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异步电动机企业标准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房间空调器上冷凝器和蒸发器风扇用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冷凝器、蒸发器、全封闭电动机压缩机的房间空调器风扇用电动机。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为400Hz 及以下的单相异步电动机(不包括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800~1801-79 公差和配合

GB/T1993-93 旋转电机 冷却方法

GB/T2423..3-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4706.1-9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4706.X-XXXX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826-84 电机功率等级

GB5171-91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7725-XXXX 房间空气调节器

JB4270-86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9651-8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10068.1-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 振动测定方法 GB10069.1-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噪声工程测定方法 GB12350-90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JB/Z294-87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DQ3619-90 小功率电动机产品质量分等通则

3 技术要求

3.1 工作制和定额

3.1.1电动机的工作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 3.1.2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频率为50Hz 。 3.1.3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如下;

6、10、16、(20)、25、(35)、40、(50)、60、(75)、90、(100)、120、(150)、180、250、370W 。 注;带括号的为GB4826未规定而增加的功率等级

尚未列出的功率等级,允许用插入法修订产品标准作为考核判定的依据。

3.1.4电动机的同步转速分为;750、1000、1500r/min等。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可根据要求在产品标准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3.2 运行条件

3.2.1环境条件 3.2.1.1海拔

海拔不超过1000m

3.2.1.2最高环境空气温度按气候类型分为;

气候类型 最高环境空气温度 A 43°C B 52°C C 35°C

当运地地点的海拔指定超过1000m ,最高环境空气温度指定为其他值时,应按GB755规定进行修正。

3.2.2电气条件

3.2.2.1电压及电流的波形

电源电压及电流应为实际正弦波形,即电压及电流波形的正弦性畸变率不超过5%。 在进行温升试验时,电源电压的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超过2.5% 3.2.2.2运行期间电压和频率变化

电压和频率的综合变化(如图1)均可分为A 区或B 区。

电动机应能够在A 区内连续完成其基本功能,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规定的性能(见图1的额定点)。并且,性能可出现一些偏离,温升也可能高于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情况。 电动机应能够在B 区内完成其基本功能,但性能比在A 区与额定点有更大的偏差。温升可高于额定点并且可能高于A 区。不推荐在B 区周界以外运行。

根据本条的目的,电动机应达到的基本功能为额定转矩(Nm ) 。

3.3效率和功率因数

3.3.1电动机在频率、电压、功率为额定值时,按高速档运转时,其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2效率和功率因数的测定按GB9651规定进行。

3.4特性

3.4.1起动

电动机在实际冷态和热稳定后,在带实际负载的情况下,应能在低速档起动。电动机起动试验施加的电压值为0.85倍额定电压。 3.4.2堵转转矩

电动机的堵转转矩,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高速档接线时测定。堵转转矩的保证值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3.4.3 堵转电流

电动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高速档接线时,其堵转电流的保证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4.4最大转矩

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应该协议(合同)商定。 3.4.5最小转矩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高速档接线时测定,不应低于堵转转

矩(含容差,但减去容差后应不小于0.3倍额定转矩)。 3.4.6转速偏差

电动机额定转速超过65%同步转速至90%同步转速的范围内,转速偏差应小于转差率±20%;如果额定转速不超过65%同步转速或超过90%同步转速,转速偏差根据用户要求在产品标准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3.4.7电容器端电压

电动机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起动和运行过程中电容器的端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3.4.8各种特性的测定按GB9651的规定进行。

3.5 容差

电动机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按表4的规定

表4

3.6 型式、轴伸及其径向圆跳动公差

3.6.1电动机按结构和安装型式分类:

——不带减振器和摇篮式减振底脚; ——带减振器而不带摇篮式减振底脚; ——不带减振器而带摇篮式减振底脚; ——刚性底脚安装; ——凸耳支架安装等。

电动机安装方式,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6.2电动机的轴伸直径及轴伸平面高度尺寸应按表5规定。

3.6.3电动机的轴伸长度为50mm 及以下时,在轴伸接合部分中点的圆周上其圆跳动不应超过0.03mm 。当轴伸长度大于50mm 至75mm 时,其圆跳动不应超过0.045mm 。即以每增长25mm 分档,其径向圆跳动允许比较短档增大0.015mm 。

3.7 振动和噪声

3.7.1电动机在空载运转时测得的振动速度不应超过1.8mm/s。振动测定按GB10068.1的有关规定进行。 3.7.2电动机在空载运转时测得A 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值,不应超过表6的数值。表中ⅠⅡⅢ类噪声值适用于不同类型空调器的配套需要,具体选用哪类噪声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噪声测定按GB10069.1的有关规定进行。

3.8温升

3.8.1电动机采用E 级绝缘。定子绕组温升的限值按气候类型分别规定。A 类型气候,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3℃的情况下,E 级绝缘(电阻法)不应超过72K ,B 级绝缘不应超过77K 。其他气候类型,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贩时应按照GB5171规定进行修正后确定。 电动机温升试验应带负载进行,该负载条件由制造单位按用户要求规定。 温升试验方法按GB5171的规定进行。

电动机装入空调器中温升试验应保证在最大运行工况下不超过温升限值。 3.8.2轴承的容许温度 a. 滑动轴承:80℃ b. 滚动轴承:95℃

轴承温度可用温度计法或埋置检温计法进行测量。

表6

3.9 介电性能试验

3.9.1绝缘电阻

电动机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在热态下不应低于5在常态下不应低于20 MΩ。 绝缘电阻用500V 兆欧表测定。 3.9.2耐电压试验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对电机外壳应能承受耐电压试验而无闪络或击穿。试验电压(有效值)为1500V ,试验时间历时1min.

如批量生产中产品检验,时间可以1s 代替,但试验电压为上列规定值的1.2倍。 耐电压试验方法按GB5171规定进行。

试验设备容量应不小于0.75kVA ,整定动作电流为10mA 。 3.9.3匝间绝缘试验

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绝缘耐冲击电压试验而无击穿,试验电压(峰值)为1800V ,试验方法按JB/Z294进行。

允许以升高电压试验代替,在电动机空载时施加1.3倍额定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 。

3.10 湿热试验

3.10.1电动机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按GB/T2423.3将样品置于温度为40±2℃, 相对温度为90%-95%的潮湿箱(室)中进行2d(48h)的试验。试验结束后,样本处于潮湿箱(室)内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电压试验。 3.10.2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

电动机经湿热试验后即进行潮态绝缘电阻测量,施加约500V 直流电压1min ,电动机定子绕组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 MΩ。

潮态绝缘电阻测量后,应立即经受历时1min 的耐电试验而不发生闪络或击穿,耐电压试验施加的电压值为 11.2规定值的85%。

3.11外壳防护

电动机应有适当的外壳防水保护等级,以保证仅用于户内的空调器符合IP ×0等级,用于洗衣房的空调器符合IP ×等级,用于户外的空调器符合IP ×4等级。

是否符合要求,应将电动机装入空调器按GB4208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3.12冷却方法

半封闭或开启式电动机为IC01: 全封闭电动机为IC411。

3.13 泄漏电流

电动机在负载运行温度达到热稳定状态下应该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其泄漏电流不应超过0.5mA.

