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陕西省十天

高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0年10月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标段的管理水平,全面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树立工程建设的精品意识,根据国家、交通部、陕西省有关法律、法规及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办法,结合本标段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精细化施工实施方案。

第一条 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更新项目管理理念,项目建设全过程始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确保各项施工规范得到严格执行,实现各项指标验收均达到优良。

第二条 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每位项目管理者的职责和岗位责任,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人,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第三条

水准制订出具体目标,明确责任,给合项目管理目标按季度进行考核,促进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

第四条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理组织管理系统,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第五条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制,建立工程质量登记表

分项工程开工前,建立分项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台帐,并将分项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细化分解、量化到人、层层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

第六条 建立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召开技术、安全交底会;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应当以书面交底为主,I-I口头为辅。

第七条 建立隐蔽、关键工程档案制度

施工中的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应按规范要求检测、填写工程检查记录表;用数码照相机或录相机将施工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声像资料的一部分汇同检测资料存档,以备核查。

第八条 加强档案管理

成立竣工资料管理小组,建立健全施工档案。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

档,确保完整真实规范。

第九条 加大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加大工程实体质量通病治理:高填方路基超限沉降、桥涵结构桥头跳车、小桥涵结构外观质量差、桥面早期破损、路面车辙及早期破损等;加大工艺质量通病治理: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水泥路面早期断板、开裂、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等;加大管理质量通病治理: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运转不正常;技术人员(监理)不盯岗等;将针对以上三条所列通病制定出治理和预防措施或办法,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所定措施、办法执行。

第十条 小型构件预制

第二章 施工准备阶段精细化施工方案

1、 场地规划

1.1 进场后应立即进行现场踏勘,收集气象、水文及地质等资料,了解现场施工材料供应和交通等施工条件,并写出调查报告,供项目部施工决策和进行施工场地规划。

1.2 施工现场布置

1.2.1 在施工期间,在项目部(队部)、路基、构造物、桥梁、隧道等显著的位置,挂安全文明生产、质量管理、廉政建设等标牌标语:

1)工程概况标志牌:在项目部或标段起点桩号设置工程概况标志牌。

2)施工标志标牌:对路面的工程量、地质情况、施工方案、工期计划等作一简要介绍。

3)施工场地布置牌:采用电脑绘制,对施工现场的布置采用标示方式表达,注明位置、面积、功能。每个拌和站、预制场的入口显著位置应当设置拌和站和预制场的标志牌,并附拌和站、预制场平面图,平面图尺寸0.8米×1.5米。

4)在通往项目经理部、施工便道的入口处设立醒目的指路牌,指路牌按照0.8×O.6米的尺寸制作,蓝底白字,标明方向、里程等内容。

5)安全生产操作警示牌:按交通安全规范的标志设置。

6)廉政告示牌:主要明确施工廉政制度、廉政监督电话及联系方式等。

在项目部设置工程责任标识牌:载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质检、分项工程负责人及负责内容。在大中桥显著位置,隧道洞口位置,路基主要分段工点设置。

1.3 现场机械设备布置有序,必要时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尺寸参照0.6m×O.8m,黄底黑字。

1.4 现场各种防火、防高空坠落、安全帽等安全标识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制作,悬挂于工地醒目位置。

1.5 现场的周转材料、半成品材料的堆放严格按照有关材料堆放的规定进行,并按照0.4m2 、五通一平建设

2.1 施工便道、便桥

2.1.1 施工便道、便桥技术质量要求

1)施工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曲线或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宽。视地形条件和视距要求,不大于4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m,路面宽度不小于5.5m,长度不小于20m。

2)便道土质路基地段基层为不小于20cm厚的片(碎)石垫层,其面层为5cm的天然砂砾面层。

3)便道的两侧应设置边沟和排水沟。

4)便道急弯、陡坡地段设置安全护栏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岔路口设置方向指示牌。

5)便桥应满足载重和排洪要求,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3.5m,设置防护栏杆和超限标牌。

2.1.2 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队)负责对施工便道(便桥)的日常检查和养护、洒水,做到雨天不泥泞,晴天少粉尘。 .

2.1.3 各施工便道起点处设便道标识牌于路口处。

2.1.4 利用地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移交地方管理。

2.1.5 工程完工后,应将施工便道及便桥予以拆除。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

要与相关部门签定好协议,并作为交工资料移交业主保管,否则应予以复耕或对河道进行清理。

2.2 施工临时用电

2.2.1 向业主申请用电应包括以下内容:临时用电负荷的计算;临时用电线路的平面布置图;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方案;临时用电的安全组织机构。

2.2.2 引入工地的电力线路的架设和变压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电力施工的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线路原则上应在施工便道或通道的一侧临空架设,架2.2.3 调联系,对本标段(施工段)施工用电进行统一管理,以及对各种用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根据施工需要计算变压器容量、台数。

2.2.4 各工点的配电箱一律采用铁制,分大小两种,大型配电箱尺寸不小于1.0m×0.8m×0.2m,内设各个分线闸刀、漏电保护器、电表等相关设备,必须建立配电房封闭管理,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小型配电箱采用当地电力部门统一农用配电箱。变压器和配电箱等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2.5 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布置情况,在拌和站各个工区应配备可靠的备用电源,以备急用。

2.3 施工临时用水

2.3.1 进场后15天内应完成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源进行调查和相应的水质检测。

2.3.2 根据项目工程的大小计算项目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等用水量,合理地提出施工用水计划。

2.3.3 有条件时应独立安设用水专线或打井,与居民生活用水分开。

2.3.4 设置足够的蓄水池,蓄水池应加盖并有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牲畜等掉入。

2.4 施工场地平整

2.4.1 施工场地平整主要有生活区、拌和场、堆料场等,场地平整的机械应先期进场,以便完成征地后立即开展平整压实工作。

2.4.2

施工场地平整工作应一次到位,做好防排水设施,以免影响场地和

后续工作。所有清表、弃方应规范堆弃,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2.4.3 租用地方场地作为施工临时场地,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移交地方管理。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要与相关部门签定好协议,并作为交工资料移交业主保管,否则应予以复耕清理等。

3、 3.1 项目经理部

3.1.1 项目经理部会议室内贴工程简介、组织机构框图、线路平纵面图、平面图、进度图、质量目标、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廉政制度、晴雨表、总体工期安排网络图等。

3.1.2 项目部应做好以下规章制度的建立:

1)施工计划管理制度:确保合同工期的顺利实现。

2)技术管理制度:技术责任制、设计文件审查制、技术交底制等。

3)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4)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教育及事故处理报告制、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制等。

