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74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

2011年3月第2期

中图分类号:TN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30(2011) 02-0074-04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金 虎1, 郭新民1, 杨文进2

(1. 解放军92785部队, 秦皇岛066200; 2. 解放军91404部队, 秦皇岛066200)

摘要:进行有限场地集中布站时, 雷达之间的干扰是决策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何确定雷达布站间距, 从而解决雷达间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计算雷达满足电磁兼容的最小间距出发, 对雷达间距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并对其中的功率损耗因子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假定已知参数的两雷达安全间距进行了仿真。关键词:电磁兼容; 布站; 电磁干扰

Research on Radar Station Distribution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JIN Hu 1, GUO Xin min 1, YANG Wen jin 2

(1. Unit 92785of PLA, Qinhuangdao 066200, China; 2. Unit 91404of PLA, Qinhuangdao 066200, Chi na)

Abstract:When radars are distributed in limited field,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m is important in decision making. And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get the proper distance to solute the problem of interference.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to obtain minimu m distance of the radars when it is in the condition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re researched, and the power loss factor is analyzed. At last, the emulated data based on that presented before is given out.

Key words:electronic magnetic compatibility; layout design; electronic magnetic interference

1 引言

部队雷达设备不断增多, 在日常装备训练中, 由于场地的限制, 多部雷达往往集中布站, 雷达间距只有几十到几百米。同时工作的多部雷达, 其中一部或多部雷达的信号可能会对另一部雷达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严重时将会直接导致接收机饱和, 甚至使接收机高频前端烧毁[1]。如何计算雷达最小安全间距, 优化布站, 使雷达之间不产生相互电磁干扰已经成为部队训练规划过程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 以场源为中心, 在三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 通常称为近区场, 也可称为感应场; 在以场源为中心, 半径为三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 也可称为辐射场。由于雷达装备体积较大, 基本不会出现近区场(三个波长范

围内) 的布站, 所以本文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远区场的。

2 雷达布站干扰分析

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是单程的, 所以雷达方程做相应的变化, 计算雷达A 发射信号对雷达B 的干扰时, 雷达A 发射功率P At 到达雷达B 的功率根据单程雷达方程, 并且考虑各种中间损耗为:

2

P A t G t G r P Br = (1) 2 4 R 4 L 其中, P A t 为发射功率, G t 为发射天线在接收雷达方向上的增益, G r 为接收增益, R 为雷达间距, 为接收雷达工作波长, L 为可能的损耗[2]。

收稿日期:2010-09-25; 修回日期:2010-10-25

(), 男, , , ,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2011年3月第2期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75

干扰功率超过雷达最小可探测信号功率时即可对雷达产生干扰。根据干扰雷达方程, 当干扰功率等于雷达最小可探测信号功率时, 确定最小雷达间距(即雷达安全间距) 为:

R m i n =

2

P At G t G r (4 ) 2 S min L

1频率与被干扰雷达中放滤波特性失配引起的损耗, 其表达式为:

L f =

-10lg

f -1

全部重合

(4)

(2)

完全不重合

式中, f -为干扰雷达信号频率与被干扰雷达中频滤波器重合部分的频率, 单位为MHz; f 1为干扰雷达发射信号频带宽度, 单位为MHz 。

如果两部雷达的频率相近, 失配损耗按第式(1)计算; 如果两部雷达的频率相差较大, 干扰信号频率完全落在被干扰雷达中频带宽外, 衰减为无穷大, 即干扰信号将不能通过被干扰雷达的中频滤波器。因此, 这里只研究频率比较接近的雷达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

[5]

3 雷达布站间距计算

根据雷达安全间距方程, 在两部雷达相关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只要确定功率损耗因子L , 雷达安全间距就确定了。

损耗因子L 常用dB 表示, 被定义为增益的倒数, 在干扰方程使用时需转换为功率比, 存在多种损耗因子时, 雷达距离方程中的总系统损耗因子L 等于各个损耗因子之积。讨论总系统损耗因子的所有分量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仅考虑一般性原理, 一些重要的损耗因子以及一些在实际中经常出现的损耗因子方程和数据。

