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贵州民族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 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专 业 历史学 班 级 07级1班 姓 名 王松 学 号 [1**********]7 指导教师 张建平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目 录

一、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确立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客观条件

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主要表现

四、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消极影响

五、斯大林模式的贡献

六、结束语

七.注释及参考文献

论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07历史 王松

摘 要: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该体制的始作俑者是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故而得名,这种体制成为二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客观历史原因。这种体制在实践中同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一样,具有矛盾的双重性,在对苏联的共产主义初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斯大林模式也给苏联社会造成了难以抚平的创伤,更为严重的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当前社会是一个改革和转变中的社会,所以对于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新宪法 工业化 集中化 个人崇拜 监督 一国社会主义

斯大林在其血腥统治的最后十五年里,斯大林所握有的权力是俄国历任沙皇所没有拥有过的。“斯大林手中不仅掌握了全部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而且把经济领导的全部命脉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使他能够不受监督,随心所欲地支配全国的物质资源和财富。斯大林有权决定对外全部政策,他甚致把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权利全部集中于手中。”斯大林之所以能登上权力的巅峰,斯大林模式在这①

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十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富农阶级被消灭了,社会生产关系基本确立。除了边远农村还有近100万户个体农户之外,全国都是国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农庄农民的集体所有制。自此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一百多年来俄国梦寐以求的目标经过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

苏联在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建立的十多年间,政治经济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变。如“1935年,全国的发电量为260亿千瓦时。1937年,全国的生铁产量为1450万吨,钢产量为1770万吨;全国的国民收入为963亿卢布。”由于苏联于1918年和1924年颁布的两部②

宪法已与新形势的变化不相适应,另外,已经建立的斯大林模式又需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35年2月的全苏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成立制定新宪法的宪法委员会,1936年6月完成新宪法草案,1936年11月25日,为了审核和通过新宪法,召开了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并在1936年12月5日,大会一致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把业已形成的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以立法手段固定下来,为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完成了国家立法手续。标志着

斯大林莫斯在苏联的确立。

然而,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并不是历史偶然间创造的,而是有着很深的历史客观条件。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客观条件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二十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有它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1、严峻的国际形势。一战结束后,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苏联虽然有被围困的一面,但获得得了20年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斯大林利用这种被围困的,面临战争危险的形势,作为推向国家直接工业化方针的激励条件,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同时,斯大林还利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原有矛盾,和德国建立起微妙的关系,建立打破帝国主义各国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封锁的通道。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苏联的国民经济由于自成体系,不仅免受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反而利用各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寻找市场,大量引进苏联短缺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成为苏联急速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和有力条件。在这次大危机中,德国、日本及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而西方国家一再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使得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当危险,这直接刺激了苏联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2、三十年代紧张的国内形势。众所周知,不仅在整个二十年代,而且三十年代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单独建设社会主义,造成苏联党和国家的一种“非常感”。俄罗斯的一贯大国追求在这种“非常感”的驱动下,使得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迫切要求建设独立的国家工业和强大的国防力量。在制定各种计划和推行各种政策时,都把应付战争这根弦绷得很紧。这种“非常感”是很多超正常政策能够推行的重要社会因素。苏联从其建立的第一天起,帝国主义各国就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人民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同法西斯的战斗不仅可避免,而且已经迫在眉睫。这在国内不仅形成了一种高昂的气氛,而且还引起了紧张气氛。这种紧张状态使得苏联领导集体对敌我力量估计错误,夸大了敌对组织和侦探机构的力量。而苏联人民和普通干部又很难区别斯大林和内务部行为中的正确和错误的界线。

事实上,在整个二、三十年代初斯,对苏维埃政权抱有敌对情绪的人们确实在一些城市和乡村组织了反革命团体,但通常是小而分散的,但并不对苏联政权构成威胁。但由于斯大林和其手中宣传部门的作用,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恐慌。比如,当时多数苏联人不仅相信了苏联存在着“第五纵队”的说法,而且还相信斯大林提出的。苏联境内存在着地下

组织网的谎言,还大大加剧了局势的紧张。当然斯大林制造这种恐慌心理除了对抗法西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击政敌,集中权利。

在紧张的局势下,斯大林利用民众高涨的热情,打击反对派。指控自己的政敌是间谍,从而巩固自己的个人权力和地位,最终掀起了1937-1938年间的“大清洗”运动。斯大林还对苏共中央领导人,各州和苏维埃机构中的干部,工会领导人和公、检法各团的干部进行了大规模镇压、清洗层面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逮捕行为还引发了“森林被砍——木片纷飞”的连串反应。既破坏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又制造了“红色恐怖”,社会动荡不安。而恰恰是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需要一个强势的人物和政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控制局面。这使得在苏联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这一特定时代的特定要求。

3、国家的经济状况:就国内而言,因为苏联之前是个农业国,是个经济发展落后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小生产者还处于被改造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影响还广泛存在。30年代,苏联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农民意识,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仍然在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生活。正是这种小生产者的特性使得整个社会急于求成。当斯大林提出要在10年内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和100年所走过的路程时,全党和全国都被鼓动起来。寻找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的捷径。由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普遍素质不高,缺乏科学分析的头脑,凭主观愿望、长官意志和政治热情办事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强烈地表现出来,有时候甚至鄙视、抵制科学分析,将科学分析视为“右倾”,严加批判。

4、俄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也在无形中产生了影响。从欧洲来说,俄国是一个带有东方型专制主义统治的国家,皇权思想很严重。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是不可能一刀两断的。十月革命可以结束临时政府的统治,却不可能 斩断历史的联系。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都有一种延续性,衔接性,渗透性,这些特征是客观地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另外,苏联的苏联是在封建专制主义很强固的基础上实行无产阶级集中制的,也就是说,是从封建集权制直接转变为无产阶级集中制。直接跳过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这使得它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同时,往往把民主制等同于资本主义一同否定。

