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说课

《铅笔有多长》说课

一、 设计理念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本节课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手势比划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想、推理、分析、验证、归纳等各种思维活动。

3、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二、 设计思路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灵活运用又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长度单位分米、毫米产生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概念。

2、能力目标: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估测的方法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米尺、光盘、软盘、奶盒、记事本、一些硬币、银行卡以及纸条

板书。

学生:直尺、学具卷尺、IC卡、一些大约1毫米和1分米长的物品。

五、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级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中主要用形象思维来帮助学生理解毫米、分米的概念。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尝试操作,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生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六、教学流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对米和厘米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建立分米、毫米长度概念中,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印象,通过自主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运用“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印象更为深刻。

3、整理归纳

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比较,对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通过自学,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知识了解的更为全面。这样学生形成的知识系统、完整。

4、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通过各种趣味练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并能根据实际测量需要灵活运用。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m 米 dm 分米 cm 厘米 mm 毫米

教学过程

铅笔有多长

一、 激趣引新、复习铺垫。

1、先以一篇错误百出的日记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笑一笑、想一想中意识到长度单位不能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2、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厘米有多长,再说一说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体验让学生迅速有效的巩固了旧知,并为今天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游戏促学、探究新知。

1、创设“铅笔有多长”的游戏活动,通过老师猜,学生验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又为新授知识作好铺垫。在游戏中,教师做了最好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估测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2、引出“分米”,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1分米=10厘米

3、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大约长1分米的物体,

4、

5、创设“谁是估计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同桌合作先估后量教室的课桌,让学生体会分米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估计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6、创设“判断高手:他们说的对吗?”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并帮忙故事里的小动物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毫米”这一新知,

7、同样也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1、通过整理板书和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帮忙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理清思绪,让学生清楚它们的大约长度、之间的关系和各个单位的英文缩写。

2、创设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熟悉的游戏中,

3、再做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拓展延伸、能力培养。

1、解决问题:三只小猴把高比,第①只小猴高1米 ,第②只小猴高90厘米,第③只小猴高12分米,你知道谁最高?谁最矮吗?请把它们从矮到高排序。

2、修改日记。

3、活学活用: 数学日记

请用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来写一篇有趣的数学日记,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事,也可以是自己创意的童话故事。比一比谁写得最有趣,但千万不能像马小哈一样犯笑话哦!

《铅笔有多长》说课

一、 设计理念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本节课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手势比划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想、推理、分析、验证、归纳等各种思维活动。

3、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二、 设计思路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灵活运用又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长度单位分米、毫米产生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概念。

2、能力目标: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估测的方法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米尺、光盘、软盘、奶盒、记事本、一些硬币、银行卡以及纸条

板书。

学生:直尺、学具卷尺、IC卡、一些大约1毫米和1分米长的物品。

五、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级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中主要用形象思维来帮助学生理解毫米、分米的概念。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尝试操作,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生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六、教学流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对米和厘米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实践操作,主动探究。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建立分米、毫米长度概念中,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印象,通过自主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运用“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印象更为深刻。

3、整理归纳

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比较,对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通过自学,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知识了解的更为全面。这样学生形成的知识系统、完整。

4、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通过各种趣味练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并能根据实际测量需要灵活运用。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m 米 dm 分米 cm 厘米 mm 毫米

教学过程

铅笔有多长

一、 激趣引新、复习铺垫。

1、先以一篇错误百出的日记引入新课,让学生在笑一笑、想一想中意识到长度单位不能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2、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厘米有多长,再说一说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体验让学生迅速有效的巩固了旧知,并为今天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游戏促学、探究新知。

1、创设“铅笔有多长”的游戏活动,通过老师猜,学生验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又为新授知识作好铺垫。在游戏中,教师做了最好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估测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2、引出“分米”,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1分米=10厘米

3、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大约长1分米的物体,

4、

5、创设“谁是估计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同桌合作先估后量教室的课桌,让学生体会分米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估计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6、创设“判断高手:他们说的对吗?”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并帮忙故事里的小动物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毫米”这一新知,

7、同样也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1、通过整理板书和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帮忙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理清思绪,让学生清楚它们的大约长度、之间的关系和各个单位的英文缩写。

2、创设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熟悉的游戏中,

3、再做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拓展延伸、能力培养。

1、解决问题:三只小猴把高比,第①只小猴高1米 ,第②只小猴高90厘米,第③只小猴高12分米,你知道谁最高?谁最矮吗?请把它们从矮到高排序。

2、修改日记。

3、活学活用: 数学日记

请用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来写一篇有趣的数学日记,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事,也可以是自己创意的童话故事。比一比谁写得最有趣,但千万不能像马小哈一样犯笑话哦!


相关内容

  • 铅笔有多长
  •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2 发表人:吕春晓:发表时间:2009-4-15 8:48:15 修改 发表评论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永康市实验学校 吕春晓 一教材分析 是数学北师版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情境,在学生一年级时已掌握1 ...

  •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中的一个内容,即分米,毫米的认识. 二.学生的知识经验: 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三.教材分析: 我把教 ...

  • 教学设计[铅笔有多长]
  • 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长春市朝阳区白山小学 孙阳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感受1毫米.1分米有多长,掌握毫米.分米的字母表达,毫 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2. 过程和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感知1毫米.1分米有多长:在米尺上找一找 多多少个 ...

  •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 ...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岳庄小学 张素萍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厘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 ...

  •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 ...

  •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成都市草堂小学 彭晓爽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建立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 ...

  • 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
  • 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 --<铅笔有多长>教后反思 上完<铅笔有多长>后,我的心里沉沉的,好像压着一块石头,蛮不是滋味,这两天来课堂中的一些片断总是在脑海中重复播放着,想着如果能重来一次,也许会做得更好: 1.抓住课堂闪光点,转换自身角色. 其实我们每堂课中总是有那么几个&quo ...

  • 厘米的认识
  •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厘米的认识 数学 2013-10-23 年级 二年级上 学习者分析 "对厘米.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