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移民家谱八

大槐树移民家谱八

1.(河南)巩义白沙崔氏祠堂

一、概况。崔氏祠堂位于巩义市孝义镇白沙村北部,坐北向南,祠堂后面紧靠东西向的开洛高速公路,两侧为居民住宅,前面为广场。据崔氏族人传说,祠堂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扩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曾两次重新修葺,2000年初,进行了第三次修葺。

祠堂由戏楼、厅楼式大门、拜殿、过厅、正殿、配殿、偏殿、库房、厨房等十八座殿堂式建筑组成。经测定,占地面积3398平方米。距祠堂东300多米处有东观堂,为卷棚硬山式建筑,前有门楼,为一方形院落。据传西部原有西观堂,现均已不存。祠堂现存最早的建筑物为距前大门17米的戏楼,据脊木记载,戏楼建于清咸丰二年岁次壬子二日上浣之日。由于年久失修,多有塌陷损毁,拟按原样重建。此戏楼为砖砌五脊两坡硬山式建筑,共三间,房顶铺设灰色筒瓦,房顶两侧为挑檐,脊上原有雕兽、鸱吻,已残失。戏楼前有廊,前台设四石柱,镌刻对联两副:“乃武乃文把往事何妨再叙,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咸丰壬子新正上元之吉。”“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知来观往局外须深劝戒心。”廊上设单体斗拱4个,后壁两侧各有圆券砌砖龛一个,戏台后部原有屏风,供演员化装用。

祠堂总体为两进院落,进入两厢有耳房的厅楼式大门即拜殿,祠堂后部西侧有偏殿一座,经过厅即为后院,迎门为后殿即正殿。正殿为起脊双坡硬山式建筑,分三间,屋顶为木结构,据脊木记载,重修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阴历九月。墙壁为青砖垒砌至顶,前墙用砖砌约1米高的砖台,镶嵌石刻八仙图像,正门有两明柱两暗柱,明柱下有石刻狮驮莲花柱础,雕刻相当精细典雅。檐下有单体斗拱4组,以下设方格形菱子窗(施红漆),中间砖砌台基高约1米,门前设五级台阶。正殿屋脊上砖刻缠枝菊花,有鸱吻、神兽11个。殿后墙上方镶嵌“崔氏祠堂”石匾,殿内置精工木雕暖阁,安放崔氏始祖崔思义牌位碑,暖阁正上方悬挂木匾,题“见闻”,匾长1.95米,宽0.95米。始祖牌位两侧树长门、次门、三门、四门、五门世祖碑刻,东西两壁与后壁设砖台,台上置各门世系碑刻18块。后院两侧各有配殿,均为三间,建筑结构与正殿基本相同,配殿内两侧壁与后壁筑1

米高砖台,放置各门世系碑刻。院内铺方石路面,正中置石香炉,两侧植松柏。 前后院之间设门楼,门楼正中设扇屏,上部雕饰牡丹、梅花扁鹿、太极图等,扇屏两侧刻对联:“兄弟瑶琳三戟贵,文章沆纂一家春。”门楼为五脊两坡建筑,下部为木结构,前方砖雕二龙戏珠与牡丹图案。拜殿为起脊双坡硬山或建筑,小灰瓦覆顶,正脊两侧设鱼、马、狮等兽,房檐两端雕刻武士,房檐下有双重三角形滴水,圆柱形房椽。墙壁为灰砖垒砌至顶,两侧墙壁上部砖雕牡丹、梅花鹿等,前壁大门两侧建1米高砖台,镶嵌石刻二十四孝图。前壁上部呈单体斗拱,有木雕缠枝牡丹等图案,以下为菱子窗。拜殿设前后门,呈过厅式,前门设明、暗柱各二根,后门置暗柱二根,石台阶高0.6米。后壁两侧各有方形菱子窗。拜殿正中悬挂“念慈厥初”木匾,明柱有弧形木雕对联:“床堆象笏兴宁里,名卜金瓯宰相家。”殿内东壁镶嵌石刻《崔氏家谱序》碑一块。后门两暗柱之间设屏风,地面为方石铺砌。

前院正中铺设宽3.5米、长7.25米的青石路面,两侧设石栏,石栏饰石刻牡丹、莲花、鹿、青龙戏水等图案,栏杆顶端设盘龙、狮、火炬等,路两侧各有三级台阶达院中。前院东侧竖袁世凯所撰并书写的《崔继泽墓表》石碑,西侧设崔氏家族为国捐躯烈士名谱碑。祠堂后部西侧有配殿,共三间,为卷棚顶硬山式,青砖垒砌至顶,两侧砖台高约1.5米,砖台上为菱子窗,大门两侧设明柱、暗柱各二根。院内空地建花池,植草坪。

祠堂前大门为两层厅楼式建筑,共三间,房顶为五脊双坡硬山式,灰色小瓦覆顶,檐部为双重三角形瓦当,楼墙砖砌至顶。中间为过道,两侧为暗室,后壁各有方形木窗。木制大门上部雕饰二龙戏株、梅花、牡丹、石榴等图案,大门上方悬“崔氏祠堂”木匾,长0.94米,宽0.5米。大门两侧置石狮一对,门前设7级石台阶,台阶两侧置石栏杆,栏杆上雕饰石狮、卷草、牡丹等图案。门楼西侧有砖券边门。

二、祠堂现存碑刻与匾额

崔氏祠堂现存石刻57件,其中戏楼对联2副,崔氏世系碑50块,共分五门二十世,崔氏始祖神位碑1块,崔氏始祖墓碑1块,崔氏家谱序碑1件,袁世凯手书墓表1块,经幢1件。匾额3块。分别为“见闻”匾,“念兹厥初”匾,“崔氏祠堂”匾。袁世凯手书墓表 为崔继泽墓表,原立于白沙崔氏祠堂,1958年毁

为两段,上段凿四孔,用作机器底座,下段埋入地下。1995年10月,两段珠联璧合。“墓表”由碑额、碑身与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遗失。碑身高1.50米,宽0.75米,厚0.16米;碑座束腰,高0.35米,宽0.79米,厚0.43米。碑文竖排18行,满行42字,欧体楷书,每字为(2.8×2.5)平方厘米。全文如下:

钦加五品衔□□拔补千总崔继泽墓表。崔千总继泽,河南南阳镇总戎廷桂之族侄也。幼习技击,有智勇,健步趋,甫成童,总戎即以置标下,甚钟爱之。岁辛巳,先叔子久阁学参北洋戎幕,因事返豫。总戎遣继泽率其族中精壮者四人来投。壬午年,三韩内讧,日兵衅。吴武壮公奉命勘援,余适总摄前敌军务。继泽时年十九,相率东渡,军书旁午,晷刻不遑。继泽随余,左右弗离跬步,恒十余夜,目不交睫。乱定,余旋留防,为韩简练各军,其甘苦亦惟继泽与同焉。甲申冬季,韩叛臣洪英植等复引日兵为变,突入韩宫,胁*其君,台辅重臣多被杀戮,国势岌岌如累卵危。余督所部,与韩日乱兵巷战,短兵相接,矢石雨飞,继泽仗剑先列,叱咤而前,所向披靡,军威以振。继而渠魁殄灭,迎复韩王。余遂奉使驻扎韩邦,越今又已十稔。继泽随余既久,事无巨细,靡不实力奉公。以功先后保崔千总,并加五品衔。方冀异日有事边防藉作干城之御。讵于辛卯夏,忽有人自乡来,讹传其父逝世。继泽天性素笃,遽尔闻信,痛不欲生。缘事未获假归居,恒终日郁郁,且以异邦久处,积病已深,由是渐成痼疾,医药数月,竟于壬辰五月初八日丑刻殒殁,时年甫三十也。呜呼!惜哉!继泽事上维谨,交侣惟和,又能励志品学,不妄言动,不苟取予,宛然有佳士风。其初入行伍,目不识丁,后竟能读诗书,文字亦复楚楚,故其殇也,人咸悼之。其尤可嘉者,遇余过失,恒涕泣以诤;余偶撄疾,至忧废寝食;始终勤奋,十数年如一日。忠诚血性,卓越寻常,乃天不永年,可慨也夫!爰述其事,勒石以表其墓,并为辞以诔之曰:彼其之□,百夫之特,草挺疾风,松贞严雪。胡为英年而伤玉折,鹏舍飞魂,鲸波阻迹。嗟嗟颖士,心焉感恻,爰勒斯文,□名兹石。光绪十有八年岁次壬辰五月驻韩使者中州袁世凯志并书。

崔氏始祖神位碑 “崔氏始祖碑”现存白沙崔氏祠堂正殿,高1.65米,宽0.62米,厚0.14米,碑座已毁。碑额为拱形,正书“垂裕后昆”,每字约3平方厘米。碑中央大字为0.10 ~ 0.13米见方,下款字约0.015米见方。碑阴镌刻:“康熙五十年崔兆麟创建”,每字约0.15米见方。

