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案例

研究设计案例

体育学院 10体11班 戴佳茹 10351058

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

振华高级中学李林琴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指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式,然而如何进行学科渗透的具体研究显得缺乏和模糊,本课题力图紧密结合体育学科教学特点进行相关实践研究,以求在体育学科取得突破,寻求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与形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国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创造性地划分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以实现体育课程的多重目标和价值,以适应当代社会人们因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在遭受身心问题双重压力而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尤其是如何通过学科渗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基于现代体育教育理论和国内外心理教学论的认识,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和运用。

2、问卷调查法或谈话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或谈话法获得相关数据、案例及解决学生的问题,关心他们的点滴,走进他们心灵。

3、利用案例分析法。收集大量体育教育案例,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心理学分析,归纳、总结案例中反映的课堂心理渗透方法。

4、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对本课题重在实践探索,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以保证研究的有效开展。

二、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是师生长期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学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实践证明,科学、卫生、安全和没有空气、水源及噪音污染的体育教学物理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而积极的心理环境如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可以使学生长期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愉快感,在有效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还应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防止因自己的不良情绪破坏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二)、挖掘体育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1.游戏教材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焦虑水平,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进行直接的心理健康调适;在游戏中,学

生总是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或通过虚构的情节,来寄托某种意义,对青少年儿童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规则要求下,游戏者要充分发挥智能、体能战胜对方,优胜者感到成功的不易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使失败者有再战的激情;在分队的集体性游戏中,为了争取游戏胜利这样同一个目标,游戏者往往自觉地协同一致,相互配合。根据游戏教材的这些特点,可归纳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以下挖掘点:(1)、挖掘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2)、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3)、利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特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4)、通过分队游戏培养学生的竞争性和团队精神。(5)、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学生行为的规范性约束。

2.田径教材 田径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竞争”和“达成”两个方面,即“与他人竞争”和“达成新的记录”;田径运动具有竞技与锻炼身体的两重属性,虽然体育教学主要侧重它的锻炼身体属性,但我们也不应忽视竞技属性对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根据田径教材的这些特点和属性,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以下挖掘点:(1)、挖掘田径教材的“竞争”特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2)、挖掘田径教材的“达成”特点,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体验成功。(3)、利用田径教材的“竞技”属性,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精神。(4)、利用田径教材部分项目(如接力跑、中长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球类教材球类运动往往是以集体对抗的形式,通过智力、体力和技能的较量,运用各种技战术,在激烈的竞争中和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巧妙得分,最后以总分战胜对手的一类运动项目,其典型性表现在团队比赛的“竞争”与“协作”两个方面。每个球类项目又具有各自鲜明的教材魅力点和不同的竞赛规则,都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根据球类教材的这些典型特点,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以下挖掘点:(1)、挖掘球类教材的“竞争”特点,培养学生果断、勇敢、机智、灵活的心理品质,满足竞争与表现心理。(2)、挖掘球类教材的“协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3)、利用球类教材的规则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利用球类教材的趣味性特点,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

4.此外还有体操教材、武术教材、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游泳教材等就不一一述说了。

(三)、利用组织队形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组织队形是体育课上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时队伍的基本形状。组织队形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效果。教师可利用各种常见的体育课组织队形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1.密集型密集型队形包括横队和纵队,常用于集合队伍等课堂常规,学生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容易相互讲话、做小动作、发生碰撞摩擦。但由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的空间距离较近,教师可利用这类组织队形进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方阵型 密集型横队或纵队适当拉开间隔距离就成为方阵型队形。方阵型队形一般用于教授体操、武术等徒手动作。与密集型队形相比较,方阵型队形学生间相互讲话、碰撞摩擦的机会减小,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培养其团队意识。

3.四周型四周型队形一般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十字形、U字形、横队面对形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生都围绕在教师周围。这类队形各组学生之间一般空间距离较大,教师位于学生队形相对中央的位置,便于学生看清动作示范及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有利于一般体育动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情绪的调适。

4.扇面型扇面型组织队形根据学生的朝向分为两种:各纵队小组朝向汇聚为一点为聚合形,反之为发散形。扇面型组织队形可用于投掷教学内容的练习,如当要求各组同时投

向一个目标时,可用聚合形;如是长距离投掷项目,可考虑发散形,使投掷练习更加安全。聚合形队形学生的朝向聚焦于一点,教师位于焦点时,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分组环聚型新课程实施以来,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各小组聚合在一起进行体育学习及身体练习,就形成了分组环聚型组织队形。这种组织队形各小组各自相对独立,小组成员的交往较紧密。组与组之间的距离较近的话,不同小组之间的成员也常发生联系。因此,教师可利用分组环聚型组织队形的这些特点,融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意识。

6.散点型当练习内容需要学生单个或较小规模的小组自主练习时,较常采用散点型组织队形,即宣布学生分散练习而不规定学生具体的活动范围与位置。散点队形学生相互观察、相互交流、多边互动机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不妨碍他人、遵守集体规则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四)、通过课堂动态调控进行心理渗透

体育教学课堂空间的广阔性、学生身体的活动性、学生人际交往的多边互动性、运动技能学习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意外性生成事件十分常见与多发。这些意外性生成事件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各种生成和变动着,稍纵即逝、积极而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的教育资源与心育渗透契机,不失时机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在游戏过程中当出现学生违反游戏规则的意外事件时,教师可及时进行遵守规则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当学生做出教师意料之外的新动作及新的游戏玩法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五)、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理论文献、体育教学案例,并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情境感染法。教师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出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故事情境,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引起积极的情绪波动并在集体中相互感染,从而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2.互动参与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动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3.游戏竞赛法。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游戏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游戏的角色扮演和情节性特点对青少年儿童社会化起到重要作用。体育竞赛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形式,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学生在比赛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归属于群体,又服从于规则,既体验成功,更品尝失败、承受挫折,能有效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社会交往。

4.评价激励法。评价具有导向、激励作用,是教师调控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及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赏识性动作、颁发小奖品等过程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5.批评教育法。同表扬奖励一样,对学生不恰当的言行进行批评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寻找批评契机,保护学生自尊,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教育,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6.漠视冷落法。对有一定生理缺陷的特殊学生、动作技能掌握不佳的后进生,教师如果过分地关注,将他们和其他同学隔离开来,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而教师适时漠视这类学生的缺陷和落后,可以维护他们的自尊,给予他们正常的关爱和呵护。在体育教学

中,对于违反课堂纪律、情绪冲动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冷落”的办法,使其情绪逐步恢复平静,促其自省改正。