下面分别讨论各种损耗。

3. 4 抗干扰因子

抗干扰因子的取值与被干扰雷达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干扰雷达的体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般可用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EIF) 的值代替, IE EE 对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的定义为:雷达采用抗干扰措施时系统输出的信干比与未采用抗干扰措施时系统输出的信干比的比值。

3. 1 天线损耗

天线损耗包括发射天线损耗和接收天线损耗, 当传输线采用波导时, 它们包括单位长度波导的损耗、每一波导拐弯处的损耗、旋转关节的损耗、天线收发开关上的损耗以及连接不良造成的损耗等。当工作频率为3000MHz 时, 有如下典型数据[3]。

天线转换开关的损耗:1. 5dB 旋转关节的损耗:0. 4dB

每30. 5m 波导的损耗(双程) :1. 0dB 每个波导拐弯的损耗:0. 1dB 连接不良的损耗:0. 5dB

3. 5 空间传播损耗

空间传播损耗L s 是距离R 和频率f 的函数, 一般情况下往往采用各向同性天线在自由空间的衰减方程来代替电磁波的空间衰减方程可以满足要求[6]:

L s =32. 5+20lg f +20lg R

离, 单位为km 。

在实际中, 雷达很少工作在近似自由空间的条件, 雷达大都受到地面(海面) 及其传播介质的影响。不过对于同一阵地较临近的两部雷达, 地面反射影响微弱, 不考虑其对空间传播因子的影响。下面主要分析传播介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传播衰减) 。

大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是产生雷达电波衰减的主要原因。一部分照射到这些气体微粒上的电磁波能量被它们吸收后变成热量而损失。当工作波长短于10cm(工作频率高于3GHz) 时必须考虑大气衰减, 频率越高, 大气衰减越严重。在实际中雷达的工作频率范围内(一般40GHz 以下) , 水蒸(5)

式中, f 为雷达发射频率, 单位MHz, R 为传播距

3. 2 积累损耗

积累损耗的计算公式为:

Lc =

(S /N ) m, n (S /N) m

(3)

式中, (S /N) m, n 是当n 个额外噪声参与m 个 信号加噪声 脉冲积累时, 检测所需的每个脉冲的信噪比; (S /N) m 是没有额外噪声, m 个 信号加噪声 积累时, 检测所需的每一个脉冲信噪比。

3. 3 频率失配损耗

L

76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

2011年3月第2期

22 4GHz 处, 不过此时的衰减率仍然远小于0 5db/km(大于0 1db/km) 。

综上所述, 由于靶场雷达布站阵地有限, 间距较小, 大气传播衰减也可以忽略, 不作考虑, 进行分析时可以认为雷达工作在近似自由空间。

数的两部雷达进行电磁干扰仿真分析, 得到仿真图1和图2。

3. 6 极化损耗

极化损耗L p 是指两部雷达极化方式的差异引入的损耗。不同用途的雷达所采用的天线的极化方式有所不同, 这些天线在接收不同极化的雷达信号时, 会因为极化不匹配而使信号产生损失, 只有那些极化与天线极化匹配的雷达信号的能量才能被全部接收。按照I EEE 对极化旋向的定义标准, 设天线的极化匹配因子为m p , 它表示天线的极化效率, 也叫极化损失, 其大小由接收天线的极化点r 与入射波的极化点s 在Poncar 极化球上所夹的球心角(极化失配角) 决定。

m p (r , s) =cos 2

(6)

图1 雷达A 对雷达B 的电磁干扰

当入射波的极化与接收天线极化相同时, =0(或180 ) , m p =1, 极化损失为零, 称为极化匹配状态; 当入射波的极化与接收天线极化正交时, =90 (或270 ) , m p =0, 极化损失最大。

