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习俗

今天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宜昌,跟大家说说宜昌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和旅游业状况。

自然环境

宜昌市位于···

历史文化

宜昌,这个名字始于东晋,在此之前,宜昌古称“夷陵”,这个名字出自一句话“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说“山到了这里就变成了小的丘陵了,而水到了这里就化险为夷了”。这句话也描述了当年夷陵这块风水宝地的奇异景象。现在夷陵是宜昌市的五区之一,这个区的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宜昌市的很多地方都有找到“夷陵”这两个字。在宜昌市的市中心有“夷陵广场”、我的高中叫“夷陵中学”、值得一提的是这所高中的一本升学率高达80%,还有“夷陵长江大桥”,它是长江上唯一一座倒三塔Y型斜拉桥,它的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为世界之最。

说起宜昌,还不得不提的两个字就是“三峡”。宜昌人总爱说“宜昌三峡”,宜昌和三峡经常同时出现。三峡西起重庆市,东至宜昌市。有没有人知道三峡是哪三峡呢?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但是由于三峡大坝的兴建,自三峡大坝以上的西陵峡西段、整个巫峡和瞿塘峡都被淹没了。

西陵峡,全长120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峡段。西陵峡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江水湍急、行舟惊险而闻名。大家可以看看西陵峡的照片。如果大家去宜昌游玩可以坐船游览西陵峡。西陵峡,可谓大峡套小峡,峡中还有峡。峡北的秭归为屈原的故乡。

宜昌也很多东西也都和“三峡”有关。比如“三峡苕酥”。它用红苕、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它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保留了鲜红苕熟化后的特有香气和风味,口感酥脆,现在很多超市都可以买到。

三峡苕酥还有一个典故:

宜昌还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宜昌是巴人和楚人交错并交融的地段。在这里两族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巴文化和楚文化,不过两种文化相互交融,有很多相似之处。巴楚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它主要分布于渝、陕、鄂、湘、黔五省市交界区域,以长江三峡为其活动中心。巴人以干栏为居室,现在称“吊脚楼”。大家可以看看右边的照片。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说说宜昌的经济,····。总的来说,虽然宜昌没有武汉这么发达,但是也还不错,城市不是很大,出门也不会堵车,绿化方面也做的不错,很适合居住。

如果大家想去宜昌旅游的话,我觉得下面这四个地方都还挺不错的,这四个也都是5A级景区。今天我重点跟大家介绍一下三峡大坝。三峡大坝的英文、什么之最?三峡大坝的功能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习俗文化。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叫习俗?因为习俗和文化一样,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你们怎么定义习俗呢?习,意思就是习惯、习性的意思。《说文解字》上说:“俗,习也”,表示俗与习在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我们可以认为,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这就是习俗的基本定义。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习俗,习俗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习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物质习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 社会习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

精神习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其中饮食文化、服装文化、礼仪、书法/绘画/戏曲等民间艺术,陈老师都有另外开设专题,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中国传统婚丧

习俗、中国传统饮酒习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节日习俗,例如说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这些节日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这些节日大家都很熟悉,我今天重点说说大家可能不是辣么熟悉的2个节日,这也是我从我大学室友和现在的室友那里了解到的。 第一个,是壮族人过的节日,叫“三月三”。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 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

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包括受壮文化影响的壮区各族)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壮族人也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XU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过后,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溱水与洧水交汇的河边,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万物萌动,春情勃发。河水对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消灾除邪的祓禊仪式,青年人在河边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戏。这时一对少年男女踏着柔软的青草,各自手拿一棵兰花,心领神会地踱到河边,走到一起。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

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早在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

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张振犁(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

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孟宪明(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民俗学家):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今天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宜昌,跟大家说说宜昌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和旅游业状况。

自然环境

宜昌市位于···

历史文化

宜昌,这个名字始于东晋,在此之前,宜昌古称“夷陵”,这个名字出自一句话“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说“山到了这里就变成了小的丘陵了,而水到了这里就化险为夷了”。这句话也描述了当年夷陵这块风水宝地的奇异景象。现在夷陵是宜昌市的五区之一,这个区的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宜昌市的很多地方都有找到“夷陵”这两个字。在宜昌市的市中心有“夷陵广场”、我的高中叫“夷陵中学”、值得一提的是这所高中的一本升学率高达80%,还有“夷陵长江大桥”,它是长江上唯一一座倒三塔Y型斜拉桥,它的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为世界之最。

