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专业、班:

学 号:U201114581

姓 名:

公元十四世纪,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和人民大众在一起,展开了政治,文化上的反封建的斗争,欧洲历史上就出现了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是古希腊之后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拉斐尔的艺术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三人作画,画风迥异,各具造诣。他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成就及其重要特征。

的确,作画也是一门艺术,画里透射出的有作者的个性、作者的风格、也蕴含着作者寄予的情感、透露的社会现实。因此看画,品画也是从另一个层面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作画时的心境,了解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他在画里寄予的情感。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被誉为“全能天才”,: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美术只不过是他渴求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并没有占据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但他在这一领域内却获得了惊人成就。把自然科学知识引人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

《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的西方妇女肖像,她面庞秀丽,形象逼真,

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态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带有神秘的微笑,呈现出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看的人仿佛也随之自尊、自重起来,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这幅作品被公认为旷世杰作也绝非偶然。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观众驻足,欣赏那神秘并带有永恒的微笑。达·芬奇历时数年绘制的这幅半身像,他把这位商人妻子处理成两手自然交搭,身躯和头部不同程度侧转的方式,既克服了单调又显得从容。蒙娜·丽莎富于实体感的血肉之躯及神秘的微笑,与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背景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使后人可以进行不同的阐释。这种像现实生活一样复杂丰富、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恰是最伟大的文艺作品特有的品质,为后人确立了一种半身肖像画模式。

此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是对人类压抑的时代,其作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反传统,画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为表现内容,此可以领悟到其思想意义的内涵,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打碎教会精神枷锁的革命。

《最后的晚餐》是他接受米兰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订件时作的。这是一个传统的圣经题材。两个世纪来,许多著名画家在这一题材上尝试过,但都存在某种不足,首先是人物缺乏心理冲突,故事的戏剧性展开不生动。而达·芬奇这幅画,已扬弃了过去所有这一题材的表现缺点,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

,

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它所展现的,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上凡是正直的人们,都能看到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的缩影。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这就加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达·芬奇的民主主义立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是坚定的。事实上也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而达·芬奇这位历史上最善于思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块颜色,都是经过长久的思考之后才将其放到画面上。达芬奇的画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这里思考,画面构图完整、形象端庄,细微的光线变化和忠于自然的艺术特点,要求绘画要表达光、空间、地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蒙娜丽莎》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更是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耗费四年时光的《最后的晚餐》,画面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经过长久而仔细研究的。画面中对于多个人物的位置关系处理成为“多样统一”这一艺术美学原则无与伦比的范例;《岩间圣母》这幅作品,人物位置处在一个标准的等腰三角形之中,使画面拥有严谨、稳定的构图,自然风光的描绘栩栩如生,光线的运用更是达到了达芬奇绘画作品的巅峰。

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画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家、军事工程师和诗人。他的绘画作品《创世纪》、《最后的审判》以及雕塑作品《大卫》、《垂死的奴隶》、《哀悼基督》等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雕像《大卫》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之所以叱咤风云于16世纪,是因为他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把人与战士两个概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所有的伟大雕塑,其最重要的品质也在于此,即一尊雕像,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英雄丰碑。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中倾注了满腔悲剧性的激情,倾诉了原始的宗教感情,以及对真理的公正和生活的渴望。如《最后的审判》,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历史的裁判,以《圣经》的名义痛斥虚伪之徒;在天顶壁画《创世纪》中,他尽情地歌颂心中的英雄,表现着对祖国命运的忧心,对人的信心,作品的成就是他个人艺术的胜利,也是人文主义在教会最高的圣殿里征服神性的胜利。在他的艺术里,人文主义得到了全面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琪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另外,我们不能忘记米开朗基罗除了是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外,他还是一位抒情的诗人。在长久的痛苦生涯之后,

