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7, 1188–119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88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徐同洁1 温芳芳1 浮东琴1 佐 斌1,2 肖任飞1,2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

2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武汉 430079 )

摘 要 语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目前对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对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语言偏向受到沟通者的认知与刻板印象、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目标、沟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拓展语言偏向的心理机制、类型与应用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开展汉语本土化研究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语言偏向; 人际沟通; 否定偏向; 动机与认知机制; 刻板印象 分类号

B849: C91

Menegatti, 2008); 特别是对读者有明显导向的媒体报道中, 语言偏向更为常见(Geschke, Sassenberg, Ruhrmann, & Sommer, 2010)。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下得到了证实(Fiedler, Bluemke, Friese, & Hofmann, 2003; Geschke et al., 2010), 在汉语语境下同样存在(杜卫, 闫春平, 孙晓敏, 张厚粲, 2009)。Assilaméhou和Testé (2013)指出语言偏向已成为人际沟通中的语言规范, 符合语言偏向规范的描述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

1 引言

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 在人际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 交流中人们通过语言传递态度、表达观点。对同一事件, 分属不同社会范畴的个体往往使用不同词语进行描述, 例如A和B打架, 如果A是C朋友, C会说“A打了B”, 对事件做简单描述; 如果A是C敌人, C会说“A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 他一贯如此”, 对行为做更多的特质推论。描述同一行为的两个句子, 传递的态度却不同, 后者的评价更为消极。这种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被称为语言偏向(Linguistic Bias, LB)。在现实生活中语言偏向普遍存在, 如法庭判案时, 律师有策略地使用词语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来影响法官的判决(Semin & Fiedler, 1988); 政治家演讲时, 语言的使用随着听众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变化(Menegatti & Rubini, 2013); 相同的表现, 招聘面试官对录取者和淘汰者的评价中会出现语言的差异(Rubini &

收稿日期:2013-07-18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YJC190023、13YJC740110)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1713)。

通讯作者:佐斌, E-mail: [email protected]

1188

2 语言偏向的分类

目前对于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LIB)、语言期望偏向(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 LEB)和否定偏向(Negation Bias, NB), 前两者被称为语言抽象性偏向。 2.1 语言抽象性偏向

语言抽象性偏向是指沟通中使用词语抽象水平存在差异的现象, 对语言抽象性的研究始于Semin和Feidler (1988)提出的语言范畴模型(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 LCM)。语言范畴模型将描述行为的动词和形容词按抽象水平划分成4类:(1)描述行为动词(Descriptive Action Verbs, DAVs), 例如A正在和B谈话, 仅对行为进行描述;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89

(2)解释行为动词(Interpretive Action Verbs, IAVs), 例如A帮助B, 不仅是对动作的一种描述, 还有对特定行为的解释;(3)状态动词(State Verbs, SVs), 例如A喜欢B, 描述的是一种状态, 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4)形容词(Adjectives, Adjs ), 例如B是一个激进的人, 描述个体的稳定特质。这4类词的抽象水平依次提高, 形容词的抽象水平最高(Semin & Fiedler, 1988)。研究者把描述行为动词和解释行为动词称为具体行为动词, 状态动词和形容词称为抽象词(Semin & Fiedler, 1988; Semin, 2011)。基于语言范畴模型的研究, Fieldler等(2003)认为词语所属的范畴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大于词语本身; 来自同一范畴的词语即使内容存在差异, 也会激活相似的认知判断, 对非言语行为产生相似的影响。

对行为的描述, 随着语言抽象水平的增加, 行为被赋予更高的权重和更多的信息量, 而且抽象信息比具体信息更难以证实, 语义存在更多争议。Semin (2011)指出抽象描述表明行为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 未来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大, 是稳定的特质; 具体描述, 则表明行为的发生具有情境性和偶然性, 与内在特质无关, 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低。与具体描述相比, 抽象描述意味着个体对目标存在更多的认知偏向(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 Semin & Fiedler, 1988), 研究指出抽象描述对刻板印象和偏见具有保持和传递作用(von Hippel, Sekaquaptewa, & Vargas, 1997)。通过总结近20年的研究, 证实语言范畴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可以对80%到90%的词语进行分类(Sutton & Douglas, 2008)。语言范畴模型为划分词语抽象水平提供了依据, 为语言偏向研究提供了基础。

2.1.1 语言群际偏向

语言范畴模型旨在分析语言交流技巧, 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背景(Semin & Fiedler, 1988)。在此基础上Maass, Salvi, Arcuri和Semin (1989)将该理论扩展到了群际层面, 提出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群际偏向指的是, 描述内群体积极行为与外群体消极行为, 个体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词语; 描述内群体消极行为与外群体积极行为, 个体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 即描述语言表现出抽象水平的差异。研究使用固定反应范式(fixed-response scale format)和自由反

应范式(free-response format)对语言偏向进行验证(Maass et al., 1989)。固定反应范式下, 给被试呈现目标行为, 同时按照语言范畴模型标准给出描述行为抽象水平不同的4个句子, 让被试从中选择, 观察不同被试的选择差异; 自由反应范式下, 呈现目标行为, 然后要求被试进行自由描述, 测量语言抽象水平的差异(Maass et al., 1989)。固定反应范式和自由反应范式是研究语言偏向的常用范式。语言群际偏向在学校(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运动队(Maass, Milesi, Zabbini, & Stahlberg, 1995)以及政党(Menegatti & Rubini, 2013)等不同的群际背景下得到了证实, 表明语言群际偏向在沟通中普遍存在。 2.1.2 语言期望偏向

对语言群际偏向的研究发现, 期望效应同样会影响交流中词语的抽象水平(Maass et al., 1995), 针对这种现象, Wigboldus, Semin和Spears (2000)提出了语言期望偏向(LEB)。语言期望偏向指的是, 当目标表现与刻板期望一致时, 说话者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词语进行描述; 当目标表现与刻板期望不一致时, 说话者更愿意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进行描述(Wigboldus et al., 2000; Sutton & Douglas, 2008)。研究中谦虚、保守的弗兰德人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做抽象描述, 同时对行为做特质推论; 反之, 当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更愿意做具体描述, 对行为做情境推论。在对节俭、喧闹的典型荷兰人行为评价中, 也出现了同样的语言偏向(Wigboldus et al., 2000)。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受到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和刻板印象的主导(Douglas & Sutton, 2003), 当个体对目标表现出期望时, 同时意味着对其存在刻板印象或认知偏向(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 Wigboldus et al., 2000)。通过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发现, 语言期望偏向是对语言群际偏向的有效解释, 在群体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期望内群体表现出比外群体更多的积极行为和更少的消极行为。

有研究者认为语言群际偏向是语言期望偏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Wenneker, Wigboldus, & Spears, 2005), 即语言群际偏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语言期望偏向。通过对语言偏向解释机制的研究推论, 语言群际偏向使用动机机制解释, 即保护内群体认同; 语言期望偏向则更多的使用认知

1190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机制解释, 表明信息与刻板期望不一致。而且语言群际偏向的发生更为简单, 表现为内外群体间差异(Shulman, Collins, & Clément, 2011)。同时, 向的动机机制。人们在群体交往中会有意识地保护并增强内群体认同, 期望更多内群体积极行为, 表现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Shulman et al., 二者在语言偏向的效果上是不同的, Fiedler等(2003)指出从人际层面上升到群际层面语言偏向效应是提高的, 即在群际交流层面更容易出现语言偏向。基于发生机制和作用效果的差异, 语言群际偏向与语言期望偏向是不同的, 当然二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2.2 否定偏向

以往对于语言偏向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抽象性偏向, 即语言群际偏向与语言期望偏向, 对其他形式的语言偏向关注较少, Beukeboom, Finkenauer和Wigboldus (2010)提出了否定偏向(NB), 丰富了语言偏向研究。相对于肯定描述, 人际沟通中的否定描述具有情境特殊性, 例如, 对“火车准时到站”这一事件进行描述时, 如果日常生活中的印象是火车经常晚点, 往往使用否定描述—— “火车没有晚点”而不是肯定描述—— “火车准时”, 表明事件与自己的刻板期望不一致。描述与刻板期望不一致信息时人们更多使用否定描述, 研究者把这一语言现象称为否定偏向(Beukeboom et al., 2010)。Jordan (1998)指出否定表达的功能之一就是暗示行为或事件的出乎意料。与其他类型的语言偏向的影响相似, 否定偏向有助于期望或刻板印象的保持和传递, 同时否定描述, 会加深个体对交流目标的刻板期望。研究表明否定偏向容易加深对目标的消极、负面印象, 导致偏见和歧视的发生(Beukeboom et al., 2010)。Burgers, Beukeboom和Sparks (2012)研究表明患者对消息的评价受到医生传递信息时使用句式的影响, 医生向病人传递坏消息时, 相对于肯定描述“病情糟糕”, 否定描述“病情不好”能使患者对消息的评价更乐观, 同时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也更积极。

3 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

虽然语言偏向的种类很多, 通过对语言偏向的研究, 研究者提出的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动机机制(motivation mechanism)与认知机制(cognition mechanism) 。 3.1 动机机制

