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一本通6孟子两章练习

6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学常识】

孟子,战国人。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主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文言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对照注译】

1

【文章赏析】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

2

轻”的政治思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主旨】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穷、挫折的磨练,终于担任重大任务的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文言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â)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ã)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照注译】

3

【文章赏析】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爱护。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以至自杀。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练习与检测】(共40分) 一、基础知识。(28分) 1. 解释加点的字。(8分)

① 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 夫环而攻之 ( ) ..

③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④ 委而去之 ( ) ...⑤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⑥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⑦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⑧ 七里之郭 (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填空(8分)

(1)《〈孟子〉两章》选自___ ___,作者是____ _,名____ __,字____ __,战国时

5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结论是 。

(3)《生与忧患 死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12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 解释多义词。(6分)

(1)自南海还 ( ) 望桓侯而还走 ( ) ..(2)蜀之鄙有二僧 ( ) 肉食者鄙 ( ) ..(3)西蜀之去南海 ( ) 去国怀乡 ( ) ..2. 翻泽下列句子。(4分)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2)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 本义引用________ 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 __的道理。(2分)

(4)困扰他的内心,让他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6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3. 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7

6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学常识】

孟子,战国人。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主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文章主旨】

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文言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对照注译】

1

【文章赏析】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

2

轻”的政治思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主旨】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穷、挫折的磨练,终于担任重大任务的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文言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â)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ã)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照注译】

3

【文章赏析】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爱护。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以至自杀。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练习与检测】(共40分) 一、基础知识。(28分) 1. 解释加点的字。(8分)

① 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 夫环而攻之 ( ) ..

③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④ 委而去之 ( ) ...⑤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⑥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⑦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⑧ 七里之郭 (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填空(8分)

(1)《〈孟子〉两章》选自___ ___,作者是____ _,名____ __,字____ __,战国时

5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结论是 。

(3)《生与忧患 死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12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 解释多义词。(6分)

(1)自南海还 ( ) 望桓侯而还走 ( ) ..(2)蜀之鄙有二僧 ( ) 肉食者鄙 ( ) ..(3)西蜀之去南海 ( ) 去国怀乡 ( ) ..2. 翻泽下列句子。(4分)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2)人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 本义引用________ 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 __的道理。(2分)

(4)困扰他的内心,让他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6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3. 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

7


相关内容

  • (寒假初中语文知识大梳理)课内文言文阅读1
  • 0 推荐 例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

  • 2013-2014年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 2013-2014年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腾冲县曲石中学 康立芬 2014年3月2日 2014-2015年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本学年我担任182.185两个班的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现在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的内容已经结束,进而将专入复习阶段.决胜在即,中考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求学生涯的转折,作为老 ...

  • 掌握技巧 赢在中考
  • 掌握技巧,赢在中考 今年我们学校的语文取得了全市第五的成绩,两年的毕业班教学让我明白,中考语文复习必须做到细.实,此外,掌握.研究复习.做题技巧,才能赢在中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学校在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一.研究试题,制定计划. 我们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近 ...

  • 近5年语文中考知识点
  • 近5年来成都中考语文的出题模式,视角,预测,我将从试卷大题分布的角度,将本文分为基础知识,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现代文阅读,B卷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语言运用,作文这10个板块来进行分析.(注:橘色:已考内容蓝色:预测内容) 基础知识:2009年(含)以后,前 ...

  • 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 师宗县大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大同中学 向 丽 一.基本情况 师宗县大同中学九年级总体情况: (2).抽样统计(65人): (3).各小题得分抽样统计(65人): 二.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卷26小题.课内占20%,课外占80%.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如 ...

  •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方法
  •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方法 针对小升初之后面临的一个最新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有疑惑,觉得这部分内容不好处理,难以把握,甚至无从下手.其实初中语文当中的文言文阅读并不像高中会遇到的文言文阅读那么深奥晦涩,一般课外的文言文阅读都是一个小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 ,或者是一个成语的最早出处,或 ...

  •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一、 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初三,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 ...

  • 2014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 2014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为切实做好2014年中考备考工作,使我校中考备考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经过集体备课,根据我校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为导向,在深入研究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 ...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集锦
  • 中考冲刺学习方法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 师的教学思路.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时间:一至一个半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前)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 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