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的规范煎煮方法研究

甘肃医药2011年第30卷第7期GansuMedicalJoumal,2011,Vol.30,No.7

参考的文献

[1]辛增玺,于海雁.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30(01):49-50.

[2]刘玲玲,吕世臣,李美英,史大丽.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03):213-214.

··429

[3]莫惠平,潘秋荣,莫柳华.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规范使用药物[J].中

外医疗,2009,(24):482.[4]王雪文,顾克菊,金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J].中国临

床医生,2008,36(03):52-53.

[5]侯朝阳.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和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0,

23(01):86-87.

砂仁的规范煎煮方法研究

柴烨

武小荣刘峰林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条件对砂仁挥发油煎出量的影响,为砂仁的煎药使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以汤剂中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煎药方法,以煎次、砂仁处理与否,浸泡与否,煎煮时间为4个因素,选用一煎、二煎,捣碎、不捣,浸泡0h、0.5h,煎煮2min、5min、10min、15min,为因素水平实验筛选,采用挥发油微量测定法测定各供试样品挥发油含量,以各供试样品挥发油含量评价汤剂质量,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结果:以A1B2C2D2制备的汤液中挥发油的量最高,即捣碎浸泡0.5小时后下2分钟煎2次为最佳方法。结论:砂仁煎煮使用较为科学的方法是捣碎单包浸泡半小时后,在第一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第二火时将砂仁包先取出,不与其它方药混煎,也在第二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以提高汤剂挥发油含量。

【关键词】砂仁;汤液;挥发油;含量测定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1)07-0429-03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T.L.)的干燥成熟果实。辛散温通,芳香化湿行气,入脾Wu

胃而善于理脾胃气滞,为醒脾和胃之良药[1]。阳春砂中相对含量较高的8种挥发性成分依次是:乙酸龙脑酯、樟脑、茨烯、柠檬烯、龙脑、月桂烯、α-蒎烯、α-古巴烯,总含量占阳春砂检出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77%[2]。挥发油成分亦为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乙酸龙

袪痰作用;樟脑具有局部刺激作用脑酯有镇痛抗炎、

芳香性物质在汤剂中的释放有所差别,为了对芳香性药材汤剂的制备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选常用砂仁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1.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实验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烧杯,量筒,移液管

(2ml),玻璃棒,JY4001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铜钵,称量瓶。1.2

实验药材

砂仁(购自黄河药材市场),经甘肃中

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杨扶德副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1.3

实验试剂

石油醚(分析纯,沸程30℃~60℃,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22.12.2

实验方法药材处理

剥除砂仁外壳。完整果实质量

称定供试品药材5g,投入

和强心作用,临床用作局部抗感染剂,止痒剂和危重

袪痰和抗菌作用;病人的急救剂;柠檬烯具有镇咳、龙

脑有发汗、兴奋、镇痉、驱虫和抗腐蚀等作用;月桂烯有一定的镇咳作用;α-蒎烯、β-蒎烯、有明显的镇咳和

袪痰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3]。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史上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归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煎煮方法,但对于芳香性药材煎煮时间至今众说纷纭。《中国药典》2010版砂仁“使用注意”项下只说明芳香性中药煎汤时须后下,并无煎煮时间的规定,同时后下药材应煎煮多长时间也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指标。传统后下煎煮方法一煎离火前5分钟下入后下药物,第二火混煎,此法是否能够发挥芳香性药物的最佳药效,值得探讨。再者由于各药质地不一,

作者单位:730000甘肃兰州,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柴烨);

730000甘肃兰州,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武小荣、刘峰林)

通讯作者:刘峰林,E-mail:[email protected],Tel:0931-3662875

500.2g,除去外壳后质量356.4g。

总挥发油含量测定[4]

圆底烧瓶中,加入8倍量水,然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在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刻度部分至溢流入烧瓶为止。再加适量的石油醚(沸程30℃~60℃)浮于水上层,连接球形冷凝管。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约5小时,然后在冷凝管上端加少量石油醚冲洗冷凝管,停止加热,放置,待充分分层后,打开活塞放出刻度管的水后,收取石油醚层于精密称重称量瓶中,在室温通风处使石油醚自然挥干,精密称重。结果见表1。