5、苏共和国家部分机构的官僚化和蜕化变。在我看来,将苏联社会形成斯大林模式仅仅归咎于国内外形势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公平的。事实上,苏共和国家部分机构的官僚化和蜕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得苏共迷失了方向,国家脱离了正常生活的轨道,为斯大林主义的萌芽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而,苏共和国家出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与苏联的革命历程密不可分,与资产阶级的腐蚀,党内分裂密不可分。

列宁在自己的几乎所有最后著作和信件中,苏共和国的官僚化和变质是他最重视的问题之一。例如,列宁在谈到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时说:“到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时候,会有更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人钻到你们的和我们的无产阶级政党里来。他们钻进苏维埃,钻进法院,钻进行政机关,因为我们不用资本主义所培养的人才,就不能建设,也无从建设社会主义,因为我们不能赶走消灭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但我们应当战胜他们,改造他们,重新陶冶和重新教育他们”。虽然列宁的提议对苏共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出现了腐败典型米哈伊③

尔•拉祖莫夫这样的例子。

斯大林掌权后,苏维埃共和国家部分机构的官僚和脱化变质,直接为斯大林清洗老一辈革命家提供了口实。比如像波斯蒂舍夫,克雷连柯这些人,虽然这些人道德堕落,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除掉这些绊脚石之后,斯大林将自己的“门生故吏”提拔到各个领导岗位,从而建立了一个直接听命于他本人的政府。此外,清洗老干部队伍大大提高了斯大林的个人威望。类似于像拉祖莫夫和卡尔梅柯夫这种引起社会强烈不满的人,被斯大林轻而易举地除掉,引发的社会反响是巨大的,斯大林很容易会被民众理解为一个开明的领袖,这大大加强了民众对其的个人迷信。另外,苏共和国家机构中犯了官僚主义和脱变的人,许多失去了作为列宁式的领导者的一些重要特点,他们染上了瞎指挥和命令主义的习惯,脱离了群众,因而失去了对斯大林及斯大林主义的批评能力,与之相反,他创痛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越来越依赖于斯大林,斯大林俨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神。

在这些历史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斯大林模式最终在苏联形成并找到了成长的沃土。那么斯大林模式又有些什么主要特征呢?它们在苏联的社会生活中又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呢?

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科技事业等所有决策权都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斯大林一人决断。在社会生活中,斯大林模式基本上排除了决策的民主性,把决策的科学依据转移为领导人物的个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

1、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层面盛行个人崇拜

在谈及斯大林模式时,首先不得不说一说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既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之一,也是斯大林模式的必然产物。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是一天工夫就出现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斯,由于苏共采取脱离群众,与世隔绝的态度。

直接导致了党员和非党员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伴随着军事化和命令主义等因素的不断发展,党内民主不但没有扩大,而且还遭到破坏。但这时只出现了一些完全迷信党的不正常现象,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崇拜。

1925年,苏联国家里和党内对列宁开始出现十分明显的宗教崇拜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便于1924年列宁逝世后,圣彼得堡将市名更改为列宁格勒。真正的个人迷信已初具规模。这种对党的迷信,对列宁的迷信,因列宁的逝世,很快就转到对列宁的学生,对新的领袖的迷信。到了二十年代末,几乎所有的州和共和国都形成了对当地领导人的个人迷信。

1927年12月俄共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开除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迷涅夫等人的党籍。既打击了“反对派”,又提高了斯大林团体的威望,斯大林最终确立了自己政治领袖的地位,逐渐地,苏联党内和党外对斯大林的歌颂越来越出格。最后发展成为对其的个人迷信。

将斯大林神化,使得苏共和苏联人民失去监督他的行为的权利和可能,斯大林可以完全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任何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事情都被预先宣布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的一切成就和优越性都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功绩,这就使党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使他们成为瞎子,看不清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样一来,斯大林迷信不仅掩盖了斯大林已经犯下的错误,而且为新的不当行为和滥用权利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必然导致一切其他人的作用被贬低,特别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作用。人们将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建设成就都归功于斯大林个人,从而产生了一批斯大林的狂热迷信者,这些人大多心地纯洁、充满热情。斯大林利用这批人开展宣传或进行政治集会和游行。从而使得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在广度上不断扩张,最终造成整个党、整个国家对他的顶礼膜拜。这种个人迷信,大大方便了斯大林建立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统治模式。正如希特勒公开写道:“个人迷信是统治的最好形式”。

2、经济方面

在经济管理中,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是一条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实行以部门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体制。在市场建设中,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国家计划机关每年都提出计划控制数字这类计划控制数字基本上是指导性的,1928年起形成比较定型的计划经济。1925年4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

议决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的指令性质。这种计划的特点,一是指令性,国家计划具有法律效应;二是排除市场性,把市场调节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并加以否定。

在管理经济的手段上,斯大林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主要通过由党和国家机关发布的命令、决议的办法,或者是采取行政组织手段,与各个经济组织、企业产生联系,组织经济生活。

3、政治方面

(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武装干涉,苏维埃因而实验了第一次的政权集中,但那是建立在严格基础上的。此后,经过俄共第九次全俄代表大会和第十次代表大会,集中化现象得到一定削弱,党内民主得到扩大。但这两次会议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彻底根除任何的党和国家领导权的集中化。当然,这并不能责怪苏共社会党人,因为当时的苏联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需要集中化。

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斯大林借阶级斗争尖锐化为幌子,不断地,片面地坚持要加强集中制,并使手中的权利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超越了社会主义国家条件下所能允许的任何界线,达到了相当于专制主义的程度。

自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开始,苏联就没有关于“领导人定斯更换”的规定,所以国家无首是终身制的。列宁在苏共中一共做了二十多年的连任领袖。直到1924列宁病逝。苏共保留了这样的程序,没有对这个或那个国家领导人的当权期限没有做出任何限制,这对于斯大林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是很有利的。

(2)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度。国内战争时期的非常环境,曾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度,当时列宁并没有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固定干部制度。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布哈林都曾经反对过干部委派制度,要求实行民主选举制。可是斯大林把这类意见都当作“反党言论”,予以批判,强行贯彻委派制。到了30年代,干部委派制更加固定化了,由此,实际上形成了干部任职终生制。

