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毕业论文(最终稿)

分类

学密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中英文)

浅析石涛 “一画”论 Analysed Over "A Picture"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指导教师

提交论文日期成绩评定

摘 要

谈起石涛,我们想到的便是他的“一画”论,因此石涛不但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他的美学思想已经成熟并且绘画理论体系也比较完备,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纵观其一生,大致可以将石涛的绘画分为三个时期。早年石涛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理论;中年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绘画理论;晚年石涛提出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绘画理论。他所著的《画语录》和《大涤子题画诗跋》是古代影响最巨大的美学专著。

他的作品中最擅长画山水,还有兰竹。石涛所画的山水不仅仅是限制于师承某家某派,而是广泛师法于各个朝代的画家的长处,汲取传统的笔墨技法融会贯通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的方法又注重写生进入大自然中创作,汲取了大自然中的创作源泉,并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石涛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儒道释三家都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艺术思想能够形成那样完整的体系决不只是三家思想的简单综合,而是包括石涛在其一生中的几经变化和他的生事有关。如此一位命运多舛的画家,为我国绘画理论做出的巨大贡献,不愧为一代宗师。

关键词:一画;太朴;太古;蒙养;受与识

Abstract

At the mention of Shi Tao, we will think of his theory of “the painting”. So he not only has high attainments in painting but also has high contribution in painting theory .his aesthetic thoughts formed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y of the painting system,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Throughout his life, Shi tao is pain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In his early years, Shi tao proposed the theory of painting for” I use my method”; In his middle age, he proposed” don’t set up a method, don’t give up a method”; In his later years, he proposed” is illegal laws that into my method”. His” Hua Yu Lu” and ” Da di zi Ti Hua Shi colophon” are most affected aesthetics monograph in ancient times.

Shi tao was known for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hich is popular for landscape painting and Lan Zhu.The landscape is not limited to heiring a certain family sent but extensive in imitating the generations of painters. He made a little change in traditional pen and ink skills and added some personal ideas.besides; he took in the source from nature and perfected the expression.

Shi tao is aesthetic thought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ideas,especially confucianism,Taoist and Buddhism.But his artistic thought to form so complete system is not only the simple synthesis of the three minds,but including the change for several times in his life and his gossip about. Such an ill-fated painte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deserves a grand master.

Key words: A picture; Too park; Swire; The root; Be raised; With knowledge

目 录

摘 要 . ..................................................................... I Abstract . .................................................................. II 目 录 . ................................................................... III

前 言 . ..................................................................... 1

一、石涛所处的时代背景 . ..................................................... 1

二、石涛绘画艺术思想的渊源 . ................................................. 1

三、石涛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艺术思想 . ....................................... 2

(一)早年石涛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理论 ............................ 2

(二)中年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绘画理论 .................... 2

(三)晚年石涛提出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绘画理论 .................... 2

四、石涛《画语录》的中心议题——“一画” . ................................... 3

(一)“一画”是具有多义内容的绘画艺术 .................................. 3

(二)“一画”对绘画艺术的本体论概念 .................................... 4

(三)“一画”论的绘画法则 .............................................. 4

(四)“一画”在当时绘画理论具有先进性 .................................. 5

五、石涛的“一画”论对后世的影响 . ........................................... 5

总 结 . ..................................................................... 6

谢 辞 . ..................................................................... 7

参考文献 . ................................................................... 8

前 言

石涛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环境下,在接受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的同时并且以充满自信力的绘画艺术为当时明清时期复古思潮、师法古人的绘画学术氛围写下重重的一笔。他以其独创性的思想为后人指明了中国绘画的方向,恢复了文人画的传统。宣扬了绘画因师法自然、尊崇“一画”之法、追求个性的自我张扬等等。他的这些思想与文人画思想以及当时的市民意识形成了很好的契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他不愧为明清画坛的一代宗师。

一、石涛所处的时代背景

石涛(1642——1707年)本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王赞仪的十世孙,享嘉之子。出家为僧后,释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涤子、靖江后人、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半生云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南京、及扬州等地,晚年居住在扬州。虽是帝王贵胄,明朝灭亡时却只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幼童,还没来得及享受到身世给他带来的幸福感,却又要背负着亡国奴的罪名苟活于世。

