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思考

  随着网络媒体及网络终端工具(手机等)的快速发展,新闻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新闻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快速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实”,对网络媒体及网络终端工具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传统媒体报纸来说很难做到。由于信息传输的高度发达,“正在发生的事实”一旦发生,立即会传遍大江南北,新闻同源同质在所难免。严酷的现实面前。报纸如何应对挑战?“深度报道”成为众多报纸竞争的利器。事实上,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时代呼唤深度报道,读者需要深度报道,抓深度报道应当成为报社采编人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深度报道解析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简而言之,深度报道就是通常人们对深入报道新闻事件的概略说法,它“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大词典》给深度报道这样定义: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的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也就是新闻的深度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不论各家、各派对其定义有何不同,但深度报道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深刻性与思想性。既要探讨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要揭示事实的意义、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着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二是全面性与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既表现新闻事实的全过程,又表现新闻事实上下左右各个方面。三是具有解释性与分析性。权威人士要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的智慧,带动受众思考。

  总之,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是“求是”,要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专家的权威分析,向读者准确传递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事实的本质是什么等。

  

  深度报道做“深”的途经

  

  怎样开掘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采写深度报道首先要关注、研究热点,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切入,做深度剖析,为百姓解疑释惑。为党和政府有效解决矛盾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要下功夫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用好背景分析。实践证明。新闻中使用好背景材料,对开掘新闻的深度大有益处。因为有了广泛而深刻的背景材料。才能将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才能较详细地说清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方方面面,使新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从而突出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穿透力。

  二是增加思辨色彩。同样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一地是适合的,在那一地可能不适合;在此一时是正确的,在彼一时则可能走向反面。新闻报道中的辩证法,无处不在。要把报道写得有深度,就要改变思维方式,增加思辨色彩,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所谓思辨色彩,不是大道理的简单堆砌,不是理论观点的表象演绎,而是隐含在事实对比叙述中的理性思考,事实叙述本身就体现了报道者的思辨性。

  三是树立宏观意识。要以更广、更高的角度对微观事实进行宏观审视,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去审视事物发展的动态,即“站在田埂上看天安门”、“以微观之‘矢’射宏观之“的”。不能“见一报一”、“人云亦云”地去进行表面信息的传递。

  四是力求报道的前瞻性,亦即预见性。这种预测是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把握大量事实之后,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结果,而不是凭空想象。要通过深度报道,提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预见和对策。帮助广大受众分析研究改革发展的趋势,如市场预测、消费预测、生产预测等。

  

  深度报道要处理好八大关系

  

  目前,深度报道虽成为众多报纸赢得读者的利器,但很多采编人员对深度报道有诸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认为深度报道与文章的长短成正比,错误地理解为长文章就是深度报道;预测性、前瞻性深度报道讲得太满、太绝、太死。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板着面孔,故作深沉,题大文空,语言生硬,脱离读者;时效性差,要么报道滞后,要么操之过急,等等。

  克服以上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把深度报道真正做精做深做到位。必须处理好八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深”与“近”的关系。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要从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深入解剖、解答群众的疑问。

  二是处理好“深”与“活”的关系。深度报道不仅要高屋建瓴,还要让读者能够看懂,行文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力求雅俗共赏。

  三是处理好“监督”与“建设”的关系。编辑记者不仅要有“爆破意识”,更要有“建设意识”。要把“建设”作为根本。

  四是处理好“时效”与“求稳”的关系。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要注重及时性,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要注重适时,在选题的策划上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意识,刊发时效要恰到好处。

  五是处理好“深”与“新”的关系。推出深度报道也要力求以新鲜感取胜。

  六是处理好“观点鲜明”与“恰如其分”的关系。不少深度报道写得很精采、很有说服力,但文章个别话讲得太满,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深度报道的观点和结论要努力减少偏颇,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七是处理好“大胆选题”与“把握分寸”的关系。选题时,既要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生活中的诸多具体事物中去选取,但要十分慎重,防止泄密或引发事端。

  八是处理好“钻进去”与“跳出来”的关系。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看事物、分析问题,既要钻进去看细节、找准矛盾,又要跳出来看全貌、认清本质。

  总之,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调查性、过程性、解释性深得观众或读者的厚爱,它必将引导新闻深化改革。我们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要把握好时效性,坚持后发制人;把握好报道时机、火候,以获得最佳传播效果;不可将深度报道嬗变成专业报道,不可引用过深的专业术语,毕竟大众传媒要以受众为本。

  随着网络媒体及网络终端工具(手机等)的快速发展,新闻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新闻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快速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实”,对网络媒体及网络终端工具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传统媒体报纸来说很难做到。由于信息传输的高度发达,“正在发生的事实”一旦发生,立即会传遍大江南北,新闻同源同质在所难免。严酷的现实面前。报纸如何应对挑战?“深度报道”成为众多报纸竞争的利器。事实上,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时代呼唤深度报道,读者需要深度报道,抓深度报道应当成为报社采编人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深度报道解析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简而言之,深度报道就是通常人们对深入报道新闻事件的概略说法,它“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大词典》给深度报道这样定义: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的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也就是新闻的深度报道。

  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不论各家、各派对其定义有何不同,但深度报道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深刻性与思想性。既要探讨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要揭示事实的意义、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着重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二是全面性与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既表现新闻事实的全过程,又表现新闻事实上下左右各个方面。三是具有解释性与分析性。权威人士要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的智慧,带动受众思考。

  总之,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是“求是”,要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专家的权威分析,向读者准确传递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事实的本质是什么等。

  

  深度报道做“深”的途经

  

