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却中国抗战产生的重大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中国人民抗战对于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什么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全局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回答,也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毛泽东说:“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也就是说,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一方面,中国因此赢得了强大的同盟者和广泛的国际援助,这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国际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抗战又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休戚与共,相互配合,互为支援。抗日战争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因此,研讨中国抗日战争,必须以国际的眼光,考察它在世界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和贡献。

一、中国抗战在世界全局中的作用和贡献

首先要看到,日本侵华,不仅仅是为了灭亡中国,而且也是它征服世界计划的一部分。1936年8月7日,日本政府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国策基准》就提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方针:“北上”进攻苏联,“南进”夺取南洋。日本进攻中国,就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做准备。日本的战略是所谓“中间突破”,即“先突破中间,后打两头”。但是,日本侵略者开脚一步就碰上了一个硬钉子!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日本始终无法达到“中间突破”的战略目的,因而要“打两头”亦不能顺利得手。中国的长期抗战,无论对日本的“北进”政策还是“南进”政策,都是一个根本性的牵制。

就日本“北进”而言,日本侵略者无法结束对华战争,也就不敢贸然北攻苏联。可以说,中国的长期抗战,屏障了苏联的远东地区。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这是日本进攻苏联的最好时机,但是日本侵略者深陷中国战争泥潭不能自拔,从而打破了它北攻苏联,与德军会师西伯利亚的美梦。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优先处理“中国事变”和“南进”,叫停了“北进政策”。因而苏联红军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能够集中全力对付德国法西斯。早在1940年,斯大林就叮嘱苏联驻华武官崔科夫:崔科夫同志,你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是要坚定中国抗日信心,紧紧束缚住日本的手脚。“只有当日本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可见,中国抗战,捆住日本的手脚,正是当年苏联斯大林的最大战略需求。由于有中国对日本的牵制,1941年春到1944年秋,苏联从远东地区陆续西调了54万部队和大批武器装备,参加对德作战。由此可见,中国长期抗战,

是对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巨大支持,是在苏德战争的生死关头,对苏联人民的宝贵援助。正如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所说:“如果没有中国抵抗日本,日本得以进攻苏联后方,那么卫国战争的历史恐怕将会改写。”此乃中肯之论。

同时,中国抗战也推迟了日本“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计划。1941年12月8日,日本孤注一掷,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给美国重重一击。在此严峻时刻,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大大提振了盟军士气。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发表《告中国人民书》,指出这是同盟国的共同胜利。中国战场始终“迫使日本人在中国保持一支大约100万人的军队,这对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和海空军一部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从而大大地有利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

1943年以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结束对华战争,以便倾全力于太平洋战场,以挽回自己的颓势。但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使日本的这一企图无法实现。可见中国的持久抗战,在开始时缓和了盟军的困难处境,减轻了对他们的压力,为盟军准备反攻赢得了时间;继而又为盟军的反攻拖住了日本的后退,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亚洲。1942年初,美英两国在“阿卡迪亚”会议上,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在于“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以牵制日本的军队”(罗斯福语)。中国抗战的胜败不但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且也影响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也就使德日这两大法西斯国家始终不能形成有效的战略配合和相互支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出发,高度评价了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罗斯福坚定主张要给中国抗战以更多援助。

从上述可见,中国抗战,不仅制约了日本“北进”和“南进”战略,而且也成为同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关键。

二、中国抗战确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由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贡献,其国际地位也因此大为提升,跻身于中、美、英、苏“四强”之列,确定了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不能不谈到开罗会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重大转折,胜利在望的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邀请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26日,在开罗举行三国首脑会议,讨论对日作战计划,并着重讨论战后对日本的处置问题。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成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事后,斯大林同意《开罗宣言》,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开罗会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间,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这是中国广大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赢得的重大成果。

联合国是二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取得胜利的产物。中国参与了联合国酝酿、筹建的全过程,也是1945年4-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1945年6月26日,来自世界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宣告成立。中国派遣了8人代表团(含共产党人董必武)出席旧金山会议,中国与美、英、苏一起以四大发起国的身份轮流主持会议;按四个发起国的英文字母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为尊重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代表用毛笔签字。中国最终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迅速崛起,它以自己不可抹煞的战绩,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大门。当时的延安成为世界瞩目的政治舞台,汇聚了众多的国际友人。1944年7月,美国派出以包瑞德上校任组长的美军观察组前往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访问。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始”。共产党人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解放区代表参加了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中共高层领导人首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亮相。从此,中国共产党便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及其结局,成为中国以应有的大国地位“走向世界”的开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却中国抗战产生的重大国际影响、作用和贡献。中国人民抗战对于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什么贡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全局中起了什么作用,中国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回答,也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毛泽东说:“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也就是说,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一方面,中国因此赢得了强大的同盟者和广泛的国际援助,这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国际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抗战又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休戚与共,相互配合,互为支援。抗日战争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因此,研讨中国抗日战争,必须以国际的眼光,考察它在世界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和贡献。

一、中国抗战在世界全局中的作用和贡献

首先要看到,日本侵华,不仅仅是为了灭亡中国,而且也是它征服世界计划的一部分。1936年8月7日,日本政府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国策基准》就提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方针:“北上”进攻苏联,“南进”夺取南洋。日本进攻中国,就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做准备。日本的战略是所谓“中间突破”,即“先突破中间,后打两头”。但是,日本侵略者开脚一步就碰上了一个硬钉子!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日本始终无法达到“中间突破”的战略目的,因而要“打两头”亦不能顺利得手。中国的长期抗战,无论对日本的“北进”政策还是“南进”政策,都是一个根本性的牵制。

