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

一、名词解释

1、国防:是指国家为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

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简单说,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2、社会国防:社会国防又叫现代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社会国防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它是一项社会性防务活动,是

全体国民为保卫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与颠覆,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

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亦称战争动员。

4、国防教育:它是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空、领海、领水)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5、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

心理素质。

6、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勇于向艰难困苦作斗争的

思想行为,是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7、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

中反映,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忘我精神。

8、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

则的总称。

9、兵制:即军事制度,简称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0、后备力量:是指经过动员可以直接为战争所用,战时能迅速转化为直接和间接参战的军事力量。

11、军种:军队内按主要作战领域、使命和武器装备划分的基本类别。

12、兵种:军种内按主要武器装备和作战任务划分的类别。

13、陆军:陆地上作战的军种。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陆军已成为一个多兵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合成军队。中国人

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现已发展成诸兵种合成军种。

14、海军: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战场执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独立地

在海上作战,有能协同陆、空军和第二炮兵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1949年4月23日。

15、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空防合一、以航空空间为主战场的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成立。

16、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装备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执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

要核反击力量,是60年代中期新成立的独立的兵种,由中央军事委员直接指挥,于1966年7月1日成立。它与海军潜地战

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17、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等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8、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列主义

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同新时期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0、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

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21、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2、战争规律:是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诸方面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23、一般战争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战争之中的内在本质的联系。

24、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政治、军事和安全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

25、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26、威慑:是指国家和政治集团,通过显示武力或表示准备用武力的决心,以期迫使对方屈从于自己的意志,不敢采取敌对

行动或行动升级的军事行动。

27、战略威慑:是在战略全局上进行威慑的战略行为。

28、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周边国家(集团)直接、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29、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全面发展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并能在一定历史时期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

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

30、军事高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

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1、制导技术: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律选择飞行路线,引导和控制武器系统对目标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32、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

的军用技术。

33、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34、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35、电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一般包括电子进攻、电子防御和电子战支援三

个部分。

36、隐身技术:又称隐性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

踪和攻击的技术。

37、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也称空间技术。

38、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

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作战。

39、新军事变革:指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学说或军事理论和部队编成及时、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

起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和作战效能的极大提高。

40、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4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42、战术:指导战斗的方法。

43、火炮: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mm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

44、枪械: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mm以下(含20mm)的身管射击武器。

45、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实力、潜力的总和,包括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军力、科技与生

产能力等。

二、简答题

1、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我国的国防属于哪种类型?

答:按照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当代世界各国的国防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

(1)扩张型。(2)自卫型。(3)联盟型。(4)中立型。 我国属于自卫型国防。

2、中国古、近代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

答:(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如何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答:(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的国防建设遵循的基本方针;

(2)国防建设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

(3)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

(4)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发展;(5)加强国防建设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建

设的基本保证。

4、我国颁布的国防法规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除上述《国防法》、《国防教

育法》、《兵役法》之外,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国防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民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

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5、《国防教育法》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

答:一是指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是明确了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原则; 三是突出了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

四是规定了社会国防教育的方法、内容; 五是强调了国防教育的保障与法律责任。

6、什么是武装力量?我国的武装力量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1)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7、陆军的编成及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编成:陆军有陆军主要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

侦察兵和汽车兵、测绘兵、气象兵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陆军的编制序列通常按方面军(战时编成)、集团军(军)、师(旅)、

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成。

(2)任务:抗击外来的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8、第二炮兵的任务是什么?

答:(1)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从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 (2)打击敌重要的经济目标,消弱敌战争潜力; (3)

打击敌空、海军基地,消弱敌远程作战能力; (4)打击敌军政指挥中心,破坏敌战略指挥; (5)打击敌交通枢纽,切断

敌机动; (6)打击敌重兵集结地,杀伤敌有生力量,消弱敌作战能力; (7)配合其他军兵种实施常规导弹突击。

9、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及编制序列?

答:武警由内卫部队和属武警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部队和公安警卫系统以及交通、水电、黄金、森林警察部队组成。全国

设有总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区)编有武警总队,下辖若干支队、大队、中队。

10、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军事思想是各种军事理论、军事原则的理论基础,对军队建设、作战行动和国防建设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其一: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其二: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其三:为从事各项军事时间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1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1)中国古代兵书不但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世界久负盛名。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

精辟的论断,受到各国军事家的重视和赞赏。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军所独有的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中国古代军事

思想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不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和世界的军事学术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其中的许

多军事原则,不仅指导了历代战争,而且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理论价值,给予世界军事学术以深刻的影响,它也必将对未来战

争产生积极的影响。

12、《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

答:(1)《计》篇(2)《作战》篇(3)《谋攻》篇(4)《形》篇(5)《势》篇(6)《虚实》篇(7)《军争》篇(8)

《九变》篇 (9)《行军》篇(10)《地形》篇(11)《九地》篇(12)《火攻》篇(13)《用间》篇

1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1)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形成中国最先进、最科学、最完整的军事理论,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

事理论的确立。

(2)是中国革命胜利、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3)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

(4)在世界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

1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略战术有哪些?