研究者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了解释语言偏

2011; Wenneker et al., 2005)。对内群体积极行为和外群体消极行为, 被试使用与特质推论有关的抽象语言进行描述; 对内群体成员消极行为和外群体积极行为, 被试使用与情境推论有关的具体语言进行描述, 对行为做外部归因, 维护内群体正面形象。Hewstone, Rubin和Willis (2002)指出语言偏向实际上是一种归因偏向, 即对内群体做本质好的推论和外群体本质差的推论, 受到内群体保护动机的驱动。

有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当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时, 没有出现语言使用的群体间差异(Karpinski & Von Hippel, 1996; Wigboldus et al., 2000)。研究以性别作为群体划分依据, 当材料中描述的行为与男性的阳刚或女性的阴柔刻板印象不符时, 男女被试都会对行为做具体描述, 表明行为的情境性和偶然性而忽视目标所属的群体范畴, 单纯的内群体保护动机并不能对此做出解释(Karpinski & Von Hippel, 1996)。动机机制解释下的语言偏向是一种内群体保护行为, 与刻板印象和期望无关。由于动机机制解释力的不足, 研究者对语言偏向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3.2 认知机制

认知机制从刻板印象和期望角度对语言偏向做出解释。认知机制指出, 无论是对内群体还是外群体, 描述与刻板期望一致信息时, 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词语; 反之, 则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Maass et al., 1995)。随后的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Maass, Ceccarelli, & Rudin, 1996; Wigboldus et al., 2000), 实验中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倾向于做抽象描述, 并对行为做特质推论, 认为未来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大; 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更多地做具体描述, 对行为做情境推论, 认为未来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小(Fiedler et al., 2003)。有学者认为, 刻板期望在信息编码阶段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 与刻板期望一致或不一致的信息在人脑中的编码是不同的, 这种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产生了语言偏向(Wenneker et al., 2005)。Wigboldus和Douglas (2007)指出, 相比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信息, 与刻板期望一致的信息在人脑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1

中的更加抽象。认知机制解释下的语言偏向是节省认知资源的一种方式, 对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做抽象描述, 暗示行为的典型性和跨情境一致性, 与自己的认知一致; 对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行为则做具体的描述, 表明行为的情境性和特殊性, 暗示行为发生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动机机制下的语言偏向是一种内群体保护行为, 认知机制解释下的语言偏向受到刻板印象或期望的驱动。

与动机机制相比, 认知机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不仅在群际层面适用, 在人际交往背景下同样适用。但动机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内群体受到外群体威胁时发生的语言偏向现象(Maass et al., 1996), 解释语言偏向的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相互补充。随着不同类型语言偏向的提出, 对于语言偏向的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4 语言偏向的影响因素

普遍存在的语言偏向已经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 因此研究诱发、调节与抑制语言偏向的各类影响因素, 也是语言偏向研究的一个热点。影响语言偏向的因素很多, 如认知、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情境等都会影响到语言偏向及其程度。归纳目前的相关研究, 围绕沟通个体、沟通目标和沟通情境这3个人际沟通的要素方面, 学者们对影响语言偏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4.1 沟通者个体心理因素

4.1.1 沟通者对沟通对象的认知及刻板印象

基于认知所形成的刻板印象是语言偏向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表明, 语言偏向甚至可以预测个体对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Douglas & Sutton, 2003; Von Hippel et al., 1997)。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 沟通中人们不会明显表现出语言伤害或歧视, 但刻板印象仍然可以通过沟通时的语言保持和传递下来(Collins & Clement, 2012; Wigboldus et al., 2000)。例如Poteat和Digiovanni (2010)发现, 由于负性刻板印象的存在会导致对弱势或污名群体(如同性恋)的沟通中更容易出现语言偏向, 沟通者对沟通目标的刻板印象会通过语言偏向表达出来 (Wigboldus & Douglas, 2007); 否定偏向的研究也表明, 对目标积极行为的否定描述传递出的目标形象更加消极(Beukeboom et al., 2010)。对交

流目标的刻板印象或偏见是语言偏向产生的重要源泉, 同时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又促进和加深了对交流目标的刻板印象或偏见。 4.1.2 个体情绪

虽然沟通过程中语言偏向是由认知偏向导致的, 但情绪影响个体的认知、社会判断以及行为(Gallagher, 2012), 情绪通过影响认知对语言使用产生影响(Collins & Clement, 2012)。Beukeboom和Semin (2006)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容易对沟通目标做出语言上的积极评价; 消极情绪下的评价语言往往也消极。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影像片段对被试情绪进行启动, 当启动被试积极情绪时, 在随后的描述任务中被试使用词语的抽象水平更高; 当启动被试消极情绪时, 在描述任务中被试使用词语的抽象水平低。在此基础上, Beukeboom (2009)指出说话者的情绪影响语言使用, 交流对象的情绪同样会造成语言使用差异。交流者面对情绪积极的个体更愿意使用抽象词语传递信息, 面对情绪低落的个体则倾向于使用具体的词语来传递信息。在积极情绪线索下(微笑、亲密接触), 交流者体验到友好、愉快的氛围, 感受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倾向于做抽象的积极描述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相反, 在消极情绪线索下(愤怒、拒绝身体接触), 交流者感受到了对方的敌意与误解, 以及心理距离的疏远, 更愿意使用谨慎详细而更少争议的具体描述, 这表明情绪体验影响语言的使用。 4.1.3 闭合需要与人格特质

闭合需要(need for closure)是个体在面对模糊情境时处理信息的一种稳定的动机与人格特质(Kruglanski, 1989; 刘雪峰, 张志学, 2009), 在人际沟通中个体的闭合需要会影响到评价语言的使用(Webster, Kruglanski, & Pattison, 1997)。实验研究中, 研究者通过控制被试是否接受噪音刺激对闭合需要进行操纵, 处在噪音环境下的被试闭合需要显著高于处于安静环境下的被试。高闭合需要的被试使用词语的抽象程度要显著高于低闭合需要的被试, 在对内群体积极行为和外群体消极行为的评价中闭合需要影响沟通语言的抽象水平。研究指出对信息进行描述时, 高闭合需要的个体关注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 低闭合需要的个体更加关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Dijksterhuis, Van Knippenberg, Kruglanski, &

119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Schaper, 1996)。高、低闭合需要者关注的信息不同, 导致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出现语言偏向。

Beukeboom, Tanis和Vermeulen (2012)研究还发现, 个体的内外向特质也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对同一信息的描述, 外向个体使用词语的抽象水平要显著高于内向个体, 这可能是由于内向者说话更加严谨—— 倾向于使用争议更少的具体词语对信息进行描述, 而外向者更愿意表达主观看法, 因而使用词语抽象水平更高。 4.1.4 沟通者的群体认同

人际沟通中个体的群体认同影响互相之间的评价, 表现出语言群际偏向(Moscatelli & Rubini, 2011)。在探究群体认同对语言偏向影响的研究时, 研究者引入了群体实体性(group entitativity)的概念, 群体实体性是指群体成员所认同的群体的相似性、凝聚力以及组织性程度(Yzerbyt, Corneille, & Estrada, 2001)。高群体实体性的个体群体认同高, 对外群体评价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语言偏向, 甚至在某种情境下表现为极端的负性语言偏向, 带有明显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 低群体实体性的个体群体认同低, 表现出的内群体偏好程度低, 表现出的内群体语言偏向弱。同时, 沟通中符合语言偏向的描述增强内群体认同, 获得内群体支持(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Hsu (2011)在对跨文化的亚裔美国人研究中, 使用文化启动(cultural priming)来控制被试的跨文化认同整合水平(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levels, BII levels)即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度, 结果表明对不同文化认同度的高低会影响对不同文化评价中语言的抽象水平。Shulman等(2011)指出由于群体极化的作用, 在高认同度的大群体中, 语言偏向尤为明显, 表现出强烈的语言内群体偏好。群体认同对于语言抽象性的影响可以用动机机制解释, 即维护内群体认同的需要。同时, 语言与群体认同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 对外群体评价的偏向语言容易激活内群体认同, 对维护内群体团结起到重要作用。 4.2 沟通目标

言语沟通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沟通者通过有策略地使用语言达到预期的交流目标(Wenneker et al., 2005)。Douglas和Sutton (2003)指出沟通目标影响语言使用, 而且这种影响独立于期望效应之外。研究中, 被试试图留下积极印象或得到对

方的支持时, 对沟通目标做更多抽象的积极描述或更多具体的消极描述; 而被试试图塑造对方消极形象时, 则倾向于做更多具体积极描述和更多抽象的消极描述, 对积极行为做更多的情境推论, 对消极行为做更多的特质推论(Douglas & Sutton, 2010)。研究表明语言偏向是进行印象管理的有效手段, 人们通过有策略地使用语言来塑造自我或他人形象, 对他人的积极行为做抽象描述更容易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 也更容易被人接受(McCarthy & Skowronski, 2011; Douglas & Sutton, 2010)。因此树立积极的沟通目标, 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 避免语言偏向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基于语言偏向的内隐性, 有研究者认为语言偏向是无法抑制的(Douglas & Sutton, 2003;Von Hippel et al., 1997), 但从语言偏向发生机制来看, 语言偏向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研究者试图通过控制影响语言偏向发生的因素来抑制或减弱语言偏向。Douglas和Sutton (2003)指出, 明确的沟通目标可以抑制刻板期望激活, 消减或反转语言偏向效应。有学者甚至提出沟通目标是语言偏向发生的必要条件(Semin, Gil, & Valenci, 2003), 研究中要求被试对外群体持有积极的态度时, 在随后的印象描述任务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语言偏向; 反之, 当要求被试对外群体表现出消极态度时, 在描述任务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偏向, 对目标行为做更多具体的积极描述和抽象的消极描述, 表现出外群体贬损。Wenneker等(2005)指出, 沟通目标的变化引导个体有策略地使用语言。这些研究发现表明, 沟通目标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 同时对沟通目标的控制也可以有效的抑制语言偏向。 4.3 沟通情境

