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中最温暖的地方

  每当看到别人在文章落款处,留下给书房命名的这个斋那个斋时,我就很羡慕。因为至今,我都没有一个可以供存书和写字的地方。从十七岁那年当兵到现在,我一直处在动荡之中,书跟着我也受了不少的颠簸之苦。   当战士时,四年多时间住在十个人一个班的宿舍里,别说床头摆本书了,每天的被子都得叠成“豆腐块”,剩余的物品要放在床头柜里,书当然属于剩余物品了。不过那时候没有几本书,最多的是文学杂志。1989年,我调到喀什支队工作,有间办公室,领导却三天两头来检查办公室卫生,文学书籍当然不能放在办公桌上,被装在纸箱里,堆在宿舍的床下,并且越积越多。直到1993年,我想着自己该转业了,便把书打包准备托运回陕西老家,谁知没有转业,却被调到乌鲁木齐的总队工作。喀什离乌鲁木齐太远,那时还不通火车,公共汽车得坐三天时间,东西很不好带,我把能精简的都精简了,惟独把没寄回老家的书全带到了乌木鲁齐。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都是为了生活,没敢梦想过有个书房。我的书依然装在纸箱里,没有能见“天日”的地方。尽管这样,我还是在这期间读了不少好书,知道了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我反映比较迟钝),读了巴尔加斯・略萨、加西亚・马尔克斯、卡洛斯・富恩特斯、阿莱霍・卡彭铁尔等作家的作品。新疆的边远闭塞,我的孤陋寡闻,使我读到《百年孤独》和《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这些著作时,非常震惊。传统的习惯使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世界古典名著的阅读上,而没有过多地去阅读、了解古典名著以外的新著作。新的阅读开始后,使我看到了一个更贴近时代的文学领域,我的创作也从这里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比如,我像其他的新疆作者一样,一直在写部队(城市)或者内地老家农村生活的文字,思想狭隘,文字老套,当我读到吉尔吉斯坦的作家艾特玛托夫后,突然之间有所醒悟,我守着独特的地域和人文不写,却去追随大众化写作,真是愚蠢至极。于是,我开始新的思考。   1998年8月份,我的职务到了可以分配住房的条件,终于分上一室一厅的套房,我们与女儿住在一室里,厅里本来可以兼做书房的,但由于面积太小,放个沙发、电视,厅里就已经显得有些拥挤,再也没有可以放置书柜的地方了,让书堂堂皇皇地摆到书柜里依然是我的一个梦。书从纸箱子里拿出来,放在厕所上面的壁柜里,想起来要看哪本时,得翻找半天。这个时候,我对新疆的历史发生了兴趣,买了不少历史方面的书,有时为找一个资料,站在凳子上,经常会找得一头的汗水,也很恼火,可没有办法。   后来,我到北京上了一年鲁院,接触到不少新的信息,发觉自己的文学基础太差,知识面太窄,于是,我买了几千块钱的书,邮寄回新疆,准备今后好好读书。书越买越多,桌子下面、柜子里全堆满了,正愁没有地方放时,幸运降临我的头上,我被调到北京总部工作。更没想到的是,北京竟比乌鲁木齐更容易分到住房,一年不到,我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老婆女儿随军进京,在北京安下了家,我的所有书籍,爱人早都给我邮寄了过来。这下,我想着该结束动荡的生活,我买了两个书柜(买多了放不下),和女儿达成协议,留半个书柜放她的书,才把书柜放在了她的房间里。我第一次有了书柜,想着让这些跟着我倍受颠簸的书能在书柜上“亮相”,把沾满风尘的书整理一遍,可书柜太小,摆了两层还是放不下,只好往属于女儿的那半个书柜里堆放,女儿抗议,我只好把认为一时用不上的书堆到壁柜里。我爱买书,碰到喜欢的书随手就买了,又在杂志社工作,彼此交换的文学杂志也多,我经常把杂志带回家看,慢慢地,书柜里的书和杂志越积越多,把属于女儿的那个空间挤得越来越小。