雷达B 处接收功率表达式转化为dB 值为:P Br (dBm) =P At (dBm) +G t (dB) +G r (dB) +

210lg (dB) -L t (dB) -(4 R ) 2

L r (dB) -L f (dB) -L p (dB) -

图2 雷达B 对雷达A 的电磁干扰

由仿真图1和2可以看出:在同样距离间隔上, 两雷达之间主瓣对主瓣的干扰功率最大, 旁瓣对旁瓣的干扰功率最小, 所以在确定雷达布站安全间距时应主要考虑主瓣与主瓣之间的干扰, 在计算出两部雷达互相不干扰的最小间距后, 取两者较大值作为两雷达的最小布站安全间距。

L a (dB) -L e (dB) -L s (dB) -L (dB)

(7)

分析中认为:

(1)如果两部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没有整数倍关系, 可视为异步干扰;

(2) 两部雷达工作频率不一样, 其中一部雷达谐波可能进入另一部雷达接收机中, 谐波处可能有一定的发射功率; 发射增益在谐波处为低于基波-40dB 。

(3) 雷达方程中的损耗包括发射天线损耗、接收天线损耗、传输损耗、极化损耗、频率差异损耗、雷达抗干扰损耗、脉冲积累损耗等, 这些因素都归结为损耗因子在雷达方程中体现。

5 结束语

在雷达相关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要使雷达布站间距满足电磁兼容条件,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确定未知因素干扰功率损耗因子。本文从雷达间电

磁干扰方程入手, 分析了雷达间布站安全间距计算方法, 并针对干扰方程中的干扰功率损耗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 进而计算雷达间互不干扰的最小安全间距。雷达布站和组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课题, 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 本文选择了电磁兼容安全间距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 雷达布站间距计算仿真分析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2011年3月第2期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77

预测[J]. 火控雷达技术, 2007, 36(4) :48-51.

参考文献:

[1] 洪丽娜, 何洪涛, 冯大伟. 雷达阵地布站方法研究

[J]. 中国雷达, 2008(2) :8-11.

[2] 侯民胜. 雷达之间电磁兼容性研究[J].电子工程

师, 2002(2) :16-18.

[3] 赵欣楠, 程光伟. 雷达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的计算与

[4] 孙鹏才, 刘远耀, 陈庆, 等. 系统电磁兼容层次化预

测方法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08, 30(4) :89-92.

[5] B ARTON D. 雷达系统分析与建模[M ].南京电子技

术研究所, 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6] 戈稳. 雷达接收机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上接第50页)

机等的参数如下[5]:P t =360kW, G t =28 5dB, , l 1=30dB, =0 33m 2, S min =1 4e -0. 5=10

11W; P j =40W, R j =100km, G j =4dB, r j =0 5, K j =10, =5m 。

根据上小节理论结论, 得到理论最佳 值 0:由方程(2) 、(3) 联立解得临界天线增益G r 0=40 4101倍, 由

G r ( ) =

G r 0

2解得理论最佳 0=

2

佳总有效干扰扇面比五部干扰机单纯的有效干扰扇面之和增大5 2 。验证了理论结论的正确性。

(2)当 小于一定值( 19 ) 时, 总干扰扇面 05 5 0, 此时多部干扰机没有实现有效干扰扇面联合干扰的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连续噪声干扰的情况以总有效干扰扇面最大为分布式干扰机最优分布的评价准则, 从多机最佳相对干扰角度方面研究了多部噪声干扰机实施主瓣叠加干扰时的最佳分布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干扰机采用最佳分布方式时总有效干扰扇面比每部干扰机单纯的有效干扰扇面之和有很大程度的增大。对噪声分布式干扰最佳分布方式的研究, 可以进行大量的后续工作, 如干扰机副瓣叠加干扰或主副瓣叠加干扰研究、涉及干扰功率分配方面时的最佳分布方式研究等。参考文献:

[1] 杨军, 赵峰, 宫颖. 多空中干扰源与舰载雷达的对抗

研究[J]. 电子学报, 2007, 35(9) :1647-1650. [2] 张永顺, 童宁宁, 赵国庆. 雷达电子战原理[M]. 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3] 周一宇, 安玮, 郭福成, 电子对抗原理[M]. 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 2009.