是否合格,按GB12350规定进行试验来判定。

3.14非正常工作

电动机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由于非正常工作或误操作而引起的着火、机械损坏、防触电保护失效等危及安全的事故。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以下试验来判定。

电动机安装固定在一木质的或类似材料的支座上,风扇叶轮和紧固件不拆下。将电动机的转子堵住,将电动机的电容器电路短路或断路,选择较不利的情况进行试验。

电动机以器具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供电时应给电动机的供电电压供电,电路如图2所示。

在上述条件下工作15d (360h )或到保护器持久地断开电路为止,两者中取其时间较短者。 试验环境湿度应保持在235℃。

当达到稳定状态时,如电动机绕组的温度不超过90℃,则可以结束试验。

在试验期间,外壳温度不应超过150℃,绕组的温度不应超过表7所示的限值。

表7

试验3d (72h )后,电动机应按11.2规定通过耐电压试验。

在试验期间,30mA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应动作而使电路断路。

试验结束时,在电动机上施加两倍的额定电压测量绕组和外壳间的泄漏电流,其值不应超过

2mA 。

电动机在以下试验中不应释放出有危险数量的毒性的或可燃的气体,不应发出火焰或熔融金属。外壳不应发生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变形。

3.15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小于表8所示的值。

检查测量方法见GB4706.1的附录E 。

3.16 接地措施及其他安全要求

电动机的机械程度、结构、内部布线、元件、连接电源和元件的软线、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接地措施、联接件、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防锈应按GB12350的12、13、14、15、16、17、18、19、21、22的规定。

3.17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3.17.1 每台电动机应在机身明显位置附有铭牌,铭牌数据标志应保证其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时期不易脱落磨灭。但与用户订有协议,与空调器固定配套的电动机可不附铭牌。 3.17.2电动机铭牌上应标明的项目如下: a. 电动机名称或型号; b. 额定功率; c. 额定电压; d. 额定频率;

e. 额定转速或极数; f. 额定电流;

g. 电容器电容量及额定电压; h. 气候类型,A 类可省略; i. 制造厂名称或其标志; m. 出品年月或产品编号。

3.17.3电动机应有旋转方向,接地标志,接线图及引出线颜色标志。 3.17.4电动机出厂应有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随同提供给用户。

在用户按照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正确使用与存放电动机的情况下,制造厂应保证电动机在使用的一年内,但自制造厂起运的日期不超过两年之内能正常工作时,如在此规定时间内,电动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或更换电动机。 3.17.5电动机轴伸应加防锈保护措施。

3.17.6电动机包装应避免在贮运中受潮或损伤。 3.17.7电动机的包装箱应符合GB191的规定。

3.17.8电动机的运输应保证电动机不受碰伤、雨淋和化学腐蚀。

3.17.9电动机应贮存在环境空气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75%,清洁、通风良好、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

4实验方法

4.1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及检查试验的项目,应按照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或GB5171-85《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凡本标准末规定的试验项目或特殊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4.2试验要求及准备

4.2.1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的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超过5%;在进行温升试验时应不超过2.5%。 试验电源的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范围内。 4.2.2电气测量 4.2.2.1

试验时,采用的电缺陷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兆欧表除外),互感器的准确应不低于0.2级电量变送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检查试验时应不低于1%),数字式转速测量信及转差率测量仪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1%±1个字,转矩测量仪及测功机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直接测定效率时应不低于0.5%), 测力计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温度计的误差在±1℃以内,法码的精度应不低于5等。

选择仪表时,应使测量值位于20%~95%仪表量程范围内。

测功机的功率,在与被试电机同样的转速下应不超过被试电机额定功率的3倍;转矩测量仪的标称转矩,应不超过被试电机额定转矩的3倍。 4.2.2.2测量要求

进行电气测量时应遵循下列要求: a. 对小功率电动机, 除堵转试验外不允许采用电流互感器。测量时应按图1接线,电压表先接至电动机端,将电压调至所需的数值并读取其值。然后,将电压表迅速换接至电源端,保持电源端电压不变,读取其他仪表的数值。

在额定电压下空载试验时,或在额定负载下负载试验时,若电源端电压与电动机端电压之差

小于1%

额定电压时,电压表可固定在电源端进行测量。此时,全部试验都不必换接电压表的开关 K。 注:根据GB2900.27-85《电工名词术语 小功率电动机》的规定,折算至1500r/min时连续额定功

率不超过1.1 kW的电动机,为小功率异步电动机。

b. 采用互感器时,接入副边回路的仪表总阻抗(包括连接导线)应不超过互感受器的额定阻抗值。 c. 试验时,各仪表读数应同时读取。 d. 绘制特性曲线时,各点读数应均匀测取。 e. 对180W 及以下电动机的功率测量数值,必须按附录A 对仪器仪表损耗及误差进行修正。其他容量的电动机,如需获得准确的功率测量数值,也可按附录A 进行修正。 4.2.3物理量的单位

凡本标准中没有给定单位的物理量一律采用表9中规定的单位和符号。

表9

4.2.4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前,应对被试电机的装配及运转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各项试验能顺利进行。试验线路和设备应能满足试验要求。试验线路如图3所示。

4.3绝缘电阻的测定

4.3.1测量时电动机的状态

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时,可在实际冷状态下或热状态下进行。

4.3.2 兆欧表的选用

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按表10选用兆欧表。

表10

4.3.3测量方法

主、副绕组回路的始末端均引出机壳外时,则应分别测量主、副绕组回路对机壳及其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如绕组已在电动机内部连接仅引出两个出线端时,则应测量该线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对电容电动机,电容器应接入副绕组回路(除另有协议外)。测量后,应将绕组对地放电。

4.4在实际冷状态下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

4.4.1实际冷状态下绕组温度的测定

将电机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电动机绕组端部或铁芯的温度,当所测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下超过2K 时,则所测温度即为实际冷状态下绕组的温度。若绕组端部或铁芯的温度无法测量时,允许用机壳的温度代替。 4.4.2测量方法

4.4.2.1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用双臂电桥或单臂电桥测量。电阻在1Ω及以下时,必须采用双臂电桥测量,

4.4.2.2当采用自动检测装置以电流电压表法测量绕组的电阻时,流过被测绕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10%,通电时间应不超过1min.

4.4.2.3测量时,电动机的转子静止不动。在电动机的出线端测量主、副绕组的直流电阻。

每一电阻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与3次读数的平均值之差应平均值的±0.5%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的实际值。

检查试验时,每一电阻可仅测量1次。

4.5空载试验

4.5.1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测定

4.5.1.1测定前,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转,使机械损耗达到稳定。即输入功率相隔半小时的两个读数之差应不大于前一个读数的3%,对小功率电动机,可空载运转15~30min 。 检查试验时,空载运转的时间可适当缩短。

4.5.1.2型式试验时,应测取空载特殊性性曲线,即空载电流I 0和空载输入功率p 0与空载电压U 0标么值(U 0/ UN )的关系曲线(图2),U N 为额定电压。

试验时,施于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应从1.1~1.3倍额定电压开始,逐步降低到可能达到的最低电压值,即功率和电流开始回升时为止,其间测取7~9点读数,每点应测取下列数值:电压、电流、输入功率。空载输入功率应采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测量。

试验结束时,应立即测量定子绕组的电阻。对空载电流大于70%额定电流的电动机,应尽可能在每点读数后测量定子绕组的电阻。

检查试验时,可仅测取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空载输入功率。 4.5.2转子绕组等值电阻的测定

紧接着4.5.1.2 项试验后,在转子静止状态下,主绕组施以低值电压,使绕组中的电流等于或接近额定值,测取电压U k0、电流I k0及输入功率P 1k0,以求取转子绕组等值电阻I ’2。 4.5.3试验结果的计算