说起宜昌,还不得不提的两个字就是“三峡”。宜昌人总爱说“宜昌三峡”,宜昌和三峡经常同时出现。三峡西起重庆市,东至宜昌市。有没有人知道三峡是哪三峡呢?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但是由于三峡大坝的兴建,自三峡大坝以上的西陵峡西段、整个巫峡和瞿塘峡都被淹没了。

西陵峡,全长120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峡段。西陵峡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江水湍急、行舟惊险而闻名。大家可以看看西陵峡的照片。如果大家去宜昌游玩可以坐船游览西陵峡。西陵峡,可谓大峡套小峡,峡中还有峡。峡北的秭归为屈原的故乡。

宜昌也很多东西也都和“三峡”有关。比如“三峡苕酥”。它用红苕、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它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保留了鲜红苕熟化后的特有香气和风味,口感酥脆,现在很多超市都可以买到。

三峡苕酥还有一个典故:

宜昌还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宜昌是巴人和楚人交错并交融的地段。在这里两族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巴文化和楚文化,不过两种文化相互交融,有很多相似之处。巴楚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它主要分布于渝、陕、鄂、湘、黔五省市交界区域,以长江三峡为其活动中心。巴人以干栏为居室,现在称“吊脚楼”。大家可以看看右边的照片。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说说宜昌的经济,····。总的来说,虽然宜昌没有武汉这么发达,但是也还不错,城市不是很大,出门也不会堵车,绿化方面也做的不错,很适合居住。

如果大家想去宜昌旅游的话,我觉得下面这四个地方都还挺不错的,这四个也都是5A级景区。今天我重点跟大家介绍一下三峡大坝。三峡大坝的英文、什么之最?三峡大坝的功能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习俗文化。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什么叫习俗?因为习俗和文化一样,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你们怎么定义习俗呢?习,意思就是习惯、习性的意思。《说文解字》上说:“俗,习也”,表示俗与习在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我们可以认为,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这就是习俗的基本定义。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习俗,习俗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习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物质习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 社会习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

精神习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其中饮食文化、服装文化、礼仪、书法/绘画/戏曲等民间艺术,陈老师都有另外开设专题,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中国传统婚丧

习俗、中国传统饮酒习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节日习俗,例如说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这些节日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这些节日大家都很熟悉,我今天重点说说大家可能不是辣么熟悉的2个节日,这也是我从我大学室友和现在的室友那里了解到的。 第一个,是壮族人过的节日,叫“三月三”。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 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

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包括受壮文化影响的壮区各族)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壮族人也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XU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过后,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溱水与洧水交汇的河边,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万物萌动,春情勃发。河水对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消灾除邪的祓禊仪式,青年人在河边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戏。这时一对少年男女踏着柔软的青草,各自手拿一棵兰花,心领神会地踱到河边,走到一起。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

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早在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

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民俗。中原民俗文化与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轩辕黄帝的传说共生、共长,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辐射,中原民俗文化根系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张振犁(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教授):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特征。民俗就其总的特点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民族它的文化土壤是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更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中原民俗很古老,它上可以推到伏羲女娲,甚至可以推到盘古。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伏羲女娲神话传说,轩辕黄帝的传说,主要在中原。这些传说也最完