7.语言诱导法。当学生面对困难不自信时,当学生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当学生犯了错误却全然不知时,当学生违反游戏与比赛规则时,教师循循善诱的语言犹如医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8.特殊规则法。对于体育课中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教师可采取修改游戏比赛规则或制定特殊规则的方法,对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意志,矫正学生行为的心理教育目的。

9.挫折磨练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故意设置障碍,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挫折,抓住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会学生应对挫折,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 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

(一)、优秀体育教学案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阅读与辨析大量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什么新生事物,在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没有深入人心之前,大量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已不少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只是那时人们没有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下面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分类标准,分别列举几个案例。

1.体育教学渗透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五: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

——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节跳高课。通过几次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过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按事前的预计,这时会出现几名因个子矮小、腿部力量差、胆子小等,需要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并适横竿当降低高度才能完成的学生。此时,小王出现在我的眼中。她中等身材,体格健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平时给我的感觉,除了具有一般乡村女孩的朴实外,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体育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偏上。此时的她,正信心十足地起步,步履轻盈地加速„„可是,每到横竿前的那一瞬间,她或是急停;或是绕过横竿;有时还两手抓住了横竿。急得不是低头就是跺脚,眼睛不敢看人,脸涨得通红,原有的那份活泼和开朗已无影无踪。原先还偶尔获得掌声的她,正慢慢躲进那“失败者”的行列。我抬头望去,此刻的她依然显得拘谨。过关练习时,我运用降低横竿、换橡皮筋等方法,进行诱导性教学。那些“失败者”,一个接一个地成了“成功者”,唯独她依然如故,毫无进步,脸上带着莫名的痛苦,后来居然停下来躲在了一旁。

望着像一个泄了气的“小皮球”的她,我的预感成了事实:心理障碍。

心病还得心药治。我轻轻走到她的面前。开始运用心理疏导方法询问:“跳不过是否难为情?以前,是不是在跳跃中受过伤?”答案出来了,小王回忆起上学期,在家玩耍时,玩跳板凳的游戏曾被绊倒,嘴里留了伤疤呢。

对症下药解决“怕”字。先运用对比疗法,请来班上最矮的女生陪练,拿掉横竿换橡皮筋练习,并逐步提升他的高度。此时,陪练由于体质差异被“淘汰”了,而她却兴致越跳越高。我抓住时机及时给予掌声和激励。可是,当我把橡皮筋换成横竿时,她又迟疑了。回忆中那血淋淋的一幕,又削减了她刚刚树起的那份信心。眼看前面的努力就将化为乌有。此时此刻,我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个热心肠、和蔼的我:“算了,不就有点怕了吗?反正橡皮筋都能跳,锻炼的目的达到了。”而另一个性格、执着的我:“体育教育应培养坚强不屈、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在就此放弃,也许这种阴影就将伴随她一辈子呀!”“一切为了学生”的现代育人理念和体育教师固有的执着使我坚定了信念。

接着,我采用意念疗法,让她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地回忆刚才轻松自如越过橡皮筋的全过程,而后又请来班里跳得好的女生做了越过不同高度横竿的示范,同时还特地拉到了左右立柱的距离,加大左右高度的落差,尽量创设符合她心理接受水平条件,渐渐地情况有了转机,迟疑的步伐渐渐变得勇敢起来,踏跳变得果断有力,摆动腿也变得越来越高,眼看成功的一越就要来临,但最终脚尖还是狠狠地踢掉了横竿。我明白,真正超越自我的一跳就将到了。

我不失时机地拿出了关键的一招。让她挑选了班上几位好友跟她一起练习。此时此刻,全班学生不仅是观众更成了临时“啦啦队”成员,为她鼓劲加油!只见她看到一个个好友越过横竿后,也开始了助跑、加速,在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喊出“跳!”的瞬间,一个漂亮的越竿动作终于展现在了眼前,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终于响起!成功的喜悦在历尽周折过后再次回到她的脸上。她眼里含着泪,欣喜地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跳过去了!谢谢你!”

此刻的我,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她越过了一个平常的高度,但那可是人生的一次飞跃,这一越冲刷了她心中积郁多时的一片阴云。(恽彩红)

案例评析:为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前进中的挫折,消除曾经摔伤的心理阴影,恽老师费尽心机地建立其自信的支点。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知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本案例中充分体现了挖掘田径教材的“达成”特点,在挫折磨练中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恽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案例。

2.体育教学渗透与社会适应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二:关注情绪低落的学生

——调节学生情绪

A是班级上一个胖男生,在游戏或练习时,同学们都比较排斥他,不愿意和他搭档,还时常有意无意的欺负他,内向的他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常常会哭,而且一哭就是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又成了同学们的笑柄。如此恶性循环,他在课堂是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 在学期初的一次课上,体育委员正在整队,排在后面两排的男生突然骚动起来。我过去一看,原来A同学低着头在流眼泪。“惨了,老师,”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一哭就要两个小时。”这一句话,着实吓了我一跳。我问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欺负他了。这时,“肇事者”主动站了出来,辩解道:“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在他的头后比画,不小心打到他的头了。”在我的要求下,该学生向A道了歉,但A没有吭声,仍默默流泪。我也安慰了他几句,但是不顶用。

在接下去的课堂练习中,我要求两人一组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其他学生都找好伙伴了,A却被“遗弃”在一边,他低着头,很失落。见状,我就上前拍着他肩膀说:“跟老师一块练,你愿意吗?”他没有看我,只是轻轻地点了下头。“我们就开始吧。”我说,“我们先距离近一点,你要注意加上腿的蹬地,用全身的力量协调配合来发力,知道吗?”他依然就点头,却不支声。在练习中,看他动作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力量控制不到位时,我就说:“你的动作真棒!就是力量太小了点。我们现在距离近,你用小一点的力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球传到我这里来了。”他听我夸他,看着我微微笑了一下,说了声:“哦!”我很欣慰,说明他正在走出同学中进行示范,他做得特别认真,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后来,我发现这一节课上,他始终面带微笑,成功的喜悦在心中荡漾。(江春晓)

案例评析: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情绪失控、情绪波动、情绪低落时,教师要格外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走出不良情绪,维护其心理健康。案例中学生A的情绪低落是体育教学中的典型现象,老师及时上前进行心理疏导(语言诱导法),还与他互动共同练习(互动参与法),使该生的情绪逐步好转,回到了健康发展的正常轨道。