崔氏始祖墓碑 立于烈姜沟东岭崔氏祖茔。高1.45米,宽0.58米,厚0.13米,碑额与碑身为一体,无碑座。碑额呈扇形,分阴阳两面。碑身两面四周均刻有阴线图案。

阳面碑额中央刻行体“碑记”字样,两侧为“日”、“月”二字。中央镌刻为行书,每字0.06~0.12米见方,满行13字。

上款字迹剥落不清,依稀可见有4行小字,下款4行小字为“时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月在丙辰吉旦第七辈玄孙崔恩太暨五门人等仝立”。阴面碑额中央刻有“流芳百世”,碑阴为“崔氏世谱序”。行书14行,满行32字。

崔氏世谱序(始祖崔思义墓碑碑阴全文),始祖崔翁讳思义,原籍山西长子县人也。遭红巾大乱,爰及祖母逃难巩邑,见洛之南、嵩之北有古白沙村者,始祖实居之。创造艰难,以开崔氏之基。厥后,生子五人:曰干、曰举、曰禹臣、良臣、儒臣。兄弟胼手胝足,专务稼穑,积米豆数万石。目击时艰,愿捐粮十万,上补国用之不足,下济万姓之饥寒。根深积厚,从此肇焉。缘是而父子相继,祖孙相承,户口渐盛,宗派益繁。并传而吾标祖作仪宾于王府,遇祖中辛酉乡试,登祖应选拔贡,腾祖食禄王朝,衡祖身游太学。若胜祖暨如岱、如华、本正,无不誉隆胶庠。子孙亿万,乡绅世耀,赫赫称为名族,孰非吾祖积德累仁之所致也哉!历年久远,吾族之人沐祖功而忘其功,被宗德而不知其德。适有七辈崔恩太者,一旦动念,曰:“祖功何可没也!”谋诸五门,倡率族众,各捐赀财,共立碑记,命予为序。予曰:“高曾实行,载在世谱,予不敢赘。”九辈生员崔育梁曰:“吾家世谱,被闯贼大变,沦亡散失。访问父老,得其一二,约略举之,刻铭于石,庶祖功宗德,永垂不朽乎!”余曰:“然。”乃记之。

昭陵寺经幢石 昭陵寺经幢石残段,高0.65米,呈八棱面形,面宽0.20米,每面均刻佛经(残句)7行,每行23~24字,每字1厘米见方。此为该经幢之下部,底部尚显有底座线刻花纹。经幢乃范守伦为其考、妣建造,由王守书并刻字。 1976年,在昭陵寺遗址(今石河东桥岭)出土。现由桥上村崔泽轩保管。

崔氏家谱序碑 镶嵌在崔氏祠堂拜殿东北角墙壁上,呈卧形,高0.52米,宽0.92米,呈长方形。全碑竖排共27行,满行19字,每字约1~1.5厘米见方。上款书“崔氏家谱序”;下款为“邑庠生员九代孙育梁撰序”。此碑系南山口十六代孙德隆所施。中华民国七年喜月吉日谷旦。

三、崔氏家族的拜祭活动与族规。崔氏祠堂建成后,推选社头掌管祠堂事务,族人置祀田6亩,由族中雇人看管祠堂并耕种祀田,此外,另置田2亩,由社头耕种,全部收入均作为族人祭拜所需。每年清明节和旧历十月初一,由社头准备祭品,族长率领族人向正殿祖先牌位进行祭拜,行九叩大礼,并举行宴席,招雇戏班演唱堂戏,鸣放礼炮,吹奏唢呐。在祠堂祭拜后,由族长率族人辈分较高者或年长者到始祖坟前设供拜祭,演奏鼓乐,行四叩礼,然后在祠堂内摆放宴席,每户参加长者1人,俗称“吃老坟社”。因崔氏家族日益繁衍,户口增多,原在祠堂内设宴受餐饮条件和设置所限,后改为每家分油条、烧麦各一份。建国后,族人拜祭活动逐渐淡化。

清末与民国时期,崔氏家族依照祖训制订了带有封建色彩的严厉的族规,由族长具体执掌。崔氏祠堂设置有黑红各半的棍杖数根,凡族人违规者,轻者刑杖,重者甚至被处死。解放后,族长、族规即行废除。

崔氏祠堂内原来陈设的世系碑刻中,二门六世崔栋之子的碑刻上刻有“万历替僧,法名佛依”字样,此碑后断裂,解放后碑刻一截佚失。至今,崔氏族中对祖上曾为万历皇帝做替僧的传说仍广为流传。据说,明万历帝朱翊钩,幼丧父,由其母李太后抚养,登基后,其母李太后生病,久治不愈,万历帝亲临寺院求神许愿,称“保佑母后病愈,情愿出家为僧”,事后不久,李太后的疾病竟然痊愈,万历帝甚喜,但为相许舍弃帝位出家为僧一事反悔,又难于直言,臣僚中有窥知万历帝之意者进言:“皇身借替,两全其美。”此言正中万历帝下怀,经议定诏示王府仪宾崔标之侄(崔栋之子)替代万历帝出家为僧,万历帝甚喜,表示替吾为僧,当受皇家礼封,准其修建祠堂,后因某种缘故,修建祠堂一事未能实现。但崔氏族人因事由钦定而念念不忘,迨至清康熙年间由崔氏十世崔逃麟首倡建祠之意,族中响应,各自捐助资财以殿堂形制建成崔氏祠堂。同时,建造东、西观堂,悬挂钦制牌告(即族人所称“下马牌”),意为从此路过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到祠内参拜。光绪十四年,巩县知事温德懋,入祠参拜,向崔氏族人宣谕:“牌示久经风雨,观之不雅,可摘下油漆一悉。”族人遵谕照办之后,温知事却以“钦赐牌示,无旨不敢轻悬”的理由予以废止。

2.(河南)太后庄重修崔氏族谱序

据我崔氏清咸丰六年所续旧谱资料载:自叔乙后始祖讳道亨迁洛至咸丰六年

已二十世矣。大明初始祖讳道亨自洪洞迁洛,居于洛西太后庄(亦称太古庄),有四子焉:长清、次洁、三泽、四源,俱居太后庄。越数年,源又卜居山泉寺(洛河南岸,今属宜阳县崔村),来有母舅与源同居,养老送终,葬于崔村村东,母舅名讳失传,相传赵爷。„„我祖讳道亨自明洪武三年迁洛(公元一三七○年),迄今已六百余年。„„二十一世书安撰稿,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定稿。

3.(河南)沈丘郸城等地崔氏族谱后序

我崔氏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山西洪洞迁此已六百余年,繁衍二十三代。„„稽我崔氏渊源,原籍山西洪洞县,系高祖公守忠之后,一世祖成领户帖始居砖桥寺。二世三门,长门讳仁美转中沟店定居试量;三门定居中沟店名讳不详,兴尤待考;二门讳云定居老家,本谱皆二门后裔。„„本族谱集沈丘、郸城等地五十一个村庄崔氏后辈资料。公元一九八九年重修。

4.(河南)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

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白沙计有崔氏后代6000余人。

5.(河南)三乡黄涧口崔家庄崔氏家谱序

家必有谱明亲亲也。我崔氏祖居山右平阳洪洞县,元末明初因红巾战(注:家谱语),我氏始祖思携家南逾河抵汴,由汴之宜之黄涧口而家焉。越数百年至于清初,我祖永笃、永信奉母命避居翟沟由翟沟迁安沟。壬戌秋(民国十一年,即公元一九二二年秋)匪贼横掠而谱失传,迄今越十七世矣,太原之祖考无能稽,太原之宗人难为识亲亲之谊,不胜叹惜„„十七世孙,崔景师叙。

6.(河南)西平县崔氏族谱序

宋集乡崔庄崔氏先祖于山西洪洞县迁崔庄,今已历600余年,24代。子孙颇繁盛,现散居于本乡崔庄、敬庄、后岳庄、抗庄等地。全乡计196户,802口人。

五沟营镇大崔庄崔氏始祖兄弟四人,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

迁居河南(同行者有外祖母)。长兄与外祖母居临颍县崔庄(原名武岗庙);二弟居西华县率母乡焦岗村,„„三弟居泌阳县沙店,„„四弟居郾城县砖桥乡河崔。河崔崔氏后裔先后迁郾城县万金乡前崔、五沟营镇大崔、商水县砖桥乡东崔、长葛县老城镇芦庙、郾城县砖桥乡段庄等地。„„1993年4月,崔氏族人新序族谱,谱定统一字派为:“永好全思建,心法恪守长,宏武毓根茂,智仁信寿昌。”今五沟营大崔崔氏苗裔散居于五沟营镇东街、丁崔、丁王等地,且均系郾城县砖桥乡河崔四门祖之后。

杨庄乡崔庄崔氏,始祖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自山西省洪洞县首迁杨庄乡崔庄,继迁杨庄乡董坑村南,后因故,官府灭其族,幸存者寥寥无几。剩余者有的避居泌阳县沙河店,有的被当地韩姓人庇护,隐姓埋名,生存下来。后子孙繁衍,部分迁本乡杨集,部分迁他乡。

