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建设

牢固树立五大理念

统筹推进五大建设

【教学目的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以五大理念引领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内容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围绕这个课题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教学重点、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当前情况下,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

【导语、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围绕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十六个专题,全面准确深入阐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第四个大部分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以五大理念引领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那么,今天我们围绕这个课题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中全会《公报》

框后+: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重庆调研时要求,“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对加快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干部会议上提出“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1992年南巡谈话时的“发展是硬道理”,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毫无疑问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十三五建议》的全部内容,这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下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概括起来说,这个关键时期的五年规划,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在中国迈上现代化进程更高阶段时的发展新思维。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线、核心、灵魂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们把它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的引导。那么,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先要解决我们的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因此,我们党在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时候,首先强调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这一发展思想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动力,为其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协调和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和外在支撑,将促进其他发展更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共享性;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是其他发展的基础载体;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其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框后+:第一,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规模数量型资源要素的累加来推动发展,而现在,这种粗放式、低效益、高成本的发展方式难以再维系下去了,怎么办?因此,我们要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依靠创新驱动特别是科技创新来提高发展效率,减少发展代价。

=大家知道,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中国制造在全球可谓铺天盖地,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占了全球八分之一以上,实在是了不得。但是,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质疑,就是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发展的话,叫复制模仿,或者叫拿来主义——把别人的好东西拿来为己所用,或者叫后发优势。真正属于中国人原创的东西很少。所以,中国现在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长期以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叫跟随者,现在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转化,就是要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化。只有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抓住和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为未来五年创新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按照这一路线图,既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既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又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既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又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协调:下好全国一盘棋

框前+: 第二,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区域、领域、人群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依靠协调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全会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我们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即既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又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既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绿色: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框前+: 第三,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生态环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被污染的空气、水,沙漠化的土壤、植被,对人的健康和生活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怎么办?从可持续发展以及宜居生活、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都是要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所以,绿色发展是当代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列车,相伴而来的还有雾霾频发、城市拥堵、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危机。

框后+: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危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前+:“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6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又要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既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又要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既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开放:融入全球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框后+:第四,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如何联动起来,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如何实现更通畅地双向流通,国内市场规则和国际市场规则如何更好地匹配,这都是开放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已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近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与中美企业家座谈时强调,“中国的开放大门就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开开了就关不上了”;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这既包括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

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后+: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既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又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既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又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享: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框前+:当然,我们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少数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部分人的发展,绝对

不应当只是城市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城市里的特权人士的发展,而应当惠及中国的每一个人。所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框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呈现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3亿多中国人中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来享受发展的成果。他们不仅是改革发展的贡献者、推动者,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八大目标=:一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最核心有“五件事”,就业、住房、医疗、社保、教育。

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四是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五是城乡收入差距。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六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尽快解决大病统筹,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药品价格。

八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深入领会,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

后+: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切实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 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全过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今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省代表团第五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指出,在当前情况下,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习近平要求党组织和政府要补齐民生短板,“要坚持以民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

(一)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框后+:当前来看,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点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将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而如何适应它、把握它、引领它就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大逻辑,而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这种大逻辑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在这种新常态下,就需要因势利导地推动我国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后+: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2.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跃升,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往的高速发展,付出了高污染、高耗能的沉重代价。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占用大量的生产资源,积聚了经济风险。同时,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社会资源进入不足、机制不活,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新常态是增长形态的跨越,从传统增长形态到现代增长形态,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看上去会增加成本,但能够满足人民更迫切的生态需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本身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就是让人的能力充分迸发涌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带来的是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形态。

框前+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

4.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就能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框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机制单一。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投资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削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释放新的强大动力,支撑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

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框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6.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图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7.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强调的是,政治建设要注重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我国国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政治建设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使人民当家作主得到更重要、更多,以及更深的体现和实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中涉及民主形式问题,就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民主形式来体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来看,可以说有两种民主形式。一种是选举民主,即通过投票选举来行使人民主权;还有一种是协商民主,也就是大家有事好商量,不同群体、不同成员、不同阶层通过

协商来解决公共事务及一些利益矛盾和纠纷,而人民当家作主则是将这两种民主形式相互补充。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前+: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后+: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3.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前+: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4.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5.在行政体制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前+: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不断推进。

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6.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充分发挥宗教界人

