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纲要求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Ⅰ

2、位移和路程 Ⅱ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 t ,s-t 图,v -t 图 Ⅱ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Ⅱ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 Ⅰ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 =v 0+at,s=v 0t+

知识网络: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122at ,v 2-v 0=2as. v -t 图。 Ⅱ 2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

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v t =v 0+at , s =v 0t +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 v - t图

特例

竖直上抛(a =g ) 2v t 2-v 0=2as , s =12at 2v 0+v t t 2自由落体(a =g )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图象。其中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把握。

§1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位移、路程、时间、时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并能够运用图像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速度、加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2v 12+v 22v 1v 2A .(v 1+v 2)/2 B .v 1⋅v 2 C . D . v 1+v 2v 1+v 2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s s ==,故正s s t v +v 12+2v 12v 2

确答案为D

【例2】(经典回放) 若车辆在行进中,要研究车轮的运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车轮只做平动 B. 车轮只做转动

C. 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D. 车轮的转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解析:研究车轮的运动,无需任何条件(平动、转动均可). 如果车轮做平动,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则可将车轮当作质点处理;如果车轮做转动,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因此不能将整个车轮当成质点处理.C 选项正确.

答案:C

点评:质点是处理实际问题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相对的,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运动无影响(如平动物体)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物体的运动的研究是次要因素(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反之,不能将物体当作质点处理.

【例3】有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2-1-2所示,在0—t 0这段时间内:

图2-1-2

(1)三个质点的位移关系为( )

A.s Ⅰ=sⅡ=sⅢ B.s Ⅰ>s Ⅱ>s Ⅲ C.s Ⅰ>s Ⅱ=sⅢ D.s Ⅰ=sⅡ>s Ⅲ

(2)三个质点的平均速率关系为( ) A. v Ⅰ=v Ⅱ=v Ⅲ B. v Ⅰ>v Ⅱ>v Ⅲ C. v Ⅰ>v Ⅱ=v Ⅲ D. v Ⅰ=v Ⅱ>v Ⅲ

解析:由s-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Ⅰ、Ⅱ、Ⅲ始末时刻纵坐标相同,则位移相同. (1)答案为A 选项. 同样可看Ⅰ的路程大一些,它出现了往返运动;而Ⅱ、Ⅲ路程相同,所以

(2)答案为C 选项.

答案:(1)A (2)C

点评:正确理解s-t 图象的物理含义以及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的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a 的方向只与△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点评1: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点评2:物体是否作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1)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2)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解析: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是Δv 与Δt 的比值,不能只由Δv 大小判断加速度大小,故B 错. 加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或只是方向变化加快,故A 、C 错. 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说明速度不变,但此时速度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故D 正确.

答案:D

点评:根据加速度大小不能判断物体的速度大小. 因为无论方向还是大小,加速度与速度都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直线运动,无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如何以及如何变化,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例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 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仍相同,二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已经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1s 后的速度为v t =10m/s 或v t =-10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a =v t -v 010-4v -v 0-10-4==6m/s或a =t ==-14m/s。 t 1t 1

答案:6m/s或14m/s

点评: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6、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6】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考系,求甲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解析:如图所示,以乙的矢量末端为起点,向甲的矢量末端作一条有向线段,即为甲相对乙的位移,由图可知,甲相对乙的位移大小为2m ,方向,南偏西45°。

点评:通过该例可以看出,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参考系,参考系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参考系的选取要以解题方便为原则。在具体题目中,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下面再举一例。

【例7】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

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的时间相等,各为1 小时;小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小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5400m ,时间为2小时。易得水的速度为0.75m/s。

二、匀速直线运动:v s ,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它是速度为恒矢量t

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

三、综合例析

【例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 .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A 错,B 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CD 正确.

【例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根据a =∆v ∆v 可知,Δ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则表示越大,t t

故加速度也越大,B 正确.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没有直接联系,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加速度大小变小,速度可以是不断增大.故此题应选B .