案例三:“孤立”使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

——融入集体

这是一节篮球分组对抗赛,我在场边观察着每组对老师布置的战术执行情况的时候,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又发生了。有一组同学根本没有按照我布置的战术去执行,在场上只看到了一位同学横冲直撞,而其他的同学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和他靠近,我所布置的战术练习,只能成了他一人的表演。这就是那位比他同龄学生高一头、体重大一倍的学生,仗着他天生的身体“优势”养成了一种骄横跋扈、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使他根本融入不到集体活动中来。我曾不止一次找他谈话,但收效甚微。这节篮球分组对抗赛演练有他的存在我看进行不下去了,所以一声哨响,赶紧叫停比赛。我把这位同学叫到身边,但使我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位同学将球狠狠地摔到地上。同时问了我一句:“我玩得好好的,为什么叫我下来。”我的一股无名之火直冲脑门。但我转念一想,我用了多次的批评教育对他肯定起不了作用,不如把他“孤立”起来。打定主意,话锋一转:“老师没别的意思,看到你在场上那么使劲地打球,只是想让你休息一会。”那位同学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坐在场边看球。

第二天的体育课,我安排了“迎面接力”,在课前我就悄悄地告诉和他分在一组的同学用60%的力量来跑,比赛开始,第一次输了,第二次输了,第三次又输了。我看到这位同学有点垂头丧气,在总结各组比赛结果时,我问:“你们组为什么总是输。”他第一个说,“我们组的同学没有使出100%的力量去跑,”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和其他同学会心地一笑。

第三天的体育课,我安排了拔河挑战比赛。首先,全班同学一对一挑战,由于他身高力量大,没有一个同学拔得过他,他有点得意洋洋。这时我对他说:“你敢不敢和两个人挑战。”他满不在乎地说:“没问题。”我挑了两名力气较大的同学,结果他输了。他有点不满地对我说:“老师,我挑同学和我比赛行吗?”我痛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结果他又输了。这时他高傲的头低下来。我问他:“你为什么输?”他们人多力量大。”我趁机说:“对,姚明的篮球打得非常好,罗纳尔多的足球技术非常精湛,但靠个人的力量他们能赢得比赛吗?”“不能”他羞愧地对我说。我鼓励地拍了他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也能成,而且比他们做得更好”。

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变了,在集体活动中不仅能够和集体融为一体,还能积极地帮助老师组织,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孤立”的做法使我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法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地挖掘,就能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让“花朵”在集体的力量下健康绽放。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重点课题

《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吴江市横扇镇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的需要《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游戏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幼儿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他们成长、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有价值的活动。《纲要》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寓教于乐。

2.幼儿园内涵特色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求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方向、目标等要紧跟时代需求,也需要我们幼儿园根据所在区域资源优势及园所的教育教学优势资源来开展活动,构建园本特色,促进幼儿更好更快地发展。

3.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有的年龄特征,如何遵循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给幼儿提供适宜的课程是我们幼儿园的责任。在查阅资料与“十一五”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民间游戏蕴藏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传承和创新本地域传统文化的需要我园地处江南太湖之滨,江南水乡的优秀传统人文环境,给予我们幼儿教育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是本地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逐渐被人淡忘。幼儿是我们的未来,让孩子在童年时期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让民间游戏在充分开展的过程中发展与创新,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实质是发扬传统、突破传统,使本地区宝贵的传统文化成为促进时代进步的新力量,使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创新。

二、课题的界定

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个重要分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它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娱乐性强,易学易玩,几乎不受时间、地点、材料、人数的限制等等。

幼儿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其中流行于少年儿童之间,适合其年龄特征、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为民间儿童游戏,在本课题中我们称之为幼儿民间游戏,特指从民间游戏移植、演化过来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也指运用民间器材自主开展的各类游戏。

《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指在挖掘、整理民间游戏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等对民间游戏进行“扬弃”,做好传承与创新工作,从而设计具有鲜明园本特色的幼儿民间游戏,并探索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的途径、方法与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

三、课题理论依据

1.邱学青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学前儿童游戏》一书中,邱学青教授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有关原理、结构和实践操作等问题,在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展示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适合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可操作的原理和经验等。此书有助于本课题研究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为教师将游戏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换搭建了桥梁。

2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活教育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突破了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框框,对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幼儿民间游戏正是以幼儿为主体,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实践,让其充分体验游戏与成长的快乐。

3. 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没有脚手架,座座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支持性环境,作为教师,则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脚手架”——它们正如一级级阶梯,为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一理论为课题研究中的课程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现状

王颖慧在《经典游戏与现代游戏的比较及启示》一文中对经典游戏(典型的民间游戏)和现代游戏的涵义、游戏材料、游戏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掘了经典游戏的独特价值和功能。张正农、吴建玲在《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探索》一文中对他们湖北本地区的民间游戏融入到本园的课程中,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游戏进行拓展和改变,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教育智慧及游戏精神,探析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许多优秀幼儿园如浙江宁波的九峰幼儿园、徐州的八一幼儿园等开展了有关本地民间游戏的研究,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之处。

瑞典比吉瑞在《电脑时代,还需要玩具和传统游戏吗》(黄政一编译)一文中阐述:玩具和传统游戏是刺激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媒介,是培养自信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他向家长发出忠告:为了让您的孩子健全发展,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沉溺于电脑,而把玩具束之高阁,把游戏撇在一边。她的论述对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学的启示。

我园从2003年开始对民间游戏有所关注,2006年起开始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对民间游戏中适合幼儿开展的体育类游戏进行了系统归类,融合到课程中使用,总结了一些运用民间游戏的途径与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对民间游戏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改编与创新,逐步构建富有特色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2.初步实施幼儿民间游戏园本课程,探索实施不同类型民间游戏的适当途径、方法和策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自主、合作、竞争的幼儿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对民间游戏的改编、创新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创设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氛围,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园所文化和办园特色。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子课题1.幼儿民间游戏的现状和理论研究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民间游戏的研究动态,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对本园民间游戏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游戏理念,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摩、研讨等活动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游戏精神,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内涵。

子课题2.各类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改编、创新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这一子课题具体分为五个小的子课题,这五类游戏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五大领域的划分为依据进行分类。

(1)体育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2)艺术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3)益智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4)语言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5)其他类别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有些民间游戏很难分类,如转铜钱、炒蚬子等,我们将其归为其他类别。

将民间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游戏、教育教学、日常文学活动等形式,采取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使他们积极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子课题3.本园民间游戏资源包建设的实践研究对民间游戏的名称、玩法、器具的制作与使用、游戏时的注意点等等进行一个一个的梳理,将可行性强的民间游戏加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根据民间游戏的发展目标归到不同的资源库内。对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教玩具都进行整理与分类,形成文本材料与真实器具对应的资源包。

子课题4.基于民间游戏活动的园所特色文化建设的探究运用民间游戏的元素如游戏材料等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教育环境,在幼儿园的显著位置设计彰显民间游戏精神的主题文化墙,在班级、走廊、过道等场所渗透民间游戏的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园所特色的物质文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研究制度以及教师的激励制度等,对幼儿园的制度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与探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课题研究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不断反思、调整、解决问题。