语言偏向在群体交往中普遍存在, 研究表明沟通情境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Menegatti & Rubini, 2013; Moscatelli, Albarello & Rubini, 2008)。Maass等(1996)指出在合作的、友善的群体关系下, 群体之间的评价更为积极; 在竞争的、紧张的群体关系下, 群体之间的评价更为消极, 表现出语言群际偏向。Roberson, Bell和Porter (2008)指出在合作的情境中, 评价中的语言偏向效应不明显, 内外群体的评价不会出现明显差异, 对外群体做更多抽象的积极描述和具体的消极描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3

述, 塑造外群体积极形象, 维持和谐的群际关系; 反之, 在竞争的情境下, 则出现明显的语言偏向。语言偏向是反映群际或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 群体关系或许是通过心理距离影响相互评价中的语言使用:关系密切的群体, 心理距离感近, 相互评价中使用抽象性高的词语; 关系疏远的群体, 心理距离感远, 评价中使用抽象性低的词语(Trope & Liberman, 2010)。群体地位的差异同样是造成语言偏向现象的重要因素(Moscatelli et al., 2008), Shulman等(2011)指出高社会地位群体和低社会地位群体对外群体进行描述时会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偏向, 不对称的社会地位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外群体贬损(out-group derogation)。根据语言偏向的动机机制解释, 竞争型的群体关系下表现出的语言偏向受到内群体保护动机的驱动, 是一种内群体保护行为。

沟通情境的语言规定性和自由度也影响着语言偏向。Douglas, Sutton和Wilkin (2008)尝试在不同反应范式下对语言偏向进行抑制, 结果发现在固定反应范式下可以对语言偏向进行有效抑制, 在自由反应范式下则很困难。研究者认为, 在固定反应范式下被试可以从不同选项对比中注意自己语言的使用, 避免语言使用上的“厚此薄彼”, 对语言偏向产生抑制; 在自由反应范式中不同描述语言的对比效应消失, 被试很难注意到自己使用的语言, 不能抑制自发的语言偏向。在自由反应下语言偏向抑制的失败说明沟通中语言的使用是随机的, 完全实现对语言偏向的抑制十分困难, 因此抑制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需要从更高的社会规范层面提出要求, 如强调沟通双方的平等关系。

除了以上因素, 研究表明群体规模和沟通者的身体线索也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Joshi和Wakslak (2014)证实面对多个沟通对象时, 说话者倾向于使用抽象语言来传递信息, 聚焦于信息的主旨梗概; 而面对单独的交流者, 说话者更愿意使用具体语言, 关注信息的细节和微小的特征。Beukeboom和de Jong (2008)指出肢体的感觉线索同样会对语言使用造成影响, 较大的肢体动作相对于较小的肢体动作会提高沟通语言的抽象水平, 研究同时证明了非言语行为会对言语行为产生影响。

5 研究展望

关于语言偏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20多年, 相

应成果已经产生较大理论和方法影响力。但以往的研究内容相对集中, 研究方法单一, 对语言偏向所反应的深层社会心理机制研究较少。而且语言偏向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由于汉语的特殊性, 开展语言偏向在汉语语境下的研究, 可以了解汉语的使用规律, 指导人们在沟通中合理地使用语言, 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未来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5.1 拓展研究内容 5.1.1 语言偏向的应用研究

研究表明政治家在面对不同群体演讲时会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获取他人支持(Menegatti & Rubini, 2013), 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有策略地使用语言塑造自我和他人的形象, 例如, 同样是消极的评价, 否定的描述相对于肯定描述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对沟通双方关系的评价更积极(Douglas & Sutton, 2010; Trope & Liberman, 2010)。有学者指出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是一种进行印象管理的有效手段(McCarthy & Skowronski, 2011), 但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语言偏向会不会造成沟通双方态度的改变, 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网络深入生活, 网络交往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特点, 与现实交往相差大, 受约束较低, 比如大量出现的网络欺凌现象, 不同群体之间相互诋毁, 而且网络语言已经超出了文字范畴, 包含有许多的图片和符号, 因此研究网络沟通中是否存在语言偏向具有重要意义。郝新星、邹长征和李静(2009)指出, 网络语言相对于现实语言, 发生了语音偏离、语义偏离等, 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差异对于了解网民的网上交往心理有指示作用。特别是网络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偏见和歧视现象, 与语言有着深刻的联系, 研究网络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对建立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 营造和谐的网络交往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语言偏向对于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语言的学习, 语音和语义都是相对容易掌握的, 但语言在不同情境下该如何使用则相对困难(胡莹, 朱小平, 2005)。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Maass, Karasawa,

1194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Politi, & Suga, 2006)。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 不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包含了独特的认知经验及感情, 学习者在人际沟通中所犯的错误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语言使用不规范造成, 他们不了解词语特殊含义及使用方法, 或用其本民族的语言习惯来理解这些词语, 造成人际沟通的障碍。研究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 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 使语言学习更加简单, 人际沟通更加顺畅。

5.1.2 语言偏向的机制研究

语言偏向的理论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 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能对语言偏向的发生做出解释, 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存在解释语言偏向的其他机制, 特别是随着其他类型语言偏向的提出, 只使用动机和认知机制解释是不够的, 有研究者认为交往情境或沟通目标是语言偏向发生的第三机制(Collins & Clement, 2012; Semin et al., 2003), 但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并没有相关研究。其次, 语言偏向的抑制机制尚不明确, 语言偏向对偏见和刻板印象具有保持和传递作用, 而且在不平等人际沟通过程中语言偏向尤为明显(Poteat & Digiovanni, 2010)。在对语言偏向抑制的研究中, 有学者指出语言偏向的发生机制和抑制机制是不同的(Douglas & Sutton, 2003), 抑制语言偏向需要对其发生机制做深入研究。语言范畴模型(LCM)解决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Sutton & Douglas, 2008), 下一步语言偏向研究的重点是语言偏向所反应的语言、认知以及行为三者的关系, 特别是不同语言对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 5.1.3 语言偏向的类型补充

Roberson等(2008)指出对不同类型语言偏向的研究, 是未来语言偏向研究的重点。由语言范畴模型(LCM)延伸出的语言抽象性偏向一直是语言偏向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有研究者将研究方向转到了语言的句式和语音差异, 探究不同句式或语音所反映的心理差异(Beukeboom et al., 2010)。例如, 研究表明语音的差异影响互相之间的评价, 相同的语音激活相同的内群体认同, 使相互之间的评价更为积极; 反之, 交流双方之间的评价更为中性或者消极(Mange, Lepastourel, & Georget, 2009), 而且交流中语音的不同被认为是存在认知偏向的标志(Lev-Ari & Keysar, 2010)。从语音中可以辨别出个体的态度和真实想法, 有研究将语音

差异所代表的语言偏向与测谎结合在一起, 表明说谎者在语言表达上会出现差异, 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更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而且多为具体的解释性语言(Tausczik & Pennebaker, 2010)。 5.2 创新研究方法

以往对于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文本词汇, 描述语言使用差异, 对深层心理机制研究较少(Sutton & Douglas, 2008), 研究主要是对书面语言的分析, 与真实交流情境相差较大, 如在固定反应范式中, 描述行为的句子“为老年人提包”、“是乐于助人的”。为了提高实验情境的真实性, 研究中可以使用录音或视频的方式, 记录被试真实的语言反应。同时结合虚拟现实系统(Virtual Reality System, VRS)模拟人物和对话场景, 突破传统的固定反应和自由反应的研究范式,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语言反映个体内在认知, 对深层心理机制的研究更适合使用质性研究方法(Laviosa, 2013)。因此, 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可以尝试使用定性的方法, 如共识质化研究(CQR)。同时将语言偏向的研究与语词获取与词汇分析系统(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 (Pennebaker, Francis, & Booth, 2007)的使用结合在一起。LIWC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的文本分析软件, 使用LIWC能深入分析文本信息中词语所属的范畴与属性。使用LIWC对交流语言进行分析, 可以分析出交流者的人格特质, Tausczik和Pennebaker (2010)在网络条件下使用LIWC对自恋者的交流语言进行分析, 很明显地看出自恋者在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 较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将语言偏向的研究与其他技术(例如, VRS和LIWC)相结合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新方向。

5.3 开展汉语语境下的研究

国外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汉语交流情境下的语言偏向研究则较少, 主要是相关理论介绍(杜卫等, 2009), 因此需要开展本土化研究。语言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因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文化差异也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Maass et al., 2006)。汉语有着复杂的语法及多变的形式, 以汉语特点为基础, 将西方研究方法引入国内的同时, 根据汉语特点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例如, 由于汉语中没有系表结构, 在研究否定偏向的过程中对描述语言的选择很困难, 如与英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5

语中的否定描述“He is not sad”相对应的汉语描述有3种, 分别是“他是不悲伤的”、“他不是悲伤的”和“他不悲伤”, 虽然三者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 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存在差异。对于汉字这样的象形文字, 人际沟通中使用语言的音、形、义的差别都代表了复杂的心理变化, 隐藏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因此需要采用本土化方法研究汉语中的语言偏向。

参考文献

杜卫, 闫春平, 孙晓敏, 张厚粲. (2009).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研究. 心理科学, 32(1), 106–109.