【例10 】在与x 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 =1.0×106V/m,一带电量q =1.0×10-8C 、质量m =2.5×10-3kg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5-2t ,式中x 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s 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m ,位移为 m 。 解析:须注意:本题第一问要求的是路程;第二问要求的是位移。

将x =5-2t 和s =v 0t 对照,可知该物体的初位置x 0=5m ,初速度v 0=-2m/s,运动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即沿x 轴负方向,因此从开始运动到5s 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10m ,而位移为-5m 。

【例11】某游艇匀速滑直线河流逆水航行,在某处丢失了一个救生圈,丢失后经t 秒才发现,于是游艇立即返航去追赶,结果在丢失点下游距丢失点s 米处追上,求水速.(水流速恒定,游艇往返的划行速率不变)。

解析:以水为参照物(或救生圈为参照物),则游艇相对救生圈往返的位移大小相等,且游艇相对救生圈的速率也不变,故返航追上救生圈的时间也为t 秒,从丢失到追上的时间为2t 秒,在2t 秒时间内,救生圈随水运动了s 米,故水速v =2s t

思考:若游艇上的人发现丢失时,救生圈距游艇s 米,此时立即返航追赶,用了t 秒钟追上,求船速.

【例12】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速度,图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

被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

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

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

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P 1、P 2两个信号之间

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m ,汽车的速度是

_____m/s.

解析:本题首先要看懂B图中标尺所记录的时间

每一小格相当于多少:由于P 1 P 2 之间时间间隔为1.0s ,标尺记录有30小格,故每小格为1/30s ,其次应看出汽车两次接收(并反射)超声波的时间间隔:P 1发出后经12/30s 接收到汽车反射的超声波,故在P 1发出后经6/30s 被车接收,发出P 1后,经1s 发射P 2,可知汽车接到P 1后,经t 1=1-6/30=24/30s发出P 2,而从发出P 2到汽车接收到P 2并反射所历时间为t 2=4.5/30s,故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t =t 1+t 2=28.5/30s,求出汽车两次接收超声波的位置之间间隔:s =(6/30-4.5/30)v 声=(1.5/30)×340=17m,故可算出v 汽=s /t =17÷(28.5/30)=17.9m/s.

【例13】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成正比,即v=Hr,式中H 为一恒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测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

宇宙是从一个爆炸的大火球开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

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为T = 。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 =3×10-2m/s﹒光年,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 年。

解析: 本题涉及关于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内容,背景材料非常新颖,题中还给出了不少信息。题目描述的现象是:所有星体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越远的速度越大。提供的一种理论是:宇宙是一个大火球爆炸形成的,爆炸后产生的星体向各个方向匀速运动。如何用该理论解释呈现的现象?可以想一想:各星体原来同在一处,现在为什么有的星体远,有的星体近?显然是由于速度大的走得远,速度小的走的近。所以距离远是由于速度大,v=Hr只是表示v 与r 的数量关系,并非表示速度大是由于距离远。

对任一星体,设速度为v ,现在距我们为r ,则该星体运动r 这一过程的时间T 即为所要求的宇宙年龄,T=r/v

将题给条件v=Hr代入上式得宇宙年龄 T=1/H

将哈勃常数H =3×10-2m/s·光年代入上式,得T=1010年。

点评:有不少考生遇到这类完全陌生的、很前沿的试题,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这样的问题自己从来没见过,老师也从来没有讲过,不可能做出来,因而采取放弃的态度。其实只要静下心来,进入题目的情景中去,所用的物理知识却是非常简单的。这类题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四、针对训练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某质点做变速运动,初始的速度为 3 m/s ,经3 s速率仍为 3 m/s 测( )

A .如果该质点做直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B .如果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一定为 2 m/s 2

C .如果该质点做曲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可能为 2 m/s 2

D .如果该质点做直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可能为 12 m/s 2

3.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B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4.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 3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5.一辆汽车在一直线上运动,第1s 内通过5m ,第2s 内通过 10 m,第 3 s内通过20 m,4 s内通过5 m,则最初两秒的平均速度是/s ,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是__m /s ,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 /s .

