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中国消费者苹果没有特权

2007-3-19 17:44:00

苹果可以在渠道、人员、产品等方面对中国漠视,这是苹果的自由。但是对于关系到消费者利益的售后服务苹果公司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进行“入乡随俗”,没有任何特权。

近期有报道(详见“苹果首次向中国消费者让步承诺改进售后服务”)称: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消费者投诉反映,iPod出现故障报修后,苹果公司不予维修,而是直接更换备件,而更换备件的保修期从一年缩水为三个月,有的消费者还反映,苹果更换的新机是翻新机。

苹果公司“以换代修”的维修政策混淆了“保修期”的概念,不符合中国的“三包”政策和消费者的心理习惯。根据《消法》的立法规定与精神,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货之日起应重新计算。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谈判,苹果公司昨日终于作出让步,向消保委正式发函作出书面承诺:将就中国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作出切实可行的改进,逐一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以更好服务于中国消费者。

这也是苹果电脑为数不多对于中国用户的“正面回应”。

2007年1月9日宣布更名为“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这都是苹果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的标志。然而,苹果给中国消费者的感觉总总是高高在上,没有能够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可口可乐、宝洁等国际品牌一样实现中国的本土化。

占据全球音乐播放器70%市场份额的iPod在中国的销量仅占1%,这与中国巨大的市场是完全不符的。此次,苹果公司在服务上的妥协,能否看作是其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第一步,在人员和渠道、产品、价格、广告宣传等方面都实现有效的本土化呢?

乔布斯的态度决定中国市场地位低下

2005年8月,闹得沸沸扬扬的"13高管集体被炒"事件就充分的表现出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不重视。据了解,这次裁员决定是乔布斯亲自下达的,被开除的高管全是iPod的销售负责人,开除的原因是iPod销售业绩不佳。纠纷的主要焦点是关于销售提成,销售人员的提成数额与苹果公司统计的数额出入达到了20倍,中国区的销售人员对此不满提出起诉,从而遭到了乔布斯的辞退。

虽然我们无法获得此事件的真实信息,然而从这个事件的背后,我们能够感觉到苹果对中国员工的不信任和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而且乔布斯作为苹果的CEO竟然一次都没有访问过中国市场,这在跨国公司中都属罕见,诺基亚CEO康培凯、摩托罗拉CEO詹德、三星CEO李健熙等都多次访华,察看中国市场。乔布斯这个以执拗著称的苹果CEO对中国市场的关注,我们由此看见一斑了。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个人偏好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苹果乔布斯对中国市场的冷淡态度直接影响到苹果的渠道建设和产品上市。

众所周知,苹果在中国采取分产品、分渠道全国总代操作模式,就是一个产品交付一家代理商进行全国总代,而苹果公司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代理商提供广告宣传以及软性支持。目前,苹果iPod在中国的总代理是北京瀚林汇和朝华科技。这种代理的渠道模式,不能很好地接触到消费者终端,因此苹果对消费者的意见不能够及时处理,导致消费者多次对苹果的服务提出质疑。

而且为了实现渠道的扁平化,减少开支,苹果在2006年4月由卢雷出任亚太区负责人后,取消了中国区总经理的职位。这也不利于接触终端消费者。对中国市场的不关注导致的结果是苹果产品在中国上市时间较晚,与其他市场差价巨大。

比如,20G iPod Nano加拿大的售价只有144.2美元,德国位192.46美元,法国为205.8美元,韩国和中国分别为176.17和179.84美元,美国则以149美元,价格也偏低。中国香港的市场价格比大陆低23%。这就导致很多中国消费者从国外或者香港购买iPod,从而造成了市场价格的混乱。面对这一状况,苹果公司当然会解释在中国销售电子产品需要缴纳17%的关税,但同样的状况英特尔、HP、戴尔同样会遇到,为什么他们能控制作为产品制造基地的大陆市场的价格呢?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还有个例子就是2007年1月9日上市的iPhone,登陆中国的时间是2008年,而在美国等市场上市的时间是2007年8月,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在苹果公司所有的市场中地位低下。

中国市场并非像乔布斯想象的那样是廉价商品的天堂,06年宾利在中国销售近130台,在所销售的车型中,宾利雅致(Amage)系列占到了1/4,其中又有2/3是售价在548万元以上的宾利雅致RL高端车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每年所消费的奢侈品总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消费总额的12%。

服务中国消费者,苹果没有任何特权

苹果可以在渠道、人员、产品等方面对中国漠视,这是苹果的自由。但是对于关系到消费者利益的售后服务苹果公司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进行“入乡随俗”,在3.15即将到来的时候,广大苹果iPod用户对其服务提出的质疑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苹果在服务上没有任何特权。