吕店乡小马庄崔氏,始祖崔茂林约于明末清初自山西洪洞县□□□□□迁吕庄小崔庄(已湮没)。其后裔又自小崔庄迁小马庄(始祖墓在小王庄东南地)。其族人有部分迁芦庙乡半截楼、任三楼、同心寨等地。

7.(河南)缑氏镇崔河崔氏家谱序

自明朝洪武年间,约在1390年左右,因河南遭受红雨(红巾军)(注:原家谱中词)人畜伤亡,人烟稀少。当时政府下令调迁居住。我先始祖奉令调迁,其原籍系山西省潞安府长子县兴宁村的人氏。同胞弟兄四个,长祖守家未动,三祖迁我河南汝南府,四祖迁我河南怀庆府,我始祖在次,迁我河南巩县白沙安居。后又经我八世祖桐爷由白沙三门迁我偃师西管茅、崔河村两地安居乐业,迄今约计六百余年。„„使下代子孙知我崔氏有根有源,并嘱妥为保管,传留后代。十九世光字辈八十三岁崔留根手抄。

8.(河南)西台头村段氏碑记

该碑记载:“吾段氏先祖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至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西台头村安居,距今六百三十六载„„”

民权段庄段氏历代世系姓考。四十九世市贤公,五代时任北汉枢密史,遭郭姬之难,赴晋省汾西稷山,距洪洞二百里,至五十五世,克己奉公难龙门山,转居洪洞县卢家村。到六十三世祖世隆公,洪武三年迁居山东省曹县城西十二里王吕集前,即是现在的前后段庄。

洪武三年,奉令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昆弟叔侄,远近十几人,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疆之地,有真公、颖公、尊公、隆公等。奉命分手,政府分给五十亩地,三年不完粮纳税,各自则创业垂统,可为久安长治之策也。

民权段庄段氏族谱。“先世四十九世市贤,五代时任北汉枢密史,遭难赴山西稷山县,至五十五世克己奉公难龙门山,转居“洪洞县卢家村,至六十三世祖世隆公,洪武三年迁居山东省曹县城西十二里王吕集前,即是现在前后段庄。”洪武三年,奉令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昆弟叔侄,远近十几人,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疆之地,有真公、颖公、尊公、隆公等。奉命分手,政府分给五十亩地,三年不完粮纳税,各支则创业垂统,可为久安长治之策也„„”2004年12月于河南省内黄县东江村。

9.(河南)东江村杜氏碑记

该碑记载:“杜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十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徙直隶大名府内黄县东江村安家落户,以垦荒耕地为生„„”

该碑记载:“位于濮阳市区西北部,属胡村乡,东南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据传说:杜氏是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居住,是以姓氏取名杜家庄„„”

(河南)淇县七里堡杜氏家谱序。吾七里堡杜氏,始祖杜百万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已传25世,历600余年。1987年共有430户,1600余人。分布在淇县东马庄、方寨、江屯、三海、浚县卫贤、修武县扶城以及郑州、湖北武汉、山西屯留县滚村、榆次、吉林省等地。族内人名间有派字,第25世为“瑞”字派。历史名人有:清代进士杜大卿,贡生杜金魁、杜大猷,其他有武生、监生、邑庠生等18人。

10.(河北)郑家技科村郑氏碑记

该碑右联“祖功宗德千秋业”,左联“子继孙承万年春”。碑身中间字为“郑氏祖茔”。据郑氏家谱记载:“河北省黄骅市郑氏始祖荣俨公于明初记乐二年(1404年)自山西洪洞县郑家技科迁此„„”

该碑为黄骅市郑氏二世祖茔碑。图为树碑仪式场面,该碑立在黄骅市官庄乡梁口村,该村1000余人,郑姓为全市9个郑姓村之一。

该碑记载:“郑氏先祖讳自西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于濮州东南七十五里红船西二里建村立业以姓命名郑庄宏扬郑氏家族已六百余年延用至今故名郑

庄。”

岳村白庙坡郑氏家谱序 。明初吾始祖因避乱率其弟自荥阳大寺谷抵密东而世居焉。夫村何以岳村也,在昔岳大王所居之村耳,其村南尚有岳大王冢焉。其先世山西洪洞人也,由晋(山西简称)而迁荥阳之大寺谷,由荥而迁密之白庙坡,然其所居犹未定也,固而相土择居,古之岳村其土重矣,而嫌地窄,南之金马驹,其土旷矣,而嫌土轻,及回岳村,则其地已为他姓所占,不得已仍回白庙坡而穴居焉。又如民国六年,郑氏《宗庙落成吟》云:

刘福通率诸寇杀杀斫斫,河南省数千里绝无人烟。

明太宗定鼎后大展慧眼,传圣旨诏迁民屡屡下颁。

洪洞县生齿繁地患人满,催上道如星火一番一番。

虽然说谋长居傲上不敢,离故土适他乡实人所难。

有明主如盘庚诞告用,众百姓析离居始迁河南。

我郑氏依大槐逗留不进,永乐朝时日至来到密县。

大寺谷白庙坡始祖所拣,居未久后又得岳村地面。

左有水右有山后岗前岸,黄帝陵岳王冢曲曲抱环。

相阴阳观流泉攸居堪奠,我始祖挟其弟乃为家焉。

相当年宅其宅田其田克勤克俭,到后来育其诗读其书希圣希贤。

论功名也有那翰林修撰,更仆数说不尽举贡生员。

该碑碑额上书“万古流芳”,右联“继承先人志”,左联“遗愿化宏图”。碑身中间字为“先祖考邢公讳福秀府妣吴氏内君合葬之墓”。右侧文字为“公元一九九三年清明节立石”。“已故男义魁、义仁、义成,孙廷书”。左侧文字为“孙廷俊、廷福,曾孙好文、好清、好武、好良、好林、好祥、好杰、好锋,玄孙士波、士丰、士灿、士财、士胜、士超、士宪、士旺、士田、士玉、士存,缌孙建勇、建康敬立”。

11.单氏祠堂碑记

该碑记载:“惟木有本,惟水有源,绍厥祖祠堂与马单氏之先,出自有周成王时封少子臻于单邑。子孙因氏单,历汉唐宋元有爵秩者不乏人。自元以来土居古北隆庆州,自元季丧乱迁居广平县遂家„„”

该单氏世传族谱序记载:“前修云,家有族谱则知世代名传流所自亲疏尊卑,

然则族谱诚不可不作也,单氏本姬姓周成王时封少子臻于单邑为甸内侯,子孙因氏单,凡二十五侯至襄公、成公、穆公,多有名誉,单氏相传得姓盖本于此,此为单氏源也,历汉晋唐宋元迨今,天下单氏有声誉者甚众,因无谱不可妄认为先代也,本族自元以来,世居古北隆庆州颇有爵秩,因元衰乱,天下政令不行,红巾倡乱,祖彦礼、彦章两兄弟挈家同往洛阳太守叔庆子避乱于临清州,既而复徙于广平县,尝自叹曰:父福居隆时以雄才登元间进士录历任西台御史,盛得民心,从容自得,而我子孙遭此未能及一也,呜呼,广平地方自古为争战之地人之被患迁移不常,苟无谱可稽则高祖以上之人生世贤愚贵贱寿夭皆无从而知之深可惜也,方圣天子在位,天下太平,年久本族子孙蕃衍日盛,已及四代若不作谱垂流使后不免亡宗之失,亦犹今之视昔亦不知其宗派之名为何属也,因循年久未及造谱,谨将平日闻诸父兄之言近代祖宗姓为族谱以传诸后使后之子孙命名取字毋敢相犯,知其水木本源之始,亲疏尊卑之伦,贤愚善恶贵贱寿夭可为戒也,故先之次宗图继之以谱传之未录敕封圣典敕谕诸录传之无躬后之来读而修之,使无间断,则知单氏有后代不乏人,文献足征庶是谱于人有益亦我同志者之所望也故序时。”“皇明宣德七年冬月吉日”。“前山东道监察御史历升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佥事”,“广平单信书”。

12.武氏先祖纪念碑碑铭(碑阴)

由于城市建设,马颊河扩建等原因,该碑处于一片荒凉之中。碑阴上面字为“源远流长”,碑铭字为“祖住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祖生五子长门未迁,二门迁居北直隶宣化府善兴县多器村,三门迁居南直隶大名府清丰县城东南三十里六塔村,四门迁居山东省曹州府曹县太石潭东,五门洪武八年奉例迁居河南省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始祖生五子长门留住中肆集,后携四子再迁开州城北十五里东白仓村,三门又迁山东省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门、五门又迁居山东省泗水,老五门的二门十一世祖生九子,长门均住东白仓,二门迁开州城内,三门迁东白仓东南贾庄村,四门迁濮阳城东南七十里武忠凌村,二四五子住东白仓绝嗣。迁居以来祖茔至九世又搬迁到南地,从1998年房地产开发奉命经众族商议,又搬迁到马颊河东岸。武氏族茔树碑仝立。”