他将个人的烦闷、

时代的黑暗用他的作品宣泄出来。米开朗基罗以他的想象力和毅力,创造了美术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是一位头脑聪明、性格温和、最善于吸取别人长处的一位杰出大师。他创造出文艺复兴典雅、优美、具有高度技巧的艺术典型,这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统一被后世称为古典艺术的楷模。他把写实的佛罗伦萨和抒情的安步里亚两大画派的风格糅合在一起,而且宗教画中带有明显的异教精神,以古代的精神来调和基督教的精神。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的圣母像,其中最出色的如《圣母的婚礼》、《圣母加冕》、《西斯廷圣母》等。

拉斐尔的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幽雅的节奏感,色彩上继承了佩鲁吉诺金黄梦幻般的喜悦,和谐秀美,构图静雅平衡,继承古典传统,具有古典意义,在他的艺术里可以看到从希腊盛期到新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完整、和谐、庄重、优美、清晰的脉络。他的《西斯廷圣母》是他诸多圣母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杰出的作品。它原本是一幅祭坛画,是教皇二世送给西斯廷教堂一所女子修道院的礼物。画家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对美丽和神圣进行讴歌,以高超的技巧对爱慕和敬仰赞美,使画面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尤其是神

圣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的享受和精神

升华。《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具人道主义魅力的作品,圣母的形象端庄优雅,充分表现了女性的美,她强压着将儿子送往人间受苦的悲痛,有着尘世间每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尊严,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这样的世俗风情在他的多幅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椅中圣母》,就充满了市民的世俗精神,所以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之所以美,是因为她们就是人间最美的母亲。《雅典学院》是拉斐尔讴歌人文主义精神最明确的作品。在宽阔的罗马式大厅中,聚集了50多位不同流派的学者,正中央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在激烈地辩论,点出了人道可以与神权辩论的意图,象征着人文主义终将取得胜利。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拉斐尔以优雅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他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

人们都说拉斐尔是一位描绘女性美的大师。与同时期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相比,他缺少达芬奇的智慧和米开朗基罗的激情,拉斐尔只是在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中,以优雅、和谐、完美、明媚的高度统一,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人物的亲切和朴素。

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三人,他们各具特色,在绘画史上留下了瑰丽的一笔,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索,去研究,去汲取。在更深层次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画风,他们的作品,而是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我们有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去探寻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意大利艺术家并不只对自然的观察和模仿,他们还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力图创造出更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大量尝试和探索,再经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总结,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这种

形象有和谐的姿态,匀称的比例,优美的面容,成为西方古典艺术的楷模。在艺术内容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艺术家们起初在宗教的合法外衣下给作品注入世俗的因素,以后逐步扩大到描绘希腊罗马神话和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作品中歌颂人性,赞美自然,表现人文主义思想。

归结起来,艺术作品内容的世俗化,技法的科学化和审美的理想化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以归纳为,确立了科学的绘画体系,建立了古典艺术规范,产生了大批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才华的艺术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著述。

《中外美术史》结课论文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专业、班:

学 号:U201114581

姓 名:

公元十四世纪,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和人民大众在一起,展开了政治,文化上的反封建的斗争,欧洲历史上就出现了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是古希腊之后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这一变革中,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拉斐尔的艺术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为标志,达·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三人作画,画风迥异,各具造诣。他们的出现,集中体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高度成就及其重要特征。

的确,作画也是一门艺术,画里透射出的有作者的个性、作者的风格、也蕴含着作者寄予的情感、透露的社会现实。因此看画,品画也是从另一个层面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作画时的心境,了解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他在画里寄予的情感。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被誉为“全能天才”,: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他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美术只不过是他渴求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并没有占据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但他在这一领域内却获得了惊人成就。把自然科学知识引人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

《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的西方妇女肖像,她面庞秀丽,形象逼真,

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态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带有神秘的微笑,呈现出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看的人仿佛也随之自尊、自重起来,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这幅作品被公认为旷世杰作也绝非偶然。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观众驻足,欣赏那神秘并带有永恒的微笑。达·芬奇历时数年绘制的这幅半身像,他把这位商人妻子处理成两手自然交搭,身躯和头部不同程度侧转的方式,既克服了单调又显得从容。蒙娜·丽莎富于实体感的血肉之躯及神秘的微笑,与宛如中国山水一般的淡远背景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余地,使后人可以进行不同的阐释。这种像现实生活一样复杂丰富、让人一言难尽的感觉,恰是最伟大的文艺作品特有的品质,为后人确立了一种半身肖像画模式。