胡莹, 朱小平. (2005). 语用学理论与外语教学. 南昌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6(1), 143–147.

刘雪峰, 张志学. (2009).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 心理科

学进展, 17(1), 51–55.

郝新星, 邹长征, 李静. (2009). 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S1), 217–219. Assilaméhou, Y., & Testé, B. (2013). The effects of linguistic abstraction on evaluations of the speaker in an intergroup context: Using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makes you a good group memb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9(1), 113–119.

Beukeboom, C. J. (2009). When words feel right: How affective expressions of listeners change a speaker's language us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5), 747–756.

Beukeboom, C. J, & de Jong, E. M. (2008). When feelings speak how affective and proprioceptive cues change language abstrac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10–122.

Beukeboom, C. J., Finkenauer, C., & Wigboldus, D. J. (2010). The negation bias: When negations signal stereotypic expectanc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6), 978–992.

Beukeboom, C. J., & Semin, G. R. (2006). How mood turns on langu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5), 553–566.

Beukeboom, C. J., Tanis, M., & Vermeulen, I. E. (2012). The language of extraversion: Extraverted people talk more abstractly, introverts are more concret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2), 191–201. Burgers, C., Beukeboom, C. J, & Sparks, L. (2012). How the doc should (not) talk: When breaking bad news with negations influences patients’ immediate responses and medical adherence intention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89(2), 267–273.

Collins, K. A., & Clement, R. (2012). Language and prejudice: Direct and moderated effect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376–396. Dijksterhuis, A. P., Van Knippenberg, A. D., Kruglanski, A. W., & Schaper, C. (1996). Motivated social cognition: Need for closure effects on memory and 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2(3), 254–270.

Douglas, K. M., & Sutton, R. M. (2010). By their words ye shall know them: Language abstraction and the likeability of describer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2), 366–374.

Douglas, K. M., Sutton, R. M., & Wilkin, K. (2008). Could you mind your language? An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cators' ability to inhibit linguistic bia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23–139. Douglas, K. M., & Sutton, R. M. (2003).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goals and expectancies on language abs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4), 682–696.

Fiedler, K., Bluemke, M., Friese, M., & Hofmann, W. (2003). On the different uses of linguistic abstractness: From LIB to LEB and beyond.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3(4), 441–453.

Gallagher, V. C. (2012). Managing resources and need for cognition: Impact on depressed mood at wor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4), 534–537.

Geschke, D., Sassenberg, K., Ruhrmann, G., & Sommer, D. (2010). Effects of linguistic abstractness in the mass media: How newspaper articles shape readers’ attitudes toward migrants. 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22(3), 99–104.

Hewstone, M., Rubin, M., & Willis, H. (2002). Intergroup bia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575–604. Hsu, L. H. (2011).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tells ingroup/outgroup orientation of bicultural Asian Americ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5(6), 853–866.

Jordan, M. P. (1998). The power of negation in English: Text, context and relevance.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6), 705–752.

Joshi, P. D, & Wakslak, C. J. (2014). Communicating with the crowd: Speakers use abstract messages when addressing larger audi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 351–362.

Karpinski, A., & Von Hippel, W.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in expectancy maintenance. Social Cognition, 14(2), 141–163.

Kruglanski, A. W. (1989). Lay epistemics and human knowledge: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bas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Laviosa, S. (2013).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1196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translation studies. Oxford: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Lev-Ari, S., & Keysar, B. (2010). Why don't we believe non-native speakers? The influence of accent on credibi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6), 1093–1096.

Maass, A., Ceccarelli, R., & Rudin, S. (1996).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Evidence for in-group-protective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10), 1123–1133.

Roberson, Q. M, Bell, B., & Porter, S. C. (2008). The language of bias: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Research on Managing Groups and Teams, 11(1), 267–294.

Rubini, M., & Menegatti, M. (2008). Linguistic bias in personnel selec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3), 512–526.

Maass, A., Karasawa, M., Politi, F., & Suga, S. (2006). Do verbs and adjectiv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A cross-linguistic analysis of person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5), 734–750.

Maass, A., Milesi, A., Zabbini, S., & Stahlberg, D. (1995).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Differential expectancies or in-group prot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1), 116–126.

Maass, A., Salvi, D., Arcuri, L., & Semin, G. R. (1989). Language use in intergroup contexts: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981–993.

Mange, J., Lepastourel, N., & Geroget, P. (2009). Is your language a social clue? Lexical markers and social identit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4), 364–380.

McCarthy, R. J., & Skowronski, J. J. (2011). You're getting warmer: Level of construal affects the impact of central trait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6), 1304–1307.

Menegatti, M., & Rubini, M. (2013). Convincing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the power of language abstraction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5), 596–607.

Moscatelli, S., Albarello, F., & Rubini, M. (2008). Linguistic discrimination in minimal groups the impact of status differential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40–154.

Moscatelli, S., & Rubini, M. (2011). The impact of group entitativity on linguistic discrimination: Ingroup favoritism and outgroup derogation in the explanation of negative outcome allocations. Social Psychology, 42(4), 292–299.

Pennebaker, J. W., Booth, R. J., & Francis, M. E. (2007). 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2007): A computer-based text analysis program [Computer software]. Austin, TX: LIWC.net.

Poteat, V. P., & Digiovanni, C. D. (2010). When biased language use is associated with bullying and dominance

Psychology, 27(2), 168–181.

Semin, G. R. (2011). The 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 In P. A. M. Van Lange, A.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 Sage.

Semin, G. R., & Fiedler, K. (1988).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categories in describing persons: Social cognition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4), 558–568.

Semin, G. R., Gil de M. L, & Valencia, J. F. (2003). Communication constraints on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2), 142–148.

Shulman, J. L., Collins, K. A., & Clément, R. (2011). In consideration of social context: Re-examining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paradig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4), 310–332.

Sutton, R. M., & Douglas, K. M. (2008). Celebrating two decades of linguistic bias research. Journal of Language & Social Psychology, 27(2), 105–109.

Tausczik, Y. R., & Pennebaker, J. W. (2010). 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words: LIWC and computerized text analysis method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1), 24–54.

Trope, Y., & Liberman, N. (2010).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Psychology Review, 117(2), 440–463.

von Hippel, W., Sekaquaptewa, D., & Vargas, P. (1997).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as an implicit indicator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3(5), 490–509.

Webster, D. M., Kruglanski, A. W., & Pattison, D. A. (1997). Motivated language use in intergroup contexts: Need-for-closure effects on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5), 1122–1131.

Wenneker, C. P., Wigboldus, D. H., & Spears, R. (2005). Biased language use in stereotype maintenance: The role of encoding and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4), 504–516.

Wigboldus, D. H. J., & Douglas, K. M. (2007). Language; stereotyp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K. Fiedler (Ed.),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7

Social communication (pp. 79–106).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Wigboldus, D., Semin, G. R., & Spears, R. (2000). How do we communicate stereotypes? Linguistic bases and inferenti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5–18.

Yzerbyt, V., Corneille, O., & Estrada, C. (2001). The interplay of subjective essentialism and entita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5(2), 141–155.

Linguistic Bia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XU Tongjie1; WEN Fangfang1; FU Dongqin1; ZUO Bin1,2; XIAO Renfei1,2

(1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e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2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e linguistic bias can be defined as a systematic asymmetry in word choice as a function of the social category to which the target belong. Researches of linguistic bias mainly focus on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LIB), 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 (LEB) and negation bias (NB).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linguistic bias include motivation mechanism and cognition mechanism. Cognition and stereotypes of communicator, mood, traits of personality, group identity, communicative purpose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linguistic bia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xpanding the researches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ypes and applied researches, innova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making more localization studi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r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linguistic bias.