(2)文献研究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吸纳教育教学信息,为课题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同时收集民间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等相关资料。

(3)调查研究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各阶段,对民间游戏的开展现状、教师开展民间游戏的水平、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状况等做调查。

(4)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阶段研究的经验论文及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八、课题研究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等形成对研究现

状的了解与分析。包括:(1)研究准备。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研究成员接受相关培训,讨论研究方案,理清有关概念,通过文献检索,了解研究现状,形成统一认识。(2)方案课题。针对方案的有关研究内容,选定子课题,制定相应方案。(3)对已经开展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分类和改编。(4)完成前期调查摸底。撰写资料综述,形成研究方案,做好研究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5年1月)通过制定--分析--再修正--再分析得出循环过程,不断优化评价内容与指标。(1)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制定具体的子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构建和实施“幼儿民间游戏”园本课程。(3)开展特色环境创建,营造园所文化氛围。(4)及时总结经验,积累实践案例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10月)主要通过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1)将课题研究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做好相关的分析、评价、总结。(2)做好幼儿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分析与定稿的工作。(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进行课题结题和成果鉴定。

九、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

1.建立课题研究组织网络,明确课题成员分工。

园长担任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管理工作,副组长由业务园长担任负责课题具体工作的开展,子课题的负责人都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小学一级以上教师,拥有本科学历,在我园的苏州市“十五”和“十一五”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课题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课题阶段性工作均责任到人,制定课题专项管理的奖惩细则,幼儿园在财务帐上划出专项经费作为课题研究所用。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与资料的积累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与评先选优、骨干教师、先进班级体评比等挂钩,激励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与此同时,实施好“课题网络化管理制度”,对课题研究开展的各类活动及阶段小结等及时上传网络,做好课题资料的积累与总结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最主要的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定期组织群体成员学幼儿教育科研工作理论,了解幼儿教育科研工作的本质、价值、意义,理解并掌握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等。这些专业理论的学习需要专家的引领,做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指引教师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注重专家引领的力量,邀请专家定期来园指导,同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进式的指导。课题研究过程中多读专业书籍,不断更新与充实教育理论知识、科研知识,让书本可以成为我们身边的专家,定期派遣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培训,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幼儿园联系结成研究合作伙伴,进行园际课题研究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3.不断完善课题的管理机制,推动教师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化。

园领导定期向全体教师征求课题管理制度的意见,根据意见的汇总情况,课题组成员共同商量制定、实施主课题例会制度、主课题活动制度等。课题研究组核心成员带领子课题组的成员分阶段分主题的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围绕本课题研究,开展诸如读书沙龙、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研究性学习与活动。在具体活动的主持和组织上,我们根据分工不同采用不同的人员,专项活动有专人负责。同时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教师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成果的发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升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研究积极性。

郑州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从荷球在郑州大学开展的状况与模式探究其在高校中的推广

系 (院) 体 育 系 年级

专 业 体育教育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郑州大学教务处 二O一一年 九 月

开题报告--晋中学院体育学院毕业论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单调乏味,无论是准备活动还是教学内容,都给学生的感觉是老一套。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使体育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术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有实效。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娱乐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游戏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游戏形式更加大众化、游戏方法更加科学化、游戏设施更加现代化,使游戏的参与性和观赏性大大提高。

为了了解本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我们发现,国外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研究,他们在教学策略、游戏内容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游戏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在我国,体育游戏也是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家长常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自发地对周围环境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做各种简单的、象征性的游戏。孩子们在结伴游戏中,还可受到友爱、合群等教育。然而游戏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翻新的,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很大一部分的游戏内容已经不适应如今的体育教学。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游戏内容和教学策略必须有所创新。虽然现在已经有些教育工作者或教育专家也在研究游戏的创新等内容,但是作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的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对研究体育游戏的教学还有着很大的空间。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对体育游戏的概念理解

2: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3: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

4:体育游戏的教学特点与形式

5: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6: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7:结束语

四、实验设计

1:查询有关资料和相关的研究课题

2:实地进行访问、调查、实习获取所需和有关的数据资料

3:对所获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结论

4:咨询导师老师、有关老师对结论进一步讨论

5:完成所作论文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进入校园进行观察,直接参与体育教学进行实习,运用多媒体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有目的地对学校上课中对体育游戏的运用进行系统考察 文献法:是了解和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情况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通过在校实习直接参与询问在校师生来获得相关的资料。

武汉体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研究题目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足球裁判员的现状及其发展

对策研究

院 系 运 动 训 练 学 院 姓 名 邸 菲 菲

学 号 0602030575 专 业 运 动 训 练

指导教师(职称) 朱六一副教授

2009年6月11日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设计案例

体育学院 10体11班 戴佳茹 10351058

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

振华高级中学李林琴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指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式,然而如何进行学科渗透的具体研究显得缺乏和模糊,本课题力图紧密结合体育学科教学特点进行相关实践研究,以求在体育学科取得突破,寻求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与形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国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创造性地划分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以实现体育课程的多重目标和价值,以适应当代社会人们因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在遭受身心问题双重压力而对体育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尤其是如何通过学科渗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基于现代体育教育理论和国内外心理教学论的认识,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和运用。

2、问卷调查法或谈话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或谈话法获得相关数据、案例及解决学生的问题,关心他们的点滴,走进他们心灵。

3、利用案例分析法。收集大量体育教育案例,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心理学分析,归纳、总结案例中反映的课堂心理渗透方法。

4、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对本课题重在实践探索,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以保证研究的有效开展。

二、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环境是师生长期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学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实践证明,科学、卫生、安全和没有空气、水源及噪音污染的体育教学物理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而积极的心理环境如宽松的学习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可以使学生长期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营造活泼、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愉快感,在有效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还应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防止因自己的不良情绪破坏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

(二)、挖掘体育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1.游戏教材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帮助学生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焦虑水平,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进行直接的心理健康调适;在游戏中,学

生总是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或通过虚构的情节,来寄托某种意义,对青少年儿童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规则要求下,游戏者要充分发挥智能、体能战胜对方,优胜者感到成功的不易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使失败者有再战的激情;在分队的集体性游戏中,为了争取游戏胜利这样同一个目标,游戏者往往自觉地协同一致,相互配合。根据游戏教材的这些特点,可归纳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以下挖掘点:(1)、挖掘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2)、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3)、利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特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4)、通过分队游戏培养学生的竞争性和团队精神。(5)、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学生行为的规范性约束。