该碑碑额上书“浩气长存”,右联“祖宗功德流芳远”,左联“子孝孙贤世泽长”,碑身中间字为“南高堤武氏列祖列宗纪念碑”。碑身碑文为:“南高堤位于

内黄县与汤阴县交界处卫河西岸约200米便是本村故居,吾武家始祖自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居于此,距今数百年,武之后裔千许,本村村民为管理田园之便,支部协助部分村民迁至卫河以东若千米处另行新居,两地皆有武之后裔,距卫河约六百米有一沙丘乃吾始祖之坟茔。九五春内黄县大西环柏油路穿卫而过随其民俗,乡政府拨款两千,令吾家搬祖另茔,经多方磋商终因始祖家谱于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今之武家后裔始祖辈分不乱祖茔加土不迁立碑两幢志之,愿吾祖万世流芳,永垂不朽。”“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七日吉立”。

磋商后,定意见,不迁茔,把土添,路通过,两齐全,勒碑石,道两边,欲于后,光于前,鬼节日,来墓前,忆往昔,哀思念,木有本,水有源。子承父,孙继前,当世人,切尊严,教子孙,文武全,讲仁义,忠孝兼,先誉高,晚辈贤,武祖德,石古存。兹表明,我祖先,至洪洞,随民迁,定居时,洪武年,农为业,治田园,生子孙,数百千,当今事,略简言,提起来,六六年,遗失传,五八年,经祖茔,路上边,九五年,路加宽,上柏油,南北线,乡政府,劝其迁,武家事,本族管。

13、(河南)武屯村武氏家谱序

“夫家之有谱,所以联一本九族之情,俾昭穆不致紊乱,世系不致失传也。吾祖讳月行五祖居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后改村名肖团。洪武八年奉例迁于河南省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吾祖生五子,长门居中肆集,二门讳禹成,迁居濮阳城北东白仓,三门讳舜尚,迁居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门讳昕,五门讳旺,迁居泗水。吾祖舜尚,生子天善,天善生三子。长门讳贞吉居住武屯村,二门迁居南孙集,三门迁居北朱集。祖宗之来历昭然可考。武氏家谱十一世祖讳俊从周者,于乾隆十四年修之,传至十三世祖讳体寅者复修。于道光二年及至同治十年予又重修之。每年新正族人必轮流供奉以尽各家之孝恩,世世相传,永远为例保护,如此尚何有不测之虞乎。自今以后昭穆或不致紊乱,世系或不致失传也。岂非武氏之幸哉,然此虽为武氏之幸,究之修为轴祗可供奉亡人而存者不与焉。不若订成本俾存没共集一册使乱世便于携带也。予同族众商议重修家谱之事,与议者无不拱手称善。于是买笔墨纸张订成两本,长门珍藏一本,二门珍藏一本。本中所载者,无非某人配某氏而生几子,某女适某门而定婚亲,由是祖考之讳字,子孙庶可无忘至亲戚之往来,彼此亦可以不绝,世世相传永远相亲。未必不为后

来再续家谱者一助云以,是为序。”十五世孙继韶沐手谨识,光绪十年二月上浣谷旦。

14.(山东)武屯村武氏家谱序

窃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诚,诚者报本追远之意也,以考世系稽谱牒历久而不失也,自吾始祖从大明洪武八年由山西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迁居以来,世系相传皇天眷顾后嗣昌盛螽斯衍庆绳绳者,倍隆瓜蚨竞美绵绵者后世永昌。则世系之序岂敢忘也,且修谱数次尽皆损坏,予与众族商议重修家谱事,众曰善,于是重修之遇春秋佳节冠婚礼事悬之于堂,香柱庶羞敬奠酒菜,祖宗明湮以示不忘尊祖敬宗之心,敬宗和睦之道以是为序。十七世孙大秀谨识,十九世孙化卿谨书。公元一九八二年三月上浣谷旦。

15、(河南)东白仓村武氏重修家谱序

“吾祖讳团甲,世居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后改村名肖团。闻始祖生五子,长门讳善器未迁二门讳明,迁于北直隶宣化府善兴且多器村。三门讳计商,洪武八年迁于南直隶大名府清丰县城东三十里六塔村。祖讳计商,生二子,讳述居住六塔村,次子讳传,传至四世祖讳生船,迁于瓦屋头乡武家村。四门讳嵩,迁于山东省曹州府曹县太石潭东居焉。祖讳嵩生三子,长子讳从,次子讳化,三子讳春。五门讳月迁于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祖讳月生五子,长子居住中肆集,次子讳禹成迁于濮阳城北东白仓村,三子讳舜尚迁于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子讳昕,五子讳旺,迁于泗水。迄于今传世五百余年矣。

16、(河南)东白仓村武氏家谱序

夫家之有谱,所以联一本九族之情俾,昭穆不致紊乱,世系不致失传也。吾祖月行五祖居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后改村名肖团。洪武八年奉例迁于河南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吾祖生五子,长门居中肆集,二门讳禹成迁濮阳城北东白仓村,三门讳舜尚迁居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门讳昕,五门讳旺,迁居泗水。吾祖迁居以来,系相传皇天眷,顾后嗣昌盛螽斯衍庆绳绳者,倍隆瓜蚨竞美绵绵者后世永昌。则世系之序岂敢忘也。且修谱数次尽皆损坏,予与族误商议重修家谱事,众曰善于是重修之遇春秋佳节冠婚礼事悬之于堂,香柱庶羞敬奠酒菜,祖宗明湮以示不忘尊祖敬宗之心,敬宗和睦之道以是为序。十七世孙奉朝

十八世孙兆岐兆善敬识 。一九八四年古历正月望谷旦。

17 、(河南)东白仓重修武氏家谱序

适逢盛世国泰民安。吾族为弘扬孝道饮水思源,特重修家谱,以示后代,对列祖列宗生诚。自明洪武八年,吾三门祖讳计商,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清丰县六塔乡六塔村后,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吾三门后生,为使同时移至各地的先人相续,吾族之贤孝,奔波查询,几经周折,今之有幸,和迁至卫辉府西阳县中四集的五门祖讳月一支族人相续。祖者当九泉瞑目,吾辈应弹冠相庆。

此次续谱,当记:吾三门十六代孙殿美、十九代占中,才引二十代孙钤学,此四人为使吾族相续,通知五门十八代孙锡爵、兆善,二十三代孙鹏飞等二十余人共商续谱之事,使失之久远的三五支子孙,互相稽考,敬自一世一续明,使后代子孙,一目了然。特作序以飨后人。二十代孙自中钤学撰文,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18、(山东)武家寺武氏家谱

“及大明朱太祖轸念山右人满地狭,山左地阔人稀,随降纶音播西迁东,以均辑乎民命焉。我始祖之先讳祖衔命东往,甫离洪洞编籍泗水,未及三世,宗支繁衍。又值成祖文皇帝招募杰士,大辟兖西荒田,我祖昆仲四人复自徂西隶籍曹州。从兄弟二人一居州之南堤口,一北往莫知所之,胞兄弟二人伯氏讳所,居州南十里许,创立佛殿,名曰:武家诗。未及又析一支移居州西陈家集;仲氏讳旺(字兴公配赵氏)乃去州逾寺,胥宇桃源之村,矍然曰仁里也„„”大清康熙十三年修,武养志撰文,鲁若甫谱序。

大槐树移民家谱八

1.(河南)巩义白沙崔氏祠堂

一、概况。崔氏祠堂位于巩义市孝义镇白沙村北部,坐北向南,祠堂后面紧靠东西向的开洛高速公路,两侧为居民住宅,前面为广场。据崔氏族人传说,祠堂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扩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和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曾两次重新修葺,2000年初,进行了第三次修葺。

祠堂由戏楼、厅楼式大门、拜殿、过厅、正殿、配殿、偏殿、库房、厨房等十八座殿堂式建筑组成。经测定,占地面积3398平方米。距祠堂东300多米处有东观堂,为卷棚硬山式建筑,前有门楼,为一方形院落。据传西部原有西观堂,现均已不存。祠堂现存最早的建筑物为距前大门17米的戏楼,据脊木记载,戏楼建于清咸丰二年岁次壬子二日上浣之日。由于年久失修,多有塌陷损毁,拟按原样重建。此戏楼为砖砌五脊两坡硬山式建筑,共三间,房顶铺设灰色筒瓦,房顶两侧为挑檐,脊上原有雕兽、鸱吻,已残失。戏楼前有廊,前台设四石柱,镌刻对联两副:“乃武乃文把往事何妨再叙,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咸丰壬子新正上元之吉。”“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知来观往局外须深劝戒心。”廊上设单体斗拱4个,后壁两侧各有圆券砌砖龛一个,戏台后部原有屏风,供演员化装用。

