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达标检测卷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2.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 )

A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3.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 .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 .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5.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A .压缩冲程 B.做功冲程

C .吸气冲程 D.排气冲程

6.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

A .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 .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 .严寒的冬天,人们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8.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内的物质是( )

A .柴油 B.汽油和空气 C.汽油 D.空气

9.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

)

10.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汽缸都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这主要利用了金属耐高温、耐摩擦等性质。但由于它的另一特性,却使得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大为减少,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这是指它具有良好的( )

A .弹性 B.磁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11.两台汽油机,甲机的效率为35%,乙机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 )

A .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 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

C .在相同时间内甲机消耗的汽油比乙机多 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多

1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每分钟1 200转,则汽油机每秒内( )

A .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B.完成40个冲程,做功40次

C .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D.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黔东南州台江县来自各个乡镇的20多支舞龙队伍,用舞龙嘘花的火与激情来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观光。元宵节吸引众人眼球的就是舞龙嘘花大赛(如图所示) ,舞龙的人们大部分光着身子,步履轻快,条条蛟龙在火海中任意遨游,场面颇为壮观,被称为是“勇敢者的游戏”。附近的居民和观众闻到了火药味,这是________现象,火药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第13题图)

14.菲菲家的下水道堵了,爸爸用固体疏通剂进行疏通。具体操作是:先将适量的疏通剂倒入下水道,再缓慢加入清水,疏通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将管道疏通。在疏通剂与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高压气体疏通管道的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

15.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现象。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6.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__次,飞轮转过________圈。

17. 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______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7分,19题9分,20题10分,共26分)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 。图中A 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 ,B 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实验小组同学是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间接测量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

(2)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 =________J/kg。

[加油站:质量为m 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 =mq ,c 水=4.2×10J/(kg·℃)]

3

(4)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______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的热值为3.0×10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火车到火箭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汽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7

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的重力依次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在结构上汽油机汽缸的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的顶部是________。

(3)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1题12分,22题14分,共26分)

21.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 N的水平推力,以600 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 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 J/kg的航空煤油4 000 kg。求1 h内:

(1)飞机的航程;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75

(第22题图)

22.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 kg (内置一

瓶新的燃气,参数如下表所示) ,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丁烷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 ℃,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 ℃,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 ℃),锅的比热容为0.8×10 J/(kg·℃),则:

(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 kg的水温度升高50 ℃?

(3)如果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 h,这样能够把质量33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一、1. C 2. A 3. C 4. D

5.A 点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6.A

7.A 点拨:由于总存在能量的散失和损耗,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8.B 点拨: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

9.A 点拨:探究萘的熔化规律,利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内燃机压缩冲程,是活塞压缩工作物质做功,改变物质内能;水蒸气冲开木塞,对木塞做功,是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10.C

11.D

12.C

二、13. 扩散;内 14. 化学;内;做功 15. 扩散;降低

16.10;20 点拨:汽油机飞轮每转1圈完成2个冲程,每转2圈完成4个冲程,做一次功。

17.做功;机械;内

三、18. (1)水吸收的热量 (2)天平;温度计

(3)1.575×10

(4)小;蜡烛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

19.(1)甲、乙;甲、丙 (2)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为

4.2×10 J (3)3.0×10

20.(1)减小 (2)喷油嘴 (3)机械能

四、21. 解:(1)飞机的航程s =vt =600 km/h×1 h=600 km;

(2)发动机所做的功W =Fs =1.6×10 N×600 000 m=9.6×10 J;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qm =4×10 J/kg×4 000 kg=1.6×10 J;

10W 9.6×10 J(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η=×100%=60%。 11Q 放1.6×10 J711510357

22.解:(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Q 放=mq =0.1 kg×9×10 J/kg=9×10 J; 67

(2)2 kg 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Q 吸=c 水m Δt =4.2×10 J/(kg·℃)×2 kg×50 ℃=4.2×10 J;

(3)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m 气=0.15 kg/h×1.4 h=0.21 kg , 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 1=Q

1.701×10 J,

水吸收的热量Q 2=Q 1×30%-Q 锅7放53×90%=m 气q ×90%=0.21 kg×9×107 J/kg×90%==1.701×10 J×30%-0.8×10 J/(kg·℃)×1 73kg×(96℃-26℃)=5.047×106 J,

能烧开水的质量m 水=Q 2

c 水Δt =

5.047×106 J

4.2×103 J/(kg·℃)×(96 ℃-26 ℃)17.2 kg。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2.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 )

A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3.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 .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 .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5.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A .压缩冲程 B.做功冲程

C .吸气冲程 D.排气冲程

6.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 )

A .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 .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 .严寒的冬天,人们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8.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汽缸内的物质是( )

A .柴油 B.汽油和空气 C.汽油 D.空气

9.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

)

10.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汽缸都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这主要利用了金属耐高温、耐摩擦等性质。但由于它的另一特性,却使得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大为减少,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这是指它具有良好的( )

A .弹性 B.磁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11.两台汽油机,甲机的效率为35%,乙机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 )