士和信教群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7.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后+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造福两岸同胞。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前+: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包括文化工作,要将信仰的美彰显出来,要将崇高的美彰显出来,要使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体现出来,并成为社会中主导的价值观念。

后+:前一段时间,阎肃同志去世了。阎肃同志是党和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几十年来,他的文艺作品都在讴歌我们的民族、社会和先进人物,彰显其中的信仰美、崇高美和价值美。而阎肃同志80多年的人生历程,本身就是信仰美、崇高美、向上和向善价值观的活的化身。

1.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前+:一个国家要实现奋斗目标,既要不断地丰富物质财富,也要不断地丰富精神财富。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物质文明建设可以提升中国硬实力,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硬实力,就相当于缺钙一样,缺钙得软骨病;那么缺乏软实力,就相当于缺氧,你就是再有劲儿,你也使不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30多年来,我国亿万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

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框后+: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后+: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5.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平原县由县委宣传部、文体广新局共同主办的 “平原县2016年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自3月28日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送戏近20余场,累计观看群众达万余人次。

后+:本次活动旨在为各地群众送来大家喜闻乐见的青春歌舞、幽默小品、时尚民乐、戏曲等节目,以展现和歌颂新农村、和谐家园的美好生活。演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平原县乡情吕剧团和平原县华韵文艺演出有限公司为全县十三个乡镇进行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有歌曲,戏曲,舞蹈,器乐等,极大的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平原县注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牛斗虎”:是由武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

“通德号”酿造工艺:通德号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传承至今已历百余年,这是平原仅有的一家四代承一祖业的老字号。

刘备在平原的传说:东汉末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曾两度在平原做县令、国相之职,刘备在平原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河灯节、签子馒头加工技艺、鸽子会等被列入平原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项目表。

6.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前+:我国网民有近7亿人,很多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 上的网络文化,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后+: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分析网上斗争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正确战略战术,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网上负面言论少一些,对我国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7.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框前+: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框后+例子:国家在全球大力发展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8.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国外很多人对中国发生的奇迹有着浓厚兴趣,想破解中国成功的秘诀,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误解也不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一些西方媒体仍然在“唱衰”中国。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要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框后+: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后+:主要政策是,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大家可以看出,这些政策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相吻合。

新华网济南4月6日电报道,今年山东省平原县投资3亿元,在城区新建第三实验小学、第六中学、第七中学和职业中专,可增补7000多个学位。

为彻底解决城区学校“超学位”、“大班额”问题,大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平原县连年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扩建了平原县第一实验小学、郭刘小学、继愈小学、第五中学来实现扩容增量。

后+:这个新闻对我们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通过这一举措,解决了平原很严重的大班额问题,解决了我们最为关系的问题。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前+: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后+: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不少群众贫困程度还很深,帮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绝非易事。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014年平原县共识别出省定贫困村94个、贫困人口11050户、30430人,到2015年仍有21880人没有脱贫。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扶贫理念,完善扶贫机制,实施精准脱贫,走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其他扶贫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托底的扶贫路子。像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军令状落实领导责任,还有派遣“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等等政策,都表现出咱们县对扶贫、脱贫工作的决心。

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前+: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

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创新维稳理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着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5.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框前+: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改革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框后+: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新华网济南1月26日电1月24日,“第二届城市民生建设与民生保障论坛暨2015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发布了2015全国民生改善优秀城市和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地区)名单,山东省平原县荣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

后+:平原从200多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自2014年以来,平原县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四德工程”,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德治推进法治建设,让法治与德治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进社区、进厂企、进村庄、进学校和“社区六进”“局长四访”“六小警务”等活动,推动全社会的道德与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平原、平安平原、幸福建设,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至2015年底,全县180个社区有138个社区实现了“零发案”,实现了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极大提升,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平原县取得了满意度为97.8%、名列全省第19名、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6.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前+: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是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详尽的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怎么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怎么样看待生态环境等。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要有一种新的生态观。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3.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前+: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4.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主要做法: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德州晚报讯 2015年12月9日,记者从平原县环保局获悉,2015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审查评审已结束,平原县荣膺36个入围县(市、区)榜首,也是德州市唯一一个,山东省2个荣获此殊荣的县(市、区)之一。

