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摘 要: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勇敢面对困难,较快适应环境,大胆尝试新事物。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幼儿信心这一问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1.对幼儿自信心缺乏情况的研究   缺乏自信并非不聪明,而是一种“不敢”、“不行”、“不好”的消极内心体验,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焦虑、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下面是我对幼儿自信心缺乏表现的一些研究:   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游戏。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   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   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2.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通过访谈调查,我发现成人过度地包办代替、过多地接收外界的否定评价、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   (1)成人的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   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幼儿的生理、心理,不断促进功能的运转。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有的怕孩子做事太慢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就大包大揽;有的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忽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导致他们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安和无助,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让他们遭受挫折、失败,产生自卑感。   (2)非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与过多否定。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由于受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成人习惯认为自己给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孩子应该无条件地接受给予,所以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动,你会弄坏的。”“你不会,你还小呢。”用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来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过高的要求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的意愿未能实现,或受社会潮流的影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要求,为此受到批评、否定,甚至训斥,这种经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极否定,会使幼儿产生自己不如人的感觉,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反而经历失败,走向自卑。   (3)横向比较后的质疑评价。   不少成人习惯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把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如“瞧亮亮画得多好,看看你画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颗五角星,你才三颗,真让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这孩子什么都不会。”这种比较会使幼儿认为自己很笨,很差,怀疑自我的价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3.促进幼儿自信心形成的方式   针对孩子缺乏自信这一现状和原因,我们不断实践、敢于尝试、善于总结。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效的。   (1)在生活、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只有参与实践活动,动脑、动手、动口,幼儿才能掌握知识,学会新本领,发展聪明才智,增强实力,提高自信心。只有实践活动才能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强化自信心。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能够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自己是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自己是多么了不起。因此,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可以使幼儿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给每个幼儿创造平等的表现机会。   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老师应深入了解幼儿的情况、幼儿掌握的技能经验。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做拿手的“活儿”,能提高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在游戏活动的讲评环节,教师应给予孩子讲述的机会。如让孩子讲述“自己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有什么感觉”等话题,让幼儿在全班介绍自己在小组的活动情况,得到自我满足感。   (3)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自然角的管理,等等,一切生活上的事情,都是培养幼儿自信的最好方法。在幼儿园里,我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服比赛,在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到中班还没有掌握自理方法,有的不会拉拉链,有的衣服穿反了不会翻正。我就鼓励幼儿自己脱外衣,整理好后,再穿上棉背心,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几天以后,他们就能熟练地做这些事情了,再也看不到拿着衣服站在那里不动的幼儿了;在区角活动中,我为幼儿制作一些练习生活能力的玩具,如小衣服、鞋样等,让他们练习拉拉链,系鞋带,这也是提高孩子能力的好办法;在值日生工作中,我让那些能力强的幼儿带能力差的幼儿,使幼儿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自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在积极地参与生活活动中,幼儿才逐渐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自信心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4)创造条件,让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   成功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使幼儿更加充满信心地做事。因此,创造条件,让孩子获得成功,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合作是获得成功的催化剂。在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给予幼儿结伴的自由,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幼儿合作活动。幼儿间的合作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提高学习兴趣,更好、更快地保证每位幼儿获得成功,进一步增强幼儿做事的信心。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还应注意到幼儿能力的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不同要求的起点上,鼓励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不同的快乐,获得共同的自信。如在“气象角”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没有做统一的要求,而是把活动内容分为三块,一块讲解天气预报,一块画天气预报,另一块剪贴天气预报云图,同时提供适合每项内容活动的活动材料,并分层次地指导幼儿,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保证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体现成功的乐趣,获得自信,从而能够倾注全部热情和聪明才智,争取新的成功。   “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之前培养成功,六岁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培养不好,那么习惯、倾向定了就再难以养成。”陶行知先生阐述了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使孩子健康愉悦地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优良品德、才华出众、身体强健、心理健康,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位老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位父母最大的期望。