··430

甘肃医药2011年第30卷第7期GansuMedicalJoumal,2011,Vol.30,No.7

2.3挥发油提取装置内附挥发油量测定对2.2使

由表4可知,砂仁后下时间对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煎煮次数对汤的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药液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材浸泡时间和处理情况对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不大,影响因素A>D>B>C。由表3可见,砂仁后下时间越短,汤液中的挥发油含量越高;煎煮次数为2次时,挥发油含量增加,为使煎液中挥发油含量保持最高,应采用A1B2C1D2,即捣碎砂仁包煎,第一火离火前2min后下,第二火不与其他药物混煎,先将砂仁包取出,浸与冷水中,于第二火离火前2min下入、共煎煮2次。以此处理方式验证,提取煎液的挥发油为9.87mg,接近最佳工艺条件提取量,最佳工艺制备砂仁汤剂其挥发油实际利用率仅为其挥发油总量的7.44%。4讨论

砂仁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能否发挥疗

用过的挥发油提取装置,用20ml石油醚加热回流洗涤,待装置内壁无附着物时,停止加热。待充分分层后,打开活塞放出刻度管的水,后收取石油醚层于精密称重称量瓶中,在室温通风处使石油醚自然挥干,精密称重。结果见表1。2.4

供试品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用L8(4×24)

正交表安排实验,以砂仁破碎程度、煎煮次数、浸泡时间及煎煮时间作为正交试验的4个因素,因素水平见表2。供试品按正交表制备,按2.2的方法提取供试品中的挥发油,测定挥发油的量。正交表及实验结果见表3。3

结果及分析

数据采用正交设计的重复实验方差分析。见表1-4,

表1砂仁总挥发油含量测定

试验号挥发油量(mg)

装置附着挥发油量(mg)

1112.612.3

2162.06.2

3150.38.2

效取决于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的高低。由于挥发油的挥发性,随着药液煎煮时间延长,造成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的降低而影响疗效。因此,砂仁入煎剂应后下,在其实际临床使用中,有的将果实直接后下入药,有的将壳捣碎后后下入药,有些甚至未注明后下,这些做法都不能保证充分发挥砂仁的功效,造成资源浪费,疗内含种子团效不佳。砂仁是一种带有较为致密外壳、

的果实类中药,挥发油主要存在于种子团[5],以完整种子团入药时,因砂仁种子外壳包裹导致挥发油不易散出,煎液中挥发油含量偏低;而壳和种子均破碎后入药煎煮挥发油含量较高,说明破碎后砂仁所含挥发油

表2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

1234

A煎煮时间/min

251015

B药材处理完整未处理捣碎

C浸泡时间/hD煎次

00.5

12

表3正交实验表及实验结果

试验号12345678

A11223344

B12121212

C12122121

D12211221

yi17.114.98.44.50.20.61.32.0

yi22.58.63.92.30.22.82.32.8

yi3(mg)2.18.14.17.72.45.82.43.1

易被充分煎出。煎煮次数对有效成分的煎出的影响也极大,本实验证明药液中挥发油的含量随煎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煎煮2次更利于提高药液中挥发油的含量;而对于后下时间本实验结果与文献记载和传统煎煮方法有较大差异。本试验结果得出砂仁后下的较佳处理方法,建议砂仁后下应捣碎以第一火离火前2分钟包煎,第二火时将砂仁包先取出,不与其它方药混煎,也在第二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以提高汤剂挥发油含量。即便如此,挥发油的利用率也只有其总油的7.44%。如何提高汤剂中含挥发油药材在的利用率,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秀云.砂仁的药效比较与鉴别[J].中医中药,2006,17(3):263-

264.

[2]蒙绍金.砂仁等后下类中药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的研究[J].2007:

52-54.

表4

方差来源离均差平方和

ABCD误差Se2F0.05(1,=4.4916)

108.48526.673.1531.0599.43F0.01(1,=8.5316)

显著性分析

自由度31113

方差36.16226.673.1531.0516

F5.824.290.515.006.21

P0.05>0.05

F0.05(3,=3.24F0.01(3,=5.2916)16)

*P<0.05**P<0.01

甘肃医药2011年第30卷第7期GansuMedicalJoumal,2011,Vol.30,No.7

[3]陈河如,吕秋兰,李冬梅,等.春砂仁药用化学成分的液-液分级萃

取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54-59.[4]罗小萍,杨小持,黄志刚.挥发油微量测定方法初探[J].中国中药

1989,14(1):40-41.杂志,

··431

[5]王迎春,林励,魏刚.阳春砂果实种子团及果皮挥发油成分分析

[J].中药材,2000,23(8):462-463.

