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杜绝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

前年,曾有个网名秦火火(原名秦志晖)因涉嫌网络寻衅滋事罪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014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秦志晖诽谤、寻衅滋事一案,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

秦火火,利用网络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编造雷锋生活奢侈、红十字会强行募捐、动车事故天价赔偿等情节,秦火火无中生有的网络谣言,竟然都成了热门话题,说明网络谣言对社会影响之大,对舆论环境毒害之深。这种故意编造谣言的行为,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也可能损害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理应依法严厉打击。造谣的秦火火在网络上呼风唤雨,却最终逃脱不过一场牢狱之灾,案件开庭一经报道,立刻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纷纷表示此举大快人心,说明了人们对网络谣言的痛恨之深。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传播的受众者也越来越多。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也给一些网络谣言的炮制者制造了可乘之机。规范网络秩序,要靠全民的自觉,我们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言论,那是我们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那就是自觉遵守网络世界规范,不随意跟风,理性围观、理性思考,不纵容不正之风,更要勇敢地批评指正不正之事,做新时代有操守的网民。

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有一定差距,许多人便认为在网络上可以肆意妄为,甚至没有规矩可言,更有的人甚至逃避现实生活,甘愿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可自拔。技术的进步、网络工具的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的长期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殊不知,网络中同样有法律进行监管,同样有规矩需要遵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笔者认为,互联网号称“虚拟社会”,其实从来就不是“虚拟”的,它是由真实的人群来构成,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现实社会中对每位成员应有的约束和规范,在网络社会没有理由不遵守,所有维护公共场所安全的法律,在网络社会也同样适用,网络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不会也不能有超出法律规定的绝对自由。

我国近年来更加注重建设法治社会,每个人在网络中也必须遵守底线,互联网如果成了任由谣言肆意流布的藏污纳垢之地,绝非网络之福,也绝非网民之福。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就必须依法把那些无法无天者清除出去,作为网络空间的一分子,我们不仅要对网络信息认真辨别、理性判断,更要对那些违规违法者给以谴责、绝不纵容。作为普通网民,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培养诚信素质,坦荡做人,真诚交心,老实说话,不发布虚假信息,不传播网络谣言,规范个人言行,守住诚信底线,共同构筑起一个文明有序的网络社会。

杜绝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环境

前年,曾有个网名秦火火(原名秦志晖)因涉嫌网络寻衅滋事罪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014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秦志晖诽谤、寻衅滋事一案,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吧!

秦火火,利用网络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编造雷锋生活奢侈、红十字会强行募捐、动车事故天价赔偿等情节,秦火火无中生有的网络谣言,竟然都成了热门话题,说明网络谣言对社会影响之大,对舆论环境毒害之深。这种故意编造谣言的行为,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也可能损害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理应依法严厉打击。造谣的秦火火在网络上呼风唤雨,却最终逃脱不过一场牢狱之灾,案件开庭一经报道,立刻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网友纷纷表示此举大快人心,说明了人们对网络谣言的痛恨之深。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传播的受众者也越来越多。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也给一些网络谣言的炮制者制造了可乘之机。规范网络秩序,要靠全民的自觉,我们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言论,那是我们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那就是自觉遵守网络世界规范,不随意跟风,理性围观、理性思考,不纵容不正之风,更要勇敢地批评指正不正之事,做新时代有操守的网民。

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有一定差距,许多人便认为在网络上可以肆意妄为,甚至没有规矩可言,更有的人甚至逃避现实生活,甘愿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可自拔。技术的进步、网络工具的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的长期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殊不知,网络中同样有法律进行监管,同样有规矩需要遵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防范和治理。笔者认为,互联网号称“虚拟社会”,其实从来就不是“虚拟”的,它是由真实的人群来构成,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现实社会中对每位成员应有的约束和规范,在网络社会没有理由不遵守,所有维护公共场所安全的法律,在网络社会也同样适用,网络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不会也不能有超出法律规定的绝对自由。

我国近年来更加注重建设法治社会,每个人在网络中也必须遵守底线,互联网如果成了任由谣言肆意流布的藏污纳垢之地,绝非网络之福,也绝非网民之福。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就必须依法把那些无法无天者清除出去,作为网络空间的一分子,我们不仅要对网络信息认真辨别、理性判断,更要对那些违规违法者给以谴责、绝不纵容。作为普通网民,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培养诚信素质,坦荡做人,真诚交心,老实说话,不发布虚假信息,不传播网络谣言,规范个人言行,守住诚信底线,共同构筑起一个文明有序的网络社会。


相关内容

  • 整治网络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
  • 整治网络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 1.整治的背景:近来公安部按照中央部署,进行了打击网络谣言,整治网络环境的专项行动,秦火火等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进行敲诈勒索的人和事收到惩处,两高也出台了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 1)事例:秦火火"制造并传播的谣言达3000余条:2011年8月," ...

  • 6专题.净化网络环境 关注健康成长
  • 2014年云南省中考思想政治时事热点分析专题汇编 专题六.净化网络环境 关注健康成长 [重要热点背景] 1.坚守网络"七条底线" 争做健康向上网民.2013年8月15日中国互联网大会闭幕.会议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 ...

  • 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案例引发的思考_林筠
  • 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案例引发的思考 林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31050) 105 大学摘要:谣言传播是新媒体信息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生是信息数据热衷的阅读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尤其手机等移动设备普及率之高,接收及传播谣言的情况不可小觑.本文基于两则大学生谣言传播的案例, ...

  • 无法治则无自由-再谈净化网络环境
  • 无法治则无自由 --再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办网上网 2012年04月04日06:31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一些在网上编造谣言者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一批传播谣言的互联网站被依法查处.这再次提醒人们,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世界",行为越过了法律所允 ...

  • [网络]言行应遵循法律底线
  • 北京市公安局长:网上攻击现行体制 轻的警告 重的打击 2012-07-25 13:34     来源:共识网 中新网北京昨日电讯称,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公安局长傅政华称,"对利用互联网从事贩卖违禁物品,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现行体制的,情节轻微的将予以公开警告,情节严重的 ...

  • 申论热点及范文2015.7
  • 申论热点: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 伴随着独生一代的成长,"责任感"一词被频频提及.然而,当代青少年责任感是高是低,情形是好是坏,人们的态度似乎截然相反.有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人有的因为压力大跳楼,有的因为失恋轻生,有的因为没有钱去抢劫,如果他们有一丝一毫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感,就不会滑 ...

  • 当今中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弊大于利
  • 评论:强推"网络实名制"弊大于利 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前提,是要铺就一条制度与法律保障之路,在保护网民人身权利与防止网络侵权之间求得平衡 网络实名制在争议中又有新动向.继2010年7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实施"网店实名制"之后,8月1日文化部开始正式实施了" ...

  • 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
  • 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分析 张 博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病毒.黑客的攻击,虚假 ...

  • 拒绝网络谣言
  • 拒绝网络谣言,从我做起! 首先引述一条资讯: 我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对惩治网络谣言作出了相关规定.对于网络谣言泛滥之势,互联网信息办.工信部负责人表示绝不容忍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损害公共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