答:(1)战争的最高(直接)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3)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

防御(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5)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灵活运用各种作战形式(6)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 之

仗(7)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8)力争战争的主动权,正确把握灵活性和计划性

15、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提出了必须建设强大国防的思想。

(2)提出了加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

(3)明确了进行国防建设的基本目的,规定了我国国防政策的根本性质。

(4)确定了加强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①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要在党的集中统一指导下,

动员全民办国防。③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6、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实行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使国防建设转入了相对和平时期注重长

远建设的轨道。 (2)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3)必须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7、江泽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确立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要把战争准备的立足点放在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2)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

(3)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思想。即强调必须实现由打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到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

(4)强调要坚持“思想理论武装”与“高技术知识武装”这两个理论武装的统一,注重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培养和造就大

批跨世纪的军事人才。

18、江泽民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是什么?

答: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19、战略威慑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一是要有足以影响全局的战略力量。 二是要有使用战略威慑力量的决心和意志。 三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对方认识和

相信以上两点。

20、为什么说我国周边环境处在建国以来的较好时期?

答:(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

作机制 (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

21、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多极与单极的较量,将成为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二者较量的结果将推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建立

(2)美国“一超独霸”,奉行单边主义将会受到世界热爱好和平国家的抵制,联合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未来将以美国、欧洲联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基本架构,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

(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非传统安全成为国际安全的新焦点,多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2、目前军事高技术主要可分为哪六大新技术群?

答:(1)信息技术;(2)新材料技术;(3)航天技术;(4)生物技术;(5)新能源技术;(6)海洋技术;

23、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有哪些?

答(1)不断地更新作战观念;(2)极大地提高了作战能力;(3)显著地改变了作战方式

24、精确制导技术有哪几类?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哪些?

答:(1)精确制导技术主要包括寻的制导、遥控制导、惯性制导、地形或景象匹配制导、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复合制导等

六类。(2)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鲁纳斯(GLONASS)。

25、从应用角度来划分,军事高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答:(1)侦察和监视技术;(2)伪装与隐身技术;(3)精确制导技术;(4)电子战与信息战技术;(5)自动化指挥技

术;(6)军事航天技术;(7)核、生、化技术;(8)新概念武器技术。

26、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国家战略能力成为战争的制胜基础 二、“综合强制”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主要方式 三、“一体化联合”成为作

战体系的基本形式 四、信息优势成为衡量战争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 五、外层空间、信息空间等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导

空间 六、“大空间多方位精确直达作战”成为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方法

27、什么是新概念武器?目前和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有哪些?

答:(1)新概念武器:是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高新信息技术和新的毁伤机理制造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武器装备的全心信息

武器。 (2)目前新概念武器主要是指超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人工智能武器。探索中的还有思维控制武器、纳米武器、

基因武器、气象武器等。

28、什么是新三打三防?

答:三打:(1)打隐形飞机 (2)打巡航导弹 (3)打武装直升机 三防:(1)防电子干扰 (2)防精确打击 (3)防侦察监视

29、什么是一体化CISR 系统?有何作用?

答:(1)一体化CISR 系统就是起“融合”和“力量倍增器”作用的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情报,监视,侦察指挥系统。

(2)一体化CISR 系统作用:1、一体化CISR 系统是打赢21世纪信息战的根本保证。 2、一体化CISR 系统是信息战斗

力的“倍增器”,是提高军队整体战斗力的关键。 3、一体化CISR 系统能使战略指导者直接感知和控制战术行动。

30、军事高技术的七大特点?

(1)高智力;(2)高投资;(3)高竞争;(4)高风险;(5)高效益;(6)高渗透;(7)高速度。

三、论述题:

1、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始终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这就要求我国加强

国防建设,要求军队在长期和平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遏制战争的爆发。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根据未

来战争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如何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

(1)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2)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 (3)必须实行全民共建; (4)建立

强大的“三结合”武装力量 (5)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6)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7)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防

教育; (8)加强国防法制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大批能驾驭现代战争的人才。

2、如何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答: 如何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必须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以信息化

带动机械化,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1)以高技术为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2)以信息化为动力,提升

机械化建设水平。(3) 以系统化为目标,构建现代化作战体系。

3、在现代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答:人民战争思想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军事领域的实际体现,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现代条件下,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使人民战争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1)只有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这个传家宝才会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大放异彩,创造

出新的奇迹和辉煌。

(2)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为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奠定思想基础。

(3)必须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为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4)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坚持和创造性发展人民战争思想的必然要求。

(5)强调“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必须把人民

战争思想积极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去。

4、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答:(1)大国关系主导着世界事务,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一超多强)。

(2)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态势。

(3)为了在国际战略格局占据重要的地位,各主要国家普遍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新一轮军备竞赛全面展开。

(4)尽管国际军控与裁军的进程举步维艰,但防止冲突维护和平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5、我国如何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

答(一)构建周边安全机制营造睦邻友好环境,以睦邻友好为宗旨,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世界潮流和中国国情的周边战略和基

本政策。(1)和平共处;(2)共同繁荣;(3)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支持区域联合。 (二)增强综合国力确保

长治久安。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万全之策。

6、论当今新军事变革的动因

答: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正式开始出现的,是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

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观念转变为牵引、以军事体系调整为中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全新军事变

革,涉及了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战争形态、作战思想、指挥体制、部队结构、军备发展、国防工业等各个方面。

(1)国际安全形势的演变,应该说是启动这次新军事变革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 (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

猛发展,特别是诸多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是这次新军事变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加速新军事变革进

程的主动力。

444444

7、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答: 大学生军训不仅是传授军事知识,培养军事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人生观的

过程。军事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军事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

同时也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第一,促进学生政治上的成熟,学生在军训期间不仅学军事,而且学政治。 第二,军事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产,集中了人