祠堂总体为两进院落,进入两厢有耳房的厅楼式大门即拜殿,祠堂后部西侧有偏殿一座,经过厅即为后院,迎门为后殿即正殿。正殿为起脊双坡硬山式建筑,分三间,屋顶为木结构,据脊木记载,重修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阴历九月。墙壁为青砖垒砌至顶,前墙用砖砌约1米高的砖台,镶嵌石刻八仙图像,正门有两明柱两暗柱,明柱下有石刻狮驮莲花柱础,雕刻相当精细典雅。檐下有单体斗拱4组,以下设方格形菱子窗(施红漆),中间砖砌台基高约1米,门前设五级台阶。正殿屋脊上砖刻缠枝菊花,有鸱吻、神兽11个。殿后墙上方镶嵌“崔氏祠堂”石匾,殿内置精工木雕暖阁,安放崔氏始祖崔思义牌位碑,暖阁正上方悬挂木匾,题“见闻”,匾长1.95米,宽0.95米。始祖牌位两侧树长门、次门、三门、四门、五门世祖碑刻,东西两壁与后壁设砖台,台上置各门世系碑刻18块。后院两侧各有配殿,均为三间,建筑结构与正殿基本相同,配殿内两侧壁与后壁筑1

米高砖台,放置各门世系碑刻。院内铺方石路面,正中置石香炉,两侧植松柏。 前后院之间设门楼,门楼正中设扇屏,上部雕饰牡丹、梅花扁鹿、太极图等,扇屏两侧刻对联:“兄弟瑶琳三戟贵,文章沆纂一家春。”门楼为五脊两坡建筑,下部为木结构,前方砖雕二龙戏珠与牡丹图案。拜殿为起脊双坡硬山或建筑,小灰瓦覆顶,正脊两侧设鱼、马、狮等兽,房檐两端雕刻武士,房檐下有双重三角形滴水,圆柱形房椽。墙壁为灰砖垒砌至顶,两侧墙壁上部砖雕牡丹、梅花鹿等,前壁大门两侧建1米高砖台,镶嵌石刻二十四孝图。前壁上部呈单体斗拱,有木雕缠枝牡丹等图案,以下为菱子窗。拜殿设前后门,呈过厅式,前门设明、暗柱各二根,后门置暗柱二根,石台阶高0.6米。后壁两侧各有方形菱子窗。拜殿正中悬挂“念慈厥初”木匾,明柱有弧形木雕对联:“床堆象笏兴宁里,名卜金瓯宰相家。”殿内东壁镶嵌石刻《崔氏家谱序》碑一块。后门两暗柱之间设屏风,地面为方石铺砌。

前院正中铺设宽3.5米、长7.25米的青石路面,两侧设石栏,石栏饰石刻牡丹、莲花、鹿、青龙戏水等图案,栏杆顶端设盘龙、狮、火炬等,路两侧各有三级台阶达院中。前院东侧竖袁世凯所撰并书写的《崔继泽墓表》石碑,西侧设崔氏家族为国捐躯烈士名谱碑。祠堂后部西侧有配殿,共三间,为卷棚顶硬山式,青砖垒砌至顶,两侧砖台高约1.5米,砖台上为菱子窗,大门两侧设明柱、暗柱各二根。院内空地建花池,植草坪。

祠堂前大门为两层厅楼式建筑,共三间,房顶为五脊双坡硬山式,灰色小瓦覆顶,檐部为双重三角形瓦当,楼墙砖砌至顶。中间为过道,两侧为暗室,后壁各有方形木窗。木制大门上部雕饰二龙戏株、梅花、牡丹、石榴等图案,大门上方悬“崔氏祠堂”木匾,长0.94米,宽0.5米。大门两侧置石狮一对,门前设7级石台阶,台阶两侧置石栏杆,栏杆上雕饰石狮、卷草、牡丹等图案。门楼西侧有砖券边门。

二、祠堂现存碑刻与匾额

崔氏祠堂现存石刻57件,其中戏楼对联2副,崔氏世系碑50块,共分五门二十世,崔氏始祖神位碑1块,崔氏始祖墓碑1块,崔氏家谱序碑1件,袁世凯手书墓表1块,经幢1件。匾额3块。分别为“见闻”匾,“念兹厥初”匾,“崔氏祠堂”匾。袁世凯手书墓表 为崔继泽墓表,原立于白沙崔氏祠堂,1958年毁

为两段,上段凿四孔,用作机器底座,下段埋入地下。1995年10月,两段珠联璧合。“墓表”由碑额、碑身与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遗失。碑身高1.50米,宽0.75米,厚0.16米;碑座束腰,高0.35米,宽0.79米,厚0.43米。碑文竖排18行,满行42字,欧体楷书,每字为(2.8×2.5)平方厘米。全文如下:

钦加五品衔□□拔补千总崔继泽墓表。崔千总继泽,河南南阳镇总戎廷桂之族侄也。幼习技击,有智勇,健步趋,甫成童,总戎即以置标下,甚钟爱之。岁辛巳,先叔子久阁学参北洋戎幕,因事返豫。总戎遣继泽率其族中精壮者四人来投。壬午年,三韩内讧,日兵衅。吴武壮公奉命勘援,余适总摄前敌军务。继泽时年十九,相率东渡,军书旁午,晷刻不遑。继泽随余,左右弗离跬步,恒十余夜,目不交睫。乱定,余旋留防,为韩简练各军,其甘苦亦惟继泽与同焉。甲申冬季,韩叛臣洪英植等复引日兵为变,突入韩宫,胁*其君,台辅重臣多被杀戮,国势岌岌如累卵危。余督所部,与韩日乱兵巷战,短兵相接,矢石雨飞,继泽仗剑先列,叱咤而前,所向披靡,军威以振。继而渠魁殄灭,迎复韩王。余遂奉使驻扎韩邦,越今又已十稔。继泽随余既久,事无巨细,靡不实力奉公。以功先后保崔千总,并加五品衔。方冀异日有事边防藉作干城之御。讵于辛卯夏,忽有人自乡来,讹传其父逝世。继泽天性素笃,遽尔闻信,痛不欲生。缘事未获假归居,恒终日郁郁,且以异邦久处,积病已深,由是渐成痼疾,医药数月,竟于壬辰五月初八日丑刻殒殁,时年甫三十也。呜呼!惜哉!继泽事上维谨,交侣惟和,又能励志品学,不妄言动,不苟取予,宛然有佳士风。其初入行伍,目不识丁,后竟能读诗书,文字亦复楚楚,故其殇也,人咸悼之。其尤可嘉者,遇余过失,恒涕泣以诤;余偶撄疾,至忧废寝食;始终勤奋,十数年如一日。忠诚血性,卓越寻常,乃天不永年,可慨也夫!爰述其事,勒石以表其墓,并为辞以诔之曰:彼其之□,百夫之特,草挺疾风,松贞严雪。胡为英年而伤玉折,鹏舍飞魂,鲸波阻迹。嗟嗟颖士,心焉感恻,爰勒斯文,□名兹石。光绪十有八年岁次壬辰五月驻韩使者中州袁世凯志并书。

崔氏始祖神位碑 “崔氏始祖碑”现存白沙崔氏祠堂正殿,高1.65米,宽0.62米,厚0.14米,碑座已毁。碑额为拱形,正书“垂裕后昆”,每字约3平方厘米。碑中央大字为0.10 ~ 0.13米见方,下款字约0.015米见方。碑阴镌刻:“康熙五十年崔兆麟创建”,每字约0.15米见方。

崔氏始祖墓碑 立于烈姜沟东岭崔氏祖茔。高1.45米,宽0.58米,厚0.13米,碑额与碑身为一体,无碑座。碑额呈扇形,分阴阳两面。碑身两面四周均刻有阴线图案。

阳面碑额中央刻行体“碑记”字样,两侧为“日”、“月”二字。中央镌刻为行书,每字0.06~0.12米见方,满行13字。

上款字迹剥落不清,依稀可见有4行小字,下款4行小字为“时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月在丙辰吉旦第七辈玄孙崔恩太暨五门人等仝立”。阴面碑额中央刻有“流芳百世”,碑阴为“崔氏世谱序”。行书14行,满行32字。

崔氏世谱序(始祖崔思义墓碑碑阴全文),始祖崔翁讳思义,原籍山西长子县人也。遭红巾大乱,爰及祖母逃难巩邑,见洛之南、嵩之北有古白沙村者,始祖实居之。创造艰难,以开崔氏之基。厥后,生子五人:曰干、曰举、曰禹臣、良臣、儒臣。兄弟胼手胝足,专务稼穑,积米豆数万石。目击时艰,愿捐粮十万,上补国用之不足,下济万姓之饥寒。根深积厚,从此肇焉。缘是而父子相继,祖孙相承,户口渐盛,宗派益繁。并传而吾标祖作仪宾于王府,遇祖中辛酉乡试,登祖应选拔贡,腾祖食禄王朝,衡祖身游太学。若胜祖暨如岱、如华、本正,无不誉隆胶庠。子孙亿万,乡绅世耀,赫赫称为名族,孰非吾祖积德累仁之所致也哉!历年久远,吾族之人沐祖功而忘其功,被宗德而不知其德。适有七辈崔恩太者,一旦动念,曰:“祖功何可没也!”谋诸五门,倡率族众,各捐赀财,共立碑记,命予为序。予曰:“高曾实行,载在世谱,予不敢赘。”九辈生员崔育梁曰:“吾家世谱,被闯贼大变,沦亡散失。访问父老,得其一二,约略举之,刻铭于石,庶祖功宗德,永垂不朽乎!”余曰:“然。”乃记之。

