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与特点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与特点 作者:思政 101 姜美艳

【摘要】随着日本帝国入侵势力的加强,民族危机感也越来约严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据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国必须首先实现国内的统一战线,其次还必须努力把这条统一战线推广到包括所有与太平洋地区和平有利益关系的国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当今的统一战线理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可能性和必要性 重要意义 特点

目录

一 `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特点

正文

一.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形势,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1 )而当时中国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又给日本入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挈机。本着这一点,要想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中国必先安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可能性,是由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2 )“工人,农民是抗日的最坚决的力量。小资产阶级也要求反抗日本,他们和农民一样,有同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小生产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 . 买办阶级又有所不同,具有软弱性,同时又具有斗争性。它们既没有地主阶级那么多的封建性,也没有买办阶级那么多的买办性。他们之中的一部分(左翼)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下,在一定时期也是有可能抗日的。而另一部分(右翼)也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的可能。诚然,地主买办阶级是坚决与人民为敌的,但他们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他们也是要分化的。当斗争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美国以至英国的走狗们是有可能遵照其他人的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3 )与此同时, 1935 年 1 月召开的这次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党从此获得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可靠保证。会议为克服关门主义、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对外政策,制定新的策略路线创造了最重要的内部条件。 1935 年 7 、 8 月问,共产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鉴于法西斯势力在世界

范围内日益猖獗的形势,会议要求各国共产党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法西斯主 义,反对目前正在挑起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这就为各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战略方针开了 绿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这一精神,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 即“八一”宣言 ) 。 宣言提出了抗日救国的战略任务和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共产国 际策略的改变又为纠正“左”倾关门主义的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在日本帝国严重侵害中国主权的情况下,国民党也开始转变对共产党的政策。一方面,仍坚持军事“剿共”,但另一方面,又积极寻找渠道同中共对话,《中共中央为公布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列宁说 : “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只有尽最大的力量,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利益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绩效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 4 )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5 )

世界各国统一战线的确立又由各国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法西斯。几个大国譬如苏联 . 美国 . 英国的联合又是此次战线统一的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独霸中国的趋势和他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迅速扩张,引起了美国和英国的惶恐。”( 6 )由于太平洋和占领太平洋地区的问题,日本和美国之间,几十年都在进行着极其顽强的斗争,而有关太平洋及其沿岸的全部外交史,经济史,贸易史都十分肯定的指出,这种冲突日益加剧,使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7 )一九四零年八月一日,日本抛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更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美国势必是要卷入战争的。“德国在逐渐恢复经济实力的同时,统治阶级竭力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他们要求归还德国的殖民地,修改的德国的东部边界,废除赔款和取消对德国的军事限制等。”( 8 )德国对其殖民地的要求不能不加剧他同两个最大的之殖民帝国美国和英国的矛盾。但是在他一步一步摆脱战败国的地位,开始走上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时候,法国 . 美国 . 英国却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养虎为患,致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战胜法西斯。“实践证明,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是能够进行有效合作的。”( 9 )英国和美国面临来自法西斯的威胁,迫使西方国家必须和苏联接近。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表示愿意与苏联互相支持配合,这引起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宪章》中明确表示了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的坚定态度。 1941 年 7 月 3 日 ,国防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在告苏联人民书中说道:“我们为争取祖国的自由而斗争,定会与欧美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这将是所有维护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奴役和奴役威胁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历史无可争辩的证明,只有联合起来,加强防御,统一指挥,共同战斗,才能打败像希特勒那样武装到牙齿的霸权主义者。 (10) 面对这一趋势, 1935 年 11 月 28 日,毛泽东和朱德在《抗日救国宣言》中也提到:“要与对中国的抗日民族运动表示同情,赞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外政策的调整。 1941 年 8 月 14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共同宣言,即《大西洋宪章》,明确表示了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彻底消灭法西斯的坚定态度。中国共产党随即在 19 日发表声明,对罗丘宣言表示热烈欢迎,认 为该宣言及提议召开的英美苏三国