5)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3.2 工地试验室

3.2.1 各类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标定。

3.2.2 试验室所有从事试验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

3.2.3 试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试验室工作岗位责任制、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定、试验仪器的定期标定、保养、维修制度、试验室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试验资料管理的台帐制度、标准养护室的管理检测制度、取样要求和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报告表格填写要求等)上墙。

3.2.4 各种试验资料应记录完整,真实有效,严禁造假。

3.3 工地临时房屋

3.3.1 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应认真选址(避开滑坡、冲沟、泛洪等险地)、合

理规划、布局有序,生产和生活用房应分开搭设。

3.3.2 做好安全用电和防火工作,按有关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雨季应做好防雨防潮防洪等准备工作。

3.3.3 做好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合理处置,保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4、 测量放线

4.1 基本要求

4.1.1 检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工程原测设的永久性标志桩及测设资料,并将遗失的标志桩在接管工地14天之内通知监理工程师,然后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在28天内将复测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

4.1.2 工程师,

4.1.3将施工中所有控制桩以及监理工程师认为对放样和检验有用的标桩,进行加固保护,并对水准点、三角网点等处树立易于识别的标志。

4.1.4 所有导线复测、中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和增设水准点、横断面复测和补测等工作,测量精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4.1.5 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仪器标定、校正报告复印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4.2 水准点复测

4.2.1 使用监理工程师所交付的水准点,应首先进行相互之间查对复核,并尽可能地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容许误差范围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

4.2.2 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 宜增设水准点。临时设置的水准点应符合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

4.3 导线复测

4.3.1 应根据设计提供资料计算复核导线控制点,根据地面提供的控制桩做好检查复测工作。

4.3.2 导线复测应采用光电测距仪或其它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

4.3.3 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增设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

4.3.4 导线起讫点测定结果应与设计提供的测定资料相比较。

4.3.5 导线复测时,必须与相邻施工段落进行联测,确认导线控制点闭合。

4.4

4.4.1 措施,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4.4.2 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协调确定解决办法。

4.4.3 如发现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做断链处理,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4.5 断面复测

4.5.1 横断面测量应采用水准仪一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全站仪法或经纬仪视距法;测量纵向为线路前进方向,横向为直线段应与中线垂直,曲线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

4.5.2 横断面测量应逐桩施测。

4.5.3 横断面的施测宽度应满足路基路面、放坡及排水设施的需要。在横断面施测中应反映路面高低的变化。

5、 拌和站

5.1 拌和站应合理划分为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砼试件制作室和标准养护室,所有砼拌和机必须配备自动计量装置。

5.2 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5.3 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砼硬化处理。

5.4 拌和站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大门,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

5.5 拌和站建设完成后,需根据拌和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确

保拌和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

5.6 拌和站的配合比标识牌

拌和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砼配合比标识牌,标识牌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尺寸0.6 m×O.8m,白底红框黑字,油漆喷涂确保不褪色,数字采用彩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标识牌内应包括以下内容:砼设计与施工配合比(含外掺剂),粗细骨料的的实测含水量及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等。

5.7 水泥、沥青的存放

5.7.1 库房中外加剂不同批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日期应分区堆放,并

5.7.2 库房尽量靠近拌和站,地面采用C15砼进行硬化,上铺2层油毡,然后利用方木或砖砌上搭5cm木板,铺设油毡。

5.7.3 材料库房内应建立详细的调拨台帐,使物资的使用具有可追溯性。

5.8 砂石料场

5.8.1 凡用于正式路面工程的砂石料应按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各仓之间不得串料。

5.8.2 砂石料应按规格,计量单位、材料产地、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标识。

6、技术资料准备

6.1 在开工前,应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和现场核对,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并做好设计技术交底。

6.2 完成试验室临时资质申报和原材料的试验、砼配合比的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报批。

6.3 完成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原地面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做好各桩点的保护措施直到工程竣工。

6.4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进场后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详细的施工组织、现场布置、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资金流量计划:质检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体系与安全保证措施、廉政建设、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

6.5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在工程开

工前将本项目《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表》书面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作

为工程内业资料编制的依据之一。

6.6 总体开工报告在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机构、质检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准备情况等。

6.7 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在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其内容包括:施工地段与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名单;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机械进场等情况;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查手段;水电供应;临时工程的修建;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一、底基层、基层施工精细化管理

1、工程概况

本标段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16cm厚141931m2,18cm厚93343m2;级配砂砾底基层20cm厚41961m;水泥稳定碎石18cm厚357824m,20cm厚8070m;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117035m2,水泥稳定碎石32cm厚219576m2,水泥稳定碎石36cm厚395391m2。

2、技术要求、各项集料要求

a.水泥稳定料16cm、18cm、20cm厚按一层摊铺;设计为32cm厚、36cm厚分二层摊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层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为尽可能减少基层的收缩裂缝,本段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以碎石构成骨架,水泥作为填充结合料的嵌挤型结构。

①基层混合料集料的级配组成见下表

222

②材料配合比及压实度

材料配合比采用:

水泥:碎石=4.5:95.5 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7天抗压强度值不少于4MPa;基层分两层摊铺施工。 ③水泥

依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业主下发文件要求,宜采用标号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做结合料,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为了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初凝、终凝时间,可以掺入0.5~2%的缓凝剂)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④碎石

对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的碎石骨料,可在沿线就近选购符合规范要求的石料。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①底基层混合料粗集料的级配组成见下表

材料配合比采用:

水泥:砾石=3.5:96.5。

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如果现场试验做出的指标偏低,可以在碎石集料中适量加入轧制碎石。

③水泥

依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对水泥的技术要求同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要求。 ④砂砾

对水泥稳定砂砾结构层的碎石骨料,在沿线就近采挖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砾,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3、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基层应根据试验路段监理工程师同意的结果进行摊铺,施工前对各种材料的各项试验指标进行检验,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能进行施工阶段施工。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应将底基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适当洒水湿润。底基层上的车辙、松软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位均应翻挖清除,并用基层混合料填补成型,碾压达到压实度为准。

施工工艺顺序为:

测量放样→水稳混合料石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自检合格 → 监理工程师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4、施工方法

4.1 机具配合

采用电控计量的2台稳定粒料厂拌设备(WB-600)型拌和、自卸汽车运输、二台采用中大ABG1600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进行施工。

4.2 准备下承层

在正式摊铺之前,对已交验合格的路床,进行洒水、碾压、整型、检测 ,确保底基层厚度。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对路床进行碾压,提前至少6小时洒水湿润,对通道、涵洞、桥头台背、挡墙背回填边缘提前清理,特别对用于临时通行的路段,在清理并整平碾压成型后,应重点控制。使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方能施工。

4.3 施工放样

路床整修完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后,测量工作人员应立即放样,为铺筑底基层作开工准备。