女儿年龄不大,可是她的书却不少,见自己的属地经常被侵犯,时常愤怒地提出抗议,我是个在生活中也讲认真的人,但惟独在书柜这件事上,一点都不认真,在女儿的抗议声中,能装糊涂就装糊涂,实在装不过去了,做些让步,下次依然把书放过去。   就这样,我虽然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但终于算是有了书柜。有书柜的感觉真不一样,只要有空闲的时候,我总是在书柜跟前翻书,有时会翻出很多记忆,抚摸着手里的书,对往昔做一番感慨。   我的藏书基本上都是文学方面的,没有精装的摆设书,我觉得那些书会把书房搞得很森严,呈现出一股冰冷的阴气,置身其中,别说写东西,坐在那里都会叫人不寒而栗。我想像中的书房,应该是一个温暖的,能叫人对文字产生感觉的地方,随手抽出一本书,是自己喜欢的,很快就能读进去的那种。我去别人的家里,喜欢参观他人的书房,发现有些人把书房布置得很豪华,书架上的书都很精致,但从买回来就摆设在那里,从来没有翻看过,我不知道这是主人的悲哀,还是那些书的悲哀?我能理解一些有怪僻的人,喜欢收藏书,但收藏着不去探索书里的奥妙,那些书形同虚设,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在我现有的这些书里,也有不少书我没有真正看过,但却是我喜欢的,偶尔我会抽出来读上一段,觉得读进去了,会放下手头正干着的活,把这本读完。像唐浩明的《杨度》和《张之洞》,都是在这种状况下读完的,厚厚的三卷本,读完了真是很过瘾……   写到这里,突然间回过头来看我写的这篇有关书房的文章,一点也不像在写书房,倒像是在诉说住房问题的一腔苦水,却与书房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没有住房,哪来的书房?我这个人在生活上是很容易满足的,如果哪一天,我能有一个更大的住宅,能有一小间做书房,圆了我那个温暖的梦想,我就很知足了,至于给书房起个什么名字,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每当看到别人在文章落款处,留下给书房命名的这个斋那个斋时,我就很羡慕。因为至今,我都没有一个可以供存书和写字的地方。从十七岁那年当兵到现在,我一直处在动荡之中,书跟着我也受了不少的颠簸之苦。   当战士时,四年多时间住在十个人一个班的宿舍里,别说床头摆本书了,每天的被子都得叠成“豆腐块”,剩余的物品要放在床头柜里,书当然属于剩余物品了。不过那时候没有几本书,最多的是文学杂志。1989年,我调到喀什支队工作,有间办公室,领导却三天两头来检查办公室卫生,文学书籍当然不能放在办公桌上,被装在纸箱里,堆在宿舍的床下,并且越积越多。直到1993年,我想着自己该转业了,便把书打包准备托运回陕西老家,谁知没有转业,却被调到乌鲁木齐的总队工作。喀什离乌鲁木齐太远,那时还不通火车,公共汽车得坐三天时间,东西很不好带,我把能精简的都精简了,惟独把没寄回老家的书全带到了乌木鲁齐。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都是为了生活,没敢梦想过有个书房。我的书依然装在纸箱里,没有能见“天日”的地方。尽管这样,我还是在这期间读了不少好书,知道了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我反映比较迟钝),读了巴尔加斯・略萨、加西亚・马尔克斯、卡洛斯・富恩特斯、阿莱霍・卡彭铁尔等作家的作品。新疆的边远闭塞,我的孤陋寡闻,使我读到《百年孤独》和《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这些著作时,非常震惊。传统的习惯使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世界古典名著的阅读上,而没有过多地去阅读、了解古典名著以外的新著作。