0=2

2 =17 0719 。此外, 由G r ( ) G 0r , 可得单部干扰机有效干扰扇面 0

=15 6970 。

下面仿真画出五部干扰机相对干扰角度 与五部干扰机总干扰扇面 05的关系曲线图, 仿真图如图6。假设每相邻两部干扰机相对干扰角度均相等。图中虚线为5 0(78 4850 ) , 用以对比说明。

图6 五部干扰机相对干扰角度 与五部干扰机总干扰扇面 05的关系曲线图

[4] 李云刚, 吴京, 周一宇, 等. 电磁环境仿真中雷达天

线的数学建模[J]. 航天电子对抗, 2003(5) :27-31. [5] 赵登平. 世界海用雷达手册[M]. 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 2007.

仿真图分析:

(1) 当 =17 左右时, 总干扰扇面 05最大, 最

74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

2011年3月第2期

中图分类号:TN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30(2011) 02-0074-04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金 虎1, 郭新民1, 杨文进2

(1. 解放军92785部队, 秦皇岛066200; 2. 解放军91404部队, 秦皇岛066200)

摘要:进行有限场地集中布站时, 雷达之间的干扰是决策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何确定雷达布站间距, 从而解决雷达间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计算雷达满足电磁兼容的最小间距出发, 对雷达间距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并对其中的功率损耗因子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假定已知参数的两雷达安全间距进行了仿真。关键词:电磁兼容; 布站; 电磁干扰

Research on Radar Station Distribution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JIN Hu 1, GUO Xin min 1, YANG Wen jin 2

(1. Unit 92785of PLA, Qinhuangdao 066200, China; 2. Unit 91404of PLA, Qinhuangdao 066200, Chi na)

Abstract:When radars are distributed in limited field,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m is important in decision making. And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get the proper distance to solute the problem of interference.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to obtain minimu m distance of the radars when it is in the condition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re researched, and the power loss factor is analyzed. At last, the emulated data based on that presented before is given out.

Key words:electronic magnetic compatibility; layout design; electronic magnetic interference

1 引言

部队雷达设备不断增多, 在日常装备训练中, 由于场地的限制, 多部雷达往往集中布站, 雷达间距只有几十到几百米。同时工作的多部雷达, 其中一部或多部雷达的信号可能会对另一部雷达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严重时将会直接导致接收机饱和, 甚至使接收机高频前端烧毁[1]。如何计算雷达最小安全间距, 优化布站, 使雷达之间不产生相互电磁干扰已经成为部队训练规划过程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 以场源为中心, 在三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 通常称为近区场, 也可称为感应场; 在以场源为中心, 半径为三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 也可称为辐射场。由于雷达装备体积较大, 基本不会出现近区场(三个波长范

围内) 的布站, 所以本文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远区场的。

2 雷达布站干扰分析

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是单程的, 所以雷达方程做相应的变化, 计算雷达A 发射信号对雷达B 的干扰时, 雷达A 发射功率P At 到达雷达B 的功率根据单程雷达方程, 并且考虑各种中间损耗为:

2

P A t G t G r P Br = (1) 2 4 R 4 L 其中, P A t 为发射功率, G t 为发射天线在接收雷达方向上的增益, G r 为接收增益, R 为雷达间距, 为接收雷达工作波长, L 为可能的损耗[2]。

收稿日期:2010-09-25; 修回日期:2010-10-25

(), 男, , , ,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2011年3月第2期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75

干扰功率超过雷达最小可探测信号功率时即可对雷达产生干扰。根据干扰雷达方程, 当干扰功率等于雷达最小可探测信号功率时, 确定最小雷达间距(即雷达安全间距) 为:

R m i n =

2

P At G t G r (4 ) 2 S min L

1频率与被干扰雷达中放滤波特性失配引起的损耗, 其表达式为:

L f =

-10lg

f -1

全部重合

(4)

(2)

完全不重合

式中, f -为干扰雷达信号频率与被干扰雷达中频滤波器重合部分的频率, 单位为MHz; f 1为干扰雷达发射信号频带宽度, 单位为MHz 。

如果两部雷达的频率相近, 失配损耗按第式(1)计算; 如果两部雷达的频率相差较大, 干扰信号频率完全落在被干扰雷达中频带宽外, 衰减为无穷大, 即干扰信号将不能通过被干扰雷达的中频滤波器。因此, 这里只研究频率比较接近的雷达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