中(边)桩控制应用全站仪全面校正,对有偏差的中(边)桩应重新放样,打入路床的中(边)桩应作明显的标志,以避免过往的运输车辆碾压和碰撞。

控制高程的钢钎应每间隔10m打入一根,对于曲线半径较小的弯道应加密钢钎,扯拉钢丝应张拉紧,在钢钎顶部或钢丝上拴一红布条或彩色条作为警示标志,以防止来往的运输车辆碰撞钢钎或钢丝。架设的基准钢丝,用紧线器将钢丝拉紧,并调整到正确高程及平面位置,坚固稳定,使钢丝无挠度;同时在压路机碾压时,要随时检查钢线是否松动,如有松动或碰动要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纠正。

4.4 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

a.在拌和之前应进行拌和设备的调试,标定各种材料的流量值,使生产出的混合料级配符合配合比的要求,一经标定完毕的拌和设备不得随意调整和改动。

b.上料

水泥用水泥泵匀速送入,碎石料用装载机铲料上料,在装料时不得从一个方位、一个断面、一个层次送料,应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送料,使送上的料颗粒均匀、大小一致、含水量达到匀衡状态。

水用水泵电子计量输入时,应随时测定碎石混合料的自然含水量,来控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此外,要注意运送混合料的运送距离和外界天气气温状况,以此调整含水量的增减。

c.混合料的拌和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含水量适中。

拌和人员应随时和施工管理人员保持联系,听取前面施工人员针对摊铺、碾压混合料出现的情况进行调整。

d.卸料

拌和完毕的混合料被强制送入储料仓,操作人员将料打入自卸汽车,在装料的同时,自卸汽车在储料仓下面应来回移动,最少分三次装料,以保证粗、细集料装卸均匀,避免摊铺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4.5 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车辆在装车前要清扫干净,装料、运输、卸料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工作,已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到摊铺现场,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和污染,保证水泥稳定混合料的强度,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必须填写运料单。

在卸料过程中,不许过急卸料以使摊铺机失稳影响摊铺的平整度,自卸汽车的停放位置后轮应距摊铺机推滚轮20-30cm的距离,不能使自卸汽车后轮碰撞摊铺机。

自卸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注意来往的行驶车辆,注意摊铺地段的钢丝和钢钎。

4.6 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二台中大ABG1600摊铺机进行摊铺。

摊铺机前卸料车停放易控制在4-6台,最低不能小于4台,才能开始摊铺。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离析现象。摊铺过后当有出现粗集料离析集窝现象,应立即安排专人铲除局部粗集料“窝”的现象,并用新拌和料进行填补。

4.7 碾压

摊铺整形完毕后开始碾压,首先用轻型压路机在全幅内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应以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全宽时即为一遍,静压1~2遍,碾压速度1.5-1.7 km/h。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重叠2/3轮宽,其速度为2.0~2.5km/h,最后用胶轮压路机净面,从混合料拌和开始到碾压结束,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一般碾压长度在50m左右,接茬复压长度应不大于2m,完毕后开始检测压实度等项指标,对不合格的路段继续进行碾压。

4.8 养生及管制

碾压完毕后,测量、试验检测人员对高程、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立即组织人用透水土工布、薄膜、草垫等覆盖养生,盖之前

应安排洒水车洒水之后养生7天,之后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风吹起的养生膜重新

用土掩埋、补充水分保持湿润和覆盖。

4.9 施工注意事项

a、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方式进行拌和,并采用机械化摊铺。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时,不应产生粗细料离析现象,拌和料地面水能及时排除,确保工程质量。

b、基层、底基层施工完毕应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应从施工便道进出工点。

c、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期满,应立即进行透层、封层的施工,防止基层干缩开裂。

二、 透层、粘层、封层施工精细化管理

1、工程概况

本标段面层为: AC-16SBS改性沥青混凝土5cm厚1117331 m2;AC-20SBS改性沥青混凝土6cm厚1119164 m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128622 m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9cm厚563858m2,

施工顺序:透层→下封层→下面层→粘层→中面层→粘层→上面层

2、 施工要求

基层表面应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2.1 透层

透层油采用煤油稀释沥青,智能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前应将路面清扫干净,并对路缘石等适当保护,以防污染。

a、基层应在养生结束后2d后进行洒布,作业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彻底的清除。

b、初拟煤油:沥青按其质量的5:5的比例掺配,沥青采用A-90或110石油沥青。

c、透层油的洒布量为0.4~0.6kg/㎡。

d、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e、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入基层深度不小于5㎜。

2.2 粘层

粘层用于沥青混合料各层之间,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3~0.6L/m2。粘层油采用沥青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当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时,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均匀洒布。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须成均匀雾状,

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2.3 SBS改性沥青滑动碎石封层

滑动碎石封层将粘结剂的喷洒与集料撒布两道工序集中在一台车上同时完成,可以使碎石颗粒立即与刚喷洒的粘结剂相接触,此时,由于热沥青流动性较好,使碎石骨料能够随时更深地埋入粘结剂内。该技术缩短了粘结剂喷洒与集料撒布之间的间隔,增加了集料颗粒与粘结剂的裹覆面积,更易保证它们之间稳定的比例关系,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设备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经过滑动碎石封层处理后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防渗水性能,路面贫油、掉粒、轻微网裂、车辙、沉陷等病害得到有效治愈。滑动碎石封层,与其他封层相比,滑动碎石封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独特的层间排水功能、高强的层间粘结力和抗剪力、良好的抗裂性和防路面反射裂缝功能、较低工程成本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以及施工进度快等优点。

根据工程特点和沥青滑动碎石封层施工的技术特征,在以下几方面我们加强了施工工艺控制。

a、施工准备及备料

施工前期对路面污染较严重、松散、严重龟裂等病害进行修补,其目的是消

除由于路面抗渗透能力下降造成的路面基层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下降,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易于产生路面纵向变形。加强碎石集料的采备工作,采用抗压强度高、压碎值小、针片状颗粒含量少,符合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的碎石,并通过5-10mm 的筛对碎石集料进行过筛;保证了碎石集料在滑动封层车施工过程中能够符合集料干燥、含土量少、撒布均匀的施工要求。

b、SBS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和材料用量控制

根据施工规范和SBS沥青的技术特性,严格控制沥青温度,加热温度控制在230℃以下,出料温度控制在200℃左右,施工温度在180℃范围左右,保证SBS速度和SBS按每平方米1.0-1.2kg用油量,每平方米用碎石0.01m3控制沥青和碎石的用量,首先进行试验段铺筑。对于部分泛油比较严重的路段,适当增加碎石用量;对于部分脱皮和松散比较严重的路段适当增加沥青用量。准确记录试验数据,通过分析记录数据和试验段的铺筑情况,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严格控制材料用量。