6.在离地面高h 处让一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速度是碰前3/5,碰撞时间为Δt,则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7.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 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 5 m/s ,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_____,加速度为_____.(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8.人们工作、学习和劳动都需要能量,食物在人体内经消化过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

-在体内又转化为CO 2和 H 2O ,同时产生能量 E =2.80 ×106 J·mol 1.一个质量为60kg 的

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以1/6s的时间冲出1m 远,他在这一瞬间内消耗体内储存的葡萄糖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高三总复习学案 2.BC 3.D 4.C 5.7.5;12.5;10 gh 82gh 6., 25∆t

7.-10m/s;-2. 5 m/s2

8.0.28g

附:

知识要点梳理 阅读课本理解和完善下列知识要点

一、参考系

1.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

2. 选取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常常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一般来说是取 为参照物,对同一个运动,取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 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所涉及的各物理量应相对于同一参照物。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取地面为参照物。

二、质点

1. 定义2. 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3. 注意:同一物体,有时能被看作质点,有时就不能看作质点。

三、时间和时刻

1. 时刻;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如“2s末”、“3s初”等。

2. 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一段间隔,如“第三秒内”、“10分钟”等。

高三总复习学案

四、位移和路程

1. 位移

①意义:位移是描述 的物理量。

②定义:

③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 路程:路程是;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 物体做点的位移的大小一定 路程。

五、速度和速率

1. 速度

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又方向。

②瞬时速度:对应 或

的速度,简称速度。瞬时速度的方向为该时刻质点的 方向。

③平均速度:

仅适用于 运动。 该式适用于

平均速度对应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跟时间间隔的选取有关,不同的阶段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求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六、加速度

1. 加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

2. 定义式:。

3.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和方向相同。

4.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①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 (填“有”或“无”)直接关系。质点的运动的速度大,加速度 大;速度小,其加速度

第一章——第一节 匀速直线运动

第11页

高三总复习学案 小;速度为零,其加速度 为零(填“一定”或“不一定”)。 ②加速度的方向 (填“一定”或“不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 ;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成某一角度。

③质点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加速度的 和速度 的关系,与加速度的 无关。

七、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

叫匀速直线运动。

2. 速度公式:

随堂巩固训练

1. 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 某物体沿着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最大路程为

3.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若在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恒定速率时,其速度仍可能有变化

B. 物体有恒定速度时,其速率仍可能有变化

C.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

D. 物体具有沿x 轴正向的加速度时,可能具有沿x 轴负向的速度

5.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

第一章——第一节 匀速直线运动 第12页

高三总复习学案

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 _倍

6.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非常小的点; B. 研究一辆汽车过某一路标所需时间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

C. 研究自行车运动时,由于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0,则速度为0,速度变化也为0; B .质点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0,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0;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大。

9. 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经50m 处的速度为10.2m/s,10s 末以10.8m/s冲过终点,他的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第一章——第一节 匀速直线运动

第13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纲要求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Ⅰ

2、位移和路程 Ⅱ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 t ,s-t 图,v -t 图 Ⅱ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Ⅱ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 Ⅰ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 =v 0+at,s=v 0t+

知识网络:

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

速度、速率、平均速度

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s=v t ,s-t 图,(a =0)

122at ,v 2-v 0=2as. v -t 图。 Ⅱ 2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

动 直线运动的条件:a 、v 0共线 v t =v 0+at , s =v 0t +

典型的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 v - t图

特例

竖直上抛(a =g ) 2v t 2-v 0=2as , s =12at 2v 0+v t t 2自由落体(a =g )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图象。其中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把握。

§1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位移、路程、时间、时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并能够运用图像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速度、加速度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

2、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

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用线段表示时间,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

3、位置:表示空间坐标的点;

位移: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末位置与始位置之差,是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之长,是标量。

注意: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例1】物体M 从A 运动到B ,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 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 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2v 12+v 22v 1v 2A .(v 1+v 2)/2 B .v 1⋅v 2 C . D . v 1+v 2v 1+v 2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概念。全程的平均速度v =2v 1v 2s s ==,故正s s t v +v 12+2v 12v 2

确答案为D

【例2】(经典回放) 若车辆在行进中,要研究车轮的运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车轮只做平动 B. 车轮只做转动

C. 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D. 车轮的转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解析:研究车轮的运动,无需任何条件(平动、转动均可). 如果车轮做平动,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则可将车轮当作质点处理;如果车轮做转动,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因此不能将整个车轮当成质点处理.C 选项正确.