莫斯科会议“表明了全世界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战斗阵线已经在政治上完成”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坚定中共执行国际统一战线政策的决定。 二·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加强和扩大了世界上反对侵略势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之间的合作,促进欧洲和亚洲各国所有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从而极大的扩大了反法西斯阵线,为最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中国来说,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更广泛的支持和帮助。欧美各国以工人为主的各阶层人士组织了各种协会,以游行集会、罢工抵制日货等表示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向中国赠送了大量的药材等物品并派出救护队。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等友好党派,也组织力量支持中国。( 11 )

许多国家政府通过贷款 , 军事援助等形式,给处境艰难的中国抗战以重要的物质支持。从 1937 年至 1944 年,美英法等国向中国贷款分别约 10.478 亿美元, 1.5 亿英镑, 10.3 亿法郎。苏联共贷款给中国 4.5 亿美元,以购买苏式装备。据苏方统计,从 1937 年 10 月至 1940 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 1235 架飞机, 82 辆坦克, 1600 门火炮, 1.4 万多挺轻重机枪, 86 万发炮弹, 1.1 亿发子弹, 16.5 万颗航弹, 2050 辆卡车以及其他物资。在军事行动上,苏联长期陈兵东北的中苏边境,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 1945 年 8 月 9 日,苏军发起远东战役,歼灭了日本数十万精锐之师的关东军,更是以直接的军事行动援助了中国。美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援助中国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第一笔援华贷款始于 1938 年 12 月 15 日,大笔的援华物资和贷款是在 1941 年后。( 12 )各国之间的合作也有利于缓和不同社会意识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战争胜利,不同社会意识的国家必须联合。“英美政府虽然对苏维埃国家怀有阶级仇恨,但是除了和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外,找不到别的出路。”( 13 )同时,为了避免 新的世界大战,各反战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并能够组成一个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14)为最后二十六国《联合国家宣言》奠定基础。更直接的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在促进中国抗战胜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世界上有声音在为和平说话。 在建立和维 护国际统一战线过程中,中共成功地从西北一隅走向世界政治大舞台,并开创了党的对外工作,创造和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成功的历史经验表现为:准确判断和把握国际局势,及时制定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实行灵活的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发展和维护国际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与西方国家建立多渠道联系,拓展国际统一战线政治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努力树立国际新形象,开拓国际统一战线新局面。总结和借鉴这段历史经验,对今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住重要战略机。

三·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特点

矛盾性:在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内部,虽然有着粉碎侵略者的共同愿望,但也存在者严重的矛盾,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阶级性和国家的利益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天生蔑视的态度,终究使其不可能真心实意的帮助处于巨变中的中国,更不用说苏联了。内部矛盾首先表现在对待战争的最终目的方面。“苏联参战的政治目的是捍卫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援助在法西斯桎梏下

的人民的解放斗争,最迅速的战胜世界文明的最凶恶的敌人——法西斯主义。而英美统治集团企图使战斗行动的实施和战后问题的解觉服从其利己的帝国主义利益。竭力把法西斯德国的作战的主要任务重担推给苏联,保存自己的实力,在战争结束阶段将其力量用于战后的强权政治。”(15)这种意图特别明显的表现在绥靖政策上。“英国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一直采取纵容的态度。据当时在英国政府担任国际联盟事务大臣的安东尼·艾登回忆,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墨索里尼通过其大使向英国陛下政府带来口信口信内容是吁请英国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并采取最友好的,帮助的态度。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国政府的目标,我们的很多行动都可以作为证明·····。可见英国使支持侵略着的。(16)1935年12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霍尔还同法国总理赖伐尔在巴黎秘密勾结,炮制了一个方案,准备把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土地交给意大利。在德国,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时候,国际反动派非常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与此同时,由于英法美的纵容侵略,德意法西斯干涉军更加猖狂。在臭名远扬的慕尼黑阴谋中,更彰显了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英勇斗争,使英法政府惶惶不安,以为欧战临近了。由于他们惧怕战争和战后可能爆发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仇视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所以准备把捷克斯洛伐克送给希特勒,作为推动法西斯向东反苏的礼物。”(17)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深刻揭露了绥靖主义阴谋家们的罪恶用心,指出: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的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使坐山观虎斗。世界上有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18)。这就是绥靖主义反动的本质。因此,在抗战的不同时期,我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国际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把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国家作为争取和联合的对象,后由于英美的绥靖政策,把他们视为与法西斯相互争夺的另一个帝国主义集团,而不把他列为国际和平阵线,中国共产党认为,日本侵华政策由军事进攻为主转为政治诱降为主,英美的妥协政策可能造成在英美调解下国民党对日投降的危险。为此,中共强调反对投降活动。1939年6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毛 泽东也在《反投降提纲》中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就是新的慕尼黑的可能。英美法自抗战以来一直保持“中立”,不过是“坐山观虎斗”的阴谋计划,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政策。中国共抗战后期首次提出联合包括英美在内的一切反法西斯国家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方针。