后+:全国确定26个城市(区)和36个县(市、区)作为2015年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的地区。平原县排名列东部县第一名。2016年3月平原县入围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名单。是山东省唯一入围县市。

曾经的平原,“三纸一化”(正大纸业、沪平永发、华中纸业和原德齐龙化工)撑起了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日渐脆弱的环境承载力、产业结构的“粗老笨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以化工、造纸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决定了平原既要补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生态文明的路。 新一届领导集体转变发展思路、严格设定“排放关卡”,倒逼传统企业转变

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后,平原传统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先后有5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治污减排工程220多项,实现企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化利用。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都再次强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在平原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循环经济仍占据重要位置。

=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使人们改变狭隘认识,重视GDP增长、经济建设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发展。但是,作为具体事务,“五位”总是有区别的,那就难免被区别对待,就会有先后和轻重,那些排到后面的工作就可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要为排在前面的工作(主要是经济建设工作)让路。

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难题。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发展行动,则能破解这个难题。这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一体”的,作为行动指导,它们可以同时存在、同等重要,没有先后和轻重。在每一个建设领域、每一个发展行动中,这五大理念都要得到体现。而在某个建设领域同时运用这五大理念,则能兼顾其他建设领域的要求。例如,在经济建设中遵循协调、绿色、共享的理念,就能兼顾到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

牢固树立五大理念

统筹推进五大建设

【教学目的要求】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以五大理念引领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内容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围绕这个课题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教学重点、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当前情况下,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

【导语、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围绕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十六个专题,全面准确深入阐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第四个大部分围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以五大理念引领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那么,今天我们围绕这个课题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中全会《公报》

框后+: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重庆调研时要求,“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对加快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干部会议上提出“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1992年南巡谈话时的“发展是硬道理”,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毫无疑问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十三五建议》的全部内容,这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下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概括起来说,这个关键时期的五年规划,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在中国迈上现代化进程更高阶段时的发展新思维。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线、核心、灵魂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们把它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的引导。那么,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先要解决我们的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因此,我们党在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时候,首先强调的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这一发展思想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动力,为其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协调和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和外在支撑,将促进其他发展更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共享性;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是其他发展的基础载体;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其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框后+:第一,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规模数量型资源要素的累加来推动发展,而现在,这种粗放式、低效益、高成本的发展方式难以再维系下去了,怎么办?因此,我们要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依靠创新驱动特别是科技创新来提高发展效率,减少发展代价。

=大家知道,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中国制造在全球可谓铺天盖地,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占了全球八分之一以上,实在是了不得。但是,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质疑,就是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发展的话,叫复制模仿,或者叫拿来主义——把别人的好东西拿来为己所用,或者叫后发优势。真正属于中国人原创的东西很少。所以,中国现在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长期以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叫跟随者,现在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转化,就是要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化。只有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抓住和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为未来五年创新发展提供了路线图。

=:按照这一路线图,既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既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又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既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又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协调:下好全国一盘棋

框前+: 第二,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区域、领域、人群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依靠协调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全会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我们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即既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又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既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绿色: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框前+: 第三,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生态环境对于人的生存至关重要,被污染的空气、水,沙漠化的土壤、植被,对人的健康和生活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怎么办?从可持续发展以及宜居生活、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都是要解决绿色发展的问题。所以,绿色发展是当代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列车,相伴而来的还有雾霾频发、城市拥堵、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危机。

框后+: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危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前+:“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6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又要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既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又要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既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开放:融入全球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框后+:第四,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如何联动起来,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如何实现更通畅地双向流通,国内市场规则和国际市场规则如何更好地匹配,这都是开放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前+: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已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近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与中美企业家座谈时强调,“中国的开放大门就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开开了就关不上了”;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这既包括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

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后+: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既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又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既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又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享: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框前+:当然,我们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少数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部分人的发展,绝对

不应当只是城市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城市里的特权人士的发展,而应当惠及中国的每一个人。所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框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呈现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3亿多中国人中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来享受发展的成果。他们不仅是改革发展的贡献者、推动者,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的享受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八大目标=:一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最核心有“五件事”,就业、住房、医疗、社保、教育。

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四是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五是城乡收入差距。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六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尽快解决大病统筹,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药品价格。

八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深入领会,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

