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课匆匆

教材解读:《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

三、默读课文,个性感悟,交流感受。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学生默读课文: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学生默读课文。)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出示要求: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

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自由朗读作者简介。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体会句式的运用)“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3、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交流: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抒发感受,积累运用。

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四、分层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资料准备:

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3、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板书设计:提出问题

头涔涔泪潸潸勿谓寸阴短

匆匆具体说明洗手吃饭默默

何曾留着像游丝既过难再获

照应开头

教学反思:课上,对朱自清资料的展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的意思,让学生从资料中知道朱自清先生虽然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仍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激励,更是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可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目标,资料的展示过于匆忙,学生未能完全吸收消化,因此,学生谈起理解和感悟有“蜻蜓点水”之嫌。

教学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可是,在这堂课上,我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却留下了太多的不足与遗憾。在一次又一次的自责与反思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执着地“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拓展新的思维方式”,以达到能“采取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教材解读:《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使时间变得可以感觉,形象而又真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注意读好标注拼音的词语,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接读课文;教师和学生评价。)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教师指导问号的读法。大家看“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因为这篇文章中的问句比较多,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读好一个问句,其他句子学生也会受到启发,从而能读得更好。)

三、默读课文,个性感悟,交流感受。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想像文中描写的画面。(学生默读课文:读完以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你想像到了什么?说说自己读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问题。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文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对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对文中的哪些地方还读不明白?画出有关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学生默读课文。)

五、小组交流,解决问题,揣摩朗读。

出示要求:1、不懂的地方通过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2、找出了哪些印象深的句子,设计如何读才能把这些句子读好。3、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你们小组画了哪些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学生汇报。)

2、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婴儿、少年、青年、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和时间有关系的一些故事。)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身边的人和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时间匆匆可以感触更深。)

3、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呢?除了想像作者当时的心情,还要加进我们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学们再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老师指导朗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指导朗读。

4、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想像到了什么?作者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自由朗读作者简介。交流读了作者简介以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体会句式的运用)“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

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3、个性解读,朗读交流。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交流:把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抒发感受,积累运用。

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四、分层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资料准备:

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3、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板书设计:提出问题

头涔涔泪潸潸勿谓寸阴短

匆匆具体说明洗手吃饭默默

何曾留着像游丝既过难再获

照应开头

教学反思:课上,对朱自清资料的展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的意思,让学生从资料中知道朱自清先生虽然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仍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激励,更是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可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目标,资料的展示过于匆忙,学生未能完全吸收消化,因此,学生谈起理解和感悟有“蜻蜓点水”之嫌。

教学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可是,在这堂课上,我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却留下了太多的不足与遗憾。在一次又一次的自责与反思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执着地“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拓展新的思维方式”,以达到能“采取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设计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教学学科: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十二册第2课 2.课题:<匆匆> 3.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4.课时:两课时 5.学生准备: A.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B.初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c.借助工具 ...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匆匆4教学设计
  • 匆匆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1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一) (一)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 ...

  • 最新人教版语文素质教育检测小学六年级下册
  • 最新人教版语文素质教育检测小学六年级 语文期末模拟试题样卷 (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45分] 1.我认为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挪(nu ó)移 游丝(shī) B.翡(huǐ) 翠 锻(duàn) 炼 C. 撇( piě) 嘴 玫瑰(guī)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 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词语听写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词语听写 1燕子 乌黑 轻快 翅膀 剪刀 尾巴 活泼 机灵 微风 赶集 聚拢 光彩 夺目 增添 生机 掠过 稻田 一转眼 偶尔 一圈 音符 演奏 赞歌 2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3荷花 清香 挨挨挤挤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5翠鸟 苇杆 腹部 衬衫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 ...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树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树 刘新颖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研说.说课标:从课程总目标本册教材内容标准两方面来说.说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例.编写特点.内容结构与整合三方面来说.说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