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热机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机》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__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冲程.

3. 热机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它说明了.

5.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

33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将3 cm水和3 cm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

3体积小于6 cm,这说明分子间有.

6.把两块表面很平且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7.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

8.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

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

9.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

3容是4.2×10 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 kg20 ℃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

吸收的热量是 J.

10.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 甲∶m 乙=5∶3,比热容之比c 甲∶c 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 甲∶Δt 乙=.

二、选择题

11. 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2. 在图15—5所示的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中,其四个冲程的顺序应当是( )

图15—5

A. 乙、甲、丁、丙 B. 甲、乙、丙、丁

C. 乙、丁、甲、丙 D. 甲、乙、丁、丙

13. 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 )

A. 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B. 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

C. 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

D.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14. 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 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

16.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

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17.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D .分子力即分子引力

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内能为零B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19.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B .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 .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

21.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A .热量B .密度C .比热容D .内能

22.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

B .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

C .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

D .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小

24.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 .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25.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A .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 .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 .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 .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

三、实验、问答、计算题

1.如图二所示,在气缸A 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 是一种被销钉K 锁住的活塞,C 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2.如图一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此实验说明.

二 一

73. 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 J/kg,完全燃烧0.7 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

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水的温度由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34.2×10 J/(kg·℃).

4.经测试,一只装水2 kg 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 h ,瓶内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机》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__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冲程.

3. 热机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它说明了.

5.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

33水都变红了,这是现象;将3 cm水和3 cm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

3体积小于6 cm,这说明分子间有.

6.把两块表面很平且干净的铅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7.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

8.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

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

9.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

3容是4.2×10 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 kg20 ℃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

吸收的热量是 J.

10.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 甲∶m 乙=5∶3,比热容之比c 甲∶c 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 甲∶Δt 乙=.

二、选择题

11. 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2. 在图15—5所示的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中,其四个冲程的顺序应当是( )

图15—5

A. 乙、甲、丁、丙 B. 甲、乙、丙、丁

C. 乙、丁、甲、丙 D. 甲、乙、丁、丙

13. 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 )

A. 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B. 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

C. 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

D.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14. 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 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

16.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

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17.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D .分子力即分子引力

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内能为零B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19.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B .两手相互摩擦使手变热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 .将食物放入冰箱内冷却

21.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A .热量B .密度C .比热容D .内能

22.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等

B .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一定相等

C .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大

D .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小

24.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

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 .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25.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A .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 .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 .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 .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

三、实验、问答、计算题

1.如图二所示,在气缸A 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 是一种被销钉K 锁住的活塞,C 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2.如图一为气体扩散的演示实验,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其中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那么,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里装的气体应是;此实验说明.

二 一

73. 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 J/kg,完全燃烧0.7 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

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水的温度由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34.2×10 J/(kg·℃).

4.经测试,一只装水2 kg 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 h ,瓶内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


相关内容

  •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4[热机与社会发展]WORD教案1
  • 11.4<热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模型,教师并演示汽油机工作中一个 周期的四个冲程,让学生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讨论和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 ...

  • 2017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达标检测卷
  •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2.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 ) A .水的温度越高 ...

  • 2013 教科版9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 2013 教科版9年级物理上册 目录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 1. 分子动理论-----------------------------------1 2. 内能和热量-----------------------------------7 ...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 ...

  • 初中物理教材章节目录
  • 初中物理教材章节目录 一.章节数. 八.九年级总共22章85节.其中:八年级上册共6章26节:八年级下册共6章20节:九年级全册共10章39节. 二.章节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 ...

  • 12.1认识内能 教案1(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2.1认识内能>说课稿 .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 ...

  • 天津初中物理目录与进度
  • 超逸教育 中考专用 2014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 物理已全部结课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第3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 ...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汇总(云南)
  • 发布时间:2015/1/21 15:47:00 责任编辑:liuxinyuan2012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云南)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 声现象(共18张PPT) 92次 2015/1/20 18:44:00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云南)总复习课件:第2课时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