参考文献:

(1)·(2)《中国革命史文献介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897 380

(3) 《论反对帝国主义策略》毛泽东

(4)《列宁选集》第四卷第225页

(5)《论新阶段》毛泽东单行本 第3页

(6)《第二次世界史》人民出版社第5页

(7)《列宁全集》第31卷 第422页

(8)《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10页

(9)《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之十周年文献资料汇编》莫斯科 1975年俄文版 第5页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159页

(11)《中国近代史1919-1949》中华书局 第352页

(12)《中国近代史1919-1949》中华书局 第353页

(13)《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5 第8页

(14)《毛泽东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09 124

(15)《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军事译文出版社第2,3页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93页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17页

(18)《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58 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与特点 作者:思政 101 姜美艳

【摘要】随着日本帝国入侵势力的加强,民族危机感也越来约严重,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据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国必须首先实现国内的统一战线,其次还必须努力把这条统一战线推广到包括所有与太平洋地区和平有利益关系的国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当今的统一战线理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可能性和必要性 重要意义 特点

目录

一 `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特点

正文

一.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形势,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1 )而当时中国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又给日本入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挈机。本着这一点,要想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中国必先安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可能性,是由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2 )“工人,农民是抗日的最坚决的力量。小资产阶级也要求反抗日本,他们和农民一样,有同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小生产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同地主阶级 . 买办阶级又有所不同,具有软弱性,同时又具有斗争性。它们既没有地主阶级那么多的封建性,也没有买办阶级那么多的买办性。他们之中的一部分(左翼)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下,在一定时期也是有可能抗日的。而另一部分(右翼)也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的可能。诚然,地主买办阶级是坚决与人民为敌的,但他们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他们也是要分化的。当斗争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美国以至英国的走狗们是有可能遵照其他人的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3 )与此同时, 1935 年 1 月召开的这次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党从此获得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可靠保证。会议为克服关门主义、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对外政策,制定新的策略路线创造了最重要的内部条件。 1935 年 7 、 8 月问,共产国际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鉴于法西斯势力在世界

范围内日益猖獗的形势,会议要求各国共产党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反对法西斯主 义,反对目前正在挑起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这就为各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战略方针开了 绿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这一精神,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 即“八一”宣言 ) 。 宣言提出了抗日救国的战略任务和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共产国 际策略的改变又为纠正“左”倾关门主义的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在日本帝国严重侵害中国主权的情况下,国民党也开始转变对共产党的政策。一方面,仍坚持军事“剿共”,但另一方面,又积极寻找渠道同中共对话,《中共中央为公布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列宁说 : “要战胜更强大的敌人,只有尽最大的力量,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利益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绩效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 4 )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5 )

世界各国统一战线的确立又由各国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法西斯。几个大国譬如苏联 . 美国 . 英国的联合又是此次战线统一的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独霸中国的趋势和他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迅速扩张,引起了美国和英国的惶恐。”( 6 )由于太平洋和占领太平洋地区的问题,日本和美国之间,几十年都在进行着极其顽强的斗争,而有关太平洋及其沿岸的全部外交史,经济史,贸易史都十分肯定的指出,这种冲突日益加剧,使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7 )一九四零年八月一日,日本抛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更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美国势必是要卷入战争的。“德国在逐渐恢复经济实力的同时,统治阶级竭力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他们要求归还德国的殖民地,修改的德国的东部边界,废除赔款和取消对德国的军事限制等。”( 8 )德国对其殖民地的要求不能不加剧他同两个最大的之殖民帝国美国和英国的矛盾。但是在他一步一步摆脱战败国的地位,开始走上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时候,法国 . 美国 . 英国却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养虎为患,致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战胜法西斯。“实践证明,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是能够进行有效合作的。”( 9 )英国和美国面临来自法西斯的威胁,迫使西方国家必须和苏联接近。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表示愿意与苏联互相支持配合,这引起了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宪章》中明确表示了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的坚定态度。 1941 年 7 月 3 日 ,国防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在告苏联人民书中说道:“我们为争取祖国的自由而斗争,定会与欧美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这将是所有维护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奴役和奴役威胁各国人民的统一战线。”“历史无可争辩的证明,只有联合起来,加强防御,统一指挥,共同战斗,才能打败像希特勒那样武装到牙齿的霸权主义者。 (10) 面对这一趋势, 1935 年 11 月 28 日,毛泽东和朱德在《抗日救国宣言》中也提到:“要与对中国的抗日民族运动表示同情,赞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国家,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外政策的调整。 1941 年 8 月 14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共同宣言,即《大西洋宪章》,明确表示了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彻底消灭法西斯的坚定态度。中国共产党随即在 19 日发表声明,对罗丘宣言表示热烈欢迎,认 为该宣言及提议召开的英美苏三国

