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同步全面小康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同步全面小康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二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直是赣南老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然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每个赣南人来说,脱贫攻坚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使命。“确保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没有退路,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赣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向全市人民发出铿锵誓言。

立下“军令状”,拿下攻坚战,决心和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来自顶层设计、政策支撑,来自这几年来脱贫攻坚的“赣州实践”。

在全中国将于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坐标轴上,赣南这片红色的土地,没有被党和国家遗忘:新中国成立后,赣南有8个县(市)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赋予赣州“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地位;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江西各级干部:“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肩负时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赣南以创新和实干推动脱贫攻坚,探索出脱贫攻坚的“赣州模式”:精准识别扶真贫,精准施策真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同步推进;6万多干部结对帮扶,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接力推进“六到农家”工程,从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等方面济百姓之急、帮百姓之需;出台“1+1+17”精准扶贫工作政策体系,相关政策取得最大程度的叠加效应……

实践证明,这些探索行之有效、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贫困发生率由29.9%下降到

9.23%。仅2015年,全市有34.82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一。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时至今日,条件好一点的已先期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决战“硬骨头”,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探索和更精准的举措,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实干担当,勇当先锋。

决战“硬骨头”,责任落实是关键。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双向全覆盖,在不少地方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但在个别地方,“上边热,下边冷”的情况仍然存在,脱贫攻坚难以扎实推进。我们要立下“军令状”,进一步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督查考核,跟踪问效、跟踪问责,把严的要

求、实的作风贯穿脱贫攻坚的始终,这场硬仗才能迎来最终胜利。

决战“硬骨头”,需要党委政府的担当、干部的担当,也需要社会的担当。要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当然,扶贫对象自身的担当也不可或缺。目前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短的信念。扶贫先扶志,要强化贫困户的担当意识,坚持脱贫攻坚中决不养“懒汉”。

决战“硬骨头”,要善用“他山之石”,借鉴其他地区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做法。其中,“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市赤溪村实施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效果就非常显著,尤其是旅游产业让其开始破茧成蝶。赤溪给我们的启示是: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及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

这样的路子,我们赣南同样也有探索实践。近年来,我市让15.4万余困难群众彻底“挪了穷窝”,但目前仍有部分边远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人口“挪不动”。我们要开动脑筋利用相关政策,让移民对象乐意“挪窝”。 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扶贫“拔穷根”,双管齐下,更见良效。作为一个拥有96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赣州市利用脐橙、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先期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但产业扶贫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赤溪经验启示我们:产业扶贫

需要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要不拘一格推进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要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兼顾好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各方利益,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共赢模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进“党建+党员+贫困户”扶贫模式。

当然,还有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战场。而创新,则是各个战场的通用制胜之道。我市创新利用金融杠杆撬动8倍资金用于扶贫,启发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可利用省里把我市列入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试点的契机,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用于脱贫攻坚。还可通过创新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农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入各项专项扶贫。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打好脱贫攻坚战,更要以加快振兴发展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好了,为贫困户输血、造血的能力才会更加强大,激发脱贫对象自身发展活力才会更有依托,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才会更有保障。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同步全面小康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二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直是赣南老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然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每个赣南人来说,脱贫攻坚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使命。“确保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没有退路,我们必须打赢这场攻坚战。”赣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向全市人民发出铿锵誓言。

立下“军令状”,拿下攻坚战,决心和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来自顶层设计、政策支撑,来自这几年来脱贫攻坚的“赣州实践”。

在全中国将于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坐标轴上,赣南这片红色的土地,没有被党和国家遗忘:新中国成立后,赣南有8个县(市)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赋予赣州“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地位;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江西各级干部:“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肩负时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赣南以创新和实干推动脱贫攻坚,探索出脱贫攻坚的“赣州模式”:精准识别扶真贫,精准施策真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同步推进;6万多干部结对帮扶,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接力推进“六到农家”工程,从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等方面济百姓之急、帮百姓之需;出台“1+1+17”精准扶贫工作政策体系,相关政策取得最大程度的叠加效应……

实践证明,这些探索行之有效、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贫困发生率由29.9%下降到

9.23%。仅2015年,全市有34.82余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一。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时至今日,条件好一点的已先期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决战“硬骨头”,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探索和更精准的举措,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实干担当,勇当先锋。

决战“硬骨头”,责任落实是关键。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双向全覆盖,在不少地方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但在个别地方,“上边热,下边冷”的情况仍然存在,脱贫攻坚难以扎实推进。我们要立下“军令状”,进一步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督查考核,跟踪问效、跟踪问责,把严的要

求、实的作风贯穿脱贫攻坚的始终,这场硬仗才能迎来最终胜利。

决战“硬骨头”,需要党委政府的担当、干部的担当,也需要社会的担当。要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打出“组合拳”,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当然,扶贫对象自身的担当也不可或缺。目前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短的信念。扶贫先扶志,要强化贫困户的担当意识,坚持脱贫攻坚中决不养“懒汉”。

决战“硬骨头”,要善用“他山之石”,借鉴其他地区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做法。其中,“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市赤溪村实施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效果就非常显著,尤其是旅游产业让其开始破茧成蝶。赤溪给我们的启示是: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及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

这样的路子,我们赣南同样也有探索实践。近年来,我市让15.4万余困难群众彻底“挪了穷窝”,但目前仍有部分边远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人口“挪不动”。我们要开动脑筋利用相关政策,让移民对象乐意“挪窝”。 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扶贫“拔穷根”,双管齐下,更见良效。作为一个拥有96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赣州市利用脐橙、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已先期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但产业扶贫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赤溪经验启示我们:产业扶贫

需要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要不拘一格推进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要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兼顾好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各方利益,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共赢模式。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进“党建+党员+贫困户”扶贫模式。

当然,还有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战场。而创新,则是各个战场的通用制胜之道。我市创新利用金融杠杆撬动8倍资金用于扶贫,启发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可利用省里把我市列入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试点的契机,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用于脱贫攻坚。还可通过创新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农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入各项专项扶贫。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打好脱贫攻坚战,更要以加快振兴发展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好了,为贫困户输血、造血的能力才会更加强大,激发脱贫对象自身发展活力才会更有依托,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才会更有保障。


相关内容

  • 奋力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新跨越
  • "十三五"时期,思南县将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以来,思南县经济发展条件日益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生态.石材. ...

  • 2017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2017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xx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贵州视察时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精准扶贫总体部署和"33668"行动计划,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 ...

  • 脱贫经验和启示 | 来看宁洱"一二三四五六"脱贫攻坚工作思路
  • 2017-01-25 中国宁洱 中国宁洱 通过一年的实践,宁洱探索出"一二三四五六"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即:"咬定一个目标.压实两个责任.创新三大举措.注重四个结合.把握五个步骤.建立健全六项机制". 咬定"一个目标"是实现脱贫摘帽的本质要求 ...

  •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 7月8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闭幕,这次会议是在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新阶段四川省扶贫攻坚工 ...

  • 安龙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 中共安龙县委   安龙县人民政府 (2016年2月18日) 尊敬的敬贵书记.督查组各位领导: 根据州委办.州政府办<关于对各县(市).义龙试验区脱贫攻坚有关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州办发电[2016]9号)要求,现我就安龙县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 [遵义脱贫]知识竞赛题库
  • <遵义脱贫>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 提出"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 (C) A.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B.北京市八一学校调研慰问 C.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 2.2015 ...

  • 鹿心社就江西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情况作说明
  • 关于<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鹿心社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现在,我就<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我 ...

  • 扶贫考试文档
  • 1.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 ...

  • 2016扶贫知识重点
  • 1.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