整,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证。因此可以说,从产生看,中原民俗文化是华夏民俗文化之根。从发展来看,由于中原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俗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扩散,又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的民俗文化,再向外辐射、扩散,使中原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基础和骨干,根文化的特征十分突出。 孟宪明(河南省文学院一级作家、民俗学家):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以女娲神话为代表的中原神话,就像一个巨大的根系,从中衍生出一个个古老的民俗。 我们常常视大地为母。这种深刻的地母意识,肇源于女娲的抟土造人。 汉人重土葬。强调吃土还土,入土为安。古人以为,太阳死于西天葬于大地,翌日再生而跃入碧霄,是大地母亲给了它帮助。伟大如太阳尚且如此,况渺小如人乎!这也就是汉人所以土葬的原因。 女娲神话还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信仰和最强烈的共祖意识。伏羲、女娲、神农古称三皇,据说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祭祀。今天中岳嵩山上的三皇寨,还有在中原多处存在的三皇殿、三皇庙及其庙会,就是此一风俗的遗存。在中原,捏泥人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尊奉的祖师也是女娲。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弥散于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原一些地方,刚生出来的孩子,接生婆一定要让其在地上站一下,取“落地生根”的吉意。甚至给孩子取名,也要带上一个泥土的字眼。 女娲补天的“灵石意识”也同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玉者,美石也。古人佩玉,象征身份,表现品德,还以玉辟邪。盖房子是大事。打好了地基垒上了碱脚,怕夜里妖邪入住怎么办?拿一块石头放宅上,于是百鬼避匿。房墙对着大路,宅相谓之不吉。刻一方“泰山石敢当”垒上墙壁,也就百事顺遂。 女娲神话的“补天情结”还直接产生了汉民族的天穿节。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各地时间不一),各户皆烙大饼一张,由家中主妇在饼上扎带着红线的大针一枚,然后架梯子扔到厨房顶上。民间传说,于女娲补天的日子效法女娲补天,必能五谷丰登不降天灾。 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灵石意识”以及“补天情结”,是先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并有意、无意地征服世界最具根本意义的精神成果,中华民族信仰上的共祖意识,政治上的国家意识,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认同意识,心理上的崇母意识等无不源此。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

中原民俗文化还有集体性、传承性、扩布性、变异性等特征。

集体性: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中原民俗是中原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流传、完善和创新都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的。

传承性: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中原民俗产生后,为人们所承袭,具有相当的稳固性,许多民俗事象不因改朝换代或社会变革而立即中止。

扩布性: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许多产于中原的民俗因中原地理位置的中心地位和便利传向四面八方,影响了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如岁时节俗、一些民间文艺活动、少林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等。


相关内容

  •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姓名:尹飞飞 班级:政史系0903 学号:[1**********] 指导教师:潘慧生 近现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为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夫妻关系,是维系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社会现象,婚姻是社会的基础,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都是同社会 ...

  • 中国节日大全,传统节日习俗,民族节日来源50
  • 生活百科 > 节日知识 > 中国节日大全,传统节日习俗,民族节日来源 小年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节日知识2016-02-01 小年的传统美食有哪些过几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过小年要吃什么吗?小年习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饺子.年糕.米饼.粽子等.具体过小年要吃什么?小编为您盘点12种小年的美食. ...

  • 汉族丧葬仪式研究综述(修改稿一)
  • 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综述 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死亡而举行的葬礼也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杂隆重的一项仪式活动"1.人们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来追念死者,安抚生者.丧葬仪式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和民俗功能.有关 ...

  • 看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品悠久历史文化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婚礼受到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影响,传统婚礼的元素逐渐消失,现在年轻人一般都选择西式婚礼,其实,中国传统婚礼更热闹,传统婚礼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之相亲 古时候,女孩子通常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像现代都是自由恋爱以后再决定是否结婚,在说媒人说合后,男方会在媒人的 ...

  • 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
  •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文化 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文化 中国婚礼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 婚礼, ...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 近年来国人对传统节日愈加喜爱和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节日的保护.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 ...

  • 二十四节气|24节气|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习俗|节日大全|二十四节气网
  • 二十四节气 关于本站 邮票目录 24节气网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七夕 中秋节 中元节 重阳节 腊八节 少数民族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西方节日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

  • 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 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摘要: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习俗在现代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本文在查阅了长沙及湖南省多种本土新闻报刊报道的前提下,对相关居民进行面对面口述采访的辅助下,考察个人及家庭实践视角下的春节习俗变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一.在家庭经济视角下,春节习俗具有"层化 ...

  • 江苏泰州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统习俗)
  • 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址:http://js.zgjsks.com) 1.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 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