4.5.3.1转子绕组等值电阻按式(1)计算:

通电持续时间应不超过5s ,以免绕组过热。

检查试验时,可在任一转子位置上,于额定电流值附近一点,测取堵转时的电压、电流、转矩和输入功率;对小功率电动机,定子绕组所施加的电压值,按GB5171或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进行。

0 θf ——温升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θ0——测量R 0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Kα——常数,对铜绕组为235;对铝绕组除另有规定外采用225。 4.7.2温升时冷却介质温度产测定 4.7.2.1冷却介质温度测量方法

对采用周围空气冷却的电机,可用几只温度计分布在冷却空气进入电机的途径中进行测量。温度计应安置在距电机约1~2m 处,球部处于电机中心高度同一水平的位置,并应防止外来辐射热及气流的影响,取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冷却介质温度。 4.7.2.2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确定

4.7.2.2.1对连续定额和断怼周期工作制定额的电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应取在整个试验过程最后的1/4时间内,按相等时间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

4.7.2.2.2对短时定额的电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定额为30min 及以下的,取试验开始与结束时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定额为以上30min 以下90min 的,取其1/2试验时间与结束时温度计

读数的平均值

4.7.3电机绕组及其他各部分温度的测定 4.7.3.1绕组温度的测定

电机绕组的温度用电阻法测量应优先采用带电测温法。 4.7.3.2铁芯温度的测定

铁芯温度用温度计测量。 4.7.3.3轴承温度的测定

轴承温度用温度计测量,对于滑动轴承,温度计放在最接近轴瓦处;对于滚动轴承,温度计放在最接近轴承外圈处。

4.7.4电机停机后测得温度值的修正

电机各部分的温度或电阻如在切离电源后测得,则所测得的温度值或电阻值应采用外推法修正到断电瞬间。

对小功率电动机,如在切离电源后15s 内测得温度或电阻时,允许不外推到断电瞬间。如在上述时间范围内读不出最初读数,按4.7.4.1进行外推,外推到15s 。

在切离电源后,电机某些部分的温度继续上升,则应取测得温度中的最高数值作为电机的最高温度。 4.7.4.1外推法

电机切离电源后,应立即取电阻R 或温度θ与对应时间t ,点数不少于5点。在坐标纸或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R=f(t)或θ=f(t)曲线,如图4。处长曲线与纵轴相交,其交点即为断电瞬间的电阻值或温度值。

4.7.4.2第一点读数时间

采用外推法时,从电机切离电源至测得冷却曲线第一点读数的时间应不超过表3规定的数值。

4.7.5温升试验方法

温升试验方法采用直截负载法,即在额定频率、额定功率下进行试验。 4.7.5.1连续定额(S1工作制)电动机 4.7.5.1.1额定负载温升试验

试验时,被度电机应保持额定负直到电机各部分温度达到热稳定状态时为止。试验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记录被试电机的电压、电流、输入功率、转矩和转速以及定子铁芯、轴承、风道进口的冷却介质和周围冷却介质的温度。如采用带电测温时,还应测量绕组的电阻,

d. 数字频率计。

4.8.2.1数字式转差率(或转速)的测量仪

在旋转轴上安置一个当电机旋转时不产生明显负载的光电反射标记或磁电感应装置。由光电传感器或磁电感应器将转速信号变换成脉冲信号。测量仪将这一信号与电源频率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直接显示出被试电机的转差率(或转速)。 4.8.2.2感应线圈法

在电动机机壳上放置一只带铁芯的多匝线圈,并与磁电式检流计或阴极示波器连接。试验时,用秒表测定检流计或示波器波形全摆动N 次所需的时间t 。转差率s 按式计算: s=N/tf1.................... (5)

式中:f 1——被试电机的电源频率。 4.8.2.3转速测量仪

试验时,用转速测量仪测量电动机的转速n t ,并同时用数字频率计测量被试电机电源的频率f 1。转差率按式计算(6):

s= (ns - nt )/ ns ................... (6)

式中:n s ——对应于被试电机实际电源频率f 1时的同步转速。 4.8.2.4数字频率计

使用同步机型测功机进行负载试验时,将数字频率计接至该测功机的定子绕组出线端上,测出测功机的频率,按式(7)换算成被试电机的转速n 1; n t = 60f1/p................... (7)

式中:f 1——数字频率计测得的频率; p ——测功机的极对数。 4.8.3功率因数的求取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按式8) 计算: cos φ= P1/ U1 I1................... (8) 式中:P 1——输入功率; U 1——定子电压; I 1——定子电流。 4.8.4效率的测定

效率的测定方法采用直接法。 4.8.4.1效率的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效率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用瓦特表测量,输出功率可用以下方法测量: a. 测功机(或校正过直流电机——下同)法; b. 转矩测量仪法; c. 绳索滑轮法。

4.8.4.1.1测功机法和转矩测量仪法

测功机用联轴器与被试电机联接;转矩测量仪按规定的使用要求与被试电机和负载电机联接。 直流电机的校正方法和试验时的要求,按GB1032-8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中4.8.4.1进行。 4.8.4.1.1.1试验方法

试验时,被试电机应达到热稳定状态。在1.25~0.25倍频定功率范围内,测量负载下降及上升的工作特性曲线;

对小功率电动机可仅测取下降曲线。每条曲线测取6~8点读数,每点应测取下列数值:定子电压、定子电流、输入功率、输出转矩、转速和定子绕组的电阻,并记录周围冷却介质温度。如定子绕组的电阻在切离电源后测得,按8.4规定执行。 4.8.4.1.2绳索滑轮法

短时过转矩试验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进行。

试验时,电动机在热状态下逐渐增加负载,过转矩倍数和时间按GB755或GB 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4.11最大转矩的测定

最大转矩的测定方法有下列两种:

a. 测功机法(或校正过的直流电机); b. 转矩测量仪法。 测定时,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进行。当试验电压在倍额定电压在0.9~1.1范围内变化时,最大转矩值按4.11.3条换算。 4.11.1测功机法

试验时,将被试电机与测功机用联轴器联接,使两者的旋转方向一致。逐渐增加被试电动机的负载,至测功机显示最大值,并同时读取被试电机的端电压。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被试电机过热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被试电机的端电压应在其出线端上测量。

4.11.2转矩测量仪法

用转矩测量仪法测定最大转矩时,必须测取被试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最大转矩从曲线上求取。

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可逐点测定后由人工绘制,也可用自动记录仪直接绘制。测取点数应达到正确求取各种转矩(最大转矩、最小转矩、同步转矩、堵转转矩)的需要。在这些转矩附近,测量点应尽可能密一些。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被试电机过热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11.2.1对负载的要求:负载器械的特性应能满足测取整条转矩—转速特性曲线时,则调节方便,运行稳定,数据可靠。

4.11.2.2以直流电机作负载时,被试电机与转矩测量仪、直流电机相联接。使直流电机他励,其电枢由可调电压和可变极性的电源供电。被试电机与直流电机的转向应一致。调节直流电机的电源,逐渐增加被试电机的负载,并同时读取转矩、转速和被试电机的电压值,或用自动记录仪直接绘制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和被试电机的端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用自动记录仪绘制曲线时,建议在被试电机转速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下测取两条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取其平均值。每条曲线的绘制速度要均匀,绘制时间应不少于15s. 4.11.3最大转矩值的换算 最大转矩按式(14)换算:

T max= T maxt(U N/ Ut ) 2.................. (14)

式中:T max——在试验电压U t 下测得的最大转矩。

4.12最小转矩的测定

笼型电机在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方法有下列两种: a. 测功机法(或校正过的直流电机); b. 转矩测量仪法。

测定时,被试电机应接近实际冷状态,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进行。当试验电压在倍额定电压0.95~1.05范围内时,最小转矩按4.12.3条换算。 4.12.1测功机法

试验时,将被试电机与测功机用联轴器联接。先将被试电机通以低电压,调节测功机的端电压(或励磁电流),以确定被试电机出现最小转矩的转速。断开被试电机的电源,将电压升至额定值时再接通;迅速调节测功机的端电压(或励磁电流),直至加速到额定转速期间测功机的读数出现最小值,读取此数值并同时读取被试电机的端电压。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被试电动机过热。 4.12.2转矩测量仪法

用转矩测量仪法测定最小转矩时,必须从堵转状态开始使转速逐渐升高,以测取被试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最小转矩从曲线上求取。

试验时,被试电机与负载直流电机的转向可以一致或相反。首先使直流电机在极低转速下运行,

然后在额定电压或接近额定电压下起动被试电机,增加或逐渐减小被试电机的负载,直至其额定转速。其他试验方法及要求同4.11.2。 4.12.3最小转矩值的换算 最小转矩按式(15)换算:

T min= T mint(U N/ Ut ) 2.................. (15)

式中:T mint——在试验电压U t 下测得的最小转矩。

4.13起动过程中起动元件断开转速的测定

起动过程中电机的起动元件断开转速的测量方法有下列两种: a. 记录仪表或转矩测量仪法; b. 拖动法。

4.13.1 记录仪表或转矩测量仪法

用记录仪表或转矩测量仪录取转矩—转速特性曲线。起动过程中电机的起动元件断开,转速从曲线上求取。 4.13.2拖动法

用可调速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拖动被试电机空转。在被试电机起动元件回路中(不包括起动继电器)串接一指示灯或电压表,并施以适当电压。调节原动机的转速由低速逐渐升高,应随时测量被试电机转速及观察指示灯或电压表的指示(此时应为通路)。当指示灯熄灭或电压指针回零,此瞬时的转速即为起动元件的断开转速。

4.14超速试验

如该类型电机标准无规定时,超速试验允许在冷态下进行。

试验时,超速倍数和时间按GB755或GB5171及该类型电机标准中的规定。 超速方法有下列两种:

a. 提高被试电机的电源频率(对电容运转和双值电容电动机不适用); b. 用原动机直接驱动。

超速试验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尽可能远距离测量转速。

4.15噪声的测定

按GB10069-88《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进行。

4.16振动的测定

按GB10068-88《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进行。

4.17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短时升高电压试验应在电动机空载运转状态下进行。 型式试验时,该项试验应在超速试验之后进行。

试验时,电压升高的倍数和时间按GB755或GB5171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4.18耐电压试验

试验电源的频率为50Hz ,电压波形尽可能为正弦波形。 4.18.1试验要求

a. 耐电压试验在电机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试验前,应先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需进行超速和短时过转矩试验时,本顶试验应在这些试验之后进行。型式试验时,本项试验还应在温升试验后电动机接近热状态下进行;

b. 电容电动机的电容器、离心开关必须与绕组连接同正常工作一样。对主绕组回路试验时,副绕组回路应和铁芯及机壳相连接;对副绕组回路试验时,应注意高电压只能施加在副绕组回路中的绕组端,主绕组回路应和铁芯及机壳相连接;

c. 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对500V 以下的电动机,每1kV 试验电压,应不小于1kV 其中对小功率电动机,每1kV 试验电压,应不小于0.5V A;

d. 试验前,应采取切实的安全防护措施;试验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断电,并将绕组回路对地放电。

4.18.2试验电压和时间

试验电压的数值按GB755或GB5171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试验时,施加的电压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1/2开始,然后稳步地或分段地以不超过全值的5%增加至全值。电压自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 ,全值电压试验时间应持续1min ,然后降到全值的1/2以下再行断开电源。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查试验时,允许用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120%历时1s 来代替。

4.19转动惯量的测定

4.19.1悬挂转子摆动法 4.19.1.1单纲丝法

试验要求及步骤按JB949-67《小型电机转子转动惯量的测定方法》进行。 假转子的转动惯量J ′由式(16)计算:

2

J ′=m D/8.............. (16)

2

式中:J ′—假转子的转动惯量;kg. m; D —圆柱体直径,m ;

m —直径D 部分的圆柱体质量,kg 。 被试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 按式(17)计算

2

J = J′(T/T′).............. (17)

式中: T —被试电机转子的摆动周期平均值,s T′—假转子的摆动周期平均值,s 。 4.19.1.2双钢丝法

用两根平行的钢丝将被试电机转子悬挂起来,使转轴中心线与地面垂直。扭转转子,使其产生以轴线为中心的摆动,距转轴中心线的扭角应不大于10°。仔细测取若干次摆动所需的时间,求出摆动周期的平均值T 。转动惯量J 按式(18)求取:

22

J = T amg/l(4π).............. (18)

2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m/s;

a — 两钢丝之间的距离,m ; l —钢丝的长度,m ;

m —被试电机转子的质量,kg 。

5检验规则

5.1每台电动机应经过进厂检验,检验项目按表12的1-8项规定。

5.2进厂检验抽样按GB2828中一般检查水平Ⅱ,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进行。合格质 量水平(AQL )为1和4。

5.3 进厂检验中,电机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电机为不合格。 5.4凡属下列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开发的供应商,首次供货;

b. 电动机设计或工艺上的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和参数发生变化时; c. 当检验结果和以前的型式检验结果发生不可允许的偏差时; d. 成批生产电动机的定期抽查至少每年一次。 5.5型式检验项目按表12的规定。

5.6型式检验样本的抽取、组批及产品质量判定,按JB/DQ3619的规定进行。

表12(续)

6供应商在每批供货时,应提供有关产品的认证证书,型式实验报告。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房间空调器上冷凝器和蒸发器风扇用单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冷凝器、蒸发器、全封闭电动机压缩机的房间空调器风扇用电动机。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为400Hz 及以下的单相异步电动机(不包括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800~1801-79 公差和配合

GB/T1993-93 旋转电机 冷却方法

GB/T2423..3-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GB4706.1-9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4706.X-XXXX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826-84 电机功率等级

GB5171-91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7725-XXXX 房间空气调节器

JB4270-86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9651-8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10068.1-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 振动测定方法 GB10069.1-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噪声工程测定方法 GB12350-90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JB/Z294-87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 JB/DQ3619-90 小功率电动机产品质量分等通则

3 技术要求

3.1 工作制和定额

3.1.1电动机的工作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 3.1.2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频率为50Hz 。 3.1.3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如下;

6、10、16、(20)、25、(35)、40、(50)、60、(75)、90、(100)、120、(150)、180、250、370W 。 注;带括号的为GB4826未规定而增加的功率等级

尚未列出的功率等级,允许用插入法修订产品标准作为考核判定的依据。

3.1.4电动机的同步转速分为;750、1000、1500r/min等。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可根据要求在产品标准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3.2 运行条件

3.2.1环境条件 3.2.1.1海拔

海拔不超过1000m

3.2.1.2最高环境空气温度按气候类型分为;

