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高二历史 编写人:王若东

【课标要求】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学习目标】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2)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联系的;

(3)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学习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学习方法】

1、归纳分析、问题探究 2、注意比较联系我国历史上的其他改革 【知识链接】 1、理解概念:

(1)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a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b 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c 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d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封建化: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

2、阅读本课引言部分: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哪个更像我们汉人? 同样在北魏时期建立的石窟艺术,艺术风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大家想想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实作品反映艺术风格的不同是孝文帝改革的结果。那么孝文帝改革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自主学习】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阅读教材概括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表现)

1、农牧业的展: 、 、 、 、

、 。 2、 手工业进步

(1)丝织业 (2)制瓷业 3、商业活动的活跃: 、 、 。 思考探究:1、读p41学思之窗思考“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2、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

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过渡: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的融合,也推动了上层建筑和意识的封建化,什么是封建化? 鲜卑政权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封建化?这些措施如何促进封建化的?推动封建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措施: , , 。 2、影响: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什么是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民族融合有哪些表现? 1、表现:(1)鲜卑族的汉化 表现在 、 、 。

(2)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 表现在 、 。 2、意义 。 思考探究: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

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1、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讨论探究: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学习反思】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孝文帝时期,有利于北魏经济恢复发展的措施有①均田制②新的租调制③三长制④重视兴修水利⑤放松对手工业工匠的管理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经济发展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许多荒地得到开垦,人口大为增加

B 、开始出现整地碎土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生产都有所发展 D 、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 3、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是 A 、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 B 、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

C 、废除鲜卑族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

D 、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

4、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 、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 、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 、“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5、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 、北方实现统一 B 、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C 、民族矛盾尖锐

D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6、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正确...

的是 A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B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 、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7、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8、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作用有①缓和了民族矛盾②巩固了封建统治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④为结结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下诏,认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洛阳迦蓝记》回答: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3)材料二中洛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问答题:

10、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高二历史 编写人:王若东

【课标要求】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学习目标】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2)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联系的;

(3)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学习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学习方法】

1、归纳分析、问题探究 2、注意比较联系我国历史上的其他改革 【知识链接】 1、理解概念:

(1)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a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b 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c 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d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封建化:封建化是指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阶段的少数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

2、阅读本课引言部分: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哪个更像我们汉人? 同样在北魏时期建立的石窟艺术,艺术风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大家想想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实作品反映艺术风格的不同是孝文帝改革的结果。那么孝文帝改革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自主学习】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阅读教材概括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表现)

1、农牧业的展: 、 、 、 、

、 。 2、 手工业进步

(1)丝织业 (2)制瓷业 3、商业活动的活跃: 、 、 。 思考探究:1、读p41学思之窗思考“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2、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

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过渡: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的融合,也推动了上层建筑和意识的封建化,什么是封建化? 鲜卑政权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封建化?这些措施如何促进封建化的?推动封建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措施: , , 。 2、影响: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什么是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民族融合有哪些表现? 1、表现:(1)鲜卑族的汉化 表现在 、 、 。

(2)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 表现在 、 。 2、意义 。 思考探究: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

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1、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讨论探究: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学习反思】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孝文帝时期,有利于北魏经济恢复发展的措施有①均田制②新的租调制③三长制④重视兴修水利⑤放松对手工业工匠的管理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 2、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经济发展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许多荒地得到开垦,人口大为增加

B 、开始出现整地碎土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生产都有所发展 D 、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 3、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是 A 、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 B 、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

C 、废除鲜卑族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

D 、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

4、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 、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 、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 、“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5、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 、北方实现统一 B 、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C 、民族矛盾尖锐

D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6、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正确...

的是 A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B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 、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7、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8、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作用有①缓和了民族矛盾②巩固了封建统治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④为结结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下诏,认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洛阳迦蓝记》回答:

(1)材料一中的魏主是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3)材料二中洛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问答题:

10、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相关内容

  •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基础知识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2.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4.北方出现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封建化两大趋势出现: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加强统治 (二 ...

  • 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当代思考
  • 作者:莫岳云 广东社会科学 2012年02期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1)06-0131-0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融合有许多论述.恩格斯提出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各民族通过融合达到消亡的问题: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使各民族融合的论断:斯大林 ...

  • 对促进民族大融合贡献最突出的皇帝
  • 在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封建皇帝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皇帝,对促进民族大融合的贡献最突出.他,就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47-499在位). 东汉末年以后,从我国北方和西北方大规模迁居到黄河流域的匈奴.鲜卑.羯(jie杰).氐(di滴).羌等少数民族,在十六国时期逐渐和汉族人民错居杂处,与汉族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 ...

  •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3
  •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的时间.分布的地区及其处境:匈奴贵族灭西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南方及西南.西北等地的民族融合. ...

  •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内容标准]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 ...

  •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爱国者同盟网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 ...

  • 孝文帝改革
  • 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原因:改革前的的社会状况(必要性) (一) 北魏的崛起: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但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二) 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内迁的少数民 ...

  • 北方民族大融合01
  • 示范教案一(北方民族大融合1课时)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2.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过程. 3.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4.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 ...

  • 芦山重建: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路
  • 李后强 翟琨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20日   07 版)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强烈地震.习近平同志要求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务院批复的<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求建立&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