(3)惩罚机关直接受国家领导人亲自监督。十月革命不久,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专门的惩罚机构——全俄非常委员会。在内战时期,全俄非常委员并不是什么与审判或侦查有关的机构,而是一个军政惩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内部隐藏的敌人并消灭和孤立他们,总的来说,全俄非常委员会的活动虽然出现了一些滥用权力和打击面扩大的错识,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是有必要和益处的。

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府对全俄非常委员会进行了改革,包括限制其权限和职能,

将侦查案件的权利收归法院,并在1922年2月6日通过了一项把全俄非常委员会改变为克格勃,即(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法令。但在弗·伊·列宁逝世后,特别是菲·埃·捷尔任斯基去世后,这一改革开始变得缓慢起来,并开始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而去,逐渐回到自己原来只适于国内战争时斯的职能。

继捷尔任斯基之后,明仁斯基成了克格勃的领导人。遗憾的是,他在党内和国内没有捷尔任斯基那么大的威信。到二十年代末由于明仁斯基经常长时间患病,无法正常工作,克格勃的实际领导人是他副职享·亚哥达,此人深受斯大林的影响,在斯大林和亚哥达的压力之下,克格勃又开始恢复变成惩罚组织,并重新获得了很大的司法权力如:监禁、关进集中营、流放和不经法院,只用行政权手段枪决的权力。

通过亚哥达,斯大林掌握了国家保卫局的实权,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清洗措施,最终达到独揽监督大权的目的。

四、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消极影响

“斯大林模式就是一种以国有化为基础,依靠国家的力量,通过指令性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以农业集体化作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突出国家利益为原则,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带给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消④

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的工业化。高速度发展工业的方针本来是托洛茨基在苏共的十二大上首先提出的。他有个有名的说法:如果工业得不到发展,国家就没有足够的用来交换农产品的工业品。那么农业丰收了也会有很大的危险。

在斯大林看来,工业化就是把社会主义与一个民族国家结合为一的产物。斯大林模式的国家工业化是靠国家手中掌握的大量人力和物力,通过指令性的计划,发展工业。计划一旦制定,它就是命令,它就是法律,各级政府和单位就必须执行。国家计划往往以主要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在1930年6月苏共16大上,根据斯大林的提议计划最后一年应完成的钢铁、拖拉机、汽车等项的产量,又作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这些产品的产量不仅没有完成调高的指标,连原计划的指标也远未达到。此外,出于战争考虑,斯大林在工业化中拼命追求速度,固执地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斯大林这种工业化的方针,使重工业,基础工业,国防工业畸形发展,而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国家的工业生产与国内市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为大国霸权主义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

2、农业集体化。当斯大林模式还未形成时,他同布哈林站在一起,主张采用列宁的合作化路线,逐步把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后,苏联的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紧接着就爆发了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粮食收购危机,尤其是1927年最后三个月到1928年初的粮食收购危机,直接刺激了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决心。斯大林在苏共十五大的报告分析农业生产落后于工业的原因时说:分散的农业生产部是国有化的,不能按国有化工业那样按计划经营,因此,它认为农业的出路在于把分散的小农联合成大农庄。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完全是以行政命令手段,在工人队伍的监督下强迫进行的。虽然国家因集体化而获得的粮食大大增加,但是,集体化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几百万人死于镇压,随后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农民没有自主权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受严重挫伤,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畜牧大量减少,粮食产量长期上不去,致使苏联的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停滞不前。这种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是同国有化,工业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是“一国社会主义”思想下的产物。

3、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权利。斯大林的这种“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也包括高度地控制思想意识形态,1938年,斯大林主持下,编写了《联共(布)简明教程》一书,确立了斯大林思想在党和国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斯大林的思想变成了衡量一切功过是非、一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准则。在国家事务中,斯大林常常利用党权干预国家的政权,另外在党内斗争、工业化及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斯大林都是借助权利意志,依靠暴力手段强行贯彻。就在这种“最大限度加强国家权利”思想的指导下,斯大林发动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涉及苏联社会的方方面面,给苏联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军队为例,1937到1938年间,大清洗运动中“战前所有的集团军长,几乎所有的师长和旅长,半数团长;多数集团军的军事指挥员和三分之一的团指挥员被捕”。这几乎让红军创立以来所有的宝贵遗产几⑤

乎付诸东流。

此外,斯大林模式从“一国社会主义”出发,在国际共产运动中“以我为中心”,把共产国际变为苏联党的工具,迫使各国的革命运动服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甚至任意撤换别国领导人,随意解散别国的党,杀害别国领导人,反对或阻止别国的革命运动,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给国际共产运动造成一系列严重损失。在外交斗争中,把维护苏联的一国利益作为唯一标准,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中坚持大俄罗斯主义,迫害少数民族,时至今日,斯大林模式造成的民族问题仍然在影响着俄罗斯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4、人民监督权利的削弱。无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不仅是要推翻原有政权,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而且要建立一个来自劳动人民,工人阶级的监督机构,用以监督国家和党机构里面他们自己代表的活动,罗伯斯庇尔说过:“如果存在着由人民建立起来的代表机构,即最高权力的活,那么它就应该去监督所有的公职人员,并且不断地控制他们的权力,可是谁去控制这一机构本身呢?„„”罗伯斯庇尔对自己的这一完全正确的问题却⑥

给了错误答案:按他的意见,代表机构只能由它本身的善行来进行控制。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民监督机构。1917年10月成立了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的专门委员会,对国家进行监督。1918年5月中央监督委员会改为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在1920年该部与工农检查委员会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机构,工农检查人民部。在国家监机构建立同时,党的监督机构于1920年9月开始建立党的监督机构,先后成立了中央和地方的监督委员会。