类的智慧,军事知识充满了竞争意识,据报导日本经济之所以能腾飞,其企业家们坦率地承认,是学习我国古典军事著作《孙

子兵法》的硕果。 实践证明,军事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随着高

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也为军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谈谈你对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感受。

答:(1)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科学知识;(2)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

了组织纪律性;(3)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9、试论4场局部战争(抗美援朝、中印、珍宝岛、中越)。

答:(1)抗美援朝巩固了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中印边界冲突打击了印度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西藏的安定。

(3)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击了苏联的气焰。也使美国看到了和中国走向缓和的可能。

(4)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击了越南的野心,巩固了我国的西南边防。

复 习 题

一、判断:

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

2.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

3.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

4.我国古代兴衰交替的国防其特色表现:一是修明政治变法图强;二是改革军制演兵习武;三是重视教战全民尚武(√)

5.近代中国国防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

立和解放斗争的历史 (√)

6.国防军事法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宪法之外加以制定 (×)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 (×)

9.陆军是我军的主要兵种,主要担负陆战场歼敌任务 (√)

10.民兵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时间落实 (×)

12.国防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经济建设要适当照顾国防建设的需要,保证国防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

1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14.“国家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

15.炮兵由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组成 (×)

16.防化兵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 (√)

17.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

18.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解放军的中坚力量,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基础(×)19.中国人民

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21.我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22.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3.军事思想的概念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

24.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5.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26.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

27.《孙子兵法》是世界性的兵书,共13篇,5000多字 (√)

28.近代军事思想的总体特征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 (×)

11.82毫米迫击炮和82毫米无后座力炮都属直射武器,用于打敌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 (√)

29.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思格思和列宁(√)

30.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文明跨入了现代历史时期(√)

32.科学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军事领域各种矛盾运动的规律,为认识战争,军事预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科学理论体系(×)

3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时期 (√)

3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是从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期(√)

3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

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39.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

40.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军队战争力量的源泉,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法宝(√)

41.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

42.邓小平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代战争与和平的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理论(√)

43.邓小平军事理论产生的阶段是1949年10月10日到1978年12月(×)

44.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

45.邓小平认为“霸权主义的争夺是当今战争的根源”(√)

46.邓小平关于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一是强调人民战争要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适应;二是人民战争

的内容要与现代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任务相一致(√)

47.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全面贯彻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加

强军队建设,加强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

48.战略的含义: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49.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

50.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5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和平稳定的新局面主要是与美国等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各邻国睦邻友好关系发展顺利(×)

52.军事思想的作用是指导战争(×)

53.所谓“军事高技术”,简言之,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

54.军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

55.当代高技术主要体现为军事高技术,当代高技术主要产生于军事高技术 (×)

56.现代侦察技术可分为地(水)面、水下和空中三个侦察系统 (×)

57隐身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概括为发展多功能和低成本的隐身技术装备 (× )

58.现代化战争就是信息化战争 (×)

59.武器装备中的“杀手锏”就是在未来战争中管用的,让敌人惧怕的武器 (√)

60.我国发展国防科技的基本方针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入括号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 (A)

A.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B、一是“侵略”;二是“战争”C.一是“战争”;二是“侵略”

2.国防的主要手段 (A)

A.政治和外交 B、经济 C、军事

3.现代国防观与传统国防观的根本不同之处 (B)

A.战场上决一雌雄 B、制约战争的发生 C、速战速决

4.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其国防类型是 (B)

A.互助联盟型 B、自主中立型 C、自卫防御型

5.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与军队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曲折前进时期,其时间是 (A)

A.1965—1976年 B、1965—1977年 C、1965—1978年

6.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C)个大军区

A.5 B、6 C、7

7.装甲兵是以坦克(C)为基本装备的陆军兵种

A.反坦克导弹 B.火炮 C.其它装甲战斗车辆

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A)

A.1949年4月23日 B.1949年9月1日 C.1949年11月1日

9.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B)组成

A. 公安干警 B.民兵 C.第二炮兵

10.我国国防类别型是属于积极防御( )国防。

A.自卫型 B.联盟型 C.中立型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空军和(C)组成。

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民兵 C.第二炮兵

12.中国人解放军空军成立于(B)。

A.1949年9月1日 B.1949年11月11日 C.1949年4月23日

13.民兵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训练对象,内容和(C)。

A.政治落实 B.军事落实 C.时间落实

1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凡年满(B)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征集服现役者外,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

A.18岁至25岁 B.18岁至35岁 C.18岁至20岁

15.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的(C)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16.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C)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

A.反坦克导弹 B.炮兵 C.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

17.洲际导弹的射程通常在(A)

A.8000公里以上 B.8000公里以内 C.5000公里以内

18.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核动力潜艇部队,直接由(A)指挥

A.中央军委 B.海军领导机关 C.舰队领导机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法》是为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B)而制定的

A.《兵役法》 B.《宪法》 C.《国防教育法》

20、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到江西永新县三湾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时间是(B)

A、1926年9月29日 B、1927年9月29日 C、1929年9月29日

21、“三湾改编”的内容(A)

A、支部建在连上 B、党指挥枪的原则 C、成立了“士兵委员会”

2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B)

A、毛泽东本人 B、毛泽东本人和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

2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C、人民战争思想

2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C)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C、人民战争思想

25、人民战争是指(C)

A、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战争 B、正义战争C、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6、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7、邓小平军事思想的形成阶段是(B)