c、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机械碾压

选择有利的施工季节,在气温高、降雨少的晴好天气进行施工,并保证在气温20℃以上的高温时段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路段的清扫工作;保证路面与撒布沥青层有较好的粘结条件。施工时控制滑动碎石封层车的行驶速度在30~45km/h范围之内,同时封闭交通;并避免施工机械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施工机械意外停车或急刹车,造成油料以及碎石的撒布堆积。胶轮压路机与滑动封层车错开一定的距离保持行进,使施工后的路面得到及时碾压,为了使碎石在装卸运输和撒布的过程中,不出现材料离析,撒布均匀;我们严格控制碎石的筛分以及干燥度,并限制装斗容量不超过5立方米。加强施工中行车速度的控制,避免部分路段由于平整度较差,在施工中造成滑动封层车颠簸,造成SBS改性沥青和石料撒布不均匀。

e、 交通控制和后期养护

在SBS沥青滑动封层施工后,对施工路段进行行车限速,由于沥青封层路面成型时间较短,过往车辆行驶速度过快,造成路面飞石,极易形成路面脱皮、泛油现象。同时我们加强日常养护和防汛工作,及时清扫浮砂和及时回砂,保证边沟排水畅通、路面无堆积;使路面无堆积浮砂、阴雨天气路面排水畅通。

3、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

SMA也叫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采用矿物纤维稳定剂、增加矿粉用量、改性沥青等技术手段,组成沥青马蹄脂后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从而使沥青混合料既能保持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功能好的特点,又能克服耐久性差的缺点,尤其是使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能、耐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各种路用性能大幅度提高。

3.1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的拌和

SMA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最大不同之处是: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粒

粒径为5~

10启很少。供料过程中要保持细集料干燥,以保证细集料顺利供料。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洞,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有热电偶检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190℃~200℃。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有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由于SMA粗料粒径单一,细料很少,热料可能会发生粗集料仓经常不足(亏料),而细集料仓经常溢仓的不正常情况,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不可调整放料的数量,使SMA的配合比不准。然后将木质素纤维加入到搅拌锅与骨料共同进行干拌,再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SMA的干拌时间为4秒~5秒,湿拌30秒~45秒。

3.2 各种材料加热温度控制:

沥青加热温度160℃~165℃,现场制作温度165℃~170℃,加工最高温度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场温度175℃~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

SMA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宜太长,储存温度必须要保证,以便防止混合料沥青析漏及混合料表面成硬壳。

3.3 沥青马蹄脂碎石拌制质量是路面施工的前提

保证各种原材料规格和质量是控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拌制质量的关键。对备料工作要特别重视,要求各种原材料规格、质量一定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一批进场的原材料都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试验,并加强施工中试验

自检和抽检力度,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

3.4 沥青马蹄脂碎石路面的摊铺

由于增加了拌和时间等原因降低了拌和机生产率,因此摊铺机的摊铺速度要与SMA混合料产量匹配,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止。必须保证匀速摊铺且速度不能超过4米/分钟。同时运料车与摊铺机恰到好处地配合也是保证面层平整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防止料车撞击摊铺机或将料洒到中面层上。运料车应在摊销机前10~20m处停住并挂空档,卸料过程中由摊铺机推动汽车滑动前进,卸料完毕后,即驶离摊铺机。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粘稠而很难压实的材料,它的压实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碾压工艺与常规的热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区别较大,主要是:

a、虽然对平整度的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为了防止沥青层的拉裂,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振动压路机初压,b、压实温度的范围以及控制比常规沥青混合料更为严格。通常初压的起始温度控制在165℃左右,并尽快完成初压工序。终压温度不低于130℃。

c、SMA混合料压实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进行碾压,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的后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碾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压实速度控制在4-5km/h。碾压速度均衡,倒退时关闭振动,方向要逐渐地改变,不许拧着弯行走,对每一道碾压起点或终点可稍微扭弯碾压,消除碾压接头轮迹。决不允许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

3.5 SMA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a、过碾压:由于SMA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压实程度不大,压实度较易达到,但是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集料不断地往下走,玛蹄脂一点点地向上浮,造成构造深度减小。在碾压过程中,特别注意表面构造保持在1~1.5毫米,以便有适宜的构造深度。

b、出现油斑:SMA路面通车后出现油斑也是常见的一种病害,这是由于SMA的纤维拌合不均匀造成的。因此在拌合时,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时间,并延长干拌时间,确保纤维拌合均匀。还要注意储藏期间纤维干燥,防止纤

维受潮成团。

c、碾压成型温度不够高是常见的毛病。SMA在130℃碾压的效果就很差了。在低温时碾压,容易出现不平整。

3.6 施工管理

SMA摊铺完毕后,必须严格控制交通。以防过往车辆破坏成品。要求在温度降到50℃后才能开放交通。

通过以上对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各项技术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的分析,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及时检测,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及时对SMA混合料进行现场取样,及时送往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对已成路段进行钻芯取样、渗水试验等必要检测。做到当天取样、发现取样、

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进行及时的技术调整。

b、对施工现场实行跟踪监督

现场必须对SMA施工现场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做到正确施工操作、原材符合指标要求,对不符合现场施工要求的人、机、材,坚决予以清场。例如:温度不达标的混合料坚决不允许进场,剩余废料坚决予以清出,不允许使用。

SAM沥青马蹄脂碎石路面的铺筑是一个复杂工程,只有每一个环节都采用科学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详细阅读

陕西省十天

高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10年10月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标段的管理水平,全面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工程管理,树立工程建设的精品意识,根据国家、交通部、陕西省有关法律、法规及陕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办法,结合本标段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精细化施工实施方案。

第一条 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更新项目管理理念,项目建设全过程始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确保各项施工规范得到严格执行,实现各项指标验收均达到优良。

第二条 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每位项目管理者的职责和岗位责任,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人,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第三条

水准制订出具体目标,明确责任,给合项目管理目标按季度进行考核,促进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

第四条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理组织管理系统,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第五条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制,建立工程质量登记表

分项工程开工前,建立分项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台帐,并将分项工程质量终身责任细化分解、量化到人、层层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

第六条 建立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召开技术、安全交底会;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应当以书面交底为主,I-I口头为辅。

第七条 建立隐蔽、关键工程档案制度

施工中的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应按规范要求检测、填写工程检查记录表;用数码照相机或录相机将施工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声像资料的一部分汇同检测资料存档,以备核查。

第八条 加强档案管理

成立竣工资料管理小组,建立健全施工档案。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

档,确保完整真实规范。

第九条 加大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

加大工程实体质量通病治理:高填方路基超限沉降、桥涵结构桥头跳车、小桥涵结构外观质量差、桥面早期破损、路面车辙及早期破损等;加大工艺质量通病治理: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水泥路面早期断板、开裂、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等;加大管理质量通病治理: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运转不正常;技术人员(监理)不盯岗等;将针对以上三条所列通病制定出治理和预防措施或办法,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所定措施、办法执行。