列宁特别重视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监督机构,所以他在1922年又制定了人民和党新的监督制度。所以说在列宁担任苏联元首期间,人民监督机制还是比较完善的,对监督政府行为和党的作风有很大的帮助,但斯大林对于人民监督机构并不感冒,甚至很反感。早在1919-1921年,列宁就尖锐地批评了斯大林为首的工农监督人民委员部。列宁写道:“说句老实话,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部现在没有丝毫威信,大家都知道,再没有比我们工农检察院这个机关搞得更坏的机关了,在目前情况下,对这个人民委员会也没有什么要求可提。” ⑦

任何一个监督体制对于苏联来说,如果没有得到苏共中央,苏共中央政政局和书记处的支持和帮助的话,是很难发挥作用的,这源于两次党代会之间书记处和政治局是党内最高机构,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并没有继承他关于完善监督体制的工作。相反,斯大林还限制了监督机构的权利,并通过设立执行委员会,取消中央监督委员会和工农人民检查委员部,对监督机构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进行夺权和打击。伴随着国家监督机构影响力和权力的越来越小,斯大林的威望不断提高。十七大闭幕后,斯大林对人民监督的削弱得以最终完成,这为国家和党的官僚化和行政命令的强化开了绿灯,帮助国家管理中掩饰存在的缺点,削弱了同违法行为及滥用权力的力量,这样一来,斯大林主义便可以在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它可以随意集权,不受监督。最终造成斯大林模式的集权形式。

当然,斯大林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积极可取的地方。

五、斯大林模式的贡献

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在苏联的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卫国战争后,它的消极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话,那么三十年代,它的积极

意义才开始显露出来。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苏联对全国经济实行部署和规划,重点发展薄弱部门、急需产业和落后地区,实行了宏观经济上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建设和发展经验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1、使苏联迅速崛起。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及不发达,它在1913年的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27%,仅相当于美国的7%,德国的17%,英国的22%,法国的40%。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的国家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很弱小,正如⑧

英国首相丘吉尔形象地评价斯大林时所说的那样:当时他接手的俄国只是个手扶木犁的国家。

在斯大林模式的统筹下,苏联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把苏联建设成为从一个输入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了由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工业强国”这一宏伟目标,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也从欧洲的第四位,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一个傲视世界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不得不承认,这是斯大林模式领导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开创了一条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新模式。这是斯大林模式对于历史最有价值的贡献。斯大林模式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斯大林接手苏联时,苏联是个一穷二白的传统农业国,人民群众和整个民族的素质并不高。虽然一个社会的整体水平很难通过短期突击来提高,但斯大林通过斯大林模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业化领域,从而带动了全苏联经济的飞跃,正是这种并不真正符合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模式,达到了客观规律难以达到的期望值。二战后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香港都曾借鉴这种发展模式,实现了短期内经济的飞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奇迹的创造是以牺牲其他行业的发展利益为代价的,我们在借鉴斯大林模式时一定要从一切实际出发、统筹全局、及时调整。

3、斯大林模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中,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这个难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短短二十多年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模式的引导下,跑完了资本主义花费一百多年的发展路程,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合农业集体化,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中,斯大林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巨大。例如,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的思维,便是取材于斯大林模式中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利,全面干预个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对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强大的工业基础,也起到过积极的示范作用,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结束语:

斯大林是一位功勋卓著,但错误同样严重的伟大历史人物。其所创立的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产物,他在历史上取得过属于自己的光辉成就。三十年代,斯大林体制保证了集中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求在最短时间内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崛起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在国际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这种体制又高效、积极地调动备战和应战物质,最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斯大林模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和问题,但它不失为一条自力更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通过开创这样一条道路,奠定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正是斯大林伟大功绩的所在。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但这条道路是很不完整的,它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特殊性。然而,斯大林模式在初期取得的辉煌成绩遮住了苏联人民和斯大林的慧眼,使得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一点,斯大林本人也没有认真地去了解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拒不采用他人方案中的合理因素,却将这种特定时期下的探索看作是完善的顶峰和崇高的范例,并要求每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全盘吸收、照搬照抄。随着二战的结束,斯大林模式越来越僵化,越来越不适应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到了斯大林晚年,这种体制业已成为苏联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者,他以个人崇拜为突破口,对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赫鲁晓夫的改革并不彻底,而且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对斯大林及其创立的发展模式全盘否定。同赫鲁晓夫一样,此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对于斯大林模式的改革也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斯大林模式的“时效性”,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建设的消极作用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大,并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并成为刺激苏联解体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注释:

①、《让历史来审判》 第582页

②、《苏联兴亡史》 第363页 第二段

③、《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31卷 第94页

④、《世纪性的实践》 第256页 最后一段

⑤、《伟大的卫国战争简史》 第39-40页

⑥、《法制和公正审判》 莫斯科1959年版 第209页

⑦、《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33卷 第444页

⑧、《苏联社会主义经济70年》 第2页

参考文献:

[1]《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 —— 罗•亚•麦德韦杰夫(苏)

[2]《苏联史论》 —— 吴恩远 人民出版社

[3]《苏联兴亡史》 —— 周尚文 叶书宗 王斯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世纪性的实践》 —— 柳植 安徽大学出版社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70年》 —— 王金存 北京出版社

[6]《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 罗•梅德韦杰夫(苏) 世界知识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贵州民族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 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专 业 历史学 班 级 07级1班 姓 名 王松 学 号 [1**********]7 指导教师 张建平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目 录

一、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的确立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客观条件

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主要表现

四、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消极影响

五、斯大林模式的贡献

六、结束语

七.注释及参考文献

论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07历史 王松

摘 要: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于该体制的始作俑者是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故而得名,这种体制成为二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客观历史原因。这种体制在实践中同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一样,具有矛盾的双重性,在对苏联的共产主义初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斯大林模式也给苏联社会造成了难以抚平的创伤,更为严重的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当前社会是一个改革和转变中的社会,所以对于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新宪法 工业化 集中化 个人崇拜 监督 一国社会主义

斯大林在其血腥统治的最后十五年里,斯大林所握有的权力是俄国历任沙皇所没有拥有过的。“斯大林手中不仅掌握了全部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而且把经济领导的全部命脉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使他能够不受监督,随心所欲地支配全国的物质资源和财富。斯大林有权决定对外全部政策,他甚致把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权利全部集中于手中。”斯大林之所以能登上权力的巅峰,斯大林模式在这①