二、石涛绘画艺术思想的渊源

中国的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儒、道、释的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并被人们融入绘画艺术思想中。儒、道、释三派虽有各自本门派的思想特点,但却也柔和了其他门派中有益思想元素,因此古代擅长绘画的文人士大夫对儒、道、释的思想都精通。石涛生长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作为一个画家固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由于他的出生以及早年长期生活在寺庙里,因此在石涛的精神世界里佛学思想对他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如果仅仅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研究石涛的绘画艺术思想,那么我觉得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是纵观整个中国的思想史,我们还要横向的从石涛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进行研究。石涛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石涛的身上有着文人画艺术交流的特点。他是明朝的遗民,遁入佛门隐姓埋名的苟活性命,他不可以入仕为当朝贵族所事用,这是他的气节的体现。然而在他出生的时候明朝早已灭亡,他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等到他成熟懂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已经稳固了江山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自己的父亲是死于家族内部的斗争,而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因此石涛完全不能像八大山人那样对清朝统治者有很强烈的国恨家仇之感。而当他在扬州接驾清圣祖玄烨后,有倾向统治者的好感,却不能为其所用。在清朝繁荣的经济景象影响下产生的市民思想,市民思想却又强调了个性的自由,所以石涛绘画思想里又有很强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强调创新。

三、石涛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艺术思想

(一)早年石涛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理论

石涛早年在武昌和宣城读诗写字,在松江泗州塔院拜旅庵本月为师学习书画,这为石涛的绘画技能打下扎实的功底。石涛学习古人绘画技法,继承传统。石涛虽然师法古人,但是却没有为某家役。当石涛看清当时清朝画坛人文画即将走向弊端是,他对董其昌提出的作画“必有门庭”以及四王摹古的风气做出了强烈

的回应,提出了“我自用我法” [1]的思想。例如:

石涛在宣城期间,石涛在其所绘的《黄山图》上著述:

“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有二

王法,恨二王无臣法。”[2]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

我耶?石涛曰:“我自用我法”。[3]如何才能达到“我

自用我法”呢?首先我不能一味的为某家役,师古法

没有错,关键就在于变,不能让某家之法束缚了我们

的艺术创作。其次要彰显个性、突出自我,使得自我

能够得到解脱,精神世界不被物欲所控制。最后“我

法”不是脱离实际、脱离真山真水的绘画,而是师法

自然。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4]

的思想,就是要求画家创作应当师法自然。 黄山图

(二)中年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绘画理论

中年时期离开宣城来到南京,在长干寺过了几年禅僧生活。后来去扬州先后两次接驾清圣祖玄烨,接驾回来准备北上燕京。在北上的过程中,石涛目睹了北方的雄奇山水以及在京期间见识了很多前辈大师的作品,这使得石涛绘画思想得到转型,认识到绘画应该“不立一法,不舍一法”。[5]这一阶段的思想其实是对上一个阶段思想的提升,因为此时的石涛通过云游以及广交好友拓宽了他的眼界。他清楚的认识到一味的追求“我法”,势必会陷入到“我障”的局面中。过度的张扬自我就是个性自恋的表现,突破自己内在的障碍,避免固执己见。当掌握了“众家之法”,将造化与心的契合,不为物欲所拘束,完全达到天人合一。此法将实现了绘画创作的和谐统一。

(三)晚年石涛提出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绘画理论

到了晚年石涛离开燕京后长期居住在扬州,此时的他在扬州的大东门外盖“大涤堂”为住所并且以卖画为生。此时秉烛之年的石涛经历了人世的沧桑,再也没有入仕的追求了,想到更多的则是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怀恋,感觉自己就像那江上的一叶扁舟需要平静的度过余生。他的艺术思想也已渐渐成熟,将“我法”与“一法”统一起来,提出“是法非法,即成我法”。[6]也就是从绘画的本体出发,统帅“众

家之法”,实现绘画的“至法”。例如:石涛的作品

《淮扬洁秋图》,这幅画上的河岸边的城墙中屋舍

层层。河水两岸及城郭墙头的草丛树木均用水墨点

染绘画,垂下的柳树、柳枝与小河浅滩的芦苇草丛

皆用白描画法。广袤的田地与跌宕起伏的泥土、小

山坡同以“拖泥带水皴”画出,垂柳和土坡上又施

以赭石作点,明净雅洁,下方虚画,云雾弥漫。用

淡墨来渲染远处的虚景,给人有了空间感。在作品

的最上端乃是石涛的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题跋,叙

述了古扬州城内城外的世事变迁,并抒发了画家在

晚年悲凉、孤寂的感慨,增加了画面的凄凉气象,

使人想到石涛这一生多舛的命运。 淮扬洁秋图

四、石涛《画语录》的中心议题——“一画”