苹果公司一直以“全球维修政策”为由拒绝为消费者维修机器,或者延长更换新机的保修期。这是对中国《消法》的亵渎,作为全球的品牌就应该根据市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售后服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都已经完成因地制宜,苹果在服务上到现在才表示对中国法律认同,这也是其不重视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表现。

希望此次售后服务的强制改善,能够作为苹果公司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良好开端,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渠道建设、人员以及产品策略的改变,从而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体验到苹果的高品质和苹果文化。

2007-3-19 17:44:00

苹果可以在渠道、人员、产品等方面对中国漠视,这是苹果的自由。但是对于关系到消费者利益的售后服务苹果公司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进行“入乡随俗”,没有任何特权。

近期有报道(详见“苹果首次向中国消费者让步承诺改进售后服务”)称: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消费者投诉反映,iPod出现故障报修后,苹果公司不予维修,而是直接更换备件,而更换备件的保修期从一年缩水为三个月,有的消费者还反映,苹果更换的新机是翻新机。

苹果公司“以换代修”的维修政策混淆了“保修期”的概念,不符合中国的“三包”政策和消费者的心理习惯。根据《消法》的立法规定与精神,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货之日起应重新计算。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谈判,苹果公司昨日终于作出让步,向消保委正式发函作出书面承诺:将就中国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作出切实可行的改进,逐一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以更好服务于中国消费者。

这也是苹果电脑为数不多对于中国用户的“正面回应”。

2007年1月9日宣布更名为“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这都是苹果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的标志。然而,苹果给中国消费者的感觉总总是高高在上,没有能够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可口可乐、宝洁等国际品牌一样实现中国的本土化。

占据全球音乐播放器70%市场份额的iPod在中国的销量仅占1%,这与中国巨大的市场是完全不符的。此次,苹果公司在服务上的妥协,能否看作是其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第一步,在人员和渠道、产品、价格、广告宣传等方面都实现有效的本土化呢?

乔布斯的态度决定中国市场地位低下

2005年8月,闹得沸沸扬扬的"13高管集体被炒"事件就充分的表现出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不重视。据了解,这次裁员决定是乔布斯亲自下达的,被开除的高管全是iPod的销售负责人,开除的原因是iPod销售业绩不佳。纠纷的主要焦点是关于销售提成,销售人员的提成数额与苹果公司统计的数额出入达到了20倍,中国区的销售人员对此不满提出起诉,从而遭到了乔布斯的辞退。

虽然我们无法获得此事件的真实信息,然而从这个事件的背后,我们能够感觉到苹果对中国员工的不信任和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而且乔布斯作为苹果的CEO竟然一次都没有访问过中国市场,这在跨国公司中都属罕见,诺基亚CEO康培凯、摩托罗拉CEO詹德、三星CEO李健熙等都多次访华,察看中国市场。乔布斯这个以执拗著称的苹果CEO对中国市场的关注,我们由此看见一斑了。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个人偏好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苹果乔布斯对中国市场的冷淡态度直接影响到苹果的渠道建设和产品上市。

众所周知,苹果在中国采取分产品、分渠道全国总代操作模式,就是一个产品交付一家代理商进行全国总代,而苹果公司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代理商提供广告宣传以及软性支持。目前,苹果iPod在中国的总代理是北京瀚林汇和朝华科技。这种代理的渠道模式,不能很好地接触到消费者终端,因此苹果对消费者的意见不能够及时处理,导致消费者多次对苹果的服务提出质疑。

而且为了实现渠道的扁平化,减少开支,苹果在2006年4月由卢雷出任亚太区负责人后,取消了中国区总经理的职位。这也不利于接触终端消费者。对中国市场的不关注导致的结果是苹果产品在中国上市时间较晚,与其他市场差价巨大。

比如,20G iPod Nano加拿大的售价只有144.2美元,德国位192.46美元,法国为205.8美元,韩国和中国分别为176.17和179.84美元,美国则以149美元,价格也偏低。中国香港的市场价格比大陆低23%。这就导致很多中国消费者从国外或者香港购买iPod,从而造成了市场价格的混乱。面对这一状况,苹果公司当然会解释在中国销售电子产品需要缴纳17%的关税,但同样的状况英特尔、HP、戴尔同样会遇到,为什么他们能控制作为产品制造基地的大陆市场的价格呢?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还有个例子就是2007年1月9日上市的iPhone,登陆中国的时间是2008年,而在美国等市场上市的时间是2007年8月,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在苹果公司所有的市场中地位低下。