·医院管理·

我院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体会

张建平

郑晓峰

【摘要】我院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强调患者的依从性,培养医师正确用药的决策能力,分析处方的6个核心指标,点评并指导临床用药,促进了合理用药。本文介绍了我院临床医师、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的实践和具体办法。

有效;安全【关键词】合理用药;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1)07-0431-02

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剂量、

量合格,安全无害,是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会议提出的合理用药要求。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也是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改的政策、技术要求。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促进了合理用药,现介绍如下。11.1

重视医患角色是医院合理用药的出发点重视对用药的决策者医师进行培训

执业医师

22.1

广泛开展合理用药舆论宣传和知识竞赛

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处方具有技术性、法律

性、经济性的特点,《处方管理办法》完善了处方管理规定,可操作性强。规定了处方权的获得、处方的开具、书写规则,处方的调剂、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并要求制定本单位药品处方集、公示本单位药品目录信息、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等。组织医师、药师学习并实行,能够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2

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照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建立了抗菌药物分类管理机构,对抗菌药物分三类进行管理,授权使用。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务部定期对住院病例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要求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指导方案和市卫生局有关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文件规定精神,结合本院专科的特点,制定本院的抗菌药物分类使用管理和审批制度。2.3

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知识竞赛

事前编印试题集,

组织严格的考试,认真的批动员学习。理论学习完毕,

阅试卷,对结果奖优罚劣。从基础理论上提高用药水平。3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4]

统计处方的6个核心指标,大致可以看出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的类型、程度和原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3.1

监测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药物在体内将经过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复杂的系列生化作用,联合用药的体内过程更加复杂,呈现或拮抗或协同效应,有的则产生毒副作用,甚至不可逆的损伤。多联用药从经验治疗实行大包围,有的疗效并不佳,而且增加了药

被授予处方权后可以使用药品[1],用药是否合理,医师临床专科素养对合理用药起着决定性的作药学知识、

用。由于各个专业科室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独立的用药范围和特点,医师用药表现为熟悉本专业作用机理的系列药物,对其他类药物缺乏相应认识和使用经验,甚至具有滞后性[2]。我院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通过“三基训练”和继续医学教育,充实临床医师的药理学知识。医务科定期对依法被授处方权的医师和药剂人法规和规章制度培训,提高业务水员进行相关法律、

平和法律意识,确保医疗质量。1.2

强调患者的依从性

就医的患者存在文化素质、

疾病认识,使用药物,治疗期待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患者不听从医师医嘱,不服从药师指导,有的不进行检查和诊治就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到药店里买药。用药则有误用、滥用、配药不当、长期用药、合并用药、盲目减药或停药的情形。得到药品后不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因此,合理用药不仅是医师、临床药师的责任,社会公众也需要认识和理解[3]。合理、适当的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单位:734000甘肃张掖,张掖市人民医院医务部

甘肃医药2011年第30卷第7期GansuMedicalJoumal,2011,Vol.30,No.7

参考的文献

[1]辛增玺,于海雁.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30(01):49-50.

[2]刘玲玲,吕世臣,李美英,史大丽.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03):213-214.

··429

[3]莫惠平,潘秋荣,莫柳华.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规范使用药物[J].中

外医疗,2009,(24):482.[4]王雪文,顾克菊,金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J].中国临

床医生,2008,36(03):52-53.

[5]侯朝阳.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和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0,

23(01):86-87.

砂仁的规范煎煮方法研究

柴烨

武小荣刘峰林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条件对砂仁挥发油煎出量的影响,为砂仁的煎药使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方法:以汤剂中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煎药方法,以煎次、砂仁处理与否,浸泡与否,煎煮时间为4个因素,选用一煎、二煎,捣碎、不捣,浸泡0h、0.5h,煎煮2min、5min、10min、15min,为因素水平实验筛选,采用挥发油微量测定法测定各供试样品挥发油含量,以各供试样品挥发油含量评价汤剂质量,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结果:以A1B2C2D2制备的汤液中挥发油的量最高,即捣碎浸泡0.5小时后下2分钟煎2次为最佳方法。结论:砂仁煎煮使用较为科学的方法是捣碎单包浸泡半小时后,在第一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第二火时将砂仁包先取出,不与其它方药混煎,也在第二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以提高汤剂挥发油含量。

【关键词】砂仁;汤液;挥发油;含量测定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1)07-0429-03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T.L.)的干燥成熟果实。辛散温通,芳香化湿行气,入脾Wu