石涛不仅在绘画方面表现杰出,而且他还擅长将自己的绘画思想构建成完整的体系,供后人学习。石涛的著作有《画语录》和《大涤子题画诗跋》。石涛的绘画著作理论中最主要也是影响最巨大的文献作品是《画语录》。石涛的《画语录》的中心美学理论也是这部著作最重要的美学理论是——“一画”论。石涛的《一画》论很玄奥难于理解,首先《一画》论的美学思想来源于道、佛的某些思想,经过艺术的术语转化形成美学理论。对于“一画”的理解从某些角度来讲与道家的“万物得一而生”、 “道生一”或者从某些角度来看与佛家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思想有某种相似。“一画”之法是绘画的“至法”,是贯通宇宙和人生的。

(一)“一画”是具有多义内容的绘画艺术

“一画”从哲学角度上讲是指“无极”,即指太极阴阳和谐的辩证法。其思想来源于

道家,运用与绘画艺术中国画的笔墨就是道家所讲的阴阳,绘画追求阴阳和谐就是追求笔

墨和谐。从绘画发展层面上讲“一画”是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其思想来源于佛家,一切有法皆无法,有从无中来。说无法其实它是统帅众法,说有法它不为某一家之法受限,已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从绘画本体层面上讲“一画”指天地万物与“心”在绘画作品中的对立统一。无实物的创作叫做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根本不能有所创新。而无“心”的去创作,势必会造成为某家役。摹写古人不仅是古人作品更要注重“师古人之心”,师法自然,感受与体悟自然。从客观审美对象或绘画形象方面讲“一画”指“蒙养”与“生活”、形与神、气与势等等的对立统一。从创作过程当中对真山水描绘的认识论方面来讲“一画”还是识与受的对立统一。在《画语录》中石涛专门用《尊受章》来讲解绘画中的识与受的关系,识与受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笔墨角度上讲“一画”指笔与墨的对立统一。因此石涛所提“一画”统筹了这些内容。

(二)“一画”对绘画艺术的本体论概念

石涛在《画语录》里也解释说什么是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7]由此可知“一画”的重要性,任何绘画作品有了这“一画”,都会使其变化万千,相互协调,达到和谐。《画语录·一画章第一》中道“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8]就是说当世界还处于混混沌沌的状态,那时洪荒宇宙还没有定律可言,万事万物都没发生变化。当事物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此时一切事物之间就产生了法则,万事万物就产生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这个法不是独立的存在, 而是由表及里,从根本、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根本、整体就是“一”,由此解释“一画”就是在创作过程中要统筹全局,要从整体来立意、塑形、循法。只有这样画家在作画时才能不为物欲所牵绊,全力的投入创作,进入物我两相忘的境界,此时所有的技巧、章法就会运用的融会贯通并尽情的将画家的思想跃然纸上。“一画”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法”,这种“法”不属于某家之“法”,而是为绘画立法。做到了“一画”之法就已经统帅“众法”。

(三)“一画”论的绘画法则

第一、绘画是有客观对象的,其对象就是画家意识之外的天地万物。石涛“一画”论的第一要义就是强调绘画借笔墨为手段真实地描绘和表现客观的天地万物。第二、主张绘画创作在重视描绘、表现客观天地万物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石涛在《画语录》中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9]、“夫画者,从于心者也。”[10]绘画是心物辩证统一的,在强调发挥主

观能动性时,有要以描绘、表现客观为指归。第三、“一画”是包括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表现手段——笔墨线条及其形式美规律的理解。绘画要注重笔墨的用法,焦、浓、重、淡、清运用恰到好处,笔与墨要有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形式美规律。第四、主张绘画规律和法则的不变与变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不变是继承传统优秀的绘画理念,变是创新出属于自己对绘画的观点、绘画技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绘画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

(四)“一画”在当时绘画理论具有先进性

那么石涛在当时画坛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画”之法的思想,他的目的就是强烈的回击当时为贵族所欣赏的四王画派提出的师古、摹古的沉闷的学术之风。石涛认为师古没错,错就错在一味的摹古技法,却不寻访古人的思想足迹。因此他要破除“法障”,破除绘画里的那些所谓的以前道法的限制。绘画艺术应该是画家自由的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观映象。正如石涛所说的“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11]石涛的这种突破师古的绘画理念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例如:在石涛的《山水清音图》中就可以体现他突破古人的绘画章法“不为某家役”,石涛改变了四王和古人三重四叠的构图方法,石涛的作品皆是构图新奇,在这幅

画上石涛就运用了独特的构图方法——“截取法”,在树林里面截

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美丽的小景色,运用特写的手法来绘画,尽管

只是画了其中的一段局部景色,但是表达出一种深邃的山水情感。

石涛精通绘画的笔墨,常画法多变,善长运用笔法墨色,这幅作品

当中的笔墨气运干湿浓淡等运用精妙,湿润的墨笔运用比较多一

点,由于用水与用墨的相互渗化和笔法与墨色的融合恰到好处,将

那种清润深幽的感觉以及深山密林里的美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石涛在明末清初师古摹古风气盛行之下还能这么的强调绘画中凸