新的阅读开始后,使我看到了一个更贴近时代的文学领域,我的创作也从这里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比如,我像其他的新疆作者一样,一直在写部队(城市)或者内地老家农村生活的文字,思想狭隘,文字老套,当我读到吉尔吉斯坦的作家艾特玛托夫后,突然之间有所醒悟,我守着独特的地域和人文不写,却去追随大众化写作,真是愚蠢至极。于是,我开始新的思考。   1998年8月份,我的职务到了可以分配住房的条件,终于分上一室一厅的套房,我们与女儿住在一室里,厅里本来可以兼做书房的,但由于面积太小,放个沙发、电视,厅里就已经显得有些拥挤,再也没有可以放置书柜的地方了,让书堂堂皇皇地摆到书柜里依然是我的一个梦。书从纸箱子里拿出来,放在厕所上面的壁柜里,想起来要看哪本时,得翻找半天。这个时候,我对新疆的历史发生了兴趣,买了不少历史方面的书,有时为找一个资料,站在凳子上,经常会找得一头的汗水,也很恼火,可没有办法。   后来,我到北京上了一年鲁院,接触到不少新的信息,发觉自己的文学基础太差,知识面太窄,于是,我买了几千块钱的书,邮寄回新疆,准备今后好好读书。书越买越多,桌子下面、柜子里全堆满了,正愁没有地方放时,幸运降临我的头上,我被调到北京总部工作。更没想到的是,北京竟比乌鲁木齐更容易分到住房,一年不到,我分到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老婆女儿随军进京,在北京安下了家,我的所有书籍,爱人早都给我邮寄了过来。这下,我想着该结束动荡的生活,我买了两个书柜(买多了放不下),和女儿达成协议,留半个书柜放她的书,才把书柜放在了她的房间里。我第一次有了书柜,想着让这些跟着我倍受颠簸的书能在书柜上“亮相”,把沾满风尘的书整理一遍,可书柜太小,摆了两层还是放不下,只好往属于女儿的那半个书柜里堆放,女儿抗议,我只好把认为一时用不上的书堆到壁柜里。我爱买书,碰到喜欢的书随手就买了,又在杂志社工作,彼此交换的文学杂志也多,我经常把杂志带回家看,慢慢地,书柜里的书和杂志越积越多,把属于女儿的那个空间挤得越来越小。女儿年龄不大,可是她的书却不少,见自己的属地经常被侵犯,时常愤怒地提出抗议,我是个在生活中也讲认真的人,但惟独在书柜这件事上,一点都不认真,在女儿的抗议声中,能装糊涂就装糊涂,实在装不过去了,做些让步,下次依然把书放过去。   就这样,我虽然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但终于算是有了书柜。有书柜的感觉真不一样,只要有空闲的时候,我总是在书柜跟前翻书,有时会翻出很多记忆,抚摸着手里的书,对往昔做一番感慨。   我的藏书基本上都是文学方面的,没有精装的摆设书,我觉得那些书会把书房搞得很森严,呈现出一股冰冷的阴气,置身其中,别说写东西,坐在那里都会叫人不寒而栗。我想像中的书房,应该是一个温暖的,能叫人对文字产生感觉的地方,随手抽出一本书,是自己喜欢的,很快就能读进去的那种。我去别人的家里,喜欢参观他人的书房,发现有些人把书房布置得很豪华,书架上的书都很精致,但从买回来就摆设在那里,从来没有翻看过,我不知道这是主人的悲哀,还是那些书的悲哀?我能理解一些有怪僻的人,喜欢收藏书,但收藏着不去探索书里的奥妙,那些书形同虚设,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在我现有的这些书里,也有不少书我没有真正看过,但却是我喜欢的,偶尔我会抽出来读上一段,觉得读进去了,会放下手头正干着的活,把这本读完。像唐浩明的《杨度》和《张之洞》,都是在这种状况下读完的,厚厚的三卷本,读完了真是很过瘾……   写到这里,突然间回过头来看我写的这篇有关书房的文章,一点也不像在写书房,倒像是在诉说住房问题的一腔苦水,却与书房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没有住房,哪来的书房?我这个人在生活上是很容易满足的,如果哪一天,我能有一个更大的住宅,能有一小间做书房,圆了我那个温暖的梦想,我就很知足了,至于给书房起个什么名字,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相关内容