莫斯科会议“表明了全世界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战斗阵线已经在政治上完成”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坚定中共执行国际统一战线政策的决定。 二·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加强和扩大了世界上反对侵略势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之间的合作,促进欧洲和亚洲各国所有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从而极大的扩大了反法西斯阵线,为最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中国来说,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更广泛的支持和帮助。欧美各国以工人为主的各阶层人士组织了各种协会,以游行集会、罢工抵制日货等表示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向中国赠送了大量的药材等物品并派出救护队。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等友好党派,也组织力量支持中国。( 11 )

许多国家政府通过贷款 , 军事援助等形式,给处境艰难的中国抗战以重要的物质支持。从 1937 年至 1944 年,美英法等国向中国贷款分别约 10.478 亿美元, 1.5 亿英镑, 10.3 亿法郎。苏联共贷款给中国 4.5 亿美元,以购买苏式装备。据苏方统计,从 1937 年 10 月至 1940 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 1235 架飞机, 82 辆坦克, 1600 门火炮, 1.4 万多挺轻重机枪, 86 万发炮弹, 1.1 亿发子弹, 16.5 万颗航弹, 2050 辆卡车以及其他物资。在军事行动上,苏联长期陈兵东北的中苏边境,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 1945 年 8 月 9 日,苏军发起远东战役,歼灭了日本数十万精锐之师的关东军,更是以直接的军事行动援助了中国。美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援助中国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第一笔援华贷款始于 1938 年 12 月 15 日,大笔的援华物资和贷款是在 1941 年后。( 12 )各国之间的合作也有利于缓和不同社会意识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战争胜利,不同社会意识的国家必须联合。“英美政府虽然对苏维埃国家怀有阶级仇恨,但是除了和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外,找不到别的出路。”( 13 )同时,为了避免 新的世界大战,各反战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并能够组成一个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14)为最后二十六国《联合国家宣言》奠定基础。更直接的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在促进中国抗战胜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世界上有声音在为和平说话。 在建立和维 护国际统一战线过程中,中共成功地从西北一隅走向世界政治大舞台,并开创了党的对外工作,创造和积累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成功的历史经验表现为:准确判断和把握国际局势,及时制定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实行灵活的国际统一战线策略,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发展和维护国际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与西方国家建立多渠道联系,拓展国际统一战线政治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努力树立国际新形象,开拓国际统一战线新局面。总结和借鉴这段历史经验,对今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住重要战略机。

三·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的特点

矛盾性:在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内部,虽然有着粉碎侵略者的共同愿望,但也存在者严重的矛盾,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阶级性和国家的利益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天生蔑视的态度,终究使其不可能真心实意的帮助处于巨变中的中国,更不用说苏联了。内部矛盾首先表现在对待战争的最终目的方面。“苏联参战的政治目的是捍卫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援助在法西斯桎梏下