答案:C

点评:质点是处理实际问题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相对的,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运动无影响(如平动物体)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物体的运动的研究是次要因素(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反之,不能将物体当作质点处理.

【例3】有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如图2-1-2所示,在0—t 0这段时间内:

图2-1-2

(1)三个质点的位移关系为( )

A.s Ⅰ=sⅡ=sⅢ B.s Ⅰ>s Ⅱ>s Ⅲ C.s Ⅰ>s Ⅱ=sⅢ D.s Ⅰ=sⅡ>s Ⅲ

(2)三个质点的平均速率关系为( ) A. v Ⅰ=v Ⅱ=v Ⅲ B. v Ⅰ>v Ⅱ>v Ⅲ C. v Ⅰ>v Ⅱ=v Ⅲ D. v Ⅰ=v Ⅱ>v Ⅲ

解析:由s-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Ⅰ、Ⅱ、Ⅲ始末时刻纵坐标相同,则位移相同. (1)答案为A 选项. 同样可看Ⅰ的路程大一些,它出现了往返运动;而Ⅱ、Ⅲ路程相同,所以

(2)答案为C 选项.

答案:(1)A (2)C

点评:正确理解s-t 图象的物理含义以及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的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

5、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v /△t (又叫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a 的方向只与△v 的方向相同(即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点评1:

(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点评2:物体是否作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1)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2)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解析: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是Δv 与Δt 的比值,不能只由Δv 大小判断加速度大小,故B 错. 加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或只是方向变化加快,故A 、C 错. 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说明速度不变,但此时速度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故D 正确.

答案:D

点评:根据加速度大小不能判断物体的速度大小. 因为无论方向还是大小,加速度与速度都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直线运动,无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如何以及如何变化,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例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 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经过1s 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仍相同,二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已经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1s 后的速度为v t =10m/s 或v t =-10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a =v t -v 010-4v -v 0-10-4==6m/s或a =t ==-14m/s。 t 1t 1

答案:6m/s或14m/s

点评: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6、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6】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考系,求甲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解析:如图所示,以乙的矢量末端为起点,向甲的矢量末端作一条有向线段,即为甲相对乙的位移,由图可知,甲相对乙的位移大小为2m ,方向,南偏西45°。

点评:通过该例可以看出,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参考系,参考系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参考系的选取要以解题方便为原则。在具体题目中,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下面再举一例。

【例7】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米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试求河水的流速为多大?

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水,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运动的时间相等,各为1 小时;小桥相对水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小桥向上游运动了位移5400m ,时间为2小时。易得水的速度为0.75m/s。

二、匀速直线运动:v s ,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它是速度为恒矢量t

的运动,加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s - t图像为一直线: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速度。

三、综合例析

【例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D .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解析: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这个标量就是这个矢量,所以A 错,B 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而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有向线段,如果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就和位移的大小相等.如果物体在两位置间沿不同的轨迹运动,它们的位移相同,路程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从某位置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回到起始位置,位移为零,但路程不为零,所以,CD 正确.

【例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根据a =∆v ∆v 可知,Δ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则表示越大,t t

故加速度也越大,B 正确.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没有直接联系,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加速度大小变小,速度可以是不断增大.故此题应选B .