2.田径教材 田径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竞争”和“达成”两个方面,即“与他人竞争”和“达成新的记录”;田径运动具有竞技与锻炼身体的两重属性,虽然体育教学主要侧重它的锻炼身体属性,但我们也不应忽视竞技属性对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根据田径教材的这些特点和属性,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以下挖掘点:(1)、挖掘田径教材的“竞争”特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2)、挖掘田径教材的“达成”特点,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体验成功。(3)、利用田径教材的“竞技”属性,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精神。(4)、利用田径教材部分项目(如接力跑、中长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球类教材球类运动往往是以集体对抗的形式,通过智力、体力和技能的较量,运用各种技战术,在激烈的竞争中和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巧妙得分,最后以总分战胜对手的一类运动项目,其典型性表现在团队比赛的“竞争”与“协作”两个方面。每个球类项目又具有各自鲜明的教材魅力点和不同的竞赛规则,都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根据球类教材的这些典型特点,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以下挖掘点:(1)、挖掘球类教材的“竞争”特点,培养学生果断、勇敢、机智、灵活的心理品质,满足竞争与表现心理。(2)、挖掘球类教材的“协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3)、利用球类教材的规则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利用球类教材的趣味性特点,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

4.此外还有体操教材、武术教材、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游泳教材等就不一一述说了。

(三)、利用组织队形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组织队形是体育课上教师教学与学生练习时队伍的基本形状。组织队形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效果。教师可利用各种常见的体育课组织队形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1.密集型密集型队形包括横队和纵队,常用于集合队伍等课堂常规,学生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容易相互讲话、做小动作、发生碰撞摩擦。但由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的空间距离较近,教师可利用这类组织队形进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方阵型 密集型横队或纵队适当拉开间隔距离就成为方阵型队形。方阵型队形一般用于教授体操、武术等徒手动作。与密集型队形相比较,方阵型队形学生间相互讲话、碰撞摩擦的机会减小,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培养其团队意识。

3.四周型四周型队形一般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十字形、U字形、横队面对形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生都围绕在教师周围。这类队形各组学生之间一般空间距离较大,教师位于学生队形相对中央的位置,便于学生看清动作示范及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有利于一般体育动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生情绪的调适。

4.扇面型扇面型组织队形根据学生的朝向分为两种:各纵队小组朝向汇聚为一点为聚合形,反之为发散形。扇面型组织队形可用于投掷教学内容的练习,如当要求各组同时投

向一个目标时,可用聚合形;如是长距离投掷项目,可考虑发散形,使投掷练习更加安全。聚合形队形学生的朝向聚焦于一点,教师位于焦点时,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分组环聚型新课程实施以来,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各小组聚合在一起进行体育学习及身体练习,就形成了分组环聚型组织队形。这种组织队形各小组各自相对独立,小组成员的交往较紧密。组与组之间的距离较近的话,不同小组之间的成员也常发生联系。因此,教师可利用分组环聚型组织队形的这些特点,融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意识。

6.散点型当练习内容需要学生单个或较小规模的小组自主练习时,较常采用散点型组织队形,即宣布学生分散练习而不规定学生具体的活动范围与位置。散点队形学生相互观察、相互交流、多边互动机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不妨碍他人、遵守集体规则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四)、通过课堂动态调控进行心理渗透

体育教学课堂空间的广阔性、学生身体的活动性、学生人际交往的多边互动性、运动技能学习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意外性生成事件十分常见与多发。这些意外性生成事件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各种生成和变动着,稍纵即逝、积极而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的教育资源与心育渗透契机,不失时机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在游戏过程中当出现学生违反游戏规则的意外事件时,教师可及时进行遵守规则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当学生做出教师意料之外的新动作及新的游戏玩法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五)、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理论文献、体育教学案例,并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情境感染法。教师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出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故事情境,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引起积极的情绪波动并在集体中相互感染,从而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2.互动参与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动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3.游戏竞赛法。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游戏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游戏的角色扮演和情节性特点对青少年儿童社会化起到重要作用。体育竞赛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形式,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学生在比赛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归属于群体,又服从于规则,既体验成功,更品尝失败、承受挫折,能有效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社会交往。

4.评价激励法。评价具有导向、激励作用,是教师调控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及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赏识性动作、颁发小奖品等过程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5.批评教育法。同表扬奖励一样,对学生不恰当的言行进行批评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寻找批评契机,保护学生自尊,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教育,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6.漠视冷落法。对有一定生理缺陷的特殊学生、动作技能掌握不佳的后进生,教师如果过分地关注,将他们和其他同学隔离开来,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而教师适时漠视这类学生的缺陷和落后,可以维护他们的自尊,给予他们正常的关爱和呵护。在体育教学

中,对于违反课堂纪律、情绪冲动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冷落”的办法,使其情绪逐步恢复平静,促其自省改正。

7.语言诱导法。当学生面对困难不自信时,当学生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当学生犯了错误却全然不知时,当学生违反游戏与比赛规则时,教师循循善诱的语言犹如医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8.特殊规则法。对于体育课中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教师可采取修改游戏比赛规则或制定特殊规则的方法,对课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意志,矫正学生行为的心理教育目的。

9.挫折磨练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故意设置障碍,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挫折,抓住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会学生应对挫折,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 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

(一)、优秀体育教学案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阅读与辨析大量的教学案例,我们发现,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什么新生事物,在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没有深入人心之前,大量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已不少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只是那时人们没有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下面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为分类标准,分别列举几个案例。

1.体育教学渗透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五: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

——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节跳高课。通过几次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过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按事前的预计,这时会出现几名因个子矮小、腿部力量差、胆子小等,需要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并适横竿当降低高度才能完成的学生。此时,小王出现在我的眼中。她中等身材,体格健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平时给我的感觉,除了具有一般乡村女孩的朴实外,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体育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偏上。此时的她,正信心十足地起步,步履轻盈地加速„„可是,每到横竿前的那一瞬间,她或是急停;或是绕过横竿;有时还两手抓住了横竿。急得不是低头就是跺脚,眼睛不敢看人,脸涨得通红,原有的那份活泼和开朗已无影无踪。原先还偶尔获得掌声的她,正慢慢躲进那“失败者”的行列。我抬头望去,此刻的她依然显得拘谨。过关练习时,我运用降低横竿、换橡皮筋等方法,进行诱导性教学。那些“失败者”,一个接一个地成了“成功者”,唯独她依然如故,毫无进步,脸上带着莫名的痛苦,后来居然停下来躲在了一旁。

望着像一个泄了气的“小皮球”的她,我的预感成了事实:心理障碍。

心病还得心药治。我轻轻走到她的面前。开始运用心理疏导方法询问:“跳不过是否难为情?以前,是不是在跳跃中受过伤?”答案出来了,小王回忆起上学期,在家玩耍时,玩跳板凳的游戏曾被绊倒,嘴里留了伤疤呢。