A、1978年12月到1985年6月B、1975年1月到1978年12月C、1985年6月到以后

28、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C)

A、和平问题 B、经济问题 C、一是和平问题;二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29、江泽民对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C)

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为人民服务B、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军事过硬、政治合格

C、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0、政治合格是解决(A)

A、我军永不变质的问题 B、我军能打得赢的问题 C、我军永葆本色的问题

31、江泽民多次指出: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A)

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政治上永远合格 C、坚持人民战争

3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是(C)

A、胸怀大局,科学运筹B、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开拓创新C、胸怀大局,登高望远,科学运筹,开拓创新

33、战略方针是指(C)

A、军事斗争全局的总任务、总纲领B、军事斗争全局的总原则、总运筹C、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总原则

34、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C)

A、国家的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35、中国是个陆地大国,陆地与(B)个国相接壤

A、14 B、15 C、16

36、中国与(B)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

A、7 B、8 C、9

37、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C)

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 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

38、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是(C)

A、祖国的统一 B、朝鲜半岛 C、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

39、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揭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所形成的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商业和体育等方面,这是军事思想具有的(B)

A、强烈的时代性 B、广泛的通用性 C、内容的博大精深

40、“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贵胜,不贵久”等思想,是属于(B)的理论

A、军队作战运筹方面 B、军队作战指挥方面 C、军队后勤保障方面

41、《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兵书中的(A)

A、鼻祖 B、兵圣 C、兵神

42、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 (C)

A、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定B、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C、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

43、在军领域里,层次最高,指挥的范围最广,各项工作的“龙头”和总纲,各种活动的依据是(B)

A、战术 B、战略 C、方针

44、战略重点和枢纽的把握,战略方针的确定,军事力量和斗争方式的运用,战略调整和转变等,这些活动在军事上称为(B) A、全面性 B、谋略性 C、对抗性

45、我军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四有”军人,列为政治工作的(B)

A、根本任务 B、目标 C、核心

46、我军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B)

A、重点内容 B、核心内容 C、根本任务

47、1957年10月,(B)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48、出现普遍的“技术型战争”的时代是(C)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 B、20世纪九十年代 C、21世纪初

49.我国军用高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C)年代中期

A.70 B、60 C、50

50.激光器发出的光沿着一条直线传播,一束激光发射100米,光斑仅有(B)

A.0.4厘米 B、0.5厘米 C、0.6厘米

三、复习题(P后面的数字是表示该内容在教材的多少页上,这个是上届书上的,页码有错误) (中国国防)

1、 国防的含义、主体、对象和手段是什么?P1—P5

2、 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5——P6

3、 国防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P7—P8

4、 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P9

5、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P9—P20

6、 中国国防主要有哪几部?性质与作用是什么?P20—P35

7、 中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6—P38

8、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9—P42

9、 武装力量的含义、构成、体制是什么?P47—P48

10、人民解放军的组成有哪些?P50—P60

(二)军事思想

1、 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P61—P63

2、 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P63—P77

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P79—P83

4、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83—P90

5、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91—104

6、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P104—P107

7、 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是什么?P104—P108

8、 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108—P110

9、 邓小平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P110—P122

10、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P122—P124

1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P124—P132

12、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P133—P135

(三)战略环境

1、 战略环境的含义、特点、构成的主要要素是什么?P136—P154

2、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与特征?P161—P164

3、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是什么?P164—P165

4、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是什么?P165—P170

5、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P171—P176

6、 中国周边战略环境、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安全的影响是什么?P176—P180

7、 影响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因素是什么?P183—P190

(四)军事高技术

1、高技术的定义?军事高技术内涵或本质特征?P191—P193

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P195—P196

3、高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种类?基本内容?发展趋势?P195—P223

(五)现代战争

1、 现代战争含义?演变历程?发展趋势?P224—P231

2、 现代战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P232—P240

3、 现代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P240—P259

一、名词解释

1、国防:是指国家为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

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简单说,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2、社会国防:社会国防又叫现代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社会国防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它是一项社会性防务活动,是

全体国民为保卫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与颠覆,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

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亦称战争动员。

4、国防教育:它是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空、领海、领水)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5、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

心理素质。

6、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勇于向艰难困苦作斗争的

思想行为,是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7、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

中反映,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忘我精神。

8、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

则的总称。

9、兵制:即军事制度,简称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10、后备力量:是指经过动员可以直接为战争所用,战时能迅速转化为直接和间接参战的军事力量。

11、军种:军队内按主要作战领域、使命和武器装备划分的基本类别。

12、兵种:军种内按主要武器装备和作战任务划分的类别。

13、陆军:陆地上作战的军种。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陆军已成为一个多兵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合成军队。中国人

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现已发展成诸兵种合成军种。

14、海军: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战场执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独立地

在海上作战,有能协同陆、空军和第二炮兵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1949年4月23日。

15、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空防合一、以航空空间为主战场的军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成立。

16、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装备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执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

要核反击力量,是60年代中期新成立的独立的兵种,由中央军事委员直接指挥,于1966年7月1日成立。它与海军潜地战

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17、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等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8、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列主义

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同新时期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0、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

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21、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2、战争规律:是战争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诸方面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23、一般战争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战争之中的内在本质的联系。

24、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政治、军事和安全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

25、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26、威慑:是指国家和政治集团,通过显示武力或表示准备用武力的决心,以期迫使对方屈从于自己的意志,不敢采取敌对