气候类型 最高环境空气温度 A 43°C B 52°C C 35°C

当运地地点的海拔指定超过1000m ,最高环境空气温度指定为其他值时,应按GB755规定进行修正。

3.2.2电气条件

3.2.2.1电压及电流的波形

电源电压及电流应为实际正弦波形,即电压及电流波形的正弦性畸变率不超过5%。 在进行温升试验时,电源电压的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超过2.5% 3.2.2.2运行期间电压和频率变化

电压和频率的综合变化(如图1)均可分为A 区或B 区。

电动机应能够在A 区内连续完成其基本功能,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规定的性能(见图1的额定点)。并且,性能可出现一些偏离,温升也可能高于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情况。 电动机应能够在B 区内完成其基本功能,但性能比在A 区与额定点有更大的偏差。温升可高于额定点并且可能高于A 区。不推荐在B 区周界以外运行。

根据本条的目的,电动机应达到的基本功能为额定转矩(Nm ) 。

3.3效率和功率因数

3.3.1电动机在频率、电压、功率为额定值时,按高速档运转时,其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2效率和功率因数的测定按GB9651规定进行。

3.4特性

3.4.1起动

电动机在实际冷态和热稳定后,在带实际负载的情况下,应能在低速档起动。电动机起动试验施加的电压值为0.85倍额定电压。 3.4.2堵转转矩

电动机的堵转转矩,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高速档接线时测定。堵转转矩的保证值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3.4.3 堵转电流

电动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按高速档接线时,其堵转电流的保证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3.4.4最大转矩

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应该协议(合同)商定。 3.4.5最小转矩

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高速档接线时测定,不应低于堵转转

矩(含容差,但减去容差后应不小于0.3倍额定转矩)。 3.4.6转速偏差

电动机额定转速超过65%同步转速至90%同步转速的范围内,转速偏差应小于转差率±20%;如果额定转速不超过65%同步转速或超过90%同步转速,转速偏差根据用户要求在产品标准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3.4.7电容器端电压

电动机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起动和运行过程中电容器的端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3.4.8各种特性的测定按GB9651的规定进行。

3.5 容差

电动机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按表4的规定

表4

3.6 型式、轴伸及其径向圆跳动公差

3.6.1电动机按结构和安装型式分类:

——不带减振器和摇篮式减振底脚; ——带减振器而不带摇篮式减振底脚; ——不带减振器而带摇篮式减振底脚; ——刚性底脚安装; ——凸耳支架安装等。

电动机安装方式,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6.2电动机的轴伸直径及轴伸平面高度尺寸应按表5规定。

3.6.3电动机的轴伸长度为50mm 及以下时,在轴伸接合部分中点的圆周上其圆跳动不应超过0.03mm 。当轴伸长度大于50mm 至75mm 时,其圆跳动不应超过0.045mm 。即以每增长25mm 分档,其径向圆跳动允许比较短档增大0.015mm 。

3.7 振动和噪声

3.7.1电动机在空载运转时测得的振动速度不应超过1.8mm/s。振动测定按GB10068.1的有关规定进行。 3.7.2电动机在空载运转时测得A 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值,不应超过表6的数值。表中ⅠⅡⅢ类噪声值适用于不同类型空调器的配套需要,具体选用哪类噪声值由产品标准规定。

噪声测定按GB10069.1的有关规定进行。

3.8温升

3.8.1电动机采用E 级绝缘。定子绕组温升的限值按气候类型分别规定。A 类型气候,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3℃的情况下,E 级绝缘(电阻法)不应超过72K ,B 级绝缘不应超过77K 。其他气候类型,最高环境空气温度不贩时应按照GB5171规定进行修正后确定。 电动机温升试验应带负载进行,该负载条件由制造单位按用户要求规定。 温升试验方法按GB5171的规定进行。

电动机装入空调器中温升试验应保证在最大运行工况下不超过温升限值。 3.8.2轴承的容许温度 a. 滑动轴承:80℃ b. 滚动轴承:95℃

轴承温度可用温度计法或埋置检温计法进行测量。

表6

3.9 介电性能试验

3.9.1绝缘电阻

电动机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在热态下不应低于5在常态下不应低于20 MΩ。 绝缘电阻用500V 兆欧表测定。 3.9.2耐电压试验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对电机外壳应能承受耐电压试验而无闪络或击穿。试验电压(有效值)为1500V ,试验时间历时1min.

如批量生产中产品检验,时间可以1s 代替,但试验电压为上列规定值的1.2倍。 耐电压试验方法按GB5171规定进行。

试验设备容量应不小于0.75kVA ,整定动作电流为10mA 。 3.9.3匝间绝缘试验

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绝缘耐冲击电压试验而无击穿,试验电压(峰值)为1800V ,试验方法按JB/Z294进行。

允许以升高电压试验代替,在电动机空载时施加1.3倍额定电压,持续时间为1min 。

3.10 湿热试验

3.10.1电动机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按GB/T2423.3将样品置于温度为40±2℃, 相对温度为90%-95%的潮湿箱(室)中进行2d(48h)的试验。试验结束后,样本处于潮湿箱(室)内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电压试验。 3.10.2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

电动机经湿热试验后即进行潮态绝缘电阻测量,施加约500V 直流电压1min ,电动机定子绕组与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 MΩ。

潮态绝缘电阻测量后,应立即经受历时1min 的耐电试验而不发生闪络或击穿,耐电压试验施加的电压值为 11.2规定值的85%。

3.11外壳防护

电动机应有适当的外壳防水保护等级,以保证仅用于户内的空调器符合IP ×0等级,用于洗衣房的空调器符合IP ×等级,用于户外的空调器符合IP ×4等级。

是否符合要求,应将电动机装入空调器按GB4208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3.12冷却方法

半封闭或开启式电动机为IC01: 全封闭电动机为IC411。

3.13 泄漏电流

电动机在负载运行温度达到热稳定状态下应该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其泄漏电流不应超过0.5mA.

是否合格,按GB12350规定进行试验来判定。

3.14非正常工作

电动机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由于非正常工作或误操作而引起的着火、机械损坏、防触电保护失效等危及安全的事故。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以下试验来判定。

电动机安装固定在一木质的或类似材料的支座上,风扇叶轮和紧固件不拆下。将电动机的转子堵住,将电动机的电容器电路短路或断路,选择较不利的情况进行试验。

电动机以器具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供电时应给电动机的供电电压供电,电路如图2所示。

在上述条件下工作15d (360h )或到保护器持久地断开电路为止,两者中取其时间较短者。 试验环境湿度应保持在235℃。

当达到稳定状态时,如电动机绕组的温度不超过90℃,则可以结束试验。

在试验期间,外壳温度不应超过150℃,绕组的温度不应超过表7所示的限值。

表7

试验3d (72h )后,电动机应按11.2规定通过耐电压试验。

在试验期间,30mA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应动作而使电路断路。

试验结束时,在电动机上施加两倍的额定电压测量绕组和外壳间的泄漏电流,其值不应超过

2mA 。

电动机在以下试验中不应释放出有危险数量的毒性的或可燃的气体,不应发出火焰或熔融金属。外壳不应发生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变形。

3.15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小于表8所示的值。

检查测量方法见GB4706.1的附录E 。

3.16 接地措施及其他安全要求

电动机的机械程度、结构、内部布线、元件、连接电源和元件的软线、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接地措施、联接件、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防锈应按GB12350的12、13、14、15、16、17、18、19、21、22的规定。