Key words: linguistic bia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gation bias;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mechanism;

stereotype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7, 1188–119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1188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徐同洁1 温芳芳1 浮东琴1 佐 斌1,2 肖任飞1,2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

2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武汉 430079 )

摘 要 语言偏向是指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目前对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期望偏向(LEB)以及否定偏向(NB)。对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语言偏向受到沟通者的认知与刻板印象、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目标、沟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拓展语言偏向的心理机制、类型与应用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及开展汉语本土化研究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语言偏向; 人际沟通; 否定偏向; 动机与认知机制; 刻板印象 分类号

B849: C91

Menegatti, 2008); 特别是对读者有明显导向的媒体报道中, 语言偏向更为常见(Geschke, Sassenberg, Ruhrmann, & Sommer, 2010)。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下得到了证实(Fiedler, Bluemke, Friese, & Hofmann, 2003; Geschke et al., 2010), 在汉语语境下同样存在(杜卫, 闫春平, 孙晓敏, 张厚粲, 2009)。Assilaméhou和Testé (2013)指出语言偏向已成为人际沟通中的语言规范, 符合语言偏向规范的描述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

1 引言

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 在人际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 交流中人们通过语言传递态度、表达观点。对同一事件, 分属不同社会范畴的个体往往使用不同词语进行描述, 例如A和B打架, 如果A是C朋友, C会说“A打了B”, 对事件做简单描述; 如果A是C敌人, C会说“A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 他一贯如此”, 对行为做更多的特质推论。描述同一行为的两个句子, 传递的态度却不同, 后者的评价更为消极。这种因交流目标所属社会范畴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使用差异被称为语言偏向(Linguistic Bias, LB)。在现实生活中语言偏向普遍存在, 如法庭判案时, 律师有策略地使用词语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来影响法官的判决(Semin & Fiedler, 1988); 政治家演讲时, 语言的使用随着听众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变化(Menegatti & Rubini, 2013); 相同的表现, 招聘面试官对录取者和淘汰者的评价中会出现语言的差异(Rubini &

收稿日期:2013-07-18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0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YJC190023、13YJC740110)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1713)。

通讯作者:佐斌, E-mail: [email protected]

1188

2 语言偏向的分类

目前对于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群际偏向(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LIB)、语言期望偏向(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 LEB)和否定偏向(Negation Bias, NB), 前两者被称为语言抽象性偏向。 2.1 语言抽象性偏向

语言抽象性偏向是指沟通中使用词语抽象水平存在差异的现象, 对语言抽象性的研究始于Semin和Feidler (1988)提出的语言范畴模型(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 LCM)。语言范畴模型将描述行为的动词和形容词按抽象水平划分成4类:(1)描述行为动词(Descriptive Action Verbs, DAVs), 例如A正在和B谈话, 仅对行为进行描述;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89

(2)解释行为动词(Interpretive Action Verbs, IAVs), 例如A帮助B, 不仅是对动作的一种描述, 还有对特定行为的解释;(3)状态动词(State Verbs, SVs), 例如A喜欢B, 描述的是一种状态, 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4)形容词(Adjectives, Adjs ), 例如B是一个激进的人, 描述个体的稳定特质。这4类词的抽象水平依次提高, 形容词的抽象水平最高(Semin & Fiedler, 1988)。研究者把描述行为动词和解释行为动词称为具体行为动词, 状态动词和形容词称为抽象词(Semin & Fiedler, 1988; Semin, 2011)。基于语言范畴模型的研究, Fieldler等(2003)认为词语所属的范畴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大于词语本身; 来自同一范畴的词语即使内容存在差异, 也会激活相似的认知判断, 对非言语行为产生相似的影响。

对行为的描述, 随着语言抽象水平的增加, 行为被赋予更高的权重和更多的信息量, 而且抽象信息比具体信息更难以证实, 语义存在更多争议。Semin (2011)指出抽象描述表明行为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 未来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大, 是稳定的特质; 具体描述, 则表明行为的发生具有情境性和偶然性, 与内在特质无关, 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低。与具体描述相比, 抽象描述意味着个体对目标存在更多的认知偏向(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 Semin & Fiedler, 1988), 研究指出抽象描述对刻板印象和偏见具有保持和传递作用(von Hippel, Sekaquaptewa, & Vargas, 1997)。通过总结近20年的研究, 证实语言范畴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可以对80%到90%的词语进行分类(Sutton & Douglas, 2008)。语言范畴模型为划分词语抽象水平提供了依据, 为语言偏向研究提供了基础。

2.1.1 语言群际偏向

语言范畴模型旨在分析语言交流技巧, 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背景(Semin & Fiedler, 1988)。在此基础上Maass, Salvi, Arcuri和Semin (1989)将该理论扩展到了群际层面, 提出语言群际偏向(LIB)。语言群际偏向指的是, 描述内群体积极行为与外群体消极行为, 个体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词语; 描述内群体消极行为与外群体积极行为, 个体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 即描述语言表现出抽象水平的差异。研究使用固定反应范式(fixed-response scale format)和自由反

应范式(free-response format)对语言偏向进行验证(Maass et al., 1989)。固定反应范式下, 给被试呈现目标行为, 同时按照语言范畴模型标准给出描述行为抽象水平不同的4个句子, 让被试从中选择, 观察不同被试的选择差异; 自由反应范式下, 呈现目标行为, 然后要求被试进行自由描述, 测量语言抽象水平的差异(Maass et al., 1989)。固定反应范式和自由反应范式是研究语言偏向的常用范式。语言群际偏向在学校(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运动队(Maass, Milesi, Zabbini, & Stahlberg, 1995)以及政党(Menegatti & Rubini, 2013)等不同的群际背景下得到了证实, 表明语言群际偏向在沟通中普遍存在。 2.1.2 语言期望偏向

对语言群际偏向的研究发现, 期望效应同样会影响交流中词语的抽象水平(Maass et al., 1995), 针对这种现象, Wigboldus, Semin和Spears (2000)提出了语言期望偏向(LEB)。语言期望偏向指的是, 当目标表现与刻板期望一致时, 说话者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词语进行描述; 当目标表现与刻板期望不一致时, 说话者更愿意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进行描述(Wigboldus et al., 2000; Sutton & Douglas, 2008)。研究中谦虚、保守的弗兰德人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做抽象描述, 同时对行为做特质推论; 反之, 当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更愿意做具体描述, 对行为做情境推论。在对节俭、喧闹的典型荷兰人行为评价中, 也出现了同样的语言偏向(Wigboldus et al., 2000)。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受到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和刻板印象的主导(Douglas & Sutton, 2003), 当个体对目标表现出期望时, 同时意味着对其存在刻板印象或认知偏向(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 Wigboldus et al., 2000)。通过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发现, 语言期望偏向是对语言群际偏向的有效解释, 在群体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期望内群体表现出比外群体更多的积极行为和更少的消极行为。

有研究者认为语言群际偏向是语言期望偏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Wenneker, Wigboldus, & Spears, 2005), 即语言群际偏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语言期望偏向。通过对语言偏向解释机制的研究推论, 语言群际偏向使用动机机制解释, 即保护内群体认同; 语言期望偏向则更多的使用认知

1190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机制解释, 表明信息与刻板期望不一致。而且语言群际偏向的发生更为简单, 表现为内外群体间差异(Shulman, Collins, & Clément, 2011)。同时, 向的动机机制。人们在群体交往中会有意识地保护并增强内群体认同, 期望更多内群体积极行为, 表现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Shulman et al., 二者在语言偏向的效果上是不同的, Fiedler等(2003)指出从人际层面上升到群际层面语言偏向效应是提高的, 即在群际交流层面更容易出现语言偏向。基于发生机制和作用效果的差异, 语言群际偏向与语言期望偏向是不同的, 当然二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2.2 否定偏向

以往对于语言偏向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抽象性偏向, 即语言群际偏向与语言期望偏向, 对其他形式的语言偏向关注较少, Beukeboom, Finkenauer和Wigboldus (2010)提出了否定偏向(NB), 丰富了语言偏向研究。相对于肯定描述, 人际沟通中的否定描述具有情境特殊性, 例如, 对“火车准时到站”这一事件进行描述时, 如果日常生活中的印象是火车经常晚点, 往往使用否定描述—— “火车没有晚点”而不是肯定描述—— “火车准时”, 表明事件与自己的刻板期望不一致。描述与刻板期望不一致信息时人们更多使用否定描述, 研究者把这一语言现象称为否定偏向(Beukeboom et al., 2010)。Jordan (1998)指出否定表达的功能之一就是暗示行为或事件的出乎意料。与其他类型的语言偏向的影响相似, 否定偏向有助于期望或刻板印象的保持和传递, 同时否定描述, 会加深个体对交流目标的刻板期望。研究表明否定偏向容易加深对目标的消极、负面印象, 导致偏见和歧视的发生(Beukeboom et al., 2010)。Burgers, Beukeboom和Sparks (2012)研究表明患者对消息的评价受到医生传递信息时使用句式的影响, 医生向病人传递坏消息时, 相对于肯定描述“病情糟糕”, 否定描述“病情不好”能使患者对消息的评价更乐观, 同时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也更积极。

3 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

虽然语言偏向的种类很多, 通过对语言偏向的研究, 研究者提出的语言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动机机制(motivation mechanism)与认知机制(cognition mechanism) 。 3.1 动机机制

研究者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了解释语言偏

2011; Wenneker et al., 2005)。对内群体积极行为和外群体消极行为, 被试使用与特质推论有关的抽象语言进行描述; 对内群体成员消极行为和外群体积极行为, 被试使用与情境推论有关的具体语言进行描述, 对行为做外部归因, 维护内群体正面形象。Hewstone, Rubin和Willis (2002)指出语言偏向实际上是一种归因偏向, 即对内群体做本质好的推论和外群体本质差的推论, 受到内群体保护动机的驱动。

有研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当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时, 没有出现语言使用的群体间差异(Karpinski & Von Hippel, 1996; Wigboldus et al., 2000)。研究以性别作为群体划分依据, 当材料中描述的行为与男性的阳刚或女性的阴柔刻板印象不符时, 男女被试都会对行为做具体描述, 表明行为的情境性和偶然性而忽视目标所属的群体范畴, 单纯的内群体保护动机并不能对此做出解释(Karpinski & Von Hippel, 1996)。动机机制解释下的语言偏向是一种内群体保护行为, 与刻板印象和期望无关。由于动机机制解释力的不足, 研究者对语言偏向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3.2 认知机制