[5]

3 雷达布站间距计算

根据雷达安全间距方程, 在两部雷达相关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只要确定功率损耗因子L , 雷达安全间距就确定了。

损耗因子L 常用dB 表示, 被定义为增益的倒数, 在干扰方程使用时需转换为功率比, 存在多种损耗因子时, 雷达距离方程中的总系统损耗因子L 等于各个损耗因子之积。讨论总系统损耗因子的所有分量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仅考虑一般性原理, 一些重要的损耗因子以及一些在实际中经常出现的损耗因子方程和数据。

下面分别讨论各种损耗。

3. 4 抗干扰因子

抗干扰因子的取值与被干扰雷达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干扰雷达的体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般可用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EIF) 的值代替, IE EE 对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的定义为:雷达采用抗干扰措施时系统输出的信干比与未采用抗干扰措施时系统输出的信干比的比值。

3. 1 天线损耗

天线损耗包括发射天线损耗和接收天线损耗, 当传输线采用波导时, 它们包括单位长度波导的损耗、每一波导拐弯处的损耗、旋转关节的损耗、天线收发开关上的损耗以及连接不良造成的损耗等。当工作频率为3000MHz 时, 有如下典型数据[3]。

天线转换开关的损耗:1. 5dB 旋转关节的损耗:0. 4dB

每30. 5m 波导的损耗(双程) :1. 0dB 每个波导拐弯的损耗:0. 1dB 连接不良的损耗:0. 5dB

3. 5 空间传播损耗

空间传播损耗L s 是距离R 和频率f 的函数, 一般情况下往往采用各向同性天线在自由空间的衰减方程来代替电磁波的空间衰减方程可以满足要求[6]:

L s =32. 5+20lg f +20lg R

离, 单位为km 。

在实际中, 雷达很少工作在近似自由空间的条件, 雷达大都受到地面(海面) 及其传播介质的影响。不过对于同一阵地较临近的两部雷达, 地面反射影响微弱, 不考虑其对空间传播因子的影响。下面主要分析传播介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传播衰减) 。

大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是产生雷达电波衰减的主要原因。一部分照射到这些气体微粒上的电磁波能量被它们吸收后变成热量而损失。当工作波长短于10cm(工作频率高于3GHz) 时必须考虑大气衰减, 频率越高, 大气衰减越严重。在实际中雷达的工作频率范围内(一般40GHz 以下) , 水蒸(5)

式中, f 为雷达发射频率, 单位MHz, R 为传播距

3. 2 积累损耗

积累损耗的计算公式为:

Lc =

(S /N ) m, n (S /N) m

(3)

式中, (S /N) m, n 是当n 个额外噪声参与m 个 信号加噪声 脉冲积累时, 检测所需的每个脉冲的信噪比; (S /N) m 是没有额外噪声, m 个 信号加噪声 积累时, 检测所需的每一个脉冲信噪比。

3. 3 频率失配损耗

L

76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

2011年3月第2期

22 4GHz 处, 不过此时的衰减率仍然远小于0 5db/km(大于0 1db/km) 。

综上所述, 由于靶场雷达布站阵地有限, 间距较小, 大气传播衰减也可以忽略, 不作考虑, 进行分析时可以认为雷达工作在近似自由空间。

数的两部雷达进行电磁干扰仿真分析, 得到仿真图1和图2。

3. 6 极化损耗

极化损耗L p 是指两部雷达极化方式的差异引入的损耗。不同用途的雷达所采用的天线的极化方式有所不同, 这些天线在接收不同极化的雷达信号时, 会因为极化不匹配而使信号产生损失, 只有那些极化与天线极化匹配的雷达信号的能量才能被全部接收。按照I EEE 对极化旋向的定义标准, 设天线的极化匹配因子为m p , 它表示天线的极化效率, 也叫极化损失, 其大小由接收天线的极化点r 与入射波的极化点s 在Poncar 极化球上所夹的球心角(极化失配角) 决定。

m p (r , s) =cos 2

(6)

