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宋元的科学技术

主备教师:刘婷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宋元的科学技术,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传播,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其核心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传播,学生已经学过隋唐的科学技术,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传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及对世界的贡献。

【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过程,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对世界的影响,记住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

2、分析: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过程,就是要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如何西传的。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对世界的影响,就是要清楚活字印刷术的先进性,指南针、火药的发明的应用过程及意义。记住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就是要明白沈括、郭守敬在宋元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认识不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初一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一些文字材料和图片等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其中关键是授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纳相关问题,更好的理解知识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1: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其中哪些是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中,哪些是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呢?学完了本课,我们就会知晓答案。

问题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时期、人物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教师

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下列问题。

问题1:活字印刷术发明于什么时期?由谁发明?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什么?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人欧洲的?

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刻于1160到1205年间的西夏文木活字印本。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的外传是从东向西传播的。 问题2:为什么活字印刷术会取代雕版印刷术?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告诉学生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问题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解决了不少的实际技术问题,降低了知识传授的难度; 第二,活字活版的印刷方式既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又省时,扩大了知识文化传

播的速度和范围。

例题一:毕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变式练习: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是在11世纪中期由毕昇发明的

B、 活字印刷术是用胶泥刻出来的“活字”,且每字只可用一次

C、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既省时,又省力

D、 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刻于1160到1205年间的西夏文木活字印

问题二: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西传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以及它们的应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下列问题。

问题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指南针发明于什么时期?

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到了宋代,人民发明了便于使用的指南针。

问题2:简要说明火药的发展规律。

1、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藩镇割据战争);

2、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主要表现有:

(1)、南宋时期,发明了以突火枪为代表的管形火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

(2)元朝时,出现了火铳和火炮。

问题3:指南针和火药是如何西传的?

指南针的外传主要通过阿拉伯人完成。

火药是通过两条途径传到欧洲的:一是南宋时期火药传至阿拉伯;二是蒙古军队在西征时,经常使用火器,使火药传至中亚、西亚地区。

问题4: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指南针在航海业上的广泛使用,我欧洲的航海家们开辟新航线、发现美洲大陆和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使世界从彼此隔绝的状态走向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整体。

火药的普遍使用,结束了冷兵器战争的历史,使人类的战争开始进入了血与火的时代;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主义的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

例题二: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地动仪

变式练习: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属于宋朝时期发明的是( )

A、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B、造纸术和火药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问题三: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沈括、郭守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沈括是什么时期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有哪些?

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他的成就主要有:

1、 撰写了《梦溪笔谈》;

2、 创制了“十二气历”;

3、 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意识到石油用途和价值;

4、 记载了北宋时期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并使之流传。

问题2:郭守敬是什么时期科学家?他的成就有哪些?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他编写了《授时历》,比西方的现行历早300年。 例题三:古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著作是( )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金刚经》 D、《甘石星经》 变式练习:下列关于沈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B、沈括记载了北宋时期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并使之流传

C、他创制了“十二气历”,比英国类似的历法早1000年

D、他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意识到石油用途和价值

【课堂总结】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领先于世界并向欧亚大陆地区传播,同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对人类在文化、军事和航海等方面的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动力和影响。那么,宋元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哪些巨大的成就呢?请同学们提前预习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宋元的科学技术

主备教师:刘婷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宋元的科学技术,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传播,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其核心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与传播,学生已经学过隋唐的科学技术,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与传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及对世界的贡献。

【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过程,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对世界的影响,记住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

2、分析: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传播过程,就是要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如何西传的。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对世界的影响,就是要清楚活字印刷术的先进性,指南针、火药的发明的应用过程及意义。记住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就是要明白沈括、郭守敬在宋元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认识不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初一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一些文字材料和图片等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其中关键是授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纳相关问题,更好的理解知识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1: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其中哪些是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中,哪些是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成果呢?学完了本课,我们就会知晓答案。

问题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时期、人物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教师

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下列问题。

问题1:活字印刷术发明于什么时期?由谁发明?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什么?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人欧洲的?