第十条 小型构件预制

第二章 施工准备阶段精细化施工方案

1、 场地规划

1.1 进场后应立即进行现场踏勘,收集气象、水文及地质等资料,了解现场施工材料供应和交通等施工条件,并写出调查报告,供项目部施工决策和进行施工场地规划。

1.2 施工现场布置

1.2.1 在施工期间,在项目部(队部)、路基、构造物、桥梁、隧道等显著的位置,挂安全文明生产、质量管理、廉政建设等标牌标语:

1)工程概况标志牌:在项目部或标段起点桩号设置工程概况标志牌。

2)施工标志标牌:对路面的工程量、地质情况、施工方案、工期计划等作一简要介绍。

3)施工场地布置牌:采用电脑绘制,对施工现场的布置采用标示方式表达,注明位置、面积、功能。每个拌和站、预制场的入口显著位置应当设置拌和站和预制场的标志牌,并附拌和站、预制场平面图,平面图尺寸0.8米×1.5米。

4)在通往项目经理部、施工便道的入口处设立醒目的指路牌,指路牌按照0.8×O.6米的尺寸制作,蓝底白字,标明方向、里程等内容。

5)安全生产操作警示牌:按交通安全规范的标志设置。

6)廉政告示牌:主要明确施工廉政制度、廉政监督电话及联系方式等。

在项目部设置工程责任标识牌:载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质检、分项工程负责人及负责内容。在大中桥显著位置,隧道洞口位置,路基主要分段工点设置。

1.3 现场机械设备布置有序,必要时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尺寸参照0.6m×O.8m,黄底黑字。

1.4 现场各种防火、防高空坠落、安全帽等安全标识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制作,悬挂于工地醒目位置。

1.5 现场的周转材料、半成品材料的堆放严格按照有关材料堆放的规定进行,并按照0.4m2 、五通一平建设

2.1 施工便道、便桥

2.1.1 施工便道、便桥技术质量要求

1)施工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曲线或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宽。视地形条件和视距要求,不大于4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m,路面宽度不小于5.5m,长度不小于20m。

2)便道土质路基地段基层为不小于20cm厚的片(碎)石垫层,其面层为5cm的天然砂砾面层。

3)便道的两侧应设置边沟和排水沟。

4)便道急弯、陡坡地段设置安全护栏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岔路口设置方向指示牌。

5)便桥应满足载重和排洪要求,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3.5m,设置防护栏杆和超限标牌。

2.1.2 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队)负责对施工便道(便桥)的日常检查和养护、洒水,做到雨天不泥泞,晴天少粉尘。 .

2.1.3 各施工便道起点处设便道标识牌于路口处。

2.1.4 利用地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移交地方管理。

2.1.5 工程完工后,应将施工便道及便桥予以拆除。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

要与相关部门签定好协议,并作为交工资料移交业主保管,否则应予以复耕或对河道进行清理。

2.2 施工临时用电

2.2.1 向业主申请用电应包括以下内容:临时用电负荷的计算;临时用电线路的平面布置图;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方案;临时用电的安全组织机构。

2.2.2 引入工地的电力线路的架设和变压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电力施工的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线路原则上应在施工便道或通道的一侧临空架设,架2.2.3 调联系,对本标段(施工段)施工用电进行统一管理,以及对各种用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根据施工需要计算变压器容量、台数。

2.2.4 各工点的配电箱一律采用铁制,分大小两种,大型配电箱尺寸不小于1.0m×0.8m×0.2m,内设各个分线闸刀、漏电保护器、电表等相关设备,必须建立配电房封闭管理,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小型配电箱采用当地电力部门统一农用配电箱。变压器和配电箱等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2.5 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布置情况,在拌和站各个工区应配备可靠的备用电源,以备急用。

2.3 施工临时用水

2.3.1 进场后15天内应完成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源进行调查和相应的水质检测。

2.3.2 根据项目工程的大小计算项目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等用水量,合理地提出施工用水计划。

2.3.3 有条件时应独立安设用水专线或打井,与居民生活用水分开。

2.3.4 设置足够的蓄水池,蓄水池应加盖并有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牲畜等掉入。

2.4 施工场地平整

2.4.1 施工场地平整主要有生活区、拌和场、堆料场等,场地平整的机械应先期进场,以便完成征地后立即开展平整压实工作。

2.4.2

施工场地平整工作应一次到位,做好防排水设施,以免影响场地和

后续工作。所有清表、弃方应规范堆弃,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2.4.3 租用地方场地作为施工临时场地,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移交地方管理。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要与相关部门签定好协议,并作为交工资料移交业主保管,否则应予以复耕清理等。

3、 3.1 项目经理部

3.1.1 项目经理部会议室内贴工程简介、组织机构框图、线路平纵面图、平面图、进度图、质量目标、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廉政制度、晴雨表、总体工期安排网络图等。

3.1.2 项目部应做好以下规章制度的建立:

1)施工计划管理制度:确保合同工期的顺利实现。

2)技术管理制度:技术责任制、设计文件审查制、技术交底制等。

3)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4)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教育及事故处理报告制、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制等。

5)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3.2 工地试验室

3.2.1 各类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标定。

3.2.2 试验室所有从事试验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

3.2.3 试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试验室工作岗位责任制、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定、试验仪器的定期标定、保养、维修制度、试验室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试验资料管理的台帐制度、标准养护室的管理检测制度、取样要求和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报告表格填写要求等)上墙。

3.2.4 各种试验资料应记录完整,真实有效,严禁造假。

3.3 工地临时房屋

3.3.1 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应认真选址(避开滑坡、冲沟、泛洪等险地)、合

理规划、布局有序,生产和生活用房应分开搭设。

3.3.2 做好安全用电和防火工作,按有关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雨季应做好防雨防潮防洪等准备工作。

3.3.3 做好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合理处置,保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4、 测量放线

4.1 基本要求

4.1.1 检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工程原测设的永久性标志桩及测设资料,并将遗失的标志桩在接管工地14天之内通知监理工程师,然后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在28天内将复测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

4.1.2 工程师,

4.1.3将施工中所有控制桩以及监理工程师认为对放样和检验有用的标桩,进行加固保护,并对水准点、三角网点等处树立易于识别的标志。

4.1.4 所有导线复测、中线复测、水准点复测和增设水准点、横断面复测和补测等工作,测量精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路线勘测规程》的要求。

4.1.5 测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仪器标定、校正报告复印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4.2 水准点复测

4.2.1 使用监理工程师所交付的水准点,应首先进行相互之间查对复核,并尽可能地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容许误差范围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

