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d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含义、主要内容、我国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完善途径。

教学重点: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重点讨论的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及特点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原则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 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含义

它是国家通过立法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增加社会福利性和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功能)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一种再分配形式或收入分配的调节过程。(?)

注意: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时空差异

●传统与现代的差异(时间)

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悠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它的含义有所不同。

–传统时代:在早期,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相互救助的美德。

–现金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扩展和提升,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不仅仅是¡°互助¡±和¡°共济¡±,它在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使所有社会成员均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空间)

–在不同的国家因政治制度、 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差异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保障项目多少、保障水平高低、保障对象宽窄、 保障资金来源不同以及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同等方面。

2、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或体系)

●社会保险——防贫

主要解决收入安全的问题,保证社会有序运行。(医疗、失业、养老等)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主体,核心)。

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和储蓄性等特征。(与商业保险有何不同?)

●社会救助——济贫

主要解决生存条件,保证生活底线和社会安全。

这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也是国家必须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最低生活线、救济救灾、扶贫及紧急援助等)

●社会福利——改善、提高

主要是通过向公民普遍提供社会性服务和福利事业,改善生活,提高质量。它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以上三种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内容、保障对象、保障经费来源和保障水平方面不同。

3、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

●社会性

–实施主体是国家

–参与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

●制度立法性

–通过立法形式规定规定人们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立法明确保障的标准、资金来源、管理体制和程序等;

●强制性

–由于人们对保障的需求程度差异以及保障对不同人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的不同,从而人们的保障意愿也有差异; –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借助于立法程序保证它的有效实施;

●经济共济性(互助性)

–单个分散的风险通过社会力量的整合加以防范

4、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先后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改革四个阶段:

● 社会救济制度的产生是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

●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是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形成的标 志;

●福利国家的出现使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发达国家于70年代中期,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改革。

5、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市场经济是在个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基础上,通过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和体制。

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除了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5、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经济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具体表现在:

(1)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发挥作用

资源具有稀缺性,而人们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实践证明,发展市场经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办法,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竞争机制。

但是,竞争是残酷和无情的,有竞争,就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解决竞争带来的问题。

5、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2)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公问题

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效率和正常秩序,各国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将基尼系数维持在正常水平上。如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有效的方式。

(3)社会保障制度为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通过生育、医疗、工伤、失业和养老保险对人们因生、老、病、死、失业减少收入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消除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隐患。 其次,社会保障还可以通过调整制度规定,如待遇标准、费用分配、项目范围、享受条件、纳费水平等,对劳动力的生产、分配、使用起调节作用,以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需要,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一般情况下,每年的社会保障收入大于社会保障支出,其差额作为储备基金,这部分储备基金可在较长时间内用于各项投资,既使社会保障基金自身保值、增值,也为经济提供了长期和稳定的投资。 社会运行机制基本架构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

(1)社会保险。 城镇大部分人口和少数农村人口享受。

(2)优抚制度。优抚对象为军人、武警、参战民工及其家属,有国家抚恤和群众优待两种形式。

(3)社会救济。包括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

(4)社会福利。包括公共福利事业、特殊福利事业和过渡性、临时性福利事业。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从1949年到1966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的阶段 。其特点是

–城市人口享有初步的保障但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

–农村人口的保障实行以家庭保障为主的自保。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停滞

从1966年到1976年期间,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所倒退。

一是社会保险机构被撤消,社会保险的统筹工作停止;

二是社会保险被各单位实行的¡°企业保险¡±所代替;

三是很多社会福利事业也被迫停办。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从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前进。

3、 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其标志是: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起了失业保险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形成;

●其次,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逐步建立和恢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四,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此外,还实行了个人缴费制度,实行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分开的运行机制。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挑战

1、我国现行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我国的改革,仍未完全跳出传统体制的束缚,是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根据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的高低,形成在社会保障待遇上集体经济不如国营经济,个体、私人经济不如集体经济,农村不如城市的差别。

(2)不同社会阶层的保障水平差别大。原因:

一 是传统体制的延续;

二 是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以及城乡的巨大差别导致 ;

三 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的作用 ;

