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何以正官德

中国古代何以正官德

作者:张凤篪《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4日 10版)

【新世说】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自古以来,为官者的道德示范对整个社会的信仰体系和道德规范都起着引领和典范作用。所谓“官德如风,民德如草”,良好的为政之风、为官之道,必将带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德尚善的社会风气。

中国古代是如何正官德、促政风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基于修齐治平理念的人才选拔体系。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体系主要有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制度虽各不相同,但对人才道德品行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 汉文帝曾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贤良方正”是对人才的道德要求,“直言极谏”才是对治国理政才能的考察。汉代以“德”为主的察举科,孝廉是最重要的科,而其他科目也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隋炀帝大业三年曾诏令文武官员广荐贤才,并设立了“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等10科。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更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以“孔孟之道”为归。士人读儒家经典,存圣贤情怀,格致正诚,修齐治平,所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

二是基于仁政德治学说的政治管理体系。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一书中有大量论述“仁政”和“德治”的内容,比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

儒家“仁政”“德治”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为“大同”。《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思想所描述的,正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的理想世界,这里不仅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人心为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所以中国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以这一美好前景为行为准则与奋斗目标。

三是基于忠孝两全标准的官员考评体系。自古以来,儒家就坚信忠与孝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移孝作忠”完成的是儒家伦理的政治化过程,是从家到国,从士到仕的过程。而“忠籍孝崇”则是从国到家,从良臣到孝子的过程。“为亲而出,为亲而处。出不负君,移孝作忠。处不负亲,忠籍孝崇”,一个官员在家行孝的程度成为衡量其对国的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并因此而产生了与之相配套的官员评价考评体系。

这种考评体系首先体现在丁忧制度。“丁忧”意为遭逢父母的丧事。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就形成了“丁忧”期间不婚娶、不宴饮、不作乐、不生子、不外游等一系列十分严格的丧俗行为规范。“学而优则仕”的官员作为民众的德行榜样,当然也就必须遵守。到了汉代之后,官员“丁忧”服丧不仅是个体表达孝心的礼法规定,更是一个朝代“以孝治天下”的法律措施。官员在得知父母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期间唯一的任务就是为父母守孝报恩。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道”形成社会风气,则天下太平。 与丁忧制度相对应的一个权变之法叫作“夺情”。“夺情”是指国家根据管理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以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夺情”就意味着舍小为大、以国为家,既充分考虑了孝道亲情,又同时兼顾了家国天下。明代宰相张居正在实施改革变法的关键时期恰逢父亲去

世,最后皇帝采取了“夺情”的办法,许他可以不回家居丧,继续留任以展开改革事业,挽救国家危机。

中国古代何以正官德

作者:张凤篪《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4日 10版)

【新世说】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自古以来,为官者的道德示范对整个社会的信仰体系和道德规范都起着引领和典范作用。所谓“官德如风,民德如草”,良好的为政之风、为官之道,必将带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德尚善的社会风气。

中国古代是如何正官德、促政风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基于修齐治平理念的人才选拔体系。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体系主要有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制度虽各不相同,但对人才道德品行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 汉文帝曾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贤良方正”是对人才的道德要求,“直言极谏”才是对治国理政才能的考察。汉代以“德”为主的察举科,孝廉是最重要的科,而其他科目也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隋炀帝大业三年曾诏令文武官员广荐贤才,并设立了“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等10科。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更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以“孔孟之道”为归。士人读儒家经典,存圣贤情怀,格致正诚,修齐治平,所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

二是基于仁政德治学说的政治管理体系。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一书中有大量论述“仁政”和“德治”的内容,比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

儒家“仁政”“德治”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为“大同”。《礼记·礼运篇》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思想所描述的,正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的理想世界,这里不仅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人心为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所以中国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以这一美好前景为行为准则与奋斗目标。

三是基于忠孝两全标准的官员考评体系。自古以来,儒家就坚信忠与孝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移孝作忠”完成的是儒家伦理的政治化过程,是从家到国,从士到仕的过程。而“忠籍孝崇”则是从国到家,从良臣到孝子的过程。“为亲而出,为亲而处。出不负君,移孝作忠。处不负亲,忠籍孝崇”,一个官员在家行孝的程度成为衡量其对国的忠诚度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并因此而产生了与之相配套的官员评价考评体系。

这种考评体系首先体现在丁忧制度。“丁忧”意为遭逢父母的丧事。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就形成了“丁忧”期间不婚娶、不宴饮、不作乐、不生子、不外游等一系列十分严格的丧俗行为规范。“学而优则仕”的官员作为民众的德行榜样,当然也就必须遵守。到了汉代之后,官员“丁忧”服丧不仅是个体表达孝心的礼法规定,更是一个朝代“以孝治天下”的法律措施。官员在得知父母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期间唯一的任务就是为父母守孝报恩。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孝道”形成社会风气,则天下太平。 与丁忧制度相对应的一个权变之法叫作“夺情”。“夺情”是指国家根据管理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以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夺情”就意味着舍小为大、以国为家,既充分考虑了孝道亲情,又同时兼顾了家国天下。明代宰相张居正在实施改革变法的关键时期恰逢父亲去

世,最后皇帝采取了“夺情”的办法,许他可以不回家居丧,继续留任以展开改革事业,挽救国家危机。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
  • 第二讲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 主讲人: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这一讲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前一段时间国家公务员局颁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中组部也下发了关于干预德的考核意见.把领导干部的德的问题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们知道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各种各样的素养,比 ...

  • 践行"三严三实"贵在修身
  • 践行"三严三实"贵在修身 来源:光明日报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谆谆告诫,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治国理政思想基础." ...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 [摘要]在中华民族璀璨的思想宝库中充满了为官治国理政的道德智慧,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品德操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旨和精神内核,更是为官者的座右铭. [关键词]古代,官德,修养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做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其中,职业道德起着主导和引领的作用,包括官德.医德 ...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 反腐工作关键在行动,重点在落实.(2.5分) 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在位时容易患病,在位时因工作辛苦容易患病.(2.5分) 3.美国在蒋介石战败后的&qu ...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上)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 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在位时容易患病,在位时因工作辛苦容易患病.(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 ...

  • 从我国首部"官德"丛书说开去
  • 新华网荣誉出品本期策划:新华网时政频道 本期责编:姚润萍 作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18日面世.这套丛书包括<史说官德>.<大道官德>.<为官史鉴>.<申论官德>四 ...

  • 党员道德教育工作体会
  • 近来,有媒体报道,往后公事员将进行职业品德轮训,培训工夫不少于6学时,培训内容有中国古代若何增强官德涵养的专题.古代官德成为培训的"必修课",在我国干军队伍治理中可谓史无前例,这引来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无须置疑,当下中国社会呈现了品德滑坡.在这种景遇下,增强对引领社会品德风气的干 ...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弘扬优秀官德文化
  •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新会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编者按 日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南阳日报社联合组织的全市社科理论界坚持依法治国弘扬优秀官德文化座谈会成功举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新会出席并发表讲话.来自全市社科理论界的10多位专家学者结合南阳实际和 ...

  • 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摘要] 领导干部官德建设在当今社会迫在眉睫,其难点不仅仅在于对策难以实施,更在于领导干部自身对官德的轻视,本文正是从执政能力.国家机关公信力.廉政建设.干群关系.社会道德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官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领导干部官德建设 毛泽东曾在建国之初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