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学科:生物学

2. 年级:七年级下册

3. 版本:人教版

4. 课时:第1课时(总共2个课时)

二、教材分析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大话题,足够写一系列本厚厚的著作。因此,我们非常关心教材是如何挑选内容和呈现内容的。教材从19世纪达尔文“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的提法讲起,首先展示4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回答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人和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为不同的物种,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提出这个问题后,教材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展示2段资料,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接下来教材用一段话来呈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另起一段,说明在进化过程中,

人类成为大自然的强者

的原因,并提醒学生思考:人类是否应当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对人类起源和发展话题做出了极大的简化处理,比较适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教材的编写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吻合的。

然而,教材存在简化过度的问题,比如,教材展示了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探索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然而,课本接下来却未做任何回答,这样,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由于教材没有提及人与猿的根本区别在于“直立行走”,这样,学生就无法对“露西”化石做出正确的评价,无法弄清楚为什么不会制造工具的露西属于古人类。又如,教材只用一句话说明丰富的语言使人类之间能更好地合作交流,学生阅读之后,并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能说出人和类人猿根本区别;

2. 能说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起源的关系;

3. 能说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自学教材和分析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互助意识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倾听教师对人类进化研究历史和进展的介绍,激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对有贡献科学家的尊敬之心。

四、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用课件展示了达尔文的肖像和他的著作《人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的封面,然后富有感情地介绍:19世纪之前,人类普遍认为人是神创造的。当时英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叫做达尔文,用极为丰富的证据证明生物是进化的。他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根据进化论,推断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这个共同祖先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古猿。由于某种原因,这类古猿向不同的方向进化,有的演变了人,有的演变为现代类人猿。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一样的祖先,却演变为人和现代类人猿两类根本不同的生物?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教师用课件投影出自学指导题:

1. 与人类最为相似的动物是什么?它们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2. 为什么一样的祖先,却演变为人和现代类人猿两类根本不同的生物?人类的起源与当时自然环境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 当年人类是自然界的弱者,今天人类却已成为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原因有哪些呢?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既能整体感知教学内容,为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探讨

我校采取分组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分成9个合作学习小组,给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专题1: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和根本性区别

这个专题由第1、2、3小组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再次阅读教材和教师下发的补充材料(见附录1),解答补充材料提出的问题,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向全班说明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和根本性区别。展示时声音响亮,自信大方。

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要强调:直立行走是人与猿的根本性区别;凡是能直立行走的猿,都属于人类。

专题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这个专题由第4、5、6小组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再次阅读教材和教师下发的材料(见附录2),说明科学家对“露西”是否能够直立行走的争议,特别是最新的研究进展。5分钟后向全班说明这个争议和新进展。

教师需要强调:能直立行走的猿就是人;“露西”是能直立行走的猿;因此,“露西”就属于人。“露西”是最早的人类祖先之一。教师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应当适当补充一些关于“三段论”的常识,要求学生平时多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推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http://baike.baidu.com/view/33888.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05591.htm)

专题3: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变得强大的原因

这个专题由第7、8、9小组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再次阅读教材和教师下发的材料(见附录3),说一说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变得强大的原因。组织好语言,5分钟要后向全班展示。

学生展示完之后,教师需要跟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重要性。游戏如下:请三位学生站起来。教师在一张纸写上“我今天心里很高兴”几个字,然后让第一位同学看,然后要求他用表情或动作传给第2位同学,由第2位同学以同样的方式传给第3位同学。最后由第三位同学用语言表达出意思来。活动完了,教师要强调:丰富的语言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合作交流,这也是人类从弱者变成了强者的原因之一。

(四)练习巩固,自我检测

(见附录4)

(五)归纳小结,课后延伸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围绕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及体会。最后,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个网站,让学生课后到这个网站(古人类网http://www.uua.cn/Palaeoanthropology/)上看一看,以丰富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根据思维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了自学指导题,由于问题设计得当,学生能迅速进入文本,理解教材。我精心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由不同学习小组深入钻研一个专题,然后面向全班展示。我向学习小组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补充材料,使得学生“跳一跳,摘到桃”,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深入文本,跳出文本,不仅真正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精神。这节课我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也十分注意锻炼学生的阅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互助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不足之处是,教师只是“建议性”地要求学生到“古人类网”看一看,有些形式化。以后教师可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作业,让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一个专题,做出PPT ,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例如,第一小组专门研究南方古猿,第二小组专门研究北京直立人,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得课外延伸任务真正得到落实。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学科:生物学

2. 年级:七年级下册

3. 版本:人教版

4. 课时:第1课时(总共2个课时)

二、教材分析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大话题,足够写一系列本厚厚的著作。因此,我们非常关心教材是如何挑选内容和呈现内容的。教材从19世纪达尔文“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的提法讲起,首先展示4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回答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人和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演变为不同的物种,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呢?提出这个问题后,教材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展示2段资料,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接下来教材用一段话来呈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另起一段,说明在进化过程中,

人类成为大自然的强者

的原因,并提醒学生思考:人类是否应当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对人类起源和发展话题做出了极大的简化处理,比较适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教材的编写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吻合的。