显自我的个性,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不愧为一代宗师。

五、石涛的“一画”论对后世的影响 山水清音图

浅析了石涛的美学思想以及“一画”论,最主要的我们还是要明白,他的画理对后人肯定是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例如:后来的扬州八怪的绘画风格及美学思想受石涛所影响。他们的作品都彰显个性,自由的表达心声。八大山人以及当朝画家王原祁评价石涛、和石涛共同作画并且王原祁给石涛极高的评价:

“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

5

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12]郑板桥对石涛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曰:“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力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也!功夫气候,僭差一点不得。”[13]齐白石题画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能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埋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14]石涛的画理是自清代以来中国绘画创新、发展的动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画家的天才创造。

总 结

作为绘画艺术道路上的晚辈后生这些画理给我们在欣赏画以及绘画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首先,绘画以造化为师。对于山水的绘画创作,我们要在大自然中汲取艺术的灵感,面对真山真水去写生,体悟自然所迸发的艺术灵感。其次,绘画从事物的本体出发进行描绘,不管是什么题材的作品,我们是欣赏作品也好,绘画创作也罢,都要从事物的本体去观察感受,这样绘画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表现画家对事物的认识,体现出创作人的艺术素养。接着,绘画是一个识与受的过程,我们在绘画临摹或者创作中都要用心去认识感受被描绘的事物。临摹要感受画家当时创作的思想,学习画家的绘画技法,了解更多的画家想要通过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创作更要从心灵的认识与感受出发,淋漓精致的描绘自己所要描绘事物的情感与内涵。然后,对西画东渐的回应表现出一种自信和包容,不能盲目的崇拜西方的油画,也不能弃之不学。我们更需要的是用一种自信和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它。学习油画的色彩、透视等长处,从事物的本体出发运用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绘画技法创作绘画。最后,绘画艺术不只是限于绘画技法层面,更应该知思想史,明画理等等。一幅作品如果只限于技法层面,那么这幅作品的价值就不高了。因此我们要知晓绘画发展的一个历程、绘画的历史,懂得绘画的理论,自己心中要有一个自己的绘画理论体系,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

6

谢 辞

转眼间,我已经在美丽的咸阳师范学院度过了四个年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四年,我有幸能够接触到这些不仅传授我知识、学问,而且从更高层次指导我的人生与价值追求的良师。他们使我坚定了人生的方向,获得了追求的动力,留下了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此,我真诚地向我尊敬的老师们和母校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李长民老师的多次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目录到文字内容,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长民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李长民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和我一起生活了四年的朋友,是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我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人生这一驿站中倍感温暖!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我毕业论文中曾经无私地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7

参考文献

[1]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2]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

[3]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4]范明化. 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93.

[5]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6]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7]杨成寅. 石涛画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8]曹玉林. 王原祁与石涛[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103.

[9]杨成寅. 石涛画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10]杨成寅. 石涛画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11]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51.

[12]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

[13]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

[14]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9.

8

分类

学密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中英文)

浅析石涛 “一画”论 Analysed Over "A Picture"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指导教师

提交论文日期成绩评定

摘 要

谈起石涛,我们想到的便是他的“一画”论,因此石涛不但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他的美学思想已经成熟并且绘画理论体系也比较完备,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纵观其一生,大致可以将石涛的绘画分为三个时期。早年石涛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理论;中年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绘画理论;晚年石涛提出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绘画理论。他所著的《画语录》和《大涤子题画诗跋》是古代影响最巨大的美学专著。

他的作品中最擅长画山水,还有兰竹。石涛所画的山水不仅仅是限制于师承某家某派,而是广泛师法于各个朝代的画家的长处,汲取传统的笔墨技法融会贯通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的方法又注重写生进入大自然中创作,汲取了大自然中的创作源泉,并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石涛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儒道释三家都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艺术思想能够形成那样完整的体系决不只是三家思想的简单综合,而是包括石涛在其一生中的几经变化和他的生事有关。如此一位命运多舛的画家,为我国绘画理论做出的巨大贡献,不愧为一代宗师。

关键词:一画;太朴;太古;蒙养;受与识

Abstract

At the mention of Shi Tao, we will think of his theory of “the painting”. So he not only has high attainments in painting but also has high contribution in painting theory .his aesthetic thoughts formed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y of the painting system,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Throughout his life, Shi tao is pain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In his early years, Shi tao proposed the theory of painting for” I use my method”; In his middle age, he proposed” don’t set up a method, don’t give up a method”; In his later years, he proposed” is illegal laws that into my method”. His” Hua Yu Lu” and ” Da di zi Ti Hua Shi colophon” are most affected aesthetics monograph in ancient times.