3.17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3.17.1 每台电动机应在机身明显位置附有铭牌,铭牌数据标志应保证其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时期不易脱落磨灭。但与用户订有协议,与空调器固定配套的电动机可不附铭牌。 3.17.2电动机铭牌上应标明的项目如下: a. 电动机名称或型号; b. 额定功率; c. 额定电压; d. 额定频率;

e. 额定转速或极数; f. 额定电流;

g. 电容器电容量及额定电压; h. 气候类型,A 类可省略; i. 制造厂名称或其标志; m. 出品年月或产品编号。

3.17.3电动机应有旋转方向,接地标志,接线图及引出线颜色标志。 3.17.4电动机出厂应有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随同提供给用户。

在用户按照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正确使用与存放电动机的情况下,制造厂应保证电动机在使用的一年内,但自制造厂起运的日期不超过两年之内能正常工作时,如在此规定时间内,电动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或更换电动机。 3.17.5电动机轴伸应加防锈保护措施。

3.17.6电动机包装应避免在贮运中受潮或损伤。 3.17.7电动机的包装箱应符合GB191的规定。

3.17.8电动机的运输应保证电动机不受碰伤、雨淋和化学腐蚀。

3.17.9电动机应贮存在环境空气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75%,清洁、通风良好、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内。

4实验方法

4.1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及检查试验的项目,应按照GB755-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或GB5171-85《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凡本标准末规定的试验项目或特殊试验项目、方法和要求,应在该类型电机的标准中作补充规定。

4.2试验要求及准备

4.2.1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的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应不超过5%;在进行温升试验时应不超过2.5%。 试验电源的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范围内。 4.2.2电气测量 4.2.2.1

试验时,采用的电缺陷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兆欧表除外),互感器的准确应不低于0.2级电量变送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检查试验时应不低于1%),数字式转速测量信及转差率测量仪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1%±1个字,转矩测量仪及测功机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直接测定效率时应不低于0.5%), 测力计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温度计的误差在±1℃以内,法码的精度应不低于5等。

选择仪表时,应使测量值位于20%~95%仪表量程范围内。

测功机的功率,在与被试电机同样的转速下应不超过被试电机额定功率的3倍;转矩测量仪的标称转矩,应不超过被试电机额定转矩的3倍。 4.2.2.2测量要求

进行电气测量时应遵循下列要求: a. 对小功率电动机, 除堵转试验外不允许采用电流互感器。测量时应按图1接线,电压表先接至电动机端,将电压调至所需的数值并读取其值。然后,将电压表迅速换接至电源端,保持电源端电压不变,读取其他仪表的数值。

在额定电压下空载试验时,或在额定负载下负载试验时,若电源端电压与电动机端电压之差

小于1%

额定电压时,电压表可固定在电源端进行测量。此时,全部试验都不必换接电压表的开关 K。 注:根据GB2900.27-85《电工名词术语 小功率电动机》的规定,折算至1500r/min时连续额定功

率不超过1.1 kW的电动机,为小功率异步电动机。

b. 采用互感器时,接入副边回路的仪表总阻抗(包括连接导线)应不超过互感受器的额定阻抗值。 c. 试验时,各仪表读数应同时读取。 d. 绘制特性曲线时,各点读数应均匀测取。 e. 对180W 及以下电动机的功率测量数值,必须按附录A 对仪器仪表损耗及误差进行修正。其他容量的电动机,如需获得准确的功率测量数值,也可按附录A 进行修正。 4.2.3物理量的单位

凡本标准中没有给定单位的物理量一律采用表9中规定的单位和符号。

表9

4.2.4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前,应对被试电机的装配及运转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各项试验能顺利进行。试验线路和设备应能满足试验要求。试验线路如图3所示。

4.3绝缘电阻的测定

4.3.1测量时电动机的状态

测量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时,可在实际冷状态下或热状态下进行。

4.3.2 兆欧表的选用

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按表10选用兆欧表。

表10

4.3.3测量方法

主、副绕组回路的始末端均引出机壳外时,则应分别测量主、副绕组回路对机壳及其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如绕组已在电动机内部连接仅引出两个出线端时,则应测量该线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对电容电动机,电容器应接入副绕组回路(除另有协议外)。测量后,应将绕组对地放电。

4.4在实际冷状态下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

4.4.1实际冷状态下绕组温度的测定

将电机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电动机绕组端部或铁芯的温度,当所测温度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下超过2K 时,则所测温度即为实际冷状态下绕组的温度。若绕组端部或铁芯的温度无法测量时,允许用机壳的温度代替。 4.4.2测量方法

4.4.2.1绕组的直流电阻值用双臂电桥或单臂电桥测量。电阻在1Ω及以下时,必须采用双臂电桥测量,

4.4.2.2当采用自动检测装置以电流电压表法测量绕组的电阻时,流过被测绕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10%,通电时间应不超过1min.

4.4.2.3测量时,电动机的转子静止不动。在电动机的出线端测量主、副绕组的直流电阻。

每一电阻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与3次读数的平均值之差应平均值的±0.5%范围内,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的实际值。

检查试验时,每一电阻可仅测量1次。

4.5空载试验

4.5.1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测定

4.5.1.1测定前,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转,使机械损耗达到稳定。即输入功率相隔半小时的两个读数之差应不大于前一个读数的3%,对小功率电动机,可空载运转15~30min 。 检查试验时,空载运转的时间可适当缩短。

4.5.1.2型式试验时,应测取空载特殊性性曲线,即空载电流I 0和空载输入功率p 0与空载电压U 0标么值(U 0/ UN )的关系曲线(图2),U N 为额定电压。

试验时,施于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应从1.1~1.3倍额定电压开始,逐步降低到可能达到的最低电压值,即功率和电流开始回升时为止,其间测取7~9点读数,每点应测取下列数值:电压、电流、输入功率。空载输入功率应采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测量。

试验结束时,应立即测量定子绕组的电阻。对空载电流大于70%额定电流的电动机,应尽可能在每点读数后测量定子绕组的电阻。

检查试验时,可仅测取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空载输入功率。 4.5.2转子绕组等值电阻的测定

紧接着4.5.1.2 项试验后,在转子静止状态下,主绕组施以低值电压,使绕组中的电流等于或接近额定值,测取电压U k0、电流I k0及输入功率P 1k0,以求取转子绕组等值电阻I ’2。 4.5.3试验结果的计算

4.5.3.1转子绕组等值电阻按式(1)计算:

通电持续时间应不超过5s ,以免绕组过热。

检查试验时,可在任一转子位置上,于额定电流值附近一点,测取堵转时的电压、电流、转矩和输入功率;对小功率电动机,定子绕组所施加的电压值,按GB5171或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进行。

0 θf ——温升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θ0——测量R 0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Kα——常数,对铜绕组为235;对铝绕组除另有规定外采用225。 4.7.2温升时冷却介质温度产测定 4.7.2.1冷却介质温度测量方法

对采用周围空气冷却的电机,可用几只温度计分布在冷却空气进入电机的途径中进行测量。温度计应安置在距电机约1~2m 处,球部处于电机中心高度同一水平的位置,并应防止外来辐射热及气流的影响,取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冷却介质温度。 4.7.2.2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确定

4.7.2.2.1对连续定额和断怼周期工作制定额的电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应取在整个试验过程最后的1/4时间内,按相等时间间隔测得的几个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