  怎样开掘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采写深度报道首先要关注、研究热点,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切入,做深度剖析,为百姓解疑释惑。为党和政府有效解决矛盾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要下功夫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用好背景分析。实践证明。新闻中使用好背景材料,对开掘新闻的深度大有益处。因为有了广泛而深刻的背景材料。才能将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才能较详细地说清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方方面面,使新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从而突出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穿透力。

  二是增加思辨色彩。同样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一地是适合的,在那一地可能不适合;在此一时是正确的,在彼一时则可能走向反面。新闻报道中的辩证法,无处不在。要把报道写得有深度,就要改变思维方式,增加思辨色彩,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所谓思辨色彩,不是大道理的简单堆砌,不是理论观点的表象演绎,而是隐含在事实对比叙述中的理性思考,事实叙述本身就体现了报道者的思辨性。

  三是树立宏观意识。要以更广、更高的角度对微观事实进行宏观审视,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去审视事物发展的动态,即“站在田埂上看天安门”、“以微观之‘矢’射宏观之“的”。不能“见一报一”、“人云亦云”地去进行表面信息的传递。

  四是力求报道的前瞻性,亦即预见性。这种预测是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把握大量事实之后,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结果,而不是凭空想象。要通过深度报道,提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预见和对策。帮助广大受众分析研究改革发展的趋势,如市场预测、消费预测、生产预测等。

  

  深度报道要处理好八大关系

  

  目前,深度报道虽成为众多报纸赢得读者的利器,但很多采编人员对深度报道有诸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认为深度报道与文章的长短成正比,错误地理解为长文章就是深度报道;预测性、前瞻性深度报道讲得太满、太绝、太死。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板着面孔,故作深沉,题大文空,语言生硬,脱离读者;时效性差,要么报道滞后,要么操之过急,等等。

  克服以上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把深度报道真正做精做深做到位。必须处理好八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深”与“近”的关系。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要从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手,深入解剖、解答群众的疑问。

  二是处理好“深”与“活”的关系。深度报道不仅要高屋建瓴,还要让读者能够看懂,行文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力求雅俗共赏。

  三是处理好“监督”与“建设”的关系。编辑记者不仅要有“爆破意识”,更要有“建设意识”。要把“建设”作为根本。

  四是处理好“时效”与“求稳”的关系。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要注重及时性,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要注重适时,在选题的策划上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意识,刊发时效要恰到好处。

  五是处理好“深”与“新”的关系。推出深度报道也要力求以新鲜感取胜。

  六是处理好“观点鲜明”与“恰如其分”的关系。不少深度报道写得很精采、很有说服力,但文章个别话讲得太满,几乎没有回旋余地。深度报道的观点和结论要努力减少偏颇,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七是处理好“大胆选题”与“把握分寸”的关系。选题时,既要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生活中的诸多具体事物中去选取,但要十分慎重,防止泄密或引发事端。

  八是处理好“钻进去”与“跳出来”的关系。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看事物、分析问题,既要钻进去看细节、找准矛盾,又要跳出来看全貌、认清本质。

  总之,深度报道以其深刻性、调查性、过程性、解释性深得观众或读者的厚爱,它必将引导新闻深化改革。我们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要把握好时效性,坚持后发制人;把握好报道时机、火候,以获得最佳传播效果;不可将深度报道嬗变成专业报道,不可引用过深的专业术语,毕竟大众传媒要以受众为本。


相关内容

  • 碎片化信息传播下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学术论坛 碎片化信息传播下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王宗法 徐 敏 潍坊电视台,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正步入"碎片时代",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却呈现出逐步深化的趋势,所以深度报道成为了各新闻媒体扩大.提升其综合竞争力的" ...

  • 当下已被解放的"深度"
  • 2014年12月11日,羊城晚报万元底薪聘深度记者,称将重金打造深度新闻团队,做强做大深度新闻.对于身处寒冬的传统媒体而言,羊城晚报选择将深度新闻作为提高自身公信力和品牌效应的砝码并不令人意外.然而放眼当下的传媒界,深度新闻大多数已经再难重现世纪之交时期的辉煌,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社会影响力,都远远不 ...

  • 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
  • 当"图文并重"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许多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近几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有的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的显要位置,有的甚至做成封面式的头版.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将"图文并重"简单地理解为各版都有图片,定期出摄影专版,盲目追求 ...

  • 如何写深度报道
  • 如何写深度报道 何为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 ...

  • 当代新闻编辑
  • <当代新闻编辑>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闻编辑工作地基本属性 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采写与编辑是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 主要体现在报道的定位.总体的规范.定位与相应的调整. 其次体现在报道的策划.深,活,优, 最后是报社的编前会制度. 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选择.修改.标题. ...

  • 从_南方周末_看报纸的深度报道
  • NEWS WORLD 报刊经纬 从<南方周末>看报纸的深度报道 ■熊静曾勰 [摘要]<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其在深度报道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从研究是什么成就了<南方周末>公信力的角度,分析和探寻我国当代报刊发展的 ...

  • 怎样写采访提纲
  • 怎样写采访提纲???(采访人)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9-28 19:46 快点,不要多,100字即可(今晚就要!!!!!!!!!!!!!!!!) 提问者: - 二级 最佳答案 参考下列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借鉴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 ...

  • 如何撰写采访人物的采访提纲
  • 如何撰写采访人物的采访提纲?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 ...

  • [南方都市报]如何做深度报道
  • <南方都市报>如何做深度报道 来自董哲的博客 今年1月4日,我在"A叠英雄会"的发言中,预计南方都市报A叠将在下半年厚积薄发.令人欣慰的是,随后出现的讨论深圳是否被抛弃.非典系列.孙志刚事件等三大报道使南方都市报的声誉达到空前的高度,为我们的厚积薄发增添了新的支撑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