对症下药解决“怕”字。先运用对比疗法,请来班上最矮的女生陪练,拿掉横竿换橡皮筋练习,并逐步提升他的高度。此时,陪练由于体质差异被“淘汰”了,而她却兴致越跳越高。我抓住时机及时给予掌声和激励。可是,当我把橡皮筋换成横竿时,她又迟疑了。回忆中那血淋淋的一幕,又削减了她刚刚树起的那份信心。眼看前面的努力就将化为乌有。此时此刻,我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个热心肠、和蔼的我:“算了,不就有点怕了吗?反正橡皮筋都能跳,锻炼的目的达到了。”而另一个性格、执着的我:“体育教育应培养坚强不屈、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在就此放弃,也许这种阴影就将伴随她一辈子呀!”“一切为了学生”的现代育人理念和体育教师固有的执着使我坚定了信念。

接着,我采用意念疗法,让她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地回忆刚才轻松自如越过橡皮筋的全过程,而后又请来班里跳得好的女生做了越过不同高度横竿的示范,同时还特地拉到了左右立柱的距离,加大左右高度的落差,尽量创设符合她心理接受水平条件,渐渐地情况有了转机,迟疑的步伐渐渐变得勇敢起来,踏跳变得果断有力,摆动腿也变得越来越高,眼看成功的一越就要来临,但最终脚尖还是狠狠地踢掉了横竿。我明白,真正超越自我的一跳就将到了。

我不失时机地拿出了关键的一招。让她挑选了班上几位好友跟她一起练习。此时此刻,全班学生不仅是观众更成了临时“啦啦队”成员,为她鼓劲加油!只见她看到一个个好友越过横竿后,也开始了助跑、加速,在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喊出“跳!”的瞬间,一个漂亮的越竿动作终于展现在了眼前,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终于响起!成功的喜悦在历尽周折过后再次回到她的脸上。她眼里含着泪,欣喜地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跳过去了!谢谢你!”

此刻的我,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她越过了一个平常的高度,但那可是人生的一次飞跃,这一越冲刷了她心中积郁多时的一片阴云。(恽彩红)

案例评析:为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前进中的挫折,消除曾经摔伤的心理阴影,恽老师费尽心机地建立其自信的支点。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知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本案例中充分体现了挖掘田径教材的“达成”特点,在挫折磨练中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恽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案例。

2.体育教学渗透与社会适应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二:关注情绪低落的学生

——调节学生情绪

A是班级上一个胖男生,在游戏或练习时,同学们都比较排斥他,不愿意和他搭档,还时常有意无意的欺负他,内向的他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常常会哭,而且一哭就是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又成了同学们的笑柄。如此恶性循环,他在课堂是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 在学期初的一次课上,体育委员正在整队,排在后面两排的男生突然骚动起来。我过去一看,原来A同学低着头在流眼泪。“惨了,老师,”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一哭就要两个小时。”这一句话,着实吓了我一跳。我问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欺负他了。这时,“肇事者”主动站了出来,辩解道:“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在他的头后比画,不小心打到他的头了。”在我的要求下,该学生向A道了歉,但A没有吭声,仍默默流泪。我也安慰了他几句,但是不顶用。

在接下去的课堂练习中,我要求两人一组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其他学生都找好伙伴了,A却被“遗弃”在一边,他低着头,很失落。见状,我就上前拍着他肩膀说:“跟老师一块练,你愿意吗?”他没有看我,只是轻轻地点了下头。“我们就开始吧。”我说,“我们先距离近一点,你要注意加上腿的蹬地,用全身的力量协调配合来发力,知道吗?”他依然就点头,却不支声。在练习中,看他动作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力量控制不到位时,我就说:“你的动作真棒!就是力量太小了点。我们现在距离近,你用小一点的力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球传到我这里来了。”他听我夸他,看着我微微笑了一下,说了声:“哦!”我很欣慰,说明他正在走出同学中进行示范,他做得特别认真,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后来,我发现这一节课上,他始终面带微笑,成功的喜悦在心中荡漾。(江春晓)

案例评析: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情绪失控、情绪波动、情绪低落时,教师要格外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走出不良情绪,维护其心理健康。案例中学生A的情绪低落是体育教学中的典型现象,老师及时上前进行心理疏导(语言诱导法),还与他互动共同练习(互动参与法),使该生的情绪逐步好转,回到了健康发展的正常轨道。

案例三:“孤立”使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

——融入集体

这是一节篮球分组对抗赛,我在场边观察着每组对老师布置的战术执行情况的时候,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又发生了。有一组同学根本没有按照我布置的战术去执行,在场上只看到了一位同学横冲直撞,而其他的同学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和他靠近,我所布置的战术练习,只能成了他一人的表演。这就是那位比他同龄学生高一头、体重大一倍的学生,仗着他天生的身体“优势”养成了一种骄横跋扈、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使他根本融入不到集体活动中来。我曾不止一次找他谈话,但收效甚微。这节篮球分组对抗赛演练有他的存在我看进行不下去了,所以一声哨响,赶紧叫停比赛。我把这位同学叫到身边,但使我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位同学将球狠狠地摔到地上。同时问了我一句:“我玩得好好的,为什么叫我下来。”我的一股无名之火直冲脑门。但我转念一想,我用了多次的批评教育对他肯定起不了作用,不如把他“孤立”起来。打定主意,话锋一转:“老师没别的意思,看到你在场上那么使劲地打球,只是想让你休息一会。”那位同学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坐在场边看球。

第二天的体育课,我安排了“迎面接力”,在课前我就悄悄地告诉和他分在一组的同学用60%的力量来跑,比赛开始,第一次输了,第二次输了,第三次又输了。我看到这位同学有点垂头丧气,在总结各组比赛结果时,我问:“你们组为什么总是输。”他第一个说,“我们组的同学没有使出100%的力量去跑,”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和其他同学会心地一笑。

第三天的体育课,我安排了拔河挑战比赛。首先,全班同学一对一挑战,由于他身高力量大,没有一个同学拔得过他,他有点得意洋洋。这时我对他说:“你敢不敢和两个人挑战。”他满不在乎地说:“没问题。”我挑了两名力气较大的同学,结果他输了。他有点不满地对我说:“老师,我挑同学和我比赛行吗?”我痛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结果他又输了。这时他高傲的头低下来。我问他:“你为什么输?”他们人多力量大。”我趁机说:“对,姚明的篮球打得非常好,罗纳尔多的足球技术非常精湛,但靠个人的力量他们能赢得比赛吗?”“不能”他羞愧地对我说。我鼓励地拍了他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也能成,而且比他们做得更好”。