四 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措施不当、效果不佳。

1、我国现行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困难

– 一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缺乏相应的法律制约和征缴的强制性手段。

– 二是我国的¡°老年人¡±和¡°中年人¡±的养老基金中原本就缺一块积累资金。

– 三是近几年各地财政收支状况较差,入不敷出。

– 四是企业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承担较重的企业缴款。

(4)社会保障基金使用和管理不当,其原因在于: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不统一;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缺乏有效办法。

(5)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尽合理,未能体现全社会的责任。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科学化与规范。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人员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压力;

在现收现付模式下,瞻养率的上升将构成保障基金的供给压力;城镇化中保障面和保障水平的要求。 人员流动及就业方式对保障规则体系的要求;

2)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刻影响;

我国目前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狭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二元经济结构。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这是建立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

3)保障资金不足的长期困扰;

资金缺口严重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很大障碍。(历史欠账和现今新帐,每年差约四五百亿元)

4)经济转型的强烈冲击;

制度转换成本;农村劳动力非农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1)是社会化生产方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化分工体系及劳动力供求存在时空意义上的非均衡性;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2)是保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稳定器和调节工具)

–经济运行的起伏波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稳定。(宏观和周期)

–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稳定。(微观和即时)

–优胜劣汰的竞争——收入差距、弱势群体的存在

–所以,可以借助于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

3)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体制改革——利益调整——社会矛盾——需要社会保障来化解矛盾, 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总之,它是社会经济体制有序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2、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障体系的主要途径

1)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制度、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和商业保险等。其中

–社会福利构成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的核心层次;

–社会救济构成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优抚制度构成社会保障的特殊层次;

–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和商业保险等属于补充性的保障。

而每一层次的项目都由基本保障形式和补充保障形式构成,这样相互补充,产生一种合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保障效果。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广大农民纳入到社会安全网中。

具体措施有:

●在全国普遍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完善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

●完善农民工和被征农民的保障措施。

3)建立和完善再就业保障制度

●一是国有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应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对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实行累退制,鼓励失业者再就业;

●三是必须从失业救济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失业人员的培训和职业介绍费用,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创造基本的条件;

●四是完成下岗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的¡±并轨¡±任务。

4)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和管理

主要措施有:

●明确责任, 各行其责;

●实现多元化筹资, 做实养老金, 缓解资金的短缺的状况;

●加强监督和管理。

社会保险

●定义:指劳动者及其家属由于生育、年老、疾病、工伤等原因而丧失生活来源时,根据立法享受的、由社会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社会制度。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

–养老社会保险

–失业社会保险

–工伤社会保险

–医疗社会保险

–生育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定义:当公民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失业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困难户救助等项目

社会福利

●定义:由国家或社会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不带任何前提条件地给予每一位符合规定的公民,囊括了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保障内容。

3、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原则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

必须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

2)社会保障发展目标应与国情基础相符合;

近期目标:逐步建立起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用城镇各类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 的中国特色保障体系。 中期目标:实现社会保障“低水平、多层次、广覆盖”

——一种适合我国的 “保障型” 模式

3)社会保障运作方式应与体系发展目标相衔接;

从传统政府主导型 政府参与、社会自治型转变

4) 社会保障程度应与保障能力相适应;

覆盖范围——(二元结构)现阶段主要是城镇劳动者,最终要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

供给水平——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保障责任。

5) 社会保障发展应有改革措施相配套;

加强保障法制化;

抓紧转换保障制度模式;

加大保障基金投入;

加强保障基础管理;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产业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保障工作“三个基础”、“三个重点”、“二个补充”的发展新思路。即:“社会保障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社会保障各项重点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我们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此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其他方面的要求:

–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思考题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涵义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党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思想内涵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含义、主要内容、我国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完善途径。

教学重点: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重点讨论的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及特点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原则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1、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 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含义

它是国家通过立法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增加社会福利性和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功能)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在某种意义上 它是一种再分配形式或收入分配的调节过程。(?)

注意: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时空差异

●传统与现代的差异(时间)

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悠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它的含义有所不同。

–传统时代:在早期,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相互救助的美德。

–现金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扩展和提升,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已不仅仅是¡°互助¡±和¡°共济¡±,它在保障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使所有社会成员均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空间)

–在不同的国家因政治制度、 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的差异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保障项目多少、保障水平高低、保障对象宽窄、 保障资金来源不同以及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同等方面。

2、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或体系)

●社会保险——防贫

主要解决收入安全的问题,保证社会有序运行。(医疗、失业、养老等)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主体,核心)。

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和储蓄性等特征。(与商业保险有何不同?)

