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干部的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关于村干部的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以M 村为例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吴甘霖 学号110840327)

摘 要:村干部作为基层行政干部,即起到传达上级精神和指示,落实上级组织制定的方针政策,也起到联系群众,建立群众和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本文在深入调查M 村的村级干部工作的环境、工作思路、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后,对M 村的村级干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村干部 现状与问题

一、调查背景

1、问题的提出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村干部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再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村干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村干部包括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和村会计;狭义的村干部就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里的主要干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村级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显突出。首先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其次是党中央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 最后他们担负着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新农村的建设的发展对村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M 村为例,为了进一步的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村民走向富裕的道路,对该村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以下五点:第一,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二,班子要团结,集体要稳定。 第三,要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 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五,全村建设要一盘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让广大农村的居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基层村级干部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

的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实行什么样的新的工作思路,将是本文探讨的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于2011年8月1日对湖北省巴东县M 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2、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对M 村的村民和村干部进行了访谈。并深入农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观察,发现了村干部在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找到一些村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农民的反馈分析和观察的结果,进行量化研究。

二、村干部工作的现状分析

1、高付出与低待遇。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2、工作和家庭不能两顾。村级干部一般的在工作的时候,又得必须承担起家庭农时安排和工作,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3、群众急切的求富心理与村干部实际领导能力相冲突的问题。当今农民迫切需要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对村级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期待,而有些期待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4、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村级干部办事的效率,让村级干部失信与广大农民,再加上M 村没有相关的经济来源和支柱,让本村的公共

事业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

三、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

1、自身素质不高,工作思路老套。缺乏以下几种精神,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二是缺乏学习精神,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三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

2、脱离群众,没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和群众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绕着上级下达的责任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有干部热心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咱们偏向西。

3、工作思路和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

代的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收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

4、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随着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四、政策建议

当好几层的村级干部不仅是政府部门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村级干部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广大农民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好村级干部,做好政府部门和农民的桥梁和联系纽带,增进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感情,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干部要恪尽职守,熟悉本村的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群众的思想状态,热点、难点问题等。只有切实做到情况消底子明,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2、认真做好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只有在村级干部熟悉掌握党何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落实政策,联系群众;只要在村级干部熟悉法律法规和基本的业务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3、政府部门应该给予村级干部更优的待遇。因为村级干部的工作都是在基层最繁重的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家庭和工作,更好的待遇才能进一步的激励其努力的工作,这种待遇表现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

关于村干部的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以M 村为例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吴甘霖 学号110840327)

摘 要:村干部作为基层行政干部,即起到传达上级精神和指示,落实上级组织制定的方针政策,也起到联系群众,建立群众和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本文在深入调查M 村的村级干部工作的环境、工作思路、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后,对M 村的村级干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村干部 现状与问题

一、调查背景

1、问题的提出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村干部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再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村干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村干部包括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和村会计;狭义的村干部就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里的主要干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村级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越显突出。首先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其次是党中央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 最后他们担负着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新农村的建设的发展对村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M 村为例,为了进一步的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村民走向富裕的道路,对该村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以下五点:第一,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第二,班子要团结,集体要稳定。 第三,要严格依法办事。 第四, 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五,全村建设要一盘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让广大农村的居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基层村级干部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

的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实行什么样的新的工作思路,将是本文探讨的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于2011年8月1日对湖北省巴东县M 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2、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对M 村的村民和村干部进行了访谈。并深入农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观察,发现了村干部在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找到一些村干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农民的反馈分析和观察的结果,进行量化研究。

二、村干部工作的现状分析

1、高付出与低待遇。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2、工作和家庭不能两顾。村级干部一般的在工作的时候,又得必须承担起家庭农时安排和工作,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3、群众急切的求富心理与村干部实际领导能力相冲突的问题。当今农民迫切需要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对村级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期待,而有些期待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4、集体经济薄弱制约了村级干部办事的效率,让村级干部失信与广大农民,再加上M 村没有相关的经济来源和支柱,让本村的公共

事业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

三、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

1、自身素质不高,工作思路老套。缺乏以下几种精神,一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有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淡然视之,漠然处之,要么拍拍胸脯,拍拍脑袋,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不仅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更是失掉了民心;二是缺乏学习精神,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整天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三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部分村干部科学技术不懂,农业结构调整不敢,带头创业无方,富裕农民无路,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

2、脱离群众,没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和群众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抓的“大事”主要绕着上级下达的责任指标,而群众并不认可,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干部认为是“小事”,不屑一顾,有干部热心立项目,出政绩,群众关心的是村里电视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对干部们喊破嗓子也解决不了,一肚子怨气,有的人甚至说:干部让往东,咱们偏向西。

3、工作思路和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随着时

代的民展,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也作了很大调整,同时人的意识出现多元化,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而许多基层干部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市场的方法引导群众民展经济不适应。群众要科技、要信息、要服务,许多干部不知道怎么办,自身不具备带领群众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增加收收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门路,不受群众欢迎。

4、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群众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不适应,随着各项法律的宣传普及,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利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对这种新情况不适应,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四、政策建议

当好几层的村级干部不仅是政府部门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村级干部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广大农民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好村级干部,做好政府部门和农民的桥梁和联系纽带,增进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感情,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干部要恪尽职守,熟悉本村的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群众的思想状态,热点、难点问题等。只有切实做到情况消底子明,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2、认真做好对村级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只有在村级干部熟悉掌握党何国家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落实政策,联系群众;只要在村级干部熟悉法律法规和基本的业务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3、政府部门应该给予村级干部更优的待遇。因为村级干部的工作都是在基层最繁重的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家庭和工作,更好的待遇才能进一步的激励其努力的工作,这种待遇表现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


相关内容

  •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 近年来,我市建设系统各基层单位乃至全市各局委都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本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新方法,为在干部选拔工作中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受到广大干部职工和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一、中层干部竞 ...

  • 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 浙江省"民生民意杯" 第二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调研报告 项目名称: 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目 录 一.引言............................................................ 1 二.项目 ...

  • 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难点调查实践报告
  • 第一部分 导言 杨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难点调查 xx年2月25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像春光,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像春雨,飘洒着7000多万农民的幸福和希望。工作会议的召开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可是“新农村,新在哪里?建设的重点在哪 ...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之分析
  • [摘 要]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可以根据新时期工作的需要,找到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对人才 ...

  •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以XXX县复兴镇为例 [摘要] "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社会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必须固本强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 ...

  • 关于乡镇驻村干部现状的调研报告
  •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乡镇驻村干部这支党委政府在农村最前沿的干部队伍,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乡镇驻村干部在 ...

  • 关于发展特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 一.前言 (这篇调研报告原是我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科观活动中的一个专项调研报告,由于自认为是一篇相对来说还算下了一番功夫,没有过多八股文成份的东西,所以感觉尚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故收录进来,也算是为我的博客增加一个新的原素吧.本文部分内容业已在淮南文化杂志上发表,收录时亦有删减) 根据文体局关于学习实践 ...

  • 关于驻村干部调查现状的调研报告
  • 关于驻村干部调查现状的调研报告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驻村干部这支党委政府在农村最前沿的干部队伍,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 ...

  • 2013年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xx年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我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