  摘 要: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勇敢面对困难,较快适应环境,大胆尝试新事物。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幼儿信心这一问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1.对幼儿自信心缺乏情况的研究   缺乏自信并非不聪明,而是一种“不敢”、“不行”、“不好”的消极内心体验,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焦虑、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下面是我对幼儿自信心缺乏表现的一些研究:   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游戏。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   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   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2.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通过访谈调查,我发现成人过度地包办代替、过多地接收外界的否定评价、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   (1)成人的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   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幼儿的生理、心理,不断促进功能的运转。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有的怕孩子做事太慢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就大包大揽;有的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忽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导致他们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安和无助,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让他们遭受挫折、失败,产生自卑感。   (2)非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与过多否定。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由于受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成人习惯认为自己给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孩子应该无条件地接受给予,所以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动,你会弄坏的。”“你不会,你还小呢。”用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来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过高的要求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的意愿未能实现,或受社会潮流的影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要求,为此受到批评、否定,甚至训斥,这种经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极否定,会使幼儿产生自己不如人的感觉,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反而经历失败,走向自卑。   (3)横向比较后的质疑评价。   不少成人习惯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把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如“瞧亮亮画得多好,看看你画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颗五角星,你才三颗,真让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这孩子什么都不会。”这种比较会使幼儿认为自己很笨,很差,怀疑自我的价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3.促进幼儿自信心形成的方式   针对孩子缺乏自信这一现状和原因,我们不断实践、敢于尝试、善于总结。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效的。   (1)在生活、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只有参与实践活动,动脑、动手、动口,幼儿才能掌握知识,学会新本领,发展聪明才智,增强实力,提高自信心。只有实践活动才能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强化自信心。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能够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自己是个对别人有用的人,自己是多么了不起。因此,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可以使幼儿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给每个幼儿创造平等的表现机会。   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长处,老师应深入了解幼儿的情况、幼儿掌握的技能经验。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做拿手的“活儿”,能提高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在游戏活动的讲评环节,教师应给予孩子讲述的机会。如让孩子讲述“自己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有什么感觉”等话题,让幼儿在全班介绍自己在小组的活动情况,得到自我满足感。   (3)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自然角的管理,等等,一切生活上的事情,都是培养幼儿自信的最好方法。在幼儿园里,我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服比赛,在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到中班还没有掌握自理方法,有的不会拉拉链,有的衣服穿反了不会翻正。我就鼓励幼儿自己脱外衣,整理好后,再穿上棉背心,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几天以后,他们就能熟练地做这些事情了,再也看不到拿着衣服站在那里不动的幼儿了;在区角活动中,我为幼儿制作一些练习生活能力的玩具,如小衣服、鞋样等,让他们练习拉拉链,系鞋带,这也是提高孩子能力的好办法;在值日生工作中,我让那些能力强的幼儿带能力差的幼儿,使幼儿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自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在积极地参与生活活动中,幼儿才逐渐发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自信心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4)创造条件,让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   成功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使幼儿更加充满信心地做事。因此,创造条件,让孩子获得成功,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合作是获得成功的催化剂。在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给予幼儿结伴的自由,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幼儿合作活动。幼儿间的合作能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提高学习兴趣,更好、更快地保证每位幼儿获得成功,进一步增强幼儿做事的信心。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还应注意到幼儿能力的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不同要求的起点上,鼓励支持孩子,帮助孩子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不同的快乐,获得共同的自信。如在“气象角”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没有做统一的要求,而是把活动内容分为三块,一块讲解天气预报,一块画天气预报,另一块剪贴天气预报云图,同时提供适合每项内容活动的活动材料,并分层次地指导幼儿,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保证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体现成功的乐趣,获得自信,从而能够倾注全部热情和聪明才智,争取新的成功。   “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之前培养成功,六岁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培养不好,那么习惯、倾向定了就再难以养成。”陶行知先生阐述了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使孩子健康愉悦地发展,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优良品德、才华出众、身体强健、心理健康,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位老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每位父母最大的期望。


相关内容

  •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引领的幼师职业能力调查
  • 摘 要:通过调查访谈的方法,从幼儿园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得出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十大职业能力.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辅以精心的课程设计,严谨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这也是办好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职业能力 本人 ...

  • 我喜欢我说课稿
  • 中班社会活动--我喜欢我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社会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能力更是重要. 纲要>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喜欢我>这一社会活动就是通过借助小动物帮助伤心难过的青蛙寻找优点 ...

  • 浅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究
  •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文件精神,结合<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注重学生习惯.兴趣培养,奉行"健康第一"的理念,我校在低年级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 ...

  • 幼儿园"五一"劳动节中有效渗透品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143-01 幼儿的渗透教育就犹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模式,它不是强制性的硬性教育,而是一种结合幼儿自身特点的一种软教育,在符合幼儿主体的情况下,开展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对于幼儿品德教育进行有效的渗透,需要在日常的积累 ...

  • 浅谈幼儿教育的弊端及对策
  • 教学园地固 浅谈幼儿教育的弊端及对策 丁爱平 (仙桃市实验幼儿园湖北・仙桃433000)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社会办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办学质量较低,收费过高,专业培训缺乏,电教滞后,管理松懈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迫切解决这些问题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育弊 ...

  • [浅谈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 浅谈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秀屿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林秀平 [内容摘要] 幼儿美术创造力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兴趣和思维进展水平是对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评判标准.本文依据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提出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包括:培养.引导幼儿绘画的 ...

  • 江苏首批免费幼师男生今秋顶岗实习
  • 江苏首批免费幼师男生今秋顶岗实习 男老师成幼儿园标配 < 人民日报 > 2014 年 5 月 30 日 12 版 近日,江苏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徐州召开会议,部署江苏省第一批共300名免费幼儿师范男生的实习工作.4年来,江苏共招收免费幼儿师范男生1717人,由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 ...

  • 儿童大世界总第2期目录
  •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丁颖丽(5)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刘业群(6) 浅谈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陈子红(7)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组团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陈天兰(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树全(10) 一年级比一比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课程设计 贾 丽(11) 浅谈小 ...

  • 2017年度省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公示 序号编号12017CG0757722017CG0761632017CG0763142017CG0766352017CG0769562017CG0769972017CG0773382017CG0773992017C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