【例10 】在与x 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 =1.0×106V/m,一带电量q =1.0×10-8C 、质量m =2.5×10-3kg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5-2t ,式中x 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s 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m ,位移为 m 。 解析:须注意:本题第一问要求的是路程;第二问要求的是位移。

将x =5-2t 和s =v 0t 对照,可知该物体的初位置x 0=5m ,初速度v 0=-2m/s,运动方向与位移正方向相反,即沿x 轴负方向,因此从开始运动到5s 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10m ,而位移为-5m 。

【例11】某游艇匀速滑直线河流逆水航行,在某处丢失了一个救生圈,丢失后经t 秒才发现,于是游艇立即返航去追赶,结果在丢失点下游距丢失点s 米处追上,求水速.(水流速恒定,游艇往返的划行速率不变)。

解析:以水为参照物(或救生圈为参照物),则游艇相对救生圈往返的位移大小相等,且游艇相对救生圈的速率也不变,故返航追上救生圈的时间也为t 秒,从丢失到追上的时间为2t 秒,在2t 秒时间内,救生圈随水运动了s 米,故水速v =2s t

思考:若游艇上的人发现丢失时,救生圈距游艇s 米,此时立即返航追赶,用了t 秒钟追上,求船速.

【例12】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速度,图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

被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

P 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

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

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P 1、P 2两个信号之间

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m ,汽车的速度是

_____m/s.

解析:本题首先要看懂B图中标尺所记录的时间

每一小格相当于多少:由于P 1 P 2 之间时间间隔为1.0s ,标尺记录有30小格,故每小格为1/30s ,其次应看出汽车两次接收(并反射)超声波的时间间隔:P 1发出后经12/30s 接收到汽车反射的超声波,故在P 1发出后经6/30s 被车接收,发出P 1后,经1s 发射P 2,可知汽车接到P 1后,经t 1=1-6/30=24/30s发出P 2,而从发出P 2到汽车接收到P 2并反射所历时间为t 2=4.5/30s,故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t =t 1+t 2=28.5/30s,求出汽车两次接收超声波的位置之间间隔:s =(6/30-4.5/30)v 声=(1.5/30)×340=17m,故可算出v 汽=s /t =17÷(28.5/30)=17.9m/s.

【例13】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成正比,即v=Hr,式中H 为一恒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测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

宇宙是从一个爆炸的大火球开始形成的,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

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为T = 。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H =3×10-2m/s﹒光年,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 年。

解析: 本题涉及关于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内容,背景材料非常新颖,题中还给出了不少信息。题目描述的现象是:所有星体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越远的速度越大。提供的一种理论是:宇宙是一个大火球爆炸形成的,爆炸后产生的星体向各个方向匀速运动。如何用该理论解释呈现的现象?可以想一想:各星体原来同在一处,现在为什么有的星体远,有的星体近?显然是由于速度大的走得远,速度小的走的近。所以距离远是由于速度大,v=Hr只是表示v 与r 的数量关系,并非表示速度大是由于距离远。

对任一星体,设速度为v ,现在距我们为r ,则该星体运动r 这一过程的时间T 即为所要求的宇宙年龄,T=r/v

将题给条件v=Hr代入上式得宇宙年龄 T=1/H

将哈勃常数H =3×10-2m/s·光年代入上式,得T=1010年。

点评:有不少考生遇到这类完全陌生的、很前沿的试题,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这样的问题自己从来没见过,老师也从来没有讲过,不可能做出来,因而采取放弃的态度。其实只要静下心来,进入题目的情景中去,所用的物理知识却是非常简单的。这类题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四、针对训练

1.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某质点做变速运动,初始的速度为 3 m/s ,经3 s速率仍为 3 m/s 测( )

A .如果该质点做直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B .如果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一定为 2 m/s 2

C .如果该质点做曲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可能为 2 m/s 2

D .如果该质点做直线运动,该质点的加速度可能为 12 m/s 2

3.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B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4.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 3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5.一辆汽车在一直线上运动,第1s 内通过5m ,第2s 内通过 10 m,第 3 s内通过20 m,4 s内通过5 m,则最初两秒的平均速度是/s ,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是__m /s ,全部时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 /s .