Shi tao was known for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hich is popular for landscape painting and Lan Zhu.The landscape is not limited to heiring a certain family sent but extensive in imitating the generations of painters. He made a little change in traditional pen and ink skills and added some personal ideas.besides; he took in the source from nature and perfected the expression.

Shi tao is aesthetic thought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ideas,especially confucianism,Taoist and Buddhism.But his artistic thought to form so complete system is not only the simple synthesis of the three minds,but including the change for several times in his life and his gossip about. Such an ill-fated painter,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deserves a grand master.

Key words: A picture; Too park; Swire; The root; Be raised; With knowledge

目 录

摘 要 . ..................................................................... I Abstract . .................................................................. II 目 录 . ................................................................... III

前 言 . ..................................................................... 1

一、石涛所处的时代背景 . ..................................................... 1

二、石涛绘画艺术思想的渊源 . ................................................. 1

三、石涛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艺术思想 . ....................................... 2

(一)早年石涛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理论 ............................ 2

(二)中年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绘画理论 .................... 2

(三)晚年石涛提出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绘画理论 .................... 2

四、石涛《画语录》的中心议题——“一画” . ................................... 3

(一)“一画”是具有多义内容的绘画艺术 .................................. 3

(二)“一画”对绘画艺术的本体论概念 .................................... 4

(三)“一画”论的绘画法则 .............................................. 4

(四)“一画”在当时绘画理论具有先进性 .................................. 5

五、石涛的“一画”论对后世的影响 . ........................................... 5

总 结 . ..................................................................... 6

谢 辞 . ..................................................................... 7

参考文献 . ................................................................... 8

前 言

石涛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环境下,在接受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的同时并且以充满自信力的绘画艺术为当时明清时期复古思潮、师法古人的绘画学术氛围写下重重的一笔。他以其独创性的思想为后人指明了中国绘画的方向,恢复了文人画的传统。宣扬了绘画因师法自然、尊崇“一画”之法、追求个性的自我张扬等等。他的这些思想与文人画思想以及当时的市民意识形成了很好的契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他不愧为明清画坛的一代宗师。

一、石涛所处的时代背景

石涛(1642——1707年)本姓朱,名若极,明靖江王王赞仪的十世孙,享嘉之子。出家为僧后,释号原济,又号石涛、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涤子、靖江后人、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半生云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南京、及扬州等地,晚年居住在扬州。虽是帝王贵胄,明朝灭亡时却只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幼童,还没来得及享受到身世给他带来的幸福感,却又要背负着亡国奴的罪名苟活于世。

二、石涛绘画艺术思想的渊源

中国的封建社会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儒、道、释的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并被人们融入绘画艺术思想中。儒、道、释三派虽有各自本门派的思想特点,但却也柔和了其他门派中有益思想元素,因此古代擅长绘画的文人士大夫对儒、道、释的思想都精通。石涛生长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作为一个画家固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由于他的出生以及早年长期生活在寺庙里,因此在石涛的精神世界里佛学思想对他也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如果仅仅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研究石涛的绘画艺术思想,那么我觉得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是纵观整个中国的思想史,我们还要横向的从石涛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进行研究。石涛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石涛的身上有着文人画艺术交流的特点。他是明朝的遗民,遁入佛门隐姓埋名的苟活性命,他不可以入仕为当朝贵族所事用,这是他的气节的体现。然而在他出生的时候明朝早已灭亡,他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等到他成熟懂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已经稳固了江山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自己的父亲是死于家族内部的斗争,而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因此石涛完全不能像八大山人那样对清朝统治者有很强烈的国恨家仇之感。而当他在扬州接驾清圣祖玄烨后,有倾向统治者的好感,却不能为其所用。在清朝繁荣的经济景象影响下产生的市民思想,市民思想却又强调了个性的自由,所以石涛绘画思想里又有很强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强调创新。

三、石涛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艺术思想

(一)早年石涛提出了“我自用我法”的绘画理论

石涛早年在武昌和宣城读诗写字,在松江泗州塔院拜旅庵本月为师学习书画,这为石涛的绘画技能打下扎实的功底。石涛学习古人绘画技法,继承传统。石涛虽然师法古人,但是却没有为某家役。当石涛看清当时清朝画坛人文画即将走向弊端是,他对董其昌提出的作画“必有门庭”以及四王摹古的风气做出了强烈

的回应,提出了“我自用我法” [1]的思想。例如:

石涛在宣城期间,石涛在其所绘的《黄山图》上著述:

“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有二

王法,恨二王无臣法。”[2]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

我耶?石涛曰:“我自用我法”。[3]如何才能达到“我

自用我法”呢?首先我不能一味的为某家役,师古法

没有错,关键就在于变,不能让某家之法束缚了我们

的艺术创作。其次要彰显个性、突出自我,使得自我

能够得到解脱,精神世界不被物欲所控制。最后“我

法”不是脱离实际、脱离真山真水的绘画,而是师法

自然。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4]

的思想,就是要求画家创作应当师法自然。 黄山图

(二)中年石涛提出了“不立一法,不舍一法”的绘画理论

中年时期离开宣城来到南京,在长干寺过了几年禅僧生活。后来去扬州先后两次接驾清圣祖玄烨,接驾回来准备北上燕京。在北上的过程中,石涛目睹了北方的雄奇山水以及在京期间见识了很多前辈大师的作品,这使得石涛绘画思想得到转型,认识到绘画应该“不立一法,不舍一法”。[5]这一阶段的思想其实是对上一个阶段思想的提升,因为此时的石涛通过云游以及广交好友拓宽了他的眼界。他清楚的认识到一味的追求“我法”,势必会陷入到“我障”的局面中。过度的张扬自我就是个性自恋的表现,突破自己内在的障碍,避免固执己见。当掌握了“众家之法”,将造化与心的契合,不为物欲所拘束,完全达到天人合一。此法将实现了绘画创作的和谐统一。

(三)晚年石涛提出了“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绘画理论

到了晚年石涛离开燕京后长期居住在扬州,此时的他在扬州的大东门外盖“大涤堂”为住所并且以卖画为生。此时秉烛之年的石涛经历了人世的沧桑,再也没有入仕的追求了,想到更多的则是对故乡、亲朋好友的怀恋,感觉自己就像那江上的一叶扁舟需要平静的度过余生。他的艺术思想也已渐渐成熟,将“我法”与“一法”统一起来,提出“是法非法,即成我法”。[6]也就是从绘画的本体出发,统帅“众

家之法”,实现绘画的“至法”。例如:石涛的作品

《淮扬洁秋图》,这幅画上的河岸边的城墙中屋舍

层层。河水两岸及城郭墙头的草丛树木均用水墨点

染绘画,垂下的柳树、柳枝与小河浅滩的芦苇草丛

皆用白描画法。广袤的田地与跌宕起伏的泥土、小

山坡同以“拖泥带水皴”画出,垂柳和土坡上又施

以赭石作点,明净雅洁,下方虚画,云雾弥漫。用

淡墨来渲染远处的虚景,给人有了空间感。在作品

的最上端乃是石涛的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题跋,叙

述了古扬州城内城外的世事变迁,并抒发了画家在

晚年悲凉、孤寂的感慨,增加了画面的凄凉气象,

使人想到石涛这一生多舛的命运。 淮扬洁秋图

四、石涛《画语录》的中心议题——“一画”

石涛不仅在绘画方面表现杰出,而且他还擅长将自己的绘画思想构建成完整的体系,供后人学习。石涛的著作有《画语录》和《大涤子题画诗跋》。石涛的绘画著作理论中最主要也是影响最巨大的文献作品是《画语录》。石涛的《画语录》的中心美学理论也是这部著作最重要的美学理论是——“一画”论。石涛的《一画》论很玄奥难于理解,首先《一画》论的美学思想来源于道、佛的某些思想,经过艺术的术语转化形成美学理论。对于“一画”的理解从某些角度来讲与道家的“万物得一而生”、 “道生一”或者从某些角度来看与佛家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思想有某种相似。“一画”之法是绘画的“至法”,是贯通宇宙和人生的。

(一)“一画”是具有多义内容的绘画艺术

“一画”从哲学角度上讲是指“无极”,即指太极阴阳和谐的辩证法。其思想来源于

道家,运用与绘画艺术中国画的笔墨就是道家所讲的阴阳,绘画追求阴阳和谐就是追求笔

墨和谐。从绘画发展层面上讲“一画”是有法与无法的对立统一。其思想来源于佛家,一切有法皆无法,有从无中来。说无法其实它是统帅众法,说有法它不为某一家之法受限,已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从绘画本体层面上讲“一画”指天地万物与“心”在绘画作品中的对立统一。无实物的创作叫做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根本不能有所创新。而无“心”的去创作,势必会造成为某家役。摹写古人不仅是古人作品更要注重“师古人之心”,师法自然,感受与体悟自然。从客观审美对象或绘画形象方面讲“一画”指“蒙养”与“生活”、形与神、气与势等等的对立统一。从创作过程当中对真山水描绘的认识论方面来讲“一画”还是识与受的对立统一。在《画语录》中石涛专门用《尊受章》来讲解绘画中的识与受的关系,识与受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笔墨角度上讲“一画”指笔与墨的对立统一。因此石涛所提“一画”统筹了这些内容。