行动或行动升级的军事行动。

27、战略威慑:是在战略全局上进行威慑的战略行为。

28、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周边国家(集团)直接、间接影响本国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29、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全面发展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并能在一定历史时期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

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

30、军事高技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

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1、制导技术: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律选择飞行路线,引导和控制武器系统对目标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32、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

的军用技术。

33、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34、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35、电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一般包括电子进攻、电子防御和电子战支援三

个部分。

36、隐身技术:又称隐性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

踪和攻击的技术。

37、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也称空间技术。

38、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

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作战。

39、新军事变革:指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学说或军事理论和部队编成及时、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

起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和作战效能的极大提高。

40、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4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42、战术:指导战斗的方法。

43、火炮: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mm以上的身管射击武器。

44、枪械:以发射药为能源发射弹丸,口径在20mm以下(含20mm)的身管射击武器。

45、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实力、潜力的总和,包括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军力、科技与生

产能力等。

二、简答题

1、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我国的国防属于哪种类型?

答:按照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当代世界各国的国防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

(1)扩张型。(2)自卫型。(3)联盟型。(4)中立型。 我国属于自卫型国防。

2、中国古、近代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

答:(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如何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答:(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的国防建设遵循的基本方针;

(2)国防建设需要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

(3)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基本关系;

(4)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发展;(5)加强国防建设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建

设的基本保证。

4、我国颁布的国防法规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除上述《国防法》、《国防教

育法》、《兵役法》之外,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国防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民兵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

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5、《国防教育法》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

答:一是指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是明确了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原则; 三是突出了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

四是规定了社会国防教育的方法、内容; 五是强调了国防教育的保障与法律责任。

6、什么是武装力量?我国的武装力量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1)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7、陆军的编成及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编成:陆军有陆军主要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

侦察兵和汽车兵、测绘兵、气象兵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陆军的编制序列通常按方面军(战时编成)、集团军(军)、师(旅)、

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成。

(2)任务:抗击外来的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8、第二炮兵的任务是什么?

答:(1)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从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 (2)打击敌重要的经济目标,消弱敌战争潜力; (3)

打击敌空、海军基地,消弱敌远程作战能力; (4)打击敌军政指挥中心,破坏敌战略指挥; (5)打击敌交通枢纽,切断

敌机动; (6)打击敌重兵集结地,杀伤敌有生力量,消弱敌作战能力; (7)配合其他军兵种实施常规导弹突击。

9、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及编制序列?

答:武警由内卫部队和属武警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部队和公安警卫系统以及交通、水电、黄金、森林警察部队组成。全国

设有总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区)编有武警总队,下辖若干支队、大队、中队。

10、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军事思想是各种军事理论、军事原则的理论基础,对军队建设、作战行动和国防建设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其一: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其二: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其三:为从事各项军事时间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1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1)中国古代兵书不但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世界久负盛名。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

精辟的论断,受到各国军事家的重视和赞赏。

(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军所独有的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中国古代军事

思想中获得了丰富的营养。

(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不愧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和世界的军事学术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其中的许

多军事原则,不仅指导了历代战争,而且直到今天仍不失其理论价值,给予世界军事学术以深刻的影响,它也必将对未来战

争产生积极的影响。

12、《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

答:(1)《计》篇(2)《作战》篇(3)《谋攻》篇(4)《形》篇(5)《势》篇(6)《虚实》篇(7)《军争》篇(8)

《九变》篇 (9)《行军》篇(10)《地形》篇(11)《九地》篇(12)《火攻》篇(13)《用间》篇

1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1)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形成中国最先进、最科学、最完整的军事理论,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

事理论的确立。

(2)是中国革命胜利、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3)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

(4)在世界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

1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略战术有哪些?

答:(1)战争的最高(直接)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3)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

防御(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5)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灵活运用各种作战形式(6)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 之

仗(7)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8)力争战争的主动权,正确把握灵活性和计划性

15、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提出了必须建设强大国防的思想。

(2)提出了加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

(3)明确了进行国防建设的基本目的,规定了我国国防政策的根本性质。

(4)确定了加强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①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要在党的集中统一指导下,

动员全民办国防。③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6、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实行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使国防建设转入了相对和平时期注重长

远建设的轨道。 (2)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3)必须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7、江泽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确立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要把战争准备的立足点放在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2)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

(3)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提出了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思想。即强调必须实现由打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到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

(4)强调要坚持“思想理论武装”与“高技术知识武装”这两个理论武装的统一,注重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培养和造就大

批跨世纪的军事人才。

18、江泽民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是什么?

答: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19、战略威慑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一是要有足以影响全局的战略力量。 二是要有使用战略威慑力量的决心和意志。 三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对方认识和

相信以上两点。

20、为什么说我国周边环境处在建国以来的较好时期?

答:(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

作机制 (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

21、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多极与单极的较量,将成为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二者较量的结果将推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建立

(2)美国“一超独霸”,奉行单边主义将会受到世界热爱好和平国家的抵制,联合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未来将以美国、欧洲联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基本架构,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

(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非传统安全成为国际安全的新焦点,多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2、目前军事高技术主要可分为哪六大新技术群?

答:(1)信息技术;(2)新材料技术;(3)航天技术;(4)生物技术;(5)新能源技术;(6)海洋技术;

23、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有哪些?

答(1)不断地更新作战观念;(2)极大地提高了作战能力;(3)显著地改变了作战方式

24、精确制导技术有哪几类?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哪些?