●社会救助——济贫

主要解决生存条件,保证生活底线和社会安全。

这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也是国家必须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最低生活线、救济救灾、扶贫及紧急援助等)

●社会福利——改善、提高

主要是通过向公民普遍提供社会性服务和福利事业,改善生活,提高质量。它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以上三种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内容、保障对象、保障经费来源和保障水平方面不同。

3、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

●社会性

–实施主体是国家

–参与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

●制度立法性

–通过立法形式规定规定人们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立法明确保障的标准、资金来源、管理体制和程序等;

●强制性

–由于人们对保障的需求程度差异以及保障对不同人所产生的边际效用的不同,从而人们的保障意愿也有差异; –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借助于立法程序保证它的有效实施;

●经济共济性(互助性)

–单个分散的风险通过社会力量的整合加以防范

4、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先后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改革四个阶段:

● 社会救济制度的产生是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

●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是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形成的标 志;

●福利国家的出现使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发达国家于70年代中期,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改革。

5、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市场经济是在个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基础上,通过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和体制。

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除了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5、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经济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具体表现在:

(1)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发挥作用

资源具有稀缺性,而人们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实践证明,发展市场经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办法,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竞争机制。

但是,竞争是残酷和无情的,有竞争,就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解决竞争带来的问题。

5、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系

(2)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公问题

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效率和正常秩序,各国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将基尼系数维持在正常水平上。如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有效的方式。

(3)社会保障制度为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通过生育、医疗、工伤、失业和养老保险对人们因生、老、病、死、失业减少收入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消除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隐患。 其次,社会保障还可以通过调整制度规定,如待遇标准、费用分配、项目范围、享受条件、纳费水平等,对劳动力的生产、分配、使用起调节作用,以适应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进步、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需要,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一般情况下,每年的社会保障收入大于社会保障支出,其差额作为储备基金,这部分储备基金可在较长时间内用于各项投资,既使社会保障基金自身保值、增值,也为经济提供了长期和稳定的投资。 社会运行机制基本架构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

(1)社会保险。 城镇大部分人口和少数农村人口享受。

(2)优抚制度。优抚对象为军人、武警、参战民工及其家属,有国家抚恤和群众优待两种形式。

(3)社会救济。包括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

(4)社会福利。包括公共福利事业、特殊福利事业和过渡性、临时性福利事业。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从1949年到1966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形成的阶段 。其特点是

–城市人口享有初步的保障但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

–农村人口的保障实行以家庭保障为主的自保。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停滞

从1966年到1976年期间,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所倒退。

一是社会保险机构被撤消,社会保险的统筹工作停止;

二是社会保险被各单位实行的¡°企业保险¡±所代替;

三是很多社会福利事业也被迫停办。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从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在改革与发展中前进。

3、 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评价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其标志是: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起了失业保险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形成;

●其次,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逐步建立和恢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四,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此外,还实行了个人缴费制度,实行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分开的运行机制。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挑战

1、我国现行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我国的改革,仍未完全跳出传统体制的束缚,是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根据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的高低,形成在社会保障待遇上集体经济不如国营经济,个体、私人经济不如集体经济,农村不如城市的差别。

(2)不同社会阶层的保障水平差别大。原因:

一 是传统体制的延续;

二 是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以及城乡的巨大差别导致 ;

三 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的作用 ;

四 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措施不当、效果不佳。

1、我国现行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困难

– 一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缺乏相应的法律制约和征缴的强制性手段。

– 二是我国的¡°老年人¡±和¡°中年人¡±的养老基金中原本就缺一块积累资金。

– 三是近几年各地财政收支状况较差,入不敷出。

– 四是企业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承担较重的企业缴款。

(4)社会保障基金使用和管理不当,其原因在于: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不统一;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缺乏有效办法。

(5)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尽合理,未能体现全社会的责任。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科学化与规范。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人员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压力;