(二)“一画”对绘画艺术的本体论概念

石涛在《画语录》里也解释说什么是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7]由此可知“一画”的重要性,任何绘画作品有了这“一画”,都会使其变化万千,相互协调,达到和谐。《画语录·一画章第一》中道“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8]就是说当世界还处于混混沌沌的状态,那时洪荒宇宙还没有定律可言,万事万物都没发生变化。当事物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此时一切事物之间就产生了法则,万事万物就产生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了。这个法不是独立的存在, 而是由表及里,从根本、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根本、整体就是“一”,由此解释“一画”就是在创作过程中要统筹全局,要从整体来立意、塑形、循法。只有这样画家在作画时才能不为物欲所牵绊,全力的投入创作,进入物我两相忘的境界,此时所有的技巧、章法就会运用的融会贯通并尽情的将画家的思想跃然纸上。“一画”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法”,这种“法”不属于某家之“法”,而是为绘画立法。做到了“一画”之法就已经统帅“众法”。

(三)“一画”论的绘画法则

第一、绘画是有客观对象的,其对象就是画家意识之外的天地万物。石涛“一画”论的第一要义就是强调绘画借笔墨为手段真实地描绘和表现客观的天地万物。第二、主张绘画创作在重视描绘、表现客观天地万物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石涛在《画语录》中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9]、“夫画者,从于心者也。”[10]绘画是心物辩证统一的,在强调发挥主

观能动性时,有要以描绘、表现客观为指归。第三、“一画”是包括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表现手段——笔墨线条及其形式美规律的理解。绘画要注重笔墨的用法,焦、浓、重、淡、清运用恰到好处,笔与墨要有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形式美规律。第四、主张绘画规律和法则的不变与变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不变是继承传统优秀的绘画理念,变是创新出属于自己对绘画的观点、绘画技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绘画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

(四)“一画”在当时绘画理论具有先进性

那么石涛在当时画坛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画”之法的思想,他的目的就是强烈的回击当时为贵族所欣赏的四王画派提出的师古、摹古的沉闷的学术之风。石涛认为师古没错,错就错在一味的摹古技法,却不寻访古人的思想足迹。因此他要破除“法障”,破除绘画里的那些所谓的以前道法的限制。绘画艺术应该是画家自由的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观映象。正如石涛所说的“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11]石涛的这种突破师古的绘画理念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表现。例如:在石涛的《山水清音图》中就可以体现他突破古人的绘画章法“不为某家役”,石涛改变了四王和古人三重四叠的构图方法,石涛的作品皆是构图新奇,在这幅

画上石涛就运用了独特的构图方法——“截取法”,在树林里面截

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美丽的小景色,运用特写的手法来绘画,尽管

只是画了其中的一段局部景色,但是表达出一种深邃的山水情感。

石涛精通绘画的笔墨,常画法多变,善长运用笔法墨色,这幅作品

当中的笔墨气运干湿浓淡等运用精妙,湿润的墨笔运用比较多一

点,由于用水与用墨的相互渗化和笔法与墨色的融合恰到好处,将

那种清润深幽的感觉以及深山密林里的美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石涛在明末清初师古摹古风气盛行之下还能这么的强调绘画中凸

显自我的个性,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不愧为一代宗师。

五、石涛的“一画”论对后世的影响 山水清音图

浅析了石涛的美学思想以及“一画”论,最主要的我们还是要明白,他的画理对后人肯定是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例如:后来的扬州八怪的绘画风格及美学思想受石涛所影响。他们的作品都彰显个性,自由的表达心声。八大山人以及当朝画家王原祁评价石涛、和石涛共同作画并且王原祁给石涛极高的评价:

“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

5

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12]郑板桥对石涛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曰:“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力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也!功夫气候,僭差一点不得。”[13]齐白石题画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能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埋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14]石涛的画理是自清代以来中国绘画创新、发展的动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画家的天才创造。