昭陵寺经幢石 昭陵寺经幢石残段,高0.65米,呈八棱面形,面宽0.20米,每面均刻佛经(残句)7行,每行23~24字,每字1厘米见方。此为该经幢之下部,底部尚显有底座线刻花纹。经幢乃范守伦为其考、妣建造,由王守书并刻字。 1976年,在昭陵寺遗址(今石河东桥岭)出土。现由桥上村崔泽轩保管。

崔氏家谱序碑 镶嵌在崔氏祠堂拜殿东北角墙壁上,呈卧形,高0.52米,宽0.92米,呈长方形。全碑竖排共27行,满行19字,每字约1~1.5厘米见方。上款书“崔氏家谱序”;下款为“邑庠生员九代孙育梁撰序”。此碑系南山口十六代孙德隆所施。中华民国七年喜月吉日谷旦。

三、崔氏家族的拜祭活动与族规。崔氏祠堂建成后,推选社头掌管祠堂事务,族人置祀田6亩,由族中雇人看管祠堂并耕种祀田,此外,另置田2亩,由社头耕种,全部收入均作为族人祭拜所需。每年清明节和旧历十月初一,由社头准备祭品,族长率领族人向正殿祖先牌位进行祭拜,行九叩大礼,并举行宴席,招雇戏班演唱堂戏,鸣放礼炮,吹奏唢呐。在祠堂祭拜后,由族长率族人辈分较高者或年长者到始祖坟前设供拜祭,演奏鼓乐,行四叩礼,然后在祠堂内摆放宴席,每户参加长者1人,俗称“吃老坟社”。因崔氏家族日益繁衍,户口增多,原在祠堂内设宴受餐饮条件和设置所限,后改为每家分油条、烧麦各一份。建国后,族人拜祭活动逐渐淡化。

清末与民国时期,崔氏家族依照祖训制订了带有封建色彩的严厉的族规,由族长具体执掌。崔氏祠堂设置有黑红各半的棍杖数根,凡族人违规者,轻者刑杖,重者甚至被处死。解放后,族长、族规即行废除。

崔氏祠堂内原来陈设的世系碑刻中,二门六世崔栋之子的碑刻上刻有“万历替僧,法名佛依”字样,此碑后断裂,解放后碑刻一截佚失。至今,崔氏族中对祖上曾为万历皇帝做替僧的传说仍广为流传。据说,明万历帝朱翊钩,幼丧父,由其母李太后抚养,登基后,其母李太后生病,久治不愈,万历帝亲临寺院求神许愿,称“保佑母后病愈,情愿出家为僧”,事后不久,李太后的疾病竟然痊愈,万历帝甚喜,但为相许舍弃帝位出家为僧一事反悔,又难于直言,臣僚中有窥知万历帝之意者进言:“皇身借替,两全其美。”此言正中万历帝下怀,经议定诏示王府仪宾崔标之侄(崔栋之子)替代万历帝出家为僧,万历帝甚喜,表示替吾为僧,当受皇家礼封,准其修建祠堂,后因某种缘故,修建祠堂一事未能实现。但崔氏族人因事由钦定而念念不忘,迨至清康熙年间由崔氏十世崔逃麟首倡建祠之意,族中响应,各自捐助资财以殿堂形制建成崔氏祠堂。同时,建造东、西观堂,悬挂钦制牌告(即族人所称“下马牌”),意为从此路过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到祠内参拜。光绪十四年,巩县知事温德懋,入祠参拜,向崔氏族人宣谕:“牌示久经风雨,观之不雅,可摘下油漆一悉。”族人遵谕照办之后,温知事却以“钦赐牌示,无旨不敢轻悬”的理由予以废止。

2.(河南)太后庄重修崔氏族谱序

据我崔氏清咸丰六年所续旧谱资料载:自叔乙后始祖讳道亨迁洛至咸丰六年

已二十世矣。大明初始祖讳道亨自洪洞迁洛,居于洛西太后庄(亦称太古庄),有四子焉:长清、次洁、三泽、四源,俱居太后庄。越数年,源又卜居山泉寺(洛河南岸,今属宜阳县崔村),来有母舅与源同居,养老送终,葬于崔村村东,母舅名讳失传,相传赵爷。„„我祖讳道亨自明洪武三年迁洛(公元一三七○年),迄今已六百余年。„„二十一世书安撰稿,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定稿。

3.(河南)沈丘郸城等地崔氏族谱后序

我崔氏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山西洪洞迁此已六百余年,繁衍二十三代。„„稽我崔氏渊源,原籍山西洪洞县,系高祖公守忠之后,一世祖成领户帖始居砖桥寺。二世三门,长门讳仁美转中沟店定居试量;三门定居中沟店名讳不详,兴尤待考;二门讳云定居老家,本谱皆二门后裔。„„本族谱集沈丘、郸城等地五十一个村庄崔氏后辈资料。公元一九八九年重修。

4.(河南)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

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白沙计有崔氏后代6000余人。

5.(河南)三乡黄涧口崔家庄崔氏家谱序

家必有谱明亲亲也。我崔氏祖居山右平阳洪洞县,元末明初因红巾战(注:家谱语),我氏始祖思携家南逾河抵汴,由汴之宜之黄涧口而家焉。越数百年至于清初,我祖永笃、永信奉母命避居翟沟由翟沟迁安沟。壬戌秋(民国十一年,即公元一九二二年秋)匪贼横掠而谱失传,迄今越十七世矣,太原之祖考无能稽,太原之宗人难为识亲亲之谊,不胜叹惜„„十七世孙,崔景师叙。

6.(河南)西平县崔氏族谱序

宋集乡崔庄崔氏先祖于山西洪洞县迁崔庄,今已历600余年,24代。子孙颇繁盛,现散居于本乡崔庄、敬庄、后岳庄、抗庄等地。全乡计196户,802口人。

五沟营镇大崔庄崔氏始祖兄弟四人,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

迁居河南(同行者有外祖母)。长兄与外祖母居临颍县崔庄(原名武岗庙);二弟居西华县率母乡焦岗村,„„三弟居泌阳县沙店,„„四弟居郾城县砖桥乡河崔。河崔崔氏后裔先后迁郾城县万金乡前崔、五沟营镇大崔、商水县砖桥乡东崔、长葛县老城镇芦庙、郾城县砖桥乡段庄等地。„„1993年4月,崔氏族人新序族谱,谱定统一字派为:“永好全思建,心法恪守长,宏武毓根茂,智仁信寿昌。”今五沟营大崔崔氏苗裔散居于五沟营镇东街、丁崔、丁王等地,且均系郾城县砖桥乡河崔四门祖之后。

杨庄乡崔庄崔氏,始祖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自山西省洪洞县首迁杨庄乡崔庄,继迁杨庄乡董坑村南,后因故,官府灭其族,幸存者寥寥无几。剩余者有的避居泌阳县沙河店,有的被当地韩姓人庇护,隐姓埋名,生存下来。后子孙繁衍,部分迁本乡杨集,部分迁他乡。

吕店乡小马庄崔氏,始祖崔茂林约于明末清初自山西洪洞县□□□□□迁吕庄小崔庄(已湮没)。其后裔又自小崔庄迁小马庄(始祖墓在小王庄东南地)。其族人有部分迁芦庙乡半截楼、任三楼、同心寨等地。

7.(河南)缑氏镇崔河崔氏家谱序

自明朝洪武年间,约在1390年左右,因河南遭受红雨(红巾军)(注:原家谱中词)人畜伤亡,人烟稀少。当时政府下令调迁居住。我先始祖奉令调迁,其原籍系山西省潞安府长子县兴宁村的人氏。同胞弟兄四个,长祖守家未动,三祖迁我河南汝南府,四祖迁我河南怀庆府,我始祖在次,迁我河南巩县白沙安居。后又经我八世祖桐爷由白沙三门迁我偃师西管茅、崔河村两地安居乐业,迄今约计六百余年。„„使下代子孙知我崔氏有根有源,并嘱妥为保管,传留后代。十九世光字辈八十三岁崔留根手抄。

8.(河南)西台头村段氏碑记

该碑记载:“吾段氏先祖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至河南省内黄县东庄镇西台头村安居,距今六百三十六载„„”