后+: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切实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 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全过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今年3月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省代表团第五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指出,在当前情况下,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习近平要求党组织和政府要补齐民生短板,“要坚持以民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

(一)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框后+:当前来看,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点是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将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而如何适应它、把握它、引领它就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大逻辑,而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这种大逻辑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在这种新常态下,就需要因势利导地推动我国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后+: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2.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跃升,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往的高速发展,付出了高污染、高耗能的沉重代价。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占用大量的生产资源,积聚了经济风险。同时,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社会资源进入不足、机制不活,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新常态是增长形态的跨越,从传统增长形态到现代增长形态,从初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看上去会增加成本,但能够满足人民更迫切的生态需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本身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就是让人的能力充分迸发涌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带来的是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形态。

框前+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

4.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就能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框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机制单一。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投资增速放缓,人口红利削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释放新的强大动力,支撑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

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框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6.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图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7.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强调的是,政治建设要注重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我国国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政治建设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使人民当家作主得到更重要、更多,以及更深的体现和实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中涉及民主形式问题,就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民主形式来体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来看,可以说有两种民主形式。一种是选举民主,即通过投票选举来行使人民主权;还有一种是协商民主,也就是大家有事好商量,不同群体、不同成员、不同阶层通过

协商来解决公共事务及一些利益矛盾和纠纷,而人民当家作主则是将这两种民主形式相互补充。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前+: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后+: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3.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前+: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4.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5.在行政体制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前+: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不断推进。

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6.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拥有众多信教群众的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要。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充分发挥宗教界人

士和信教群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7.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后+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造福两岸同胞。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前+: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包括文化工作,要将信仰的美彰显出来,要将崇高的美彰显出来,要使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体现出来,并成为社会中主导的价值观念。

后+:前一段时间,阎肃同志去世了。阎肃同志是党和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几十年来,他的文艺作品都在讴歌我们的民族、社会和先进人物,彰显其中的信仰美、崇高美和价值美。而阎肃同志80多年的人生历程,本身就是信仰美、崇高美、向上和向善价值观的活的化身。

1.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前+:一个国家要实现奋斗目标,既要不断地丰富物质财富,也要不断地丰富精神财富。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物质文明建设可以提升中国硬实力,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硬实力,就相当于缺钙一样,缺钙得软骨病;那么缺乏软实力,就相当于缺氧,你就是再有劲儿,你也使不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30多年来,我国亿万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

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框后+: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后+: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5.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平原县由县委宣传部、文体广新局共同主办的 “平原县2016年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自3月28日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送戏近20余场,累计观看群众达万余人次。

后+:本次活动旨在为各地群众送来大家喜闻乐见的青春歌舞、幽默小品、时尚民乐、戏曲等节目,以展现和歌颂新农村、和谐家园的美好生活。演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平原县乡情吕剧团和平原县华韵文艺演出有限公司为全县十三个乡镇进行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有歌曲,戏曲,舞蹈,器乐等,极大的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平原县注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牛斗虎”:是由武术牛虎拳发展演变而来,流传在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一带。

“通德号”酿造工艺:通德号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七(1901)年,传承至今已历百余年,这是平原仅有的一家四代承一祖业的老字号。

刘备在平原的传说:东汉末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曾两度在平原做县令、国相之职,刘备在平原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河灯节、签子馒头加工技艺、鸽子会等被列入平原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项目表。

6.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前+:我国网民有近7亿人,很多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 上的网络文化,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后+: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分析网上斗争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正确战略战术,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网上负面言论少一些,对我国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7.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框前+: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框后+例子:国家在全球大力发展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8.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国外很多人对中国发生的奇迹有着浓厚兴趣,想破解中国成功的秘诀,对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误解也不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一些西方媒体仍然在“唱衰”中国。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要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

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框后+: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后+:主要政策是,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大家可以看出,这些政策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相吻合。

新华网济南4月6日电报道,今年山东省平原县投资3亿元,在城区新建第三实验小学、第六中学、第七中学和职业中专,可增补7000多个学位。

为彻底解决城区学校“超学位”、“大班额”问题,大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平原县连年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扩建了平原县第一实验小学、郭刘小学、继愈小学、第五中学来实现扩容增量。