胃而善于理脾胃气滞,为醒脾和胃之良药[1]。阳春砂中相对含量较高的8种挥发性成分依次是:乙酸龙脑酯、樟脑、茨烯、柠檬烯、龙脑、月桂烯、α-蒎烯、α-古巴烯,总含量占阳春砂检出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77%[2]。挥发油成分亦为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乙酸龙

袪痰作用;樟脑具有局部刺激作用脑酯有镇痛抗炎、

芳香性物质在汤剂中的释放有所差别,为了对芳香性药材汤剂的制备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选常用砂仁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1.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实验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烧杯,量筒,移液管

(2ml),玻璃棒,JY4001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铜钵,称量瓶。1.2

实验药材

砂仁(购自黄河药材市场),经甘肃中

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杨扶德副教授鉴定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1.3

实验试剂

石油醚(分析纯,沸程30℃~60℃,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22.12.2

实验方法药材处理

剥除砂仁外壳。完整果实质量

称定供试品药材5g,投入

和强心作用,临床用作局部抗感染剂,止痒剂和危重

袪痰和抗菌作用;病人的急救剂;柠檬烯具有镇咳、龙

脑有发汗、兴奋、镇痉、驱虫和抗腐蚀等作用;月桂烯有一定的镇咳作用;α-蒎烯、β-蒎烯、有明显的镇咳和

袪痰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3]。

中药汤剂是我国医药史上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归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煎煮方法,但对于芳香性药材煎煮时间至今众说纷纭。《中国药典》2010版砂仁“使用注意”项下只说明芳香性中药煎汤时须后下,并无煎煮时间的规定,同时后下药材应煎煮多长时间也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指标。传统后下煎煮方法一煎离火前5分钟下入后下药物,第二火混煎,此法是否能够发挥芳香性药物的最佳药效,值得探讨。再者由于各药质地不一,

作者单位:730000甘肃兰州,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柴烨);

730000甘肃兰州,甘肃中医学院药学系(武小荣、刘峰林)

通讯作者:刘峰林,E-mail:[email protected],Tel:0931-3662875

500.2g,除去外壳后质量356.4g。

总挥发油含量测定[4]

圆底烧瓶中,加入8倍量水,然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在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刻度部分至溢流入烧瓶为止。再加适量的石油醚(沸程30℃~60℃)浮于水上层,连接球形冷凝管。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约5小时,然后在冷凝管上端加少量石油醚冲洗冷凝管,停止加热,放置,待充分分层后,打开活塞放出刻度管的水后,收取石油醚层于精密称重称量瓶中,在室温通风处使石油醚自然挥干,精密称重。结果见表1。

··430

甘肃医药2011年第30卷第7期GansuMedicalJoumal,2011,Vol.30,No.7

2.3挥发油提取装置内附挥发油量测定对2.2使

由表4可知,砂仁后下时间对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煎煮次数对汤的影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药液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材浸泡时间和处理情况对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不大,影响因素A>D>B>C。由表3可见,砂仁后下时间越短,汤液中的挥发油含量越高;煎煮次数为2次时,挥发油含量增加,为使煎液中挥发油含量保持最高,应采用A1B2C1D2,即捣碎砂仁包煎,第一火离火前2min后下,第二火不与其他药物混煎,先将砂仁包取出,浸与冷水中,于第二火离火前2min下入、共煎煮2次。以此处理方式验证,提取煎液的挥发油为9.87mg,接近最佳工艺条件提取量,最佳工艺制备砂仁汤剂其挥发油实际利用率仅为其挥发油总量的7.44%。4讨论

砂仁中的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能否发挥疗

用过的挥发油提取装置,用20ml石油醚加热回流洗涤,待装置内壁无附着物时,停止加热。待充分分层后,打开活塞放出刻度管的水,后收取石油醚层于精密称重称量瓶中,在室温通风处使石油醚自然挥干,精密称重。结果见表1。2.4

供试品制备及挥发油含量测定

用L8(4×24)

正交表安排实验,以砂仁破碎程度、煎煮次数、浸泡时间及煎煮时间作为正交试验的4个因素,因素水平见表2。供试品按正交表制备,按2.2的方法提取供试品中的挥发油,测定挥发油的量。正交表及实验结果见表3。3

结果及分析

数据采用正交设计的重复实验方差分析。见表1-4,

表1砂仁总挥发油含量测定

试验号挥发油量(mg)

装置附着挥发油量(mg)