4.7.2.2.2对短时定额的电机,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定额为30min 及以下的,取试验开始与结束时温度计读数的平均值;定额为以上30min 以下90min 的,取其1/2试验时间与结束时温度计

读数的平均值

4.7.3电机绕组及其他各部分温度的测定 4.7.3.1绕组温度的测定

电机绕组的温度用电阻法测量应优先采用带电测温法。 4.7.3.2铁芯温度的测定

铁芯温度用温度计测量。 4.7.3.3轴承温度的测定

轴承温度用温度计测量,对于滑动轴承,温度计放在最接近轴瓦处;对于滚动轴承,温度计放在最接近轴承外圈处。

4.7.4电机停机后测得温度值的修正

电机各部分的温度或电阻如在切离电源后测得,则所测得的温度值或电阻值应采用外推法修正到断电瞬间。

对小功率电动机,如在切离电源后15s 内测得温度或电阻时,允许不外推到断电瞬间。如在上述时间范围内读不出最初读数,按4.7.4.1进行外推,外推到15s 。

在切离电源后,电机某些部分的温度继续上升,则应取测得温度中的最高数值作为电机的最高温度。 4.7.4.1外推法

电机切离电源后,应立即取电阻R 或温度θ与对应时间t ,点数不少于5点。在坐标纸或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R=f(t)或θ=f(t)曲线,如图4。处长曲线与纵轴相交,其交点即为断电瞬间的电阻值或温度值。

4.7.4.2第一点读数时间

采用外推法时,从电机切离电源至测得冷却曲线第一点读数的时间应不超过表3规定的数值。

4.7.5温升试验方法

温升试验方法采用直截负载法,即在额定频率、额定功率下进行试验。 4.7.5.1连续定额(S1工作制)电动机 4.7.5.1.1额定负载温升试验

试验时,被度电机应保持额定负直到电机各部分温度达到热稳定状态时为止。试验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记录被试电机的电压、电流、输入功率、转矩和转速以及定子铁芯、轴承、风道进口的冷却介质和周围冷却介质的温度。如采用带电测温时,还应测量绕组的电阻,

d. 数字频率计。

4.8.2.1数字式转差率(或转速)的测量仪

在旋转轴上安置一个当电机旋转时不产生明显负载的光电反射标记或磁电感应装置。由光电传感器或磁电感应器将转速信号变换成脉冲信号。测量仪将这一信号与电源频率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直接显示出被试电机的转差率(或转速)。 4.8.2.2感应线圈法

在电动机机壳上放置一只带铁芯的多匝线圈,并与磁电式检流计或阴极示波器连接。试验时,用秒表测定检流计或示波器波形全摆动N 次所需的时间t 。转差率s 按式计算: s=N/tf1.................... (5)

式中:f 1——被试电机的电源频率。 4.8.2.3转速测量仪

试验时,用转速测量仪测量电动机的转速n t ,并同时用数字频率计测量被试电机电源的频率f 1。转差率按式计算(6):

s= (ns - nt )/ ns ................... (6)

式中:n s ——对应于被试电机实际电源频率f 1时的同步转速。 4.8.2.4数字频率计

使用同步机型测功机进行负载试验时,将数字频率计接至该测功机的定子绕组出线端上,测出测功机的频率,按式(7)换算成被试电机的转速n 1; n t = 60f1/p................... (7)

式中:f 1——数字频率计测得的频率; p ——测功机的极对数。 4.8.3功率因数的求取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按式8) 计算: cos φ= P1/ U1 I1................... (8) 式中:P 1——输入功率; U 1——定子电压; I 1——定子电流。 4.8.4效率的测定

效率的测定方法采用直接法。 4.8.4.1效率的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效率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用瓦特表测量,输出功率可用以下方法测量: a. 测功机(或校正过直流电机——下同)法; b. 转矩测量仪法; c. 绳索滑轮法。

4.8.4.1.1测功机法和转矩测量仪法

测功机用联轴器与被试电机联接;转矩测量仪按规定的使用要求与被试电机和负载电机联接。 直流电机的校正方法和试验时的要求,按GB1032-8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中4.8.4.1进行。 4.8.4.1.1.1试验方法

试验时,被试电机应达到热稳定状态。在1.25~0.25倍频定功率范围内,测量负载下降及上升的工作特性曲线;

对小功率电动机可仅测取下降曲线。每条曲线测取6~8点读数,每点应测取下列数值:定子电压、定子电流、输入功率、输出转矩、转速和定子绕组的电阻,并记录周围冷却介质温度。如定子绕组的电阻在切离电源后测得,按8.4规定执行。 4.8.4.1.2绳索滑轮法

短时过转矩试验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进行。

试验时,电动机在热状态下逐渐增加负载,过转矩倍数和时间按GB755或GB 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4.11最大转矩的测定

最大转矩的测定方法有下列两种:

a. 测功机法(或校正过的直流电机); b. 转矩测量仪法。 测定时,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进行。当试验电压在倍额定电压在0.9~1.1范围内变化时,最大转矩值按4.11.3条换算。 4.11.1测功机法

试验时,将被试电机与测功机用联轴器联接,使两者的旋转方向一致。逐渐增加被试电动机的负载,至测功机显示最大值,并同时读取被试电机的端电压。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被试电机过热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被试电机的端电压应在其出线端上测量。

4.11.2转矩测量仪法

用转矩测量仪法测定最大转矩时,必须测取被试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最大转矩从曲线上求取。

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可逐点测定后由人工绘制,也可用自动记录仪直接绘制。测取点数应达到正确求取各种转矩(最大转矩、最小转矩、同步转矩、堵转转矩)的需要。在这些转矩附近,测量点应尽可能密一些。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被试电机过热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11.2.1对负载的要求:负载器械的特性应能满足测取整条转矩—转速特性曲线时,则调节方便,运行稳定,数据可靠。

4.11.2.2以直流电机作负载时,被试电机与转矩测量仪、直流电机相联接。使直流电机他励,其电枢由可调电压和可变极性的电源供电。被试电机与直流电机的转向应一致。调节直流电机的电源,逐渐增加被试电机的负载,并同时读取转矩、转速和被试电机的电压值,或用自动记录仪直接绘制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和被试电机的端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用自动记录仪绘制曲线时,建议在被试电机转速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下测取两条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取其平均值。每条曲线的绘制速度要均匀,绘制时间应不少于15s. 4.11.3最大转矩值的换算 最大转矩按式(14)换算:

T max= T maxt(U N/ Ut ) 2.................. (14)

式中:T max——在试验电压U t 下测得的最大转矩。

4.12最小转矩的测定

笼型电机在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方法有下列两种: a. 测功机法(或校正过的直流电机); b. 转矩测量仪法。

测定时,被试电机应接近实际冷状态,在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下进行。当试验电压在倍额定电压0.95~1.05范围内时,最小转矩按4.12.3条换算。 4.12.1测功机法

试验时,将被试电机与测功机用联轴器联接。先将被试电机通以低电压,调节测功机的端电压(或励磁电流),以确定被试电机出现最小转矩的转速。断开被试电机的电源,将电压升至额定值时再接通;迅速调节测功机的端电压(或励磁电流),直至加速到额定转速期间测功机的读数出现最小值,读取此数值并同时读取被试电机的端电压。 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被试电动机过热。 4.12.2转矩测量仪法