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十年代中期,苏联宣布富农阶级被消灭了,社会生产关系基本确立。除了边远农村还有近100万户个体农户之外,全国都是国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农庄农民的集体所有制。自此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一百多年来俄国梦寐以求的目标经过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

苏联在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建立的十多年间,政治经济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变。如“1935年,全国的发电量为260亿千瓦时。1937年,全国的生铁产量为1450万吨,钢产量为1770万吨;全国的国民收入为963亿卢布。”由于苏联于1918年和1924年颁布的两部②

宪法已与新形势的变化不相适应,另外,已经建立的斯大林模式又需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35年2月的全苏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成立制定新宪法的宪法委员会,1936年6月完成新宪法草案,1936年11月25日,为了审核和通过新宪法,召开了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并在1936年12月5日,大会一致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把业已形成的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以立法手段固定下来,为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完成了国家立法手续。标志着

斯大林莫斯在苏联的确立。

然而,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并不是历史偶然间创造的,而是有着很深的历史客观条件。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客观条件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二十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有它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1、严峻的国际形势。一战结束后,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苏联虽然有被围困的一面,但获得得了20年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斯大林利用这种被围困的,面临战争危险的形势,作为推向国家直接工业化方针的激励条件,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同时,斯大林还利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原有矛盾,和德国建立起微妙的关系,建立打破帝国主义各国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封锁的通道。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苏联的国民经济由于自成体系,不仅免受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反而利用各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寻找市场,大量引进苏联短缺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成为苏联急速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和有力条件。在这次大危机中,德国、日本及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而西方国家一再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使得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当危险,这直接刺激了苏联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2、三十年代紧张的国内形势。众所周知,不仅在整个二十年代,而且三十年代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单独建设社会主义,造成苏联党和国家的一种“非常感”。俄罗斯的一贯大国追求在这种“非常感”的驱动下,使得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迫切要求建设独立的国家工业和强大的国防力量。在制定各种计划和推行各种政策时,都把应付战争这根弦绷得很紧。这种“非常感”是很多超正常政策能够推行的重要社会因素。苏联从其建立的第一天起,帝国主义各国就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人民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同法西斯的战斗不仅可避免,而且已经迫在眉睫。这在国内不仅形成了一种高昂的气氛,而且还引起了紧张气氛。这种紧张状态使得苏联领导集体对敌我力量估计错误,夸大了敌对组织和侦探机构的力量。而苏联人民和普通干部又很难区别斯大林和内务部行为中的正确和错误的界线。

事实上,在整个二、三十年代初斯,对苏维埃政权抱有敌对情绪的人们确实在一些城市和乡村组织了反革命团体,但通常是小而分散的,但并不对苏联政权构成威胁。但由于斯大林和其手中宣传部门的作用,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恐慌。比如,当时多数苏联人不仅相信了苏联存在着“第五纵队”的说法,而且还相信斯大林提出的。苏联境内存在着地下

组织网的谎言,还大大加剧了局势的紧张。当然斯大林制造这种恐慌心理除了对抗法西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击政敌,集中权利。

在紧张的局势下,斯大林利用民众高涨的热情,打击反对派。指控自己的政敌是间谍,从而巩固自己的个人权力和地位,最终掀起了1937-1938年间的“大清洗”运动。斯大林还对苏共中央领导人,各州和苏维埃机构中的干部,工会领导人和公、检法各团的干部进行了大规模镇压、清洗层面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逮捕行为还引发了“森林被砍——木片纷飞”的连串反应。既破坏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又制造了“红色恐怖”,社会动荡不安。而恰恰是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需要一个强势的人物和政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控制局面。这使得在苏联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这一特定时代的特定要求。

3、国家的经济状况:就国内而言,因为苏联之前是个农业国,是个经济发展落后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小生产者还处于被改造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影响还广泛存在。30年代,苏联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农民意识,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仍然在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生活。正是这种小生产者的特性使得整个社会急于求成。当斯大林提出要在10年内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用50年和100年所走过的路程时,全党和全国都被鼓动起来。寻找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的捷径。由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普遍素质不高,缺乏科学分析的头脑,凭主观愿望、长官意志和政治热情办事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强烈地表现出来,有时候甚至鄙视、抵制科学分析,将科学分析视为“右倾”,严加批判。

4、俄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也在无形中产生了影响。从欧洲来说,俄国是一个带有东方型专制主义统治的国家,皇权思想很严重。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是不可能一刀两断的。十月革命可以结束临时政府的统治,却不可能 斩断历史的联系。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都有一种延续性,衔接性,渗透性,这些特征是客观地发生作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另外,苏联的苏联是在封建专制主义很强固的基础上实行无产阶级集中制的,也就是说,是从封建集权制直接转变为无产阶级集中制。直接跳过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这使得它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同时,往往把民主制等同于资本主义一同否定。

5、苏共和国家部分机构的官僚化和蜕化变。在我看来,将苏联社会形成斯大林模式仅仅归咎于国内外形势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公平的。事实上,苏共和国家部分机构的官僚化和蜕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得苏共迷失了方向,国家脱离了正常生活的轨道,为斯大林主义的萌芽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而,苏共和国家出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与苏联的革命历程密不可分,与资产阶级的腐蚀,党内分裂密不可分。

列宁在自己的几乎所有最后著作和信件中,苏共和国的官僚化和变质是他最重视的问题之一。例如,列宁在谈到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时说:“到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时候,会有更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人钻到你们的和我们的无产阶级政党里来。他们钻进苏维埃,钻进法院,钻进行政机关,因为我们不用资本主义所培养的人才,就不能建设,也无从建设社会主义,因为我们不能赶走消灭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但我们应当战胜他们,改造他们,重新陶冶和重新教育他们”。虽然列宁的提议对苏共的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出现了腐败典型米哈伊③