6.在离地面高h 处让一球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速度是碰前3/5,碰撞时间为Δt,则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7.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 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 5 m/s ,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_____,加速度为_____.(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8.人们工作、学习和劳动都需要能量,食物在人体内经消化过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

-在体内又转化为CO 2和 H 2O ,同时产生能量 E =2.80 ×106 J·mol 1.一个质量为60kg 的

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以1/6s的时间冲出1m 远,他在这一瞬间内消耗体内储存的葡萄糖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高三总复习学案 2.BC 3.D 4.C 5.7.5;12.5;10 gh 82gh 6., 25∆t

7.-10m/s;-2. 5 m/s2

8.0.28g

附:

知识要点梳理 阅读课本理解和完善下列知识要点

一、参考系

1.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

2. 选取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常常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一般来说是取 为参照物,对同一个运动,取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3. 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所涉及的各物理量应相对于同一参照物。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取地面为参照物。

二、质点

1. 定义2. 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3. 注意:同一物体,有时能被看作质点,有时就不能看作质点。

三、时间和时刻

1. 时刻;在时间轴上可用一个确定的点来表示,如“2s末”、“3s初”等。

2. 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一段间隔,如“第三秒内”、“10分钟”等。

高三总复习学案

四、位移和路程

1. 位移

①意义:位移是描述 的物理量。

②定义:

③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 路程:路程是;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 物体做点的位移的大小一定 路程。

五、速度和速率

1. 速度

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又方向。

②瞬时速度:对应 或

的速度,简称速度。瞬时速度的方向为该时刻质点的 方向。

③平均速度:

仅适用于 运动。 该式适用于

平均速度对应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跟时间间隔的选取有关,不同的阶段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求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六、加速度

1. 加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

2. 定义式:。

3.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和方向相同。

4. 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①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 (填“有”或“无”)直接关系。质点的运动的速度大,加速度 大;速度小,其加速度

第一章——第一节 匀速直线运动

第11页

高三总复习学案 小;速度为零,其加速度 为零(填“一定”或“不一定”)。 ②加速度的方向 (填“一定”或“不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 ;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成某一角度。

③质点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加速度的 和速度 的关系,与加速度的 无关。

七、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

叫匀速直线运动。

2. 速度公式:

随堂巩固训练

1. 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 某物体沿着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最大路程为

3.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若在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 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 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恒定速率时,其速度仍可能有变化

B. 物体有恒定速度时,其速率仍可能有变化

C.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

D. 物体具有沿x 轴正向的加速度时,可能具有沿x 轴负向的速度

5.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

第一章——第一节 匀速直线运动 第12页

高三总复习学案

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 _倍

6.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非常小的点; B. 研究一辆汽车过某一路标所需时间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

C. 研究自行车运动时,由于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 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0,则速度为0,速度变化也为0; B .质点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0,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0;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也越大。

9. 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经50m 处的速度为10.2m/s,10s 末以10.8m/s冲过终点,他的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第一章——第一节 匀速直线运动

第13页


相关内容

  • 向攀--牛顿第一定律论文
  • "另解"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师范)专业 2008级 向 攀 指导教师 郑修林 摘要:本文针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中容易忽视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的现象,提出了一个<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强化了这 ...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1.(2011·山东青岛训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成功举办,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 .帆船比 ...

  •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_1
  • 第一章 力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形变和弹力(A) 滑动摩擦力(A)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力(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物体的微小形变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 ...

  • 物理第二章教案
  •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教学目标 一.科学内容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 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能举 ...

  • 上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
  • 上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 第三节 快与慢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 ...

  • [运动的快慢]教学稿
  • 课题:<§1.3运动的快慢>教学稿 八年级 物理 学科 上册 主备人: 优秀次备: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 ...

  • 高中物理竞赛-直线运动基础知识点
  • 高中物理竞赛-直线运动基础知识点 一. 考点内容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x =vt ,x -t 图以及v -t 图. 3.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公式v =v 0+at ,位移公式x =v 0t + 二. 122at ,推广 ...

  • 匀速圆周运动精品教案
  •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及它们间的数量关系: (3)初步掌握向心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能力. 3.渗透 ...

  •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讲座
  • 高中物理必修 1 知识讲座绪论1. 2. 3. 什么是物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 怎样学习物理学? (1 ) 由记忆向理解的转变: (2)由特殊向一般的转变: (3)思维能力的培养:(1+1=?) 4.学习物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有关实验的问题: (2) 教学要求的问题: (3) 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