民权段庄段氏历代世系姓考。四十九世市贤公,五代时任北汉枢密史,遭郭姬之难,赴晋省汾西稷山,距洪洞二百里,至五十五世,克己奉公难龙门山,转居洪洞县卢家村。到六十三世祖世隆公,洪武三年迁居山东省曹县城西十二里王吕集前,即是现在的前后段庄。

洪武三年,奉令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昆弟叔侄,远近十几人,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疆之地,有真公、颖公、尊公、隆公等。奉命分手,政府分给五十亩地,三年不完粮纳税,各自则创业垂统,可为久安长治之策也。

民权段庄段氏族谱。“先世四十九世市贤,五代时任北汉枢密史,遭难赴山西稷山县,至五十五世克己奉公难龙门山,转居“洪洞县卢家村,至六十三世祖世隆公,洪武三年迁居山东省曹县城西十二里王吕集前,即是现在前后段庄。”洪武三年,奉令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昆弟叔侄,远近十几人,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疆之地,有真公、颖公、尊公、隆公等。奉命分手,政府分给五十亩地,三年不完粮纳税,各支则创业垂统,可为久安长治之策也„„”2004年12月于河南省内黄县东江村。

9.(河南)东江村杜氏碑记

该碑记载:“杜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十二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迁徙直隶大名府内黄县东江村安家落户,以垦荒耕地为生„„”

该碑记载:“位于濮阳市区西北部,属胡村乡,东南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据传说:杜氏是于明初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居住,是以姓氏取名杜家庄„„”

(河南)淇县七里堡杜氏家谱序。吾七里堡杜氏,始祖杜百万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已传25世,历600余年。1987年共有430户,1600余人。分布在淇县东马庄、方寨、江屯、三海、浚县卫贤、修武县扶城以及郑州、湖北武汉、山西屯留县滚村、榆次、吉林省等地。族内人名间有派字,第25世为“瑞”字派。历史名人有:清代进士杜大卿,贡生杜金魁、杜大猷,其他有武生、监生、邑庠生等18人。

10.(河北)郑家技科村郑氏碑记

该碑右联“祖功宗德千秋业”,左联“子继孙承万年春”。碑身中间字为“郑氏祖茔”。据郑氏家谱记载:“河北省黄骅市郑氏始祖荣俨公于明初记乐二年(1404年)自山西洪洞县郑家技科迁此„„”

该碑为黄骅市郑氏二世祖茔碑。图为树碑仪式场面,该碑立在黄骅市官庄乡梁口村,该村1000余人,郑姓为全市9个郑姓村之一。

该碑记载:“郑氏先祖讳自西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于濮州东南七十五里红船西二里建村立业以姓命名郑庄宏扬郑氏家族已六百余年延用至今故名郑

庄。”

岳村白庙坡郑氏家谱序 。明初吾始祖因避乱率其弟自荥阳大寺谷抵密东而世居焉。夫村何以岳村也,在昔岳大王所居之村耳,其村南尚有岳大王冢焉。其先世山西洪洞人也,由晋(山西简称)而迁荥阳之大寺谷,由荥而迁密之白庙坡,然其所居犹未定也,固而相土择居,古之岳村其土重矣,而嫌地窄,南之金马驹,其土旷矣,而嫌土轻,及回岳村,则其地已为他姓所占,不得已仍回白庙坡而穴居焉。又如民国六年,郑氏《宗庙落成吟》云:

刘福通率诸寇杀杀斫斫,河南省数千里绝无人烟。

明太宗定鼎后大展慧眼,传圣旨诏迁民屡屡下颁。

洪洞县生齿繁地患人满,催上道如星火一番一番。

虽然说谋长居傲上不敢,离故土适他乡实人所难。

有明主如盘庚诞告用,众百姓析离居始迁河南。

我郑氏依大槐逗留不进,永乐朝时日至来到密县。

大寺谷白庙坡始祖所拣,居未久后又得岳村地面。

左有水右有山后岗前岸,黄帝陵岳王冢曲曲抱环。

相阴阳观流泉攸居堪奠,我始祖挟其弟乃为家焉。

相当年宅其宅田其田克勤克俭,到后来育其诗读其书希圣希贤。

论功名也有那翰林修撰,更仆数说不尽举贡生员。

该碑碑额上书“万古流芳”,右联“继承先人志”,左联“遗愿化宏图”。碑身中间字为“先祖考邢公讳福秀府妣吴氏内君合葬之墓”。右侧文字为“公元一九九三年清明节立石”。“已故男义魁、义仁、义成,孙廷书”。左侧文字为“孙廷俊、廷福,曾孙好文、好清、好武、好良、好林、好祥、好杰、好锋,玄孙士波、士丰、士灿、士财、士胜、士超、士宪、士旺、士田、士玉、士存,缌孙建勇、建康敬立”。

11.单氏祠堂碑记

该碑记载:“惟木有本,惟水有源,绍厥祖祠堂与马单氏之先,出自有周成王时封少子臻于单邑。子孙因氏单,历汉唐宋元有爵秩者不乏人。自元以来土居古北隆庆州,自元季丧乱迁居广平县遂家„„”

该单氏世传族谱序记载:“前修云,家有族谱则知世代名传流所自亲疏尊卑,

然则族谱诚不可不作也,单氏本姬姓周成王时封少子臻于单邑为甸内侯,子孙因氏单,凡二十五侯至襄公、成公、穆公,多有名誉,单氏相传得姓盖本于此,此为单氏源也,历汉晋唐宋元迨今,天下单氏有声誉者甚众,因无谱不可妄认为先代也,本族自元以来,世居古北隆庆州颇有爵秩,因元衰乱,天下政令不行,红巾倡乱,祖彦礼、彦章两兄弟挈家同往洛阳太守叔庆子避乱于临清州,既而复徙于广平县,尝自叹曰:父福居隆时以雄才登元间进士录历任西台御史,盛得民心,从容自得,而我子孙遭此未能及一也,呜呼,广平地方自古为争战之地人之被患迁移不常,苟无谱可稽则高祖以上之人生世贤愚贵贱寿夭皆无从而知之深可惜也,方圣天子在位,天下太平,年久本族子孙蕃衍日盛,已及四代若不作谱垂流使后不免亡宗之失,亦犹今之视昔亦不知其宗派之名为何属也,因循年久未及造谱,谨将平日闻诸父兄之言近代祖宗姓为族谱以传诸后使后之子孙命名取字毋敢相犯,知其水木本源之始,亲疏尊卑之伦,贤愚善恶贵贱寿夭可为戒也,故先之次宗图继之以谱传之未录敕封圣典敕谕诸录传之无躬后之来读而修之,使无间断,则知单氏有后代不乏人,文献足征庶是谱于人有益亦我同志者之所望也故序时。”“皇明宣德七年冬月吉日”。“前山东道监察御史历升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佥事”,“广平单信书”。

12.武氏先祖纪念碑碑铭(碑阴)

由于城市建设,马颊河扩建等原因,该碑处于一片荒凉之中。碑阴上面字为“源远流长”,碑铭字为“祖住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祖生五子长门未迁,二门迁居北直隶宣化府善兴县多器村,三门迁居南直隶大名府清丰县城东南三十里六塔村,四门迁居山东省曹州府曹县太石潭东,五门洪武八年奉例迁居河南省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始祖生五子长门留住中肆集,后携四子再迁开州城北十五里东白仓村,三门又迁山东省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门、五门又迁居山东省泗水,老五门的二门十一世祖生九子,长门均住东白仓,二门迁开州城内,三门迁东白仓东南贾庄村,四门迁濮阳城东南七十里武忠凌村,二四五子住东白仓绝嗣。迁居以来祖茔至九世又搬迁到南地,从1998年房地产开发奉命经众族商议,又搬迁到马颊河东岸。武氏族茔树碑仝立。”

该碑碑额上书“浩气长存”,右联“祖宗功德流芳远”,左联“子孝孙贤世泽长”,碑身中间字为“南高堤武氏列祖列宗纪念碑”。碑身碑文为:“南高堤位于

内黄县与汤阴县交界处卫河西岸约200米便是本村故居,吾武家始祖自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居于此,距今数百年,武之后裔千许,本村村民为管理田园之便,支部协助部分村民迁至卫河以东若千米处另行新居,两地皆有武之后裔,距卫河约六百米有一沙丘乃吾始祖之坟茔。九五春内黄县大西环柏油路穿卫而过随其民俗,乡政府拨款两千,令吾家搬祖另茔,经多方磋商终因始祖家谱于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今之武家后裔始祖辈分不乱祖茔加土不迁立碑两幢志之,愿吾祖万世流芳,永垂不朽。”“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七日吉立”。