4.2.2 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 宜增设水准点。临时设置的水准点应符合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

4.3 导线复测

4.3.1 应根据设计提供资料计算复核导线控制点,根据地面提供的控制桩做好检查复测工作。

4.3.2 导线复测应采用光电测距仪或其它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

4.3.3 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应增设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

4.3.4 导线起讫点测定结果应与设计提供的测定资料相比较。

4.3.5 导线复测时,必须与相邻施工段落进行联测,确认导线控制点闭合。

4.4

4.4.1 措施,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4.4.2 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协调确定解决办法。

4.4.3 如发现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做断链处理,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4.5 断面复测

4.5.1 横断面测量应采用水准仪一皮尺法、横断面仪法、全站仪法或经纬仪视距法;测量纵向为线路前进方向,横向为直线段应与中线垂直,曲线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

4.5.2 横断面测量应逐桩施测。

4.5.3 横断面的施测宽度应满足路基路面、放坡及排水设施的需要。在横断面施测中应反映路面高低的变化。

5、 拌和站

5.1 拌和站应合理划分为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砼试件制作室和标准养护室,所有砼拌和机必须配备自动计量装置。

5.2 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5.3 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砼硬化处理。

5.4 拌和站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大门,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

5.5 拌和站建设完成后,需根据拌和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确

保拌和站有可靠的电源使用。

5.6 拌和站的配合比标识牌

拌和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砼配合比标识牌,标识牌采用镀锌铁皮制作,尺寸0.6 m×O.8m,白底红框黑字,油漆喷涂确保不褪色,数字采用彩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标识牌内应包括以下内容:砼设计与施工配合比(含外掺剂),粗细骨料的的实测含水量及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等。

5.7 水泥、沥青的存放

5.7.1 库房中外加剂不同批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日期应分区堆放,并

5.7.2 库房尽量靠近拌和站,地面采用C15砼进行硬化,上铺2层油毡,然后利用方木或砖砌上搭5cm木板,铺设油毡。

5.7.3 材料库房内应建立详细的调拨台帐,使物资的使用具有可追溯性。

5.8 砂石料场

5.8.1 凡用于正式路面工程的砂石料应按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各仓之间不得串料。

5.8.2 砂石料应按规格,计量单位、材料产地、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标识。

6、技术资料准备

6.1 在开工前,应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和现场核对,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并做好设计技术交底。

6.2 完成试验室临时资质申报和原材料的试验、砼配合比的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报批。

6.3 完成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原地面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做好各桩点的保护措施直到工程竣工。

6.4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进场后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详细的施工组织、现场布置、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资金流量计划:质检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体系与安全保证措施、廉政建设、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

6.5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在工程开

工前将本项目《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表》书面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作

为工程内业资料编制的依据之一。

6.6 总体开工报告在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机构、质检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准备情况等。

6.7 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在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其内容包括:施工地段与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名单;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机械进场等情况;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查手段;水电供应;临时工程的修建;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一、底基层、基层施工精细化管理

1、工程概况

本标段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16cm厚141931m2,18cm厚93343m2;级配砂砾底基层20cm厚41961m;水泥稳定碎石18cm厚357824m,20cm厚8070m;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117035m2,水泥稳定碎石32cm厚219576m2,水泥稳定碎石36cm厚395391m2。

2、技术要求、各项集料要求

a.水泥稳定料16cm、18cm、20cm厚按一层摊铺;设计为32cm厚、36cm厚分二层摊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层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为尽可能减少基层的收缩裂缝,本段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以碎石构成骨架,水泥作为填充结合料的嵌挤型结构。

①基层混合料集料的级配组成见下表

222

②材料配合比及压实度

材料配合比采用:

水泥:碎石=4.5:95.5 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7天抗压强度值不少于4MPa;基层分两层摊铺施工。 ③水泥

依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业主下发文件要求,宜采用标号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做结合料,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为了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初凝、终凝时间,可以掺入0.5~2%的缓凝剂)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④碎石

对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的碎石骨料,可在沿线就近选购符合规范要求的石料。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①底基层混合料粗集料的级配组成见下表

材料配合比采用:

水泥:砾石=3.5:96.5。

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如果现场试验做出的指标偏低,可以在碎石集料中适量加入轧制碎石。

③水泥

依据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对水泥的技术要求同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要求。 ④砂砾

对水泥稳定砂砾结构层的碎石骨料,在沿线就近采挖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砾,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3、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基层应根据试验路段监理工程师同意的结果进行摊铺,施工前对各种材料的各项试验指标进行检验,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能进行施工阶段施工。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应将底基层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适当洒水湿润。底基层上的车辙、松软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位均应翻挖清除,并用基层混合料填补成型,碾压达到压实度为准。

施工工艺顺序为:

测量放样→水稳混合料石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自检合格 → 监理工程师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4、施工方法

4.1 机具配合

采用电控计量的2台稳定粒料厂拌设备(WB-600)型拌和、自卸汽车运输、二台采用中大ABG1600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进行施工。

4.2 准备下承层

在正式摊铺之前,对已交验合格的路床,进行洒水、碾压、整型、检测 ,确保底基层厚度。采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对路床进行碾压,提前至少6小时洒水湿润,对通道、涵洞、桥头台背、挡墙背回填边缘提前清理,特别对用于临时通行的路段,在清理并整平碾压成型后,应重点控制。使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方能施工。

4.3 施工放样

路床整修完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后,测量工作人员应立即放样,为铺筑底基层作开工准备。

中(边)桩控制应用全站仪全面校正,对有偏差的中(边)桩应重新放样,打入路床的中(边)桩应作明显的标志,以避免过往的运输车辆碾压和碰撞。

控制高程的钢钎应每间隔10m打入一根,对于曲线半径较小的弯道应加密钢钎,扯拉钢丝应张拉紧,在钢钎顶部或钢丝上拴一红布条或彩色条作为警示标志,以防止来往的运输车辆碰撞钢钎或钢丝。架设的基准钢丝,用紧线器将钢丝拉紧,并调整到正确高程及平面位置,坚固稳定,使钢丝无挠度;同时在压路机碾压时,要随时检查钢线是否松动,如有松动或碰动要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纠正。

4.4 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

a.在拌和之前应进行拌和设备的调试,标定各种材料的流量值,使生产出的混合料级配符合配合比的要求,一经标定完毕的拌和设备不得随意调整和改动。

b.上料

水泥用水泥泵匀速送入,碎石料用装载机铲料上料,在装料时不得从一个方位、一个断面、一个层次送料,应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送料,使送上的料颗粒均匀、大小一致、含水量达到匀衡状态。