后+:这个新闻对我们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通过这一举措,解决了平原很严重的大班额问题,解决了我们最为关系的问题。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前+: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后+: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不少群众贫困程度还很深,帮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绝非易事。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014年平原县共识别出省定贫困村94个、贫困人口11050户、30430人,到2015年仍有21880人没有脱贫。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扶贫理念,完善扶贫机制,实施精准脱贫,走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其他扶贫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托底的扶贫路子。像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军令状落实领导责任,还有派遣“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等等政策,都表现出咱们县对扶贫、脱贫工作的决心。

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前+: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

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着力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创新维稳理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着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5.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框前+: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改革处于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框后+: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新华网济南1月26日电1月24日,“第二届城市民生建设与民生保障论坛暨2015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发布了2015全国民生改善优秀城市和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地区)名单,山东省平原县荣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

后+:平原从200多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自2014年以来,平原县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四德工程”,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德治推进法治建设,让法治与德治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进社区、进厂企、进村庄、进学校和“社区六进”“局长四访”“六小警务”等活动,推动全社会的道德与法治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平原、平安平原、幸福建设,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至2015年底,全县180个社区有138个社区实现了“零发案”,实现了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极大提升,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平原县取得了满意度为97.8%、名列全省第19名、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6.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前+: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是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详尽的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怎么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怎么样看待生态环境等。所以,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要有一种新的生态观。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3.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前+: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4.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主要做法: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德州晚报讯 2015年12月9日,记者从平原县环保局获悉,2015年“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审查评审已结束,平原县荣膺36个入围县(市、区)榜首,也是德州市唯一一个,山东省2个荣获此殊荣的县(市、区)之一。

后+:全国确定26个城市(区)和36个县(市、区)作为2015年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的地区。平原县排名列东部县第一名。2016年3月平原县入围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名单。是山东省唯一入围县市。

曾经的平原,“三纸一化”(正大纸业、沪平永发、华中纸业和原德齐龙化工)撑起了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日渐脆弱的环境承载力、产业结构的“粗老笨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以化工、造纸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决定了平原既要补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生态文明的路。 新一届领导集体转变发展思路、严格设定“排放关卡”,倒逼传统企业转变

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后,平原传统企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先后有5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治污减排工程220多项,实现企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化利用。 国家十三五规划以及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都再次强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在平原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循环经济仍占据重要位置。

=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使人们改变狭隘认识,重视GDP增长、经济建设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发展。但是,作为具体事务,“五位”总是有区别的,那就难免被区别对待,就会有先后和轻重,那些排到后面的工作就可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要为排在前面的工作(主要是经济建设工作)让路。

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难题。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发展行动,则能破解这个难题。这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一体”的,作为行动指导,它们可以同时存在、同等重要,没有先后和轻重。在每一个建设领域、每一个发展行动中,这五大理念都要得到体现。而在某个建设领域同时运用这五大理念,则能兼顾其他建设领域的要求。例如,在经济建设中遵循协调、绿色、共享的理念,就能兼顾到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


相关内容

  • 林坚:"五大发展理念"与"五位一体"布局的关联
  •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11-20 17:16:08 来源:人民大学国发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 ...

  • 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
  • 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5-11-20 来源:哈尔滨文明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贯穿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按照这条主线来谋篇布局的.学 ...

  • 五大发展理念相关论文
  • 五大发展理念阐释 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 ...

  • 五大发展理念是渝东北全面小康的科学指南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下简称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共同出发点,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渝东北处在重庆生态 ...

  •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
  •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 茂名中公教育 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握指成拳形成突围合力,才能推动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古人有言,"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提纲挈领.把握关键,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今年是全 ...

  • 用五大理念引领乡村旅游规划发展-巅峰智业
  • 随着工业化深入发展和城市建设不断扩张,人类影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人类自己打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也恰恰形成了对人类自然天性的禁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成为城市居民的精神渴望,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并逐渐成为地方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 与其他旅游 ...

  • 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关系
  • 2017年04月27日 18:05:55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汤志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统一整 ...

  • 独家评论 丨 如何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 导读: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列宁同志曾经讲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技术领先先一步,理念领先步步 ...

  •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变革
  •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变革(评论员观察) --中国信心从何而来之一 张铁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7日 05 版) 编者按:今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中流击水的激荡,又有乱云飞渡的风险.未来的发展蓝图,应如何绘就?更深层次的改革,该如何推进?站在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