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走向显性 公开市场利率或大概率上调|利率|货币政策|债市

货币政策“显性”收紧 债市拐点已至

记者 徐燕燕

受到前一日央行上调MLF利率的影响,周三债券市场期货和现券双双下跌。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央行未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1月25日,国债期货大幅低开,10年期主力合约T1706跌0.82%,5年期主力合约TF1703跌0.28%。与此同时,现券收益率飙升,10年国开收益率突破4%,为2015年7月来首次;10年国债收益率报3.33%,续创逾一个月新高。

同日,Shibor再度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涨0.1个基点报2.1650%,结束连续三日下跌;7天期涨2.2个基点报2.6840%;14天期涨2.87个基点报3.0672%;1个月期涨1.53个基点报3.8295%,连续三日上涨;3个月期涨1.5个基点报3.8551%,创2015年5月17日以来新高。

此外,交易所逆回购跨年品种利率尾盘飙升,上证所GC001(10.970, -1.15, -9.53%)利率报25%,深交所R\-001(10.495, -4.51, -30.03%)利率报15.5%。

如果此前对货币政策“不会从紧”还存有一丝侥幸的话,现在已经通过变相的“加息”落了实锤。1月24日,央行提高1年期MLF利率10个基点至3.1%,6个月MLF利率上调10基点至2.95%。这是2014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政策利率水平。央行还在同日重启28天逆回购。

“这具有重大意义。”邓海清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到收紧周期、从隐性逐渐走向显性。

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

回顾2013年下半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先是逐步提高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和波动性,然后逐渐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体现为货币市场利率提高的同时,“随行就市”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但2016年央行在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波动性的同时,并未直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邓海清表示,可能与2016年12月“债市黑暗时代有关”,即央行不敢在债市崩盘式下跌时雪上加霜,此次货币市场加息选在债市平稳之后,符合“稳字当头”的政策意图。

货币政策变化始于2016年8月末,央行开始提高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和波动性,但是在那时央行还没有明确提高任何一个政策利率,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SLF利率等,“体现为在货币市场隐性加息。”邓海清认为。

当时,在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两难。放,有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风险;收,可能打击正在企稳的经济。

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和策略较过去已开始发生变化,业内人士将主要特点概括为“缩短放长”“量价分离”。

2016年8月23日,央行进行14天逆回购寻量,次日央行进行900亿元7天逆回购和500亿元14天逆回购,这是自上年春节以来的首次。回头来看,这是央行公开市场“缩短放长”的开始,货币政策自此转向“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

“缩短放长”的操作被解读为是央行有意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尤其是隔夜利率,来提高加杠杆的资金成本,是倒逼金融市场去杠杆的一种手段。

“隔夜利率上行是债市最大的风险。”邓海清认为,债市的走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资金面是否长期紧平衡,特别是隔夜资金的可得性、波动性、利率变化。

邓海清强调,从央行政策意图的连贯性来看,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顺理成章之事,市场应避免以下几种侥幸心态:一是避免认为MLF利率上调是孤立事件,央行不会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二是避免认为MLF利率上调只是对冲MLF放量,需要知道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已经由数量型转为价格型,价格信号的指示意义远超数量信号;三是避免认为MLF利率上调对债市影响不大,因为央行没有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种说法实属掩耳盗铃,无视央行从2016年8月以来的逐步收紧。

在他看来,央行上调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中信固收则认为,货币政策在新的环境和压力下,仍将以量价配合的策略,缩短久期控制“流动性闸门”并以1年期MLF利率水平引导中长期利率走势,考虑到此次上调MLF利率的结果,预计10年期国债底部约束提升为3.1%,中枢提升到3.4%~3.5%,并判断债市整体将呈现持续波动且振幅扩大的态势。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货币政策“显性”收紧 债市拐点已至

记者 徐燕燕

受到前一日央行上调MLF利率的影响,周三债券市场期货和现券双双下跌。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央行未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1月25日,国债期货大幅低开,10年期主力合约T1706跌0.82%,5年期主力合约TF1703跌0.28%。与此同时,现券收益率飙升,10年国开收益率突破4%,为2015年7月来首次;10年国债收益率报3.33%,续创逾一个月新高。

同日,Shibor再度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涨0.1个基点报2.1650%,结束连续三日下跌;7天期涨2.2个基点报2.6840%;14天期涨2.87个基点报3.0672%;1个月期涨1.53个基点报3.8295%,连续三日上涨;3个月期涨1.5个基点报3.8551%,创2015年5月17日以来新高。

此外,交易所逆回购跨年品种利率尾盘飙升,上证所GC001(10.970, -1.15, -9.53%)利率报25%,深交所R\-001(10.495, -4.51, -30.03%)利率报15.5%。

如果此前对货币政策“不会从紧”还存有一丝侥幸的话,现在已经通过变相的“加息”落了实锤。1月24日,央行提高1年期MLF利率10个基点至3.1%,6个月MLF利率上调10基点至2.95%。这是2014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政策利率水平。央行还在同日重启28天逆回购。