从那以后,我发现他变了,在集体活动中不仅能够和集体融为一体,还能积极地帮助老师组织,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成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孤立”的做法使我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法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地挖掘,就能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让“花朵”在集体的力量下健康绽放。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重点课题

《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吴江市横扇镇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的需要《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游戏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幼儿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他们成长、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有价值的活动。《纲要》也对幼儿游戏提出了新的要求,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寓教于乐。

2.幼儿园内涵特色发展的需要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求我们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方向、目标等要紧跟时代需求,也需要我们幼儿园根据所在区域资源优势及园所的教育教学优势资源来开展活动,构建园本特色,促进幼儿更好更快地发展。

3.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有的年龄特征,如何遵循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给幼儿提供适宜的课程是我们幼儿园的责任。在查阅资料与“十一五”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民间游戏蕴藏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传承和创新本地域传统文化的需要我园地处江南太湖之滨,江南水乡的优秀传统人文环境,给予我们幼儿教育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本地区的民间游戏是本地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逐渐被人淡忘。幼儿是我们的未来,让孩子在童年时期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让民间游戏在充分开展的过程中发展与创新,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实质是发扬传统、突破传统,使本地区宝贵的传统文化成为促进时代进步的新力量,使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与创新。

二、课题的界定

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个重要分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的游戏活动。它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娱乐性强,易学易玩,几乎不受时间、地点、材料、人数的限制等等。

幼儿民间游戏民间游戏其中流行于少年儿童之间,适合其年龄特征、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乐于被儿童所接受的为民间儿童游戏,在本课题中我们称之为幼儿民间游戏,特指从民间游戏移植、演化过来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也指运用民间器材自主开展的各类游戏。

《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指在挖掘、整理民间游戏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等对民间游戏进行“扬弃”,做好传承与创新工作,从而设计具有鲜明园本特色的幼儿民间游戏,并探索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的途径、方法与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

三、课题理论依据

1.邱学青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学前儿童游戏》一书中,邱学青教授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有关原理、结构和实践操作等问题,在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展示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适合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可操作的原理和经验等。此书有助于本课题研究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为教师将游戏从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换搭建了桥梁。

2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活教育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突破了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框框,对于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知识,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幼儿民间游戏正是以幼儿为主体,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亲自实践,让其充分体验游戏与成长的快乐。

3. 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没有脚手架,座座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支持性环境,作为教师,则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脚手架”——它们正如一级级阶梯,为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一理论为课题研究中的课程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现状

王颖慧在《经典游戏与现代游戏的比较及启示》一文中对经典游戏(典型的民间游戏)和现代游戏的涵义、游戏材料、游戏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掘了经典游戏的独特价值和功能。张正农、吴建玲在《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课程的探索》一文中对他们湖北本地区的民间游戏融入到本园的课程中,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游戏进行拓展和改变,挖掘和提炼其中的教育智慧及游戏精神,探析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许多优秀幼儿园如浙江宁波的九峰幼儿园、徐州的八一幼儿园等开展了有关本地民间游戏的研究,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之处。

瑞典比吉瑞在《电脑时代,还需要玩具和传统游戏吗》(黄政一编译)一文中阐述:玩具和传统游戏是刺激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媒介,是培养自信心的一种有效途径。他向家长发出忠告:为了让您的孩子健全发展,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沉溺于电脑,而把玩具束之高阁,把游戏撇在一边。她的论述对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学的启示。

我园从2003年开始对民间游戏有所关注,2006年起开始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对民间游戏中适合幼儿开展的体育类游戏进行了系统归类,融合到课程中使用,总结了一些运用民间游戏的途径与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对民间游戏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改编与创新,逐步构建富有特色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2.初步实施幼儿民间游戏园本课程,探索实施不同类型民间游戏的适当途径、方法和策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自主、合作、竞争的幼儿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对民间游戏的改编、创新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创设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氛围,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园所文化和办园特色。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子课题1.幼儿民间游戏的现状和理论研究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民间游戏的研究动态,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对本园民间游戏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的游戏理念,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摩、研讨等活动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游戏精神,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内涵。

子课题2.各类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改编、创新与运用的实践研究这一子课题具体分为五个小的子课题,这五类游戏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五大领域的划分为依据进行分类。

(1)体育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2)艺术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3)益智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4)语言类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5)其他类别幼儿民间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有些民间游戏很难分类,如转铜钱、炒蚬子等,我们将其归为其他类别。

将民间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游戏、教育教学、日常文学活动等形式,采取易于幼儿接受的方式,使他们积极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子课题3.本园民间游戏资源包建设的实践研究对民间游戏的名称、玩法、器具的制作与使用、游戏时的注意点等等进行一个一个的梳理,将可行性强的民间游戏加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根据民间游戏的发展目标归到不同的资源库内。对民间游戏园本课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教玩具都进行整理与分类,形成文本材料与真实器具对应的资源包。

子课题4.基于民间游戏活动的园所特色文化建设的探究运用民间游戏的元素如游戏材料等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教育环境,在幼儿园的显著位置设计彰显民间游戏精神的主题文化墙,在班级、走廊、过道等场所渗透民间游戏的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园所特色的物质文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研究制度以及教师的激励制度等,对幼儿园的制度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与探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课题研究中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不断反思、调整、解决问题。

(2)文献研究法: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吸纳教育教学信息,为课题实施及调整寻找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同时收集民间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等相关资料。

(3)调查研究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各阶段,对民间游戏的开展现状、教师开展民间游戏的水平、幼儿各项能力发展状况等做调查。

(4)经验总结法:有计划地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收集阶段研究的经验论文及活动方案设计,积累材料,推广经验,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八、课题研究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等形成对研究现

状的了解与分析。包括:(1)研究准备。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研究成员接受相关培训,讨论研究方案,理清有关概念,通过文献检索,了解研究现状,形成统一认识。(2)方案课题。针对方案的有关研究内容,选定子课题,制定相应方案。(3)对已经开展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分类和改编。(4)完成前期调查摸底。撰写资料综述,形成研究方案,做好研究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5年1月)通过制定--分析--再修正--再分析得出循环过程,不断优化评价内容与指标。(1)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制定具体的子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构建和实施“幼儿民间游戏”园本课程。(3)开展特色环境创建,营造园所文化氛围。(4)及时总结经验,积累实践案例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10月)主要通过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1)将课题研究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做好相关的分析、评价、总结。(2)做好幼儿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分析与定稿的工作。(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进行课题结题和成果鉴定。