尔•拉祖莫夫这样的例子。

斯大林掌权后,苏维埃共和国家部分机构的官僚和脱化变质,直接为斯大林清洗老一辈革命家提供了口实。比如像波斯蒂舍夫,克雷连柯这些人,虽然这些人道德堕落,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在除掉这些绊脚石之后,斯大林将自己的“门生故吏”提拔到各个领导岗位,从而建立了一个直接听命于他本人的政府。此外,清洗老干部队伍大大提高了斯大林的个人威望。类似于像拉祖莫夫和卡尔梅柯夫这种引起社会强烈不满的人,被斯大林轻而易举地除掉,引发的社会反响是巨大的,斯大林很容易会被民众理解为一个开明的领袖,这大大加强了民众对其的个人迷信。另外,苏共和国家机构中犯了官僚主义和脱变的人,许多失去了作为列宁式的领导者的一些重要特点,他们染上了瞎指挥和命令主义的习惯,脱离了群众,因而失去了对斯大林及斯大林主义的批评能力,与之相反,他创痛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越来越依赖于斯大林,斯大林俨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神。

在这些历史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斯大林模式最终在苏联形成并找到了成长的沃土。那么斯大林模式又有些什么主要特征呢?它们在苏联的社会生活中又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呢?

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科技事业等所有决策权都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由斯大林一人决断。在社会生活中,斯大林模式基本上排除了决策的民主性,把决策的科学依据转移为领导人物的个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

1、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层面盛行个人崇拜

在谈及斯大林模式时,首先不得不说一说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既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之一,也是斯大林模式的必然产物。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是一天工夫就出现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斯,由于苏共采取脱离群众,与世隔绝的态度。

直接导致了党员和非党员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伴随着军事化和命令主义等因素的不断发展,党内民主不但没有扩大,而且还遭到破坏。但这时只出现了一些完全迷信党的不正常现象,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崇拜。

1925年,苏联国家里和党内对列宁开始出现十分明显的宗教崇拜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便于1924年列宁逝世后,圣彼得堡将市名更改为列宁格勒。真正的个人迷信已初具规模。这种对党的迷信,对列宁的迷信,因列宁的逝世,很快就转到对列宁的学生,对新的领袖的迷信。到了二十年代末,几乎所有的州和共和国都形成了对当地领导人的个人迷信。

1927年12月俄共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开除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迷涅夫等人的党籍。既打击了“反对派”,又提高了斯大林团体的威望,斯大林最终确立了自己政治领袖的地位,逐渐地,苏联党内和党外对斯大林的歌颂越来越出格。最后发展成为对其的个人迷信。

将斯大林神化,使得苏共和苏联人民失去监督他的行为的权利和可能,斯大林可以完全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任何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事情都被预先宣布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的一切成就和优越性都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功绩,这就使党员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使他们成为瞎子,看不清正在发生的各种事件,这样一来,斯大林迷信不仅掩盖了斯大林已经犯下的错误,而且为新的不当行为和滥用权利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必然导致一切其他人的作用被贬低,特别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作用。人们将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建设成就都归功于斯大林个人,从而产生了一批斯大林的狂热迷信者,这些人大多心地纯洁、充满热情。斯大林利用这批人开展宣传或进行政治集会和游行。从而使得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在广度上不断扩张,最终造成整个党、整个国家对他的顶礼膜拜。这种个人迷信,大大方便了斯大林建立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统治模式。正如希特勒公开写道:“个人迷信是统治的最好形式”。

2、经济方面

在经济管理中,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是一条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实行以部门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体制。在市场建设中,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国家计划机关每年都提出计划控制数字这类计划控制数字基本上是指导性的,1928年起形成比较定型的计划经济。1925年4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

议决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的指令性质。这种计划的特点,一是指令性,国家计划具有法律效应;二是排除市场性,把市场调节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并加以否定。

在管理经济的手段上,斯大林模式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主要通过由党和国家机关发布的命令、决议的办法,或者是采取行政组织手段,与各个经济组织、企业产生联系,组织经济生活。

3、政治方面

(1)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武装干涉,苏维埃因而实验了第一次的政权集中,但那是建立在严格基础上的。此后,经过俄共第九次全俄代表大会和第十次代表大会,集中化现象得到一定削弱,党内民主得到扩大。但这两次会议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彻底根除任何的党和国家领导权的集中化。当然,这并不能责怪苏共社会党人,因为当时的苏联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需要集中化。

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斯大林借阶级斗争尖锐化为幌子,不断地,片面地坚持要加强集中制,并使手中的权利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超越了社会主义国家条件下所能允许的任何界线,达到了相当于专制主义的程度。

自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开始,苏联就没有关于“领导人定斯更换”的规定,所以国家无首是终身制的。列宁在苏共中一共做了二十多年的连任领袖。直到1924列宁病逝。苏共保留了这样的程序,没有对这个或那个国家领导人的当权期限没有做出任何限制,这对于斯大林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是很有利的。

(2)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度。国内战争时期的非常环境,曾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度,当时列宁并没有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固定干部制度。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布哈林都曾经反对过干部委派制度,要求实行民主选举制。可是斯大林把这类意见都当作“反党言论”,予以批判,强行贯彻委派制。到了30年代,干部委派制更加固定化了,由此,实际上形成了干部任职终生制。

(3)惩罚机关直接受国家领导人亲自监督。十月革命不久,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专门的惩罚机构——全俄非常委员会。在内战时期,全俄非常委员并不是什么与审判或侦查有关的机构,而是一个军政惩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内部隐藏的敌人并消灭和孤立他们,总的来说,全俄非常委员会的活动虽然出现了一些滥用权力和打击面扩大的错识,但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是有必要和益处的。

内战结束后,苏维埃政府对全俄非常委员会进行了改革,包括限制其权限和职能,

将侦查案件的权利收归法院,并在1922年2月6日通过了一项把全俄非常委员会改变为克格勃,即(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法令。但在弗·伊·列宁逝世后,特别是菲·埃·捷尔任斯基去世后,这一改革开始变得缓慢起来,并开始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而去,逐渐回到自己原来只适于国内战争时斯的职能。