在现收现付模式下,瞻养率的上升将构成保障基金的供给压力;城镇化中保障面和保障水平的要求。 人员流动及就业方式对保障规则体系的要求;

2)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刻影响;

我国目前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狭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二元经济结构。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这是建立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

3)保障资金不足的长期困扰;

资金缺口严重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很大障碍。(历史欠账和现今新帐,每年差约四五百亿元)

4)经济转型的强烈冲击;

制度转换成本;农村劳动力非农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

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1)是社会化生产方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化分工体系及劳动力供求存在时空意义上的非均衡性;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2)是保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稳定器和调节工具)

–经济运行的起伏波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稳定。(宏观和周期)

–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稳定。(微观和即时)

–优胜劣汰的竞争——收入差距、弱势群体的存在

–所以,可以借助于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

3)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体制改革——利益调整——社会矛盾——需要社会保障来化解矛盾, 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总之,它是社会经济体制有序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2、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障体系的主要途径

1)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制度、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和商业保险等。其中

–社会福利构成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的核心层次;

–社会救济构成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优抚制度构成社会保障的特殊层次;

–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和商业保险等属于补充性的保障。

而每一层次的项目都由基本保障形式和补充保障形式构成,这样相互补充,产生一种合力,取得较为满意的保障效果。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将广大农民纳入到社会安全网中。

具体措施有:

●在全国普遍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完善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

●完善农民工和被征农民的保障措施。

3)建立和完善再就业保障制度

●一是国有企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应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对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实行累退制,鼓励失业者再就业;

●三是必须从失业救济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失业人员的培训和职业介绍费用,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创造基本的条件;

●四是完成下岗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的¡±并轨¡±任务。

4)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和管理

主要措施有:

●明确责任, 各行其责;

●实现多元化筹资, 做实养老金, 缓解资金的短缺的状况;

●加强监督和管理。

社会保险

●定义:指劳动者及其家属由于生育、年老、疾病、工伤等原因而丧失生活来源时,根据立法享受的、由社会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社会制度。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

–养老社会保险

–失业社会保险

–工伤社会保险

–医疗社会保险

–生育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定义:当公民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失业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困难户救助等项目

社会福利

●定义:由国家或社会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不带任何前提条件地给予每一位符合规定的公民,囊括了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保障内容。

3、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原则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

必须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

2)社会保障发展目标应与国情基础相符合;

近期目标:逐步建立起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用城镇各类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 的中国特色保障体系。 中期目标:实现社会保障“低水平、多层次、广覆盖”

——一种适合我国的 “保障型” 模式

3)社会保障运作方式应与体系发展目标相衔接;

从传统政府主导型 政府参与、社会自治型转变

4) 社会保障程度应与保障能力相适应;

覆盖范围——(二元结构)现阶段主要是城镇劳动者,最终要扩大到全体社会成员;

供给水平——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保障责任。

5) 社会保障发展应有改革措施相配套;

加强保障法制化;

抓紧转换保障制度模式;

加大保障基金投入;

加强保障基础管理;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产业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保障工作“三个基础”、“三个重点”、“二个补充”的发展新思路。即:“社会保障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社会保障各项重点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我们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此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其他方面的要求:

–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思考题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涵义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党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思想内涵


相关内容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中 ...

  • [十八大党章学习讲座]笫五讲
  • 笫五讲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 ...

  • 北欧国家福利制度的利与弊的审视及启发
  • 一.体制改革.结构性困境与制度创新 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关联,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全面性.结构性.革命性和战略性转型,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内涵外延.范围内容.活动空间 ...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_制度_兼评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范畴
  • 2008年6月第8卷第2期 (ComprehensiveEdition)JournalofHebeiUniversityofEconomicsandTrade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Jun.2008 Vol.8No.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制度" -- ...

  • 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 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9年10月 北京大学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制度建构 (上海财经大学 赵晓雷 王昉) 内容摘要: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决定经济体制框架的形成.其他经济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它决定着或影响着 ...

  • 社会主义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 作者:卫兴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1年02期 [中图分类号]F04: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0)04-0060-09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性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的实际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实 ...

  •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 2013-09-05 14:16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我有话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 ...

  • 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
  •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导致美国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继而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世界正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世界性经济社会危机,目前还没有见底,今后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