认知机制从刻板印象和期望角度对语言偏向做出解释。认知机制指出, 无论是对内群体还是外群体, 描述与刻板期望一致信息时, 倾向于使用抽象水平高的词语; 反之, 则使用抽象水平低的词语(Maass et al., 1995)。随后的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Maass, Ceccarelli, & Rudin, 1996; Wigboldus et al., 2000), 实验中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倾向于做抽象描述, 并对行为做特质推论, 认为未来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大; 目标表现出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行为时, 被试更多地做具体描述, 对行为做情境推论, 认为未来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小(Fiedler et al., 2003)。有学者认为, 刻板期望在信息编码阶段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 与刻板期望一致或不一致的信息在人脑中的编码是不同的, 这种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产生了语言偏向(Wenneker et al., 2005)。Wigboldus和Douglas (2007)指出, 相比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信息, 与刻板期望一致的信息在人脑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1

中的更加抽象。认知机制解释下的语言偏向是节省认知资源的一种方式, 对与刻板期望一致的行为做抽象描述, 暗示行为的典型性和跨情境一致性, 与自己的认知一致; 对与刻板期望不一致的行为则做具体的描述, 表明行为的情境性和特殊性, 暗示行为发生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动机机制下的语言偏向是一种内群体保护行为, 认知机制解释下的语言偏向受到刻板印象或期望的驱动。

与动机机制相比, 认知机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不仅在群际层面适用, 在人际交往背景下同样适用。但动机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内群体受到外群体威胁时发生的语言偏向现象(Maass et al., 1996), 解释语言偏向的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相互补充。随着不同类型语言偏向的提出, 对于语言偏向的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4 语言偏向的影响因素

普遍存在的语言偏向已经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 因此研究诱发、调节与抑制语言偏向的各类影响因素, 也是语言偏向研究的一个热点。影响语言偏向的因素很多, 如认知、情绪、人格特质、群体认同、沟通情境等都会影响到语言偏向及其程度。归纳目前的相关研究, 围绕沟通个体、沟通目标和沟通情境这3个人际沟通的要素方面, 学者们对影响语言偏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4.1 沟通者个体心理因素

4.1.1 沟通者对沟通对象的认知及刻板印象

基于认知所形成的刻板印象是语言偏向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表明, 语言偏向甚至可以预测个体对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Douglas & Sutton, 2003; Von Hippel et al., 1997)。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 沟通中人们不会明显表现出语言伤害或歧视, 但刻板印象仍然可以通过沟通时的语言保持和传递下来(Collins & Clement, 2012; Wigboldus et al., 2000)。例如Poteat和Digiovanni (2010)发现, 由于负性刻板印象的存在会导致对弱势或污名群体(如同性恋)的沟通中更容易出现语言偏向, 沟通者对沟通目标的刻板印象会通过语言偏向表达出来 (Wigboldus & Douglas, 2007); 否定偏向的研究也表明, 对目标积极行为的否定描述传递出的目标形象更加消极(Beukeboom et al., 2010)。对交

流目标的刻板印象或偏见是语言偏向产生的重要源泉, 同时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又促进和加深了对交流目标的刻板印象或偏见。 4.1.2 个体情绪

虽然沟通过程中语言偏向是由认知偏向导致的, 但情绪影响个体的认知、社会判断以及行为(Gallagher, 2012), 情绪通过影响认知对语言使用产生影响(Collins & Clement, 2012)。Beukeboom和Semin (2006)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容易对沟通目标做出语言上的积极评价; 消极情绪下的评价语言往往也消极。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影像片段对被试情绪进行启动, 当启动被试积极情绪时, 在随后的描述任务中被试使用词语的抽象水平更高; 当启动被试消极情绪时, 在描述任务中被试使用词语的抽象水平低。在此基础上, Beukeboom (2009)指出说话者的情绪影响语言使用, 交流对象的情绪同样会造成语言使用差异。交流者面对情绪积极的个体更愿意使用抽象词语传递信息, 面对情绪低落的个体则倾向于使用具体的词语来传递信息。在积极情绪线索下(微笑、亲密接触), 交流者体验到友好、愉快的氛围, 感受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倾向于做抽象的积极描述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相反, 在消极情绪线索下(愤怒、拒绝身体接触), 交流者感受到了对方的敌意与误解, 以及心理距离的疏远, 更愿意使用谨慎详细而更少争议的具体描述, 这表明情绪体验影响语言的使用。 4.1.3 闭合需要与人格特质

闭合需要(need for closure)是个体在面对模糊情境时处理信息的一种稳定的动机与人格特质(Kruglanski, 1989; 刘雪峰, 张志学, 2009), 在人际沟通中个体的闭合需要会影响到评价语言的使用(Webster, Kruglanski, & Pattison, 1997)。实验研究中, 研究者通过控制被试是否接受噪音刺激对闭合需要进行操纵, 处在噪音环境下的被试闭合需要显著高于处于安静环境下的被试。高闭合需要的被试使用词语的抽象程度要显著高于低闭合需要的被试, 在对内群体积极行为和外群体消极行为的评价中闭合需要影响沟通语言的抽象水平。研究指出对信息进行描述时, 高闭合需要的个体关注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 低闭合需要的个体更加关注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Dijksterhuis, Van Knippenberg, Kruglanski, &

119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Schaper, 1996)。高、低闭合需要者关注的信息不同, 导致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出现语言偏向。

Beukeboom, Tanis和Vermeulen (2012)研究还发现, 个体的内外向特质也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对同一信息的描述, 外向个体使用词语的抽象水平要显著高于内向个体, 这可能是由于内向者说话更加严谨—— 倾向于使用争议更少的具体词语对信息进行描述, 而外向者更愿意表达主观看法, 因而使用词语抽象水平更高。 4.1.4 沟通者的群体认同

人际沟通中个体的群体认同影响互相之间的评价, 表现出语言群际偏向(Moscatelli & Rubini, 2011)。在探究群体认同对语言偏向影响的研究时, 研究者引入了群体实体性(group entitativity)的概念, 群体实体性是指群体成员所认同的群体的相似性、凝聚力以及组织性程度(Yzerbyt, Corneille, & Estrada, 2001)。高群体实体性的个体群体认同高, 对外群体评价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语言偏向, 甚至在某种情境下表现为极端的负性语言偏向, 带有明显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 低群体实体性的个体群体认同低, 表现出的内群体偏好程度低, 表现出的内群体语言偏向弱。同时, 沟通中符合语言偏向的描述增强内群体认同, 获得内群体支持(Assilaméhou & Testé, 2013)。Hsu (2011)在对跨文化的亚裔美国人研究中, 使用文化启动(cultural priming)来控制被试的跨文化认同整合水平(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levels, BII levels)即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度, 结果表明对不同文化认同度的高低会影响对不同文化评价中语言的抽象水平。Shulman等(2011)指出由于群体极化的作用, 在高认同度的大群体中, 语言偏向尤为明显, 表现出强烈的语言内群体偏好。群体认同对于语言抽象性的影响可以用动机机制解释, 即维护内群体认同的需要。同时, 语言与群体认同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 对外群体评价的偏向语言容易激活内群体认同, 对维护内群体团结起到重要作用。 4.2 沟通目标

言语沟通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沟通者通过有策略地使用语言达到预期的交流目标(Wenneker et al., 2005)。Douglas和Sutton (2003)指出沟通目标影响语言使用, 而且这种影响独立于期望效应之外。研究中, 被试试图留下积极印象或得到对

方的支持时, 对沟通目标做更多抽象的积极描述或更多具体的消极描述; 而被试试图塑造对方消极形象时, 则倾向于做更多具体积极描述和更多抽象的消极描述, 对积极行为做更多的情境推论, 对消极行为做更多的特质推论(Douglas & Sutton, 2010)。研究表明语言偏向是进行印象管理的有效手段, 人们通过有策略地使用语言来塑造自我或他人形象, 对他人的积极行为做抽象描述更容易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 也更容易被人接受(McCarthy & Skowronski, 2011; Douglas & Sutton, 2010)。因此树立积极的沟通目标, 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沟通关系, 避免语言偏向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基于语言偏向的内隐性, 有研究者认为语言偏向是无法抑制的(Douglas & Sutton, 2003;Von Hippel et al., 1997), 但从语言偏向发生机制来看, 语言偏向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研究者试图通过控制影响语言偏向发生的因素来抑制或减弱语言偏向。Douglas和Sutton (2003)指出, 明确的沟通目标可以抑制刻板期望激活, 消减或反转语言偏向效应。有学者甚至提出沟通目标是语言偏向发生的必要条件(Semin, Gil, & Valenci, 2003), 研究中要求被试对外群体持有积极的态度时, 在随后的印象描述任务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语言偏向; 反之, 当要求被试对外群体表现出消极态度时, 在描述任务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偏向, 对目标行为做更多具体的积极描述和抽象的消极描述, 表现出外群体贬损。Wenneker等(2005)指出, 沟通目标的变化引导个体有策略地使用语言。这些研究发现表明, 沟通目标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 同时对沟通目标的控制也可以有效的抑制语言偏向。 4.3 沟通情境

语言偏向在群体交往中普遍存在, 研究表明沟通情境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Menegatti & Rubini, 2013; Moscatelli, Albarello & Rubini, 2008)。Maass等(1996)指出在合作的、友善的群体关系下, 群体之间的评价更为积极; 在竞争的、紧张的群体关系下, 群体之间的评价更为消极, 表现出语言群际偏向。Roberson, Bell和Porter (2008)指出在合作的情境中, 评价中的语言偏向效应不明显, 内外群体的评价不会出现明显差异, 对外群体做更多抽象的积极描述和具体的消极描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3