继捷尔任斯基之后,明仁斯基成了克格勃的领导人。遗憾的是,他在党内和国内没有捷尔任斯基那么大的威信。到二十年代末由于明仁斯基经常长时间患病,无法正常工作,克格勃的实际领导人是他副职享·亚哥达,此人深受斯大林的影响,在斯大林和亚哥达的压力之下,克格勃又开始恢复变成惩罚组织,并重新获得了很大的司法权力如:监禁、关进集中营、流放和不经法院,只用行政权手段枪决的权力。

通过亚哥达,斯大林掌握了国家保卫局的实权,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清洗措施,最终达到独揽监督大权的目的。

四、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消极影响

“斯大林模式就是一种以国有化为基础,依靠国家的力量,通过指令性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以农业集体化作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突出国家利益为原则,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其带给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消④

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的工业化。高速度发展工业的方针本来是托洛茨基在苏共的十二大上首先提出的。他有个有名的说法:如果工业得不到发展,国家就没有足够的用来交换农产品的工业品。那么农业丰收了也会有很大的危险。

在斯大林看来,工业化就是把社会主义与一个民族国家结合为一的产物。斯大林模式的国家工业化是靠国家手中掌握的大量人力和物力,通过指令性的计划,发展工业。计划一旦制定,它就是命令,它就是法律,各级政府和单位就必须执行。国家计划往往以主要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在1930年6月苏共16大上,根据斯大林的提议计划最后一年应完成的钢铁、拖拉机、汽车等项的产量,又作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这些产品的产量不仅没有完成调高的指标,连原计划的指标也远未达到。此外,出于战争考虑,斯大林在工业化中拼命追求速度,固执地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斯大林这种工业化的方针,使重工业,基础工业,国防工业畸形发展,而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国家的工业生产与国内市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为大国霸权主义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

2、农业集体化。当斯大林模式还未形成时,他同布哈林站在一起,主张采用列宁的合作化路线,逐步把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后,苏联的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紧接着就爆发了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粮食收购危机,尤其是1927年最后三个月到1928年初的粮食收购危机,直接刺激了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决心。斯大林在苏共十五大的报告分析农业生产落后于工业的原因时说:分散的农业生产部是国有化的,不能按国有化工业那样按计划经营,因此,它认为农业的出路在于把分散的小农联合成大农庄。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完全是以行政命令手段,在工人队伍的监督下强迫进行的。虽然国家因集体化而获得的粮食大大增加,但是,集体化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几百万人死于镇压,随后几百万人死于饥荒,农民没有自主权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受严重挫伤,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畜牧大量减少,粮食产量长期上不去,致使苏联的农业长期落后于工业,停滞不前。这种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是同国有化,工业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是“一国社会主义”思想下的产物。

3、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权利。斯大林的这种“最大限度地加强国家政权”也包括高度地控制思想意识形态,1938年,斯大林主持下,编写了《联共(布)简明教程》一书,确立了斯大林思想在党和国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斯大林的思想变成了衡量一切功过是非、一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准则。在国家事务中,斯大林常常利用党权干预国家的政权,另外在党内斗争、工业化及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斯大林都是借助权利意志,依靠暴力手段强行贯彻。就在这种“最大限度加强国家权利”思想的指导下,斯大林发动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运动,涉及苏联社会的方方面面,给苏联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军队为例,1937到1938年间,大清洗运动中“战前所有的集团军长,几乎所有的师长和旅长,半数团长;多数集团军的军事指挥员和三分之一的团指挥员被捕”。这几乎让红军创立以来所有的宝贵遗产几⑤

乎付诸东流。

此外,斯大林模式从“一国社会主义”出发,在国际共产运动中“以我为中心”,把共产国际变为苏联党的工具,迫使各国的革命运动服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甚至任意撤换别国领导人,随意解散别国的党,杀害别国领导人,反对或阻止别国的革命运动,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给国际共产运动造成一系列严重损失。在外交斗争中,把维护苏联的一国利益作为唯一标准,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中坚持大俄罗斯主义,迫害少数民族,时至今日,斯大林模式造成的民族问题仍然在影响着俄罗斯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4、人民监督权利的削弱。无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不仅是要推翻原有政权,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而且要建立一个来自劳动人民,工人阶级的监督机构,用以监督国家和党机构里面他们自己代表的活动,罗伯斯庇尔说过:“如果存在着由人民建立起来的代表机构,即最高权力的活,那么它就应该去监督所有的公职人员,并且不断地控制他们的权力,可是谁去控制这一机构本身呢?„„”罗伯斯庇尔对自己的这一完全正确的问题却⑥

给了错误答案:按他的意见,代表机构只能由它本身的善行来进行控制。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开始建立自己的人民监督机构。1917年10月成立了由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的专门委员会,对国家进行监督。1918年5月中央监督委员会改为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在1920年该部与工农检查委员会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机构,工农检查人民部。在国家监机构建立同时,党的监督机构于1920年9月开始建立党的监督机构,先后成立了中央和地方的监督委员会。

列宁特别重视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监督机构,所以他在1922年又制定了人民和党新的监督制度。所以说在列宁担任苏联元首期间,人民监督机制还是比较完善的,对监督政府行为和党的作风有很大的帮助,但斯大林对于人民监督机构并不感冒,甚至很反感。早在1919-1921年,列宁就尖锐地批评了斯大林为首的工农监督人民委员部。列宁写道:“说句老实话,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部现在没有丝毫威信,大家都知道,再没有比我们工农检察院这个机关搞得更坏的机关了,在目前情况下,对这个人民委员会也没有什么要求可提。” ⑦