中国市场并非像乔布斯想象的那样是廉价商品的天堂,06年宾利在中国销售近130台,在所销售的车型中,宾利雅致(Amage)系列占到了1/4,其中又有2/3是售价在548万元以上的宾利雅致RL高端车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每年所消费的奢侈品总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消费总额的12%。

服务中国消费者,苹果没有任何特权

苹果可以在渠道、人员、产品等方面对中国漠视,这是苹果的自由。但是对于关系到消费者利益的售后服务苹果公司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进行“入乡随俗”,在3.15即将到来的时候,广大苹果iPod用户对其服务提出的质疑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苹果在服务上没有任何特权。

苹果公司一直以“全球维修政策”为由拒绝为消费者维修机器,或者延长更换新机的保修期。这是对中国《消法》的亵渎,作为全球的品牌就应该根据市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售后服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都已经完成因地制宜,苹果在服务上到现在才表示对中国法律认同,这也是其不重视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表现。

希望此次售后服务的强制改善,能够作为苹果公司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良好开端,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渠道建设、人员以及产品策略的改变,从而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体验到苹果的高品质和苹果文化。


相关内容

  • 从小米手机的发展看市场营销
  • 1.1 研究的背景 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平稳阶段.进入3G时代以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各大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厂商分别应用不同类型的芯片部件及系统的解决方案.随着手机进入智能终端阶段,诺基亚分别推出了MEGOO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电信市场发生了巨 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 ...

  • 孔融让梨是害人的故事
  • 孔融让梨是害人的故事 第一 消灭了平等理念,教育孩子从小要论大小,不要论平等.孔融长大后,给大官撑伞,给大款让女人,给大人物让房子.必将会是奴性十足的货色,美国宪法有一句话响彻云霄,我们每个人是生来平等的. 第二 消灭了自由理念,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沽名钓誉,不要性灵的自由,小孩子贪吃贪占是人类的天性, ...

  • 王军:从郑和下西洋看"李约瑟悖论"
  • 发布时间:2012-10-25 15:18 作者:王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356次 <遥想郑和当年>一文提到,如果郑和下西洋带回一些当时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物品,那么,中国过去几百年的历史有可能完全重写.这种历史的偶然蕴含着重大的经济学涵义,尤其当我们将郑和下西洋与"李约瑟 ...

  • 区域市场管理难题破解方法
  • 第1讲 面对区域市场的理性思考(上) [本讲重点] 销售人员销量考核的困惑 销售人员"暗箱操作"完成销量的绝招 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面对区域市场的理性思考.在这一模块中,主要介绍在企业销售活动中常见的错误和误区.当销售经理面临销量压力时,思考问题时常常很难保持冷静, ...

  • 解决物流问题的三要素
  • 解决物流问题的三要素 基本观点 物流受利益推动 物流受信息引导 创造有利于物流的宏观环境是政府和国家的职责 *基本定义:生产部,消费部,物流 为了把问题简单化,我们先给物流下一个简单易懂的定义.人类要生存,必须消费一定量的物质,还必须有一个提供这些物质的系统,于是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分为两大部分:消费 ...

  • 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09年第5期经济经纬 ECONOM I C SURV EY N o . 5 2009 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文龙 (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8) 摘 要: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 家庭养老的衰落, 都对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形成严峻挑战.由于片面的社会发展 ...

  • 优胜者的气质
  • 腾讯为什么成了"淡定哥"? 此次中国互联网并购潮中,腾讯的表现耐人寻味.当阿里巴巴和百度.搜狐和360都在弄潮的时候,腾讯却不动声色. 最急切的当然是阿里巴巴,因为通过并购来补缺,对阿里来说既是紧迫的事――为了在整体上市中卖个好价,又是重要的事――在没有移动就没有未来的背景下,必 ...

  • 微软的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 微软的人力资源案例分析 计算机学院 53100830 平洋 微软公司1975年创办之初,只有人员数名,收入1.6亿美元.如今,微软公司拥有31396名员工,2003年4月6日,微软公司的市值达2000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二.总裁比尔·盖茨在自己四度荣登世界首富宝座之时,也造就了微软数以千计的百万富翁. ...

  • 苹果维修生态链:供需失衡价格混乱"黑店"寄生
  • 苹果维修生态链:供需失衡价格混乱"黑店"寄生(全文) 2013-04-08 01:28:1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有1人参与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美国苹果公司 (以下简称苹果)"维修门"事件后,苹果近期承诺,将iPhone4和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