此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是对人类压抑的时代,其作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反传统,画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为表现内容,此可以领悟到其思想意义的内涵,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打碎教会精神枷锁的革命。

《最后的晚餐》是他接受米兰圣马利亚·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订件时作的。这是一个传统的圣经题材。两个世纪来,许多著名画家在这一题材上尝试过,但都存在某种不足,首先是人物缺乏心理冲突,故事的戏剧性展开不生动。而达·芬奇这幅画,已扬弃了过去所有这一题材的表现缺点,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

,

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它所展现的,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上凡是正直的人们,都能看到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的缩影。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这就加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达·芬奇的民主主义立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是坚定的。事实上也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而达·芬奇这位历史上最善于思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块颜色,都是经过长久的思考之后才将其放到画面上。达芬奇的画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这里思考,画面构图完整、形象端庄,细微的光线变化和忠于自然的艺术特点,要求绘画要表达光、空间、地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蒙娜丽莎》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更是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耗费四年时光的《最后的晚餐》,画面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经过长久而仔细研究的。画面中对于多个人物的位置关系处理成为“多样统一”这一艺术美学原则无与伦比的范例;《岩间圣母》这幅作品,人物位置处在一个标准的等腰三角形之中,使画面拥有严谨、稳定的构图,自然风光的描绘栩栩如生,光线的运用更是达到了达芬奇绘画作品的巅峰。

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画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家、军事工程师和诗人。他的绘画作品《创世纪》、《最后的审判》以及雕塑作品《大卫》、《垂死的奴隶》、《哀悼基督》等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雕像《大卫》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之所以叱咤风云于16世纪,是因为他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把人与战士两个概念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所有的伟大雕塑,其最重要的品质也在于此,即一尊雕像,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英雄丰碑。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中倾注了满腔悲剧性的激情,倾诉了原始的宗教感情,以及对真理的公正和生活的渴望。如《最后的审判》,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历史的裁判,以《圣经》的名义痛斥虚伪之徒;在天顶壁画《创世纪》中,他尽情地歌颂心中的英雄,表现着对祖国命运的忧心,对人的信心,作品的成就是他个人艺术的胜利,也是人文主义在教会最高的圣殿里征服神性的胜利。在他的艺术里,人文主义得到了全面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琪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另外,我们不能忘记米开朗基罗除了是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外,他还是一位抒情的诗人。在长久的痛苦生涯之后,

他将个人的烦闷、

时代的黑暗用他的作品宣泄出来。米开朗基罗以他的想象力和毅力,创造了美术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是一位头脑聪明、性格温和、最善于吸取别人长处的一位杰出大师。他创造出文艺复兴典雅、优美、具有高度技巧的艺术典型,这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统一被后世称为古典艺术的楷模。他把写实的佛罗伦萨和抒情的安步里亚两大画派的风格糅合在一起,而且宗教画中带有明显的异教精神,以古代的精神来调和基督教的精神。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的圣母像,其中最出色的如《圣母的婚礼》、《圣母加冕》、《西斯廷圣母》等。

拉斐尔的画面上始终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幽雅的节奏感,色彩上继承了佩鲁吉诺金黄梦幻般的喜悦,和谐秀美,构图静雅平衡,继承古典传统,具有古典意义,在他的艺术里可以看到从希腊盛期到新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完整、和谐、庄重、优美、清晰的脉络。他的《西斯廷圣母》是他诸多圣母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杰出的作品。它原本是一幅祭坛画,是教皇二世送给西斯廷教堂一所女子修道院的礼物。画家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对美丽和神圣进行讴歌,以高超的技巧对爱慕和敬仰赞美,使画面显示出高雅、柔媚、和谐、明快的格调,尤其是神