任何一个监督体制对于苏联来说,如果没有得到苏共中央,苏共中央政政局和书记处的支持和帮助的话,是很难发挥作用的,这源于两次党代会之间书记处和政治局是党内最高机构,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并没有继承他关于完善监督体制的工作。相反,斯大林还限制了监督机构的权利,并通过设立执行委员会,取消中央监督委员会和工农人民检查委员部,对监督机构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进行夺权和打击。伴随着国家监督机构影响力和权力的越来越小,斯大林的威望不断提高。十七大闭幕后,斯大林对人民监督的削弱得以最终完成,这为国家和党的官僚化和行政命令的强化开了绿灯,帮助国家管理中掩饰存在的缺点,削弱了同违法行为及滥用权力的力量,这样一来,斯大林主义便可以在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它可以随意集权,不受监督。最终造成斯大林模式的集权形式。

当然,斯大林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积极可取的地方。

五、斯大林模式的贡献

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在苏联的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卫国战争后,它的消极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话,那么三十年代,它的积极

意义才开始显露出来。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苏联对全国经济实行部署和规划,重点发展薄弱部门、急需产业和落后地区,实行了宏观经济上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建设和发展经验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1、使苏联迅速崛起。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及不发达,它在1913年的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27%,仅相当于美国的7%,德国的17%,英国的22%,法国的40%。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的国家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很弱小,正如⑧

英国首相丘吉尔形象地评价斯大林时所说的那样:当时他接手的俄国只是个手扶木犁的国家。

在斯大林模式的统筹下,苏联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把苏联建设成为从一个输入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了由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工业强国”这一宏伟目标,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也从欧洲的第四位,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一个傲视世界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不得不承认,这是斯大林模式领导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开创了一条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新模式。这是斯大林模式对于历史最有价值的贡献。斯大林模式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斯大林接手苏联时,苏联是个一穷二白的传统农业国,人民群众和整个民族的素质并不高。虽然一个社会的整体水平很难通过短期突击来提高,但斯大林通过斯大林模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业化领域,从而带动了全苏联经济的飞跃,正是这种并不真正符合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模式,达到了客观规律难以达到的期望值。二战后的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香港都曾借鉴这种发展模式,实现了短期内经济的飞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奇迹的创造是以牺牲其他行业的发展利益为代价的,我们在借鉴斯大林模式时一定要从一切实际出发、统筹全局、及时调整。

3、斯大林模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中,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这个难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短短二十多年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模式的引导下,跑完了资本主义花费一百多年的发展路程,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合农业集体化,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中,斯大林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巨大。例如,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的思维,便是取材于斯大林模式中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利,全面干预个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对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强大的工业基础,也起到过积极的示范作用,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结束语:

斯大林是一位功勋卓著,但错误同样严重的伟大历史人物。其所创立的斯大林模式是一种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产物,他在历史上取得过属于自己的光辉成就。三十年代,斯大林体制保证了集中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求在最短时间内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崛起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在国际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这种体制又高效、积极地调动备战和应战物质,最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斯大林模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和问题,但它不失为一条自力更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通过开创这样一条道路,奠定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正是斯大林伟大功绩的所在。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但这条道路是很不完整的,它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特殊性。然而,斯大林模式在初期取得的辉煌成绩遮住了苏联人民和斯大林的慧眼,使得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一点,斯大林本人也没有认真地去了解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拒不采用他人方案中的合理因素,却将这种特定时期下的探索看作是完善的顶峰和崇高的范例,并要求每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全盘吸收、照搬照抄。随着二战的结束,斯大林模式越来越僵化,越来越不适应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到了斯大林晚年,这种体制业已成为苏联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者,他以个人崇拜为突破口,对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赫鲁晓夫的改革并不彻底,而且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对斯大林及其创立的发展模式全盘否定。同赫鲁晓夫一样,此后的历任苏联领导人对于斯大林模式的改革也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斯大林模式的“时效性”,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建设的消极作用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大,并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并成为刺激苏联解体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注释:

①、《让历史来审判》 第582页

②、《苏联兴亡史》 第363页 第二段

③、《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31卷 第94页

④、《世纪性的实践》 第256页 最后一段

⑤、《伟大的卫国战争简史》 第39-40页

⑥、《法制和公正审判》 莫斯科1959年版 第209页

⑦、《列宁全集》 中文版 第33卷 第444页

⑧、《苏联社会主义经济70年》 第2页

参考文献:

[1]《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 —— 罗•亚•麦德韦杰夫(苏)

[2]《苏联史论》 —— 吴恩远 人民出版社

[3]《苏联兴亡史》 —— 周尚文 叶书宗 王斯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世纪性的实践》 —— 柳植 安徽大学出版社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70年》 —— 王金存 北京出版社

[6]《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 罗•梅德韦杰夫(苏) 世界知识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相关内容

  •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析
  • 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道路的评价 02080128沈娇山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 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斯大林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总结其经验教训, ...

  • 第2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第2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学习目标 1.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 2.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严重问题: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学 ...

  • 对斯大林评价的几点思考
  • 对斯大林评价的几点思考 何伟 [内容提要] 对斯大林的评价,应从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角度来确定他所处的历史地位,评价他的功过.从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看,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探索者,是一位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的误导者,他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但最后是一个失败者.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其功 ...

  • 第二讲 历史概念的解读
  • 浙江高考冲刺精讲--历史 第二讲 历史概念的解读 高考的要求: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例:2009年浙江省高考调测卷39题: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案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教学案 重庆市垫江县实验中学 黄勇 ○教学韬略 ※课堂结构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苏联成立的时间和全称:苏联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严重弊端. 2.能力培养目标:一是通过引导学生 ...

  • 马哲报告--斯大林的生平事迹
  •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系 别 班 级 姓名(学号)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 斯大林的生平事迹 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 奇·朱加什维利,前苏联重要的领导 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 此 ...

  • 2016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复习提纲
  •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古代中国的主要耕作工具: "石器锄耕"(耒.耜:松土工具): ②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

  • 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 2007年第3期 (总第93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I∞uesofContemporaryWorldSocialismSeot.2007AQLIarterly,No.3 [前苏联.俄罗斯.东欧研究] 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北京100007)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 ...

  • 2011-2012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 初三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一战使帝国主义实力受到严重削弱.③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推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力图扑灭国内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