答:(1)精确制导技术主要包括寻的制导、遥控制导、惯性制导、地形或景象匹配制导、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复合制导等

六类。(2)目前世界上全球定位系统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鲁纳斯(GLONASS)。

25、从应用角度来划分,军事高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答:(1)侦察和监视技术;(2)伪装与隐身技术;(3)精确制导技术;(4)电子战与信息战技术;(5)自动化指挥技

术;(6)军事航天技术;(7)核、生、化技术;(8)新概念武器技术。

26、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一、国家战略能力成为战争的制胜基础 二、“综合强制”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主要方式 三、“一体化联合”成为作

战体系的基本形式 四、信息优势成为衡量战争双方力量优劣的首要标志 五、外层空间、信息空间等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导

空间 六、“大空间多方位精确直达作战”成为信息化作战的基本方法

27、什么是新概念武器?目前和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有哪些?

答:(1)新概念武器:是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高新信息技术和新的毁伤机理制造的、完全不同于传统武器装备的全心信息

武器。 (2)目前新概念武器主要是指超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人工智能武器。探索中的还有思维控制武器、纳米武器、

基因武器、气象武器等。

28、什么是新三打三防?

答:三打:(1)打隐形飞机 (2)打巡航导弹 (3)打武装直升机 三防:(1)防电子干扰 (2)防精确打击 (3)防侦察监视

29、什么是一体化CISR 系统?有何作用?

答:(1)一体化CISR 系统就是起“融合”和“力量倍增器”作用的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情报,监视,侦察指挥系统。

(2)一体化CISR 系统作用:1、一体化CISR 系统是打赢21世纪信息战的根本保证。 2、一体化CISR 系统是信息战斗

力的“倍增器”,是提高军队整体战斗力的关键。 3、一体化CISR 系统能使战略指导者直接感知和控制战术行动。

30、军事高技术的七大特点?

(1)高智力;(2)高投资;(3)高竞争;(4)高风险;(5)高效益;(6)高渗透;(7)高速度。

三、论述题:

1、如何加强我国国防建设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始终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这就要求我国加强

国防建设,要求军队在长期和平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遏制战争的爆发。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根据未

来战争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如何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

(1)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2)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 (3)必须实行全民共建; (4)建立

强大的“三结合”武装力量 (5)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6)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7)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防

教育; (8)加强国防法制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大批能驾驭现代战争的人才。

2、如何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答: 如何处理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实现。必须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以信息化

带动机械化,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1)以高技术为支撑,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2)以信息化为动力,提升

机械化建设水平。(3) 以系统化为目标,构建现代化作战体系。

3、在现代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答:人民战争思想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军事领域的实际体现,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现代条件下,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使人民战争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1)只有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这个传家宝才会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大放异彩,创造

出新的奇迹和辉煌。

(2)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为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奠定思想基础。

(3)必须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为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4)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坚持和创造性发展人民战争思想的必然要求。

(5)强调“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必须把人民

战争思想积极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去。

4、试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答:(1)大国关系主导着世界事务,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一超多强)。

(2)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态势。

(3)为了在国际战略格局占据重要的地位,各主要国家普遍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新一轮军备竞赛全面展开。

(4)尽管国际军控与裁军的进程举步维艰,但防止冲突维护和平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5、我国如何应对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

答(一)构建周边安全机制营造睦邻友好环境,以睦邻友好为宗旨,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世界潮流和中国国情的周边战略和基

本政策。(1)和平共处;(2)共同繁荣;(3)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支持区域联合。 (二)增强综合国力确保

长治久安。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万全之策。

6、论当今新军事变革的动因

答: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新军事变革,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正式开始出现的,是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

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观念转变为牵引、以军事体系调整为中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全新军事变

革,涉及了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战争形态、作战思想、指挥体制、部队结构、军备发展、国防工业等各个方面。

(1)国际安全形势的演变,应该说是启动这次新军事变革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 (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

猛发展,特别是诸多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是这次新军事变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加速新军事变革进

程的主动力。

444444

7、大学生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答: 大学生军训不仅是传授军事知识,培养军事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人生观的

过程。军事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军事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

同时也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第一,促进学生政治上的成熟,学生在军训期间不仅学军事,而且学政治。 第二,军事知识是人类的宝贵财产,集中了人

类的智慧,军事知识充满了竞争意识,据报导日本经济之所以能腾飞,其企业家们坦率地承认,是学习我国古典军事著作《孙

子兵法》的硕果。 实践证明,军事教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随着高

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也为军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谈谈你对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感受。

答:(1)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科学知识;(2)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

了组织纪律性;(3)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9、试论4场局部战争(抗美援朝、中印、珍宝岛、中越)。

答:(1)抗美援朝巩固了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中印边界冲突打击了印度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西藏的安定。

(3)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击了苏联的气焰。也使美国看到了和中国走向缓和的可能。

(4)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击了越南的野心,巩固了我国的西南边防。

复 习 题

一、判断:

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

2.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

3.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

4.我国古代兴衰交替的国防其特色表现:一是修明政治变法图强;二是改革军制演兵习武;三是重视教战全民尚武(√)

5.近代中国国防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遭受民族耻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

立和解放斗争的历史 (√)

6.国防军事法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宪法之外加以制定 (×)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 (×)

9.陆军是我军的主要兵种,主要担负陆战场歼敌任务 (√)

10.民兵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时间落实 (×)

12.国防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经济建设要适当照顾国防建设的需要,保证国防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