述, 塑造外群体积极形象, 维持和谐的群际关系; 反之, 在竞争的情境下, 则出现明显的语言偏向。语言偏向是反映群际或人际关系的重要指标, 群体关系或许是通过心理距离影响相互评价中的语言使用:关系密切的群体, 心理距离感近, 相互评价中使用抽象性高的词语; 关系疏远的群体, 心理距离感远, 评价中使用抽象性低的词语(Trope & Liberman, 2010)。群体地位的差异同样是造成语言偏向现象的重要因素(Moscatelli et al., 2008), Shulman等(2011)指出高社会地位群体和低社会地位群体对外群体进行描述时会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偏向, 不对称的社会地位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外群体贬损(out-group derogation)。根据语言偏向的动机机制解释, 竞争型的群体关系下表现出的语言偏向受到内群体保护动机的驱动, 是一种内群体保护行为。

沟通情境的语言规定性和自由度也影响着语言偏向。Douglas, Sutton和Wilkin (2008)尝试在不同反应范式下对语言偏向进行抑制, 结果发现在固定反应范式下可以对语言偏向进行有效抑制, 在自由反应范式下则很困难。研究者认为, 在固定反应范式下被试可以从不同选项对比中注意自己语言的使用, 避免语言使用上的“厚此薄彼”, 对语言偏向产生抑制; 在自由反应范式中不同描述语言的对比效应消失, 被试很难注意到自己使用的语言, 不能抑制自发的语言偏向。在自由反应下语言偏向抑制的失败说明沟通中语言的使用是随机的, 完全实现对语言偏向的抑制十分困难, 因此抑制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需要从更高的社会规范层面提出要求, 如强调沟通双方的平等关系。

除了以上因素, 研究表明群体规模和沟通者的身体线索也是影响语言偏向的重要因素。Joshi和Wakslak (2014)证实面对多个沟通对象时, 说话者倾向于使用抽象语言来传递信息, 聚焦于信息的主旨梗概; 而面对单独的交流者, 说话者更愿意使用具体语言, 关注信息的细节和微小的特征。Beukeboom和de Jong (2008)指出肢体的感觉线索同样会对语言使用造成影响, 较大的肢体动作相对于较小的肢体动作会提高沟通语言的抽象水平, 研究同时证明了非言语行为会对言语行为产生影响。

5 研究展望

关于语言偏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20多年, 相

应成果已经产生较大理论和方法影响力。但以往的研究内容相对集中, 研究方法单一, 对语言偏向所反应的深层社会心理机制研究较少。而且语言偏向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由于汉语的特殊性, 开展语言偏向在汉语语境下的研究, 可以了解汉语的使用规律, 指导人们在沟通中合理地使用语言, 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未来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5.1 拓展研究内容 5.1.1 语言偏向的应用研究

研究表明政治家在面对不同群体演讲时会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获取他人支持(Menegatti & Rubini, 2013), 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有策略地使用语言塑造自我和他人的形象, 例如, 同样是消极的评价, 否定的描述相对于肯定描述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对沟通双方关系的评价更积极(Douglas & Sutton, 2010; Trope & Liberman, 2010)。有学者指出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是一种进行印象管理的有效手段(McCarthy & Skowronski, 2011), 但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语言偏向会不会造成沟通双方态度的改变, 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网络深入生活, 网络交往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特点, 与现实交往相差大, 受约束较低, 比如大量出现的网络欺凌现象, 不同群体之间相互诋毁, 而且网络语言已经超出了文字范畴, 包含有许多的图片和符号, 因此研究网络沟通中是否存在语言偏向具有重要意义。郝新星、邹长征和李静(2009)指出, 网络语言相对于现实语言, 发生了语音偏离、语义偏离等, 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差异对于了解网民的网上交往心理有指示作用。特别是网络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偏见和歧视现象, 与语言有着深刻的联系, 研究网络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对建立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 营造和谐的网络交往环境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语言偏向对于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语言的学习, 语音和语义都是相对容易掌握的, 但语言在不同情境下该如何使用则相对困难(胡莹, 朱小平, 2005)。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Maass, Karasawa,

1194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Politi, & Suga, 2006)。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 不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包含了独特的认知经验及感情, 学习者在人际沟通中所犯的错误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语言使用不规范造成, 他们不了解词语特殊含义及使用方法, 或用其本民族的语言习惯来理解这些词语, 造成人际沟通的障碍。研究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 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 使语言学习更加简单, 人际沟通更加顺畅。

5.1.2 语言偏向的机制研究

语言偏向的理论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 动机机制和认知机制能对语言偏向的发生做出解释, 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存在解释语言偏向的其他机制, 特别是随着其他类型语言偏向的提出, 只使用动机和认知机制解释是不够的, 有研究者认为交往情境或沟通目标是语言偏向发生的第三机制(Collins & Clement, 2012; Semin et al., 2003), 但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并没有相关研究。其次, 语言偏向的抑制机制尚不明确, 语言偏向对偏见和刻板印象具有保持和传递作用, 而且在不平等人际沟通过程中语言偏向尤为明显(Poteat & Digiovanni, 2010)。在对语言偏向抑制的研究中, 有学者指出语言偏向的发生机制和抑制机制是不同的(Douglas & Sutton, 2003), 抑制语言偏向需要对其发生机制做深入研究。语言范畴模型(LCM)解决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Sutton & Douglas, 2008), 下一步语言偏向研究的重点是语言偏向所反应的语言、认知以及行为三者的关系, 特别是不同语言对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 5.1.3 语言偏向的类型补充

Roberson等(2008)指出对不同类型语言偏向的研究, 是未来语言偏向研究的重点。由语言范畴模型(LCM)延伸出的语言抽象性偏向一直是语言偏向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有研究者将研究方向转到了语言的句式和语音差异, 探究不同句式或语音所反映的心理差异(Beukeboom et al., 2010)。例如, 研究表明语音的差异影响互相之间的评价, 相同的语音激活相同的内群体认同, 使相互之间的评价更为积极; 反之, 交流双方之间的评价更为中性或者消极(Mange, Lepastourel, & Georget, 2009), 而且交流中语音的不同被认为是存在认知偏向的标志(Lev-Ari & Keysar, 2010)。从语音中可以辨别出个体的态度和真实想法, 有研究将语音

差异所代表的语言偏向与测谎结合在一起, 表明说谎者在语言表达上会出现差异, 他们在语言表达上更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 而且多为具体的解释性语言(Tausczik & Pennebaker, 2010)。 5.2 创新研究方法

以往对于语言偏向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文本词汇, 描述语言使用差异, 对深层心理机制研究较少(Sutton & Douglas, 2008), 研究主要是对书面语言的分析, 与真实交流情境相差较大, 如在固定反应范式中, 描述行为的句子“为老年人提包”、“是乐于助人的”。为了提高实验情境的真实性, 研究中可以使用录音或视频的方式, 记录被试真实的语言反应。同时结合虚拟现实系统(Virtual Reality System, VRS)模拟人物和对话场景, 突破传统的固定反应和自由反应的研究范式,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语言反映个体内在认知, 对深层心理机制的研究更适合使用质性研究方法(Laviosa, 2013)。因此, 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可以尝试使用定性的方法, 如共识质化研究(CQR)。同时将语言偏向的研究与语词获取与词汇分析系统(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 (Pennebaker, Francis, & Booth, 2007)的使用结合在一起。LIWC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的文本分析软件, 使用LIWC能深入分析文本信息中词语所属的范畴与属性。使用LIWC对交流语言进行分析, 可以分析出交流者的人格特质, Tausczik和Pennebaker (2010)在网络条件下使用LIWC对自恋者的交流语言进行分析, 很明显地看出自恋者在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 较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将语言偏向的研究与其他技术(例如, VRS和LIWC)相结合是语言偏向研究的新方向。

5.3 开展汉语语境下的研究

国外对语言偏向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汉语交流情境下的语言偏向研究则较少, 主要是相关理论介绍(杜卫等, 2009), 因此需要开展本土化研究。语言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因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文化差异也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Maass et al., 2006)。汉语有着复杂的语法及多变的形式, 以汉语特点为基础, 将西方研究方法引入国内的同时, 根据汉语特点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例如, 由于汉语中没有系表结构, 在研究否定偏向的过程中对描述语言的选择很困难, 如与英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5

语中的否定描述“He is not sad”相对应的汉语描述有3种, 分别是“他是不悲伤的”、“他不是悲伤的”和“他不悲伤”, 虽然三者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 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存在差异。对于汉字这样的象形文字, 人际沟通中使用语言的音、形、义的差别都代表了复杂的心理变化, 隐藏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 因此需要采用本土化方法研究汉语中的语言偏向。

参考文献

杜卫, 闫春平, 孙晓敏, 张厚粲. (2009). 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研究. 心理科学, 32(1), 106–109.

胡莹, 朱小平. (2005). 语用学理论与外语教学. 南昌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6(1), 143–147.

刘雪峰, 张志学. (2009). 认知闭合需要研究评述. 心理科

学进展, 17(1), 51–55.