磋商后,定意见,不迁茔,把土添,路通过,两齐全,勒碑石,道两边,欲于后,光于前,鬼节日,来墓前,忆往昔,哀思念,木有本,水有源。子承父,孙继前,当世人,切尊严,教子孙,文武全,讲仁义,忠孝兼,先誉高,晚辈贤,武祖德,石古存。兹表明,我祖先,至洪洞,随民迁,定居时,洪武年,农为业,治田园,生子孙,数百千,当今事,略简言,提起来,六六年,遗失传,五八年,经祖茔,路上边,九五年,路加宽,上柏油,南北线,乡政府,劝其迁,武家事,本族管。

13、(河南)武屯村武氏家谱序

“夫家之有谱,所以联一本九族之情,俾昭穆不致紊乱,世系不致失传也。吾祖讳月行五祖居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后改村名肖团。洪武八年奉例迁于河南省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吾祖生五子,长门居中肆集,二门讳禹成,迁居濮阳城北东白仓,三门讳舜尚,迁居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门讳昕,五门讳旺,迁居泗水。吾祖舜尚,生子天善,天善生三子。长门讳贞吉居住武屯村,二门迁居南孙集,三门迁居北朱集。祖宗之来历昭然可考。武氏家谱十一世祖讳俊从周者,于乾隆十四年修之,传至十三世祖讳体寅者复修。于道光二年及至同治十年予又重修之。每年新正族人必轮流供奉以尽各家之孝恩,世世相传,永远为例保护,如此尚何有不测之虞乎。自今以后昭穆或不致紊乱,世系或不致失传也。岂非武氏之幸哉,然此虽为武氏之幸,究之修为轴祗可供奉亡人而存者不与焉。不若订成本俾存没共集一册使乱世便于携带也。予同族众商议重修家谱之事,与议者无不拱手称善。于是买笔墨纸张订成两本,长门珍藏一本,二门珍藏一本。本中所载者,无非某人配某氏而生几子,某女适某门而定婚亲,由是祖考之讳字,子孙庶可无忘至亲戚之往来,彼此亦可以不绝,世世相传永远相亲。未必不为后

来再续家谱者一助云以,是为序。”十五世孙继韶沐手谨识,光绪十年二月上浣谷旦。

14.(山东)武屯村武氏家谱序

窃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诚,诚者报本追远之意也,以考世系稽谱牒历久而不失也,自吾始祖从大明洪武八年由山西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迁居以来,世系相传皇天眷顾后嗣昌盛螽斯衍庆绳绳者,倍隆瓜蚨竞美绵绵者后世永昌。则世系之序岂敢忘也,且修谱数次尽皆损坏,予与众族商议重修家谱事,众曰善,于是重修之遇春秋佳节冠婚礼事悬之于堂,香柱庶羞敬奠酒菜,祖宗明湮以示不忘尊祖敬宗之心,敬宗和睦之道以是为序。十七世孙大秀谨识,十九世孙化卿谨书。公元一九八二年三月上浣谷旦。

15、(河南)东白仓村武氏重修家谱序

“吾祖讳团甲,世居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后改村名肖团。闻始祖生五子,长门讳善器未迁二门讳明,迁于北直隶宣化府善兴且多器村。三门讳计商,洪武八年迁于南直隶大名府清丰县城东三十里六塔村。祖讳计商,生二子,讳述居住六塔村,次子讳传,传至四世祖讳生船,迁于瓦屋头乡武家村。四门讳嵩,迁于山东省曹州府曹县太石潭东居焉。祖讳嵩生三子,长子讳从,次子讳化,三子讳春。五门讳月迁于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祖讳月生五子,长子居住中肆集,次子讳禹成迁于濮阳城北东白仓村,三子讳舜尚迁于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子讳昕,五子讳旺,迁于泗水。迄于今传世五百余年矣。

16、(河南)东白仓村武氏家谱序

夫家之有谱,所以联一本九族之情俾,昭穆不致紊乱,世系不致失传也。吾祖月行五祖居山西省洪洞县城南六里大武村,后改村名肖团。洪武八年奉例迁于河南卫辉府西阳县中肆集。吾祖生五子,长门居中肆集,二门讳禹成迁濮阳城北东白仓村,三门讳舜尚迁居曹州府城东南八里武屯村。四门讳昕,五门讳旺,迁居泗水。吾祖迁居以来,系相传皇天眷,顾后嗣昌盛螽斯衍庆绳绳者,倍隆瓜蚨竞美绵绵者后世永昌。则世系之序岂敢忘也。且修谱数次尽皆损坏,予与族误商议重修家谱事,众曰善于是重修之遇春秋佳节冠婚礼事悬之于堂,香柱庶羞敬奠酒菜,祖宗明湮以示不忘尊祖敬宗之心,敬宗和睦之道以是为序。十七世孙奉朝

十八世孙兆岐兆善敬识 。一九八四年古历正月望谷旦。

17 、(河南)东白仓重修武氏家谱序

适逢盛世国泰民安。吾族为弘扬孝道饮水思源,特重修家谱,以示后代,对列祖列宗生诚。自明洪武八年,吾三门祖讳计商,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清丰县六塔乡六塔村后,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吾三门后生,为使同时移至各地的先人相续,吾族之贤孝,奔波查询,几经周折,今之有幸,和迁至卫辉府西阳县中四集的五门祖讳月一支族人相续。祖者当九泉瞑目,吾辈应弹冠相庆。

此次续谱,当记:吾三门十六代孙殿美、十九代占中,才引二十代孙钤学,此四人为使吾族相续,通知五门十八代孙锡爵、兆善,二十三代孙鹏飞等二十余人共商续谱之事,使失之久远的三五支子孙,互相稽考,敬自一世一续明,使后代子孙,一目了然。特作序以飨后人。二十代孙自中钤学撰文,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18、(山东)武家寺武氏家谱

“及大明朱太祖轸念山右人满地狭,山左地阔人稀,随降纶音播西迁东,以均辑乎民命焉。我始祖之先讳祖衔命东往,甫离洪洞编籍泗水,未及三世,宗支繁衍。又值成祖文皇帝招募杰士,大辟兖西荒田,我祖昆仲四人复自徂西隶籍曹州。从兄弟二人一居州之南堤口,一北往莫知所之,胞兄弟二人伯氏讳所,居州南十里许,创立佛殿,名曰:武家诗。未及又析一支移居州西陈家集;仲氏讳旺(字兴公配赵氏)乃去州逾寺,胥宇桃源之村,矍然曰仁里也„„”大清康熙十三年修,武养志撰文,鲁若甫谱序。


相关内容

  • 洪洞大槐树移民志 张清 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 洪洞大槐树移民志 张清 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复制链接] q_cl q_cl 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91 小时 已使用积分 6 宗亲论坛积分 1738 帖子 482 精华 0 积分 2272 UID 2893 IP卡 狗仔卡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272, 距离下一级 ...

  • 为什么很多人的家谱都提到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朗朗上口的民谣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广为传唱.而在很多人的家谱中,也都记载着祖上来自洪洞大槐树.据统计,全国有11个省的227 个县谱牒记载祖上为大槐树人.更有一种说法是:"全球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的后裔". 为什么会 ...

  • 洪洞大槐树与河北迁民
  • 河北民间,广泛流传着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往河北迁民的传说.在石家庄一带,有许多村民自称"祖籍山西洪洞县,明朝迁民到河北". 明朝初期大规模向河北移民,历史上确有此事. 元朝统治的近百年间,频繁的战乱和苛重的徭役,加上连年天灾,河北人口因死亡.充军.逃匿.流散而大幅度下降.据统计, ...

  • 洪洞大槐树导游词
  •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 ...

  • 大槐树移民的地理分布
  • 大槐移民的树地分理 作布者 : |源:来站本原 创 发|时布间:20709/2/2 1:534:4 |9 辑:ad编im | n点击次数94:9 1根据<明史.><明录>实<.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知载记以及,者收集查阅笔家谱的碑.文.函资信和大槐料树祖园祭 ...

  • 明朝大移民
  • 明朝大移民 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目 录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 明朝移民的背景与原因 明朝移民的规模与记载 明朝移民的方法与步骤 明朝移民的影响与作用 典故 文献记载 洪洞大槐树记载 枣强县是明朝初年大移民的另一重要集散地 1.枣强移民的历史背景 2.枣强移民的规模和分布 青岛.烟台.威海一带移民来 ...

  • 山西洪洞大槐树
  • 2012年07月07日 15:42:21 | 责任编辑: 王俊玲 | 来源:临汾市政府网 大槐树旅游区位于洪洞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西临大运高速公路,东依南同蒲铁路和霍侯一级公路,南距临汾市30公里,北距太原市246公里,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绿地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 ...

  • 洪洞大槐树情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 洪洞大槐树情结 洪洞大槐树情结 洪洞大槐树移民,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从时间上看主要是明朝洪武.永乐两朝,但从家谱.碑文及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中,早在宋代就有少量的移民,明朝初期是高潮,一直延续到清朝中叶.民国版<修武县志·迁民表>载:东于村张姓从宋理宗时 ...

  •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
  • 大槐树李姓移民史 李姓系承皋陶, 始祖为利贞.李耳, 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一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李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 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 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