1112.612.3

2162.06.2

3150.38.2

效取决于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的高低。由于挥发油的挥发性,随着药液煎煮时间延长,造成汤液中挥发油含量的降低而影响疗效。因此,砂仁入煎剂应后下,在其实际临床使用中,有的将果实直接后下入药,有的将壳捣碎后后下入药,有些甚至未注明后下,这些做法都不能保证充分发挥砂仁的功效,造成资源浪费,疗内含种子团效不佳。砂仁是一种带有较为致密外壳、

的果实类中药,挥发油主要存在于种子团[5],以完整种子团入药时,因砂仁种子外壳包裹导致挥发油不易散出,煎液中挥发油含量偏低;而壳和种子均破碎后入药煎煮挥发油含量较高,说明破碎后砂仁所含挥发油

表2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

1234

A煎煮时间/min

251015

B药材处理完整未处理捣碎

C浸泡时间/hD煎次

00.5

12

表3正交实验表及实验结果

试验号12345678

A11223344

B12121212

C12122121

D12211221

yi17.114.98.44.50.20.61.32.0

yi22.58.63.92.30.22.82.32.8

yi3(mg)2.18.14.17.72.45.82.43.1

易被充分煎出。煎煮次数对有效成分的煎出的影响也极大,本实验证明药液中挥发油的含量随煎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煎煮2次更利于提高药液中挥发油的含量;而对于后下时间本实验结果与文献记载和传统煎煮方法有较大差异。本试验结果得出砂仁后下的较佳处理方法,建议砂仁后下应捣碎以第一火离火前2分钟包煎,第二火时将砂仁包先取出,不与其它方药混煎,也在第二火离火前2分钟后下,以提高汤剂挥发油含量。即便如此,挥发油的利用率也只有其总油的7.44%。如何提高汤剂中含挥发油药材在的利用率,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秀云.砂仁的药效比较与鉴别[J].中医中药,2006,17(3):263-

264.

[2]蒙绍金.砂仁等后下类中药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的研究[J].2007:

52-54.

表4

方差来源离均差平方和

ABCD误差Se2F0.05(1,=4.4916)

108.48526.673.1531.0599.43F0.01(1,=8.5316)

显著性分析

自由度31113

方差36.16226.673.1531.0516

F5.824.290.515.006.21

P0.05>0.05

F0.05(3,=3.24F0.01(3,=5.2916)16)

*P<0.05**P<0.01

甘肃医药2011年第30卷第7期GansuMedicalJoumal,2011,Vol.30,No.7

[3]陈河如,吕秋兰,李冬梅,等.春砂仁药用化学成分的液-液分级萃

取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1):54-59.[4]罗小萍,杨小持,黄志刚.挥发油微量测定方法初探[J].中国中药

1989,14(1):40-41.杂志,

··431

[5]王迎春,林励,魏刚.阳春砂果实种子团及果皮挥发油成分分析

[J].中药材,2000,23(8):462-463.

·医院管理·

我院合理用药的实践与体会

张建平

郑晓峰

【摘要】我院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强调患者的依从性,培养医师正确用药的决策能力,分析处方的6个核心指标,点评并指导临床用药,促进了合理用药。本文介绍了我院临床医师、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的实践和具体办法。

有效;安全【关键词】合理用药;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1)07-0431-02

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剂量、

量合格,安全无害,是内罗毕国际合理用药专家会议提出的合理用药要求。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也是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改的政策、技术要求。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促进了合理用药,现介绍如下。11.1

重视医患角色是医院合理用药的出发点重视对用药的决策者医师进行培训

执业医师

22.1

广泛开展合理用药舆论宣传和知识竞赛

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处方具有技术性、法律

性、经济性的特点,《处方管理办法》完善了处方管理规定,可操作性强。规定了处方权的获得、处方的开具、书写规则,处方的调剂、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并要求制定本单位药品处方集、公示本单位药品目录信息、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等。组织医师、药师学习并实行,能够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2.2

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照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建立了抗菌药物分类管理机构,对抗菌药物分三类进行管理,授权使用。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医务部定期对住院病例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要求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指导方案和市卫生局有关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文件规定精神,结合本院专科的特点,制定本院的抗菌药物分类使用管理和审批制度。2.3

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知识竞赛

事前编印试题集,

组织严格的考试,认真的批动员学习。理论学习完毕,

阅试卷,对结果奖优罚劣。从基础理论上提高用药水平。3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4]

统计处方的6个核心指标,大致可以看出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的类型、程度和原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3.1