的人民的解放斗争,最迅速的战胜世界文明的最凶恶的敌人——法西斯主义。而英美统治集团企图使战斗行动的实施和战后问题的解觉服从其利己的帝国主义利益。竭力把法西斯德国的作战的主要任务重担推给苏联,保存自己的实力,在战争结束阶段将其力量用于战后的强权政治。”(15)这种意图特别明显的表现在绥靖政策上。“英国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一直采取纵容的态度。据当时在英国政府担任国际联盟事务大臣的安东尼·艾登回忆,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墨索里尼通过其大使向英国陛下政府带来口信口信内容是吁请英国对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并采取最友好的,帮助的态度。英国外交大臣西蒙告诉这位大使,对意大利友好并帮助意大利,一向是英国政府的目标,我们的很多行动都可以作为证明·····。可见英国使支持侵略着的。(16)1935年12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霍尔还同法国总理赖伐尔在巴黎秘密勾结,炮制了一个方案,准备把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土地交给意大利。在德国,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的时候,国际反动派非常西班牙人民的正义斗争,与此同时,由于英法美的纵容侵略,德意法西斯干涉军更加猖狂。在臭名远扬的慕尼黑阴谋中,更彰显了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英勇斗争,使英法政府惶惶不安,以为欧战临近了。由于他们惧怕战争和战后可能爆发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仇视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所以准备把捷克斯洛伐克送给希特勒,作为推动法西斯向东反苏的礼物。”(17)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深刻揭露了绥靖主义阴谋家们的罪恶用心,指出: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的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使坐山观虎斗。世界上有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18)。这就是绥靖主义反动的本质。因此,在抗战的不同时期,我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国际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把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国家作为争取和联合的对象,后由于英美的绥靖政策,把他们视为与法西斯相互争夺的另一个帝国主义集团,而不把他列为国际和平阵线,中国共产党认为,日本侵华政策由军事进攻为主转为政治诱降为主,英美的妥协政策可能造成在英美调解下国民党对日投降的危险。为此,中共强调反对投降活动。1939年6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毛 泽东也在《反投降提纲》中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就是新的慕尼黑的可能。英美法自抗战以来一直保持“中立”,不过是“坐山观虎斗”的阴谋计划,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政策。中国共抗战后期首次提出联合包括英美在内的一切反法西斯国家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方针。

参考文献:

(1)·(2)《中国革命史文献介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897 380

(3) 《论反对帝国主义策略》毛泽东

(4)《列宁选集》第四卷第225页

(5)《论新阶段》毛泽东单行本 第3页

(6)《第二次世界史》人民出版社第5页

(7)《列宁全集》第31卷 第422页

(8)《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10页

(9)《苏联人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之十周年文献资料汇编》莫斯科 1975年俄文版 第5页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159页

(11)《中国近代史1919-1949》中华书局 第352页

(12)《中国近代史1919-1949》中华书局 第353页

(13)《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5 第8页

(14)《毛泽东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09 124

(15)《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军事译文出版社第2,3页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93页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17页

(18)《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58 页


相关内容

  • 军事理论题库,有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 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 A.主权 B.政治制度 C.国家荣誉 D.国家尊严 2.国防最主要的手段是 A.军事 B.政治 C.经济 D.外交 3.贵族男子才有资格当兵是________规定的 A.西周 B.战国 C.秦代 D.唐代 4.汉代规定成年男子服兵役的年龄是________ ...

  • 最新版版军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 1.国防含义和类型? 含义:所谓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扩张型. 2.国防历史主要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 (2)政治清明是 ...

  • 第三讲 当代军事思想
  • 第三讲 当代军事思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邓小平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思想 第二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三节 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论述 第一节 邓小平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

  • 2015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 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发展历程: 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 ...

  • 名词解释简答题目
  • 军事理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16个)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 ...

  • 军事理论课
  • 一.名词解释 1.国防:是指国家为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 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简单说,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2.社会国防:社会国防又叫现代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社会国防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它是一项社会性防务 ...

  •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库1
  • 浙江理工大学军事理论考试题库 <中国国防>章节 一.单选题 1.国防是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 ,制止 ,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A ) A. 侵略.武装颠覆 B.进攻.暴乱 C.进攻.武装颠覆 D.侵略.暴乱 2.中国的国防类型是(B ) A. 扩张型 B.自 ...

  •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强调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强调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强调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强调国防事业的社会性.) 古代国防的历史特征有哪些? (爱和平.重防御.求统一. ) 近代中国有国无防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客观原因:近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险恶.主观原因:政治腐败.经济科技落 ...

  • 军事理论考试
  • 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