九、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

1.建立课题研究组织网络,明确课题成员分工。

园长担任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管理工作,副组长由业务园长担任负责课题具体工作的开展,子课题的负责人都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课题组核心成员均为小学一级以上教师,拥有本科学历,在我园的苏州市“十五”和“十一五”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课题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课题阶段性工作均责任到人,制定课题专项管理的奖惩细则,幼儿园在财务帐上划出专项经费作为课题研究所用。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与资料的积累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与评先选优、骨干教师、先进班级体评比等挂钩,激励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与此同时,实施好“课题网络化管理制度”,对课题研究开展的各类活动及阶段小结等及时上传网络,做好课题资料的积累与总结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专业学习,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最主要的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定期组织群体成员学幼儿教育科研工作理论,了解幼儿教育科研工作的本质、价值、意义,理解并掌握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等。这些专业理论的学习需要专家的引领,做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指引教师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注重专家引领的力量,邀请专家定期来园指导,同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对课题研究进行跟进式的指导。课题研究过程中多读专业书籍,不断更新与充实教育理论知识、科研知识,让书本可以成为我们身边的专家,定期派遣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培训,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幼儿园联系结成研究合作伙伴,进行园际课题研究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3.不断完善课题的管理机制,推动教师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化。

园领导定期向全体教师征求课题管理制度的意见,根据意见的汇总情况,课题组成员共同商量制定、实施主课题例会制度、主课题活动制度等。课题研究组核心成员带领子课题组的成员分阶段分主题的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围绕本课题研究,开展诸如读书沙龙、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研究性学习与活动。在具体活动的主持和组织上,我们根据分工不同采用不同的人员,专项活动有专人负责。同时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教师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成果的发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升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研究积极性。

郑州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从荷球在郑州大学开展的状况与模式探究其在高校中的推广

系 (院) 体 育 系 年级

专 业 体育教育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郑州大学教务处 二O一一年 九 月

开题报告--晋中学院体育学院毕业论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被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单调乏味,无论是准备活动还是教学内容,都给学生的感觉是老一套。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使体育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术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有实效。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娱乐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学们在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新的规则,以及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提高体育游戏的功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完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游戏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游戏形式更加大众化、游戏方法更加科学化、游戏设施更加现代化,使游戏的参与性和观赏性大大提高。

为了了解本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我们发现,国外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研究,他们在教学策略、游戏内容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游戏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在我国,体育游戏也是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初期就把它作为教育儿童的一种手段。家长常把自己的生活与劳动经验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自发地对周围环境和成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做各种简单的、象征性的游戏。孩子们在结伴游戏中,还可受到友爱、合群等教育。然而游戏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翻新的,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很大一部分的游戏内容已经不适应如今的体育教学。要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游戏内容和教学策略必须有所创新。虽然现在已经有些教育工作者或教育专家也在研究游戏的创新等内容,但是作为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的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对研究体育游戏的教学还有着很大的空间。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对体育游戏的概念理解

2: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3:体育游戏的教学原则

4:体育游戏的教学特点与形式

5: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6: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7:结束语

四、实验设计

1:查询有关资料和相关的研究课题

2:实地进行访问、调查、实习获取所需和有关的数据资料

3:对所获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结论

4:咨询导师老师、有关老师对结论进一步讨论

5:完成所作论文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进入校园进行观察,直接参与体育教学进行实习,运用多媒体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 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有目的地对学校上课中对体育游戏的运用进行系统考察 文献法:是了解和搜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情况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通过在校实习直接参与询问在校师生来获得相关的资料。

武汉体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研究题目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足球裁判员的现状及其发展

对策研究

院 系 运 动 训 练 学 院 姓 名 邸 菲 菲

学 号 0602030575 专 业 运 动 训 练

指导教师(职称) 朱六一副教授

2009年6月11日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相关内容

  • 中国创业研究中案例方法应用述评
  • 第31卷第5期2014年3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bl.31No.05 Mar.2014 中国创业研究中案例方法应用述评 何建华1'2,丁栋虹2 (1.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 ...

  • 案例研究方法述评
  • 摘 要:作为一种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案例研究的质量有赖于研究者对案例研究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文章系统地探讨了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特点.案例研究过程中要考虑的道德问题等. 关键词:案例研究法:理论基础:操作步骤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

  • 船舶碰撞案例库研究与应用
  • 第07卷 第05期 中 国 水 运 Vol.7 No.05 2007年 0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07 船舶碰撞案例库研究与应用 吴 晞 段 超 宋崇利 摘 要:建立规范化和信息化表示的船舶碰撞案例库,以适应船舶避碰理论研究.避碰决策研究.避碰仿真研究.培养船舶 ...

  • 教育案例研究
  • -#&&$年.第#$卷 第'期第/#*//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123456789:57;?9@;7 A4B%#$-#&&$.C4%':/#*:// 走向教育案例研究 ---兼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育科研 #蔡守龙 摘 要:案例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工作.教 ...

  • 案例研究法与中国情境下管理案例研究
  • 作者:冯雪飞董大海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1年09期 0 引言 案例研究一直是管理理论创建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1].它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案例调查与分析对管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描述.解释以及探索性的研究,不仅可以创建新的管理理论,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与求证一般 ...

  • 如何撰写案例
  • 2011-01-17 11:26:45   晴 如何撰写案例 一.案例的概念 案例 ,又被译为个案.事例.叙事.实例. 概括而言,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案例的背景.案例的创始者可能出现在法学界.医学界.1869年哈佛法 学 ...

  • 教学案例的写作
  • 教学案例的写作 目录 一. 什么是教学案例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 [编辑本段] 一. 什么是教学案例 1.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 ...

  • 案例学习与研究方法
  • 案例学习与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案例研究方法? 管理案例的英语原词为Business Case.Case一词还有译作个案.实例.个例.事例的.在这里,我们将管理案例定义为:"对某一特定管理情景的客观书面的描述或介绍."介绍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组织中的人员行动.事件.背景与环境,通过对事 ...

  • 案例研究方法(MB..
  • 案例研究方法 黄河 2008年11月29日 主要内容 • • • • • •案例研究的概述案例研究的设计案例研究实施案例研究报告撰写MBA案例研究的撰写MBA案例研究注意要点 研究的路径 •定性研究 -扎根理论 -叙事研究 -民族志 -案例研究 •定量研究 -测量(问卷)和统计分析 -实验 案例研究 ...

  • 学院楼建筑设计
  • 2006年春季课程 同济大学建筑系 指导教师:王方戟,罗兰,李肇颖,王乐 课题:学院楼建筑设计 教案 西班牙建筑师Alejandro de la Sota在马德里高等建筑技术学院任教期间(1956-1972年)为毕业典礼上的建筑专业学生作过一次致辞.致辞中,他把建筑学生身上持有的"叛逆&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