  • 菜刀原创民谣歌词
  • 菜刀老师刘寅 原创民谣歌词 希望树(现场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给我一段烛火温暖着寒冷 给我一点勇敢穿过这黑暗 给我一些坚强走完这条路 给我一点风向挣脱这现实 一片落叶滑落,会惊扰了整个夏天 一片雪花落下,预示冬的寒冷 太阳每日东升,照耀大地无限的曙光 只 ...

  • 助学筑梦筑人征文
  • 寻路历程中的温暖 上大学是我的梦想,把大学读好之后能够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是我现在的梦想. 我是大山深处出来的孩子,从小家庭贫困,大多时候只能由政府接济,邻居帮助,在姐姐因为没钱读书辍学后,我又开始上学了.这一次,爸妈说,只要我能读得走,无论如何都要把我扶走,他们对不起姐姐,把所有的希望加注在我身上. ...

  • [温暖]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
  • [温暖]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 (2013-10-06 19:57:44) 转载▼ 标签: 千叶花堂 叶子手工 花艺 鲜花速递 生日礼物 分类: 2[凡花一墨]行走聆听 回忆起几年前认识你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已经是物是人非,早已模糊不清. 唯独与你的交情,就像红酒,时间越久,越香醇烂漫. 我们一起 ...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有一种温暖,足以让冰雪消融:有一种关怀,足以让大地春来:有一种感动,足以让阳光熠熠:有一种希望,足以让万物复苏.如此这般的温暖.关怀.感动.希望汇聚在一起――这就是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人师者,也不例外.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 ...

  • 梦在色彩_900字
  •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梦的色彩 像天空般的遥远,梦如星星一般的眨眼:像大海般的辽阔,梦像帆船一样的漂泊:像沙漠般的干涸,梦如绿洲一般的闪耀. 梦,高雅的站在云端,散发出如同阳光一样耀眼的希望的色彩.曾几何时,那北风呼啸,百花凋残,枯叶纷飞,那何不像我们在前进的路上迷了方向.不过总有那么一缕金 ...

  • 我的奋斗目标作文
  • 篇一:努力奋斗我的梦 36人的方形编队,6排整齐划一的队列,同一声步伐,同一声心跳,同一面国旗,同一个信念,我们是高二(3)班,一个不可磨灭的集体. 我与同学们并肩而进,尽全力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个动作,在那看似短暂却又十分漫长的几分钟里,我丝毫没有半点懈怠,忘记了腰的疼痛,放开了一切纷繁的琐事.我 ...

  • 2011作文题精选
  • 1.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题目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1)以"童年的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追忆美好时光,抒发真挚情怀. (2)音乐人小柯在为"唱响中国"创作的歌曲< ...

  • 中国梦,我的梦~班会记录
  • 中国梦 我的梦 主题班会记录 时间: 2013年4月11日 地点: 谷家小学 参加人员: 五.六年级 主持人: 辅导员 班主任 班会主题:中国梦,我的梦! 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主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是:中国梦,我的梦!(学生读) 同学们,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 ...

  • 留一点自尊给自己(7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留一点自尊给自己(700字) 作文 谁都会希望自己是一条大江,浩浩荡荡,展示不凡:谁都会渴望自己是一棵大树,挺拔高大,历史悠久:谁都会幻想自己是一轮明月,皎洁无暇,高高在上. 可你不是. 你就好比一涧山泉,叮咚作响,有人会在意你的清澈吗?会.当你干净的时候,人们都会来围着你戏水,当你变的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