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试金石教学设计

《品格的试金石》教学设计

卢龙县刘田各庄魏官庄小学魏玉梅

一、教材简介

《品格的试金石》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品格的试金石》这一课的主题从社会、群体、个人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诚信的普遍价值和意义,不断深入的认识诚信的含义;树立诚信做人的信念,并乐于从自己做起。

二、设计理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学情及教材分析

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一些道德观念却发生了改变。由于家庭教育的功利性,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只关注孩子学业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伙伴甚至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欺骗等不诚实行为。《品格的试金石》这一课,通过展示故事,创造情境,用典型的事例,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让诚信更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的品德。

2、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复杂性。

3、明确为人诚信的重要性,体会到不诚信的后果。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做人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守诚信的后果。

难点: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六、课时安排:4课时

课题1诚实与信任之间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周围寻找案例使课堂贴近生活,再和课本上的案例相对照,找出共同点,这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入地思考,体味诚实与信任。〕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二、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一张假币》的内容。

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假如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3、生活中你遇到过受骗吃亏的是吗?你有什么感受,又是怎样处理的?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

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同学们要珍惜自身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课题2诚信的回报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社会都必须讲诚信,因此将生活中的素材和文本资料组合在一起,再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身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协助。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3、安排作业。(1)抄写师生总结的“诚信的代价与回报”的板书。

(2)就“进一步的思考”谈自己的看法。

课题3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设计意图:文中的图画和文字反映的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用真实的事例告诉学生违背诚信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的恶果。学生在阅读和交流后更能引发深刻的思考,产生共鸣:诚信不仅是个人的品格和德行,更是一份社会责任。〕

一、导入

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作业中”进一步的考虑”的想法。

二、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和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三、阅读与考虑

请学生自身阅读并且考虑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考虑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身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他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课题4与诚信”签约”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过程通过角色体验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作精美小卡片,推陈出新,引导学生反思,促使学生注意自身发展。〕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前3课,知道了诚信是重要的品质;了解到人们要为坚持诚信付出代价;诚信会带给人们特殊的回报;也看到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诚信,失去诚信将使个人和社会没有希望。那么,作为一个小学生,除了知道这些,还应当知道什么?做些什么?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10页的内容。然后在阅读教科书第10-11页小明、小娟、和乐乐的故事。请学生就这三个故事发表评论。

3、同伴学习。请学生和同桌共同阅读教科书第12页,几个学生对小明小娟的做法发表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再展开讨论,分别为他们提建议。

4、全班交流。请几位同学发表意见:给小明、劝小娟、送乐乐。

5、提高认识见行动

(1)写格言,送格言

(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

(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

6、总结,安排课后练习

(1)教师总结: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身,要求他人并做到锲而不舍。

(2)作业:继续完成自身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教学反思:对于《品格的试金石》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基本上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进行的。让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和思维,在生活和文本对比中体验到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 导入真实事例,激起讨论的热浪。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给孩子们创造讨论的机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时,提出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

3、让诚信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与学生们在课堂上交流的诚信问题要走进现实生活,交给他们运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生活,体验真善美,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品格的试金石》教学设计

卢龙县刘田各庄魏官庄小学魏玉梅

一、教材简介

《品格的试金石》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品格的试金石》这一课的主题从社会、群体、个人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诚信的普遍价值和意义,不断深入的认识诚信的含义;树立诚信做人的信念,并乐于从自己做起。

二、设计理念: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学情及教材分析

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一些道德观念却发生了改变。由于家庭教育的功利性,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只关注孩子学业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伙伴甚至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欺骗等不诚实行为。《品格的试金石》这一课,通过展示故事,创造情境,用典型的事例,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让诚信更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的品德。

2、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复杂性。

3、明确为人诚信的重要性,体会到不诚信的后果。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做人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守诚信的后果。

难点: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六、课时安排:4课时

课题1诚实与信任之间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周围寻找案例使课堂贴近生活,再和课本上的案例相对照,找出共同点,这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入地思考,体味诚实与信任。〕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二、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一张假币》的内容。

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假如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3、生活中你遇到过受骗吃亏的是吗?你有什么感受,又是怎样处理的?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