圣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一种清新、纯洁、高尚的享受和精神

升华。《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具人道主义魅力的作品,圣母的形象端庄优雅,充分表现了女性的美,她强压着将儿子送往人间受苦的悲痛,有着尘世间每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尊严,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这样的世俗风情在他的多幅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椅中圣母》,就充满了市民的世俗精神,所以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之所以美,是因为她们就是人间最美的母亲。《雅典学院》是拉斐尔讴歌人文主义精神最明确的作品。在宽阔的罗马式大厅中,聚集了50多位不同流派的学者,正中央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在激烈地辩论,点出了人道可以与神权辩论的意图,象征着人文主义终将取得胜利。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拉斐尔以优雅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他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所确立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

人们都说拉斐尔是一位描绘女性美的大师。与同时期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相比,他缺少达芬奇的智慧和米开朗基罗的激情,拉斐尔只是在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中,以优雅、和谐、完美、明媚的高度统一,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人物的亲切和朴素。

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三人,他们各具特色,在绘画史上留下了瑰丽的一笔,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索,去研究,去汲取。在更深层次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画风,他们的作品,而是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我们有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去探寻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意大利艺术家并不只对自然的观察和模仿,他们还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力图创造出更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大量尝试和探索,再经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总结,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这种

形象有和谐的姿态,匀称的比例,优美的面容,成为西方古典艺术的楷模。在艺术内容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艺术家们起初在宗教的合法外衣下给作品注入世俗的因素,以后逐步扩大到描绘希腊罗马神话和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作品中歌颂人性,赞美自然,表现人文主义思想。

归结起来,艺术作品内容的世俗化,技法的科学化和审美的理想化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以归纳为,确立了科学的绘画体系,建立了古典艺术规范,产生了大批富有探索精神和艺术才华的艺术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雕刻、绘画作品和艺术理论著述。


相关内容

  • 中外美术史各高校考研真题
  • 中外美术史考研核心考点笔记及试题 "中外美术史226; 考研核心考点笔记"及试题 中外美术史试题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 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的新起点. 2. 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_______ ...

  •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全)
  •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1. 黑陶:史前陶器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类,器物表面光洁,整体器形线条流畅优美,器物本身具有黒'薄'光'亮'棱'鼻'的艺术效果,富有高于实用价值的纯审美价值. 2. 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作成人的形像. 3. 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 ...

  • 西方艺术赏析论文(1)
  •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思潮及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 (学号:1102030114 姓名:顾海潮 班级:交通运输一班)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始于十三世纪末期的意大利,粗略指涉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之间所经历的这四百多年时间.文艺复兴一词意指重生或复活,它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但 ...

  • 结合代表作,略论意大利文艺复习三杰艺术表现之特点
  •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艺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列奥纳多 "达 "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 ...

  • 文艺复兴后三杰
  • 百度首页百度知道登录 百度知道文化/艺术添加到搜藏 能帮忙论述下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吗 悬赏分:15 - 解决时间:2008-1-21 23:51 提问者: txd0416 - 一级 最佳答案 公元十四世纪,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 ...

  • 比较分析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特征
  • 比较分析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特征 [内容提要]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的文化和艺术巨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艺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达· ...

  • 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分析(内部材料)
  • 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分析 一.美术学科命题分析 美术学科的命题倾向于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基础.美术教育基础以及新课程标准等.但是每次考试的题型并不固定,历次考试中出现过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2. 填空题,此题不是必考题型,但13年5.11的考 ...

  • 鉴赏[蒙娜丽莎的微笑]论文
  •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鉴赏<蒙娜丽莎的微笑> 所在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学前(本)091 姓 名 蒋琴琴 学 号 [1**********]4 成 绩 任课教师 唐果 提交日期 2012年5月29日 鉴赏<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要:<蒙娜丽莎 ...

  • 中国艺术史期中论文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艺术史>(中国部分) 景观二班季文馨 1550471 第一题 在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中,他讲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以乔托为代表的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末的童年时代.以多纳泰罗为代表的15世纪的少年时代.以及以米开朗基罗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