水用水泵电子计量输入时,应随时测定碎石混合料的自然含水量,来控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此外,要注意运送混合料的运送距离和外界天气气温状况,以此调整含水量的增减。

c.混合料的拌和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含水量适中。

拌和人员应随时和施工管理人员保持联系,听取前面施工人员针对摊铺、碾压混合料出现的情况进行调整。

d.卸料

拌和完毕的混合料被强制送入储料仓,操作人员将料打入自卸汽车,在装料的同时,自卸汽车在储料仓下面应来回移动,最少分三次装料,以保证粗、细集料装卸均匀,避免摊铺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4.5 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车辆在装车前要清扫干净,装料、运输、卸料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工作,已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到摊铺现场,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和污染,保证水泥稳定混合料的强度,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必须填写运料单。

在卸料过程中,不许过急卸料以使摊铺机失稳影响摊铺的平整度,自卸汽车的停放位置后轮应距摊铺机推滚轮20-30cm的距离,不能使自卸汽车后轮碰撞摊铺机。

自卸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注意来往的行驶车辆,注意摊铺地段的钢丝和钢钎。

4.6 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摊铺

采用二台中大ABG1600摊铺机进行摊铺。

摊铺机前卸料车停放易控制在4-6台,最低不能小于4台,才能开始摊铺。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离析现象。摊铺过后当有出现粗集料离析集窝现象,应立即安排专人铲除局部粗集料“窝”的现象,并用新拌和料进行填补。

4.7 碾压

摊铺整形完毕后开始碾压,首先用轻型压路机在全幅内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应以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全宽时即为一遍,静压1~2遍,碾压速度1.5-1.7 km/h。再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重叠2/3轮宽,其速度为2.0~2.5km/h,最后用胶轮压路机净面,从混合料拌和开始到碾压结束,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一般碾压长度在50m左右,接茬复压长度应不大于2m,完毕后开始检测压实度等项指标,对不合格的路段继续进行碾压。

4.8 养生及管制

碾压完毕后,测量、试验检测人员对高程、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后,立即组织人用透水土工布、薄膜、草垫等覆盖养生,盖之前

应安排洒水车洒水之后养生7天,之后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风吹起的养生膜重新

用土掩埋、补充水分保持湿润和覆盖。

4.9 施工注意事项

a、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必须采用集中厂拌方式进行拌和,并采用机械化摊铺。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时,不应产生粗细料离析现象,拌和料地面水能及时排除,确保工程质量。

b、基层、底基层施工完毕应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应从施工便道进出工点。

c、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期满,应立即进行透层、封层的施工,防止基层干缩开裂。

二、 透层、粘层、封层施工精细化管理

1、工程概况

本标段面层为: AC-16SBS改性沥青混凝土5cm厚1117331 m2;AC-20SBS改性沥青混凝土6cm厚1119164 m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128622 m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9cm厚563858m2,

施工顺序:透层→下封层→下面层→粘层→中面层→粘层→上面层

2、 施工要求

基层表面应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2.1 透层

透层油采用煤油稀释沥青,智能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喷洒前应将路面清扫干净,并对路缘石等适当保护,以防污染。

a、基层应在养生结束后2d后进行洒布,作业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彻底的清除。

b、初拟煤油:沥青按其质量的5:5的比例掺配,沥青采用A-90或110石油沥青。

c、透层油的洒布量为0.4~0.6kg/㎡。

d、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e、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入基层深度不小于5㎜。

2.2 粘层

粘层用于沥青混合料各层之间,采用SBR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3~0.6L/m2。粘层油采用沥青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当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时,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均匀洒布。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须成均匀雾状,

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2.3 SBS改性沥青滑动碎石封层

滑动碎石封层将粘结剂的喷洒与集料撒布两道工序集中在一台车上同时完成,可以使碎石颗粒立即与刚喷洒的粘结剂相接触,此时,由于热沥青流动性较好,使碎石骨料能够随时更深地埋入粘结剂内。该技术缩短了粘结剂喷洒与集料撒布之间的间隔,增加了集料颗粒与粘结剂的裹覆面积,更易保证它们之间稳定的比例关系,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设备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经过滑动碎石封层处理后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防渗水性能,路面贫油、掉粒、轻微网裂、车辙、沉陷等病害得到有效治愈。滑动碎石封层,与其他封层相比,滑动碎石封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独特的层间排水功能、高强的层间粘结力和抗剪力、良好的抗裂性和防路面反射裂缝功能、较低工程成本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以及施工进度快等优点。

根据工程特点和沥青滑动碎石封层施工的技术特征,在以下几方面我们加强了施工工艺控制。

a、施工准备及备料

施工前期对路面污染较严重、松散、严重龟裂等病害进行修补,其目的是消

除由于路面抗渗透能力下降造成的路面基层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下降,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易于产生路面纵向变形。加强碎石集料的采备工作,采用抗压强度高、压碎值小、针片状颗粒含量少,符合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的碎石,并通过5-10mm 的筛对碎石集料进行过筛;保证了碎石集料在滑动封层车施工过程中能够符合集料干燥、含土量少、撒布均匀的施工要求。

b、SBS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和材料用量控制

根据施工规范和SBS沥青的技术特性,严格控制沥青温度,加热温度控制在230℃以下,出料温度控制在200℃左右,施工温度在180℃范围左右,保证SBS速度和SBS按每平方米1.0-1.2kg用油量,每平方米用碎石0.01m3控制沥青和碎石的用量,首先进行试验段铺筑。对于部分泛油比较严重的路段,适当增加碎石用量;对于部分脱皮和松散比较严重的路段适当增加沥青用量。准确记录试验数据,通过分析记录数据和试验段的铺筑情况,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严格控制材料用量。

c、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机械碾压

选择有利的施工季节,在气温高、降雨少的晴好天气进行施工,并保证在气温20℃以上的高温时段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路段的清扫工作;保证路面与撒布沥青层有较好的粘结条件。施工时控制滑动碎石封层车的行驶速度在30~45km/h范围之内,同时封闭交通;并避免施工机械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施工机械意外停车或急刹车,造成油料以及碎石的撒布堆积。胶轮压路机与滑动封层车错开一定的距离保持行进,使施工后的路面得到及时碾压,为了使碎石在装卸运输和撒布的过程中,不出现材料离析,撒布均匀;我们严格控制碎石的筛分以及干燥度,并限制装斗容量不超过5立方米。加强施工中行车速度的控制,避免部分路段由于平整度较差,在施工中造成滑动封层车颠簸,造成SBS改性沥青和石料撒布不均匀。

e、 交通控制和后期养护

在SBS沥青滑动封层施工后,对施工路段进行行车限速,由于沥青封层路面成型时间较短,过往车辆行驶速度过快,造成路面飞石,极易形成路面脱皮、泛油现象。同时我们加强日常养护和防汛工作,及时清扫浮砂和及时回砂,保证边沟排水畅通、路面无堆积;使路面无堆积浮砂、阴雨天气路面排水畅通。