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同学们要珍惜自身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课题2诚信的回报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要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社会都必须讲诚信,因此将生活中的素材和文本资料组合在一起,再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身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协助。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3、安排作业。(1)抄写师生总结的“诚信的代价与回报”的板书。

(2)就“进一步的思考”谈自己的看法。

课题3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设计意图:文中的图画和文字反映的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用真实的事例告诉学生违背诚信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的恶果。学生在阅读和交流后更能引发深刻的思考,产生共鸣:诚信不仅是个人的品格和德行,更是一份社会责任。〕

一、导入

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作业中”进一步的考虑”的想法。

二、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和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三、阅读与考虑

请学生自身阅读并且考虑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考虑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身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他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课题4与诚信”签约”

〔设计意图:回顾学习过程通过角色体验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作精美小卡片,推陈出新,引导学生反思,促使学生注意自身发展。〕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前3课,知道了诚信是重要的品质;了解到人们要为坚持诚信付出代价;诚信会带给人们特殊的回报;也看到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诚信,失去诚信将使个人和社会没有希望。那么,作为一个小学生,除了知道这些,还应当知道什么?做些什么?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10页的内容。然后在阅读教科书第10-11页小明、小娟、和乐乐的故事。请学生就这三个故事发表评论。

3、同伴学习。请学生和同桌共同阅读教科书第12页,几个学生对小明小娟的做法发表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再展开讨论,分别为他们提建议。

4、全班交流。请几位同学发表意见:给小明、劝小娟、送乐乐。

5、提高认识见行动

(1)写格言,送格言

(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

(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

6、总结,安排课后练习

(1)教师总结: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身,要求他人并做到锲而不舍。

(2)作业:继续完成自身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教学反思:对于《品格的试金石》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基本上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进行的。让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和思维,在生活和文本对比中体验到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 导入真实事例,激起讨论的热浪。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给孩子们创造讨论的机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时,提出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培养了合作交流能力。

3、让诚信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与学生们在课堂上交流的诚信问题要走进现实生活,交给他们运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生活,体验真善美,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相关内容

  • 关于人格的名言名句
  •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  孟德斯鸠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 ------弗·桑德斯伟大的品  质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仅具有直接的,而且具有一种持续的,不断发展和永不消失的力量. 即  使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去世了或他所生活的时代过去了,这种力量 ...

  • 新发展理念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性
  • 新发展理念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性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系统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 ...

  • 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党性分析
  • 恪守从政道德 保持党的纯洁性 党性分析 消保科 钟长青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以德立身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才能享受成功的人生. "忠诚.公正.清廉.文明"至真至简的八个字不仅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而且是新时期民政人的真实写照.它刻画出我们民政工作者&qu ...

  • 论求真务实
  • "求真"侧重认识世界,体现科学品格,着力揭示世界的真相和本质,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务实"侧重改造世界,体现实践品格,是在认识世界基础上,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来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求真务实的出发点: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二者完 ...

  • 守纪律讲规矩重在忠诚干净担当
  • 2015年07月05日 19:52:32 来源:求是网 作者:李建明 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身为党的干部,必须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涵养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要义在于对党忠诚.忠诚于党是党对党员干部的核心政治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 ...

  • 群众路线演讲稿
  • 坚持群众路线 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群众路线 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群众,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群众工作,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群众路线,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

  • 守纪律讲规矩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 守纪律讲规矩忠诚干净担当心得体会 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身为党的干部,必须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涵养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要义在于对党忠诚.忠诚于党是党对党员干部的核心政治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 ...

  •  对党忠诚不是口号
  •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曾面向党旗宣誓"永不叛党",但总有人渐渐忘却初心,与党离心离德.这警示我们,对党忠诚,必须是绝对而不是相对的,必须是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真正把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铭刻在自己的灵魂中,在党言党.在党忧党 ...

  • 二校合一培训心得
  • 北宋三中 崔占强 今天听了王主任关于二校合一的培训,看了王主任的博客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林格曾说过: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鼓励的言语,谁都喜欢听.无论大人与小孩,都喜欢别人的赞美.一句美言传达着心灵之间的赏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