“这具有重大意义。”邓海清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宽松周期到收紧周期、从隐性逐渐走向显性。

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

回顾2013年下半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先是逐步提高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和波动性,然后逐渐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体现为货币市场利率提高的同时,“随行就市”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但2016年央行在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和波动性的同时,并未直接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邓海清表示,可能与2016年12月“债市黑暗时代有关”,即央行不敢在债市崩盘式下跌时雪上加霜,此次货币市场加息选在债市平稳之后,符合“稳字当头”的政策意图。

货币政策变化始于2016年8月末,央行开始提高货币市场的利率中枢和波动性,但是在那时央行还没有明确提高任何一个政策利率,包括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SLF利率等,“体现为在货币市场隐性加息。”邓海清认为。

当时,在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两难。放,有出现流动性陷阱的风险;收,可能打击正在企稳的经济。

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和策略较过去已开始发生变化,业内人士将主要特点概括为“缩短放长”“量价分离”。

2016年8月23日,央行进行14天逆回购寻量,次日央行进行900亿元7天逆回购和500亿元14天逆回购,这是自上年春节以来的首次。回头来看,这是央行公开市场“缩短放长”的开始,货币政策自此转向“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

“缩短放长”的操作被解读为是央行有意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尤其是隔夜利率,来提高加杠杆的资金成本,是倒逼金融市场去杠杆的一种手段。

“隔夜利率上行是债市最大的风险。”邓海清认为,债市的走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资金面是否长期紧平衡,特别是隔夜资金的可得性、波动性、利率变化。

邓海清强调,从央行政策意图的连贯性来看,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顺理成章之事,市场应避免以下几种侥幸心态:一是避免认为MLF利率上调是孤立事件,央行不会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二是避免认为MLF利率上调只是对冲MLF放量,需要知道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已经由数量型转为价格型,价格信号的指示意义远超数量信号;三是避免认为MLF利率上调对债市影响不大,因为央行没有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种说法实属掩耳盗铃,无视央行从2016年8月以来的逐步收紧。

在他看来,央行上调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中信固收则认为,货币政策在新的环境和压力下,仍将以量价配合的策略,缩短久期控制“流动性闸门”并以1年期MLF利率水平引导中长期利率走势,考虑到此次上调MLF利率的结果,预计10年期国债底部约束提升为3.1%,中枢提升到3.4%~3.5%,并判断债市整体将呈现持续波动且振幅扩大的态势。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相关内容

  • 姜超:中国实体经济部门负债率仍在持续创新高
  • 2017-05-30 08:47:50 来源:小报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参与 0评论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货币政策与经济表现--海通宏观每周交流与思考第221期(姜超.顾潇啸) 上周美股上涨.欧日股市震荡,韩印港等新兴市场上涨,黄金上涨油价回落,金属价格涨跌互现,国内股涨 ...

  • 央行祭出流动性调控新手段:加息式放水 让市场吃惊
  • 2017年02月04日 02:43 作者:闫立良 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摘要 [央行祭出流动性调控新手段:加息式放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继节前提高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10个基点后,一口气提升了逆回购和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尤其是SLF隔夜 ...

  • 从紧货币政策的可能调整及影响
  • 7月以来,多位高层领导遍步全国的调研行动引起了市场新的预期.这一新的预期是:高层是不是对目前正在施行的从紧政策有所怀疑,所以才去现场调研以冀望获得更新的经济数据,进而可以做出更全面的经济形势判断?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这次大家哭得凶点(估计应该会比较凶,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 ...

  • 存款准备金率
  • 存款准备金率 展开 编辑本段概念介绍 简介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 ...

  •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 目录 第一篇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 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二.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三.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四.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一.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 二.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 三.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四.市场组织结构的多元化与专业 ...

  • 债市换挡年:发债成本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好景不再
  • www.eastmoney.com2014年04月04日 02:47 央行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9708.3 亿元,同比减少4.7%,而在去年同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量同比增加42.4%. "发债利率低于银行(行情 专区)贷款利率"的好景不再 ...

  • 从流动性过剩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缺陷
  • 从流动性过剩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缺陷 作者:郭彩霞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04期 摘要: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规模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引发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局面.我国货币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缺陷及存在问题 ...

  • 新华社连发六文评论美联储加息 美国需考虑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后,12月15日新华社连发六篇评论文章,即<全球经济需关注美联储加息提速风险--思辨美联储加息述评之一>,<美国应承担主要储备货币国全球责任--思辨美联储加息述评之二>,<人民币汇率自有节奏长期稳定--思辨美联储加息述评之三>,< ...

  • 16秋学期[大众理财(尔雅)]在线作业
  • 17春南开16秋学期<大众理财(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宏观环境的指标:() A. GDP B. CPI C. 利率.汇率 D. 工资政策 正确答案: 2. 股票的三种具体融资方式不包括:() A. 法人股 B. 国有股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