然而,教材存在简化过度的问题,比如,教材展示了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让学生探索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然而,课本接下来却未做任何回答,这样,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人与猿的根本区别。由于教材没有提及人与猿的根本区别在于“直立行走”,这样,学生就无法对“露西”化石做出正确的评价,无法弄清楚为什么不会制造工具的露西属于古人类。又如,教材只用一句话说明丰富的语言使人类之间能更好地合作交流,学生阅读之后,并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能说出人和类人猿根本区别;

2. 能说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起源的关系;

3. 能说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自学教材和分析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互助意识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倾听教师对人类进化研究历史和进展的介绍,激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对有贡献科学家的尊敬之心。

四、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用课件展示了达尔文的肖像和他的著作《人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的封面,然后富有感情地介绍:19世纪之前,人类普遍认为人是神创造的。当时英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叫做达尔文,用极为丰富的证据证明生物是进化的。他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根据进化论,推断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这个共同祖先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古猿。由于某种原因,这类古猿向不同的方向进化,有的演变了人,有的演变为现代类人猿。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一样的祖先,却演变为人和现代类人猿两类根本不同的生物?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教师用课件投影出自学指导题:

1. 与人类最为相似的动物是什么?它们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2. 为什么一样的祖先,却演变为人和现代类人猿两类根本不同的生物?人类的起源与当时自然环境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 当年人类是自然界的弱者,今天人类却已成为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原因有哪些呢?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既能整体感知教学内容,为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探讨

我校采取分组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分成9个合作学习小组,给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专题1: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处和根本性区别

这个专题由第1、2、3小组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再次阅读教材和教师下发的补充材料(见附录1),解答补充材料提出的问题,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向全班说明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和根本性区别。展示时声音响亮,自信大方。

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要强调:直立行走是人与猿的根本性区别;凡是能直立行走的猿,都属于人类。

专题2: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这个专题由第4、5、6小组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再次阅读教材和教师下发的材料(见附录2),说明科学家对“露西”是否能够直立行走的争议,特别是最新的研究进展。5分钟后向全班说明这个争议和新进展。

教师需要强调:能直立行走的猿就是人;“露西”是能直立行走的猿;因此,“露西”就属于人。“露西”是最早的人类祖先之一。教师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应当适当补充一些关于“三段论”的常识,要求学生平时多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推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http://baike.baidu.com/view/33888.htm,http://baike.baidu.com/view/105591.htm)

专题3: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变得强大的原因

这个专题由第7、8、9小组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再次阅读教材和教师下发的材料(见附录3),说一说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变得强大的原因。组织好语言,5分钟要后向全班展示。

学生展示完之后,教师需要跟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重要性。游戏如下:请三位学生站起来。教师在一张纸写上“我今天心里很高兴”几个字,然后让第一位同学看,然后要求他用表情或动作传给第2位同学,由第2位同学以同样的方式传给第3位同学。最后由第三位同学用语言表达出意思来。活动完了,教师要强调:丰富的语言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合作交流,这也是人类从弱者变成了强者的原因之一。

(四)练习巩固,自我检测

(见附录4)

(五)归纳小结,课后延伸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围绕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及体会。最后,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个网站,让学生课后到这个网站(古人类网http://www.uua.cn/Palaeoanthropology/)上看一看,以丰富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根据思维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了自学指导题,由于问题设计得当,学生能迅速进入文本,理解教材。我精心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由不同学习小组深入钻研一个专题,然后面向全班展示。我向学习小组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补充材料,使得学生“跳一跳,摘到桃”,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深入文本,跳出文本,不仅真正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精神。这节课我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也十分注意锻炼学生的阅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互助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不足之处是,教师只是“建议性”地要求学生到“古人类网”看一看,有些形式化。以后教师可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作业,让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一个专题,做出PPT ,然后展示自己的成果。例如,第一小组专门研究南方古猿,第二小组专门研究北京直立人,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得课外延伸任务真正得到落实。


相关内容

  •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 ...

  • 1.1人类的形成教案1(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 第 1 课<人类的形成>教案 1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 始社会的瓦解三大问题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二.课程标准 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 ...

  •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
  •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 仁怀市酒都高级中学 蒋锋 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写出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UFO),也许我们都听说过许多关于UFO的传闻,而说到UFO就会马上联系到外星人,我们对于这些的好奇其实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对生命起源的好奇.我们的好奇也并非无道理,因为到 ...

  • 16.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教案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知道世界三大人种,了解他们的 形成原因: 说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 点.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世界地图,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及形成情况,提高读图能力,增强空间概念. (2)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远古人类的资料,了解远古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2
  • 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 ...

  • B9级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
  •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教学设计 阳谷县阿城中学 郑红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通过 ...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 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 ...

  • 教案导学案
  • <开学第一课>教案 九年级政治备课组 组长签名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九年级政史中考的要求及学习意义. 2.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试技巧. 3.为中考,给学生"加油",让学生在本学期要有紧迫感. [教学重难点] 1.明确学习政史的意义,端 ...

  • 人类的起源教学设计
  • 第一节 人 类 的 起 源 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初中 王少娟 李玉田 教师寄语: 探索人类起源,保护地球家园. 教案背景: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进化论最为核心的两句话.关于人类起源有许多许多的说法,生物学家达尔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