用转矩测量仪法测定最小转矩时,必须从堵转状态开始使转速逐渐升高,以测取被试电机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最小转矩从曲线上求取。

试验时,被试电机与负载直流电机的转向可以一致或相反。首先使直流电机在极低转速下运行,

然后在额定电压或接近额定电压下起动被试电机,增加或逐渐减小被试电机的负载,直至其额定转速。其他试验方法及要求同4.11.2。 4.12.3最小转矩值的换算 最小转矩按式(15)换算:

T min= T mint(U N/ Ut ) 2.................. (15)

式中:T mint——在试验电压U t 下测得的最小转矩。

4.13起动过程中起动元件断开转速的测定

起动过程中电机的起动元件断开转速的测量方法有下列两种: a. 记录仪表或转矩测量仪法; b. 拖动法。

4.13.1 记录仪表或转矩测量仪法

用记录仪表或转矩测量仪录取转矩—转速特性曲线。起动过程中电机的起动元件断开,转速从曲线上求取。 4.13.2拖动法

用可调速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拖动被试电机空转。在被试电机起动元件回路中(不包括起动继电器)串接一指示灯或电压表,并施以适当电压。调节原动机的转速由低速逐渐升高,应随时测量被试电机转速及观察指示灯或电压表的指示(此时应为通路)。当指示灯熄灭或电压指针回零,此瞬时的转速即为起动元件的断开转速。

4.14超速试验

如该类型电机标准无规定时,超速试验允许在冷态下进行。

试验时,超速倍数和时间按GB755或GB5171及该类型电机标准中的规定。 超速方法有下列两种:

a. 提高被试电机的电源频率(对电容运转和双值电容电动机不适用); b. 用原动机直接驱动。

超速试验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尽可能远距离测量转速。

4.15噪声的测定

按GB10069-88《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进行。

4.16振动的测定

按GB10068-88《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进行。

4.17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短时升高电压试验应在电动机空载运转状态下进行。 型式试验时,该项试验应在超速试验之后进行。

试验时,电压升高的倍数和时间按GB755或GB5171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4.18耐电压试验

试验电源的频率为50Hz ,电压波形尽可能为正弦波形。 4.18.1试验要求

a. 耐电压试验在电机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试验前,应先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如需进行超速和短时过转矩试验时,本顶试验应在这些试验之后进行。型式试验时,本项试验还应在温升试验后电动机接近热状态下进行;

b. 电容电动机的电容器、离心开关必须与绕组连接同正常工作一样。对主绕组回路试验时,副绕组回路应和铁芯及机壳相连接;对副绕组回路试验时,应注意高电压只能施加在副绕组回路中的绕组端,主绕组回路应和铁芯及机壳相连接;

c. 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对500V 以下的电动机,每1kV 试验电压,应不小于1kV 其中对小功率电动机,每1kV 试验电压,应不小于0.5V A;

d. 试验前,应采取切实的安全防护措施;试验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断电,并将绕组回路对地放电。

4.18.2试验电压和时间

试验电压的数值按GB755或GB5171及该类型电机标准的规定。

试验时,施加的电压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1/2开始,然后稳步地或分段地以不超过全值的5%增加至全值。电压自半值增加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 ,全值电压试验时间应持续1min ,然后降到全值的1/2以下再行断开电源。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电机进行检查试验时,允许用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120%历时1s 来代替。

4.19转动惯量的测定

4.19.1悬挂转子摆动法 4.19.1.1单纲丝法

试验要求及步骤按JB949-67《小型电机转子转动惯量的测定方法》进行。 假转子的转动惯量J ′由式(16)计算:

2

J ′=m D/8.............. (16)

2

式中:J ′—假转子的转动惯量;kg. m; D —圆柱体直径,m ;

m —直径D 部分的圆柱体质量,kg 。 被试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 按式(17)计算

2

J = J′(T/T′).............. (17)

式中: T —被试电机转子的摆动周期平均值,s T′—假转子的摆动周期平均值,s 。 4.19.1.2双钢丝法

用两根平行的钢丝将被试电机转子悬挂起来,使转轴中心线与地面垂直。扭转转子,使其产生以轴线为中心的摆动,距转轴中心线的扭角应不大于10°。仔细测取若干次摆动所需的时间,求出摆动周期的平均值T 。转动惯量J 按式(18)求取:

22

J = T amg/l(4π).............. (18)

2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m/s;

a — 两钢丝之间的距离,m ; l —钢丝的长度,m ;

m —被试电机转子的质量,kg 。

5检验规则

5.1每台电动机应经过进厂检验,检验项目按表12的1-8项规定。

5.2进厂检验抽样按GB2828中一般检查水平Ⅱ,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进行。合格质 量水平(AQL )为1和4。

5.3 进厂检验中,电机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电机为不合格。 5.4凡属下列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开发的供应商,首次供货;

b. 电动机设计或工艺上的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和参数发生变化时; c. 当检验结果和以前的型式检验结果发生不可允许的偏差时; d. 成批生产电动机的定期抽查至少每年一次。 5.5型式检验项目按表12的规定。

5.6型式检验样本的抽取、组批及产品质量判定,按JB/DQ3619的规定进行。

表12(续)

6供应商在每批供货时,应提供有关产品的认证证书,型式实验报告。


相关内容

  • 铜转子高效电机助力压缩机系统效率提升直接.有效
  • 前言 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节能观念不断的普及,空气压缩机系统的能耗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企业的节能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专业与市场的知识和经验,如何降低空气压缩机系统的能耗,提高压缩空气的利用率和降低节能改造的风险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与企业者经营困惑. 近日,高效电机领跑者编辑部专访了 ...

  • 电线截面与电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 电线截面与电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 ...

  • 怎么根据千瓦数算安培和线大小
  • 怎么根据千瓦数算安培和线大小 0.65和0.8的系数来自实用电工速算口诀 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各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 口诀 a : 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电工只涉及一两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额定电流的计算.将以上口诀简化,则可推导出计算各电压等级侧 ...

  • 电机及拖动基础论文
  • 电 机 及 拖 动 基 之础 论 异 步文 电 机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院系: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极其自动化 班级:10机电3班 学号: 姓名: 日期:2012.6.1 异步电机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 ...

  • 709 离心式水果榨汁机设计
  • 目录 1 概述.........................................................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 ............ ...

  • 常用电器仪表的使用
  • 常用电器仪表的使用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 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 2.熟练掌握用万用表测量交直流电压的方法: 3.熟练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万用表的日常维护方法. 项目实训 用万用表测电阻.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 实训器材 ...

  • 电工基础培训
  • 第一章 电气识图的基本知识 工程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通用的技术语言,电气图纸是根据电气工作原理或安装.配线等电力工程的要求,按电源.电气设备和负载之间连接的关系而绘制的图纸.它是从事电气工程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生产活动所必须掌握的语言. 电气识图就是要看懂电气图纸,掌握识图的基本知识,了解电路图的 ...

  • 电工证考试试题[1]1
  • 电工技能鉴定考核试一个表反转,这肯定是接线错误.(×) 12 .电动系功率表的电流线圈接反会造成指针反偏转,但若同时把电压线圈也反接,则可正常运行. (×) 13 .电磁系仪表的抗外磁场干扰能力比磁电系仪表强.(×) 题库(精选) 一.是非题 1 .指示仪表不仅能直接测量电磁量,而且还可以与各种传感 ...

  • 电动机分类
  • 电 动 机 分 类 电机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动机也称(俗称马达),在电路中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 ...