监测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药物在体内将经过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复杂的系列生化作用,联合用药的体内过程更加复杂,呈现或拮抗或协同效应,有的则产生毒副作用,甚至不可逆的损伤。多联用药从经验治疗实行大包围,有的疗效并不佳,而且增加了药

被授予处方权后可以使用药品[1],用药是否合理,医师临床专科素养对合理用药起着决定性的作药学知识、

用。由于各个专业科室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独立的用药范围和特点,医师用药表现为熟悉本专业作用机理的系列药物,对其他类药物缺乏相应认识和使用经验,甚至具有滞后性[2]。我院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通过“三基训练”和继续医学教育,充实临床医师的药理学知识。医务科定期对依法被授处方权的医师和药剂人法规和规章制度培训,提高业务水员进行相关法律、

平和法律意识,确保医疗质量。1.2

强调患者的依从性

就医的患者存在文化素质、

疾病认识,使用药物,治疗期待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患者不听从医师医嘱,不服从药师指导,有的不进行检查和诊治就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到药店里买药。用药则有误用、滥用、配药不当、长期用药、合并用药、盲目减药或停药的情形。得到药品后不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因此,合理用药不仅是医师、临床药师的责任,社会公众也需要认识和理解[3]。合理、适当的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单位:734000甘肃张掖,张掖市人民医院医务部


相关内容

  • 烧烤绝密配方大全之一
  • 香酥烤羊肉及其制作方法 2007-12-03 15:04香酥烤羊肉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肉制食品加工技术,其配方为羊腿肉50公斤,香料0.3-0.6公斤,酱油1-2.5公斤,绍兴酒2-3.5公斤,香油3-6公斤,姜1.5-3公斤,葱1.5-3公斤,味精0.5-1.5公斤,盐1-2公斤,淀粉10-20公斤 ...

  • 春砂仁的功效与作用春砂仁食用方法大全
  • 让购物,成为一种习惯www.fenglingou.com 阳春,隶属阳江市管辖范围内的县城之一,那里的地貌气候适宜砂仁的生长,故称"阳春砂仁"或"砂仁". 春砂仁又称为"阳春砂仁"."砂仁",属芳香性的南方名贵药材.&l ...

  • 砂仁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 42 临床合理用药2011年2月第4卷第2B 期 C h i n J of C li n ical Rati on alDrug U se , February 2011, Vol 4No 2B 用药经验 砂仁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王红丽, 孙志海, 冯彦 关键词! 砂仁; 方剂; 配伍意义 中图分类 ...

  •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
  • 砂仁的功效与作用:砂仁别名: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砂仁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砂仁的功效与作用.阴虚 砂仁的功效: 砂仁别名: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 ...

  • 五香粉和十三香的调配及应用原始笔录版
  • 五香粉和十三香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复合型天然香辛调味料.五香粉亦称五香面,十三香是在五香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两者只是在配方上有稍许差异.其生产工艺.应用范围等各方面的要求基本相同.都是由多种各具独特香味的中草药材香辛原料,经过筛选.干燥.碾磨.过筛.称量.混合.灭菌.分装.封口等操作程 ...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harmakognosie)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药 学 教 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 蔡少青 人民卫生出版 ...

  • 卤味的配方
  • 卤味的配方卤味的配方卤菜,是将初步加工和焯水处理后的原料放在配好的卤汁中煮制或浸熟而成的菜肴,如平时我们经常(点击右边更多小吃技术可以查看更多相关文档)吃到的卤鸡.卤鸭.卤猪肚.卤豆干.卤鸡蛋等麻花做法.虽然这些卤菜红.黄.白等色泽不同,但嚣其甘香味美的特色让消费者百吃不厌,然而卤菜特别是卤禽类的价 ...

  • 女人常吃这三种食物,养肝养颜不易老!
  • 女人常吃这三种食物,养肝养颜不易老! 肝好的女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五岁,面色红润身材好.都说女人养颜就从养肝开始,肝血足了,自然能够面色红润有光泽.中医说了,外养不如内养,养肝是内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说,养颜就是养肝,女人养肝最重要就是补肝血,帮助身体排毒.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三种食物,做法 ...

  • 各种香料的配方
  • 各种香料的配方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称,如麻辣粉.鲜辣 粉等,是家庭烹饪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配方 1 : 砂仁 60g 丁香 12g 豆蔻 7g 肉桂 7g 三柰 12g 配方 2 : 大料 20g 干姜 5g 小茴香 8g 花椒 18g 陈皮 6g 花椒 18g 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