郝新星, 邹长征, 李静. (2009). 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S1), 217–219. Assilaméhou, Y., & Testé, B. (2013). The effects of linguistic abstraction on evaluations of the speaker in an intergroup context: Using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makes you a good group memb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9(1), 113–119.

Beukeboom, C. J. (2009). When words feel right: How affective expressions of listeners change a speaker's language us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9(5), 747–756.

Beukeboom, C. J, & de Jong, E. M. (2008). When feelings speak how affective and proprioceptive cues change language abstrac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10–122.

Beukeboom, C. J., Finkenauer, C., & Wigboldus, D. J. (2010). The negation bias: When negations signal stereotypic expectanc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6), 978–992.

Beukeboom, C. J., & Semin, G. R. (2006). How mood turns on langu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2(5), 553–566.

Beukeboom, C. J., Tanis, M., & Vermeulen, I. E. (2012). The language of extraversion: Extraverted people talk more abstractly, introverts are more concret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2), 191–201. Burgers, C., Beukeboom, C. J, & Sparks, L. (2012). How the doc should (not) talk: When breaking bad news with negations influences patients’ immediate responses and medical adherence intention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89(2), 267–273.

Collins, K. A., & Clement, R. (2012). Language and prejudice: Direct and moderated effect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376–396. Dijksterhuis, A. P., Van Knippenberg, A. D., Kruglanski, A. W., & Schaper, C. (1996). Motivated social cognition: Need for closure effects on memory and 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2(3), 254–270.

Douglas, K. M., & Sutton, R. M. (2010). By their words ye shall know them: Language abstraction and the likeability of describer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2), 366–374.

Douglas, K. M., Sutton, R. M., & Wilkin, K. (2008). Could you mind your language? An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cators' ability to inhibit linguistic bia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23–139. Douglas, K. M., & Sutton, R. M. (2003).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goals and expectancies on language abst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4), 682–696.

Fiedler, K., Bluemke, M., Friese, M., & Hofmann, W. (2003). On the different uses of linguistic abstractness: From LIB to LEB and beyond.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3(4), 441–453.

Gallagher, V. C. (2012). Managing resources and need for cognition: Impact on depressed mood at wor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3(4), 534–537.

Geschke, D., Sassenberg, K., Ruhrmann, G., & Sommer, D. (2010). Effects of linguistic abstractness in the mass media: How newspaper articles shape readers’ attitudes toward migrants. 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22(3), 99–104.

Hewstone, M., Rubin, M., & Willis, H. (2002). Intergroup bia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575–604. Hsu, L. H. (2011).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tells ingroup/outgroup orientation of bicultural Asian Americ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5(6), 853–866.

Jordan, M. P. (1998). The power of negation in English: Text, context and relevance.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6), 705–752.

Joshi, P. D, & Wakslak, C. J. (2014). Communicating with the crowd: Speakers use abstract messages when addressing larger audi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 351–362.

Karpinski, A., & Von Hippel, W.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in expectancy maintenance. Social Cognition, 14(2), 141–163.

Kruglanski, A. W. (1989). Lay epistemics and human knowledge: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bases. New York: Plenum Press.

Laviosa, S. (2013).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rpus-based

1196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translation studies. Oxford: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Lev-Ari, S., & Keysar, B. (2010). Why don't we believe non-native speakers? The influence of accent on credibi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6), 1093–1096.

Maass, A., Ceccarelli, R., & Rudin, S. (1996).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Evidence for in-group-protective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9(10), 1123–1133.

Roberson, Q. M, Bell, B., & Porter, S. C. (2008). The language of bias: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Research on Managing Groups and Teams, 11(1), 267–294.

Rubini, M., & Menegatti, M. (2008). Linguistic bias in personnel selec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3), 512–526.

Maass, A., Karasawa, M., Politi, F., & Suga, S. (2006). Do verbs and adjectiv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A cross-linguistic analysis of person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5), 734–750.

Maass, A., Milesi, A., Zabbini, S., & Stahlberg, D. (1995).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Differential expectancies or in-group prot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1), 116–126.

Maass, A., Salvi, D., Arcuri, L., & Semin, G. R. (1989). Language use in intergroup contexts: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981–993.

Mange, J., Lepastourel, N., & Geroget, P. (2009). Is your language a social clue? Lexical markers and social identit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4), 364–380.

McCarthy, R. J., & Skowronski, J. J. (2011). You're getting warmer: Level of construal affects the impact of central trait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6), 1304–1307.

Menegatti, M., & Rubini, M. (2013). Convincing similar and dissimilar others the power of language abstraction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5), 596–607.

Moscatelli, S., Albarello, F., & Rubini, M. (2008). Linguistic discrimination in minimal groups the impact of status differential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40–154.

Moscatelli, S., & Rubini, M. (2011). The impact of group entitativity on linguistic discrimination: Ingroup favoritism and outgroup derogation in the explanation of negative outcome allocations. Social Psychology, 42(4), 292–299.

Pennebaker, J. W., Booth, R. J., & Francis, M. E. (2007). 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2007): A computer-based text analysis program [Computer software]. Austin, TX: LIWC.net.

Poteat, V. P., & Digiovanni, C. D. (2010). When biased language use is associated with bullying and dominance

Psychology, 27(2), 168–181.

Semin, G. R. (2011). The 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 In P. A. M. Van Lange, A.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Eds.),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 Sage.

Semin, G. R., & Fiedler, K. (1988).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linguistic categories in describing persons: Social cognition and langua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4), 558–568.

Semin, G. R., Gil de M. L, & Valencia, J. F. (2003). Communication constraints on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2), 142–148.

Shulman, J. L., Collins, K. A., & Clément, R. (2011). In consideration of social context: Re-examining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paradig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4), 310–332.

Sutton, R. M., & Douglas, K. M. (2008). Celebrating two decades of linguistic bias research. Journal of Language & Social Psychology, 27(2), 105–109.

Tausczik, Y. R., & Pennebaker, J. W. (2010). 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words: LIWC and computerized text analysis method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29(1), 24–54.

Trope, Y., & Liberman, N. (2010). 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Psychology Review, 117(2), 440–463.

von Hippel, W., Sekaquaptewa, D., & Vargas, P. (1997).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as an implicit indicator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3(5), 490–509.

Webster, D. M., Kruglanski, A. W., & Pattison, D. A. (1997). Motivated language use in intergroup contexts: Need-for-closure effects on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5), 1122–1131.

Wenneker, C. P., Wigboldus, D. H., & Spears, R. (2005). Biased language use in stereotype maintenance: The role of encoding and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4), 504–516.

Wigboldus, D. H. J., & Douglas, K. M. (2007). Language; stereotyp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K. Fiedler (Ed.),

第7期 徐同洁等: 人际沟通中的语言偏向及影响因素 1197

Social communication (pp. 79–106).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Wigboldus, D., Semin, G. R., & Spears, R. (2000). How do we communicate stereotypes? Linguistic bases and inferenti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5–18.

Yzerbyt, V., Corneille, O., & Estrada, C. (2001). The interplay of subjective essentialism and entita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5(2), 141–155.

Linguistic Bia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XU Tongjie1; WEN Fangfang1; FU Dongqin1; ZUO Bin1,2; XIAO Renfei1,2

(1 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e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2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The linguistic bias can be defined as a systematic asymmetry in word choice as a function of the social category to which the target belong. Researches of linguistic bias mainly focus on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LIB), 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 (LEB) and negation bias (NB).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linguistic bias include motivation mechanism and cognition mechanism. Cognition and stereotypes of communicator, mood, traits of personality, group identity, communicative purpose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linguistic bia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xpanding the researches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ypes and applied researches, innova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making more localization studi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r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linguistic bias.

Key words: linguistic bia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gation bias;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mechanism;

stereotype


相关内容

  •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 00266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化: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

  • 学生的个体差异
  • 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管目前对于学习者的差异到底是主要由先天因素造成的,还是由后天环境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的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如智力差异.兴趣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和学习风格差异等.学生的学习除了受到外在的教学活动的影响外,还受到其自身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

  • 111医患沟通学11
  • 人的价值: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价值判断,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医患关系: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际关系. 医事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有关医药卫生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医药卫生领 ...

  • 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 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返回页首) <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各专业的必修课.设置课程是为了提高考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育学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心理学>课程主要涉及了心理学的基本 ...

  • 华师网络2014年9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与社会心理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种是强制性的,发生在全面控制机构中,如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二是非强制性的,是 ...

  • 功能冲突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人际冲突
  • Theory Research 学★★理★★论 功能冲突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人际冲突 王 姬娜,周牡丹, 智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心理意识及思想状况急速发展的时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感和独立感.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情绪波动快. 基于这些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外 ...

  • 人际沟通与交往
  • 人际沟通与交往 (口腔医学.康复医学.护理各类专业用教材) 万文伯 主编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 沟通意识的建立 第一节沟通概述 一.沟通 (一)定义:是指信息发送者通过一定信道将信息发送给信息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沟通的结果是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达成共识,也使交流双方建立 ...

  • 在人际沟通中出现的障碍及克服
  • 在论人际沟通中出现的障碍及克服 摘要:高效能的管理活动依赖于行政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就是连续的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管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管理目标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是组织中信息发送方与信息接受方的共同行为.因此,双方应遵守一定的共同原 ...

  • 硕士研究生选择导师须知
  • 如果选择导师 1.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