图1 雷达A 对雷达B 的电磁干扰

当入射波的极化与接收天线极化相同时, =0(或180 ) , m p =1, 极化损失为零, 称为极化匹配状态; 当入射波的极化与接收天线极化正交时, =90 (或270 ) , m p =0, 极化损失最大。

雷达B 处接收功率表达式转化为dB 值为:P Br (dBm) =P At (dBm) +G t (dB) +G r (dB) +

210lg (dB) -L t (dB) -(4 R ) 2

L r (dB) -L f (dB) -L p (dB) -

图2 雷达B 对雷达A 的电磁干扰

由仿真图1和2可以看出:在同样距离间隔上, 两雷达之间主瓣对主瓣的干扰功率最大, 旁瓣对旁瓣的干扰功率最小, 所以在确定雷达布站安全间距时应主要考虑主瓣与主瓣之间的干扰, 在计算出两部雷达互相不干扰的最小间距后, 取两者较大值作为两雷达的最小布站安全间距。

L a (dB) -L e (dB) -L s (dB) -L (dB)

(7)

分析中认为:

(1)如果两部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没有整数倍关系, 可视为异步干扰;

(2) 两部雷达工作频率不一样, 其中一部雷达谐波可能进入另一部雷达接收机中, 谐波处可能有一定的发射功率; 发射增益在谐波处为低于基波-40dB 。

(3) 雷达方程中的损耗包括发射天线损耗、接收天线损耗、传输损耗、极化损耗、频率差异损耗、雷达抗干扰损耗、脉冲积累损耗等, 这些因素都归结为损耗因子在雷达方程中体现。

5 结束语

在雷达相关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要使雷达布站间距满足电磁兼容条件, 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确定未知因素干扰功率损耗因子。本文从雷达间电

磁干扰方程入手, 分析了雷达间布站安全间距计算方法, 并针对干扰方程中的干扰功率损耗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 进而计算雷达间互不干扰的最小安全间距。雷达布站和组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课题, 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 本文选择了电磁兼容安全间距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 雷达布站间距计算仿真分析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第26卷2011年3月第2期

金 虎, 郭新民, 杨文进

基于电磁兼容的雷达布站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77

预测[J]. 火控雷达技术, 2007, 36(4) :48-51.

参考文献:

[1] 洪丽娜, 何洪涛, 冯大伟. 雷达阵地布站方法研究

[J]. 中国雷达, 2008(2) :8-11.

[2] 侯民胜. 雷达之间电磁兼容性研究[J].电子工程

师, 2002(2) :16-18.

[3] 赵欣楠, 程光伟. 雷达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的计算与

[4] 孙鹏才, 刘远耀, 陈庆, 等. 系统电磁兼容层次化预

测方法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08, 30(4) :89-92.

[5] B ARTON D. 雷达系统分析与建模[M ].南京电子技

术研究所, 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6] 戈稳. 雷达接收机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上接第50页)

机等的参数如下[5]:P t =360kW, G t =28 5dB, , l 1=30dB, =0 33m 2, S min =1 4e -0. 5=10

11W; P j =40W, R j =100km, G j =4dB, r j =0 5, K j =10, =5m 。

根据上小节理论结论, 得到理论最佳 值 0:由方程(2) 、(3) 联立解得临界天线增益G r 0=40 4101倍, 由

G r ( ) =

G r 0

2解得理论最佳 0=

2

佳总有效干扰扇面比五部干扰机单纯的有效干扰扇面之和增大5 2 。验证了理论结论的正确性。

(2)当 小于一定值( 19 ) 时, 总干扰扇面 05 5 0, 此时多部干扰机没有实现有效干扰扇面联合干扰的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连续噪声干扰的情况以总有效干扰扇面最大为分布式干扰机最优分布的评价准则, 从多机最佳相对干扰角度方面研究了多部噪声干扰机实施主瓣叠加干扰时的最佳分布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干扰机采用最佳分布方式时总有效干扰扇面比每部干扰机单纯的有效干扰扇面之和有很大程度的增大。对噪声分布式干扰最佳分布方式的研究, 可以进行大量的后续工作, 如干扰机副瓣叠加干扰或主副瓣叠加干扰研究、涉及干扰功率分配方面时的最佳分布方式研究等。参考文献:

[1] 杨军, 赵峰, 宫颖. 多空中干扰源与舰载雷达的对抗

研究[J]. 电子学报, 2007, 35(9) :1647-1650. [2] 张永顺, 童宁宁, 赵国庆. 雷达电子战原理[M]. 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3] 周一宇, 安玮, 郭福成, 电子对抗原理[M]. 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 2009.

0=2

2 =17 0719 。此外, 由G r ( ) G 0r , 可得单部干扰机有效干扰扇面 0

=15 6970 。

下面仿真画出五部干扰机相对干扰角度 与五部干扰机总干扰扇面 05的关系曲线图, 仿真图如图6。假设每相邻两部干扰机相对干扰角度均相等。图中虚线为5 0(78 4850 ) , 用以对比说明。

图6 五部干扰机相对干扰角度 与五部干扰机总干扰扇面 05的关系曲线图

[4] 李云刚, 吴京, 周一宇, 等. 电磁环境仿真中雷达天

线的数学建模[J]. 航天电子对抗, 2003(5) :27-31. [5] 赵登平. 世界海用雷达手册[M]. 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 2007.

仿真图分析:

(1) 当 =17 左右时, 总干扰扇面 05最大, 最


相关内容

  • 激光测距技术在空间的应用
  • 随着空间技术和航天工业的发展.空间距离测量已成为空间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雷达测距在太空中极易受到高能粒子和电磁波的干扰,测量精度低,无法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宇宙空间空气稀薄.温度变化剧烈,无法进行超声波测距.因此.测量空间距离需要一种适合空间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和测量精度高的测距方法. 激光测距 ...

  • 调频广播八木天线设计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 调频广播八木天线设计 院 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教授 高工 调频广播八木天线设计 摘 要 天线是一种用来发射或者接收电磁波的器件, 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或 缺,用于远程调频广播接收的天线大部分采用八木天线 ...

  • 激光雷达的应用
  • (1) 基于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方法综述 位姿估计方法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精确地位姿估计对于机器人的定位.自动地图生成.路径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位姿估计方法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位移误差较大.成本较高的缺点.而激光雷达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常用的激光雷达为2维脉冲式激光雷达,这 ...

  •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_杨彦民
  • 公路 2005年4月 第4期 HIGHWAY Apr.2005 No.4 文章编号:0451-0712(2005)04-0186-05 中图分类号:U453.5 文献标识码:B 秦岭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设计 杨彦民,曹 振 1 2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西安市 710054;2.陕西省公路 ...

  • 双边缘技术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 双边缘技术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2017-2-23 双边缘技术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研究 摘 要:对双边缘技术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其应用背景和系统总体结构,对比了瑞利散射和Mie 散射测风激光雷达的不同,深入介绍了两个相关系统,其中包括光纤分束器 ...

  • 高速公路完整检测报告
  • 初期支护检测01 怀化至通道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 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初期支护质量 检测报告 (Z K 46+360-Z K 46+377. 6区段) 中南大学 怀通高速公路技术服务项目部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桂花垠隧道左线进口初期支护质量 检测报告 (Z K 46+360-Z K 46+377. ...

  •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 摘要:文章简述了目前国内外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地震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井中磁梯度法等,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原理和特点,并列举了各种探测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 应用.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地雷达:电磁感应:探测 中图分类号:O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 ...

  • 基于无线电测向的台站定位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基于无线电测向的台站定位系统设计 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X] 年[X] 月[X]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

  • 遥感图像分类
  • 1 引言 随着卫星遥感图像和航空遥感图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人们可以从遥感图像中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数据和信息. 伴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民用场合需要用到遥感图像, 包括资源调查, 自然灾害观测.大气气象预报等.由于不同场合遥感图像的应用对遥感图像处理提出了不同的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