对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理念存在偏差的现状,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对学生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霍兰德:职业兴趣:高职学生:就业指导 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选择的 ...

  • 职业选择理论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
  • 人格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人格差异,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模式.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成分.其中性格为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于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重要的组成部分.气质俗称& ...

  •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
  •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 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它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J.霍兰德(HOLLAND)编制的,他的职业选择理论把职业分为六种不同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霍兰德认为每个人都是这六种类型的不同组合只是占主导地位的类型不同.霍兰德还认为,每一种职业的工作环境也是由六种 ...

  • 兴趣岛测试
  • 兴趣岛测试:你最适合做什么职业? 你获得了一次免费度假游的机会,有机会去下列六个岛屿中的一个.唯一的要求是你必须要在这个岛上和岛上的居民一起生活至少半年的时间.请不要考虑其他因素,仅凭自己的兴趣挑出你最想前往的岛屿. R:自然原始的岛屿 岛上的自然生态保持的很好,有各种野生动物.居民以手工见长,自己 ...

  • 职业兴趣的测量与应用
  • 摘要:职业兴趣是职业素质的一个方面,在人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个人的职业兴趣特点与职业环境所要求的职业兴趣类型相匹配,就需要进行职业兴趣测量.本文阐述了职业兴趣测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西方职业兴趣量表的编制过程,我国引进西方职业兴趣量表的工作以及霍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编制.职业兴趣的测量仅 ...

  • 大学生职前教育学习心得
  • 学校组织了我们完成了职前教育网中的两项职业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人格测试之mbti.这对我们大学生在生活上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了不少作用. 每个人在面对就业择业的时候,一般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兴趣倾向性,也往往有各自更适合的工作领域,我们自身也是这样.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其核心是按照不同 ...

  • 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评述
  • [摘要]2013年,高校毕业生迎来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也令人担忧.一方面,研究生扩招政策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另一方面,研究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文章旨在探讨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硕士研究 ...

  • 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研究
  • 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研究 杨秀丹/李皓 2012-11-12 14:26:21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京)2010年24期 [英文标题]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Based on Cognitive Viewpoi ...

  • 1.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量表(人职匹配测试)
  • 人职匹配测试 一. 人职匹配测试的说明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制的霍兰德量表,是具有权威性和正确度非常高的量表.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张伟远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我国首先使用和介绍该量表.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孙彤教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职业指导与生涯设计"课题获批准立项,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