总 结

作为绘画艺术道路上的晚辈后生这些画理给我们在欣赏画以及绘画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首先,绘画以造化为师。对于山水的绘画创作,我们要在大自然中汲取艺术的灵感,面对真山真水去写生,体悟自然所迸发的艺术灵感。其次,绘画从事物的本体出发进行描绘,不管是什么题材的作品,我们是欣赏作品也好,绘画创作也罢,都要从事物的本体去观察感受,这样绘画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表现画家对事物的认识,体现出创作人的艺术素养。接着,绘画是一个识与受的过程,我们在绘画临摹或者创作中都要用心去认识感受被描绘的事物。临摹要感受画家当时创作的思想,学习画家的绘画技法,了解更多的画家想要通过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创作更要从心灵的认识与感受出发,淋漓精致的描绘自己所要描绘事物的情感与内涵。然后,对西画东渐的回应表现出一种自信和包容,不能盲目的崇拜西方的油画,也不能弃之不学。我们更需要的是用一种自信和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它。学习油画的色彩、透视等长处,从事物的本体出发运用自己的艺术素养和绘画技法创作绘画。最后,绘画艺术不只是限于绘画技法层面,更应该知思想史,明画理等等。一幅作品如果只限于技法层面,那么这幅作品的价值就不高了。因此我们要知晓绘画发展的一个历程、绘画的历史,懂得绘画的理论,自己心中要有一个自己的绘画理论体系,在以后的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

6

谢 辞

转眼间,我已经在美丽的咸阳师范学院度过了四个年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四年,我有幸能够接触到这些不仅传授我知识、学问,而且从更高层次指导我的人生与价值追求的良师。他们使我坚定了人生的方向,获得了追求的动力,留下了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此,我真诚地向我尊敬的老师们和母校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李长民老师的多次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目录到文字内容,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长民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李长民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和我一起生活了四年的朋友,是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我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人生这一驿站中倍感温暖!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我毕业论文中曾经无私地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7

参考文献

[1]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2]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

[3]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4]范明化. 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93.

[5]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6]贺志朴. 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3.

[7]杨成寅. 石涛画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8]曹玉林. 王原祁与石涛[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103.

[9]杨成寅. 石涛画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10]杨成寅. 石涛画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11]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51.

[12]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

[13]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8.

[14]王伯敏. 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9.

8


相关内容

  • 中外美术鉴赏论文_
  • 浅谈你对美术鉴赏的认识 ---美术鉴赏让我们懂得如何欣赏美 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 美的历程" ,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 ...

  • 美术系大学生毕业论文
  •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在我国,美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诚然,近些年来大量美术高考生的涌现确实为国家储备了越来越多的美术人才,越来越多孩子的美术才能得到了培养和开发,有益于全民审美水平的提高.同时,大量美术考生也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链,相关的培训,交通,住宿,餐饮等各方面都有收益, ...

  • 2016第四届济南艺术品博览会中国书画形象大使评选结果隆重揭晓
  • 热烈庆贺中国画坛当代杰出画家30人物当选为2016第四届艺术品博览会中国书画形象大使: 卢志学.吴泽浩.赵振川.刘大为.霍春阳.赵建成.冯远.苗再新.李学明.满维起.范扬.刘选让.毛岱宗.张志民.梁占岩.史国良.孔维克.马海方.梁文博.何家英.林容生.杨晓阳.王力克.纪连彬.何家林.张江舟.张望.卢 ...

  • 南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 南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热爱艺术,遵守法律,具有一定绘画基础或创意设计基础. 2.身体健康,无色盲. 3.符合教育部和省级招办规定的其他艺术类报考条件. 二.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与方式:根据各考点不同要求面报或网上报名. 2.报名手续:本人持3张近期免冠1寸照片.身 ...

  • 西华大学2010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
  • 西华大学2010年艺术类专业报考指南 一.学校概况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60年,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三个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校本部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学校校园环境大气优雅,植被葱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 ...

  • 师范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 大学生自我鉴定--师范专业 本人自入校以来思想上进,努力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思考.体会伟大的思想和先进的理论,并试着在学习中检验和实践.江总书记在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更是温暖人心,/"三个代表/"的精神是思想领域的精髓,是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论,也是务实和高效 ...

  • "三育人"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三育人"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以评建为动力 提升育人质量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事迹 在学院党政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美术系党政班子团结协作,团结带领全系教职工,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上下工夫,在维 ...

  • 绘画专业毕业论文
  • 绘画专业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谈中国元素在插画中的运用 学院(部) 美术学院 专 业 绘画 [摘要]: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具有中国独特传统风格的插画作品,陷入了低潮期,并严重影响了我国插画的发展.现如今,中国风又在社会各个领域所提倡,中国元素能够在插画中很好的运用起来,毋庸臵 ...

  • 师范毕业女生自我鉴定
  • 在大学期间,我由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有着自己个性和思想的先进青年,国家让我幸福,大学让我自豪.我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思想不断进步.我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进校以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课培训,在校期间一直热情向组织写思想汇报. 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做一个老师是我的理想,我 ...

  • 大学四年规划
  •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做出合理的安排.大学生活是快乐而短暂的,多姿多彩也充满诱惑,随时随地地可能偏离正规.因而从大一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