11世纪中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刻于1160到1205年间的西夏文木活字印本。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的外传是从东向西传播的。 问题2:为什么活字印刷术会取代雕版印刷术?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告诉学生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问题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解决了不少的实际技术问题,降低了知识传授的难度; 第二,活字活版的印刷方式既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又省时,扩大了知识文化传

播的速度和范围。

例题一:毕昇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变式练习: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是在11世纪中期由毕昇发明的

B、 活字印刷术是用胶泥刻出来的“活字”,且每字只可用一次

C、 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既省时,又省力

D、 我国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刻于1160到1205年间的西夏文木活字印

问题二: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西传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以及它们的应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下列问题。

问题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指南针发明于什么时期?

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到了宋代,人民发明了便于使用的指南针。

问题2:简要说明火药的发展规律。

1、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藩镇割据战争);

2、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主要表现有:

(1)、南宋时期,发明了以突火枪为代表的管形火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

(2)元朝时,出现了火铳和火炮。

问题3:指南针和火药是如何西传的?

指南针的外传主要通过阿拉伯人完成。

火药是通过两条途径传到欧洲的:一是南宋时期火药传至阿拉伯;二是蒙古军队在西征时,经常使用火器,使火药传至中亚、西亚地区。

问题4: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指南针在航海业上的广泛使用,我欧洲的航海家们开辟新航线、发现美洲大陆和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使世界从彼此隔绝的状态走向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整体。

火药的普遍使用,结束了冷兵器战争的历史,使人类的战争开始进入了血与火的时代;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主义的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

例题二: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地动仪

变式练习: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属于宋朝时期发明的是( )

A、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B、造纸术和火药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问题三:沈括、郭守敬对宋元科学技术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沈括、郭守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沈括是什么时期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有哪些?

沈括是北宋科学家,他的成就主要有:

1、 撰写了《梦溪笔谈》;

2、 创制了“十二气历”;

3、 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意识到石油用途和价值;

4、 记载了北宋时期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并使之流传。

问题2:郭守敬是什么时期科学家?他的成就有哪些?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他编写了《授时历》,比西方的现行历早300年。 例题三:古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著作是( )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金刚经》 D、《甘石星经》 变式练习:下列关于沈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B、沈括记载了北宋时期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并使之流传

C、他创制了“十二气历”,比英国类似的历法早1000年

D、他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意识到石油用途和价值

【课堂总结】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领先于世界并向欧亚大陆地区传播,同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对人类在文化、军事和航海等方面的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动力和影响。那么,宋元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哪些巨大的成就呢?请同学们提前预习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相关内容

  • 论宋元时期钧瓷造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
  • 摘要:钧瓷造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艺人们表达审美情感.体现文化认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同文化思想的差异与碰撞,必然会在造型上清晰地显现出时代的烙印.宋元时期作为钧瓷艺术的鼎盛时期,器物的造型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必然会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从几个不同方面来对宋元时期艺术的发展.钧瓷造型的特点 ...

  • 6.13宋元的科学技术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课标内容]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用于航海: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火红制造武器,宋元时,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出现了大量的火药武器:11世纪中期, ...

  • 从[宋元戏曲史]看王国维的研究方法
  • 第7卷第3期2009年6月 红河学院学报 JournalofHongheUniversity V01.7 Jun.舢 No.3 从<宋元戏曲史>看王国维的研究方法 李文胜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清末民初,一代学人王国维承前启后,在学术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引领着后世 ...

  • 宋元时期的农业
  • 宋元时期的农业.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农田的开垦和农作物分布的变化 宋元时期,农业生产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其所养 ...

  • 宋元小说话本志疑
  • 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鲁迅称之为"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1](P319).学术界一般认为,现存宋元话本主要有两大类,即小说和讲史,而又以小说成就为高.现行的一些文学史.小说史都列有<宋元话本>的专章或专节,一些专题论著也对宋元话本作了较高的评价.这些论 ...

  • 天理·仁性与程颢的修身之道
  • 摘 要:"天理"是二程思想中的最高范畴,与程颐不同,程颢之"天理"则是与个人的生命感悟密切相关,由自然之道见当然之理.程颢继承<周易>"生生之化"的思想,紧扣生命之"生"来看天理与仁性,强调天人一体,在天理论 ...

  • 行走同里 苏州水乡小镇的千年慢时光
  •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 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同里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 ...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参考教案3
  •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目标 1. 2. 3. 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4.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 ...

  •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优质课教案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科学习,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2.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3.认识宋词和元曲,掌握杰出代表 4.认识宋元时期的绘画和书法,掌握杰出代表 5.学会感受美.欣赏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