1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14.“国家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

15.炮兵由地面炮兵和高射炮兵组成 (×)

16.防化兵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由防化、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 (√)

17.经济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

18.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解放军的中坚力量,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基础(×)19.中国人民

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21.我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22.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3.军事思想的概念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

24.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5.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26.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

27.《孙子兵法》是世界性的兵书,共13篇,5000多字 (√)

28.近代军事思想的总体特征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 (×)

11.82毫米迫击炮和82毫米无后座力炮都属直射武器,用于打敌坦克和装甲战斗车辆 (√)

29.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思格思和列宁(√)

30.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文明跨入了现代历史时期(√)

32.科学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军事领域各种矛盾运动的规律,为认识战争,军事预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科学理论体系(×)

3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3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时期 (√)

3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是从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时期(√)

3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五个方面: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

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39.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

40.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军队战争力量的源泉,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法宝(√)

41.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

42.邓小平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代战争与和平的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理论(√)

43.邓小平军事理论产生的阶段是1949年10月10日到1978年12月(×)

44.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

45.邓小平认为“霸权主义的争夺是当今战争的根源”(√)

46.邓小平关于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一是强调人民战争要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适应;二是人民战争

的内容要与现代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任务相一致(√)

47.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全面贯彻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加

强军队建设,加强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

48.战略的含义: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49.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

50.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5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和平稳定的新局面主要是与美国等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各邻国睦邻友好关系发展顺利(×)

52.军事思想的作用是指导战争(×)

53.所谓“军事高技术”,简言之,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

54.军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

55.当代高技术主要体现为军事高技术,当代高技术主要产生于军事高技术 (×)

56.现代侦察技术可分为地(水)面、水下和空中三个侦察系统 (×)

57隐身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概括为发展多功能和低成本的隐身技术装备 (× )

58.现代化战争就是信息化战争 (×)

59.武器装备中的“杀手锏”就是在未来战争中管用的,让敌人惧怕的武器 (√)

60.我国发展国防科技的基本方针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入括号里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 (A)

A.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B、一是“侵略”;二是“战争”C.一是“战争”;二是“侵略”

2.国防的主要手段 (A)

A.政治和外交 B、经济 C、军事

3.现代国防观与传统国防观的根本不同之处 (B)

A.战场上决一雌雄 B、制约战争的发生 C、速战速决

4.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其国防类型是 (B)

A.互助联盟型 B、自主中立型 C、自卫防御型

5.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与军队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曲折前进时期,其时间是 (A)

A.1965—1976年 B、1965—1977年 C、1965—1978年

6.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C)个大军区

A.5 B、6 C、7

7.装甲兵是以坦克(C)为基本装备的陆军兵种

A.反坦克导弹 B.火炮 C.其它装甲战斗车辆

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A)

A.1949年4月23日 B.1949年9月1日 C.1949年11月1日

9.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B)组成

A. 公安干警 B.民兵 C.第二炮兵

10.我国国防类别型是属于积极防御( )国防。

A.自卫型 B.联盟型 C.中立型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空军和(C)组成。

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民兵 C.第二炮兵

12.中国人解放军空军成立于(B)。

A.1949年9月1日 B.1949年11月11日 C.1949年4月23日

13.民兵军事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训练对象,内容和(C)。

A.政治落实 B.军事落实 C.时间落实

1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凡年满(B)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征集服现役者外,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

A.18岁至25岁 B.18岁至35岁 C.18岁至20岁

15.2001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的(C)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16.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C)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

A.反坦克导弹 B.炮兵 C.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

17.洲际导弹的射程通常在(A)

A.8000公里以上 B.8000公里以内 C.5000公里以内

18.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核动力潜艇部队,直接由(A)指挥

A.中央军委 B.海军领导机关 C.舰队领导机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法》是为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B)而制定的

A.《兵役法》 B.《宪法》 C.《国防教育法》

20、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到江西永新县三湾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时间是(B)

A、1926年9月29日 B、1927年9月29日 C、1929年9月29日

21、“三湾改编”的内容(A)

A、支部建在连上 B、党指挥枪的原则 C、成立了“士兵委员会”

2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B)

A、毛泽东本人 B、毛泽东本人和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

2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C、人民战争思想

2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C)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B、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C、人民战争思想

25、人民战争是指(C)

A、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战争 B、正义战争C、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26、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7、邓小平军事思想的形成阶段是(B)

A、1978年12月到1985年6月B、1975年1月到1978年12月C、1985年6月到以后

28、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C)

A、和平问题 B、经济问题 C、一是和平问题;二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29、江泽民对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C)

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为人民服务B、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军事过硬、政治合格

C、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0、政治合格是解决(A)

A、我军永不变质的问题 B、我军能打得赢的问题 C、我军永葆本色的问题

31、江泽民多次指出: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A)

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政治上永远合格 C、坚持人民战争

3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是(C)

A、胸怀大局,科学运筹B、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开拓创新C、胸怀大局,登高望远,科学运筹,开拓创新

33、战略方针是指(C)

A、军事斗争全局的总任务、总纲领B、军事斗争全局的总原则、总运筹C、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总原则

34、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C)

A、国家的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35、中国是个陆地大国,陆地与(B)个国相接壤

A、14 B、15 C、16

36、中国与(B)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

A、7 B、8 C、9

37、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C)

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 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

38、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是(C)

A、祖国的统一 B、朝鲜半岛 C、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

39、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揭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所形成的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商业和体育等方面,这是军事思想具有的(B)