3、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层

SMA也叫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采用矿物纤维稳定剂、增加矿粉用量、改性沥青等技术手段,组成沥青马蹄脂后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从而使沥青混合料既能保持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功能好的特点,又能克服耐久性差的缺点,尤其是使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能、耐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能等各种路用性能大幅度提高。

3.1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的拌和

SMA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最大不同之处是: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粒

粒径为5~

10启很少。供料过程中要保持细集料干燥,以保证细集料顺利供料。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洞,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有热电偶检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190℃~200℃。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有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由于SMA粗料粒径单一,细料很少,热料可能会发生粗集料仓经常不足(亏料),而细集料仓经常溢仓的不正常情况,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不可调整放料的数量,使SMA的配合比不准。然后将木质素纤维加入到搅拌锅与骨料共同进行干拌,再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SMA的干拌时间为4秒~5秒,湿拌30秒~45秒。

3.2 各种材料加热温度控制:

沥青加热温度160℃~165℃,现场制作温度165℃~170℃,加工最高温度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场温度175℃~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

SMA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宜太长,储存温度必须要保证,以便防止混合料沥青析漏及混合料表面成硬壳。

3.3 沥青马蹄脂碎石拌制质量是路面施工的前提

保证各种原材料规格和质量是控制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拌制质量的关键。对备料工作要特别重视,要求各种原材料规格、质量一定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一批进场的原材料都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试验,并加强施工中试验

自检和抽检力度,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

3.4 沥青马蹄脂碎石路面的摊铺

由于增加了拌和时间等原因降低了拌和机生产率,因此摊铺机的摊铺速度要与SMA混合料产量匹配,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止。必须保证匀速摊铺且速度不能超过4米/分钟。同时运料车与摊铺机恰到好处地配合也是保证面层平整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防止料车撞击摊铺机或将料洒到中面层上。运料车应在摊销机前10~20m处停住并挂空档,卸料过程中由摊铺机推动汽车滑动前进,卸料完毕后,即驶离摊铺机。

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粘稠而很难压实的材料,它的压实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碾压工艺与常规的热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区别较大,主要是:

a、虽然对平整度的指标有一定影响,但为了防止沥青层的拉裂,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振动压路机初压,b、压实温度的范围以及控制比常规沥青混合料更为严格。通常初压的起始温度控制在165℃左右,并尽快完成初压工序。终压温度不低于130℃。

c、SMA混合料压实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进行碾压,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的后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碾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压实速度控制在4-5km/h。碾压速度均衡,倒退时关闭振动,方向要逐渐地改变,不许拧着弯行走,对每一道碾压起点或终点可稍微扭弯碾压,消除碾压接头轮迹。决不允许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

3.5 SMA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a、过碾压:由于SMA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压实程度不大,压实度较易达到,但是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集料不断地往下走,玛蹄脂一点点地向上浮,造成构造深度减小。在碾压过程中,特别注意表面构造保持在1~1.5毫米,以便有适宜的构造深度。

b、出现油斑:SMA路面通车后出现油斑也是常见的一种病害,这是由于SMA的纤维拌合不均匀造成的。因此在拌合时,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时间,并延长干拌时间,确保纤维拌合均匀。还要注意储藏期间纤维干燥,防止纤

维受潮成团。

c、碾压成型温度不够高是常见的毛病。SMA在130℃碾压的效果就很差了。在低温时碾压,容易出现不平整。

3.6 施工管理

SMA摊铺完毕后,必须严格控制交通。以防过往车辆破坏成品。要求在温度降到50℃后才能开放交通。

通过以上对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各项技术及施工现场注意事项的分析,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及时检测,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及时对SMA混合料进行现场取样,及时送往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对已成路段进行钻芯取样、渗水试验等必要检测。做到当天取样、发现取样、

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进行及时的技术调整。

b、对施工现场实行跟踪监督

现场必须对SMA施工现场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做到正确施工操作、原材符合指标要求,对不符合现场施工要求的人、机、材,坚决予以清场。例如:温度不达标的混合料坚决不允许进场,剩余废料坚决予以清出,不允许使用。

SAM沥青马蹄脂碎石路面的铺筑是一个复杂工程,只有每一个环节都采用科学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详细阅读


相关内容

  • 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实施路径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实施路径探析 作者:柯智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3期 [摘要] 公路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地区曾出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口号,这充分表明了公路建设在我国 ...

  • 关于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廊沧[2009]61号 关于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 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总监办,驻地办,各项目经理部: 现将<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望你们认真学习.积极落实,并制定本单位的<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于5月11日前报送廊沧高速公路廊坊建管处工程科. 附 ...

  • 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
  • 浅谈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规范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为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完整.快捷的规范与控制.现在以今年我公司承担的s314线东外环至中傲大道改造工程一合同段工程的实施情况情况谈谈精细化管理工 ...

  • 五岭逶迤腾细浪 邵永高速贯潇湘
  • 2010年3月27日,路人告别了永蓝高速公路,取道邵永高速公路返程,一路上美景不断,风光无限,回味着勘察设计期间的艰辛,感叹着工程建设者的精心,心中不免生出了"五岭逶迤腾细浪"的豪情和气概. . 优美的线形 精细的质量 . 绿化的天桥 文化的建筑 邵永高速公路邵永高速公路为二(二 ...

  • 公路施工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的论文
  • 公路施工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的论文 提要:成本管理的目标不仅是为了避免超额投资,更是为了资源的有效.持续利用,最终目标是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投资者和社会达到双赢的目的,因而施工成本管理对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施工成本:成本管理:项目管理 当前,我国已进入 ...

  • 优秀项目总工先进事迹材料
  • ××*同志xx年7月毕业于湘潭学院路桥工程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施工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讯速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成为一名具备各种综合业务素质的管理型技术干部,在渝怀高速路.亳阜项目部.新长一标等工地都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同志本人也获得了黄塔(桃)高速公路" ...

  • 交通局公路养护科工作总结
  • 回顾2010年的工作,在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养护科及其他业务科室的指导下,养护科全体人员结合公路养护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构建“畅、安、舒、美”行车环境,争创“养护质量杯”这一目标,以精细化养护管理为手段,以四化管理为标准,以中心年初制定的养护工作目标为出发点,创新工作理念,理清工作思路,养护工作 ...

  • 公路局养护工作总结
  • 2011年是经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实现分局养护工作“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不平凡一年。一年来,在省厅、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以推动养护传统产业转型为突破,全面加强公路养护,深入推进预防性养护”这一主题,以“维护一个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 ...

  •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