就日本“北进”而言,日本侵略者无法结束对华战争,也就不敢贸然北攻苏联。可以说,中国的长期抗战,屏障了苏联的远东地区。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这是日本进攻苏联的最好时机,但是日本侵略者深陷中国战争泥潭不能自拔,从而打破了它北攻苏联,与德军会师西伯利亚的美梦。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优先处理“中国事变”和“南进”,叫停了“北进政策”。因而苏联红军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能够集中全力对付德国法西斯。早在1940年,斯大林就叮嘱苏联驻华武官崔科夫:崔科夫同志,你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是要坚定中国抗日信心,紧紧束缚住日本的手脚。“只有当日本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可见,中国抗战,捆住日本的手脚,正是当年苏联斯大林的最大战略需求。由于有中国对日本的牵制,1941年春到1944年秋,苏联从远东地区陆续西调了54万部队和大批武器装备,参加对德作战。由此可见,中国长期抗战,

是对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巨大支持,是在苏德战争的生死关头,对苏联人民的宝贵援助。正如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所说:“如果没有中国抵抗日本,日本得以进攻苏联后方,那么卫国战争的历史恐怕将会改写。”此乃中肯之论。

同时,中国抗战也推迟了日本“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计划。1941年12月8日,日本孤注一掷,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给美国重重一击。在此严峻时刻,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毙伤俘日军5万余人,大大提振了盟军士气。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发表《告中国人民书》,指出这是同盟国的共同胜利。中国战场始终“迫使日本人在中国保持一支大约100万人的军队,这对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和海空军一部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从而大大地有利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

1943年以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结束对华战争,以便倾全力于太平洋战场,以挽回自己的颓势。但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使日本的这一企图无法实现。可见中国的持久抗战,在开始时缓和了盟军的困难处境,减轻了对他们的压力,为盟军准备反攻赢得了时间;继而又为盟军的反攻拖住了日本的后退,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亚洲。1942年初,美英两国在“阿卡迪亚”会议上,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实施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在于“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以牵制日本的军队”(罗斯福语)。中国抗战的胜败不但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且也影响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中国的持久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也就使德日这两大法西斯国家始终不能形成有效的战略配合和相互支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出发,高度评价了中国抗战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罗斯福坚定主张要给中国抗战以更多援助。

从上述可见,中国抗战,不仅制约了日本“北进”和“南进”战略,而且也成为同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关键。

二、中国抗战确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由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贡献,其国际地位也因此大为提升,跻身于中、美、英、苏“四强”之列,确定了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不能不谈到开罗会议。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重大转折,胜利在望的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邀请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26日,在开罗举行三国首脑会议,讨论对日作战计划,并着重讨论战后对日本的处置问题。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成为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事后,斯大林同意《开罗宣言》,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开罗会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间,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这是中国广大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赢得的重大成果。

联合国是二战期间世界人民反对德、意、日法西斯取得胜利的产物。中国参与了联合国酝酿、筹建的全过程,也是1945年4-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1945年6月26日,来自世界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宣告成立。中国派遣了8人代表团(含共产党人董必武)出席旧金山会议,中国与美、英、苏一起以四大发起国的身份轮流主持会议;按四个发起国的英文字母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为尊重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代表用毛笔签字。中国最终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迅速崛起,它以自己不可抹煞的战绩,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大门。当时的延安成为世界瞩目的政治舞台,汇聚了众多的国际友人。1944年7月,美国派出以包瑞德上校任组长的美军观察组前往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访问。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始”。共产党人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解放区代表参加了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中共高层领导人首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亮相。从此,中国共产党便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及其结局,成为中国以应有的大国地位“走向世界”的开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


相关内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彪炳史册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彪炳史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1日 08 版)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浴血奋战,不仅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 ...

  •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战
  •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战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还击日 军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 行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 正确认识和评价抗日战争的两大历史问题
  • 作者:曲青山<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2日 14版)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新华社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开展纪念活动时,有两大历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 ...

  •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 附录一: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 一.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 ...

  • 英雄女子们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 英雄女子们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关键词]抗日战争,英雄女子,贡献 [摘要]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英雄女子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有直接参战的女军人,有活跃在领导中心的政界女性,有以笔代枪的学界女子,有走出小我走向社会的民间女性„„女界的抗战活动涉及很广,但无不对抗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这些中华民 ...

  • 烽火年代的中国形象
  • 作者:李一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08期 中图分类号:J9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6)03-0124-10 回溯近年来中国学者对中国国际形象的研究历程,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外国电影对中国抗战的描绘及其共同塑造的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形象 ...

  • 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世界意义
  • 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世界意义 2017年07月15日 09:00:00 来源:<求是>2017/14 作者:高士华 核心要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 ...

  •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四个问题
  •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中的四个问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将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为搞好纪念活动,把控好主题导向,需要正确认识把握以下四个重大问题. 一.局部抗战与全国性抗战的关系 1.抗日战争起点 认识局部抗战与全国性抗战的关系,首先要厘清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在学术 ...

  • 宋庆龄关于抗日战争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作者:肖学信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02期 摘要 宋庆龄早 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就提出了抗战持久必胜的思想,它虽然没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全面.深刻,但却早了几年.宋庆龄关于抗战的思想及其实践,对于纠正当时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宋庆龄 抗日战争 持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