A、强烈的时代性 B、广泛的通用性 C、内容的博大精深

40、“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贵胜,不贵久”等思想,是属于(B)的理论

A、军队作战运筹方面 B、军队作战指挥方面 C、军队后勤保障方面

41、《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兵书中的(A)

A、鼻祖 B、兵圣 C、兵神

42、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 (C)

A、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定B、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C、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

43、在军领域里,层次最高,指挥的范围最广,各项工作的“龙头”和总纲,各种活动的依据是(B)

A、战术 B、战略 C、方针

44、战略重点和枢纽的把握,战略方针的确定,军事力量和斗争方式的运用,战略调整和转变等,这些活动在军事上称为(B) A、全面性 B、谋略性 C、对抗性

45、我军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四有”军人,列为政治工作的(B)

A、根本任务 B、目标 C、核心

46、我军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B)

A、重点内容 B、核心内容 C、根本任务

47、1957年10月,(B)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48、出现普遍的“技术型战争”的时代是(C)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 B、20世纪九十年代 C、21世纪初

49.我国军用高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C)年代中期

A.70 B、60 C、50

50.激光器发出的光沿着一条直线传播,一束激光发射100米,光斑仅有(B)

A.0.4厘米 B、0.5厘米 C、0.6厘米

三、复习题(P后面的数字是表示该内容在教材的多少页上,这个是上届书上的,页码有错误) (中国国防)

1、 国防的含义、主体、对象和手段是什么?P1—P5

2、 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5——P6

3、 国防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P7—P8

4、 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P8—P9

5、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P9—P20

6、 中国国防主要有哪几部?性质与作用是什么?P20—P35

7、 中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6—P38

8、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9—P42

9、 武装力量的含义、构成、体制是什么?P47—P48

10、人民解放军的组成有哪些?P50—P60

(二)军事思想

1、 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P61—P63

2、 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P63—P77

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P79—P83

4、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83—P90

5、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P91—104

6、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P104—P107

7、 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是什么?P104—P108

8、 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108—P110

9、 邓小平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P110—P122

10、邓小平军事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P122—P124

1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P124—P132

12、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P133—P135

(三)战略环境

1、 战略环境的含义、特点、构成的主要要素是什么?P136—P154

2、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与特征?P161—P164

3、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是什么?P164—P165

4、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是什么?P165—P170

5、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P171—P176

6、 中国周边战略环境、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对安全的影响是什么?P176—P180

7、 影响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因素是什么?P183—P190

(四)军事高技术

1、高技术的定义?军事高技术内涵或本质特征?P191—P193

2、军事高技术的分类?P195—P196

3、高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种类?基本内容?发展趋势?P195—P223

(五)现代战争

1、 现代战争含义?演变历程?发展趋势?P224—P231

2、 现代战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P232—P240

3、 现代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P240—P259


相关内容

  • 浅析军事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初探
  • 摘 要:当前,我国各大军事院校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都开设了军事理论相关课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我们越来越关注军事院校如何把军事理论课进行的更具有实际意义,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与实际相联系,更容易为军事院校的学生所理解和掌握,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我想这些问题都是一名军事院校从事军事理论教育工 ...

  • 如何开设好高校_军事理论课_教学
  •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4年第5期(总第63期) 如何开设好高校5军事理论课6教学 王 晋 (山西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武装部,山西离石033000) [摘 要]军事课程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应从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加强军事理论学科建 设.完善军事理论教学制度.改进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入手, ...

  • 刍议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
  • [摘要]对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系统的军事理论课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普通高校的特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成为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军事 ...

  • 制度军事制度军事技能训练规章
  • 军事技能训练规章制度 一.一日生活制度 军事技能训练期间由军事技能训练团制定作息时间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作息时间表执行. (一)起床 按军事技能训练作息时间表规定的时间起床(值班人员应提前十分钟起床),参训人员须按照规定着装,迅速做好出操的准备,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二)早操 早操时间通常为30分 ...

  • 第一部分军事理论课简介
  • 军 事 理 论 课 程 教 案 第一部分 授课周次 授课课程 课题名称 军事理论课简介 第七周 授课课次 第1次 军事理论课程 教师 祁丛林 军事理论课程简介 1.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2.军事课程的梗概 3.学习军事理论课的几点要求 1.了解军事理论课程学习的要求和内容 教学目的 2.增强 ...

  • 2012级新生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
  • 2012级新生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 创建日期2012/10/22 孙琦琰 浏览次数1298返回 军事理论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每位高校学生都必须修读该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毕业.由于我校自2011年开始教学改革,军事理论课仍作为必修课,但学校不再安排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故军事教研室根据学校领导的要求,将 ...

  • 大学军事理论心得体会
  • 心得一:大学军事理论心得体会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事理论教育课程,而我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汗水与欢笑.感动与深思.激动与忧虑以及一股不可遏制的爱国激情冲击着我的心,使我受益匪浅.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国母亲贴得那么近,由衷地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脉动 ...

  • 军训与军事理论课对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与地位
  • 军训与军事理论课对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与地位 074219 杨星 在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初,学校军事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高校开展军事课程,是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深入探索军事课程在大学生素质 ...

  • 2011年军事理论题目
  • 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增强: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作战空间超大多维:作战节奏迅疾快捷:作 ...

  • 第二章 军事思想
  • 第二章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想认识.通常包括战争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它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问题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概述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从奴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