A .甲机做的功比乙机的多 B.甲机的功率比乙机的大

C .在相同时间内甲机消耗的汽油比乙机多 D.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多

1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每分钟1 200转,则汽油机每秒内( )

A .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B.完成40个冲程,做功40次

C .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D.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黔东南州台江县来自各个乡镇的20多支舞龙队伍,用舞龙嘘花的火与激情来庆祝元宵,全国各地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观光。元宵节吸引众人眼球的就是舞龙嘘花大赛(如图所示) ,舞龙的人们大部分光着身子,步履轻快,条条蛟龙在火海中任意遨游,场面颇为壮观,被称为是“勇敢者的游戏”。附近的居民和观众闻到了火药味,这是________现象,火药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第13题图)

14.菲菲家的下水道堵了,爸爸用固体疏通剂进行疏通。具体操作是:先将适量的疏通剂倒入下水道,再缓慢加入清水,疏通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将管道疏通。在疏通剂与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高压气体疏通管道的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

15.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现象。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6.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__次,飞轮转过________圈。

17. 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______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7分,19题9分,20题10分,共26分)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烛的热值q 。图中A 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 ,B 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实验小组同学是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间接测量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

(2)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则粗略测得这支蜡烛的热值q =________J/kg。

[加油站:质量为m 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 =mq ,c 水=4.2×10J/(kg·℃)]

3

(4)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更________,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的热值为3.0×10 J/kg,完全燃烧1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火车到火箭

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汽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7

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功率相同时,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的重力依次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在结构上汽油机汽缸的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的顶部是________。

(3)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1题12分,22题14分,共26分)

21.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 N的水平推力,以600 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 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 J/kg的航空煤油4 000 kg。求1 h内:

(1)飞机的航程;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75

(第22题图)

22.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 kg (内置一

瓶新的燃气,参数如下表所示) ,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丁烷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 ℃,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 ℃,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 ℃),锅的比热容为0.8×10 J/(kg·℃),则:

(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 kg的水温度升高50 ℃?

(3)如果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 h,这样能够把质量33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第二章达标检测卷

一、1. C 2. A 3. C 4. D

5.A 点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6.A

7.A 点拨:由于总存在能量的散失和损耗,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8.B 点拨: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

9.A 点拨:探究萘的熔化规律,利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内燃机压缩冲程,是活塞压缩工作物质做功,改变物质内能;水蒸气冲开木塞,对木塞做功,是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10.C

11.D

12.C

二、13. 扩散;内 14. 化学;内;做功 15. 扩散;降低

16.10;20 点拨:汽油机飞轮每转1圈完成2个冲程,每转2圈完成4个冲程,做一次功。

17.做功;机械;内

三、18. (1)水吸收的热量 (2)天平;温度计

(3)1.575×10

(4)小;蜡烛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

19.(1)甲、乙;甲、丙 (2)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为

4.2×10 J (3)3.0×10

20.(1)减小 (2)喷油嘴 (3)机械能

四、21. 解:(1)飞机的航程s =vt =600 km/h×1 h=600 km;

(2)发动机所做的功W =Fs =1.6×10 N×600 000 m=9.6×10 J;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qm =4×10 J/kg×4 000 kg=1.6×10 J;

10W 9.6×10 J(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η=×100%=60%。 11Q 放1.6×10 J711510357

22.解:(1)完全燃烧0.1 kg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Q 放=mq =0.1 kg×9×10 J/kg=9×10 J; 67

(2)2 kg 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Q 吸=c 水m Δt =4.2×10 J/(kg·℃)×2 kg×50 ℃=4.2×10 J;

(3)丁烷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m 气=0.15 kg/h×1.4 h=0.21 kg , 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 1=Q

1.701×10 J,

水吸收的热量Q 2=Q 1×30%-Q 锅7放53×90%=m 气q ×90%=0.21 kg×9×107 J/kg×90%==1.701×10 J×30%-0.8×10 J/(kg·℃)×1 73kg×(96℃-26℃)=5.047×106 J,

能烧开水的质量m 水=Q 2

c 水Δt =

5.047×106 J

4.2×103 J/(kg·℃)×(96 ℃-26 ℃)17.2 kg。


相关内容

  •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4[热机与社会发展]WORD教案1
  • 11.4<热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模型,教师并演示汽油机工作中一个 周期的四个冲程,让学生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讨论和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 ...

  • 2013 教科版9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 2013 教科版9年级物理上册 目录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1 1. 分子动理论-----------------------------------1 2. 内能和热量-----------------------------------7 ...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 ...

  • 九年级上册物理热机
  • 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机>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__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______,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 ...

  • 12.1认识内能 教案1(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2.1认识内能>说课稿 .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 ...

  • 14.2热机的效率教学设计
  • 科目:物理 年级:九年级 教学设计:秦 健 审核:田子成 时间:2015.9.14 编号:06 14.2 热机效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2.能简单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

  • 初中物理教材章节目录
  • 初中物理教材章节目录 一.章节数. 八.九年级总共22章85节.其中:八年级上册共6章26节:八年级下册共6章20节:九年级全册共10章39节. 二.章节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

  • 九年级物理改变世界的热机单元测试
  •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二) (改变世界的热机)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 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 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经的情况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